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二十二卷 (3)

回本書目錄

二十二卷 (3)

1. 五十、刺厥痹

(《靈樞·終始篇》《癲狂篇》《雜病篇》《寒熱病篇》《四時氣篇》《素問·長刺節論》)

白話文:

以下是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内容:

【灵枢·终始篇】 治疗疾病时,要根据阴阳的变化来决定针刺的深浅和次数。在气盛的时候进行泻法,在气虚的时候施行补法。如果邪气已经深入,就需要用留针的方法来驱除病邪。

【灵枢·癫狂篇】 对于患有癫狂症的人,应该观察他们的脉象和面色来判断病情。如果是因为气滞血瘀导致的,可以通过针刺来调理气血;如果是由于精神受到刺激,则需要安神定志。

【灵枢·杂病篇】 治疗各种杂病时,首先要辨别病因病机,然后根据不同病症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外感风寒则发汗解表,内伤饮食则调理肠胃。

【灵枢·寒热病篇】 对于寒热交替发作的病症,要区分是实证还是虚证。如果是实证,应采取泄热散寒的方法;如果是虚证,则需温阳补虚,调和阴阳。

【灵枢·四时气篇】 四季气候不同,人体也会受到影响。春季要注意养肝,夏季要清心火,秋季应润肺,冬季需固肾。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养生方法,可以预防疾病。

【素问·长刺节论】 在进行针刺治疗时,针刺的深度和穴位的选择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来确定。如果病症久治不愈,可能是因为治疗不当,需要重新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法。

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靈樞·終始篇》。厥論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凡刺熱厥者,久留其針則熱氣去,故可反為寒。刺寒厥者,久留其針則寒氣去,故可反為熱。)刺熱厥者,二陰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陰。所謂二陰者,二刺陰也;一陽者,一刺陽也。

白話文:

針灸治療熱厥(陽氣衰於下),如果留針太久,反而會變成寒厥(陽氣下降);針灸治療寒厥(陰氣衰於下),如果留針太久,反而會變成熱厥(陰氣下降)。

解釋:

  • **刺熱厥者:**採用二陰一陽的針刺方法,即針刺兩個陰經穴位,一個陽經穴位。
  • **刺寒厥者:**採用二陽一陰的針刺方法,即針刺兩個陽經穴位,一個陰經穴位。

(二刺陰、一刺陽者,謂補其陰經二次,瀉其陽經一次,則陰氣盛而陽邪退,故可以治熱厥。其二陽一陰者,亦猶是也,故可以治寒厥。)

白話文:

刺針兩次陰經,刺一次陽經,表示補強陰經兩次,瀉弱陽經一次。這樣一來,陰氣就會旺盛,陽邪就會消退,因此可以治療熱厥。同樣道理,刺針兩次陽經,刺一次陰經,也可以治療寒厥。

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飢則煩,飽則善變,取手太陰表裡,足少陰、陽明之經,肉凊取滎,骨凊取井、經也。(《靈樞·癲狂篇》。風感於外,厥氣內逆,是為風逆。身漯漯,皮毛寒慄也。唏然時寒,氣咽抽息而噤也。飢則煩,飽則變動不寧,風邪逆於內也。

白話文:

當風邪侵犯人體時,四肢會突然腫脹,身體發冷且顫抖,有時感到寒冷,飢餓時會煩躁,飽腹後容易出問題。這時需要取穴手太陰肺經和肺經絡的表裡穴位,足少陰腎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經絡,肌肉冷時取滎穴,骨頭冷時取井穴和經穴。(出自《靈樞·癲狂篇》。風寒之邪侵襲身體外部,陽氣被阻逆於內部,這就是風逆。身漯漯,指的是皮膚和毛髮發冷發抖。唏然時寒,指的是氣息急促、抽泣、打嗝。飢餓時煩躁,飽腹後身體出現不適或變化,這是因為風邪阻逆於內部所致。)

手太陰表裡,肺與大腸也。足少陰,腎也。足陽明,胃也。凊,寒冷也。取滎取井取經,即指四經諸穴為言。漯音磊。唏音希。凊音倩。)厥逆為病也,足暴凊,胸若將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暖取足少陰,凊取足陽明,凊則補之,溫則瀉之。(足暴凊,暴冷也。

白話文:

肺和大腸屬於手太陰經的表裡關係,腎屬於足少陰經,胃屬於足陽明經。

「凊」指寒冷的意思。「取滎取井取經」指的是刺激四條經絡上對應的穴位。

厥逆是指一種疾病,症狀是足部突然受凍,胸部感覺好像要裂開一樣,腸子好像要被刀切開一樣,心煩意亂不能進食,脈搏無論大小都感覺澀滯。

治療方法:受寒時取足少陰經的穴位,受熱時取足陽明經的穴位。受寒時補益穴位,受熱時瀉熱的穴位。(「足暴凊」中的「暴」指突然的意思)

胸若將裂,腸若刀切,懊憹痛楚也。煩不能食,氣逆於中也。脈大小皆澀,邪逆於經也。如身體溫暖,則當取足少陰以瀉之。身體清冷,則當取足陽明以補之。按足少陰則湧泉、然谷,足陽明則厲兌、內庭、解谿、豐隆,皆主厥逆。)厥逆,腹脹滿,腸鳴,胸滿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脅咳而動手者,與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下胸二脅,謂胸之下,左右二脅之間也。

白話文:

  • 胸部疼痛欲裂,腹部絞痛如刀,這是懊惱痛苦的表現。
  • 吃不下飯,氣上逆於胸腹之間。
  • 脈搏大小不調,而且澀滯,這是邪氣逆行經絡的徵兆。
  • 如果身體溫熱,應瀉足少陰經的湧泉、然谷穴。
  • 如果身體清冷,應補足陽明經的厲兌、內庭、解谿、豐隆穴。
  • 這些穴位都能治療厥逆的症狀(胸腹滿脹、腸鳴、胸悶氣短、下胸和兩側肋骨部位疼痛,咳嗽時會動手,用手指按背部腧穴後症狀能立即緩解)。(下胸和兩側肋骨部位指的是胸部以下,左右兩側肋骨之間的部位。)

蓋即足厥陰之章門、期門,令病人咳,其脈動而應手者,是其穴也。又當取之背腧,以手按之,其病立快者,乃其當刺之處,蓋足太陽經肺腧、膈腧之間也。)內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與骶上以長針。(此下四節,皆言厥逆兼證也。內閉不得溲者,病在水臟,故當刺足少陰經之湧泉,築賓,足太陽經之委陽、飛陽、僕參、金門等穴。骶上,即督脈尾骶骨之上,穴名長強。

白話文:

咳嗽時,按壓足厥陰經的章門、期門穴,脈動明顯的穴位就是穴位所在。還要按壓背部的腧穴,如果按壓後疼痛立減,那就是需要針刺的地方,位於足太陽經肺腧、膈腧之間。

小便不通時,用長針針刺足少陰、太陽經以及骶骨上方(尾骨上方的腧穴)。(以下四段內容都與厥逆證有關)。小便不通是水臟方面的病症,因此應針刺足少陰經的湧泉、築賓穴,足太陽經的委陽、飛陽、僕參、金門等穴。骶骨上方,即督脈位於尾骶骨上方,穴位名稱為長強。

刺以長針,第八針也。溲音搜。骶音氐。)氣逆,則取其太陰、陽明、厥陰,甚取少陰、陽明動者之經也。(太陰脾經,取隱白、公孫。陽明胃經,取三里、解谿。厥陰肝經,取章門、期門。甚則兼少陰、陽明而取之。動者之經,謂察其所病之經而刺之也。)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體重,懈惰不能動,補足少陰。

白話文:

刺針

用較長的針刺,這是第八種針法。

氣逆

取太陰經(脾經)、陽明經(胃經)、厥陰經(肝經)的穴位。嚴重時,也取少陰經(腎經)、陽明經的動經。

動經

指觀察哪條經絡有問題,就去刺其穴位。

氣虛

身體疲乏無力,呼吸短促,骨骼痠痛,身體沉重,懶惰不想動。取少陰經的穴位。

(身漯漯,寒慄也。言吸吸,氣怯也。此皆精虛不能化氣,故當補足少陰腎經。)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此亦氣虛也,故宜補腎。但察有血絡,則當去之。按:此二節皆屬氣虛,不補手太陰而補足少陰者,陽根於陰,氣化於精也。治必求本,於此可見,用針用藥,其道皆然。

白話文:

(身體發冷顫抖,這是寒慄的表現。說話聲音微弱,這是氣虛的表現。這些情況都是精氣虛弱,不能化生氣血,所以應該補益少陰腎經。)呼吸急促,不能正常呼吸,動作氣喘吁吁,補益少陰,去瘀血。(這也是氣虛的表現,所以應該補腎。但如果發現有瘀血,則應該去除。注:這兩條都屬於氣虛,不補手太陰而補少陰,是因為陽氣根源於陰氣,氣血化生於精氣。治療疾病必須找出根本,從這兩條可以看出,無論用針灸還是用藥,道理都是一樣的。)

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䀮䀮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膕中血絡。(《靈樞·雜病篇》。厥在頭頂腰脊者,膀胱經病也,故當取膕中血絡,即足太陽之委中穴。䀮音荒。)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唇漯漯,腫起貌。病而在面在胸及不能言者,以胃脈行於頄頰,挾口環唇,循喉嚨下胸膈也,故當取足陽明經穴以治之。)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凊,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白話文:

厥證在頭頂、腰脊疼痛 疼痛從脊柱兩側延伸到頭頂,頭部沉重、昏沉,眼睛乾澀模糊,腰脊僵硬,取足太陽膀胱經膕中(委中穴)的穴位放血。

厥證在胸部、面部腫脹 胸部氣滿、面部浮腫,嘴脣腫脹,說話困難,嚴重時無法說話,取足陽明胃經(如足陽明合谷穴)的穴位放血。

厥證氣息上衝喉嚨,導致無法說話 手腳冰冷,大便不通暢,取足少陰腎經(如足少陰太溪穴)的穴位放血。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者,腎脈循喉嚨系舌本也。手足凊者,腎主水,陰邪盛也。大便不利者,陰氣不化也。故當取足少陰經穴。)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氣,腹中⿲禾呈糸⿲禾呈糸,便溲難,取足太陰。(腹向向然,寒氣滯於脾也。又⿲禾呈糸⿲禾呈糸然,水穀不分之聲也。便溲難,脾脈聚於陰器也。

故當取足太陰經穴。⿲禾呈糸音斛。)

白話文:

喉嚨異常

  • 如果邪氣侵犯喉嚨導致無法說話,可能是腎經循行喉嚨並連繫舌根所致。
  • 手腳冰冷,可能是腎臟控制水液,陰邪之氣過盛導致的。
  • 大便不通暢,可能是陰氣凝結,無法轉化為陽氣所致。
  • 所以應該選擇足少陰經的穴位進行治療。

腹部異常

  • 腹部脹滿發紺,多是寒氣停滯。
  • 腹中發出如流水般的聲響,大小便困難,可能是足太陰經出問題。
  • 腹脹發紺是因為寒氣阻滯脾氣。
  • 水流般的聲響是水穀不分,脾臟功能失調的徵兆。
  • 大小便困難是因為脾經與陰器相連,脾氣不順導致陰器功能異常。

痿厥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休,病已止。(同前篇。四末,四肢也。束悗,攣束悗亂也。當刺四肢之穴,疾速解之,每日取之必二次。甚至有不仁而痛癢無覺者,解之十日,必漸有知。此法行之無休,待其病已而後可止針。悗,美本切。)

白話文:

痿厥的症狀是四肢蜷縮麻木,應迅速解除,每天扎針兩次,即使是感覺遲鈍的患者,十天後也能逐漸恢復知覺。針刺治療應持續進行,直到病情好轉後方可停止。

熱厥,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靈樞·寒熱病篇》。熱厥者,陽邪有餘,陰氣不足也,故當取足太陰而補之,足少陽而瀉之。寒厥者,陰邪有餘,陽氣不足也,故當取足陽明而補之,足少陰而瀉之。補者,補脾胃二經以實四肢;瀉者,瀉水火二經以泄邪氣。

白話文:

發熱伴隨出汗(熱厥),取足太陰(脾經)、少陽(膽經)的穴位,都留下針灸。發冷伴隨不出汗(寒厥),取足陽明(胃經)、少陰(腎經)的穴位,都留下針灸。(《靈樞·寒熱病篇》)

發熱伴隨出汗是由於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所以取足太陰經穴位補益陰氣,取足少陽經穴位瀉去陽氣。發冷伴隨不出汗是由於陰氣過盛,陽氣不足,所以取足陽明經穴位補益陽氣,取足少陰經穴位瀉去陰氣。補益是指補益脾胃兩經,令四肢充實;瀉去是指瀉去水火兩經,排出邪氣。

然必皆久留其針,則瀉者可去,補者乃至矣。此當與上文首節二節終始篇義相參為用。)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此下三節,皆兼寒熱二厥而言也。舌縱不收及涎下煩悶者,腎陰不足,不能收攝也,故當取足少陰經而補之。)振寒洒洒,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悗,取手太陰。

白話文:

但是一定要長時間針灸,才能瀉去邪氣,補益正氣。這要和上文的首節和第二節及終始篇的意義相參運用。)舌頭鬆弛、流口水、煩躁悶氣,取足少陰經。(以下三條,都結合寒熱兩種厥證來說。舌頭鬆弛不縮和流口水、煩悶,意味著腎陰不足,不能收攝,所以要取足少陰經來補益。)振寒戰慄,吹氣鼓腮也不出汗,肚子脹大、煩躁悶氣,取手太陰經。

(鼓頷,振寒鼓腮也。凡此諸證皆陽氣不足之候,故當取手太陰肺經而補之。頷,何敢切。)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刺其去,追而濟之也。刺其來,迎而奪之也。衛氣行篇亦有此二句,詳經絡類二十五。)

白話文:

鼓頷:用力鼓動下巴和兩頰,寒氣上升。這些症狀都是陽氣不足的表現,所以應該補益手太陰肺經。頷,發音為「何敢」。

刺虛者:針刺處於虛弱狀態的經絡。刺實者 :針刺處於實證狀態的經絡。

刺虛者,目的是追趕並幫助虛弱的經絡。刺實者,目的是迎面奪取實證經絡的邪氣。衛氣行篇中也有這兩句話,詳見經絡分類第二十五種。

厥痹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也,瀉陽補陰經也。(同前篇。厥必起於四肢,厥而兼痹,其氣上及於腹者,當取足太陰之絡穴公孫,足陽明之絡穴豐隆,以腹與四肢治在脾胃也。然必視其主病者,或陰或陽而取之。陽明多實故宜瀉,太陰多虛故宜補。)

白話文:

厥痹:厥氣上行到腹部,侵犯陰陽經絡,要觀察主要的病症,是瀉陽經還是補陰經。

(與前文相同。厥證必定是從四肢開始的,厥證兼有痹證,其病氣上行到腹部,應當取足太陰經絡穴位公孫,足陽明經絡穴位豐隆,因爲腹部和四肢的病症都與脾胃有關。但必須觀察主要的病症,根據是陰還是陽來取穴。足陽明經通常較實,所以宜瀉;足太陰經通常較虛,所以宜補。)

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為故,刺分肉間,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素問·長刺節論》。筋上為故,病在筋上之故也。刺分肉間,刺其痛處筋肉分理之間也,刺筋者不可中骨。筋熱則氣至,故病已而止針。炅,居永切,熱氣也。)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刺大分小分,多髮針而深之,以熱為故,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諸分盡熱病已止。(肌痹者,痹在肉也。

白話文:

病在筋,導致筋攣縮和關節疼痛,無法行走,叫作筋痹。可以用針刺治療,針刺在筋的上方部位,不可刺入骨頭。疼痛消失後就停止針刺。(「筋上為故」:是因為病在筋的上方。「刺分肉間」:在筋肉交界處扎針。「不可中骨」:針刺不要傷及骨頭。筋發熱則氣血充盈,所以疼痛後停止針灸。「炅」,發音居永切,意為熱氣。)

病在肌膚,肌膚疼痛,叫作肌痹。是由於寒濕引起的。可用針刺治療大穴和小穴,多針多刺,而且要刺得深,因為病在肌膚,所以要溫熱。針刺不要傷及筋骨,如果傷及筋骨,容易導致膿腫和變化。各處穴位發熱後,疼痛就消失了。(肌痹:痹在肉中。)

大分小分,大肉小肉之間也,即氣穴論肉之大會為谷、小會為溪之義。病在肌肉,其氣散漫,故必多髮針而深刺之也。無傷筋骨者,恐其太深致生他變。如《終始篇》曰:病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正此之謂。諸分盡熱者,陽氣至而陰邪退也,故可已病而止針。)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痹,深者刺無傷脈肉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熱病已止。(無傷脈肉為故,其故在勿傷脈肉也。

白話文:

大分和小分,是指肌肉之間的長短大小,就像氣穴論中把肌肉的大會合稱為谷,小會合稱為溪。

如果病在肌肉,其氣息會分散,所以必須多針刺,而且刺得深。但是不要傷到筋骨,因為刺得太深會引起其他問題。就像《終始篇》中說的:針刺太深,會傷到健康的肌肉,導致皮膚潰爛。

如果所有的肌肉都發熱,說明陽氣到了,陰邪退了,所以可以治病,停止針刺。

如果病在骨頭,骨頭沉重抬不起來,骨髓痠痛,是因為寒氣到了,這叫骨痹。針刺時要刺得深,但不要傷到脈絡和肌肉。大分和小分,骨頭發熱了,病就好了。

(不要傷到脈絡和肌肉,是因為要避免傷到它們。)

蓋骨痹之邪最深,當直取之,無於脈分肉分妄泄其真氣。但針入之道,由大分小分之間耳。必使骨間氣熱,則止針也。)

白話文:

骨痺的病邪最深入骨髓,治療時應直接針對病竈,不可在經絡和肌肉上亂瀉真氣。然而,針灸取穴時,需要從大穴位逐漸深入到小穴位。一定要把針刺到骨縫中使得氣血溫熱,才能停止針灸。

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靈樞·寒熱病篇》。骨痹者,病在陰分也。支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者,亦病在陰分也。真陰不足,則邪氣得留於其間,故當取三陰之經,察病所在而補之也。按:五邪篇曰: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與此互有發明,所當參閱,詳本類前二十五。)

白話文:

骨骼痹痛,關節活動受阻並疼痛,盜汗、心煩,宜補三陰經。(《靈樞·寒熱病篇》。骨骼痹痛的病因在於陰分。關節活動受阻並疼痛,盜汗、心煩的病因同樣在於陰分。真陰不足,邪氣便會停留其中,因此應取三陰經,根據病位補之。注:五邪篇中說:邪氣在腎臟則會引起骨痛、陰痹,宜取湧泉、崑崙穴,若見出血則盡數放出。與此相輔相成,應參閱,詳見本類前二十五。)

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三里(《靈樞·四時氣篇》。痹論曰:濕氣勝者為著痹。謂其重著難動,故云不去。若寒濕相搏,久而不已,當猝取足陽明之三里穴,溫補胃氣,則寒濕散而痹可愈也。)

白話文:

痹症纏身,難以消除,久寒不愈。果斷取用足陽明之三里穴,溫補胃氣。如此,寒濕得以散除,痹症可得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