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二十卷 (4)

回本書目錄

二十卷 (4)

1. 二十一、血絡之刺其應有異

(《靈樞·血絡論》全)

黃帝曰:願聞其奇邪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奇邪,即繆刺論所謂奇病也。在絡不在經,行無常處,故曰奇邪。)黃帝曰:刺血絡而僕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髮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何也?髮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悗,母本切,悶亂也。

)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僕。(氣雖盛而血則虛者,若瀉其氣,則陰陽俱脫,故為仆倒。)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血出而能射者,陰中之氣使之也,故曰血氣俱盛。)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陽氣久留不瀉,則陽邪日盛,陰血日枯,故血黑以濁,所出不多,不能射也。

)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新飲入胃,未及變化而滲於絡,故血汁相半。)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水在肌表而因於絡,陰氣積於陽分也;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陰滯於陽而不易散也,所以為腫。)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則陰陽俱脫,表裡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

(新相得而未和合者,言血氣初調,營衛甫定也。當此之時,根本未固,而妄施以瀉,則陰陽表裡俱致脫離,而衰危之色故見於面也。)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而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悗。(取血者,刺其絡也。若出血過多,必虛及於經。經之屬陰者主臟,臟虛則陰脫,故為煩悗。

)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陰陽相得,言表裡之邪相合也。經絡之病俱有餘,雖多出血,皆邪氣耳,故弗能虛。)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瀉之萬全也,故無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相,視也。

視其血絡盛而且堅及橫以赤者,或上或下、或小或大者,皆當因其微甚則而瀉之,瀉有則度,故可萬全無失於刺絡之術數矣。若失其數而反其法,則為僕為脫為虛為腫等證,各如刺度以相應也。)黃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肉著於針,故堅焉。

(肉著者,吸著於針也。針入而熱,肉必附之,故緊澀難轉,而堅不可拔也。)

白話文:

二十一、血絡之刺其應有異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那些奇怪的疾病,它們不在經脈上的。岐伯回答說:那是血絡(血管)疾病。黃帝問道:刺血絡後,病人昏倒的是什麼原因?血噴射而出的是什麼原因?出血量少、顏色黑而渾濁的是什麼原因?出血清澈,一半是血一半是水的是什麼原因?針刺後腫起來的是什麼原因?出血量或多或少,面色蒼白的是什麼原因?針刺後面色不變,卻感到胸悶煩躁的是什麼原因?出血很多,卻沒有任何好轉的是什麼原因?我希望了解這些原因。

岐伯回答說:脈氣盛而血虛的人,針刺就會導致氣血脫失,氣血脫失就會昏倒。(氣雖然盛,但血虛,如果瀉掉氣,則陰陽都虛脫,所以會昏倒。)血氣都盛,但陰氣多的人,血液流動迅速,針刺就會噴射而出。(血噴射而出,是因為陰氣的推動,所以說血氣都盛。)陽氣積聚,長期不瀉的人,血液顏色黑而渾濁,所以不能噴射而出。(陽氣久留不瀉,則陽邪日盛,陰血日枯,所以血黑而濁,出血量不多,不能噴射。)新喝的水液滲入血管,還沒有與血液混合,所以出血中夾雜著水分。(新喝的水進入胃,還沒有轉化就滲入血管,所以血和水各半。)如果沒有新喝水,身體裡有積水,時間長了就會腫脹,陰氣積聚在陽氣的部位,其氣滯留在血管中,所以針刺後還沒出血,氣就先出來了,所以就腫了。(水在肌膚表面,並滯留在血管中,陰氣積聚在陽分,針刺後還沒出血,氣就先出來了,陰氣滯留在陽氣部位而不易散開,所以會腫。)陰陽之氣,新近相合還沒有融合,就針刺瀉血,則陰陽都會虛脫,表裡分離,所以面色蒼白。(新近相合還沒有融合,是指血氣剛剛調和,營衛剛剛平穩。此時,根本尚未穩固,就妄加瀉血,則陰陽表裡都脫離,衰弱的顏色就會顯現在臉上。)針刺出血很多,面色不變卻感到胸悶煩躁,是因為刺絡傷及經脈,經脈屬陰的部分陰氣虛脫,所以感到胸悶煩躁。(取血,是刺絡,如果出血過多,必然損傷經脈。經脈屬陰的部分主臟腑,臟腑虛弱則陰氣虛脫,所以感到胸悶煩躁。)陰陽相合而導致痹症,這是因為邪氣內溢於經脈,外注於血絡,像這樣的情況,陰陽都有餘,即使出血很多也不能虛弱。(陰陽相合,是指表裡邪氣相合。經絡的病邪都有餘,即使出血很多,都是邪氣,所以不能虛弱。)

黃帝問道:怎樣才能判斷呢?岐伯回答說:血脈,旺盛堅硬,橫向分布,顏色鮮紅,位置高低不定,小的像針,大的像筋,應該根據其輕重緩急來瀉血,這樣就萬無一失;如果失誤,則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症狀,根據刺絡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視察其血絡旺盛堅硬,橫向分布,顏色鮮紅,或高或低、或粗或細,都應該根據其輕重緩急來瀉血,瀉血有其規律,所以可以萬無一失;如果失誤,則會出現昏倒、虛脫、虛弱、腫脹等症狀,根據刺絡的程度而有所不同。)黃帝問道:針刺進去,肉粘在針上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熱邪依附在針上,針就會發熱,發熱就會使肉粘在針上,所以很緊。(肉粘在針上,是指吸附在針上。針刺進去發熱,肉必然附著其上,所以緊澀難以轉動,而堅硬難以拔出。)

2. 二十二、行針血氣六不同

(《靈樞·行針篇》全)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九針於夫子,而行之於百姓,百姓之血氣各不同形,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或髮針而氣逆,或數刺病益劇,凡此六者,各不同形,願聞其方。(言受針之人,有此六者之異。)岐伯曰:重陽之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

黃帝曰:何謂重陽之人?岐伯曰:重陽之人,熇熇高高,言語善疾,舉足善高,心肺之臟氣有餘,陽氣滑盛而揚,故神動而氣先行。(重陽之人,陽勝者也。熇熇,明盛貌。高高,不屈之謂。心肺為二陽之臟,陽氣滑盛而揚,故神易於動,氣先針而行也。熇,郝、枵二音,又呼木切。

)黃帝曰:重陽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岐伯曰:此人頗有陰者也。黃帝曰:何以知其頗有陰也?岐伯曰: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行也。(光明爽朗,陽之德也。沉滯抑鬱,陰之性也。故多陽則多喜,多陰則多怒。

然數怒者,頗有陰也。易解者,本乎陽也。陽中有陰,未免陽為陰累,故其離合難而神不能先行也。)黃帝曰:其氣與針相逢奈何?岐伯曰:陰陽和調而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相逢者,針入氣即至,言其應之速也。淖,乃到切。)黃帝曰:針已出而氣獨行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而陽氣浮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也。(陰性遲緩,其氣內藏,故陰多於陽者,其針已出,氣乃隨後而獨行也。

)黃帝曰:數刺乃知,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之多陰而少陽,其氣沉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也。(此亦陰滯,故氣往為難。往,至也。較之上節,則此為更甚耳。)黃帝曰:針入而氣逆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其氣逆與其數刺病益甚者,非陰陽之氣浮沉之勢也,此皆粗之所敗,工之所失,其形氣無過焉。

(逆從弗失,何至氣逆?補瀉得宜,何以病益甚?凡若此者,乃醫之所敗所失,非陰陽表裡形氣之過也。)

白話文:

二十二、行針血氣六種不同反應

黃帝問岐伯說:我學習了九種針灸方法,並在百姓身上實施,發現百姓的血氣反應各有不同,有的針還沒扎,神氣就先動了;有的氣與針同時到達;有的針已經拔出,氣卻還在運行;有的要扎好幾針才能感覺到效果;有的剛扎針,氣就逆行了;有的扎了好幾針,病情反而加重。這六種情況各有不同,希望您能為我講解。

岐伯回答說:陽氣盛的人,神氣容易活動,氣血也容易流動。

黃帝問:什麼是陽氣盛的人?岐伯回答:陽氣盛的人,面色紅潤,身材高挑,說話敏捷,走路步伐輕快,心肺功能強盛,陽氣充沛旺盛,所以神氣容易活動,氣血先於針灸而運行。

黃帝問:陽氣盛的人,為什麼有時神氣不會先動呢?岐伯回答:這樣的人,體內可能還有一些陰氣。

黃帝問:怎麼知道他體內有陰氣呢?岐伯回答:陽氣盛的人多喜樂,陰氣盛的人多憤怒,經常憤怒的人,其實是陰氣較盛,因此陰陽結合不易,所以神氣不能先動。

黃帝問:氣與針同時到達是什麼情況?岐伯回答:陰陽調和,血氣通暢,所以針扎下去,氣就立刻到達。

黃帝問:針已經拔出,氣卻還在運行,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沉潛而陽氣浮於表面,所以針拔出後,氣才慢慢運行。

黃帝問:要扎好幾針才能感覺到效果,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這樣的人陰氣多而陽氣少,氣血運行緩慢,所以要扎好幾針才能見效。

黃帝問:針扎下去,氣卻逆行了,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氣逆和扎針後病情加重,都不是因為陰陽氣血的浮沉造成的,而是醫生操作失誤造成的。

3. 二十三、持針縱舍屈折少陰無俞

(《靈樞·邪客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願聞持針之數,內針之理,縱舍之意,扞皮開腠理奈何?脈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輸於身者,余願盡聞。少敘別離之處,離而入陰,別而入陽,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岐伯曰:帝之所問,針道畢矣。

黃帝曰:願卒聞之。(出、止、徐、疾、入,即五輸之義。別離之處,言經絡之支別離合也。扞音旱。)岐伯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此下二節,皆言五腧之屈折也。

大指之端,少商井也。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腧也。凡人身經脈陰陽,以紫白肉際為界,紫者在外屬陽分,白者在內屬陰分,大概皆然。澹,水搖貌。脈至太淵而動,故曰留以澹也。從此外屈上於本節之下,內屈與諸陰絡會於魚際滎也。諸陰皆會於此,故數脈並注。

其氣滑利,伏行掌後高骨之下,外屈出寸口而行經渠經也。上至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尺澤合也。乃由此內屈臑陰,入腋走肺。然肺經之脈從臟走手為順,此則從手數至臟,故為順行逆數之屈折。

)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脈。(中指之端,中衝井也。內屈循中指以上掌中,勞宮滎也。

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大陵腧也。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兩筋之間,間使經也。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者,曲澤合也。由此上入胸中,內絡於心脈,乃手厥陰經順行逆數之屈折。按:本篇於十二經之屈折,獨言手太陰、心主二經者,蓋欲引正下文少陰無腧之義,故單以膈上二經為言耳。諸經屈折詳義,已具經脈、本輸等篇,故此不必再詳也。

)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腧焉。(手少陰,心經也。手厥陰,心包絡經也。

經雖分二,臟實一原,但包絡在外,為心之衛;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乃精神之所居,其臟堅固,邪不可傷,傷及於心,無不死者。故凡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外之包絡耳。然心為君主之官,而包絡亦心所主,故稱為心主。凡治病者,但治包絡之腧,即所以治心也,故少陰一經所以獨無腧焉。

詳義出《本輸篇》,見經絡類十六。)黃帝曰: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故本腧者,皆因其氣之虛實徐疾以取之。是謂因沖而瀉,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

(凡臟腑經絡,有是臟則有是經,臟居於內,經行於外。心臟堅固居內,邪弗能容,而經則不能無病,故少陰經病者,當取掌後銳骨之端,即神門腧也。其餘脈之出入屈折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者,言少陰心主之腧,其行相似,故曰本腧者,言少陰本經之腧,非上文皆在心包之謂也。然則邪在心包藏者,當治心主之腧;邪在少陰經者,當治本經之腧。

因其虛實以取之,則邪氣去而真氣固,乃不失諸經天畀之序也。按:《本輸篇》所載五臟五腧,六腑六腧,獨手少陰經無腧,故此篇特以為問,正欲明心為大主、無容邪傷之義。然既曰無腧,而此節復言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及如心主脈行本腧等義。可見心臟無病,則治臟無腧;少陰經有病,則治經有腧。

故《甲乙經》備載少陰之腧,云少衝為井,少府為滎,神門為腧,靈道為經,少海為合,於十二經之腧始全,其義蓋本諸此。)黃帝曰:持針縱舍奈何?(縱言從緩,舍言弗用也。)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脈之盛衰滑澀。(明此數者,則針之當用不當用,其縱舍可知矣。

)其脈滑而盛者病日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澀者為痛痹,(此言病氣之盛及元氣之虛者,皆難取速效,當從緩治以漸除之者也。)陰陽如一者病難治,(表裡俱傷、血氣皆敗者,是為陰陽如一,刺之必反甚,當舍而勿針也。)其本末尚熱者病尚在,(胸腹臟腑為本,經絡四肢為末,尚熱者,餘邪未盡也,宜從緩治。)其熱以衰者其病亦去矣。

(可舍針也。)持其尺,察其肉之堅脆大小滑澀寒溫燥濕,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臟而決死生。視其血脈,察其色,以知其寒熱痛痹。(持尺視目義,俱詳脈色類。輕重死生於此可決,皆縱舍之道也。)黃帝曰:持針縱舍,余未得其意也。(不惟病形輕重有縱舍,而持針之際,其進止退留亦有縱舍,未得其詳,因而復問。

)岐伯曰:持針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虛實而行疾徐,左手執骨,右手循之,無與肉果,瀉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針導氣,邪得淫泆,真氣得居。(持針之道,宜審而慎,必從和緩從容,庶可無誤。故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病之虛實,以施疾徐之法,左手執之,右手循之,必中其穴,無中其肉而與肉果。果即裹也。

瀉者欲端以正,補去必閉其膚,以手輔針,導引其氣,必使邪氣淫泆而散,真氣得復而居,然後可以去針,此持針縱舍之道也。)黃帝曰:捍皮開腠理奈何?扞,說文:忮也。謂恐刺傷其皮而開腠理,則奈之何也。)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別其膚,微內而徐端之,適神不散,邪氣得去。

(凡用針者,必因其分肉之理,左手循別其肌膚,右手微內而徐端之,則自然從容中窾,神不散而邪氣去,皮腠亦無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