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八卷 (2)
十八卷 (2)
1. 八十、涕淚
(《素問·解精微論》全)
白話文:
《素問·解精微論》是一篇深入探討中醫理論基礎的經典文本,內容涵蓋了氣、血、脈、經絡等多個重要方面,旨在解說精微之理,讓讀者能夠深入理解中醫學的深奧知識。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觀點和理論:
-
氣與血: 經論強調氣是生命之源,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元素。血則是氣運轉的載體,是身體健康和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基礎。
-
脈: 脈道在中醫理論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血液循環的通道,也是氣行的道路。脈象的診斷是中醫臨牀診療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脈象可以瞭解身體的陰陽、虛實、寒熱等狀態。
-
經絡: 經絡系統是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它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等,是氣血循行的路徑。經絡理論認為,人體的各種功能和疾病都與經絡的運行有關,通過針灸、拔罐等方法調節經絡,可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
五行理論: 在中醫學中,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被視為宇宙萬物的基本構成因素,每種元素都有其特定的性質和功能。五行理論用來解釋人體的臟腑功能、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治療方法。
-
養生之道: 除了對疾病的診治,中醫還重視預防和養生。經論中提到了許多養生的方法,如適度的運動、合理的飲食、保持情緒平和等,這些都是為了維護身體的健康和延長壽命。
《素問·解精微論》中的這些理論和觀點,為後世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至今仍對中醫學的理論研究和臨牀實踐產生著重要影響。
黃帝在明堂,雷公請曰:臣授業傳之行教,以經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所滋,行治有賢不肖,未必能十全。(言授業於人而傳之行教,惟藉此經論諸法,然猶有不能十全,故更問其詳也。)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請問其所以然者,卑賤富貴,人之形體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謹聞命矣。
白話文:
黃帝在明堂,雷公請求說:「我傳授醫術給學生並傳播醫教,使用經書理論來深入探討形體的法則,以及陰陽、針灸、湯藥的滋補作用。施行治療有賢能或庸劣之分,但未必能達到盡善盡美。」(雷公的意思是,他將醫術傳授給學生並推廣醫教,主要依據經書理論和各種方法,但還是不能保證完全成功,所以想進一步請教細節。)如果先了解悲傷、哀愁、喜悅、憤怒等情緒,以及乾燥、潮濕、寒冷、炎熱等氣候因素,以及陰陽、婦女等方面的知識。請問這些知識的來源,以及它們對人體形體的影響。羣臣都明白了雷公的問題,仔細聆聽黃帝的回答。
(謂先日之所聞者若此,已皆適其當也。)請問有毚愚樸漏之問,不在經者,欲聞其狀。毚,妄也。漏當作陋。問不在經,故曰毚愚樸陋,自歉之辭也。樸舊作僕,按:全元起本作樸,於義為妥,今改從之。毚音讒。)帝曰:大矣。(謂亦有大要存也。)公請問: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經有也。
白話文:
(對於我前幾天所聽到的,現在回想起來,都非常切合實際。)請問還有一些疏漏、愚昧、粗鄙的問題,不在經書中記載的,想聽聽您的見解。疏漏,就是虛妄。漏應寫作陋。問題不在經書中,所以說疏漏愚昧粗鄙,這是自我謙虛的說法。樸舊寫作僕,按:全元起的原本寫作樸,這樣更合理,現在改用全元起的寫法。疏漏讀音同「讒」。)
黃帝說:很重要。(意思是也有重要的要點需要注意。)請問:哭泣卻沒有眼淚,或者流的眼淚很少,是什麼原因?黃帝說:這在經書中有記載。
(口問篇具載此義,故曰在經有也。詳前章。)復問: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泣與涕所出不同,故復問其故。)帝曰:若問此者,無益於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言此雖無益於醫治,而工所當知,亦無往非道也。)夫心者五臟之專精也,(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故為五臟之專精。
白話文:
(《口問篇》已經詳細記載了這個道理,所以說它在經書中是有記載的。詳見上文。)又問:不知道水從哪裡產生,鼻涕從哪裡流出?(哭泣和鼻涕流出是不同的,所以再次詢問原因。)黃帝說:如果你問這個問題,對治療沒有幫助。醫生要知道的,道生萬物。(意思是雖然這個問題對治療沒有幫助,但醫生應該知道的,因為萬物皆有道。)心是五臟的精髓,(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精氣神所寄居的地方,所以是五臟的精髓。)
)目者其竅也,(目即專精之外竅也。)華色者其榮也。(華色,即專精之外榮也。)是以人有德也,則氣和於目;有亡,憂知於色。(人有道德則心和,心和則和氣見於目。人有亡失則心憂,心憂則憂氣知於色也。)是以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目為宗脈所聚而眾水歸之,故悲則泣下。
白話文:
眼睛是專門用來看到的孔竅。(它專門接受精氣的孔竅。)眼睛的顏色是精神的反映。(眼睛的顏色是反映精神的榮枯。)因此,一個人有道德修養,那麼他的氣色就會和順地表現在眼睛上;如果一個人心懷憂怨,就能從他的臉色上看出來。(一個人有道德修養,心就會平和,心平和順就會和氣地表現在眼睛上。一個人有哀傷愁苦,心就會憂愁,心憂愁就會憂傷地表現在臉色上。)因此,悲哀就會流淚,流淚是水從眼睛流出的緣故。(眼睛是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匯聚之地,所以所有的水液都會歸附於眼睛,因而悲傷的時候就會流淚。
《五癃津液別篇》曰: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故泣出矣。)水宗者積水也,積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輔之裹之,故水不行也。(水宗,水之原也。五液皆宗於腎,故又曰宗精。
白話文:
《五癃津液別篇》中說:五臟六腑的津液,都會上升滲入眼睛。如果心情悲傷時,氣息就會急促,氣息急促時,肺就會向上提,肺一上提,津液就會溢出,所以就會流淚。
「水宗」是指積水,積水屬於至陰,至陰就是腎的精華。之所以宗精之水不會流出,是因為腎精將其固守住,將其包裹住,所以水才會穩固。
(「水宗」是水的源頭,五液都以腎為源,所以又稱「宗精」。)
精能主持水道,則不使之妄行矣。)夫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志藏於腎,腎屬水也。神藏於心,心屬火也。目為上液之道,故神志相感則水生於目。)故諺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與心精共湊於目也。(神悲於心,則志應於腎,故心悲名曰志悲,而水火之精皆上湊也。
白話文:
如果精氣能主持水道的運作,就能防止它亂流。水中的精華是意志,火中的精華是精神,水火互相影響,精神和意志都會傷心。因此,眼睛的水液也是由此而生的。(意志藏在腎裡,腎屬水。精神藏在心裡,心屬火。眼睛是上方液體運行的道路,所以精神和意志互相影響,就會在眼睛產生水液。)因此有句俗話說:心裡悲傷稱為意志悲傷。意志和心的精華一起聚集在眼睛。(精神在心悲傷,意志在腎就會相應,所以心悲傷稱為意志悲傷,而水火之精都聚集在上面。)
)是以俱悲,則神氣傳於心,精上不傳於志而志獨悲,故泣出也。(悲則心系急,故神氣傳於心。傳於心則精不下傳於志,精聚於上,志虛於下,則志獨生悲而精無所持,此所以水不藏於下,而泣出於上也。)泣涕者腦也,腦者陰也,(泣涕者,因泣而涕也。涕出於腦,腦者精之類,為髓之海,故屬乎陰。
白話文:
因此,當感到悲傷時,精神和氣息都會傳遞到心臟。神氣傳到心臟,精氣便不會繼續傳到意志力所處的位置,而只在心臟處產生悲傷。這是因為心絞痛,所以神氣傳達到心臟。傳達到心臟,精氣便不會繼續傳到意志力所處的位置,精氣聚於上,意志力虛於下,因此意志力只能感受到悲傷,而精氣又無處寄託,這便是眼淚無法在下方貯藏,而從上方流出的原因。
流出的眼淚來自於腦部,腦部屬於陰性。(流出的眼淚,是因為哭泣才流的。眼淚來自於腦部,腦部屬於精氣的一種,是髓海,所以屬於陰性。)
)髓者骨之充也,(髓充滿於骨空,諸髓者皆屬於腦。)故腦滲為涕。(鼻竅上通於腦也。)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從之者,其行類也。(志與骨皆屬於腎,故志為骨之主而涕亦從乎水也。)夫涕之與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俱死,生則俱生。(水液同類,故如兄弟。
白話文:
髓是骨頭的填充物,所有的髓都屬於腦部。所以腦部滲漏會變成鼻涕。(鼻孔的上方與腦部相通。)意志是骨頭的主宰,水液流動的時候鼻涕會跟著,它們的運行方式很相似。(意志和骨頭都屬於腎,所以意志是骨頭的主宰,而鼻涕也隨水液而流。)鼻涕和眼淚就像人的兄弟,遇到了危機會同時死去,生長也會同時生長。(水液同屬一類,因此就像兄弟一樣。)
)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橫行也。(橫行言其多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從者,所屬之類也。(相從以類,由勢有弗容已者。)雷公曰:大矣。請問人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從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則志不悲,陰陽相持,泣安能獨來?(泣不出,淚不下也。
白話文:
他的心志因為悲傷而導致神志悲傷,所以涕淚一起湧出,而且還很多。因為人體內的悲傷之氣很多,所以涕淚就會一起湧出,並且互相追隨。這就好像事物之間有相互聯繫的關係一樣,因為受到情感的驅使,就無法控制自己。雷公問道:這太神奇了。請問人哭泣而沒有眼淚,或者眼淚流出來卻很少,沒有鼻涕跟著一起流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帝釋天回答道:人哭泣而沒有眼淚,是因為他沒有真的感到悲傷。不哭泣的人,是因為他心地不仁慈。心地不仁慈,就沒有悲傷的心情,陰陽互相牽制,眼淚怎麼能夠單獨流出來呢?
哭者以其心悲,心悲以其神慈,神慈則志悲,志悲所以泣出。夫神不慈、志不悲者,正以神為陽,志為陰,陰陽相持之固,則難於感動,所以泣涕不能獨至。)夫志悲者惋,惋則沖陰,沖陰則志去目,志去則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惋,慘郁也。陰,精也。陰氣受沖則志去於目,故精神不守而涕泣弗能禁也。
白話文:
人之所以哭泣,是因為內心悲傷。內心悲傷,是因為精神具有慈悲心。精神具有慈悲心,則意念也會悲傷,意念悲傷,於是就會流淚。
如果精神沒有慈悲心,意念也不會悲傷,這是因為精神屬於陽氣,意念屬於陰氣。陰陽相持,堅固難動,因此很難被感動,所以無法獨立流淚。
然而,意念悲傷就會哀傷,哀傷就會衝擊陰氣。陰氣受衝擊,意念就會離開眼睛。意念離開眼睛,精神就無法守護精氣。精神離開眼睛,淚水便會流出來。
(哀傷,指悲痛憂鬱。陰氣,指精氣。陰氣受衝擊,意念就會離開眼睛,所以精神無法守護精氣,而導致淚水無法抑制地流出。)
惋,烏貫切。)且子獨不誦不念夫經言乎?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並,偏聚也。火獨光,陽之亢也。厥因氣逆,故陰陽各有所並,並則陽氣不降,陰氣不升,故上為目無所見而下為足寒。陰中無陽,故又生脹滿之疾。
白話文:
(惋,讀音同「惋」。)而且你難道沒有讀過那些經文典籍嗎?症狀發作時就會出現目盲。這時陽氣全都集中在上方,陰氣全都集中在下方。陽氣集中在上方,就會出現火氣旺盛的症狀;陰氣集中在下方,就會出現腳部冰冷,腳部冰冷就會導致脹滿。(集中,指偏向某一方。火氣旺盛,是指陽氣過於亢盛。發作時由於氣血逆流,所以陰陽各自分佈在不同的位置。集中後導致陽氣無法下降,陰氣無法上升,所以上面出現目盲,下面出現腳部冰冷。陰中沒有陽氣,所以又會產生脹滿的疾病。)
)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一水,目之精也。五火,即五臟之厥陽並於上者也。眥當作視。)是以氣衝風,泣下而不止。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內守於精,是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也。(天之陽氣為風,人之陽氣為火,風中於目,則火氣內燔而水不能守,故泣出也。燔音凡。
白話文:
如果精氣不足(水),就會被五臟陽氣(火)所勝,導致視力模糊。(精氣是眼睛的精華;五臟陽氣是指五臟最旺盛的陽氣集中在上面。視應為眥,即眼角。)所以,風吹到眼睛時,會不停流淚。這是因為風進入眼睛,人的陽氣就會內守於精,導致火氣灼燒眼睛,所以遇到風就會流淚。(天上的陽氣叫做風,人體的陽氣叫做火。風進入眼睛,火氣就會在內部灼燒,導致精氣無法守住,所以才會流淚。燔讀音為凡。)
)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類也。(火疾風生,陽之極也。陽極則陰生承之,乃能致雨,人同天地之氣,故風熱在目而泣出,義亦無兩。)
白話文:
有這樣一個比喻:大火盛行時產生強風,這才能帶來降雨,這兩者是同一類型的現象。(大火盛行時產生強風,代表陽氣達到極致。當陽氣達到極致時,陰氣就會產生並承接陽氣,這才能導致降雨。人與天地萬物同源,所以當風熱之氣停留於眼睛時,就會產生流淚現象,其中的道理與降雨的過程是一樣的。)
2. 八十一、神亂則惑、善忘、飢不嗜食
(《靈樞·大惑論》)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嘗上於清冷之臺,中階而顧,匍匐而前,則惑。余私異之,竊內怪之,獨瞑獨視,安心定氣,久而不解。獨博獨眩,被髮長跪,俯而視之,後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氣使然?(臺之高者其氣寒,故曰清冷之臺。凡人登高博望,目見非常之處,無不神魂驚蕩而心生眩惑,故特藉此以問其由然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曾登上清涼的高臺,走到一半回頭往下看,繼續往前走,卻感到眩暈。我心中感到奇怪,偷偷地疑惑不解,閉上眼睛只用一隻眼睛看,讓心安靜,讓氣平穩,但過了好久還是沒辦法解除。我轉動頭頸,暈眩得更厲害,披頭散髮地跪在地上,低頭往下看,過了很久還是沒有好轉。突然從高臺上跳下來,是什麼氣導致的呢?」(高高的臺子其氣息寒冷,所以稱為清涼之臺。一般人登上高處遠眺,眼睛看到不尋常的地方,沒有不感到心神驚駭,心中產生幻覺的,所以特別藉此機會詢問這其中的緣故。)
匍音蒲。匐,伏、䯊二音。眩音玄,又去聲。)岐伯對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為之精,為精明之用也。義如脈色類三十。)精之窠為眼,(窠者,窩穴之謂。眼者,目之總稱。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眼為精之窠而五色具焉。窠音科。)骨之精為瞳子,(瞳子,眸子也。
白話文:
匍音同蒲。匐,讀作「伏」或「䯊」兩種音。眩音同玄,又可讀去聲。
岐伯回答說: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於眼睛而成為眼睛的精華。(成為眼睛的精華,是為了讓眼睛有精明的作用。意思類似於《脈色類三十》。)精華的所在就是眼窩,(眼窩,指凹陷的地方。眼睛,指眼睛的總稱。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於眼睛,所以眼窩是精華所在的部位,因此具有五種顏色。窠,讀音「科」。)骨頭的精華就是瞳孔,(瞳孔,就是眼珠。)
骨之精,主於腎,腎屬水,其色玄,故瞳子內明而色正黑。瞳音同。眸音謀。)筋之精為黑眼,(黑,眼黑珠也。筋之精,主於肝,肝色青,故其色淺於瞳子。)血之精為絡,(絡,脈絡也。血脈之精,主於心,心色赤,故眥絡之色皆赤。)其窠氣之精為白眼。(窠氣者,言目窠之氣也。
白話文:
骨骼的精華主於腎臟,腎屬水,顏色玄黑,因此瞳孔明亮而呈深黑色。
筋脈的精華是黑眼球。(黑,指眼球黑的部位。筋脈的精華主於肝臟,肝色青,因此顏色比瞳孔淺。)
血液的精華是脈絡。(脈絡,即血管。血液的精華主於心臟,心色赤,因此脈絡的顏色都是紅色的。)
眼眶氣血的精華是白眼珠。(眼眶氣血指眼眶中的氣血。)
氣之精,主於肺,肺屬金,故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約束,眼胞也。能開能闔,為肌肉之精,主於脾也。脾屬土,所以藏物,故裹擷筋骨血氣四臟之精,而併為目系,以上出於腦項之間。擷,爻結切,以衣衽收物謂之擷。
白話文:
肺器官中的精氣集中於肺部,肺部屬金,所以眼睛的白色部分是肺部精氣聚集的地方。
肌肉的精氣用於收束,包裹著筋骨血氣的精氣,並與脈絡相連,向上連接大腦,從頸後穿出。(收縮眼瞼的肌肉是肌肉的精氣,由脾臟主控。脾臟屬土,因此具有儲藏的功能,所以包裹著筋骨血氣和四臟的精氣,並與眼睛相連,然後連接到大腦和頸部。包裹的「擷」字,唸作「爻結」,意指用衣服前襟收納東西。)
)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前邪字,邪氣也。後邪字,與斜同。邪氣中於風府、天柱之間,乘其虛則入腦連目,目系急則目眩睛斜,故左右之脈互有緩急,視岐失正,則兩睛之所中於物者,不相比類而各異其見,是以視一為兩也。此承帝問而先發邪氣之中人者如此,以明下文之目見非常者,亦猶外邪之屬耳。
白話文:
因此,邪氣侵犯頸部,趁著身體虛弱侵入,深入後會沿著眼睛的筋絡進入腦部。邪氣進入腦部後,腦部會轉動,牽扯到眼睛的筋絡,導致眼睛筋絡緊繃,眼睛就會眩暈轉動。邪氣是一種精氣,它侵犯的部位不同則呈現不同的症狀。精氣分散則視力模糊,視物時會重疊,看到兩個物體。
(註:文中前一個「邪」字指邪氣,後一個「邪」字同「斜」。邪氣侵犯風府穴和天柱穴之間的區域,趁虛而入腦部並連接眼睛。眼睛筋絡緊繃則導致眩暈和斜視,因此左右脈絡互相緩急失調。視力模糊,失去正確的視線,兩眼所看到的東西不能比照,各自分開顯得不同,所以把一個物體看到兩個。這段話承接黃帝的疑問,首先說明邪氣侵犯人體的情況,以說明下文中眼睛出現異常的現象,也和外來邪氣的原理相同。)
)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神氣之所生也。(臟腑營衛魂魄所至者皆神氣也,故目為神氣之所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也,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陰陽,即精神之本,故陰陽合傳而成精明之用。)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白話文:
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的聚集之所,氣血、魂魄經常運轉的地方,也是精神元氣的發源地。(五臟六腑、氣血、魂魄所到之處都有精神元氣,所以眼睛被認為是精神元氣的發源地。)因此,精神過度消耗,就會導致魂魄渙散,思緒混亂。所以,瞳孔是黑色的,代表陰氣;眼白是紅色的,代表陽氣。陰陽結合,才能視力清晰。(陰陽,也就是精神元氣的根本,所以陰陽結合才能發揮視力清晰的作用。)眼睛受心靈控制,心靈是精神的居所。因此,當心靈精神混亂而無法轉變時,突然看到不尋常的事物,精神魂魄就會渙散,無法相互溝通,所以稱之為「迷惑」。
(精神雖統於心,而外用則在目,故目為心之使,心為神之舍,所以目見非常於外,則神魂眩惑於心也。)黃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東苑,未曾不惑,去之則復,余唯獨為東苑勞神乎?何其異也?(每之東苑,未曾不惑,謂雖不登高,其惑亦然,故疑異也。)岐伯曰:不然也。
白話文:
雖然人的精神統一於心,但向外表達則表現在眼睛上,因此眼睛是心的使者,心是神的居所。所以眼睛看見外面不尋常的事物,那麼神魂就會在心中迷惑。
黃帝說:我懷疑確實如此。我每次到東苑,必定會迷惑,離開東苑後就恢復正常。難道我只有在東苑時才會勞神嗎?為什麼會這樣奇怪?
(我每次到東苑,都會迷惑,意思是即使不登高,這種迷惑仍然存在,所以黃帝感到奇怪。)
岐伯說:並非如此。
心有所喜,神有所惡,卒然相感則精氣亂,視誤故惑,神移乃復。(偶為遊樂,心所喜也。忽逢奇異,神則惡之。夫神有所惡,則志有不隨,喜惡相感於卒然,故精氣為亂。去之則神移,神移則復矣。)是故間者為迷,甚者為惑。(間者,言其未甚也,亦足相迷;況其甚者,能無惑乎?)
白話文:
如果心裡有喜悅的事情,神明就會厭惡,突然之間相互交感,就會使精氣混亂,看東西會出錯,神魂不定,才能恢復過來。(偶爾外出遊玩,這是心裡喜悅的事。突然遇到奇異的事物,神明就會厭惡。神明有所厭惡,意志就會不順從,喜悅和厭惡在突然之間交感,所以精氣就會混亂。消除了這種情況,神魂就能安定,神魂安定就能恢復正常。)因此,稍有迷惑就能迷失,過度迷惑就能產生錯誤。(迷惑稍有程度,也能相互迷惑;況且迷惑程度過重,能不產生錯誤嗎?)
黃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下氣有餘,對上氣不足而言,非謂下之真實也。心肺虛於上,營衛留於下,則神氣不能相周,故為善忘,陽衰於上之兆也。)
白話文:
黃帝問:「人為什麼會健忘?」
岐伯答:「這是因為上焦氣血不足,下焦氣血過盛,腸胃充實而心肺虛弱。虛弱導致營衛之氣滯留在下焦,時間長了就不會及時上升,所以人就會健忘。」(說明:這裡說的「下氣有餘」是指相對「上氣不足」而言,並非指下焦氣血實際過多。上焦心肺虛弱,營衛之氣滯留在下焦,導致神氣不能相互周流,因此會健忘,這也是上焦陽氣衰落的徵兆。)
黃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谷消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胃氣逆上而不能運行,即其寒也。脾胃熱而胃脘寒,所以雖飢而不欲食。本論諸邪有總治之法,曰先其臟腑,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定乃取之,一節。詳後八十三。
蓋彼此同出一論,今類從於彼,所當參用。嗜音示。)
白話文:
黃帝問: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餓卻不想吃東西呢?
岐伯回答:精氣匯聚在脾臟,熱氣滯留在胃裡,胃熱就會消磨食物,食物消磨完了所以容易餓。如果胃氣逆流往上,胃部就會感到寒冷,所以不想吃東西。(胃氣逆流不能正常運行,就會導致胃部寒冷。脾胃有熱而胃部寒冷,所以即使餓了也不想吃東西。本論中治療各種疾病的總原則是,先調治臟腑,清除各種小問題,再調節氣血,氣血旺盛的地方要瀉掉,氣血虛弱的地方要補強,但必須先了解病人的體質和心理狀態,然後再採取治療措施,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詳情見第八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