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八卷 (6)

回本書目錄

十八卷 (6)

1. 八十七、風寒癰腫

(《素問·脈要精微論》)

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此言諸病癰腫而有兼筋攣骨痛者也。諸家以癰腫、筋攣、骨痛,釋為三證,殊失經意。觀下文曰此寒氣之腫,則其所問在腫,義可知矣。)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惟風寒之變在經,所以兼筋骨之痛。今有病大項風、蝦蟆瘟之屬,或為頭項咽喉之癰,或為肢節肌肉之腫,正此類也。

八風義,詳運氣類三十五。)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四時之病,即時氣也。治之以勝,如《至真要大論》曰:治諸勝復,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各安其氣,必清必靜,則病氣衰去。此之謂也。

白話文:

黃帝問:各種癰腫、筋攣、骨痛,這些都是怎麼產生的呢?(這裡指的是各種癰腫疾病,同時伴隨筋攣和骨痛。有些人將癰腫、筋攣、骨痛解釋為三種不同的疾病,這就誤解了經文的本意。從下文「此寒氣之腫」來看,黃帝所問的是關於腫脹的病因,意思是很明確的。)岐伯回答:這是寒氣引起的腫脹,是八風致病的變化。(只有風寒的侵襲會影響經絡,所以才會伴隨筋骨疼痛。現在有些疾病,例如大項風、蝦蟆瘟等,或是頭頸咽喉部位的癰腫,或是四肢關節肌肉的腫脹,都屬於這一類。關於八風的詳細解釋,可以參考《靈樞·運氣》篇。)黃帝問:那應該怎麼治療呢?岐伯回答:這是四季不同的時氣所導致的疾病,應該根據其病因,運用相反的治療方法來治愈。(四季之病,指的是受季節時氣影響的疾病。用相反的方法治療,就像《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所說的:治療要根據相反的原則,寒則用熱治,熱則用寒治,溫則用清治,清則用溫治,散則用收治,抑則用散治,燥則用潤治,急則用緩治,堅則用軟治,脆則用堅治,衰則用補治,強則用瀉治,使各個臟腑都保持正常的氣機,達到清靜平和的狀態,那麼病邪就會自然消除。治療這些癰腫疾病也是同樣的道理。)

2. 八十八、胃脘癰頸癰

(《素問·病能論》)

黃帝問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對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胃脈見於右關,所謂中附上,右外以候胃也。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脈當洪大,而反見沉細,故為胃氣之逆。脘音管。)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胃氣逆而人迎盛,逆在臟而熱在經也,即《終始》等篇所云人迎三盛病在陽明之謂。

)人迎者胃脈也,(人迎在結喉旁,足陽明動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陽明氣逆而盛,則熱邪聚於胃脘,故留結為癰。)

帝曰: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其真安在,言孰為正治之法也。)岐伯曰:此同名異等者也。(頸癰之名雖同,而證則有異,故治亦各有所宜。)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息,止也。癰有氣結而留止不散者,治宜用針以開除其氣,氣行則癰愈矣。

)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欲瀉其血,宜用砭石,血泄則氣衰而癰亦愈,此病同而治異也。)

白話文:

黃帝詢問:人患胃脘癰,該如何診斷?岐伯回答:診斷此病應觀察胃脈,脈象應是沉細的。沉細表示氣逆。(胃脈位於右關,即胸部中央偏上,從右側脈搏可以診斷胃的狀況。胃是氣血充盈的腑臟,脈象應該洪大,卻反而是沉細,所以是胃氣逆亂。脘音同管。)氣逆則人迎脈很盛,很盛就代表有熱。(胃氣逆亂而人迎脈盛,逆在臟腑而熱在經絡,這與《靈樞·終始》等篇所說人迎脈三盛則病在陽明經是一樣的。)人迎脈就是胃脈。(人迎脈位於喉結旁,是足陽明胃經的脈象。)氣逆而脈盛,則熱邪聚集在胃口,無法運行,所以胃脘形成癰腫。(陽明經氣逆而脈盛,熱邪聚集在胃脘,因此滯留結成癰腫。)

黃帝說:患頸癰的人,有的用砭石治療,有的用針灸治療都好了,其真正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其真安在,指的是哪種方法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岐伯回答:這同名而實則不同類。(頸癰名稱相同,但病情卻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一樣。)癰腫的氣機停滯的,應該用針刺疏通去除。(息,停止之意。癰腫有氣血凝滯不通的,宜用針刺疏通其氣,氣血流通則癰腫自愈。)氣盛血聚的,應該用砭石瀉血。(想要瀉血,就用砭石,血瀉則氣衰,癰腫也就好了,這同是頸癰,但治療方法不同。)

3. 八十九、癰疽五逆

(《靈樞·玉版篇》)

黃帝曰: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小針能取之乎?(喜怒不測,則氣有所逆;飲食不節,則臟有所傷;陰氣不足,故營有不行;陽氣有餘,故熱從而聚,皆足以致癰疽也。)岐伯曰:聖人不能使化者,為之邪不可留也。

故兩軍相當,旗幟相望,白刃陳於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謀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日之教也,須臾之得也。夫至使身被癰疽之病,膿血之聚者,不亦離道遠乎?夫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故聖人自治於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邪在天下則為亂,邪在人身則為病,及其已成,則雖聖人不能使之化,是以邪不可留也。譬之用兵者,必有夙教,必有定謀,而後可保其無危。人之治身,可素無調養之道乎?故惟聖人乃能自治於未形,愚者每遭其患矣。)黃帝曰:其已形不予遭,膿已成不予見,為之奈何?岐伯曰:膿已成十死一生,故聖人弗使已成,而明為良方,著之竹帛,使能者踵而傳之後世,無有終時者,為其不予遭也。

(此言兆庶之多,千古之邈,安得人人遭遇以救其疾苦,故惟有著之竹帛,以遺教將來,正為人之不予遭也。)黃帝曰:其已有膿血而後遭乎,不道之以小針治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針小者功小,無濟於事;針大者多害,恐有所傷。

故惟砭石及鈹針鋒針,皆可以取癰疽之膿血。針義詳針刺類二。砭,標兼切。鈹音披。)黃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岐伯曰:其在逆順焉。黃帝曰:願聞逆順。岐伯曰:以為傷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內藥而嘔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項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脫,是五逆也。除此五者為順矣。

(又《寒熱病篇》曰:五臟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背三,五臟之腧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是亦五逆之屬也。詳針刺類五十四。內,納同。嘶音西,聲破損也。)

白話文:

八十九、癰疽五逆

黃帝問道:疾病產生時,若喜怒無常,飲食不節制,陰氣不足,陽氣過盛,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癰疽的發生;陰陽失調,熱邪互相搏鬥,就會化膿。用小針可以治療嗎?(喜怒無常,則氣機逆亂;飲食不節,則傷及臟腑;陰氣不足,所以氣血運行不暢;陽氣過盛,所以熱邪聚集,這些都是導致癰疽的原因。)岐伯回答:即使是聖人,也無法使已形成的膿瘍自行消散,因為邪氣不可久留。

就好比兩軍對陣,旗幟相對,刀兵相見,這不是一天就能決定的;要讓百姓服從命令,禁止違抗,士兵免於刀兵之苦,也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而一旦身患癰疽,膿血積聚,不正是因為違背了養生之道嗎?癰疽的產生,膿血的形成,並非來自天上地下,而是積累細微的邪氣所致。所以聖人注重在疾病尚未形成時就加以調理,愚昧之人則往往等到疾病已經形成才去治療。

(邪氣瀰漫天下則天下大亂,邪氣入侵人體則導致疾病,一旦疾病形成,即使是聖人也不能使其自行消散,所以邪氣不可久留。譬如用兵打仗,必須要有長期的訓練和周密的謀劃,才能確保沒有危險。人體的保養,難道可以沒有長期的調養之道嗎?所以只有聖人才能在疾病未形成時就加以預防,愚昧之人常常遭受疾病的困擾。)黃帝問道:如果癰疽已經形成,該怎麼辦?膿已成形該如何處理?岐伯回答:膿已成形,十死一生,所以聖人注重預防,不讓它形成,並將有效的治療方法記錄下來,讓有能力的人代代相傳,永無止境,這就是為了預防疾病的發生。

(因為百姓眾多,時間久遠,不可能人人遇到疾病都能得到及時救治,所以只有將治療方法記錄下來,傳給後世,才是真正的預防疾病。)黃帝問道:如果已經形成膿血,該如何用小針治療?岐伯回答:用小的針治療小的膿瘍,效果有限;用大的針治療大的膿瘍,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已經形成膿血的癰疽,應該用砭石或鈹針來治療。(針太小,效果不佳;針太大,容易造成傷害。所以,只有砭石和鈹針才能夠治療癰疽的膿血。針法詳見針刺類第二部分。砭,既能標示病位,又能切開膿瘍。鈹,讀作pí。)黃帝問道:用大針治療會造成傷害,難道就不能避免嗎?岐伯回答:這取決於是否逆亂。黃帝問道:願聞逆亂之症狀。岐伯回答:眼白青黑,眼睛變小,這是第一個逆證;服用內服藥物卻嘔吐,這是第二個逆證;腹痛口渴嚴重,這是第三個逆證;肩頸部活動不便,這是第四個逆證;聲音嘶啞,面色蒼白,這是第五個逆證。除了這五個症狀之外,就是順證。

(《寒熱病篇》也提到:人體有五個部位:伏兔穴(腿部)一,腓腸肌(腿部)二,背部三,五臟腧穴(背部)四,項部五。這五個部位若長癰疽則會危及性命,這也是五逆的表現。詳見針刺類五十四。內,通「納」。嘶,音xī,聲音嘶啞。)

4. 九十、瘰癧

(《靈樞·寒熱篇》全)

黃帝問於岐伯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瘰癧者,其狀累然而歷貫上下也,故於頸腋之間,皆能有之。因其形如鼠穴,塞其一,復穿其一,故又名為鼠瘻。蓋以寒熱之毒,留於經脈,所以聯絡不止。一曰結核連續者為瘰癧,形長如蜆哈者為馬刀。

又曰脅肋下者為馬刀。瘰,裸、壘二音。癧音歷。瘻音漏。)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瘻之本皆在於臟,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瘰癧必起於少陽,而後延及陽明,二經表裡相傳,乃至厥陰、太陰俱能為病。大抵因鬱氣之積、食味之厚或風熱之毒結聚而成,故其所致之本皆出於臟,而標則見乎頸腋之間也。

若其毒之未甚,則但浮見脈中,尚未著於肌肉以化膿血者,去之猶易;若其膿血既成,則為力較難也。)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請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謂去其致之之本,則外見之末,自可引而衰也。)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予,與之針也。

審按其道,審脈氣所由之道也。徐往徐來,即補瀉之法,所謂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也。)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而已。(小如麥者,其初起也,故一刺即知其效,三刺其病可已,所以治在宜早,不可因小而忽之。

)黃帝曰: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而死,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瞳子者,骨之精也。赤脈下貫瞳子,以邪毒之焰深賊陰分而然,死之徵也。

然脈見二三者,其氣散而緩,脈聚為一者,其毒銳而專,此又死期遲速之有異也。又論疾診尺篇言診寒熱者亦同此法,詳脈色類三十二。)

白話文:

九十、瘰癧

黃帝問岐伯:頸部和腋下出現寒熱瘰癧,都是什麼氣導致的?岐伯回答:這些都是鼠瘻,是寒熱的毒氣停留在經脈中而不消失造成的。瘰癧的症狀是腫塊一個接著一個,連綿不斷地向上向下延伸,所以頸部和腋下都會長。因為它的形狀像老鼠的洞穴,堵住一個,又會穿出另一個,所以也叫鼠瘻。總之,是因為寒熱的毒氣停留在經脈中,導致病情持續不斷。一種是腫塊連在一起的叫做瘰癧,形狀細長像刀鞘的叫做馬刀。肋骨下方的也叫馬刀。瘰讀作luǒ或lěi,癧讀作lì,瘻讀作lòu。

黃帝問:怎麼治療?岐伯回答:鼠瘻的根本原因都在內臟,症狀則在頸部和腋下出現。如果腫塊浮在經脈中,還沒有深入肌肉化膿,比較容易治療。瘰癧一定是由少陽經開始,然後蔓延到陽明經,兩條經脈表裡相傳,甚至厥陰、太陰經也會受影響。大多數是因為鬱氣積聚、飲食過於肥甘厚膩,或風熱毒邪結聚而成,所以病根在內臟,症狀則出現在頸部和腋下。

如果毒邪還不嚴重,只是浮在經脈中,還沒有深入肌肉化膿,治療比較容易;如果已經化膿,治療就比較困難了。

黃帝問:怎麼治療?岐伯回答:要從根本入手,引導邪氣排出,就能使病情減輕並根除寒熱之邪。也就是說,治好致病的根本原因,外在的症狀自然會減輕。要仔細診察經脈的走向,施以針灸治療,緩緩進針,緩緩退針。(緩緩進針則補,緩緩退針則瀉)。如果腫塊小如麥粒,一針就能見效,三針就能痊癒。這是因為早期治療效果最好,不能因為腫塊小而忽視。

黃帝問:如何判斷病情輕重,以及能否治愈?岐伯回答:觀察眼睛,如果眼白中有紅色血脈,上下貫穿瞳孔,看到一根血脈,一年內會死;看到一根半血脈,一年半內會死;看到兩根血脈,兩年內會死;看到兩根半血脈,兩年半內會死;看到三根血脈,三年內會死;如果紅色的血脈沒有貫穿瞳孔,則可以治療。眼睛是全身經脈匯聚的地方,瞳孔是骨骼的精華。紅色的血脈貫穿瞳孔,是因為邪毒之氣深入陰分所致,這是死亡的徵兆。但如果看到兩三根血脈,氣血比較分散緩慢;如果血脈聚成一股,則毒邪銳利而集中,因此死亡時間快慢有所不同。在《診斷寒熱篇》中也有類似的診斷方法,詳見脈色類三十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