《類經》~ 二十二卷 (4)
二十二卷 (4)
1. 五十一、刺四肢病
(《素問·骨空論》《靈樞·厥病篇》《雜病篇》《四時氣篇》《終始篇》《本輸篇》)
白話文:
這些是中醫古籍的名稱,以下是各書的大意簡介:
-
《素問·骨空論》:討論了人體骨骼和筋絡的理論,包括骨的構造、骨空穴的位置和功能,以及如何調理骨骼和筋絡以維護健康。
-
《靈樞·厥病篇》:探討了厥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方法。厥病是一種突然發生、症狀複雜的疾病,可能影響神志、肢體和脈象。
-
《雜病篇》:詳細介紹了各種非特定疾病的病因、症狀、診斷和治療策略,涵蓋範圍廣泛,從感冒到慢性病都有涉及。
-
《四時氣篇》:研究了四季更替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包括不同季節的氣候特徵、對人體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季節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來保持健康。
-
《終始篇》:闡述了中醫學的基本原則和理論,包括經絡系統、五行理論、四診法則(望、聞、問、切)等,為學習中醫提供基礎知識。
-
《本輸篇》:主要討論了中藥的性質、歸經、用法和用量,以及如何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和配伍中藥,以達到最佳療效。
膺腧中膺,背腧中背,肩膊虛者取之上。(《靈樞·終始篇》。胸之兩旁高處曰膺。凡肩膊之虛軟而痛者,病有陰經陽經之異。陰經在膺,故治陰病者,當取膺腧,而必中其膺。陽經在背,故治陽病者,當取背腧,而必中其背。病在手經,故取之上,上者手也。如手太陰之中府、雲門,手厥陰之天池,皆膺腧也。
手少陽之肩髎、天髎,手太陽之天宗、曲垣、肩外俞,皆背腧也。咸主肩膊虛痛等病。)
白話文:
位置:
- **膺腧:**胸部兩側高處
- **背腧:**背部中間
取穴方法:
- 肩膊虛軟有痛者,取穴如下:
- **陰經病:**取膺腧穴,且必須準確刺中胸部兩側高處。
- **陽經病:**取背腧穴,且必須準確刺中背部中間。
- **手經病:**取穴稍高,指向手臂。如:
- 手太陰經的中府穴、雲門穴
- 手厥陰經的天池穴,這些穴位都屬於膺腧穴。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屈而不伸者,筋之拘攣也,故治當守筋,不可誤求於骨。伸而不屈者,骨之廢弛也,故治當守骨,不可誤求於筋也。)
白話文:
手只能彎不能伸的,其病在筋;能伸不能彎的,其病在骨。病在骨的就處理骨,病在筋的就處理筋。(只能彎不能伸的是筋拘攣,所以治療應著重於筋,不要誤以為是骨的問題。能伸不能彎的是骨鬆弛,所以治療應著重於骨,不要誤以為是筋的問題。)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素問·骨空論》。蹇膝,膝痛而舉動艱難也。伸不屈,能伸不能屈也。股骨曰楗。治其楗者,謂治其膝輔骨之上,前陰橫骨之下,蓋指股中足陽明髀關等穴也。此下楗、機、關、膕等義,見經絡類十九。楗音健。)坐而膝痛,治其機。(俠臀兩旁骨縫之動處曰機,即足少陽之環跳穴也。
白話文:
膝蓋疼痛,伸不直,治療位於大腿股骨的外側。
盤腿而坐時膝蓋疼痛,治療位於臀部側面骨縫的動處,也就是小腿外側環跳穴的位置。
)立而暑解,治其骸關。(因立暑中而肢體散解不收者,當治其骸關,謂足少陽之陽關穴也。骸音鞋。)膝痛,痛及𧿹指,治其膕。(拇指,小拇趾也,足太陽經所出,故當治其膕,即委中穴也。拇音母。膕音國。)坐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膕上為關,關者膝後之骨解也。
白話文:
(1)站立後暑氣消解,治療骸關穴。(因站立於暑中而導致肢體散開不收者,應治療骸關穴,也就是足少陽經的陽關穴。) (2)膝蓋疼痛,疼痛延伸至大拇趾,治療膕穴。(大拇趾和小拇趾,皆屬足太陽經所出,故應治療膕穴,也就是委中穴。) (3)坐著時膝蓋疼痛,好像有東西藏著,治療關穴。(委中穴的上方為關穴,關穴是指膝蓋後方的骨頭接縫處。)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內。(背內,足太陽經之大杼穴也。)連胻若折,治陽明中俞髎。(胻,足脛骨也。膝痛不可屈伸,連胻若折者,治在陽明之中俞髎,王氏注為三里,愚謂指陽明俞穴,當是陷谷耳。胻音杭,又形敬切。髎音遼。)若別治,巨陽、少陰滎。(若再別求治法,則足太陽之滎穴通谷,足少陰之滎穴然谷,皆可以治前證。
白話文:
膝蓋疼痛不能屈伸,治療重點在後背內側。 (後背內側,指足太陽經的大杼穴。)
連帶小腿骨也像斷了一樣,治療重點在陽明中俞髎。 (胻指小腿骨。膝蓋疼痛無法屈伸,連帶小腿骨也感覺像折斷了一樣,治療重點在陽明中俞髎。王氏註解為三里穴,愚見認為指的是陽明俞穴,也就是陷谷穴。胻讀作「杭」,也可讀作「敬」。髎讀作「遼」。)
如果要另尋治療方法,則足太陽的榮穴通谷和足少陰的榮穴然谷都能治療上述症狀。
)淫濼脛酸,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維,在外上五寸。(淫濼,滑精遺瀝也。如《本神篇》曰: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即此節之謂。維,絡也。足少陽之絡穴光明,在外踝上五寸。濼音祿。脛,形景切,又去聲。酸,蘇端切。)
白話文:
遺精後小腿痠軟,不能站立太久,應當治療足少陽膽經的絡穴,這個絡穴位於外踝上五寸。
足髀不可舉,側而取之,在樞閤中,以圓利針,大針不可刺。(《靈樞·厥病篇》。髀,足股也。側,側臥也。樞閤中,髀樞中也,即足少陽經之環跳穴。宜治以圓利針,第六針也,忌用大針。髀,比、婢二音。)
白話文:
當大腿內側無法抬起時,要側身將針取出來,取針的位置在「樞閤中」,應使用圓利針,切忌使用大針。(《靈樞·厥病篇》。髀:大腿;側:側臥;樞閤中:大腿轉動的樞紐部位,也就是足少陽經的環跳穴;宜治以圓利針,第六針;忌用大針。髀,音同「比」或「婢」。)
膝中痛,取犢鼻,以圓利針,發而間之,針大如犛,刺膝無疑。(《靈樞·雜病篇》。犢鼻,足陽明經穴。發而間之,謂刺而又刺,非一次可已也。圓利針義如前,刺膝用之無疑也。犛,釐同,又音毛。)
白話文:
膝蓋疼痛,在犢鼻穴取穴。用圓利針,多次輕輕針刺這個穴位。針的粗細如犛牛毛,刺膝有效。
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皆卒刺之。(《靈樞·四時氣篇》。凡四肢外廉皆屬三陽,內廉皆屬三陰。轉筋者,卒病也,故不必拘於時日,但隨其病而卒刺之。)
白話文:
如果抽筋發生在陽經循行的部位(如四肢外側),就治療陽經;如果發生在陰經循行的部位(如四肢內側),就治療陰經。不管是陽經還是陰經的抽筋,都應該立即針刺治療。
注釋:
- **外廉:**四肢的外側。
- **內廉:**四肢的內側。
- **三陽:**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
- **三陰:**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
- **卒病:**突然發生的疾病,即抽筋。
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靈樞·本輸篇》。轉筋者必拘攣,立而取之,故筋可舒也。痿厥者必體廢,張其四肢而取之,故血氣可令立快也。)
白話文:
肌肉抽筋的人,站著針灸,就能馬上止住抽筋。四肢無力的人,伸展四肢針灸,就能馬上恢復。
2. 五十二、久病可刺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終始篇》)
白話文: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 九針:指的是九種不同用途的針具,包括大針、小針、鍉針等,用於調節體內氣血。
- 十二原:是指十二條主要經脈的原穴,這些穴位對應著身體的五臟六腑,通過刺激可以調理相應器官的功能。
《終始篇》:
- 終始:這兩個字在中醫裡代表了疾病的起始和結束,以及治療過程的開始和結束。中醫認為,通過診斷找出疾病的起因,並針對原因進行治療,最終達到疾病的好轉或痊癒。
- 治療原則:中醫治療疾病時,強調辨證施治,即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體質、病史等綜合因素,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治療過程注重調和體內的陰陽平衡,以及調理體內的氣血循環。
今夫五臟之有疾也,譬猶刺也,猶汙也,猶結也,猶閇也。(《靈樞·九針十二原篇》。閇,閉同。)刺雖久,猶可拔也;汙雖久,猶可雪也;結雖久,猶可解也;閇雖久,猶可決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說也。夫善用針者,取其疾也,猶拔刺也,猶雪汙也,猶解結也,猶決閇也。
白話文:
現在如果五臟出現病痛,就像是有刺、有汙垢、有結塊、有阻塞。刺即使在久了,還是可以拔除;汙垢即使在久了,還是可以洗淨;結塊即使在久了,還是可以鬆解;阻塞即使在久了,還是可以疏通。有人說時間久了,病症就無法醫治了,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善於使用針灸的人,就是要處理這些病症,就像拔除刺、洗去汙垢、鬆解結塊、疏通阻塞一樣。
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此詳言疾雖久而血氣未敗者,猶可以針治之。故善用針者,猶拔刺也,去刺於膚,貴輕捷也。猶雪汙也,汙染營衛,貴淨滌也。猶解結也,結留關節,貴釋散也。猶決閉也,閉塞道路,貴開通也。四者之用,各有精妙,要在輕摘其邪,而勿使略傷其正氣耳,故特舉此為諭。
若能效而用之,則疾雖久,未有不愈者也。)
白話文:
儘管疾病時間久了,還是能治療好的。說無法治癒的,是因為沒找到正確的方法。
這裡詳細說明瞭:儘管疾病時間久了,但血氣沒衰弱時,還是可以用針灸治療的。所以擅長使用針灸的人就像拔刺一樣,把刺從皮膚上拔出來,重要的是動作要快速輕巧。就像清除汙垢一樣,汙垢染污了營衛,重要的是要乾淨徹底地清洗。就像解開結一樣,結留關節處,重要的是要疏散。就像打開堵塞一樣,堵塞阻塞了道路,重要的是要暢通。這四種作用各有妙用,關鍵是要輕巧地去除邪氣,不要讓正氣受到太多損傷。所以特地用這些比喻來解釋。
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靈樞·終始篇》。久遠之疾,其氣必深,針不深則隱伏之病不能及,留不久則固結之邪不得散也。)間日而復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刺道畢矣。(一刺未盡,故當間日復刺之。再刺未盡,故再間日而又刺之,必至病除而後已。
然當先察其在經在絡,在經者直刺其經,在絡者繆刺其絡,是謂調其左右,去其血脈也。義詳本類前三十。)
白話文:
對於患有長期疾病的人,邪氣已經深入體內。治療此類疾病,針刺時必須深入且長時間停留。(《靈樞·終始篇》解釋說:長期患病的人,其病氣一定深藏,針刺不夠深,就無法觸及隱藏的疾病;停留的時間不夠長,就無法散去根深蒂固的邪氣。)要隔日針刺一次,每次針刺前,必須調整週圍的經絡氣血,排除血脈中的瘀阻,然後才能進行針刺。(一次針刺通常無法徹底治癒,所以要隔日再次針刺。多次針刺後,如果疾病仍然沒有痊癒,就要繼續隔日針刺,直到疾病痊癒為止。)
3. 五十三、刺諸病諸痛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寒熱病篇》《熱病篇》《厥病篇》《雜病篇》《終始篇》《素問·骨空論》)
白話文:
以下是转换为现代白话文的内容:
(《灵枢·九针与十二原篇》《寒热病篇》《热病篇》《厥病篇》《杂病篇》《终始篇》《素问·骨空论》)
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靈樞·九針十二原篇》。此以下皆言刺治諸病之法也。如以手探湯者,用在輕揚。熱屬陽,陽主於外,故治宜如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如人不欲行者,有留戀之意也。陰寒凝滯,得氣不易,故宜留針若此。)陰有陽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無殆,氣下乃止,不下復始也。
白話文:
鍼灸治療熱症,就像用手探入熱水一樣,輕柔地施針。因爲熱屬陽,陽氣主外,所以治療方法要像這樣。鍼灸治療寒症,就像人不願意行走一樣,鍼灸停留的時間要長。因爲寒症屬陰,陰氣凝滯,不容易被鍼灸的氣血疏通,所以需要留針較久。陰中有陽氣病變,需要取下陵三里穴位,針刺的方向直進,不要偏離,等氣血下行到穴位深處才停止,如果氣血沒有下行就重新開始。
(陰有陽疾者,熱在陰分也。下陵即三里,足陽明經穴。殆,怠同。氣下,邪氣退也。如不退,當復刺之。)疾高而內者,取之陰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陽之陵泉也。(疾高者,在上者也,當下取之。然高而內者屬臟,故當取足太陰之陰陵泉。高而外者屬腑,故當取足少陽之陽陵泉也。
)
白話文:
如果身體陰分有熱、陽分有病,即為熱在下焦的證候。向下刺到三里穴,此乃足陽明經的穴道。"怠"與"殆"同義,意指氣往下走,邪氣消退。** 如果邪氣未消退,就需要繼續刺絡。**
病在高而內部,取足太陰經的陰陵泉穴治療。病在高而外部,取足少陽經的陽陵泉穴治療。 ("高"指病位在上焦,故治療時應取在下焦的穴位。"高而內"者屬臟,故取足太陰經的陰陵泉穴。"高而外"者屬腑,故取足少陽經的陽陵泉穴。)
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靈樞·寒熱病篇》。身有所傷,血出多而中風寒者,破傷風之屬也。或因墮墜,不必血出,而四肢懈惰不收者,皆名體惰也。)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關元,任脈穴,又足陽明太陰之脈皆結於此,故為三結交也。)
白話文:
身體受傷出血,或因中風寒,如果是跌落或墜落,導致四肢疲軟無力,不能收縮,叫做「體惰」。
(《靈樞·寒熱病篇》解釋說,身體受傷出血後,再中風寒,就屬於破傷風。有些因為跌落或墜落,不一定會出血,但四肢疲軟無力,不能收縮,也叫做體惰。)
治療方法是取臍下三寸的「小腹臍下三結交」穴。三結交穴包括陽明穴和太陰穴,臍下三寸處的關元穴。
癃,取之陰蹺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靈樞·熱病篇》。小便不通曰癃,當取足少陰之照海穴,乃陰蹺之所生也。及三毛上者,足厥陰之大敦也。蓋腎與膀胱為表裡,肝經行於少腹,故當取此二經以治之。若其有血絡者,仍當刺之出血。癃,良中切。蹺音喬。)
白話文:
尿路不通(稱為癃),要治療它可以取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陰蹺穴的原穴),以及足厥陰肝經的大敦穴。這是因為腎臟和膀胱表裡相通,而肝經運行於少腹,所以治療時應取這兩條經絡的穴位。如果出現出血,就應該刺破血絡讓血流出。
男子如蠱,女子如怚,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飲食,先取湧泉見血,視跗上盛者,盡見血也。(蠱,如犯蠱毒脹悶也。怚當作胎。如蠱如胎,無是病而形相似也。身體腰膝如解,倦散不收也。湧泉,足少陰經穴。跗上,足面也,以陽明經為言,凡其盛者,皆當刺出其血也。怚,將預切。)
病注下血,取曲泉。(《靈樞·厥病篇》。病注下血,肝不能內也,故當取足厥陰經之曲泉穴。)
白話文:
男性出現像中毒般的浮腫悶脹,女性則像懷孕一樣,身體和腰脊感到無力鬆散,沒有食慾。首先取足底湧泉穴放血,觀察足面上的陽明經所在部位是否腫脹,如果有腫脹,全部放血。
瘧不渴,間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靈樞·雜病篇》。《刺瘧論》曰: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詳疾病類五十。)
白話文:
發瘧疾時不口渴,隔日發作,取足陽明經(胃經)的穴位治療。發瘧疾時口渴,而且每天發作,取手陽明經(大腸經)的穴位治療。
(注:此處所指的「瘧不渴」和「渴而日作」是指瘧疾發作時不同的證候表現,不同的證候表現對應不同的經絡治療。)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善怒而不欲食,言益小者,傷其脾也,故當刺足太陰而補之。怒而多言者,肝膽邪實也,故當刺足少陽而瀉之。)
白話文:
感到激動或生氣時不想吃東西,說話聲音越來越小,針灸太陰經。
生氣時話很多,針灸少陽經。(經常生氣不想吃東西,說話聲音越來越小,是傷了脾臟,所以應該針灸太陰經來補養。而生氣時話很多,說明肝膽有邪氣積聚,所以應該針灸少陽經來瀉除邪氣。)
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噦,呃逆也。治之之法,用草刺鼻則嚏,嚏則氣達而噦可已,此一法也。或閉口鼻之氣,使之無息,乃迎其氣而引散之,勿令上逆,乃可立已,此二法也。又或以他事驚之,則亦可已,此治噦之三法也。
白話文:
呃逆的方法:
- 用草刺激鼻子,讓病人打噴嚏。打噴嚏會將氣打通,讓呃逆停止。
- 閉住病人嘴巴和鼻子,讓他無法呼吸,然後順著氣的方向引導氣散開,不要讓它往上逆,這樣就能立即停止呃逆。
- 用其他事情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讓他受到驚嚇,也可以停止呃逆。
愚按:內經諸篇,並無呃逆一證,觀此節治噦三法,皆所以治呃逆者,是古之所謂噦者,即呃逆無疑也。如《口問篇》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又曰:肺主為噦。仲景曰: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
白話文:
我愚認為: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並沒有「呃逆」一證。但從這段關於「止噦」的治療方法來看,都適用於呃逆,因此古代所說的「噦」就是呃逆無疑。
比如《素問·口問篇》說:食物進入胃中,胃氣上升注入肺部,如果寒氣和新穀氣同時返回胃中,新、陳氣息混亂,真氣和邪氣相互攻擊,氣息逆行,重新從胃部衝出,就形成了噦。又說:肺主為噦。東漢名醫張仲景說:陽明病不能進食,攻取其熱邪,必定會發生呃逆。
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又曰: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成無己曰:若噦則吃吃然有聲者是也。此噦為呃逆,而由於陽明、太陰之虛寒,又可知也。奈何自東垣以下,謂噦屬少陽,無物有聲,乃氣病也。丹溪曰:有聲有物謂之嘔吐,有聲無物謂之噦。
白話文:
造成噁心的原因,是胃部虛寒所致。由於患者本來就虛弱,所以攻其熱氣就會嘔吐。又有說法:「如果胃部虛寒,導致無法進食,喝水也會嘔吐。」成無己說:「如果嘔吐時發出吃吃聲響,那就是噁心。」這種噁心其實就是打嗝,而從陽明、太陰虛寒就能知道原因。然而,為什麼從東垣先生以下,都認為噁心屬於少陽,且無物體排出,只有氣體發出聲響,這是氣病呢?丹溪先生說:「有物體排出伴有聲響,稱為嘔吐;只有聲響而沒有物體排出,稱為噁心。」
是皆以乾嘔為噦也。及陳無擇則又以噦為咳逆。夫乾嘔者嘔也,咳逆者嗽也,皆何涉於噦?諸說不同,皆未之深察耳。噦,於決切,又音誨。)
白話文:
這些都是把乾嘔當作噦。到了陳無擇,又把噦當作咳逆。乾嘔就是嘔吐,咳逆就是咳嗽,這兩者跟噦有什麼關係?各家說法不一,都是沒有仔細研究過。噦,讀作「於決切」,又讀作「誨」。
䏚絡季脅引少腹而痛脹,刺譩譆。(《素問·骨空論》。季脅下軟處曰䏚中。譩譆,足太陽經穴。䏚音秒。譩譆音衣希。)刺諸痛者,其脈皆實(《靈樞·終始篇》。此言痛而可刺者,脈必皆實者也。然則脈虛者,其不宜刺可知矣。)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
白話文:
如果季脅部位(腹部兩側)連接到小腹並疼痛腫脹,可以針刺譩譆穴(足太陽經上的穴位)。
可以針刺治療的疼痛,其脈搏都比較實(有力的)。
所以說,腰部以上的疼痛,主要由手太陰經和陽明經主治;腰部以下的疼痛,主要由足太陰經和陽明經主治。
(此近取之法也。腰以上者,天之氣也,故當取肺與大腸二經,蓋肺經自胸行手,大腸經自手上頭也。腰以下者,地之氣也,故當取脾胃二經,蓋脾經自足入腹,胃經自頭下足也。病之在陰在陽,各察其所主而刺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
白話文:
這是取穴的簡便方法。腰部以上屬於「天」的氣,因此應選擇肺經和大腸經,因為肺經從胸部延伸到手部,大腸經從手部向上走。腰部以下屬於「地」的氣,因此應選擇脾經和胃經,因為脾經從腳部進入腹部,胃經從頭部延伸到腳部。
疾病發生的部位在陰或陽,要根據它們支配的經絡來選擇穴位進行針刺治療。
如果疾病在身體上部,就從下部取穴治療;如果疾病在身體下部,就從上部取穴治療;如果疾病在頭部,就從腳部取穴治療;如果疾病在腰部,就從膕窩(膝蓋後方凹陷處)取穴治療。
(此遠取之法也。有病在上而脈通於下者,當取於下。病在下而脈通於上者,當取於上。故在頭者取之足,在腰者取之膕。蓋疏其源而流自通,故諸經皆有井滎俞原經合之辨。)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先刺所從生,必求其本也。
)
白話文:
(這是一種從遠處取穴的方法。如果病在上面,而脈絡通到下面,就應當從下面取穴。如果病在下面,而脈絡通到上面,就應當從上面取穴。所以,在頭上的病取穴在腳上,在腰上的病取穴在膝蓋窩。這樣做是疏通病源,讓氣血自然流暢。因此,所有的經絡都有井穴、滎穴、俞穴、原穴、經合穴之分。)
病發生在頭部,頭就會發沉;發生在手上,手臂就會發沉;發生在腳上,腳就會發沉。治療疾病時,首先要刺病的發源部位。(先刺發源部位,就是為了找到病根。)
病痛者陰也,(同前篇。凡病痛者,多由寒邪滯逆於經,及深居筋骨之間,凝聚不散,故病痛者為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按之不得者,隱藏深處也,是為陰邪,故刺亦宜深。然則痛在浮淺者,有屬陽邪可知也,但諸痛屬陰者多耳。)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
白話文:
疼痛是屬於陰證。(與前面所說相同。凡是患有疼痛的,大多是因為寒邪阻滯在經脈中,並且深入骨肉之間,凝聚不散,所以疼痛屬陰。)疼痛而用手按壓卻按不到的,也是陰證,應該深刺。(按不到的,是隱藏在深處的,這就是陰邪,所以刺也應該深。那樣的話,疼痛在表淺部位的,也就可知是屬於陽邪了,只是疼痛屬於陰證的多罷了。)病在上部的屬陽,病在下部的屬陰。
癢者陽也,淺刺之。(陽主升,故在上者為陽。陰主降,故在下者為陰。癢者,散動於膚腠,故為陽。凡病在陽者,皆宜淺刺之。其在下者,自當深刺無疑也。)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此以經絡部位言陰陽也。病之在陰在陽,起有先後。
先者病之本,後者病之標。治必先其本,即上文所謂先刺其病所從生之義。)
白話文:
發癢屬於陽症,所以要淺刺。(陽氣主上升,因此在上面的是陽。陰氣主下降,因此在下面的是陰。發癢是浮動於皮膚組織,因此是陽症。所有發病在陽經的,都應該淺刺。發病在下陰的,當然要深刺。)
疾病先發在陰經,先治療陰經再治療陽經;疾病先發在陽經,先治療陽經再治療陰經。(這裡用經絡部位來說陰陽。疾病在陰經還是陽經,發病有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