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二十二卷 (1)
二十二卷 (1)
1. 四十七、刺胸背腹病
(《素問·氣穴論》《長刺節論》《通評虛實論》《靈樞·熱病篇》《雜病篇》《四時氣篇》《九針十二原篇》)
白話文:
《素問·氣穴論》
經絡和穴位是氣血運行和調節身體機能的通道。穴位是經絡上的特定點,可以治療疾病。刺穴和艾灸等治療方法通過刺激穴位來調整氣血,恢復身體平衡,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
《長刺節論》
針灸治療時,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針灸方法。針刺的深度和手法會根據疾病的性質和部位而有所不同。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針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通評虛實論》
疾病有虛實之分。虛證是身體虛弱,正氣不足;實證是邪氣盛,正氣受抑。治療時要根據虛實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虛證宜補,實證宜瀉。
《靈樞·熱病篇》
熱病是外邪入侵體內,引起發熱、頭痛、口渴等症狀的疾病。治療時要分清熱病的類型,是陽熱證還是陰熱證。不同的熱病類型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雜病篇》
雜病指種類繁多的非熱病性疾病,如咳嗽、腹痛、嘔吐等。治療雜病時要根據疾病的具體症狀和病因,採用不同的藥物和治療方法。
《四時氣篇》
人體會受到不同季節氣候的影響,出現相應的疾病。春、夏、秋、冬各個季節有不同的養生方法,可以預防和治療季節性疾病。
《九針十二原篇》
針灸治療時使用的針有九種,針灸所刺入的身體部位有十二個。不同的針型和刺穴部位可以治療不同的疾病。掌握九針十二原的知識對於針灸治療至關重要。
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素問·氣穴論》。天突,任脈穴。十椎,督脈之中樞也。此穴諸書不載,惟氣府論督脈氣所發條下,王氏注曰: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間。與此相合,可無疑也。上紀如下文。)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胃脘,即中脘,胃之募也,為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關元,小腸募也,為足三陰任脈之會,故曰上紀下紀。
白話文:
背部和心臟相應而疼痛,治療的方法是針灸天突穴和十椎穴以及上紀穴。(《素問·氣穴論》。天突,是任脈上的穴位。十椎,是督脈的中樞。這個穴位,其他醫書上沒有記載,只有《氣府論》中提到督脈之氣發出的樞紐就在第十個椎節之下,王氏注釋說:中樞在第十個椎節之下方的空隙中。與這裡的說法相符,應該是沒有疑問。上紀指的是胃部的中央。)下紀指的是關元穴。(胃部的中央,也就是中脘穴,是胃的募穴,由手太陽經、少陽經和足陽明經所生發,任脈相會於此;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由足三陰經和任脈相會於此,所以稱為上紀和下紀。)
)背胸邪系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澀,胸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此詳言上文背與心相控而痛者,悉由任督二脈之為病也。蓋任在前,督在後,背為陽,腹為陰,故為前後痛澀等病。
白話文:
背部和胸部系統涉及陰陽左右,也就是前胸和後背。如果這裡有疾病,症狀包括前後刺痛、胸部和肋骨疼痛無法緩解、難以入睡,上氣短促、偏痛。脈象方面,脈搏強而有力,斜出臀部,連接胸部和肋骨,延伸到心臟和橫膈膜,向上穿過肩部到達天突穴,斜向下經過肩部交會於第十大椎穴下方。(這段文字詳細說明瞭上文中背部和心臟對應的疼痛,都是由任脈和督脈的疾病引起的。任脈位於人體前側,督脈位於後側,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因此會引起前後刺痛等症狀。
其在下者斜出尻脈,在上者絡胸脅,支心貫膈,上肩加天突,左右斜下肩,交十椎下,所以當刺天突、中樞、胃脘、關元等穴。)
白話文:
在身體下方斜出的經絡通向臀部,在身體上方連接胸部和脇肋,從心臟通向橫膈。在上連接肩膀到達天突穴,左右斜下繞過肩膀,交叉在第 10 個椎骨下方。因此,應針灸天突穴、中樞穴、胃脘穴、關元穴等穴位。
病在少腹有積,刺皮𩩻,以下至少腹而止,(《素問·長刺節論》。𩩻字,編考韻篇皆無。全元起本作髓字、於義亦未為得。新校正云當作皮䯏,𩩻字誤也,其說近理,釋義云:䯏,骨端也。此言皮䯏以下者,蓋謂足厥陰之章門、期門二穴,皆在橫皮肋骨之端也。及下至小腹而止者,如足陽明之天樞、歸來,足太陰之府舍、衝門,足少陰之氣穴、四滿,皆主奔豚積聚等病。䯏音括。
白話文:
腹中有積聚(疼痛),可針刺皮䯏(足厥陰肝經的穴位,位於肋骨邊緣),針刺深度應達到下腹部。
皮䯏以下的穴位,包括足陽明胃經的天樞和歸來,足太陰脾經的府舍和衝門,足少陰腎經的氣穴和四滿。這些穴位都對治療奔豚(結石)、積聚等疾病有效。
䯏讀音為「括」。
)刺俠脊兩旁四椎間,(此足太陽之厥陰俞,手心主脈氣所及也。按:《脈要精微論》曰:心為牡臟,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然則厥陰俞能主少腹之疾無疑。)刺兩髂髎、季脅肋間,導腹中氣,熱下已。(腰骨曰髂。兩髂髎者,謂腰骨兩旁之居髎也。季脅肋間,京門也。
皆足少陽經穴。導,引也。導引腹中熱氣,下入少腹,則病已矣。髂音格,又丘亞切。)
白話文:
刺入脊椎兩側的四個椎間(這是足太陽經的厥陰俞穴,也是手心主脈氣所經過的地方。註:《脈要精微論》說:心臟是陽性臟腑,小腸是它的使者,所以說少腹(下腹部)一定會有形狀。因此,厥陰俞穴可以主治少腹的疾病,毫無疑問。)
刺入兩側的髂髎穴和季脅肋間(腰椎骨稱為髂骨。兩髂髎穴即位於腰骨兩側的居髎穴。季脅肋間,就是京門穴。
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刺腰髁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小腹間痛而二便不行者為疝病,乃寒氣之所致。當刺少腹者,去肝腎之寒也。刺兩股間者,去陽明、太陰之邪也。刺腰髁間者,凡腰中在後在側之成片大骨,皆曰髁骨。
白話文:
如果小腹疼痛,大小便不通,這是一種叫疝氣的病,是由於受寒造成的。應該針刺小腹、兩股之間和腰椎兩側的大塊骨頭。多刺幾次,熱起來後,病就好了。(腰腹部疼痛,大小便不通的,叫疝氣病,是由寒氣引起的。應該針刺小腹,去除肝腎的寒氣。針刺兩股中間,去除陽明和太陰經的邪氣。針刺腰椎兩側的大塊骨頭,腰部前後左右的大塊骨頭,都叫髁骨。)
在後者,足太陽之所行。在側者,足少陽之所行。凡此諸經皆非寒疝,但察邪之所在者,多取其穴而,刺之,俟其少腹盡熱,則病已矣。髁,苦瓦切。炅,居永切,熱也。)
白話文:
後面的位置是足太陽經通過的地方,側面的位置是足少陽經通過的地方。這些經絡通常不會引起寒疝。要辨別邪氣的位置,通常根據邪氣所在的位置取穴並施針。等到小腹完全溫熱,病症就消失了。髁,發音近似「苦瓦」。炅,發音近似「居永」,意指熱。
氣滿胸中喘息,取足太陰大趾之端,去爪甲如薤葉,(《靈樞·熱病篇》。足大趾之端,隱白穴也。薤音械,似韭而無實。)寒則留之,熱則疾之,氣下乃止。(內寒者氣至遲,故宜久留其針。內熱者氣至速,故宜疾去其針。總候其氣下不喘,乃可止針也。)
白話文:
胸口發悶喘不過氣的時候,掐足部的太陰大腳趾的末端,把腳趾甲去掉,形狀像薤葉(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像韭)。天氣寒冷的時候,久留針灸時間;天氣炎熱的時候,快速結束針灸,氣往下走症狀就會緩解。
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心疝者,如《脈要精微論》曰:診得心脈而急,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者,以二經皆聚於少腹,去其絡血,即所以散其邪也。)
白話文:
心疝劇烈疼痛時,刺足太陰經、厥陰經,把血脈完全刺破放血。(心疝是指《脈要精微論》所說:診斷時發現心脈急促,病名為心疝,少腹部位會出現腫塊。選擇足太陰經和厥陰經,因為這兩條經脈都交會於少腹,刺破放出絡血,就能驅散病邪。)
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膕中血絡。(《靈樞·雜病篇》。中熱而喘,熱在中上二焦也。取足少陰者,壯水以制火也。膕中血絡,即足太陽委中穴,取之可以瀉火。)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熱氣導致喘鳴,可以取足少陰經和膕窩部位的血脈。
《靈樞·雜病篇》中記載:體內有熱氣導致喘鳴,是因為熱氣滯留在中焦和上焦。取足少陰經,是為了加強水的力量來剋制火氣。
膕窩部位的血脈,也就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委中穴,針刺此穴可以瀉除火氣。
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淅淅,寒肅貌。肝經之脈抵小腹挾胃,其支者從肝別貫膈,故為病如此,當取足厥陰經以刺之。淅音昔。)
白話文:
腹部脹滿很大,往上奔走胃部到心臟,時而感到寒冷時而感到發熱,小便不利。治療時取足厥陰經穴位。(淅淅:形容寒肅的樣子。肝經的脈絡到達腹部會包住胃,其支脈從肝臟分出穿過膈肌,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病症,應取足厥陰經的穴位進行針刺。淅讀作昔。)
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腎開竅於二陰,其經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故其為病如此,當取足少陰經以刺之。喝喝,喘急貌。嗌音益。)
白話文:
腹部脹滿,大便不暢,腹部腫大且往上擴散到胸部和喉嚨,呼吸急促且有喝喝聲,應取足少陰經進行針灸治療。(腎的經脈貫通肝、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因此當腎經出現問題時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應取足少陰經進行針刺治療。喝喝,形容喘促的聲音。)
腹滿,食不化,腹響響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陰。(脾失其職,則食不能化,腹滿而鳴,氣滯於中,大便不調,當取足太陰經以刺之。)
白話文:
肚子脹滿,食物消化不良,肚子裡發出咕嚕聲,大便解不出來,應該取太陰經(脾經)的穴位進行針灸。(脾臟功能失常,就會導致食物不能消化,肚子脹滿並發出聲音,氣血瘀滯在體內,大便不順,所以應該取足太陰經的穴位進行針灸治療。)
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下胸動脈。(膺中陷者,足陽明之屋翳也。下胸動脈,手太陰之中府也。蓋在中曰胸,胸之旁即謂之下耳。)
白話文:
氣往上衝,刺痛胸中的凹陷處和下胸部的動脈。(胸中的凹陷處,是胃經的屋翳穴。下胸部的動脈,是肺經的中府穴。位於中間部位叫做胸,胸的旁邊就叫做下。)
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刺按之,立已。(臍之左右動脈,如足少陰之肓俞,足陽明之天樞,皆主腹痛。氣街,即足陽明之氣衝也。)
白話文:
肚腹疼痛,針灸肚臍左右的動脈穴,針灸後按壓,立即止痛;如果疼痛持續,再針灸氣街穴,針灸後按壓,立即止痛。(肚臍左右的動脈穴,就像足少陰經的肓俞穴,足陽明經的天樞穴,這些穴位都主治腹痛。而氣街穴,就是足陽明經的氣衝穴。)
腸中不便,取三里,盛瀉之,虛補之。(《靈樞·四時氣篇》。小腸不便者不能化物,大腸不便者不能傳道,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故當取足陽明之三里穴,邪氣盛則瀉之,正氣虛則補之。)
白話文:
腸胃不通,取足三里穴,病情嚴重時瀉之,虛弱時補之。(《靈樞·四時氣篇》。小腸不通無法消化食物,大腸不通無法傳導,大腸和小腸都屬於胃,所以取足陽明經上的足三里穴,病情嚴重時瀉之,正氣虛弱時補之。)
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九針十二原篇》曰:肓之原出於脖胦。即任脈之下氣海也。巨虛上廉、三里,皆足陽明經穴。按:《本輸篇》曰:大腸屬上廉。此以邪在大腸,故當刺巨虛上廉;若下文之邪在小腸者,則當取巨虛下廉也。)
白話文:
腹部經常發出鳴叫聲,氣流湧上胸部,喘氣時無法久站,病邪在於大腸,應針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穴。(《九針十二原篇》說:肓之原經脈從喉嚨處開始。也就是任脈下面的氣海穴。巨虛上廉、三里穴都是足陽明經的穴位。根據《本輸篇》的記載:大腸屬於上廉。因此病邪在於大腸時,應針刺巨虛上廉穴;如果下文提到的病邪在小腸,則應取巨虛下廉穴。)
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熏肝,散於肓,結於臍。(控,引也。睪,陰丸也。小腸連於小腹,若其邪盛,則厥逆自下上衝心肺,熏於肝胃、引於腰脊,下及肓臍睪系之間也。肓義詳疾病類六十七。
白話文:
邪氣在小腹時,會牽扯睾丸、腰部脊椎,向上衝擊心臟,這表示邪氣在小腸中。小腸與睾丸相連,屬於脊椎,貫穿肝肺,與心臟相連。邪氣旺盛時就會出現厥逆,向上衝擊腸胃,燻蒸肝臟,散佈到肓膜,積聚在臍部。
(控:牽引的意思。睪:陰囊中的睾丸。小腸與小腹相連,如果邪氣旺盛,就會導致厥逆自下向上衝擊心肺,燻蒸肝胃、牽引腰脊,向下到達肓膜、臍部和睾丸之間。肓膜的具體含義請參閱疾病類六十七。)
睪音高。)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取肓原以散之,散臍腹之結也。刺太陰以予之,補肺經之虛也。取厥陰以下之,瀉肝經之實也。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求小腸之所屬也。按其所過之經,謂察其邪之所在以調之也。
)
白話文:
睪丸疼痛陰囊腫脹(通常是因氣血不通、化熱生毒所致,故會)發出高亢的聲音(像蟬鳴聲)。因此取肓原穴位來散結,刺太陰肺經穴位來補益之,取厥陰肝經穴位來瀉之,取巨虛穴下廉穴來治療之,按其經絡循行路徑來調治(取肓原穴位來散結,目的是散開臍腹部的結塊。刺太陰肺經穴位來補益之,目的是補益肺經的虛弱。取厥陰肝經穴位來瀉之,目的是瀉除肝經的實熱。取巨虛穴下廉穴來治療之,目的是調理小腸的相關部位。按其經絡循行路徑來調治,指的是根據邪氣所經過的經絡來調整治療)。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憺憺,心虛貌。邪在膽、逆在胃,木乘土也。膽液泄則苦,胃氣逆則嘔,故嘔苦者謂之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
白話文:
如果經常想吐,並且嘔吐物有苦味,經常嘆息,心中忐忑不安,害怕被人抓捕,這說明邪氣在膽,逆氣在胃。膽汁外泄,所以口苦;胃氣上逆,所以嘔吐苦水,因此稱之為「嘔膽」。
(忐忑不安,形容心虛的樣子。邪氣在膽,逆氣在胃,這是肝木剋制脾土所致。膽汁外泄則苦,胃氣上逆則嘔吐,因此嘔吐苦水的人,稱為嘔膽。)
調整三里穴以下部位,可以降胃氣之逆;刺少陽經血絡,可以止住膽氣之逆;再根據體質虛實,調和氣血,驅除邪氣。
(三里,足陽明經穴,故可下胃氣之逆。又刺足少陽血絡以平其木,則膽液不泄,故曰以閉膽逆。然必調其虛實,或補或瀉,皆可以去其邪也。)
白話文:
三里穴位於足陽明經上,因此可以通降胃氣的逆流。另外,刺破足少陽經的血絡來調和它的木氣,這樣膽汁就不會外溢,所以說「以閉膽逆」。然而,一定要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進行調治,可以補益也可以瀉下,都能夠去除邪氣。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上脘下脘,俱任脈穴,即胃脘也。刺抑而下之,謂刺上脘以瀉其至高之食氣。散而去之,謂溫下脘以散其停積之寒滯也。針藥皆然。)
白話文:
如果食物不能順利消化,胃部感到阻塞不通,病邪停留在胃部,如果病邪在上腹部,就針刺上脘穴將病邪疏通,如果病邪在下腹部,就針刺下脘穴將病邪排出。(上脘和下脘穴都屬於任脈上的穴位,也就是胃部。刺抑而下之,指的是針刺上脘穴來疏通胃部上方的氣滯。散而去之,指的是溫灸下脘穴來化解胃部積聚的寒氣。無論是針灸還是藥物療法都是這樣做的。)
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邪在三焦約者,三焦下輸出於委陽,並足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也。太陽大絡,飛陽穴也。又必視其別絡及厥陰小絡結而血者,盡取去之,以足厥陰之經亦抵小腹也。若小腹腫痛上及胃脘者,又當取足陽明之三里穴。)
白話文:
小腹疼痛腫脹,不能小便,表示邪氣在三焦間阻約;治療時,在足太陽經的大絡脈上取穴,檢查大絡脈和足厥陰經的小絡脈是否相連且有血瘀;如果小腹腫脹向上延伸到胃脘部,再取足陽明經的三里穴。(邪氣在三焦間阻約:三焦下焦輸注陽氣於委陽穴,與足太陽經正經合,絡脈入膀胱,約束下焦。太陽大絡:指飛陽穴。必須檢查大絡脈的別絡和小絡脈與足厥陰經的絡脈是否相連且有血瘀,全部取除,因為足厥陰經的絡脈也通達小腹。如果小腹腫脹疼痛向上延伸到胃脘部,還應取足陽明經的三里穴。)
飧泄,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三陰之上,謂三陰交穴,脾肝腎之會也。陰陵泉,足太陰脾經穴,補而久留之,則陽氣至而熱行,熱行則泄止矣。)
白話文:
腹瀉時,針灸三陰交穴,補充三陰(脾、肝、腎)的正氣。並針灸陰陵泉穴,並緩慢運針一段時間,待體內陽氣旺盛,熱能運轉順暢,腹瀉就會停止。(三陰交穴是三陰經的交會穴,是脾、肝、腎經絡相交匯的地方。陰陵泉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針灸此穴並緩慢運針,可以使陽氣充盛,熱能運行順暢,腹瀉自然就會停止。)
脹取三陽,飧泄取三陰。(《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脹,腹脹也。飧泄,完穀不化也。病脹者當取足之三陽,即胃、膽、膀胱三經也。飧泄者當取足之三陰,即脾、肝、腎三經也。飧音孫。)
白話文:
腹脹,取足三陽經;腹瀉,取足三陰經。(《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腹脹」,是指腹部脹滿。 「腹瀉」,是指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直接排出體外。 有腹脹症狀,應取足三陽經,即胃經、膽經和膀胱經。 有腹瀉症狀,應取足三陰經,即脾經、肝經和腎經。
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素問·通評虛實論》。太陽經絡,謂手太陽經之絡,即任脈之中脘,胃之募也。中脘為手太陽、少陽、足陽明脈所生,故云太陽經絡者。募音暮。)少陰俞,去脊椎三寸旁五,用圓利針。(少陰俞,即腎俞也。腎為胃關,故亦當取之。
系足太陽經穴,去脊兩旁各一寸五分,共為三寸,兩旁各五痏也。刺當用第六之圓利針。)
白話文:
肚子胀满,按压下去却下不去,要取手太阳经络的穴位,也就是任脉的中脘,是胃的募穴。中脘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脉汇聚的地方,所以称为太阳经络。少阴俞,距离脊椎三寸旁五分,用圆利针刺。少阴俞就是肾俞,肾是胃的关口,因此也应该取这个穴位。
系足太阳经穴,距离脊柱两旁各一寸五分,共为三寸,两旁各五分。刺的时候要用第六号圆利针。
霍亂,刺俞旁五,(邪在中焦則既吐且瀉,臟氣反復,神志繚亂,故曰霍亂。俞旁,即上文少陰俞之旁,志室穴也。亦各刺五痏。)足陽明及上旁三。(足陽明,言胃俞也。再及其上之旁,乃脾俞之外,則意舍也。當各刺三痏。)
白話文:
霍亂:
刺俞穴旁的五處穴道(如果邪氣在中焦,就會既嘔吐又腹瀉,臟腑氣滯不順,神志混亂,所以稱為霍亂。俞穴旁,指少陰俞穴旁,也就是志室穴。也要刺每一個五條經脈的志室穴。)
足陽明經穴以及其上方的三處穴道。(足陽明,指胃俞穴。再往上找,胃俞穴旁,就是脾俞穴旁的意舍穴。都要刺三處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