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八卷 (2)
十八卷 (2)
1. 八十、涕淚
(《素問·解精微論》全)
黃帝在明堂,雷公請曰:臣授業傳之行教,以經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所滋,行治有賢不肖,未必能十全。(言授業於人而傳之行教,惟藉此經論諸法,然猶有不能十全,故更問其詳也。)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請問其所以然者,卑賤富貴,人之形體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謹聞命矣。
(謂先日之所聞者若此,已皆適其當也。)請問有毚愚樸漏之問,不在經者,欲聞其狀。毚,妄也。漏當作陋。問不在經,故曰毚愚樸陋,自歉之辭也。樸舊作僕,按:全元起本作樸,於義為妥,今改從之。毚音讒。)帝曰:大矣。(謂亦有大要存也。)公請問: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經有也。
(口問篇具載此義,故曰在經有也。詳前章。)復問: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泣與涕所出不同,故復問其故。)帝曰:若問此者,無益於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言此雖無益於醫治,而工所當知,亦無往非道也。)夫心者五臟之專精也,(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故為五臟之專精。
)目者其竅也,(目即專精之外竅也。)華色者其榮也。(華色,即專精之外榮也。)是以人有德也,則氣和於目;有亡,憂知於色。(人有道德則心和,心和則和氣見於目。人有亡失則心憂,心憂則憂氣知於色也。)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目為宗脈所聚而眾水歸之,故悲則泣下。
《五癃津液別篇》曰: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故泣出矣。)水宗者積水也,積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輔之裹之,故水不行也。(水宗,水之原也。五液皆宗於腎,故又曰宗精。
精能主持水道,則不使之妄行矣。)夫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志藏於腎,腎屬水也。神藏於心,心屬火也。目為上液之道,故神志相感則水生於目。)故諺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與心精共湊於目也。(神悲於心,則志應於腎,故心悲名曰志悲,而水火之精皆上湊也。
)是以俱悲,則神氣傳於心,精上不傳於志而志獨悲,故泣出也。(悲則心系急,故神氣傳於心。傳於心則精不下傳於志,精聚於上,志虛於下,則志獨生悲而精無所持,此所以水不藏於下,而泣出於上也。)泣涕者腦也,腦者陰也,(泣涕者,因泣而涕也。涕出於腦,腦者精之類,為髓之海,故屬乎陰。
)髓者骨之充也,(髓充滿於骨空,諸髓者皆屬於腦。)故腦滲為涕。(鼻竅上通於腦也。)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從之者,其行類也。(志與骨皆屬於腎,故志為骨之主而涕亦從乎水也。)夫涕之與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俱死,生則俱生。(水液同類,故如兄弟。
)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橫行也。(橫行言其多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從者,所屬之類也。(相從以類,由勢有弗容已者。)雷公曰:大矣。請問人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從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則志不悲,陰陽相持,泣安能獨來?(泣不出,淚不下也。
哭者以其心悲,心悲以其神慈,神慈則志悲,志悲所以泣出。夫神不慈、志不悲者,正以神為陽,志為陰,陰陽相持之固,則難於感動,所以泣涕不能獨至。)夫志悲者惋,惋則沖陰,沖陰則志去目,志去則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惋,慘郁也。陰,精也。陰氣受沖則志去於目,故精神不守而涕泣弗能禁也。
惋,烏貫切。)且子獨不誦不念夫經言乎?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並,偏聚也。火獨光,陽之亢也。厥因氣逆,故陰陽各有所並,並則陽氣不降,陰氣不升,故上為目無所見而下為足寒。陰中無陽,故又生脹滿之疾。
)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一水,目之精也。五火,即五臟之厥陽並於上者也。眥當作視。)是以氣衝風,泣下而不止。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內守於精,是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也。(天之陽氣為風,人之陽氣為火,風中於目,則火氣內燔而水不能守,故泣出也。燔音凡。
)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類也。(火疾風生,陽之極也。陽極則陰生承之,乃能致雨,人同天地之氣,故風熱在目而泣出,義亦無兩。)
2. 八十一、神亂則惑、善忘、飢不嗜食
(《靈樞·大惑論》)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嘗上於清冷之臺,中階而顧,匍匐而前,則惑。余私異之,竊內怪之,獨瞑獨視,安心定氣,久而不解。獨博獨眩,被髮長跪,俯而視之,後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氣使然?(臺之高者其氣寒,故曰清冷之臺。凡人登高博望,目見非常之處,無不神魂驚蕩而心生眩惑,故特藉此以問其由然也。
匍音蒲。匐,伏、䯊二音。眩音玄,又去聲。)岐伯對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為之精,為精明之用也。義如脈色類三十。)精之窠為眼,(窠者,窩穴之謂。眼者,目之總稱。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眼為精之窠而五色具焉。窠音科。)骨之精為瞳子,(瞳子,眸子也。
骨之精,主於腎,腎屬水,其色玄,故瞳子內明而色正黑。瞳音同。眸音謀。)筋之精為黑眼,(黑,眼黑珠也。筋之精,主於肝,肝色青,故其色淺於瞳子。)血之精為絡,(絡,脈絡也。血脈之精,主於心,心色赤,故眥絡之色皆赤。)其窠氣之精為白眼。(窠氣者,言目窠之氣也。
氣之精,主於肺,肺屬金,故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約束,眼胞也。能開能闔,為肌肉之精,主於脾也。脾屬土,所以藏物,故裹擷筋骨血氣四臟之精,而併為目系,以上出於腦項之間。擷,爻結切,以衣衽收物謂之擷。
)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前邪字,邪氣也。後邪字,與斜同。邪氣中於風府、天柱之間,乘其虛則入腦連目,目系急則目眩睛斜,故左右之脈互有緩急,視岐失正,則兩睛之所中於物者,不相比類而各異其見,是以視一為兩也。此承帝問而先發邪氣之中人者如此,以明下文之目見非常者,亦猶外邪之屬耳。
)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神氣之所生也。(臟腑營衛魂魄所至者皆神氣也,故目為神氣之所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也,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陰陽,即精神之本,故陰陽合傳而成精明之用。)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精神雖統於心,而外用則在目,故目為心之使,心為神之舍,所以目見非常於外,則神魂眩惑於心也。)黃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東苑,未曾不惑,去之則復,余唯獨為東苑勞神乎?何其異也?(每之東苑,未曾不惑,謂雖不登高,其惑亦然,故疑異也。)岐伯曰:不然也。
心有所喜,神有所惡,卒然相感則精氣亂,視誤故惑,神移乃復。(偶為遊樂,心所喜也。忽逢奇異,神則惡之。夫神有所惡,則志有不隨,喜惡相感於卒然,故精氣為亂。去之則神移,神移則復矣。)是故間者為迷,甚者為惑。(間者,言其未甚也,亦足相迷;況其甚者,能無惑乎?)
黃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下氣有餘,對上氣不足而言,非謂下之真實也。心肺虛於上,營衛留於下,則神氣不能相周,故為善忘,陽衰於上之兆也。)
黃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谷消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胃氣逆上而不能運行,即其寒也。脾胃熱而胃脘寒,所以雖飢而不欲食。本論諸邪有總治之法,曰先其臟腑,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定乃取之,一節。詳後八十三。
蓋彼此同出一論,今類從於彼,所當參用。嗜音示。)
白話文:
黃帝詢問岐伯,自己曾登上清涼的高臺,走到臺階中間回頭看,然後匍匐前進,就感到迷惑。自己感到奇怪,閉上眼睛睜開眼睛,安心靜氣,很久都不能解惑,感到頭暈目眩,披散頭髮跪下,俯視地面,很久都無法恢復正常。突然從高處下來,是什麼氣導致這樣呢?岐伯回答說: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於眼而使眼睛明亮。眼睛是精氣的窩穴,骨髓的精氣形成瞳孔,筋的精氣形成黑眼珠,血的精氣形成眼部的血管,肺的精氣形成白眼球,肌肉的精氣形成眼瞼,包裹著筋骨血氣的精氣,與經脈連接,上通於腦,後從項部出來。所以邪氣侵入項部,遇到身體虛弱的地方,深入則沿著眼部經絡進入腦部,進入腦部則腦部旋轉,腦部旋轉則牽引眼部經絡緊張,眼部經絡緊張則頭暈眼花,邪氣侵犯精氣,精氣受損不相協調,則精氣散亂,精氣散亂則視覺錯亂,看到一個東西變成兩個。眼睛是五臟六腑精氣的匯聚之處,是營衛、魂魄、神氣經常活動的地方。所以神勞則魂魄散亂,意志迷亂。因此瞳孔和黑眼珠屬陰,白眼球和紅血絲屬陽,陰陽相互傳導,使眼睛明亮。眼睛是心的使役,心是神的居所,所以神精氣亂而不協調,突然見到異常的事物,精神魂魄散亂不相協調,所以感到迷惑。黃帝說:我懷疑是這樣。我每次去東苑,都感到迷惑,離開後就好了,難道只是因為我在東苑勞神所致嗎?為何如此不同?岐伯回答說:不是這樣。心裡有所喜悅,精神有所厭惡,突然相互影響,則精氣紊亂,視覺錯誤所以迷惑,精神轉移就好了。所以輕微的為迷惘,嚴重的就迷惑。黃帝問:人為什麼容易健忘,是什麼氣導致的呢?岐伯回答說:上焦之氣不足,下焦之氣有餘,腸胃實滿而心肺虛弱,虛弱則營衛之氣停留在下焦,久而不能及時上行,所以容易健忘。黃帝問:人為什麼容易飢餓但不愛吃東西,是什麼氣導致的呢?岐伯回答說:精氣聚集於脾臟,熱氣停留在胃部,胃熱則消化食物快,食物消化快所以容易飢餓。胃氣逆流上衝則胃脘部寒冷,所以不愛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