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二十卷 (5)
二十卷 (5)
1. 二十四、六腑之病取之於合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
白話文: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是一篇詳細描述了中醫理論中邪氣與五臟六腑病狀相關性的經典文本。在這篇文本中,作者通過深入探討邪氣如何影響人體的五臟六腑,來解析各種疾病的形成機制和症狀表現。
- 這篇經典的內容主要圍繞著邪氣(即疾病、外來侵襲或內在失衡的因素)如何影響人體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和六腑(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膽)的功能和健康狀態。
- 文本中詳細描述了不同邪氣對應的病狀特徵,例如心悸、肝痛、脾虛、肺熱、腎冷等,並探討了這些病症的產生原因、發展過程及可能的治療方法。
- 通過學習這篇經典,中醫學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人體的生理病理機制,進而提供更具針對性和個性化的診療策略。
黃帝曰:余聞五臟六腑之氣,滎輸所入為合,令何道從入?入安連過?願聞其故。(五臟六腑皆有五腧,五腧之所入為合,即各經之合穴也。然手之三陽,復有連屬上下、氣脈相通者,亦謂之合,故此以入安連過為問。)岐伯答曰:此陽脈之別入於內,屬於腑者也。(此下言六陽之經,內屬於腑,因以明手之三陽,下合在足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聽說五臟六腑之氣,都從「穴位」進入,叫做「合穴」,請問這些氣從何處進入?進入後又怎麼流動?我想了解其中的道理。(五臟六腑都有五個穴位,這些穴位就是合穴。然而手上的三條陽經,還有連接上下、氣脈相通的穴位,也稱為「合穴」,所以黃帝問氣從何處進入和如何流動。)
岐伯回答:這些陽脈的支脈進入身體內部,屬於腑臟。(下面說六條陽經,它們內屬於腑臟,以此說明手上的三條陽經,合穴在腳上。)
)黃帝曰:滎輸與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滎輸治外經,合治內腑。(滎腧氣脈浮淺,故可治外經之病。合則氣脈深入,故可治內腑之病。)黃帝曰:治內腑奈何?岐伯曰:取之於合。黃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於三里,(胃,足陽明也。三里,本經所入為合也。
白話文:
黃帝問:滎輸和合穴位,它們各自有不同的作用嗎?
岐伯回答:滎輸穴位治療外經,合穴位治療內臟腑。
黃帝問:如何治療內臟腑?
岐伯回答:通過合穴位。
黃帝又問:合穴位都有各自的名字嗎?
岐伯回答:胃經合於三里穴。
)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大腸,手陽明也。本經之合在曲池,其下腧則合於足陽明之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小腸,手太陽也。本經之合在小海,其下腧則合於足陽明之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三焦,手少陽也。本經之合在天井,其下腧則合於足太陽之委陽穴。
白話文:
大腸經的下合穴位位於足陽明經巨虛穴的上部。(大腸經屬於手陽明經,本經的上合穴在曲池穴,其下合穴則在足陽明經巨虛穴的上部。)
小腸經的下合穴位位於足陽明經巨虛穴的下部。(小腸經屬於手太陽經,本經的上合穴在小海穴,其下合穴則在足陽明經巨虛穴的下部。)
三焦經的下合穴位位於委陽穴。(三焦經屬於手少陽經,本經的上合穴在天井穴,其下合穴則在足太陽經委陽穴。)
按:大腸小腸三焦,皆手三陽之經。然大小腸為下焦之腑,連屬於胃,其經雖在上,而氣脈不離於下,故合於足陽明之巨虛上下廉。三焦為孤獨之腑,其於三部九候無所不統,故經之在上者屬手,腧之在下者居足。所以十二經中,惟此手之三陽,乃有下腧。故《本輸篇》曰:大腸小腸,皆屬於胃。
白話文:
解釋:大腸、小腸和三焦都屬於手三陽經。其中,大腸和小腸是下焦的臟腑,與胃相連。雖然它們的經絡屬於上焦,但氣血脈絡卻與下焦相連,因此連接了足陽明經的巨虛穴(上廉)和下廉穴。
三焦是一個獨立的臟腑,它與三部九候(即人體的各個部位和時間)都有關聯。三焦經的經絡在上焦屬於手部,而腧穴在下焦屬於足部。因此,在十二經中,只有這三條手三陽經有下腧穴。
《本輸篇》中說,大腸和小腸都屬於胃。
三焦下腧,在於足小趾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即此謂也。詳經絡類十六。)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膀胱,足太陽也。委中,即本經之合。)膽合入於陽陵泉。(膽,足少陽也。陽陵泉,即本經之合。)黃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委陽者,屈伸而索之;(委陽在承扶下六寸。屈伸索之者,屈其股以察承扶之陰紋,伸其足以度委陽之分寸也。
白話文:
三焦下焦的腧穴,位於足小趾前面,少陽經後面,在小腿外側肌肉外緣,名稱為「委陽穴」。
膀胱經與委中穴相合(膀胱經屬於足太陽經,委中穴是膀胱經的合穴)。膽經與陽陵泉穴相合(膽經屬於足少陽經,陽陵泉穴是膽經的合穴)。
黃帝問:「如何取這些穴位?」
岐伯回答:「取三里穴,足背下垂時取;取巨虛穴,抬起腳時取;取委陽穴,屈伸腳掌時尋找」(委陽穴位於承扶穴下方六寸。屈伸時尋找的方法是:屈膝,尋找承扶穴的陰紋;伸腿,估量委陽穴的距離)。
)委中者,屈而取之;陽陵泉者,正豎膝予之齊,下至委陽之陽取之;(正豎膝予之齊,謂正身蹲坐,使兩膝齊也。委陽之陽,當作委中之陽,蓋委中之外廉,即陽陵泉之次也。豎,上主切,又去聲。)取諸外經者,揄申而從之。(揄,引也。申,明也。取外經者在滎輸,然亦必引正詳明,方可從而治也。
白話文:
委中穴:彎曲膝蓋取穴。
陽陵泉穴:正直豎起膝蓋與地面水平,從向下找到委中穴的外側取穴。(正直豎起膝蓋與地面水平,是指端正身體蹲坐,使兩膝平齊。委中穴的外側,應該是委中穴的後方,也就是陽陵泉穴的附近。豎,上主切,也可以讀去聲。)
取外經穴位:引導並詳細取穴。(引導,指引導氣血。詳細,指明確取穴位置。外經穴位位於滎和輸穴,但也要明確詳細取穴,才能治療疾病。)
揄音余。)黃帝曰:願聞六腑之病。岐伯答曰:面熱者足陽明病,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兩跗之上脈豎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足陽明之脈行於面,故為面熱。手陽明之脈行於手魚之表,故為魚絡血。足面為跗,兩跗之上脈,即衝陽也。豎者堅而實,陷者弱而虛,皆足陽明胃脈之病。
白話文:
(喻意:我來解釋。)黃帝說:希望聽到六腑的病症。岐伯回答說:面部發熱的是足陽明病,手背筋脈充血的是手陽明病,腳背脈搏異常堅實或虛弱的是足陽明病,這是胃部的脈絡出了問題。(足陽明脈絡分佈在面部,所以面部發熱。手陽明脈絡分佈在手背,所以手背筋脈充血。腳背稱為跗,腳背上方的脈搏就是衝陽脈。脈搏堅實表示實熱,脈搏虛弱表示虛寒,這些都是足陽明胃脈的病症。)
觀下文云大腸病者與胃同候,則此胃脈也,蓋兼手陽明而言。)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曰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曰當作月。大腸屬胃,故與胃同候。巨虛上廉,大腸合也,故當取之。)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之三里也。
白話文:
觀察這段文字,文中提到「大腸病的症狀與胃病相同」,因此這段文字講的是胃的脈象,實際上是指手陽明經的脈象。
大腸病:
腸子裡面有隱痛和鳴叫的聲音,冬天容易受寒腹瀉,腹臍部位疼痛,不能久站,症狀與胃病相同,取合谷穴的後上方。
胃病:
腹部脹滿,胃部疼痛,疼痛連及兩側脅肋,膈肌和咽喉不通,進食不下,取足三里穴。
(三里乃陽明之合,故胃病者當取之。䐜音嗔。)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小腸氣化於小腹,後附腰脊,下引睪丸,故為諸痛及不得大小便而時窘之後,蓋即疝之屬也。耳前、肩上、小指次指之間,皆手太陽之經,故其病如此。
白話文:
三里穴是陽明經的交會穴,因此胃部疾病應取此穴位。
小腸疾病的症狀包括:小腹疼痛、腰脊和睪丸牽拉疼痛、排便困難後,會出現耳前發熱;如果寒氣較重,則僅肩峯上發熱較明顯;如果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發熱,脈象又沉陷者,則是手太陽經疾病的徵兆。應取巨虛穴下廉處治療。(小腸氣化在小腹,後附著於腰脊,下引睪丸,因此會導致各種疼痛和排便困難。耳前、肩上、小指與無名指之間,都屬於手太陽經,所以這些部位出現症狀,提示手太陽經疾病。)
其候則脈有陷者。巨虛下廉,小腸合也,故當取之。睪音高,陰丸也。)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三焦受病,則決瀆之官失其職,水道不利,故為腹堅滿,為小便窘急,為溢則水留而脹也。委陽為三焦下腧,故當取而治之。
白話文:
判斷方法有:脈象凹陷。足少陽膽經的巨虛穴下面是足太陽小腸經的廉泉穴,應該是選擇取用廉泉穴。(睪音高,指陰囊。)三焦生病的徵兆:腹中氣滿,小腹尤其堅硬,無法小便,感覺窘急,一旦溢出液體就停滯,導致脹滿。症狀出現在足太陽膀胱經之外的大絡穴,大絡穴在太陽膀胱經和少陽膽經之間,脈象也會出現,治療時應取委陽穴。(三焦生病,導致水道系統失職,小便不通暢,所以腹脹滿小便窘急,溢出液體就停滯導致脹滿。委陽穴是三焦的下部腧穴,所以應該取此穴位治療。)
)膀胱病者,小便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此皆膀胱之腑病。取委中央者,足太陽經之合也。)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澹澹,失意貌。
白話文:
膀胱疾病:
- 小便不暢通且疼痛
- 按壓小腹,有尿意但無法排尿
- 肩部發熱,好像血管堵塞了
- 腳的第五根腳趾外側以及小腿後側發熱,好像血管堵塞了
- 取足陽明胃經的委中穴(委中穴:膝蓋後方凹陷處)。
膽囊疾病:
- 經常嘆氣
- 口苦,嘔吐宿食
- 心窩處悶悶不樂,擔心有人要抓他
- 喉嚨裡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經常吐口水
- 取足少陽膽經的本穴(膽囊穴)和末穴(光丘穴)。如果脈象虛弱而無力,則艾灸;如果脈象寒熱,則取陽陵泉穴(陽陵泉穴: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吤吤然,有聲也。本末者,在腑為本,在經為末也。其脈之陷下者為不足,故宜灸。其寒熱者為有邪,故宜取之陽陵泉,即足少陽經之合也。嗌音益。吤音介。)黃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氣穴則針染於巷,中肉節即皮膚痛。(經氣所至,是謂氣穴。
白話文:
「吤吤」是發出的聲音。所謂本末,針灸中在臟腑部位為本,在經絡部位為末。脈絡陷下的是氣血不足的表現,宜使用艾灸。脈絡有寒熱症狀的是受了邪氣,宜針取足少陽經的合穴——陽陵泉。
黃帝問:「針刺這穴位時有特定的方法嗎?」
岐伯回答:「針刺此穴時必須對準氣穴,不要扎到肉節上。針刺氣穴時,針尖會感覺到血液的流動;針刺肉節時,皮膚會感到疼痛。(經絡氣血所到之處,稱為氣穴。
肉有節界,是謂肉節。染,著也。巷,道也。中其氣穴則針著脈道而經絡通,失其氣穴則徒傷肉節而反為痛害矣。染,一本作遊。)補瀉反則病益篤。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與其真相搏亂而不去,反還內著,用針不審,以順為逆也。(補瀉反用,病必益甚。不中邪而中筋,邪必乘虛反與真氣相亂,還著於內,皆以不審逆順,用針者之罪也。
)
白話文:
肌肉上有節結,這就是所謂的「肉節」。「染」是附著的意思,「巷」是道路的意思。如果針尖刺中了氣穴,就會順著脈道穿行,使經絡暢通;如果刺偏了氣穴,就會白白刺傷肉節,反而引起疼痛和損傷。(註:有些版本中的「染」字寫作「遊」)
如果進補和瀉邪的手法用反了,病情會更加嚴重。如果針刺中了筋膜,就會使筋膜鬆弛,邪氣無法排出,反而與體內的正氣發生混亂,無法消除,還會反覆發作在體內。這是因為針刺時沒有仔細辨別,把順從的動作當成了逆反的動作,這是針灸者操作不當的過錯。
2. 二十五、邪在五臟之刺
(《靈樞·五邪篇》全)
白話文:
人體中的邪氣會影響健康,這些邪氣分別是風邪、寒邪、濕邪、燥邪以及火邪。當風邪入侵時,會使人感到頭痛並影響上部;寒邪則會造成腹痛並影響下部;濕邪會導致身體沉重並主要影響中部;燥邪會使皮膚乾燥;火邪會引起發熱和出汗。要根據邪氣侵入的不同部位和特徵來進行治療,調整體內的陰陽平衡,以達到祛邪扶正的目的。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皮膚痛而寒熱者,皮毛為肺之合也。氣喘汗出者,肺主氣而腠理疏也。肺為臟腑之華蓋,居於膈上,故咳則動及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膺中之外腧,雲門、中府也,手太陰本經穴。但云門忌深,能令人逆息。)背三節五節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三椎之旁,肺腧也。
白話文:
如果邪氣侵犯肺部,就會出現皮膚疼痛、發冷發熱、胸悶氣喘、出汗、咳嗽時肩背疼痛的症狀。(皮膚疼痛發冷發熱,是因為皮毛和肺氣相通。胸悶氣喘出汗,是因為肺主導呼吸和腠理疏鬆。肺是臟腑的華蓋,位於膈肌上方,所以咳嗽時會牽動肩背。)從胸部的外俞穴(胸部的外俞穴,指的是雲門穴和中府穴,屬於手太陰經的穴位。但是要注意,雲門穴不宜刺得太深,以免讓人窒息。)以及背部三節或五節的旁邊找穴道,用手指快速按壓,直到感覺疼痛時再刺入針灸。(三節旁邊是肺的腧穴。)
五椎之旁,心腧也。皆足太陽經穴。以手疾按其處,覺快爽者,即其真穴,乃可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缺盆,足陽明經穴也。手太陰之脈上出於此,故當取之以散越肺邪。但忌太深,令人逆息。)
白話文:
脊椎骨兩旁是心臟的背俞穴,都是足太陽經的穴位。用手輕輕按壓這個部位,如果感到輕鬆舒爽,那就是正確的穴位,可以針灸治療。
取穴時從缺盆穴斜刺過去(缺盆是足陽明經的穴位。手太陰經的脈絡在這裏向上外走,所以應取這個穴位來疏散肺部的邪氣。但切忌刺得太深,會讓人產生逆氣。)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兩脅中痛,肝之經也。寒中,木乘脾胃也。惡血在內,肝所主也。行善牽掣其關節,肝主筋而邪居之也。肝經自足大趾上行內踝,故時為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行間,足厥陰本經之滎,故可以引去肝邪而止脅痛。
白話文:
如果邪氣侵犯肝臟,就會導致兩側肋骨下疼痛。如果受寒,體內會有瘀血,行走時會抽搐或疼痛,有時還會腳腫。(兩側肋骨下的疼痛是肝經所經過的地方。受寒是木氣侵犯脾胃。體內有瘀血是肝臟主管的。行走時抽搐或疼痛是邪氣侵犯肝經所支配的筋脈。肝經從腳的大拇指內側向上沿著腳踝內側走行,所以有時會導致腳腫。)取足厥陰肝經的滎穴(行間穴)進行針灸,以引導邪氣離開肝臟下部,(行間穴是足厥陰肝經的滎穴,所以可以引出肝邪,緩解肋骨下的疼痛。
)補三里以溫胃中,(三里,足陽明經穴,補以溫胃,可去寒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肝經血絡外見者,可以散在內之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足少陽經循耳前後,足厥陰主諸筋而與少陽為表裡,故取耳間青脈,可以去掣節。)
白話文:
用艾灸足三里穴來溫暖胃部。(足三里穴屬於足陽明經穴,艾灸可以溫胃,驅散寒氣。)
放血以排出惡血。(放出肝經血絡中浮現出來的血液,可以排出體內的惡血。)
放耳間的青筋以解除掣痛。(足少陽經循行耳前耳後,足厥陰經主治諸筋,與少陽經表裡相應,因此放耳間青筋,可以解除筋骨掣痛。)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邪在脾胃則肌肉痛,脾主肌肉也。陽有餘則陰不足,陽邪入腑,病在陽明,故為熱中善飢。陽不足則陰有餘,陰邪入臟,病在太陰,故為寒中腸鳴腹痛。
白話文:
邪惡在脾胃,會引起肌肉疼痛。
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就會熱到中焦,容易飢餓。
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就會冷到中焦,出現腸鳴腹痛。
如果陽氣和陰氣都過盛,或是都不足,就會出現時寒時熱的症狀。
若脾胃之邪氣皆盛,陰陽俱有餘也;脾胃之正氣皆虛,陰陽俱不足也。故有寒有熱,隨之而見。)皆調於三里。(此足陽明之合,可兼治脾胃之病。)
白話文:
如果脾胃的病邪都旺盛,陰陽都過盛;脾胃的正氣都虛弱,陰陽都虛弱。因此,既有寒症又有熱症,隨著情況而出現。)都用三里穴來調理。(三里穴屬於足陽明經的合穴,可以兼治脾胃疾病。)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腎屬少陰而主骨,故其病為骨痛陰痹。又《至真要大論》陰痹義更詳,見運氣類二十五。)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湧泉為足少陰之井,崑崙為足太陽之經。按《經脈篇》以腰脊肩背頸項痛為足太陽病,故當取崑崙。
余為少陰病,故當取湧泉。二經表裡,凡有血絡者皆當取之。)
白話文:
如果邪氣在腎臟,就會導致骨頭疼痛和陰寒痺痛。所謂陰寒痺痛,就是按壓患處也不會感到疼痛,還會伴有腹脹、腰痛、大便困難、肩背頸項疼痛,有時還會頭暈目眩。(腎臟屬於少陰,主司骨骼,所以腎臟疾病會導致骨痛和陰寒痺痛。在《至真要大論》中對陰寒痺痛的闡述更加詳細,詳見「運氣類」第二十五章。)治療時,可以用針灸取湧泉和崑崙穴,如果針刺後有出血,就一直取血直到出血停止。(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崑崙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根據《經脈篇》的記載,腰脊肩背頸項疼痛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病症,因此需要取崑崙穴。)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也。(邪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其應補應瀉,皆當取手厥陰心主之輸。)
白話文:
邪氣影響心臟,則會導致心臟疼痛、喜怒無常,時常頭暈目眩,視力忽明忽暗。治療時,應針灸手厥陰心主穴位,根據病症決定是補氣還是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