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三卷 (7)

回本書目錄

三卷 (7)

1. 十二、食飲之氣歸輸臟腑

(素問經脈別論)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精,食氣之精華也。肝主筋,故胃散穀氣於肝,則浸淫滋養於筋也。)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濁,言食氣之厚者也。如陰陽清濁篇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是也。心主血脈,故食氣歸心,則精氣浸淫於脈也。)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精淫於脈,脈流於經,經脈流通,必由於氣,氣主於肺,故為百脈之朝會。皮毛為肺之合,故肺精輸焉。)毛脈合精,行氣於府。(肺主毛,心主脈;肺藏氣,心生血。一氣一血,稱為父母,二臟獨居胸中,故曰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者,氣聚之府也,是謂氣海,亦曰膻中。

)府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宗氣積於肺,神明出於心,氣盛則神王,故氣府之精為神明。神王則臟安,故肺肝脾腎四臟,無不賴神明之留以為主宰,然後臟氣鹹得其平而歸於權衡矣。權衡,平也,故曰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臟腑之氣既得其平,則必變見於氣口而成寸尺也。氣口者,脈之大會,百脈俱朝於此,故可以決生死。凡如上文所言者,皆食氣之所化,而食氣之化,又必由於胃氣,故上文言食氣入胃,下文言飲入於胃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遊,浮游也。

溢,湧溢也。水飲入胃,則其氣化精微,必先輸運於脾,是謂中焦如漚也。脾乃散氣,上如雲霧,而歸於肺,是謂上焦如霧也。)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氣運行,水隨而注,故肺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是謂水出高原,下焦如瀆也。)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水因氣生,氣為水母,凡肺氣所及,則水精布焉。

然水名雖一,而清濁有分。清者為精,精如雨露;濁者為水,水如江河。故精歸五臟,水歸膀胱,而五經並行矣。五經,五臟之經絡也。)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若是則食飲精氣,即得其滋養升降之宜,故四時五臟,皆合於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白話文:

飲食精氣的運行和臟腑的關係:

食物的精氣進入胃部,精華部分散佈到肝臟,滋養筋脈。食物的精氣進入胃部,較為濁重的部分則歸於心臟,滋養血脈。血脈之氣流經全身,最後歸於肺臟,肺臟統領全身血脈,將精氣輸送到皮膚和毛髮。皮膚和毛髮與血脈共同接受精氣的滋養,氣血運行到膻中(心窩處,氣的聚集之處)。膻中精氣充盈,神明清明,滋養心肝脾腎四臟,使臟腑之氣平和。臟腑之氣平和,則體表脈象呈現正常,可以由此判斷生死。

飲水進入胃部,精華之氣上輸脾臟,脾臟將精氣輸送到肺臟,再由肺臟調節水液,輸送到膀胱。水液精華佈散全身,與五臟經絡一起運行,配合四季陰陽變化,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

2. 十三、有子無子女盡七七男盡八八

(素問上古天真論,附:種子說)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材力,精力也。天數,天賦之限數也。)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七為少陽之數,女本陰體而得陽數者,陰中有陽也。人之初生,先從腎始,女至七歲,腎氣稍盛。腎主骨,齒者骨之餘,故齒更。腎為精血之臟,發者血之餘,故髮長。

愚按:男子屬陽,當合陽數,女子屬陰,當合陰數;而今女反合七,男反合八何也?蓋天地萬物之道,惟陰陽二氣而已,陰陽作合,原不相離,所以陽中必有陰,陰中必有陽,儒家謂之互根,道家謂之顛倒,皆所以發明此理也。如離火屬陽居南,而其中則偶,是外陽而內陰也;坎水屬陰居北,而其中則奇,是外陰而內陽也。震坎艮是為三男,而陰多於陽;巽離兌是為三女,而陽多於陰。

悟真篇曰;日居離位反為女,坎配蟾宮卻是男。是皆陰陽顛倒之義。故女子外為陰體而內合陽數,男子外為陽體而內合陰數。如左傳昭公元年醫和云,女陽物而晦時,乃亦以女為陽矣,此皆醫家當察也。更,平聲。長,上聲。下同。)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天癸者,天一之氣也。任沖者,奇經之二也,任主胎胞,沖為血海,氣盛脈通,故月事下而有子。月事者,言女子經水按月而至,其盈虛消長應於月象。經以應月者,陰之所生也。

愚按:天癸之義,諸傢俱即以精血為解;然詳玩本篇謂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時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氣溢瀉,是皆天癸在先,而後精血繼之,分明先至後至,各有其義,焉得謂天癸即精血,精血即天癸?本末混淆,殊失之矣。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乾者支之陽,陽所以言氣;癸者壬之偶,偶所以言陰。

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陰氣耳,氣化為水,因名天癸,此先聖命名之精而諸賢所未察者。其在人身,是為元陰,亦曰元氣。人之未生,則此氣蘊於父母。是為先天之元氣;人之既生,則此氣化於吾身,是為後天之元氣。第氣之初生,真陰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後天癸至。

天癸既至,在女子則月事以時下,在男子則精氣溢瀉,蓋必陰氣足而後精血化耳。陰氣陰精,譬之雲雨,云者陰精之氣也,雨者陰氣之精也,未有云霧不布而雨雪至者,亦未有云霧不濃而雨雪足者。然則精生於氣,而天癸者,其即天一之氣乎,可無疑矣。列子曰: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

其斯之謂。)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腎氣,即天癸也。平均,充滿之謂。真牙,謂牙之最後生者。腎主骨,故腎氣平則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女子天癸之數,七七而止,年當四七,正及材力之中,故身體盛壯,髮長極矣。)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女為陰體,不足於陽,故其衰也,自陽明始。陽明之脈行於面,循髮際,故面焦發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三陽脈皆盛於面也。)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至是則衝任血少,陰氣竭,故經水止絕而坤道不通也。

天癸竭絕,故形體衰壞而不能有子矣。)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八為少陰之數,男本陽體而得陰數者,陽中有陰也。髮長齒更義同前。)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男女真陰,皆稱天癸,天癸既充,精乃溢瀉,陰陽和合,故能生子。子者統男女而言,男曰男子,女曰女子。

愚按:有子之道,必陰陽合而後胎孕成,故天一生水而成於地之六,地二生火而成於天之七,所以萬物之生,未有不因陰陽相感而能成其形者,此一陰一陽之謂道也。至於成男成女之說,按北齊褚澄曰:男女之合,二精交暢,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血開裹精,精入為骨,而男形成矣;陽精先入,女血後參,精開裹血,血入為本,而女形成矣。啟玄子曰:男女有陰陽之質不同,天癸則精血之形亦異。

故自後醫家皆宗其說,而近者玄臺馬氏駁之曰: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稱;今王注以女子之天癸為血,則男子之天癸亦為血耶?易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故交構之時,各有其精,而行經之時,方有其血。未聞交構之時,可以血言。廣嗣諸書,皆言精裹血、血裹精者亦非。

此馬氏之說誠是也。又按李東垣曰:經水斷後一二日,血海始淨,精勝其血,感者成男;四五日後血脈已王,精不勝血,感者成女。朱丹溪曰:夫乾坤,陰陽之情性也;左右,陰陽之道路也;男女,陰陽之儀象也。陰陽交構,胎孕乃凝,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岐,中分為二,形如合缽,一達於左、一達於右。

精勝其血,則陽為之主,受氣於左子宮而男形成;精不勝血,則陰為之主,受氣於右子宮而女形成。若此諸說不同,未必皆為確論;然以愚見,亦有謂焉。如王氏以精血為天癸,蓋以經文言女子之血,男子之精,皆隨天癸而至故也。此雖未得其真,而其義猶不相遠。至於褚氏之說,則必所不然。

蓋男女相合,兩精和暢,本無血至之事。惟是結胎之後,男以精而肇其元,女以血而成其體,此以男精女血而謂之構,自是正理。若以交會之際,而言其精裹血、血裹精者,誠然謬矣。此不若丹家以陽精為天壬、陰精為地癸者為妥。其說曰:天壬先至,地癸隨至,癸裹壬則成男子;地癸先至,天壬隨至,壬裹癸則成女子;壬癸齊至,則成雙胎;一遲一速,俱不成胎。天壬地癸者,乃天地元精元氣也。

雖然,此固一說也,但亦涉於渺茫耳。若東垣之說,則以數日之後,感必成女。第以近驗,求男者每用三十時辰、兩日半之法,而有必不免於女者,有在二十日以外而得男者,此皆與東垣相反矣。若丹溪以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一句為論,乃指既受之後為言,而亦未明其所以然。

且左右者,言陰陽升降之理,豈此兩岐之謂,尤屬太奇。若必欲得其實理,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陽勝陰者為男,陰勝陽者為女,此為不易之至論。然陰陽盛衰之說固如此,而亦何以見其詳?如老陽少陰,強弱判矣;羸陽壯陰,盛衰分矣。壯而不蓄,同乎弱矣;老而知養,同於少矣。

期候有陰陽,忽之者其氣衰;起居有消長,得之者其氣盛。兩軍相對,氣可奪於先聲;一靜自持,機待時而後動。以寡擊眾,孰謂無方?轉弱為強,果由妙用。受與不受在闔闢,不在淺深,言遲疾者殊謬;男與不男在盈虛,不在沖裹,道先後者尤差。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貴而壽,多欲而得之男女濁而夭,何莫非乾坤之道乎?!知之者,豈惟擅璋瓦之權,而藍田久無煙焰者,不外此也;子女生而夭弱者,不外此也。有子女之念者,其留意於是焉。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腎水生肝血,故筋亦勁強也。余注同前女子。)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男子氣數至此,盛之極也。)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男為陽體,不足於陰,故其衰也自腎始,而發齒其徵也。)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陽氣,亦三陽氣也。頒,班同。)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肝主筋,肝衰故筋不能動。腎主骨,腎衰故形體疲極。)八八則齒髮去。(衰之甚也。)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腎為水臟,精即水也,五臟六腑之精,皆藏於腎,非腎臟獨有精也,故五臟盛則腎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

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凡物壯則老,此上文所謂天數也。解,懈同。)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天稟有餘,即所謂材力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天癸大數,女已盡於七七,男已盡於八八,精氣既竭,此外多難於子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道者,言合道之人也。既能道合天地,則其材力天數,自是非常,卻老全形,壽而生子,固有出人之表,而不可以常數限者矣。

此篇大意,帝以材力天數為問,而岐伯之答,如天癸盛衰者,言材力也;七七八八者,言天數也。雖材力之強者,若出於數限之外,而其所以能出者,又何莫非天稟之數乎?其有積精全神,而能以人力勝天者,惟法則天地而合同於道者,為能及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