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二十卷 (4)

回本書目錄

二十卷 (4)

1. 二十一、血絡之刺其應有異

(《靈樞·血絡論》全)

白話文:

人體中的血液運行於脈絡之中,當邪氣侵入人體,可能會導致血絡功能失常。治療時應根據病情調整針刺的深淺,以疏通血絡,排除病邪,恢復身體健康。血絡若通暢,則人體能保持和諧;血絡若阻塞或受損,則可能引發各種疾病。因此,調理血絡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方法。

黃帝曰:願聞其奇邪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奇邪,即繆刺論所謂奇病也。在絡不在經,行無常處,故曰奇邪。)黃帝曰:刺血絡而僕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髮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何也?髮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悗,母本切,悶亂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想了解那些奇特的疾病,不在經絡上的。」岐伯說:「血絡就是這種奇特的疾病。」(奇特疾病,就是《繆刺論》中所說的奇病。存在於血絡中,不在經絡上,行蹤不定,所以稱為奇特疾病。)黃帝說:「針刺血絡而昏厥的人是什麼原因?血噴射而出是什麼原因?血量少,顏色黑濁是什麼原因?血出來清澈,一半像水是什麼原因?針刺後腫脹是什麼原因?血出有時多有時少,面色蒼白的現象是什麼原因?針刺後面色不變而煩悶不安的原因是什麼?失血很多卻不感覺身體衰弱的原因是什麼?希望聽聽這些原因。」(煩悗:煩悶不安的意思。)

)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僕。(氣雖盛而血則虛者,若瀉其氣,則陰陽俱脫,故為仆倒。)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血出而能射者,陰中之氣使之也,故曰血氣俱盛。)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陽氣久留不瀉,則陽邪日盛,陰血日枯,故血黑以濁,所出不多,不能射也。

白話文:

岐伯說:脈象強盛而血氣虛弱的人,如果刺血就會脫氣,脫氣就會昏厥。(雖然脈氣強盛,但血氣虛弱的人,如果放血瀉氣,就會導致陰陽俱脫,因此會昏倒。)血氣都旺盛而陰氣多的人,他們的血會很滑,刺血時血液會噴射而出。(血液噴射而出的人,是體內的陰氣推動血氣噴出的結果,因此說血氣都旺盛。)陽氣積蓄,長時間不瀉,這樣的人血液會變黑而渾濁,所以不會噴射而出。(陽氣長期積蓄不瀉,則陽邪日益旺盛,陰血日益枯竭,所以血液會變黑而渾濁,流出的量也不多,不會噴射而出。)

)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新飲入胃,未及變化而滲於絡,故血汁相半。)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水在肌表而因於絡,陰氣積於陽分也;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陰滯於陽而不易散也,所以為腫。)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則陰陽俱脫,表裡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

白話文:

新喝的水分滲入脈絡,還沒完全與血液充分混合,所以流出的血與水是分開的。(新喝的水入胃後,還沒來得及轉化,就滲入脈絡,所以血水混雜而出。)不是新喝的水分,而是身體內有水液,時間長了就會水腫,陰氣積聚在陽分,這股氣行於脈絡,所以刺破時血還沒出來,氣就先出來了,所以會水腫。(水液在體表而深入脈絡,陰氣積聚在陽分;刺破時血還沒出來,氣就先出來了,說明陰氣滯留在陽分而難以散發,所以會水腫。)陰陽之氣,新近相得,還沒完全調和,就通過瀉血的方式治療,就會導致陰陽氣脫,表裡分離,所以面色就會蒼白。

(新相得而未和合者,言血氣初調,營衛甫定也。當此之時,根本未固,而妄施以瀉,則陰陽表裡俱致脫離,而衰危之色故見於面也。)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而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悗。(取血者,刺其絡也。若出血過多,必虛及於經。經之屬陰者主臟,臟虛則陰脫,故為煩悗。

白話文:

(因為飲食、起居不當等原因)最近病情好轉但尚未完全康復的,是因為血氣剛調整好,陽氣和陰氣剛穩定下來。在這個時候,身體根基尚未穩固,如果貿然進行瀉法,就會導致陰陽表裡都脫離,所以會出現衰弱的氣色。

扎針後出血量多、顏色沒有變化,而且讓人感到煩躁、虛弱的,是因為刺破了經絡而導致經絡空虛。而空虛的經絡屬於陰,因此陰氣脫離,就會產生煩躁、虛弱。

(刺血:指刺破經絡。如果出血過多,必然會虛及於經絡。屬於陰的經絡主管臟腑,臟腑虛弱則陰氣脫離,因此會感到煩躁、虛弱。)

)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陰陽相得,言表裡之邪相合也。經絡之病俱有餘,雖多出血,皆邪氣耳,故弗能虛。)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瀉之萬全也,故無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相,視也。

白話文:

當陰邪和陽邪相遇結合而導致痺症時,邪氣會從經脈內部溢出,並滲入絡脈。這種情況下,陰邪和陽邪都過剩,即使多次出血,也不會讓身體虛弱。(陰陽相得,是指內外邪氣相互結合。經絡中的病邪都過剩,即使多次出血,出的都是邪氣,所以不會虛弱。)黃帝問:如何治療這種情況?岐伯答:血脈是強壯堅韌,橫行直達的紅色管道,大小不一,小的像針,大的像筋。如果不取血,就會導致邪氣充滿全身;如果取血過多,就會虛弱。所以,取血時一定要掌握適度,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不會造成過度損傷。(相,指觀察。)

視其血絡盛而且堅及橫以赤者,或上或下、或小或大者,皆當因其微甚則而瀉之,瀉有則度,故可萬全無失於刺絡之術數矣。若失其數而反其法,則為僕為脫為虛為腫等證,各如刺度以相應也。)黃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肉著於針,故堅焉。

(肉著者,吸著於針也。針入而熱,肉必附之,故緊澀難轉,而堅不可拔也。)

白話文:

當觀察到血脈旺盛、堅韌、橫呈赤色時,無論上下、大小,都應根據其輕重程度進行放血。放血有規律,因此掌握放血技術就可以百無一失。如果違背規律,反而相反行事,就會出現僕證、脫證、虛證、腫脹等問題,而各個問題的症狀都與放血的程度相應。

黃帝問:針扎進身體後,肉為什麼會黏在針上?岐伯答:熱氣因針而產生,使針變熱,熱氣使肉黏在針上,所以肉緊貼在針上。

2. 二十二、行針血氣六不同

(《靈樞·行針篇》全)

白話文:

「行針篇」開篇強調針灸的基礎原則,指出針灸治療的目的是通過調整體內的氣血循環來達到治病的效果。接著詳細描述了針灸選穴的基本原則,包括選擇合適的穴位以對應病人的病症,以及如何根據病情輕重和患者狀態來調整針灸的力度和時間。

文中還詳細闡述了不同部位的穴位及其功能,例如頭部、胸部、腹部等,並對各部位的常見病狀進行了對應穴位的說明。例如,頭痛可以使用百會、風池等穴位;胸悶可能需要配合羶中、厥陰俞等穴位。

此外,「行針篇」也提到了針灸操作的技術要點,包括針刺的深度、方向、角度和手法,以及如何正確地進行拔針和留針,以確保療效並避免不良反應。

最後,文章強調了針灸療法與其他中醫治療方法(如藥物、飲食調理等)的結合應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提醒在針灸過程中要考慮患者的情緒狀態、環境因素,以確保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

總之,「行針篇」為後世針灸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至今仍對中醫臨牀診療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九針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髮針而氣逆,或數刺病益劇,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言受針之人,有此六者之異。)岐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從您那裡學到了九種針灸方法,在百姓身上施用,但百姓們的血氣表現各不相同。有的人精神興奮,氣先於針行進;有的人氣與針同時進行;有的人針已經拔出,氣才流動;有的人刺了幾下才知道有效;有的人剛扎針,氣就倒行;有的人紮了幾下,病情反而加重。這六種不同的情況,我希望能瞭解它們的應對方法。」(意思是指接受針灸的人出現了這六種不同的情況。)岐伯說:「屬陽氣較盛的人,精神容易激動,氣血容易運行。」

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岐伯曰:重陽之人,熇熇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臟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重陽之人,陽勝者也。熇熇,明盛貌。高高,不屈之謂。心肺為二陽之臟,陽氣滑盛而揚,故神易於動,氣先針而行也。熇,郝、枵二音,又呼木切。

白話文:

黃帝問:什麼是「重陽之人」?

岐伯答:重陽之人,身體健壯,目光明亮,說話語速較快,走路步履輕盈,心肺機能發達,體內陽氣旺盛,所以精神敏捷,行動快速。(重陽之人,是陽氣過盛的人。熇熇,形容明亮盛大的樣子。高高,形容不屈不撓。心肺為人體的兩個陽性臟器,陽氣旺盛而上揚,所以精神容易激動,氣血運行速度快。熇字發音為「郝」或「枵」,又可讀作「呼」字音。)

)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光明爽朗,陽之德也。沉滯抑鬱,陰之性也。故多陽則多喜,多陰則多怒。

白話文:

黃帝問:「重陽體質的人為什麼精神不能先行?」

岐伯答:「此人體內有一些陰氣。」

黃帝問:「怎麼知道他有陰氣?」

岐伯答:「陽氣多的人容易開心,陰氣多的人容易生氣。生氣越多的人,陰氣就越容易散發,所以說他體內有部分陰氣。但他的陰陽之氣很難調和,因此精神無法先行。」

(註:光明爽朗是陽氣的特性,沉滯抑鬱是陰氣的本性。因此陽氣多的人容易開心,陰氣多的人容易生氣。)

然數怒者,頗有陰也。易解者,本乎陽也。陽中有陰,未免陽為陰累,故其離合難而神不能先行也。)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相逢者,針入氣即至,言其應之速也。淖,乃到切。)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陰性遲緩,其氣內藏,故陰多於陽者,其針已出,氣乃隨後而獨行也。

白話文:

經常發脾氣的人,內在通常較陰弱。容易生氣的人,基本屬性為陽。陽中藏陰,難免陽氣受陰氣影響,所以他們的離合交接困難,精神難以領先行動。黃帝問:針與氣相遇時會怎麼樣?岐伯答:陰陽和諧平衡,血氣順暢滑利,所以針一紮入,氣就會出來,迅速相遇。黃帝又問:針已經拔出,但氣卻獨自運動,是什麼氣促使的?岐伯答:因為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下沉而陽氣浮於體表。所以針拔出後,氣才隨之出來,所以獨自運動。

)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此亦陰滯,故氣往為難。往,至也。較之上節,則此為更甚耳。)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逆從弗失,何至氣逆?補瀉得宜,何以病益甚?凡若此者,乃醫之所敗所失,非陰陽表裡形氣之過也。)

白話文:

黃帝說:為什麼需要多次針刺才能知道病情呢?岐伯說:這樣的人陰氣多而陽氣少,氣沉降而上升困難,所以需要多次針刺才能知道病情。(這也是因為陰氣阻滯,所以氣難以上升。上升,指到達。)黃帝說:針刺進去後氣逆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岐伯說:氣逆流和多次針刺後病情加重的,不是因為陰陽之氣浮沉不定的緣故,這都是針術粗糙、手法不當造成的,與病人的體質氣血沒有關係。

3. 二十三、持針縱舍屈折少陰無俞

(《靈樞·邪客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願聞持針之數,內針之理,縱舍之意,扞皮開腠理奈何?脈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輸於身者,余願盡聞。少敘別離之處,離而入陰,別而入陽,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岐伯曰:帝之所問,針道畢矣。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我想要了解針灸的次數、內針的原理、放針和持針的方法、如何刺破皮膚和疏通經絡?經脈的彎曲、出入人體的位置,在哪裡開始出入?在哪裡結束?在哪裡緩慢?在哪裡快速?在哪裡進入?六腑與人體的相連部分,我希望能全部瞭解。另外,我想知道針灸刺入不同部位的分別之處,刺入陰部和陽部的區別,這些都是遵循什麼規律而進行的?請詳細告訴我其中的道理。」岐伯答道:「陛下所問的,已經囊括了針灸的全部內容。」

黃帝曰:願卒聞之。(出、止、徐、疾、入,即五輸之義。別離之處,言經絡之支別離合也。扞音旱。)岐伯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此下二節,皆言五腧之屈折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希望能徹底明白這方面的道理。

岐伯說:手太陰肺經的經脈,發出於大拇指的末端,向內彎曲沿著白肉的邊緣,到達手掌根部之後的太淵穴停留蓄積,然後向外彎曲上升到手掌根部之下,向內彎曲與陰經的絡脈會合於魚際穴,多條經脈並流,經氣通暢滑利,潛行於掌骨之下,向外彎曲而出於寸口穴走行,向上到達肘關節內側,進入大筋之下,向內彎曲向上走行於上臂內側,進入腋下,向內彎曲走行於肺部,這是循經脈運行並逆數經脈屈折的道理。

大指之端,少商井也。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腧也。凡人身經脈陰陽,以紫白肉際為界,紫者在外屬陽分,白者在內屬陰分,大概皆然。澹,水搖貌。脈至太淵而動,故曰留以澹也。從此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諸陰絡會於魚際滎也。諸陰皆會於此,故數脈並注。

白話文:

大拇指指尖上,少商穴的位置就像井口一樣。脈絡向內彎曲,沿著白肉的邊緣,到手指根部關節後邊,這個位置就是太淵穴。

人體的經脈,陽經和陰經之間,是以紫色的肉和白色的肉交界處為分界線的。紫色的肉在外面,屬於陽經的部分;白色的肉在裡面,屬於陰經的部分。大部分的經脈都是這樣的。

澹,形容水搖晃的樣子。脈絡到了太淵穴就會跳動,所以說停留下來變成澹澹的樣子。從這裡向外彎曲,在手指根部關節的下方,向內彎曲與各種陰經相絡合,在魚際穴這個榮穴相會。所有的陰經都在這裡相會,所以有許多脈絡匯聚於此。

其氣滑利,伏行掌後高骨之下,外屈出寸口而行經渠經也。上至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尺澤合也。乃由此內屈臑陰,入腋走肺。然肺經之脈從臟走手為順,此則從手數至臟,故為順行逆數之屈折。

白話文:

這股氣血運行的順暢,伏藏在手掌後面的高骨下面,向外彎曲而出現在寸口,循行於手太陰肺經。向上到肘內側,進入大筋下面,便是尺澤穴。然後由此內彎曲向上走過臑陰穴,進入腋下,走向肺部。雖然肺經的脈絡從內臟走向手是順應的,但這裡卻從手倒數到內臟,所以說是順行逆數的曲折變化。

)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脈。(中指之端,中衝井也。內屈循中指以上掌中,勞宮滎也。

白話文:

主掌心臟的經脈,起源於中指尖端,向內彎曲沿著中指內側向上延伸,停留在掌心中,潛藏於兩塊骨頭之間,向外彎曲從兩條肌腱之間穿出,經過肌肉與骨頭的交接處,其氣息順滑通暢,向上兩寸後再度向外彎曲,從兩條肌腱之間穿出,向上延伸到肘關節內側,進入小肌腱下方,停留在兩塊骨頭交彙處,向上進入胸腔,與心臟經脈相連。(中指尖端,即為中衝穴。向內彎曲沿著中指向上至掌中,即為勞宮穴。)

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大陵腧也。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間使經也。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者,曲澤合也。由此上入胸中,內絡於心脈,乃手厥陰經順行逆數之屈折。按:本篇於十二經之屈折,獨言手太陰、心主二經者,蓋欲引正下文少陰無腧之義,故單以膈上二經為言耳。諸經屈折詳義,已具經脈、本輸等篇,故此不必再詳也。

白話文:

在兩塊骨頭之間爬伏,從兩條筋之間往外彎曲出來,骨肉交接之處,就是大陵穴。氣血運行順暢。再往上兩寸,從兩條筋之間往外彎曲而出,就是間使經。向上到達肘內側,進入小筋下面,停留在兩塊骨頭相會的地方,就是曲澤穴。從此向上進入胸中,在內部與心脈相連接,這是手厥陰經順著運行順序,逆著穴位數字的彎曲折回。按:這篇講述的十二經脈的彎曲折回,只有手太陰經和心主經兩條,是因為要引出下文少陰經沒有穴位的道理,所以只用膈(橫膈膜)以上的這兩條經脈來舉例說明。其他經脈的彎曲折回的詳細解釋,已經在《經脈篇》和《本輸篇》等篇章中講述過,所以這裡不必再詳述。

)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腧焉。(手少陰,心經也。手厥陰,心包絡經也。

白話文:

黃帝問:手少陰的心經為什麼沒有腧穴?

岐伯答:少陰經是心脈,心是五臟六腑的最高統帥,是精神寄託的地方,它的本質堅固,邪氣無法侵犯。如果邪氣侵犯了心,就會損傷心臟,心臟受損則精神消散,精神消散則死亡。因此,所有侵犯心臟的邪氣都寄存在心包絡中,心包絡是心的附屬脈絡,所以心經沒有專門的腧穴。

經雖分二,臟實一原,但包絡在外,為心之衛;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乃精神之所居,其臟堅固,邪不可傷,傷及於心,無不死者。故凡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外之包絡耳。然心為君主之官,而包絡亦心所主,故稱為心主。凡治病者,但治包絡之腧,即所以治心也,故少陰一經所以獨無腧焉。

白話文:

雖然經絡分為兩條,但臟器實質是相同的,只是包絡在外面,是心臟的保護層;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人,是精神居住的地方,它的臟器堅固,邪氣不能傷害,如果邪氣傷及心臟,人就會死亡。因此,所有在心臟的邪氣,其實都在心臟外面的包絡上。但是,心臟是君主器官,而包絡也是受心臟支配的,所以稱為心主。凡是治療疾病的人,只要治療包絡的穴位,就可以治療心臟,因此少陰經獨自沒有穴位。

詳義出《本輸篇》,見經絡類十六。)黃帝曰: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故本腧者,皆因其氣之虛實徐疾以取之。是謂因沖而瀉,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

白話文:

黃帝問: 少陰經獨獨沒有腧穴,難道不會生病嗎?

岐伯答: 少陰經的外經絡生病,但臟腑不會生病,所以只取手少陰心主經於手掌後方的銳骨之端來治療。其餘脈絡出入曲折,運行快慢,都與手少陰心主脈相同。因此,本腧穴都是根據氣的虛實和運行快慢來取穴。這就是所謂的「因沖而瀉,因衰而補」。這樣一來,邪氣就能去除,真氣就能固守,這就是順應自然規律。

(凡臟腑經絡,有是臟則有是經,臟居於內,經行於外。心臟堅固居內,邪弗能容,而經則不能無病,故少陰經病者,當取掌後銳骨之端,即神門腧也。其餘脈之出入屈折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者,言少陰心主之腧,其行相似,故曰本腧者,言少陰本經之腧,非上文皆在心包之謂也。然則邪在心包藏者,當治心主之腧;邪在少陰經者,當治本經之腧。

白話文:

每一個臟腑都有對應的經絡。臟腑位於內部,經絡運行於外部。心臟堅固地待在內部,邪氣無法進入,但經絡可能會生病。因此,少陰經生病時,應取按手掌後銳骨的頂端,這裡就是神門穴。其他經脈的出入、彎曲、緩急變化,都和手少陰心主經的經脈運行相似。所以說少陰心主經的穴位,其運行與少陰經相似。因此稱之為本經的穴位,是指少陰經本身的穴位,而不是指上文提到的心包經的穴位。因此,如果邪氣在心包藏時,應治療心主經的穴位;如果邪氣在少陰經時,應治療少陰經本身的穴位。

因其虛實以取之,則邪氣去而真氣固,乃不失諸經天畀之序也。按:《本輸篇》所載五臟五腧,六腑六腧,獨手少陰經無腧,故此篇特以為問,正欲明心為大主、無容邪傷之義。然既曰無腧,而此節復言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及如心主脈行本腧等義。可見心臟無病,則治臟無腧;少陰經有病,則治經有腧。

白話文:

根據虛證和實證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樣就能祛除病邪,鞏固正氣,就不會破壞經絡系統的自然運行秩序。

根據《本輸篇》的記載,五臟和六腑都有它們對應的腧穴,只有手少陰經沒有腧穴,所以這節特別提出來詢問,目的是明確「心為君主,不能容許病邪侵犯」的道理。但既然說沒有腧穴,而這節又說取手少陰經的腧穴位於手掌後方的銳骨之端,以及「如同心主脈穴位於經穴」等意思。這說明,如果心臟沒有疾病,那麼就不需要治療臟腑;如果手少陰經有疾病,那麼就需要治療經絡。

故《甲乙經》備載少陰之腧,云少衝為井,少府為滎,神門為腧,靈道為經,少海為合,於十二經之腧始全,其義蓋本諸此。)黃帝曰:持針縱舍奈何?(縱言從緩,舍言弗用也。)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脈之盛衰滑澀。(明此數者,則針之當用不當用,其縱舍可知矣。

白話文:

因此,《甲乙經》記載了少陰經的腧穴,說少衝穴是井穴,少府穴是滎穴,神門穴是腧穴,靈道穴是經穴,少海穴是合穴。這樣一來,就包含了十二經脈的腧穴,其理論依據是:)黃帝問:使用針灸時,什麼時候要刺,什麼時候要暫停?(刺指使用,停指暫時不使用。)岐伯答:必須先清楚瞭解十二經脈的起止,皮膚的寒熱,脈搏的盛衰、滑澀。(清楚了這些,就能知道針灸該用還是不用,刺還是暫停就可以知道了。

)其脈滑而盛者病日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澀者為痛痹,(此言病氣之盛及元氣之虛者,皆難取速效,當從緩治以漸除之者也。)陰陽如一者病難治,(表裡俱傷、血氣皆敗者,是為陰陽如一,刺之必反甚,當舍而勿針也。)其本末尚熱者病尚在,(胸腹臟腑為本,經絡四肢為末,尚熱者,餘邪未盡也,宜從緩治。)其熱以衰者其病亦去矣。

白話文:

  • 脈象滑動有力,病情會迅速惡化;脈象虛弱細小,病情維持較久。
  • 脈象粗壯而澀滯,表示有頑固的疼痛麻痺。
  • (以上所述,病情嚴重或元氣虛弱者,都不宜急於治療,應緩慢調養,逐漸消除病患。)
  • 陰陽脈象相同,病情難治。
  • (表裡俱傷,氣血衰敗,導致陰陽失衡,針灸治療會加劇病情,應當放棄針刺。)
  • 本體和末梢還有熱象,表明病情還存在。
  • (胸腹臟腑為本,經絡四肢為末。還有熱象,表示餘毒未盡,需要慢慢治療。)
  • 熱象減退,病情也能痊癒。

(可舍針也。)持其尺,察其肉之堅脆大小滑澀寒溫燥濕,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臟而決死生。視其血脈,察其色,以知其寒熱痛痹。(持尺視目義,俱詳脈色類。輕重死生於此可決,皆縱舍之道也。)黃帝曰:持針縱舍,余未得其意也。(不惟病形輕重有縱舍,而持針之際,其進止退留亦有縱舍,未得其詳,因而復問。

白話文:

(可以拋開針灸療法。)持著尺子,觀察肌肉的堅硬、柔軟、大小、滑膩、寒涼、溫熱、乾燥、濕潤等特徵,再根據眼睛的五種顏色,判斷五臟的狀況,進而決定生死。觀察血脈,察看其顏色,判斷寒熱、疼痛、麻痺等症狀。(持尺觀察眼睛的意義,以及詳細的脈象顏色分類,皆詳述於脈象顏色類。輕重與生死都可以從中判斷,這些都是鬆弛和收緊的準則。)黃帝說:持針鬆弛和收緊,朕不明白它的含義。(不只疾病的輕重有鬆弛和收緊,在持針的過程中,其進退留止也各有鬆弛和收緊,朕未曾詳知,所以再次詢問。

)岐伯曰:持針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虛實而行疾徐,左手執骨,右手循之,無與肉果,瀉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針導氣,邪得淫泆,真氣得居。(持針之道,宜審而慎,必從和緩從容,庶可無誤。故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病之虛實,以施疾徐之法,左手執之,右手循之,必中其穴,無中其肉而與肉果。果即裹也。

白話文:

岐伯說:持鍼的方法,必須端正安穩。先知道病人的虛實,然後根據情況施以不同的手法。左手持著骨頭,右手順著骨頭循行,不要碰到肌肉。瀉針時要端正,補針時要閉合皮膚。輔助鍼運行的氣,病邪就會被濡潤消散,正氣就會得到安居。

瀉者欲端以正,補去必閉其膚,以手輔針,導引其氣,必使邪氣淫泆而散,真氣得復而居,然後可以去針,此持針縱舍之道也。)黃帝曰:捍皮開腠理奈何?扞,說文:忮也。謂恐刺傷其皮而開腠理,則奈之何也。)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別其膚,微內而徐端之,適神不散,邪氣得去。

白話文:

針刺放血時要端正位置,針刺補益時一定要閉合皮毛,用手輔助針具,引導氣血,一定要讓邪氣消散,正氣恢復,然後才能拔針,這就是執針的伸縮之道。

黃帝說:「保護皮毛、打開腠理該怎麼辦?」

「扞」字在《說文》中解釋為「憎惡、恐懼」,意思是害怕刺傷皮毛,打開腠理,那麼該如何解決呢?

岐伯說:「沿著肌肉分層,從左邊分開皮毛,微微深入,慢慢端正位置,神氣不散,邪氣就能去除。

(凡用針者,必因其分肉之理,左手循別其肌膚,右手微內而徐端之,則自然從容中窾,神不散而邪氣去,皮腠亦無傷也。)

白話文:

凡是用針灸的人,一定要遵循分肉的道理。左手在肌膚上按順序尋找肌理,右手稍微內斜,徐徐直刺,那麼自然而然就能從容地找到穴位,神氣不會渙散,邪氣也就消除了,皮肉也不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