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八卷 (3)

回本書目錄

十八卷 (3)

1. 八十二、不得臥

(《素問·逆調論》《病能論》)

帝曰: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臥行而喘者,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臥臥而喘者,皆何臟使然?願聞其故。(《素問·逆調論》。)

岐伯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足之三陽,其氣皆下行,足之三陰,其氣皆上行,亦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之義。故陽明上行者為逆,逆則氣連於肺而息有聲,此胃氣之不降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

(陽明為水穀之海,氣逆不降,則奔迫而上,所以不得臥。)《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下經》,古經也。不安,反復不寧之謂。今人有過於飽食或病脹滿者,臥必不安,此皆胃氣不和之故。按:上文所問不得臥而息無音者,義亦同此,故不復答。)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病不在胃,亦不在臟,故起居如故。氣逆於肺之絡脈者,病淺而微,故但為息有音耳。上文所問有得臥行而喘者,義亦類此,故不復答。)

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帝曰:善。(水病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故為不得臥臥則喘者,標本俱病也。義詳針刺類三十八。上文所問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義類此節,故不復答。愚按:本篇所論喘息不得臥者,有肺胃腎三臟之異:在肺絡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病之微者也;在胃者,不得臥而息有音也,甚於肺者也。在腎者,不得臥臥則喘也,又其甚者也。

夫息有音者,即喘之漸,喘出於腎,則病在根本矣,故愈深者必愈甚。凡虛勞之喘,義亦猶此,有不可不察也。)

帝曰: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何也?(《素問·病能論》)岐伯曰:臟有所傷。(凡五臟受傷,皆能使臥不安,如七情勞倦、飲食風寒之類皆是也。)及精有所之寄則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之寄,氣復得所之謂。五臟主藏精者也,臟有所傷則精有所失,精有所失則神有不安,故必使精復神安,則臥亦安矣。否則病之既及,又能何所懸置而可使無患哉?)

帝曰: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偃,衣典切,仰臥也。)岐伯曰:肺者臟之蓋也,(五臟之應天者肺也,故為五臟六腑之蓋。)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得偃臥,(盛言邪氣實也,故令脈大。邪盛於肺者,偃臥則氣促而急,故不能也。)論在《奇恆》《陰陽》中。(皆古經篇名。)

白話文:

八十二、不得臥

黃帝問道:有些人逆氣上逆,無法平臥休息,呼吸還有聲音;有些人無法平臥休息,呼吸卻沒有聲音;有些人起居如常,呼吸卻有聲音;有些人可以平臥行走,卻氣喘;有些人無法平臥,也無法行走,而且氣喘;有些人無法平臥,一躺下就氣喘,這些都是哪個臟腑引起的?請您說明原因。

岐伯回答:無法平臥,呼吸有聲音,這是陽明經氣逆亂的表現。足三陽經的氣通常向下運行,現在卻逆行向上,所以呼吸才會發出聲音。陽明經就是胃經,胃是六腑之海,其氣也向下運行,陽明經氣逆亂,無法順其常道運行,所以無法平臥。古經記載:「胃不和則臥不安」,就是這個道理。至於無法平臥而呼吸無聲的情況,其原因也與此相同,在此就不贅述了。

至於起居如常,呼吸卻有聲音,這是肺的絡脈氣逆的表現。絡脈無法順著經絡上下運行,停滯於經脈之中,而絡脈病變較輕微,所以起居如常,卻有呼吸聲。至於可以平臥行走卻氣喘的情況,原因也與此類似,在此就不贅述了。

至於無法平臥,一躺下就氣喘,這是水氣入侵的表現。水氣循著津液流動,腎臟是主水之臟,主管津液,也主宰睡眠和呼吸。水病的根本在腎,末端在肺,所以無法平臥,一躺下就氣喘,是標本兼病。至於無法平臥,也無法行走,而且氣喘的情況,與此類似,在此就不贅述了。總而言之,本篇討論的喘息無法平臥,有肺、胃、腎三個臟腑不同的病因:肺絡脈問題,起居如常而呼吸有聲,病情較輕;胃的問題,無法平臥且呼吸有聲,比肺的問題嚴重;腎的問題,無法平臥,一躺下就氣喘,是最嚴重的情況。呼吸有聲音,是氣喘的初期表現,氣喘源於腎,則病在根本,所以病情越深,症狀越重。所有虛勞引起的氣喘,道理也與此類似,不可不察。

黃帝問道:人為什麼臥下感到不安呢?

岐伯回答:是因為臟腑受損。五臟受損都會導致臥不安,例如七情勞倦、飲食不節、風寒侵襲等。精氣有所寄託就能安穩,所以人無法忍受疾病的折磨。五臟主藏精氣,臟腑受損就會精氣虧損,精氣虧損就會神魂不安,所以必須讓精氣恢復,神魂安穩,睡眠才能安穩。否則,疾病加重,還能如何安然無恙呢?

黃帝問道:人為什麼不能仰臥呢?

岐伯回答:肺是臟腑之蓋,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能仰臥。邪氣盛於肺,仰臥則氣促而急,所以不能仰臥。詳細論述在《奇恆賦》和《陰陽應象大論》中。

2. 八十三、不臥多臥

(《靈樞·邪客篇》《大惑論》)

黃帝問於伯高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何氣使然?(《靈樞·邪客篇》)

邪氣感人,令人寐無從生,故云不臥出也。瞑音明,又上聲。)伯高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宗氣,大氣也。隧,道也。糟粕之道出於下焦,津液之道出於中焦,宗氣之道出於上焦,故分為三隧。

喉嚨為肺之系而下貫於心,故通宗氣而行呼吸。粕音樸。隧音遂。)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榮氣出於中焦,中焦者受水穀之氣,泌其津液,變化以為血脈,外而四肢,內而臟腑,無所不至,故其運行之數,與刻數皆相應也。義詳經絡類二十四、二十六。

泌音秘,泉水貌。)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中,故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義詳本類前六十七及經絡類第六。

晝行於陽,常從足太陽始,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始,義詳經絡類二十五。)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邪氣逆於臟腑,則衛氣不得入於陰分,故偏盛於陽。陽偏盛則陽蹺陷,陷者受傷之謂,陽盛陰虛,故目不瞑。

又《大惑論》義正與此同,詳見下文。蹺有五音:蹺、皎、喬、腳,又極虐切。)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補其不足,瀉其有餘,(此刺治之補瀉也。補其不足,即陰蹺所出足少陰之照海也。瀉其有餘,即陽蹺所出足太陽之申脈也。若陰盛陽虛而多臥者,自當補陽瀉陰矣。

)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謂既刺之後,仍當用藥以治之。凡不臥之證,有邪實者多屬外因,有營虛者多屬內因,此半夏湯一法,蓋專為去邪者設耳。)黃帝曰:善。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

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古今量數不同,大約古之黍量一斗,合今之鐵斛數三升二合。然則云八升者,即今之二升五合六勺,云五升者,即今之一升六合許耳。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火沸者,先以火沸其水,而後置藥於中也。

秫米,糯小米也,即黍米之類而粒小於黍,可以作酒,北人呼為小黃米,其性味甘黏微涼,能養營補陰;半夏味辛性溫,能和胃散邪,除腹脹目不得瞑,故並用之。秫米一升,約今之三合二勺。半夏五合,約今之一合六勺。炊至一升半,約今之四合八勺也。秫音術。)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

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滓音子,柤也。)

黃帝曰:病而不得臥者,何氣使然?(《靈樞·大惑論》。)

此言因病而不得臥者也。岐伯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此其常也。若病而失常,則或留於陰,或留於陽,留則陰陽有所偏勝,有偏勝則有偏虛而寤寐亦失常矣。)

黃帝曰:病目而不得視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此言因病而目有不能開視及病而多寐者,以衛氣留於陰分,陰蹺滿而陽氣虛耳。觀《寒熱病篇》曰: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內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即此上文兩節之義。

詳針刺類四十四。)

黃帝曰:人之多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腸胃大則衛氣留久,皮膚濕則分肉不解,其行遲。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臥矣。(此下二節,言有不因於病而為多臥少臥之異者也。

解,利也。人之臟腑在內,內者陰也;皮膚分肉在外,外者陽也。腸胃大則陰道迂遠,肉理濕滯不利則陽道舒遲,故衛氣之留於陰分者久,行於陽分者少,陽氣不精,所以多瞑臥也。今人有飽食之後即欲瞑者,正以水穀之悍氣暴實於中,則衛氣盛於陰分,而精陽之氣有不能勝之耳。世俗但呼為脾倦,而不知其有由然也。

)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瞑焉。(腸胃小,則衛氣之留於陰者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則衛氣之留於陽者久,故少瞑也。)

黃帝曰:其非常經也,卒然多臥者,何氣使然?(非常經者,言其變也,蓋以明邪氣之所致然者。)岐伯曰:邪氣留於上膲,上膲閉而不通,已食若飲湯,衛氣留久於陰而不行,故卒然多臥焉。(邪氣居於上焦而加之食飲,則衛氣留閉於中,不能外達陽分,故猝然多臥。然有因病而不能瞑者,蓋以邪客於臟,則格拒衛氣,不得內歸陰分耳。

膲,焦同。)黃帝曰:善。治此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臟腑,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定乃取之。(治此諸邪者,統言本論八證也。此篇止類其五,外神亂則惑等三證,詳前八十一。先其臟腑者,欲辨陰陽之淺深也。誅其小過者,言此諸證,雖非重大之疾,亦不可不除之也。

然人之致此,各有所由,故於形志苦樂,尤所當察。蓋苦者憂勞,多傷心肺之陽,樂者縱肆,多傷脾腎之陰,必有定見,然後可以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