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六卷 (21)
六卷 (21)
1. 二十八、真臟脈死期
(素問陰陽別論)
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素問陰陽別論。真脈之臟脈,即真臟也。懸絕急者,全失和平而弦搏異常也。十八日者,為木金成數之餘,金勝木而死也。此下死期,悉遵王氏之意,以河圖計數,誠為得理;然或言生數,或言成數,若不歸一,弗能無疑,別有愚按在針刺六十四,亦當參正。)心至懸絕,九日死;(九日者,為火水生成數之餘,水勝火也。
)肺至懸絕,十二日死;(十二日者,為金火生成數之餘,火勝金也。)腎至懸絕,七日死;(七日者,為水土生數之餘,士勝水也。)脾至懸絕,四日死。(四日者,為木生數之餘,木勝土也。凡此者皆不勝克賊之氣,故真臟獨見者,氣敗而危矣。)
肝見庚辛死,(素問平人氣象論。此言真臟脈見者,遇克賊之日而死。庚辛為金,伐肝木也。)心見壬癸死,(壬癸屬水,滅心火也。)脾見甲乙死,(甲乙屬木,克脾土也。)肺見丙丁死,(丙丁屬火,爍肺金也。)腎見戊己死,(戊己屬土,傷腎水也。)見謂真臟見皆死。(此即三部九候論所謂真臟脈見者勝死之義。)
白話文:
二十八、真臟脈死期
(根據《素問·陰陽別論》)
當診脈時發現真臟脈象,預示病情危重,具體死期如下:
- 肝脈出現極度緊繃懸絕之象,患者將在十八日內死亡。(十八日為木金相剋之數,金勝木而致。)
- 心脈出現懸絕之象,患者將在九日內死亡。(九日為火水相剋之數,水勝火而致。)
- 肺脈出現懸絕之象,患者將在十二日內死亡。(十二日為金火相剋之數,火勝金而致。)
- 腎脈出現懸絕之象,患者將在七日內死亡。(七日為水土相剋之數,土勝水而致。)
- 脾脈出現懸絕之象,患者將在四日內死亡。(四日為木土相剋之數,木勝土而致。)
以上皆因臟氣受克,真臟脈獨現,表示正氣衰敗,生命垂危。
(根據《素問·平人氣象論》)
真臟脈出現後,若遇天干相剋之日,則病情加劇而死:
- 肝病遇庚辛日(金剋木)易亡。
- 心病遇壬癸日(水剋火)易亡。
- 脾病遇甲乙日(木剋土)易亡。
- 肺病遇丙丁日(火剋金)易亡。
- 腎病遇戊己日(土剋水)易亡。
凡真臟脈顯現,皆屬死症。
2. 二十九、陰陽虛搏病候死期
(素問陰陽別論)
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注見前二十三。)陰陽虛,腸闢死。(陰陽虛者,尺寸俱虛也。腸闢,利膿血也。胃氣不留,魄門不禁,而陰陽虛者,臟氣竭也,故死。通評虛實論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陽加於陰謂之汗。陽言脈體,陰言脈位。汗液屬陰而陽加於陰,陰氣泄矣,故陰脈多陽者多汗。
)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虛者,沉取不足。陽搏者,浮取有餘。陽實陰虛,故為內崩失血之證。)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三陰,手太陰肺、足太陰脾也。搏即真藏之擊搏也。二十日者,脾肺成數之餘也。夜半陰極,氣盡故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二陰,手少陰心,足少陰腎也。
十三日者,心腎之成數也。夕時者,陰陽相半,水火分爭之會也。)一陰俱搏,十日平旦死。(一陰,手厥陰心主、足厥陰肝也。十日者,肝心生成之數也。平旦者,木火王極而邪更甚,故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陽,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也。水一火二,故死在三日。
其死之速者,以既搏且鼓,陽邪之盛極也。)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三陰三陽,脾肺小腸膀胱也。四臟俱搏則上下俱病,故在上則心腹脹滿,至於發盡。發盡者,脹之極也。在下則不得隱曲,陰道不利也。四臟俱病,惟以胃氣為主,土數五,五數盡而死矣。
)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二陽,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也。十日者、腸胃生數之餘也。此篇獨缺一陽搏者,必脫簡也。六經次序義,詳疾病類七。)
白話文:
二十九、陰陽虛搏病候死期
(出自《素問·陰陽別論》)
陰脈搏動明顯而陽脈相對平靜,表示懷孕。(註解見前文第二十三節。)陰陽兩脈皆虛弱,並伴有下痢膿血,預後不良。(陰陽虛指寸脈和尺脈都虛弱。腸闢指腹瀉帶膿血。胃氣無法固攝,肛門失禁,加上陰陽俱虛,表示臟腑之氣衰竭,因此預後差。《通評虛實論》提到:脈象滑大者尚可生,脈象懸澀者將死。)陽氣過盛作用於陰分,導致出汗。(陽指脈的動態,陰指脈的位置。汗液屬陰,但陽氣逼迫陰分,使陰氣外洩,因此陰脈中陽氣過盛者易多汗。)
陰脈虛弱而陽脈搏動過強,稱為崩漏。(陰虛指沈取脈象不足,陽搏指浮取脈象過盛。陽實陰虛,因此出現內出血症狀。)若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的脈象均搏擊強勁,患者將在二十天後的夜半時分死亡。(三陰指肺和脾。搏擊表示真臟脈象顯現。二十天是脾肺生成數的餘數。夜半陰氣極盛,氣血耗盡而死。)若手少陰心經和足少陰腎經的脈象均搏擊強勁,患者將在十三天後的傍晚時分死亡。(二陰指心和腎。十三天是心腎的生成數。傍晚是陰陽交替、水火相爭之時。)若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厥陰肝經的脈象均搏擊強勁,患者將在十天後的清晨時分死亡。(一陰指心包和肝。十天是肝心生成數。清晨是木火之氣最旺而邪氣更盛之時,因此死亡。)
若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脈象均搏擊且鼓動有力,患者將在三天內死亡。(三陽指小腸和膀胱。水數為一,火數為二,因此死期在三天內。死亡迅速的原因是陽邪極盛。)若三陰三陽(脾、肺、小腸、膀胱)的脈象均搏擊,並出現心腹脹滿、大小便不通,患者將在五天內死亡。(四臟脈搏異常,上下皆病。心腹脹滿至極點,下陰功能障礙。四臟俱病,胃氣為關鍵,土數為五,五數盡而死。)若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脈象均搏擊,並伴有溫熱病症,預後極差,不超過十天死亡。(二陽指大腸和胃。十天是腸胃生成數的餘數。此篇獨缺一陽搏的記載,可能是脫漏。六經次序的理論詳見《疾病類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