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九卷 (7)

回本書目錄

十九卷 (7)

1. 十四、經脈應天地呼吸分補瀉

(《素問·離合真邪論》)

白話文:

在《素問·離合真邪論》中,主要討論瞭如何分辨和治療真正的病邪與假象的病症。文中強調了醫生在診斷疾病時必須精確,區分真邪,避免誤診,因為錯誤的診斷會導致不適當的治療,進一步損害患者的健康。此外,文中還提到了一些關於辨識疾病特徵、分析病機以及制定治療策略的重要原則和方法,強調了臨牀實踐中經驗和理論的結合應用。

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盡通其意矣。(針經之數,共八十一篇也。)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瀉於榮輸,余知之矣。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榮衛傾移,謂陰陽偏勝,則虛實內生而為病,非邪氣在經之謂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聽說有九針九篇,您又進一步把它們擴充成九九八十一篇,我已經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針經的篇目總共有八十一篇。)經書上說:氣的強弱變化,會導致左右的傾斜不平衡,可以用上部的氣調和下部的氣,用左部的氣調和右部的氣,氣的過剩或不足,就需要透過榮衛的運送來進行補瀉,這我都知道了。這些都是榮衛傾移的結果,是虛實內生的原因,並不是邪氣從外部侵入經絡所造成的。(榮衛傾移,指的是陰陽偏勝,導致內部虛實不平衡而生病,而不是邪氣存在於經絡之中。)

)余願聞邪氣之在經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岐伯對曰: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宿,謂二十八宿。度,謂三百六十五度。經水,謂清渭海湖汝澠淮漯江河濟漳,以合人之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也。)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

白話文:

我希望能瞭解邪氣在經絡中的表現,病人的症狀如何,該如何治療?岐伯回答說:聖人推演的規律,一定與天地相應。所以,天上運行著二十八宿,地上有流水河流,人體有經脈。天地溫暖平和,經絡中的水液就平靜流動;天氣寒冷地凍,經絡中的水液就會凝固;天氣炎熱地燙,經絡中的水液就會沸騰;大風暴雨突然來臨,經絡中的水液就會波濤洶湧,泥沙堆積。

(人氣與天地相通,故溫和寒冷暑熱卒風暴至,而經脈之應,必隨時為變,邪之中人亦然也,詳如下文。泣,澀同。隴,隆同。)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邪氣之自外而入者,或為凝泣,或為淖澤,皆由於寒熱之變。

白話文:

人體與天地自然界相通,所以當天氣溫和、寒冷、暑熱、暴風暴雨來臨時,經脈的反應也會隨之變化。邪氣侵犯人體也是如此,詳情如下:

寒邪入侵時,血液會凝滯;暑熱入侵時,氣就會變得潮濕而黏稠。邪氣會乘虛而入,就像經水遇風一樣。脈搏的動脈,有時會隆起,血氣在脈中循環緩慢。

(邪氣從外界進入人體後,會導致血液凝滯或氣血黏稠,這些現象都是由於寒熱變化而造成的。)

其入客於經,亦如經水之得風,即血脈之得氣也,故致經脈亦時隴起。蓋邪在脈中,無非隨正氣往來以為之動靜耳。循循,隨順貌。淖,乃豹切。)至其寸口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邪氣隨脈,必至寸口,有邪則隴起而大,無邪則平和而小,隨其所在而為形見,故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

白話文:

當邪氣進入經絡時,就像經血受風而起波動,也像是血脈得到氣的滋潤。因此,經絡也會時常凸起。這是因為邪氣在脈中,會隨著正氣的往來而活動變化。循循是指隨著的意思,淖按豹的發音。

至於寸口的部位,有時會變大,有時會變小。變大時表示邪氣到達,變小時表示邪氣平靜。邪氣在經絡中的位置不固定,所以凸起的部位也就不固定。由於邪氣會隨著經絡而運行,因此在陰經或陽經中,都可能出現凸起,無法以固定的部位來判斷。

(隨陽經則入陽分,隨陰經則入陰分。)從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見邪所在,則當遏之。遏者,制也。早絕其路,庶無深大之害。三部九候,詳脈色類五。)

白話文:

隨著陽經運行就進入陽分,隨著陰經運行就進入陰分。由此觀察,根據三部九候的候脈法,一旦發現異常,就應及時阻止其發展。(發現邪氣所在,就應阻止。阻止,指制約。及時斷絕其發展道路,就能避免嚴重的危害。三部九候,詳見脈象和麪色分類之五。)

吸則內針,無令氣忤,(此下言呼吸補瀉之法也。吸則內針,瀉其實也。蓋吸則氣至而盛,迎而奪之,其氣可泄,所謂刺實者,刺其來也。去其逆氣,故令無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前氣未除,後氣將至,故當靜留其針,俟而瀉之,無令邪氣復布也。)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邪氣未泄,候病者再吸,乃轉其針。

白話文:

吸氣的時候針內入一些,不要讓氣逆流,(以下講述呼吸補瀉的方法。吸氣時針內入,這是瀉氣的方法。因為吸氣時氣息旺盛,迎上去奪取它,氣息就能瀉出,所謂「刺實」,是指刺向氣息到來的方向。去掉逆氣,所以讓氣息不逆流。)平靜地停留一段時間,不要讓邪氣擴散,(前面的氣息還沒消除,後面的氣息將要到達,所以應平靜地停留住針,等待瀉完,不要讓邪氣再次擴散。)吸氣的時候轉動針,因為要取得氣息,(邪氣還沒瀉完,等到病人再吸氣,就轉動針。

轉,搓轉也,謂之催氣。得氣為故,以針下得氣之故為度也。)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入氣曰吸,出氣曰呼。引,引退也。去,出針也。候呼引至其門,則氣去不能復聚;呼盡乃離其穴,則大邪之氣隨泄而散,經氣以平,故謂之瀉。

白話文:

轉:搓動的意思,叫做催氣。針刺得氣就是,以針下得氣的程度來衡量。等呼氣時拔出針,呼氣完了才拔出,體內的大氣都出來了,所以稱之為瀉。(吸氣叫吸,呼氣叫呼。引:指引出。去:指拔出針。等呼氣的時候引針,那麼氣就會隨著外散而無法再次凝聚;呼氣完了才離開穴位,那麼很大的邪氣就會隨著呼氣而散出,經氣就會平穩,所以稱之為瀉。

《調經論》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先以手捫摸其處,欲令血氣溫舒也。

白話文:

《調經論》中說:瀉實的方法是氣盛的時候針刺內部,針與氣一起進入,打開氣門,就像打開門戶一樣,針與氣一起出來,不會損傷正氣,邪氣就會下降,外部的門戶不閉合,讓邪氣出去,寬闊它的道路,就像拓寬道路一樣,這叫做大瀉,必須徹底刺入並排出,這樣邪氣才能完全屈服。

皇帝問:虛弱的人要如何補益呢?

岐伯說:必須先用手摸索查看,(先用手觸摸那裡,讓血氣溫和暢通。)

捫,音門。)切而散之,(次以指切捺其穴,欲其氣之行散也。)推而按之,(再以指揉按其肌膚,欲針道之流利也。)彈而怒之,(以指彈其穴,欲其意有所注則氣必隨之,故脈絡䐜滿如怒起也。)抓而下之,(用法如前,然後以左手爪甲掐其正穴,而右手方下針也。抓,爪同,又平、去二聲。

白話文:

撫摸穴道(發音同「門」)。按壓並撥散,讓氣流得以行散。推揉按壓,讓針灸的通路順暢。用手指彈動穴道,讓意念集中,氣就會跟著貫通,因此脈絡會鼓脹如怒起。用手指甲掐動穴道,右手同時下針。掐和抓同義,讀音為平聲和去聲。

)通而取之,(下針之後,必候氣通以取其疾,如下文者。)外引其門,以閉其神,(門,穴門也。此得氣出針之法,詳下文。)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此詳言用補之法也。呼盡則氣出,氣出內針,追而濟之也,故虛者可實,所謂刺虛者刺其去也。氣至義見後,為故義如前。

白話文:

(針刺後)氣血通暢就能取穴治療,(下針後,必須等到氣血通暢才能治療疾病,如下文所述。)在體外刺激穴位,以閉合神氣(門,指穴位。這是氣到後取針的方法,詳見下文。),呼氣時拔出針頭,靜靜地留針一段時間,以氣血到達為度(這是詳細說明使用補法。呼氣時氣血外出,氣血外出後拔針,追趕並補充氣血,所以虛症可以補益,所謂「刺虛者刺其去」就是這個意思。氣到是什麼意思,見後文,「為故」的意思和前面一樣。

)如待所貴,不知日暮,(靜以久留,以候氣至,如待貴人,毋厭毋忽也。)其氣以至,適而自護,(以,已同。適,調適也。護,愛護也。《寶命全形論》曰:經氣已至,慎守勿失。即此謂也。義如下文。)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白話文:

就像等待尊貴的客人,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安靜地長時間留守,等待氣機到來,就像等待貴賓,既不可厭煩也不可忽略)。氣機到來時,自然會自我保護(以,與己同。適,調適。護,愛護。《寶命全形論》中說:經氣已至,要謹慎守住不要丟失。即指這種情形。意義參考下文)。觀察扎針時吸氣,氣不能排出,各守其位,關上它的門,使精神和氣血存在,大氣的運行也會停止,所以稱之爲補。

(候吸引針則氣充於內,推闔其門則氣固於外,神存氣留故謂之補。《調經論》曰:補虛者,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愚按:近代用針撮要,凡足以發明本經、開導後人等法,有不可不知者。

白話文:

針刺時吸氣,氣息會充滿體內,閉合針孔時,氣息就會固定在體內。神氣存在,氣息保留,所以稱為「補」。《調經論》說:「治療虛弱,持針不要刺入,以專注意志,等到有呼氣現象再將針刺入體內,氣息排出,針刺進入,針刺處的空洞被四面封閉,精氣無法散失,針快速用力刺入,氣息進入,針快速拔出,熱氣無法反入,閉塞針孔,邪氣散佈,精氣才能存留,運動的氣息等待適當時機,近處的氣息不會散失,遠處的氣息就會聚集,這便是『追』。」

愚人按:現代運用針刺的要領,凡是可以發揚本經、啟發後人的方法,都有不可不知之處。

如用針之道,以氣為主,知虛知實,方可無誤。虛則脈虛而為癢為麻,實則脈實而為腫為痛。虛則補之,氣至則實;實則瀉之,氣去則虛。故用補用瀉,必於呼吸之際,隨氣下針,則其要也。下針之法,先以左手捫摸其處,隨用大指爪重按切掐其穴,右手置針於穴上。凡用補者,令病人咳嗽一聲,隨嗽下針,氣出針入。

白話文:

在使用針灸技術時,以氣為主要依據,瞭解身體虛實的狀態,這樣才能準確施針。身體虛弱,脈象虛浮,會出現瘙癢、麻木;身體實熱,脈象充實,會出現腫脹、疼痛。虛症需要補養,氣血充足後就變為實症;實症需要瀉火,氣血減少後就變為虛症。所以,針灸補瀉的運用,必須在病人呼氣的過程中,隨著氣息下針,這是關鍵所在。下針的方法,首先用左手觸摸相關部位,然後用大拇指的指甲用力按壓、掐點穴位,右手將針放置在穴位上。凡是需要補益的,讓病人咳嗽一聲,隨著咳嗽聲下針,氣出針入。

初刺入皮,天之分也;少停進針,次至肉中,人之分也;又停進針,至於筋骨之間,地之分也。然深淺隨宜,各有所用。針入之後,將針搖動搓彈,謂之催氣。覺針下沉緊,倒針朝病,向內搓轉,用法補之。或針下氣熱,是氣至足矣,令病者吸氣一口,退針至人之分,候吸出針,急以指按其穴,此補法也。凡用瀉者,令其吸氣,隨吸入針,針與氣俱內。

白話文:

針尖刺入皮膚表面,這是天之分;待一會兒再推進針,到達肌肉層,這是人之分;再次稍停後推進針,達到筋骨之間,這是地之分。但是,深淺的進度要根據需要而定,各有其用。

針刺入後,搖動、搓揉、彈動針頭,稱之為催氣。如果感覺針下有沉緊感,就將針頭朝向病處,向內搓轉,用於補法。或者針下有熱氣,表示氣已經充足,此時讓病人吸一口氣,將針退回到人之分,等病人呼氣時拔出針,並快速用手指按住穴位,這是補法。

所有用瀉法的,都要讓病人吸氣,同時將針刺入,針與氣同時進入體內。

初至天分,少停進針,直至於地,亦深淺隨宜而用。卻細細搖動,進退搓捻其針如手顫之狀,以催其氣。約行五六次,覺針下氣緊,即倒針迎氣,向外搓轉以用瀉法。停之良久,退至人分,隨嗽出針,不閉其穴,此為瀉法。故曰欲補先呼後吸,欲瀉先吸後呼,即此法也。所謂轉針者,搓轉其針,如搓線之狀,慢慢轉之,勿令太緊,瀉左則左轉,瀉右則右轉,故曰拈針向外瀉之方,拈針向內補之訣也。

白話文:

一開始先針刺到天分穴,稍作停留後再深入到地分穴,深淺依照情況而定。接著輕輕搖動針具,進出搓揉就像手顫動一樣,這樣可以催動氣血。大概經過五、六次後,感覺針下氣血緊繃,就將針倒過來迎合氣血,朝外搓動來達到瀉法的效果。停留一段時間後,將針退回人分穴,隨著咳嗽將針拔出,不封閉穴位,這就是瀉法的步驟。因此有句話說:「想要補先呼後吸,想要瀉先吸後呼」,指的就是這個方法。所謂的「轉針」,就是像搓線一樣搓動針具,緩慢轉動,不要太緊,向左瀉就左轉,向右瀉就右轉,所以纔有「拈針向外瀉之方,拈針向內補之訣」的說法。

所謂候氣者,必使患者精神已潮,而後可入針;針既入矣,又必使患者精神寧定,而後可行氣。若氣不潮針,則輕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未可刺也。必候神氣既至,針下緊澀,便可依法施用。入針後輕浮虛滑遲慢,如閒居靜室、寂然無聞者,乃氣之未到;入針後沉重澀滯緊實,如魚吞釣、或沉或浮而動者,乃氣之已來。虛則推內進搓以補其氣,實在循捫彈怒以引其氣。

白話文:

所謂等待真氣的到來,必須要讓患者的精神興奮起來,這樣才能針灸;針灸後,又必須讓患者的精神安定下來,這樣才能運行真氣。如果真氣沒有到達針灸穴位,那麼針灸就會感覺輕浮滑動而沒有疼痛感,就像插入豆腐一樣,還不能刺入。必須等到精神和真氣都到達了,針下感到緊澀,才能按照方法施用。針入後,如果感覺輕浮虛滑遲緩,就像安靜地坐在空房間裡,什麼都聽不到,說明真氣還沒有到達;針入後,如果感覺沉重澀滯緊實,就像魚吞下了魚鉤,有時下沉有時上浮而移動,說明真氣已經到來了。真氣虛弱時,就往內推動並搓揉,以補充真氣;真氣實在時,就順著經絡按摩彈撥,以引出真氣。

氣未至則以手循攝,以爪切搯,以針搖動,進拈搓彈,其氣必至。氣既至,必審寒熱而施治。刺熱須其寒者,必留針候其陰氣隆至也,刺寒須其熱者,必留針候其陽氣隆至也,然後可以出針。然氣至速者,效亦速而病易痊;氣至遲者,效亦遲而病難愈。生者澀而死者虛,候氣不至,必死無疑,此因氣可知吉凶也。

白話文:

如果氣血沒有到達,可以用手法循著經絡,用指甲掐按,用針搖晃,再用手指拈搓彈撥,這樣氣血一定會到達。氣血到達後,一定要辨別寒熱後再治療。治療熱症時需要留針,等待寒氣旺盛後再拔針。治療寒症時需要留針,等待陽氣旺盛後再拔針。這樣就能拔出針。然而,氣血到達得快的,效果也快,疾病容易痊癒;氣血到達得慢的,效果也慢,疾病難以痊癒。活人氣血是澀滯的,死人的氣血是虛弱的。觀察到氣血不到,必定會死亡,這是因為從氣血可以知道吉凶。

所謂出針者,病勢既退,針氣必松;病未退者,針氣固澀,推之不動,轉之不移,此為邪氣吸拔其針。真氣未至,不可出而出之,其病即復,必須再施補瀉以待其氣,直候微松,方可出針豆許,搖而少停,補者候吸,徐出針而急按其穴;瀉者候呼,疾出針而不閉其穴。故曰下針貴遲,太急傷血;出針貴緩,太急傷氣也。

白話文:

所謂拔針的時候,如果病勢已經減退,針灸的氣息自然鬆動;如果病勢尚未減退,針灸的氣息會緊澀難動,推動或轉動針灸都沒有反應,這是因為邪氣吸住了針灸。如果在真氣沒有到來時就強行拔針,病勢會復發,必須再次進行補瀉手法,等待針灸的氣息稍稍鬆動,纔可以拔出豆粒大小的長度,搖晃一會兒再暫停,對於補氣的方法,等到患者吸氣時,緩慢拔出針灸,並快速按壓穴位;對於瀉氣的方法,等到患者呼氣時,快速拔出針灸,但是不要封閉穴位。因此,下針的時候動作要緩慢,如果太快會傷血;拔針的時候動作要緩慢,如果太快會傷氣。

所謂迎隨者,如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逆其氣為迎為瀉,順其氣為隨為補也。所謂血氣多少者,如陽明多血多氣,刺之者出血氣;太陽厥陰多血少氣,刺之者出血惡氣;少陽少陰太陰多氣少血,刺之者出氣惡血也。所謂子母補瀉者,濟母益其不足,奪子平其有餘。

白話文:

所謂「迎隨」,是指經絡氣血流向與經脈分佈方向一致或相反。

  • 手三陰經絡:氣血從臟器流向手。
  • 手三陽經絡:氣血從手流向頭部。
  • 足三陽經絡:氣血從頭部流向足。
  • 足三陰經絡:氣血從足流向腹部。

逆著氣血流向,稱為「迎」或「瀉」;順著氣血流向,稱為「隨」或「補」。

至於「血氣多少」,是指不同經脈氣血的盛衰情況。

  • 陽明經絡:氣血旺盛,刺入會出血氣。
  • 太陽厥陰經絡:氣血量多但質量差,刺入會出血惡氣。
  • 少陽少陰太陰經絡:氣血量少但質量好,刺入會出氣惡血。

在「子母補瀉」中,針對母脈不足時,需要「濟母」補充氣血;針對子脈過盛時,需要「奪子」平衡氣血。

如心病虛者補其肝木,心病實者瀉其脾土,故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然本經亦有補瀉,心虛者取少海之水,所以伐其勝也;心實者取少府之火,所以泄其實也。又如貴賤之體有不同者,賤者硬而貴者脆也。男女之取法有異者,男子之氣早在上而晚在下,女子之氣早在下而晚在上;午前為早屬陽,午後為晚屬陰。男女上下,其分在腰,足不過膝,手不過肘,補瀉之宜,各有其時也。

白話文:

如果心臟虛弱,就需要補肝木;如果心臟實熱,則需瀉脾土。所以說,虛症要補其母,實症要瀉其子。

《內經》中也有補瀉之法,心虛的人取少海之水,用以消除其亢盛;心實的人取少府之火,用以瀉其實熱。

此外,貴賤之人的體質也有不同,賤者體質較硬,貴者較軟。男女採補的方法也不同,男子之氣早上在上部,晚上在下部;女子之氣早上在下部,晚上在上部;午前屬陽,午後屬陰。男女身體上下之分在腰部,足不過膝,手不過肘。補瀉的方法應該根據不同的時期而定。

又如陰陽經穴取各有法者,凡陽部陽經多在筋骨之側,必取之骨旁陷下者為真,如合谷、三里、陽陵泉之類是也。凡陰部陰經,必取於䐃隙之間動脈應手者為真,如箕門、五里、太衝之類是也。至於針制有九,所以應陽九之數也。針義有五,所以合五行之用也。古人以砭石,後人代以九針,其體則金也。

白話文:

就好像陰陽經絡的穴位取穴方法各有不同:

  • 凡是陽性的經絡,通常位於筋骨的旁邊。取穴時,一定要在骨頭旁凹陷的地方,那纔是正穴,例如合谷穴、三里穴、陽陵泉穴等。
  • 凡是陰性的經絡,一定取在皺褶之間,按下去有動脈跳動的那纔是正穴,例如箕門穴、五里穴、太衝穴等。

至於針灸之法有九種,這是為了配合陽九之數。針灸的意義有五種,這是為了配合五行之用。古代人用砭石來針灸,後來的人用九種針來代替,這些針的材質都是金屬。

長短小大各隨所宜,其勁直象木也。川原壅塞,可決於江河,血氣凝滯,可疏於經絡,其流通象水也。將欲行針,先摸其穴,含針於口,然後刺之,借我之陽氣,資彼之虛寒,其氣溫象火也。入針以按,出針以捫,按者鎮其氣道,捫者閉其氣門,其填補象土也。諸如此類,皆針家之要,所不可不知者。

白話文:

針灸的長短大小,根據個人情況而定,針體挺直如木。

就像河流開通後能讓積水消散,針灸能疏通經絡,讓凝滯的血氣恢復流暢,猶如流水。

在針刺之前,先確認穴位,將針含在口中,然後刺入。借用自己陽氣,補充病人虛寒的體質,針身的溫熱如同火。

進針時按住,出針時按壓,按壓能穩定氣道,按壓能關閉氣門,猶如填土。

這些都是針灸的關鍵要點,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