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二十卷 (9)

回本書目錄

二十卷 (9)

1. 三十、繆刺巨刺

(《素問·繆刺論》全)

白話文:

《素問·繆刺論》是一篇關於中醫理論與實踐的經典文本。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內容:

  1. 「繆刺」,指的是在特定的穴位上使用特殊的手法進行針灸治療的方法。

  2. 維護調節五臟六腑的平衡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原則。這包括了對心、肝、脾、肺、腎等五臟,以及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等六腑的調理。

  3. 中醫認為,身體的健康狀態是由於氣血的順暢和陰陽的協調。因此,治療疾病時,要注重調整氣血和陰陽的平衡。

  4. 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針灸,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調節機能、祛除病邪的作用。不同的病症需要選擇不同位置和方法的繆刺。

  5. 在針灸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適當調整針灸的深度、角度和時間,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6. 維護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適度運動、合理飲食、保持心情愉悅等,對於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也非常重要。

以上內容為《素問·繆刺論》的基本概要,詳細的理論和實踐應用需要通過專業的學習和臨牀經驗來掌握。

黃帝問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繆,異也。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異其處,故曰繆刺,治奇邪之在絡者也。)岐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邪氣自淺入深而極於五臟之次者,當治其經。

白話文:

黃帝問:我聽說過「繆刺」,但不懂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做繆刺?

岐伯回答:邪氣侵犯人體時,必定先停留在皮毛上,停留而不散,接著深入到孫脈,停留而不散,再深入到絡脈,停留而不散,最後深入到經脈,內連五臟,散佈於腸胃,陰陽都受到影響,五臟才會受傷。這是邪氣從皮毛入侵,到影響五臟的過程。若是這樣,就應該治療它的經絡。

治經者,十二經穴之正刺也,尚非繆刺之謂。)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大絡者,十二經支別之絡也。病在支絡,行不由經,故曰奇邪。)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支而橫者為絡,邪客於大絡,故左注右,右注左。

白話文:

「治經」是指依照十二經脈的穴位進行正刺針灸,而不是指隨意刺血。「邪」氣侵犯皮膚毛髮後,入侵淺表的經絡,停留而不離開,造成經絡堵塞不通,無法進入深層的經脈,於是溢流到較大的經絡而產生奇病。(「大絡」是指十二經脈的分支經絡。病症位於分支經絡上,邪氣無法循經而行,所以稱為奇邪。)邪氣侵犯大絡經絡後,會左右橫行,上下左右與經脈相交,遍佈四肢末梢,其氣無固定處所,也不進入經穴,這種情況就稱為「繆刺」。(分支橫行的經絡稱為絡,邪氣侵犯大絡經絡,所以會左右橫行。)

布於四末而氣無常處,故當治以繆刺。)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繆刺之法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巨刺亦然。

白話文:

這些疼痛散佈在四肢末端,氣血運行不定,所以需要用「繆刺」來治療。黃帝說:我想知道「繆刺」怎麼樣用左邊取右邊,用右邊取左邊?它跟「巨刺」有什麼區別呢?岐伯說:邪氣侵入經絡,如果左邊盛行就會影響右邊,右邊盛行就會影響左邊,還有可能互相轉移。比如說,左邊疼痛還沒好,右邊脈絡就先出現問題,這種情況就必須用「巨刺」來治療,一定要刺中經絡,而不是一般的絡脈。(「繆刺」的做法是用左邊取右邊,用右邊取左邊,「巨刺」也是如此。

但巨刺者,刺大經者也,故曰巨刺。繆刺者,刺其大絡,異於經者也,故曰繆刺。皆以治病之左右移易者。巨刺義出前第五章。)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絡淺經深,絡橫經直,故其病繆處也。)

白話文:

所謂「巨刺」,指的是刺入經絡較大的經脈,所以稱之為「巨刺」。「繆刺」指的是刺入較大的絡脈,與經脈不同,所以稱之為「繆刺」。這些刺法都是用於治療病痛在左右移動的情況。(「巨刺」的原理出現在前面的第五章。)所以得了絡脈病的人,疼痛會與經脈相交錯,因此稱之為「繆刺」。(因為絡脈較淺,經脈較深;絡脈橫向,經脈縱向,所以病痛會相交錯。)

帝曰:願聞繆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足少陰別絡,並本經上腎,從腎上貫肝膈,走於心包,故病如此。)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已;(疾雖如上而內無積聚者,刺然骨之前,即足少陰之滎,然谷穴也。食頃,一飯頃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想聽聽關於繆刺的具體方法,該如何取穴?

岐伯說:邪氣侵入足少陰經的別絡,會引起突然心痛、腹脹,胸脅部位脹滿。(足少陰經的別絡從腎臟上方通過肝臟橫膈膜,一直走到心包,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症狀。)

對於沒有實熱積聚的人,刺入然谷穴之前出血,出血量像吃一頓飯的時間;(雖然上述症狀出現,但體內沒有積聚,在然谷穴之前刺針即可,然谷穴是足少陰經的滎穴。一頓飯的時間指吃一頓飯的時間。)

後仿此。王氏曰:刺此多出血,令人立飢欲食。)不已,左取右,右取左。(如病不已,在左者取右然谷,在右者取左然谷,此即繆刺之法也。余准此。)病新發者,取五日已。(病新發者,邪未深也,雖不即愈,亦不過五日而已矣。)

白話文:

後人都是仿效這個方法。王氏說:刺這裡會有很多出血,讓人馬上感到飢餓想吃東西。(如果刺完後病還是沒有好,就從左邊取右邊的穴位,從右邊取左邊的穴位。【如果病還在左邊,就取右邊的穴位;如果病在右邊,就取左邊的穴位。這就是繆刺的方法。我根據這個方法來治療疾病。】)病情剛開始發作的,刺針後五天就會好。(病情剛開始發作,邪氣還沒有深入,即使不能馬上痊癒,也不會超過五天。)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手少陽之支別,上出缺盆,上項,注胸中,合心主;其經出臂外兩骨之間,貫肘上肩,故病如此。)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中指當作小指,謂手少陽之井,關衝穴也。左右皆刺,故言各一痏。

白話文:

邪氣侵犯了手少陽經的絡脈,會導致人喉嚨腫痛、舌頭蜷縮、口乾舌燥、心煩意亂、手臂外側疼痛、雙手抬不到頭頂。(手少陽經的分支從缺盆穴向上,經過脖頸,與胸腔相連,與心主相通;這條經絡從手臂外側兩塊骨頭之間經過,貫穿肘部,延伸到肩部,所以當它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這些症狀。)要用針刺小手指次指(按:這裡「中指」應為小指)指甲上的井穴,離指甲尖約韭葉寬度。(手少陽經的井穴是小指的關衝穴,左右兩側都要針刺,所以說是「各一痏」。)

痏,委、偉二音,刺瘢也。)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數日已。(上言左右各一痏,以左右俱病也。此言左取右、右取左,以病有偏著也。皆繆刺之法。後准此。新病數日已,蓋言有不即已者,若系新病,亦不出數日而已也。)

白話文:

痏(發音為「委」或「偉」),指的是針刺部位發紅並且隆起的疤痕。一般情況下,年輕力壯的人針刺後很快就能恢復,年紀較大的人則需要花一點時間。如果患者的病症出現偏向,刺左側的痏點時取右側的穴位,刺右側的痏點時取左側的穴位。這是一種繆刺的方法,後面的治療方法都可以以此為準。一般來說,新發的痏症在數日內就可以痊癒。這裡提到的「數日已」並不是說一定能馬上痊癒,而是即使需要一些時間,對於新發痏症也不會超過數日。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足厥陰之別,循脛上睪結於莖,故為疝痛。)刺足大趾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此足厥陰之井,大敦穴也。)男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男陽女陰,陽氣至速,陰氣至遲也。)

白話文:

當侵入的邪氣侵犯足厥陰經脈的筋絡時,會導致人突然出現疝痛的劇烈疼痛。因為足厥陰經的支脈,循著小腿往上走,在陰莖根部會合,因此會引起疝痛。可以針灸足部的拇指腳趾甲上緣與肉交接的地方各一針(這個位置是足厥陰經的井穴,稱作大敦穴)。男性扎針後就會立刻止痛,女性則需要稍等片刻。針灸的原則是,針灸左腳治療右邊的疝痛,針灸右腳治療左邊的疝痛。這是因為男性的陽氣動得較快,而女性的陰氣動得較慢的緣故。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足太陽支者,從巔下行,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故為是病。)刺足小趾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立已;(足太陽之井,至陰穴也。)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外踝下足太陽之郄,金門穴也。三痏,三刺也。一日一刺,得效乃已。食頃義見前。)

白話文:

邪氣侵襲足太陽經的絡脈,會導致頭、頸、肩疼痛。(足太陽經的支脈從頭頂垂下來,再從頸部兩側分出,沿著肩胛骨內側走行,所以會引起這種疾病。)刺足小趾的指甲上與肉相連接處,各刺一次,疼痛立即消失。(足太陽經的井穴位於至陰穴。)如果疼痛沒有消失,刺外踝下方的三處,左腳刺右邊,右腳刺左邊,大約吃飯的時間後疼痛就消失了。(外踝下方是足太陽經的郄穴,名為金門穴。三痏,表示刺三次。每隔一天刺一次,有效果後就停止。吃飯的時間意指前文所說的時間。)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熱。(手陽明之脈,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其支者從缺盆上頸,故為此病。)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手陽明之井,商陽穴也。)

白話文:

當邪氣侵入手陽明經絡時,會導致胸腔氣滿、喘不過氣、四肢無力,並且胸中發熱。(手陽明經脈從手臂向下進入缺盆穴,與肺相連,其分支從缺盆穴向上沿頸部延伸,因此會產生這種病症。)針刺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上,距離指甲尖的距離如同韭葉寬,左右手各刺一穴,左手中指刺右手穴位,右手食指刺左手穴位,過一頓飯的時間即可(手陽明經的井穴是商陽穴)。

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邪客於臂掌之間,手厥陰經也。踝後者,以兩踝言,踝中之後,則內關也。內關為手厥陰之絡,故當取之。)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為數,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月之死生,隨日盈縮以為數也。

白話文:

邪氣入侵了手臂和手掌之間,導致無法彎曲。刺踝後(因為手臂和手掌之間屬於手厥陰經,而踝後指的是兩個腳踝,踝中之後就是內關穴。內關穴是手厥陰經的絡穴,所以應該刺這裡)。先用手指按壓會痛的地方,然後再刺。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計數,月亮生長的時候,一天痛一次,兩天痛兩次,十五天痛十五次,十六天痛十四次。(月亮的陰晴圓缺隨著日月的盈虧變化而變化,以此來計數。)

故自初一至十五,月日以盈,為之生數,當日增一痏,一痏即一刺也,至十五日,漸增至十五痏矣。自十六至三十日,月日以縮,為之死數,當日減一刺,故十六日止十四痏,減至月終,惟一刺矣。蓋每日一刺,以朔望為進止也。)

白話文:

因此,從初一開始到十五,月亮日益圓滿,稱為「生數」,每天疼痛發作會增加一次,一次發作就是扎針一次,到了十五日,發作次數逐漸增加到十五次。從十六日到三十日,月亮日漸虧損,稱為「死數」,每天疼痛發作會減少一次,所以十六日只剩下十四次發作,一直減少到月底,只剩下一次發作。這也就是每天發作一次,以農曆初一和十五為發作頻率的增減節點。

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陰陽蹺脈,俱起於足跟,其氣上行,皆屬於目內眥,故病如此。)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頃而已。(外踝之下半寸所,足太陽申脈也,陽蹺所生,故宜刺之。)

白話文:

邪氣侵犯足陽蹺脈,會讓人從內眼角開始眼睛疼痛。(陰陽蹺脈都起源於足跟,氣血向上運行,都屬於眼睛的內眼角,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病症。)取足外踝下半寸處各刺兩個穴位,左腳刺右腳,右腳刺左腳,就像走了十里路那麼久了。(外踝下半寸處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因為是陽蹺脈的發源處,所以適合針刺。)

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先飲利藥,逐留內之瘀血也。凡墮墜者,必病在筋骨,故上傷厥陰之脈,肝主筋也;下傷少陰之絡,腎主骨也。刺然骨之前出血,即少陰絡也。

白話文:

當一個人從高處摔落,導致內部有瘀血,腹中脹滿,大便不通。如果首先服用瀉藥,不僅會損傷上方的厥陰肝經,還會損傷下方的少陰腎經。因此,應該在腳內踝下方,脛骨前方找準血脈扎針放血。(首先服用瀉藥,目的是排出內部的瘀血。凡是跌傷的人,必定會損傷筋骨,所以上傷厥陰肝經,因為肝主筋;下傷少陰腎經,因為腎主骨。扎針刺破脛骨前方出血,就是少陰腎經的絡脈。)

)刺足跗上動脈;(足厥陰之腧,太衝穴也。按:王氏謂為陽明之衝陽,似與此無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見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足厥陰之井,大敦穴也。)善悲驚不樂,刺如右方。(墮跌傷陰,神氣散失,故善悲驚不樂。)

白話文:

(在腳背上的動脈處刺針;(這是足厥陰經的穴道,也就是太衝穴。按:王老先生認為這是陽明經的衝陽穴,似乎和這裡所說的無關。)如果還沒有好,在三個腳趾頭上各刺一針,看到血流出來就會立刻痊癒,左腳刺右腳,右腳刺左腳。(這是在足厥陰經的井穴,也就是大敦穴。)如果容易悲傷受驚且不快樂,就按右邊的方法刺針。(跌倒後傷到了陰部,神氣散失,所以容易悲傷受驚且不快樂。)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手陽明之別者入耳,故為耳聾。)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手陽明之井,商陽穴也。)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中指爪甲上,手厥陰之井,中衝穴也。以心主之脈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故宜取之。

白話文:

如果耳鳴時常聽得到聲音,不可以針灸。如果偶爾聽得到聲音,還有得治;如果一點聲音都聽不到,經絡的氣已經斷絕,針灸也沒用,所以不能針灸。耳朵裡有風聲的人,針灸的次數也和上面一樣,左耳針右耳,右耳針左耳。(耳朵裡像有風聲的人,雖然耳聾了,還是稍微聽得到一些聲音,所以應該按照上面所說的次數針灸,左右交換著取穴。) )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時或有聞者,尚為可治;其不聞者,絡氣已絕,刺亦無益,故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耳中如風聲者,雖聾猶有所聞,故宜刺如前數,當左右繆取之。)

凡痹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以月死生為數,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復刺之如法。(在分肉間痛而刺之,謂隨痛所在,求其絡而繆刺之也。)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

白話文:

如果痺痛時而出現,時而消失,沒有固定的位置,就需要在肌肉層之間找到疼痛的地方並針刺。

根據月亮的盈缺變化,用針刺的次數越多或越少,會對疼痛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如果針刺的次數超過了月齡,就會傷及元氣;如果針刺的次數不足,則疼痛無法得到緩解。因此,針刺時,應先從左側刺入,再從右側刺入,以此類推,直到疼痛減輕。如果疼痛沒有減輕,則需要按照上述方法繼續針刺。

(在肌肉層之間找到疼痛的地方並針刺,是指根據疼痛的位置,找到相應的經絡,然後沿著經絡斜刺。)

月亮每天生長一天,就增加一針;生長兩天,就增加兩針。以此類推,直到十五天時,增加十五針。從第十六天開始,月亮每天減少一天,針刺的次數也每天減少一針。

(此即月死生之數,義如前。按:本篇以月死生為數,如上節曰: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此氣候之刺數也。觀前二十九章曰:厥陰少陽,日一取之;太陰陽明,日二取之;少陰太陽,二日一取之。此又諸經亦有刺數。當與此參酌為用而別其盛衰,庶乎盡善。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和前面類似,是指月相的變化規律。按:這篇章是以月相變化為基礎進行針灸治療的。就像上面所說:「使用針灸的人要根據氣血盛衰的情況來確定針刺的次數。如果針刺次數超過規定的天數,就會導致氣血耗損;如果針刺次數不到規定的天數,則氣血不會排出。」這是根據氣候變化來確定針刺次數的。再看前面第29章所說:「厥陰少陽經,每天針刺一次;太陰陽明經,隔一天針刺一次;少陰太陽經,每隔兩天針刺一次。」這說明其他經絡也有特定的針刺次數。應該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再根據病人的病情盛衰酌情調整,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邪客於足陽明之絡,令人鼽衄上齒寒。(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齒,故絡病如此。)刺足中趾次趾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中趾次趾,皆足陽明所出之經,即厲兌穴次也。)

白話文:

邪氣侵襲了足陽明經的絡脈,會導致患者流鼻血、上牙齒發冷。(足陽明經脈,從兩鼻孔之間的鼻樑開始,沿著鼻子外側向下,進入上牙齒,所以絡脈病變就會出現這種症狀。)針刺足部中趾和次趾指甲上方,肉與指甲交界處各一針,左腳刺右腳,右腳刺左腳。(中趾和次趾,都是足陽明經絡經過的地方,也就是厲兌穴和次髎穴。)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出。(足少陽支者下胸中,貫膈循脅肋,故為此病。)刺足小趾次趾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足少陽之井竅陰穴也。)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溫衣飲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復刺如法。(溫衣飲食,言飲食俱宜暖也。)

白話文:

邪氣入侵足少陽經絡,讓人出現肋間疼痛不止,而且咳嗽出汗。(足少陽經從下胸部開始,穿過橫膈,沿著脅肋走,所以會引發這種疾病。)在足小趾和旁邊那個腳趾的指甲上方,與肉相接的地方各針刺一穴(足少陽經的井穴,屬於陰穴)。疼痛無法停止的,針刺後立刻會好轉,出汗的也能立刻止住;咳嗽的,保暖身體、飲食適宜溫熱,一天就會痊癒。左邊的刺右邊,右邊的刺左邊,疼痛立刻會好轉;如果不見好轉,就按照前面說的針刺方法重複操作。(保暖身體、飲食適宜溫熱,指飲食都要溫熱。)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足少陰之脈循喉嚨,故嗌痛不可內食。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故善怒而氣上走於賁門之上。蓋邪在少陰,腎水必虛,陰火上熾,故為嗌痛善怒等病。內,納同。賁,奔、秘二音。)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痏,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白話文:

邪氣侵犯足少陰經的絡脈,會導致咽喉疼痛,無法進食,平白無故發怒,氣血上沖,悶堵在心口。(足少陰經循行於喉嚨,所以會咽喉疼痛,無法進食。它的別脈上行於心包,所以會發怒,氣血上沖到賁門之上。因為邪氣在少陰經,腎水必然虛弱,陰火上炎,所以會出現咽喉疼痛、發怒等症狀。內,同納。賁,奔、祕二音。)在足底中央的經脈上刺六針,每針三寸深,即可立刻痊癒。左側刺右側,右側刺左側。

(足下中央,少陰之井,湧泉穴也。左右俱痛者,各刺三痏。痛在一邊者,繆刺之。)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然骨之前;足少陰之滎,然谷穴也。)

白話文:

足底正中央,是腎經的井穴,名為湧泉穴。如果左右湧泉穴都痛,各刺入皮膚三針。如果只一邊痛,就另刺另一邊相對部位的穴位。

喉嚨腫脹,不能向內吐唾沫,或者有時候不能吐出唾沫,針刺湧泉穴前面的位置,見血即愈,刺左邊湧泉穴前面的穴位治療右邊疼痛,刺右邊湧泉穴前面的穴位治療左邊疼痛。(湧泉穴前面的位置,是腎經的滎穴,名為然谷穴。)

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足太陰之脈絡,上入腹,布胸脅而筋著於脊,故為病如此。控,引也。䏚,季脅下也。)刺腰尻之解,兩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為痏數,髮針立已,左刺右,右刺左。(腰尻骨解兩胂之上者,督脈腰俞之旁也。以月死生為痏數,義如前。

白話文:

邪氣入侵足太陰經絡,會導致腰痛,並牽扯到小腹和季脅下,無法平躺休息。(足太陰經絡向上進入腹部,分佈在胸脅,經筋附著於脊椎,因此發病症狀如此。控,是指牽扯;䏚,指季脅下。)

刺腰尻骨解穴位,在兩胂(大腿後部肌肉)之上,就是腰俞穴。按照月經來潮和停止的規律作為針刺的次數,用髮針垂直刺入,左邊刺右邊,右邊刺左邊。(腰尻骨解穴位在兩胂之上,也就是督脈腰俞穴旁邊。按照月經來潮和停止的規律作為針刺的次數,與前面的原理相同。)

腰俞止一穴居中,本無左右,此言左取右、右取左者,必腰俞左右,即足太陽之下髎穴也。腰尻兩胂義,詳本類後四十九。胂音申。)

白話文:

腰俞穴只有一個,在正中間,原本沒有左右之分。這裡所說的「左取右」、「右取左」,一定是腰俞左右的足太陽經下髎穴。至於腰尻兩胂的意思,可以在本書的後面四十九條中詳細瞭解。(胂音讀為「申」)

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足太陽經挾脊抵腰中,故拘攣背急。其筋從腋後入腋下,故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此刺不拘俞穴,但自項大椎為始,從下數其脊椎,或開一寸半,或開三寸,俠脊處疾按之,應手而痛,即刺處也。脊之兩旁各刺三痏,病當自已。)

白話文:

當寒邪侵襲足太陽經絡時,會導致身體抽筋、背部僵硬,並引發脇部疼痛。(足太陽經從脊椎兩側延伸至腰部,因此會導致抽筋、背部僵硬。其筋從腋後連接到腋下,因此會引發脇部疼痛。)

針灸治療從頸部開始,數一數脊椎骨,沿著脊椎兩側用力按壓,找出按壓時會感到疼痛的地方,在疼痛處旁刺入三針,即可立即痊癒。(此針灸治療不侷限於特定的穴位,而是從頸部大椎穴開始,從上往下數脊椎骨,間隔一寸半或三寸,在脊椎兩側用力按壓,找出按壓時會感到疼痛的地方,即為針刺位置。在脊椎兩側各針刺三針,病症即可痊癒。)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樞中,髀樞也,足少陽脈所由行者。)刺樞中以毫針,寒則久留針,以月死生為數,立已。(髀樞中,足少陽環跳穴也。若寒者,須久留針,則寒邪乃去,故以月死生為數。)

白話文:

邪氣入侵足少陽經絡,會讓人感到樞中(環跳穴)疼痛,大腿無法抬舉。(樞中,就是大腿樞紐,足少陽經脈經過的地方。)用毫針刺入樞中,如果患者感到寒冷,就要久留針,以月圓月虧為準,就能立刻痊癒。(大腿樞中,就是足少陽經的環跳穴。如果患者感到寒冷,需要久留針,這樣寒邪才能排出,所以以月圓月虧為基準。)

治諸經刺之所過者不病,則繆刺之。(諸經所過者不病,言病不在經而在絡也,故繆刺之。若病刺在經,則謂之巨刺矣。)

白話文:

如果某些經絡途經的地方不生病,可以採用偏離穴道的刺法。(經絡途經的地方不生病,表示疾病不在經絡主幹上而是在其絡脈上,所以要用偏離穴位的刺法。如果疾病在經絡主幹上而用針刺,則稱為「巨刺」)。

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此復言手陽明之耳聾,當刺商陽如前也。刺其通脈出耳前者,手陽明脈,正當足少陽聽會之分也。)

白話文:

耳聾,刺陽明經絡於手部;如果仍然沒效,就刺穿陽明經絡通往耳朵前方的部分。(這再次說明手陽明經絡會引發耳聾,應像之前一樣刺商陽穴。刺穿陽明經絡通往耳朵前方的部分,正是陽明經絡和足少陽聽會穴交會的分界處。)

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者,立已。(齲,齒痛也。手陽明之脈貫頰入下齒中,故當刺大腸經之商陽也。如不已,則刺其痛脈之入齒中者。按:《甲乙經》注手陽明脈,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七穴皆主齒痛。齲,丘禹切。)

白話文:

牙齒蛀蝕疼痛,刺大腸經的商陽穴;如果疼痛不消除,刺入牙齒中的疼痛脈點,就會立刻緩解疼痛。(齲:牙齒疼痛。手陽明之脈貫穿臉頰,深入下顎,所以要刺大腸經的商陽穴。如果疼痛不消除,則刺入疼痛脈點深入牙齒之處。按照《甲乙經》的註釋,手陽明經的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七個穴位都主治牙痛。齲音:ㄑㄩˊ)

邪客於五臟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病,繆刺之於手足爪甲上。(邪客於五臟之間,必各引其經而痛,但視病處,各取其井而繆刺之。)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有血絡者,當刺去其血亦如數。)

白話文:

邪氣入侵到人體五臟之間,就會引起疾病,脈絡會牽引疼痛,有時會發作,有時會停止。觀察病痛的位置,在手足指甲上針刺放血。(邪氣入侵到五臟之間,必定會牽引到相應的經絡而疼痛,只要觀察疼痛的位置,各取該經絡的井穴針刺放血。)看其脈象,刺出積血,隔天針刺放血一次;一次放血不管用,最多五次放血就會痊癒。(如果刺到血管,就應該刺破血管放血,針刺次數也依照上述規則。)

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繆傳者,病在下齒而引及上齒也。上齒屬足陽明,下齒屬手陽明。今上下引痛者,當視手陽明之絡,有血者先去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足陽明中指爪甲上,謂厲兌穴也。手大指次指爪甲上,手陽明商陽穴也。)

白話文:

繆傳病症引起上牙疼痛,牙齒和嘴脣都覺得又冷又痛。檢查他的手背脈搏,有血脈搏動的,就先去血。繆傳,就是下牙的疾病傳染到上牙。上牙屬於足陽明經,下牙屬於手陽明經。現在上下牙都疼痛,應該檢查手陽明經的循行絡脈,有血脈搏動的,就先去血。足陽明經的中指指甲上面有一個膿瘡,手上拇指和食指的指甲上面各有一個膿瘡,治療後立刻見效,左邊手取右邊膿瘡,右邊手取左邊膿瘡。足陽明經的中指指甲上面,指的是厲兌穴。手上的拇指和食指指甲上面,指的是手陽明經的商陽穴。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手少陰,心也。足少陰,腎也。手太陰,肺也。足太陰,脾也。足陽明,胃也。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額之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或曰屍厥。(五絡俱竭,陰陽離散也。身脈皆動,筋惕肉瞤也。

白話文:

邪氣侵犯了手少陰、足少陰、足陽明這三條經絡的支脈。這五條支脈都匯聚於耳中,再向上連接左額角。(手少陰經屬於心,足少陰經屬於腎,手太陰經屬於肺,足太陰經屬於脾,足陽明經屬於胃,五條支脈都匯聚於耳中,再向上連接左額角。)這五條支脈都衰竭了,會導致患者全身脈絡痙攣,身體失去了知覺,看上去就像屍體,也有人稱之為「屍厥」。(五條支脈都衰竭了,說明陰陽已經離散,全身脈絡痙攣,表現為肌肉抽搐、面部僵硬。)

上下離竭,厥逆氣亂,昏憒無知,故名屍厥。)刺其足大趾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足太陰之井,隱白穴也。)後刺足心,(足少陰之井,湧泉穴也。)後刺足中趾爪甲上各一痏,(足陽明之井,厲兌穴也。)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手太陰之井,少商穴也。)後刺手心主,(手厥陰之井,中衝穴也。

白話文:

上半身和下半身分離,氣血逆亂,昏迷不醒,因此稱為屍厥。

取穴方法:

  1. 刺足部大拇指內側指甲上,距離指甲尖如同一根韭菜葉的長度。(足太陰經的井穴,隱白穴)
  2. 再刺足底。(足少陰經的井穴,湧泉穴)
  3. 然後刺足部中拇指指甲上,各刺一針。(足陽明經的井穴,厲兌穴)
  4. 再刺手部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尖如同一根韭菜葉的長度。(手太陰經的井穴,少商穴)
  5. 最後刺手心。(手厥陰經的井穴,中衝穴)

凡邪之在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故取之。)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謂神門穴,手少陰之腧也。)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以小竹管納對耳孔,用力吹之,勿令氣泄,所以溫助五絡,氣可復通也。新校正云:按陶隱居謂吹其左耳極三度,復吹其右耳三度也。)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白話文:

凡是邪氣入侵心臟的,都存在於心臟的外包膜中,所以可以從那裡取穴治療。只需在手少陰心經的「神門穴」的兩端各取一個穴位,就會立即見效。假如還沒有效果,可以使用竹管對著雙耳吹氣。(把小竹管插入對側耳孔,用力吹氣,不讓氣體洩漏,目的是溫煦五條經絡,使氣血恢復通暢。新版校正注釋:根據陶隱居的說法,對著左耳吹氣三次,再對著右耳吹氣三次。)剃掉左耳尖的頭髮一寸見方,用火烤熱,然後喝一杯美酒。不能喝的,就灌進嘴裡,這樣就會立即見效。

鬄,剃同。左角之發,五絡之血餘也。燔治,燒製為末也。飲以美酒,助藥力行血氣也。補以其類,故可使屍厥立已。)

白話文:

鬄,與「剃」字同義。位於頭部左角的頭髮,是與五種臟腑血液相關的餘氣。將頭髮燒製成粉末,並用美酒送服。美酒能幫助藥物發揮作用,促進血液循環。由於藥物與身體的氣血相關,所以能使因氣血不足引起的屍厥病症立刻痊癒。

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病在經者,治從其經,但審其虛實而調之。調者,如湯液導引之類皆是也。調之而不調,然後刺其經脈,是謂經刺,亦曰巨刺。)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有痛而經不病者,病在大絡也,故當繆刺之。

白話文:

所有針灸的步驟,都必須先觀察患者的經絡,順著經絡進行治療,並且根據虛實情況進行調整。如果調整後仍然沒有效果,就需要針刺經絡本身(如果疾病在經絡上,則治療從經絡入手,但必須根據虛實情況進行調整。調整後仍然沒有效果,才針刺經絡,稱為經刺,也稱為巨刺)。

如果患者有疼痛,但經絡並沒有異常,則需要用錯穴針刺法(如果有疼痛,但經絡沒有異常,則疾病在大絡上,因此需要用錯穴針刺法)。

)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皮部有血絡者,邪在皮膚孫絡也,故當盡取其血。凡此刺經者,刺大絡者,刺皮部血絡者,各有其治,所以辨繆刺之術數也。

白話文:

因此觀察皮膚是否有血絡,如果有,就將它們全部刺破,這是辨別繆刺的方法。

(皮膚上有血絡的,表示邪氣在皮膚的孫絡上,所以要盡量刺出它們的血。凡是刺經的,刺大絡的,刺皮膚血絡的,各有其治療的方法,所以要辨別繆刺的方法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