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三卷 (6)

回本書目錄

三卷 (6)

1. 十、五臟異藏虛實異病

(靈樞本神篇連前章)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宣明五氣篇曰:肝藏魂。五臟生成篇曰:人臥則血歸於肝。調經論曰:肝藏血,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營出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故曰脾藏營。

白話文:

肝臟儲藏血液,血液寄宿著魂魄。肝氣虛弱時會產生恐懼感,肝氣過盛時則容易發怒。(《宣明五氣篇》說:肝臟儲藏魂魄。《五臟生成篇》說:人在睡眠時,血液會迴流到肝臟。《調經論》說:肝臟儲藏血液,血液過多會導致發怒,不足則會產生恐懼感。)

脾臟儲藏營氣,營氣寄宿著意念。脾氣虛弱時會出現四肢無力、五臟不安的症狀,脾氣過盛時則會導致腹脹、小便不利。(營氣從腹中產生,吸收食物中的營養,轉化成紅色就是血液,因此稱脾臟儲藏營氣。)

營舍意,即脾藏意也。脾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以脾主四肢,而脾為五臟之原也。太陰脈入腹絡胃,故脾實則腹脹經溲不利。調經論曰:形有餘則腹脹經溲不利。經當作涇。溲音搜。)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宣明五氣篇曰:心主脈。調經論曰:心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白話文:

「營舍意」是指脾藏的意念。脾氣虛弱,四肢就無力,五臟就不安寧,因為脾主管四肢,而且脾是五臟的根本。太陰脈進入腹部,與胃相連,所以脾氣實則會腹脹,經血不通暢。

「調經論」說:「身體有餘,則腹脹,經血不通暢。」「經」字應為「涇」,「溲」字讀音為「搜」。

「心藏脈」指的是心藏蓄養脈絡,而脈絡儲藏著精神。心氣虛弱,就會悲傷;過於充實,就會一直笑個不停。(「宣明五氣篇」說:心主管脈絡。而「調經論」說:心藏精神,精神過剩則笑個不停,精神不足則悲傷。)

)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喘喝者,氣促聲粗也。胸盈,脹滿也。仰息,仰面而喘也。宣明五氣篇曰:肺藏魄。調經論曰: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九針論曰:腎藏精、志也。

白話文:

肺部

  • 肺臟儲藏氣,氣魄依附於肺。
  • 肺氣虛弱時,會鼻塞、呼吸不暢、氣短。
  • 肺氣實熱時,會喘息、胸悶、仰頭喘氣。(喘息時聲音粗重,胸中脹滿,仰面朝天喘氣。)

腎臟

  • 腎臟儲藏精華,意志依附於腎。
  • 腎氣虛弱時,會出現虛脫、四肢逆冷的情況。
  • 腎氣實熱時,會出現脹滿。(腎藏精和志的觀念來自《九針論》。)

調經論曰:腎藏志,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也。(此與前本神原屬同篇,彼言情志損傷,此分五臟虛實。故凡五臟有不安者,必審其病形虛實情志所屬,乃可隨其藏以調之。此總結前章而言其治法也。)

白話文:

《調經論》說:腎藏藏著意志,意志過盛就會腹脹腹瀉,意志不足就會四肢厥冷。五臟功能失調;一定要仔細辨別五臟的病證,以瞭解它的氣血虛實,才能謹慎地調理。(這段內容與前面《本神》篇原本是同一段,前一篇講述情志損傷,這一篇講述五臟的虛實。所以凡是五臟功能失調的,一定要辨別它的病證虛實和情志所屬,才能根據其所屬的臟腑來調治。這是總結前面各章所講述的各臟腑的治法。)

2. 十一、氣口獨為五臟主

(素問五臟別論)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氣口之義,其名有三:手太陰肺經脈也,肺主諸氣,氣之盛衰見於此,故曰氣口;肺朝百脈,脈之大會聚於此,故曰脈口;脈出太淵,其長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雖三而實則一耳。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為五臟之主。

白話文:

皇帝問:氣口為什麼單獨被稱為五臟之主?(氣口有三種含義:一是手太陰肺經脈,肺主宰全身氣體,氣的盛衰都能反映在此,所以稱為「氣口」;二是肺主管全身經脈,經脈的大會合都在此,所以稱為「脈口」;三是太淵穴位於手腕,測脈時取拇指一寸九分為準,所以稱為「寸口」。這三個名稱雖然不同,但實際上是指同一個部位。五臟六腑的氣味,都出於胃,變現於氣口,所以氣口是五臟之主。

義見下文。愚按:氣口寸口脈口之義,乃統兩手而言,非獨指右手為氣口也。如經脈篇曰: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循魚際。又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經筋篇曰:手太陰之筋,結於魚後,行寸口外側。經脈別論曰: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白話文:

氣口的意義見下文。依愚見:氣口、寸口和脈口的意義,是指兩隻手,而不是隻指右手。比如《經脈篇》中說:手太陰經的脈絡進入寸口,向上循著魚際。又說:經脈通常看不見,它的虛實可以通過氣口得知。《經筋篇》中說:手太陰經的筋,結在魚後的後面,行於寸口的外面。《經脈別論》中說:用秤砣來平衡,氣口形成一寸長,用來判斷生死。

平人氣象論曰: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小針解曰:氣口虛而當補,盛而當瀉。本篇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難經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曰:寸口者,脈之大會,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取法於寸口也。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說:

想要知道寸口脈象的過盛或不足。

《小針解》說:

脈氣虛弱則需要補益,脈氣旺盛則需要瀉去。

《本篇》說:

為什麼寸口脈獨自為主導五臟?

《難經》說:

十二經絡都有動脈,但只取寸口脈,就可以判斷五臟六腑的生死吉凶,這是什麼道理?

《本篇》說:

寸口脈是脈絡的匯聚之處,是五臟六腑的終點和起點,所以取法於寸口脈。

諸如此者,豈獨指右手為言耶?而王叔和未詳經旨,突謂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左手寸口人迎以前、右手寸口氣口以前等說,自晉及今,以訛傳訛,莫可解救;甚至以左候表,以右候里,無稽之言,其謬為甚。夫肝心居左,豈不可以為里?腸胃在右,豈不可以言表?如仲景為傷寒之祖,但曰大浮數滑動者,此名陽也;沉澀弱弦微者,此名陰也。又曰:表有病者,脈當浮而大;里有病者,脈當沉而細。

白話文:

以上所述,難道只是專指右手嗎?而王叔和沒有詳細瞭解經文的旨意,突然說左手是「人迎」,右手是「氣口」,左手寸口位於「人迎」之前,右手寸口位於「氣口」之前等等說法,從晉朝流傳至今,以訛傳訛,無法釐清;甚至有人說要以左手對應表症,以右手對應裏症,這種胡言亂語非常荒謬。肝臟和心臟位於人體左側,難道不可以算是裏症嗎?腸胃位於人體右側,難道不可以說是表症嗎?就像仲景是傷寒學的祖師爺,但他也只是說脈象大、浮、數、滑、動的是陽症;脈象沉、澀、弱、弦、細的是陰症。另外,他又說:表症發病,脈象應該浮大;裏症發病,脈象應該沉細。

又如其上取寸口,太陰脈也;下取趺陽,陽明脈也。是皆陰陽表裡之謂。初未聞以左為人迎而候表,右為氣口而候里。即余初年亦嘗為左表右里之說所惑,及今見多識定,乃知脈體自有陰陽,諸經皆具表裡。凡今之習訛者,但見左強,便曰外感而攻其表;但見右盛,便曰內傷而攻其里。

白話文:

再譬如上面測取寸口脈,是太陰脈;下面測取趺陽脈,是陽明脈。這些都是陰陽表裡的意思。從沒聽說過把左邊脈位當作「人迎」來判斷表證,把右邊脈位當作「氣口」來判斷裡證。我年輕時也曾受過「左表右裏」這種說法的迷惑,但現在見識多了,瞭解確實脈象本身就有陰陽表裡之分,所有經脈都有表裡。現在那些學了些皮毛就自以為是的人,只見到左邊脈象強勁,就說這是外感而治療其表;只見到右邊脈象旺盛,就說這是內傷而治療其裡。

亦焉知臟氣有不齊,脈候有稟賦,或左脈素大於右,或右脈素大於左,孰者為常?孰者為變?或於偏弱中略見有力,已隱虛中之實;或於偏盛中稍覺無神,便是實中之虛。設不知此而執欲以左右分表裡,豈左無里而右無表乎?故每致攻伐無過,顛倒陰陽,非惟大失經旨,而遺害於人不小,無怪乎脈之日難也,此不得不為辨正。

白話文:

怎麼能確定臟腑氣血不調和、脈象有先天稟賦的差異呢?比如左脈正常比右脈強,或右脈正常比左脈強,哪種情況是正常的?哪種情況是異常的?或者在偏弱的脈象中,隱約能感覺到有力,這是虛中有實的表現;或者在偏盛的脈象中,稍微覺得沒有力道,這是實中有虛的表現。如果不知道這些,而執著於用左右脈來區分表裡,難道左邊就沒有裡症,而右邊就沒有表症嗎?因此,經常導致用藥過度,陰陽顛倒,不僅嚴重偏離經典理論,而且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小,難怪脈診越來越難,不得不對此予以辨正。

再按:人迎氣口之脈,本皆經訓;但人迎為足陽明之脈,不可以言於手,氣口總手太陰而言,不可以分左右,如動輸、本輸、經脈等篇,明指人迎為結喉旁胃經動脈。愚嘗考之四時氣篇曰: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五色篇曰: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白話文:

接著要說:人迎和氣口這兩個穴位,本來都是經穴。但是,人迎穴屬於足陽明胃經,不能說是手上的穴位;氣口穴總歸屬於手太陰肺經,不能分左右。就像《動輸》、《本輸》、《經脈》等篇明確指出,人迎穴是結喉旁邊胃經的動脈。

我曾經仔細研究《四時氣篇》,裡面記載:「氣口穴候脈沉細,人迎穴候脈浮大。」《五色篇》中說:「人迎穴飽滿堅硬,表示受寒所傷;氣口穴飽滿堅硬,表示飲食不節所傷。」《禁服篇》中指出:「寸口穴主裡,人迎穴主外。」

經脈、終始等篇曰,人迎一盛二盛三盛,脈口一盛二盛三盛等義。皆言人迎為陽明之腑脈,故主乎表;脈口為太陰之臟脈,故主乎里。如太陰陽明論曰: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為之行氣於三陽。陰陽別論曰三陽在頭,正言人迎行氣於三陽也;三陰在手,正言脈口行氣於三陰也。

白話文:

經脈篇和終始篇中提到,人迎脈盛、再盛、三盛,脈口脈盛、再盛、三盛,這些都說明人迎脈是陽明腑的脈絡,所以主治體表;脈口脈是太陰臟的脈絡,所以主治體內。就像太陰陽明論中所說:太陰臟脈運行氣血於三條陰脈之中,陽明腑脈運行氣血於三條陽脈之中。陰陽別論中說三條陽脈在頭部,正是說明人迎脈運行氣血於三條陽脈之中;三條陰脈在手上,正是說明脈口脈運行氣血於三條陰脈之中。

蓋上古診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診通身之脈,一取太陰陽明以診陰陽之本,一取左右氣口以診臟腑之氣。然則人迎自有其位,脈經則扯人迎於左手,而分氣口於右手,不知何據何見而云然?愚初惑之,未敢遽辯,及見綱目之釋人迎氣口者,亦云人迎在結喉兩旁,足陽明之脈也。又見龐安常論脈曰:何謂人迎?喉旁取之。

白話文:

古代中醫診斷方法有以下三種:

  1. 「三部九候」:透過檢查身體的三個部位、九個部位的脈象,診斷全身的經絡脈絡。
  2. 「太陰陽明」:透過檢查大腸經和胃經的脈象,診斷陰陽的平衡。
  3. 「左右氣口」:透過檢查左右兩側的氣口位(即頸動脈搏動的部位),診斷臟腑之氣的狀態。

然而,「人迎穴」自有其特定的位置,但《脈經》卻將「人迎穴」安排在左手,而將「氣口位」安排在右手。不知這是基於什麼依據或見解而提出的。

最初我也感到疑惑,不敢貿然爭辯。後來看到《綱目》中對「人迎穴」和「氣口位」的解釋時,也提到「人迎穴」位於喉結兩側,是足陽明經的脈絡。

另外,在《龐安常論脈》中,也提到「人迎穴」的取穴方法是「喉旁取之」。

近見徐東皋曰:脈經謂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誤也。若此數君者,已覺吾之先覺矣,茲特引而正之。嗚呼!夫一言之謬,遺誤千古,成心授受,何時復正哉?立言者,可不知所慎乎?)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

白話文:

最近聽到徐東皋說:脈經中提到「左手關脈前的分脈為人迎脈」,這是錯誤的。如果這些人認識到我的見解,他們一定會覺得我早有先見之明。現在我特別引述並更正這個錯誤。唉!一句錯誤的言論,會誤導千古,師徒之間口耳相傳,什麼時候才能糾正呢?提出理論的人,怎麼能不謹慎對待自己的言論呢?

岐伯說:胃是水穀凝聚的地方,是六腑中最重要的來源。五味在入口後,儲存在胃中用來滋養五臟之氣,胃的氣口也屬於太陰經絡。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人有四海而胃居其一,是為水穀之海。臟腑之屬,陽為腑,陰為臟,胃屬陽而為六腑之本,故云六腑之大源。然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故又曰胃為五臟六腑之海。氣口本屬太陰,而曰亦太陰者何也?蓋氣口屬肺,手太陰也;布行胃氣,則在於脾,足太陰也。按營衛生會篇曰: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白話文:

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來自於胃,並在氣口表現出來。(人體有四個海洋,而胃是其中之一,稱為水穀之海。臟腑之中,陽性的是腑,陰性的是臟,胃屬陽,是六腑的根本,所以說它是六腑的大源頭。然而,五味進入口中,儲存在胃中以滋養五臟之氣,所以又說胃是五臟六腑之海。氣口本屬太陰,為什麼也說是太陰呢?因為氣口屬於肺,是手太陰;而布行胃氣,則在於脾,是足太陰。根據《營衛生會篇》記載:穀物進入胃中,再傳至肺,五臟六腑都以此來受氣。

厥論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經脈別論曰: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然則胃氣必歸於脾,脾氣必歸於肺,而後行於臟腑營衛,所以氣口雖為手太陰,而實即足太陰之所歸,故曰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故胃為臟腑之大源,然無不由脾達肺也。

白話文:

古文提到:

脾臟負責幫助胃部運作水液。經絡理論中說:水分進入胃部後,精華會擴散到脾臟,脾臟會將精華散開,再送到肺部。因此,胃氣必然會流到脾臟,脾氣必然會流到肺部,然後運作到全身的臟腑和經絡。所以,雖然「氣口」穴屬於手太陰經,但實際上是足太陰經的終點。因此說「氣口」穴也是太陰經的穴位。

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是從胃部產生,再在「氣口」穴顯現出來。所以胃部是臟腑的來源,但所有的氣味都需要通過脾臟傳遞到肺部。

見音現。)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氣味之化,在天為氣,在地為味。上文言五味入口藏於胃者,味為陰也;此言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者,氣為陽也。鼻為肺之竅,故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觀此兩節曰味曰氣,皆出於胃而達於肺,既達於肺,亦必變見於氣口,故氣口獨為五臟主。

白話文:

只要聽見聲音,就能辨認。因此五種氣體進入鼻子,藏於心肺。心肺有疾病,鼻子就會出現問題。(氣味之間的變化,在天上表現為氣,在地上表現為味。上文說五味進入嘴巴藏於胃中,味是陰性的;這裡說五種氣體進入鼻子藏於心肺,氣是陽性的。鼻子是肺的孔竅,所以心肺有疾病,鼻子就會出現問題。觀察這兩節中的「味」和「氣」,都源自胃部而到達肺部,既已到達肺部,必定也會表現在氣孔上,所以氣孔獨自承擔五臟的責任。)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此治病之四要也。下言二陰,二陰者,腎之竅,胃之關也。脈要精微論曰: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故二便為胃氣之關鎖,而系一身元氣之安危,此下之不可不察也。適,測也。脈為氣血之先,故獨取寸口以決吉凶之兆。

白話文:

治療疾病時,一定要觀察患者的大便,並診其脈象,瞭解其心理狀態,才能發現其病因。(這是治療疾病的四項要素。以下說明二陰,二陰是指腎臟的孔竅和胃部的關口。脈要精微論中說:如果糧倉中沒有儲藏物品,那是因為門戶沒有關好。能夠守護好門戶的人才能活下來,失去守護的人就會死去。因此,二便是胃氣的關口,關係到全身元氣的安全,所以一定要重視大便的觀察。適,指測量。脈象是氣血的先行者,所以只取寸口脈來判斷吉凶的徵兆。

如平人氣象論曰: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脈無胃氣亦死。此脈之不可不察也。志意者,如本藏篇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是志意關乎神氣而存亡系之,此志意之不可不察也。病有標本,不知求本,則失其要矣;病有真假,不知逆從,則及於禍矣。

白話文:

就像《如平人氣象論》所說的:人體如果沒有胃氣就會產生逆氣,逆氣就會導致死亡。脈搏裡也沒有胃氣也會死亡。所以,脈象是不能不去觀察的。

《志意者》中說:如果志意調和,精神就會專注正直,魂魄不會離散,後悔和暴怒的情緒也不會升起,五臟也不會受到邪氣的侵害。因此,志意與神氣的存亡息息相關,所以,志意也是不能不去觀察的。

疾病有標本之分,如果不知道尋找病根,就會失去治療的關鍵;疾病有真假之分,如果不知道是順證還是逆證,就會導致禍患。

此病因之不可不察也。合是四者而會觀之,則治病之妙,無遺法矣。)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陽之靈曰神,陰之靈曰鬼。張子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程子曰:鬼神只是一個造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是也。然則鬼神者,即天地之靈耳。

白話文:

這個疾病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仔細觀察。如果把這四個因素綜合起來看,治療疾病的方法就非常完美了。被鬼神嚇到的人,沒辦法跟他談論真正的道理。陽氣的靈妙叫做神,陰氣的靈妙叫做鬼。張載說:鬼神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程頤說:鬼神只是一個自然界,天上尊貴、地下卑賤,乾坤確定了,用雷霆震動,用風雨滋潤就是這樣。那麼鬼神就是天地之間的靈妙。

禍福有因,惟人自作,天地無私,鬼神焉得而蔽之?彼昧理者,不知鬼神不可媚,而崇尚虛無,不求實濟,何益之有?若此者,即與論天人至德,必不見信,又何足與道哉?故曰信巫不信醫,一不治也。即此之謂。)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針石之道,法三才而調陰陽,和氣血而通經絡,故曰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蓋言其至精至微也;而或有惡於針石者,誠不可與言至巧矣。)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白話文:

禍福都是有原因的,是人自己造成的。天地是公正無私的,鬼神怎麼能左右呢?那些不明事理的人,不知道鬼神不能祈求,卻盲目迷信,不務實事。這有什麼用呢?這樣的人,就算跟你談論天人合一、至高德行,也不會相信。又怎麼能跟他談道呢?所以說,相信巫術而不相信醫術,終究不會得到救治。(因為這樣的人)討厭針灸藥物,不能跟他談論醫術的精妙。(針灸藥物的原理,是根據天地人三才調和陰陽,使氣血順暢,通達經絡。因此說精通醫術的人,不能輕易動怒。這是因為醫術極其精妙細微;而有些人討厭針灸藥物,的確不能跟他談論醫術的精妙了。)不允許治療的病人,病情肯定不會好轉,治療也沒有用。

(不治已病治未病,聖人之道也。其有已病而尚不許治者,特以偏見不明,信理不篤,如拘於鬼神、惡於針石之類皆是也。既不相信,不無掣肘,強為之治,焉得成功?即有因治而愈者,彼亦猶謂不然,總亦屬之無功也。)

白話文:

預防重於治療,這是聖人的處世之道。有人生病了卻不願接受治療,只是因為偏見矇蔽了心智,對治療原理缺乏信心,例如,拘泥於鬼神之說,厭惡針灸藥物之類。既然不相信,治療時必會有所顧慮,勉強治療,焉能成功?即使因治療而痊癒,他們也未必認為是治療的效果,反而會歸功於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