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六卷 (19)

回本書目錄

六卷 (19)

1. 二十七、骨枯肉陷真臟脈見者死

(素問玉機真藏論)

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藏脈見,乃予之期日。(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如肩脊腰膝,皆大骨也;尺膚臀肉,皆大肉也。肩垂項傾,腰重膝敗者,大骨之枯藁也。尺膚既削,臀肉必枯,大肉之陷下也。腎主骨,骨枯則腎敗矣。

脾主肉,肉陷則脾敗矣。肺主氣,氣滿喘息則肺敗矣。氣不歸原,形體振動,孤陽外浮而真陰虧矣。三陰虧損,死期不出六月。六月者,一歲陰陽之更變也。若其真臟脈已見,則不在六月之例,可因克賊之日而定其期矣。)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見,乃予之期日。(內痛引肩項,病及心經矣。

較前已甚,期一月死。一月者,鬥建移而氣易也。)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䐃,真臟見,十月之內死。(身熱者,陰氣去也。脫肉者,肌肉消盡也。破䐃者,臥久骨露而筋肉敗也。是為五臟俱傷,而真臟又見,當十日內死。十日者,天干盡而旬氣易也。

月字誤,當作日。䐃,劬允切,筋肉結聚之處也。啟玄子曰:肘膝後肉如塊者。)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來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予之期日。(骨枯肉陷,脾腎已虧,兼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雖諸證未全,真臟未見,然敗竭已兆,僅支一年,歲易氣新,不能再振矣。若一見真臟,乃可必其死期也。

來見誤,當作未見。)大骨枯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䐃脫肉,目匡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五臟敗證俱見,而目匡陷、真臟見、目不見人者,神氣已脫,故當立死。若其見人者,神氣猶在,故必待克賊之時而死也。

)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急虛者,言元氣暴傷而忽甚也。故其邪中於身,必猝然而至譬之墮者溺者,旦時莫測,有不可以常期論也。若脈絕不至,或一呼五六至者,皆臟氣竭而命當盡也,故不必其形肉脫而真臟見,如上文以漸衰憊而死有期也。中,去聲。

卒,猝同。息字誤,當作呼。)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此下皆言真臟脈也。肝之真臟如刀刃、如琴瑟弦者,言細急堅搏而非微弦之本體也。青本木色,而兼白不澤者,金剋木也。五臟率以毛折死者,皮毛得血氣而充,毛折則精氣敗矣,故皆死。

下同。)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堅而搏,如循薏苡子者,短實堅強而非微鉤之本體,心脈之真臟也。赤本火色,而兼黑不澤者,水剋火也,故死。毛折義如前。)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浮虛無力之甚,而非微毛之本體,肺脈之真臟也。

白話文:

二十七、骨枯肉陷真臟脈見者死

全身骨骼乾枯萎縮,肌肉消瘦下陷,胸中氣機壅塞,呼吸困難,氣息急促導致身體顫動,預期六個月內死亡;若真臟脈象出現,則可預測具體死亡日期。(大骨和大肉指的是全身的骨骼和肌肉。例如肩、脊、腰、膝都屬於大骨;前臂皮膚和臀部肌肉都屬於大肉。肩膀下垂、頸部傾斜、腰部沈重、膝蓋無力,是大骨枯槁的表現。前臂皮膚削瘦,臀部肌肉必然乾枯,是大肉下陷的表現。腎主骨骼,骨骼枯槁則腎氣衰敗;脾主肌肉,肌肉下陷則脾氣衰敗;肺主氣,氣滿喘息則肺氣衰敗。氣不歸於根本,形體震動,孤陽外浮而真陰虧損。三陰虧損,死亡時間不超過六個月。六個月代表一年中陰陽的變換。若真臟脈已出現,則不適用六個月的期限,可根據五行相剋的日子來斷定死期。)

全身骨骼乾枯萎縮,肌肉消瘦下陷,胸中氣機壅塞,呼吸困難,內部疼痛牽連肩頸,預期一個月內死亡;若真臟脈出現,則可預測具體死亡日期。(內部疼痛牽連肩頸,表示病情已影響心經,較前更嚴重,預期一個月內死亡。一個月代表北斗星斗柄轉動,氣候變化。)

全身骨骼乾枯萎縮,肌肉消瘦下陷,胸中氣機壅塞,呼吸困難,內部疼痛牽連肩頸,身體發熱,肌肉脫落、筋骨暴露,真臟脈出現,十日內死亡。(身體發熱是陰氣耗盡的表現;肌肉脫落是肌肉消盡;筋骨暴露是長期臥床骨骼顯露、筋肉衰敗。這是五臟俱傷且真臟脈出現,應在十日內死亡。十日代表天干循環完畢,氣運更替。「月」字誤,應為「日」。)

全身骨骼乾枯萎縮,肌肉消瘦下陷,肩部骨髓內消,動作日益衰弱,真臟脈未出現,預期一年內死亡;若真臟脈出現,則可預測具體死亡日期。(骨骼枯槁、肌肉下陷,脾腎已虧,加上肩髓內消、動作衰弱,即使其他症狀未完全顯現,真臟脈未見,但衰敗之象已現,僅能支撐一年,歲氣更替後無法再振作。若真臟脈一出現,便可斷定死期。「來見」誤,應為「未見」。)

全身骨骼乾枯萎縮,肌肉消瘦下陷,胸中氣機壅塞,腹內疼痛,心中不適,肩頸身體發熱,筋肉暴露、肌肉脫落,眼眶凹陷,真臟脈出現,若眼睛看不見人則立即死亡;若還能看見人,則在五行相剋之時死亡。(五臟衰敗症狀全現,且眼眶凹陷、真臟脈出現、眼睛看不見人,表示神氣已脫,應當立即死亡。若還能看見人,神氣尚存,則必在受克之時死亡。)

元氣突然極度虛損,身體驟然受邪,五臟功能閉絕,脈道不通,氣血不運行,如同墜落或溺水,無法預測死期;若脈搏斷絕不來,或一呼之間脈搏五六次,即使形體肌肉未脫,真臟脈未見,仍會死亡。(「急虛」指元氣突然嚴重損傷,病邪侵襲身體必然猝不及防,如同墜落或溺水,無法以常規期限推斷。若脈搏斷絕不來,或一呼五六次,皆為臟氣衰竭、生命將盡,因此不必等到肌肉脫落或真臟脈出現,如上文所述漸進式衰竭而死。「中」讀去聲,「卒」同「猝」。「息」字誤,應為「呼」。)

真肝脈出現時,脈象緊繃如觸摸刀刃或琴弦,顏色青白無光澤,毛髮枯折則死。(以下皆論真臟脈。肝的真臟脈如刀刃或琴弦,表示細急堅硬而非正常的微弦脈。青色屬木,但兼白無光澤,是金克木的表現。五臟衰竭時毛髮枯折而死,因皮毛依賴血氣滋養,毛折則精氣敗絕。下同。)

真心脈出現時,脈象堅硬如觸摸薏苡子,顏色赤黑無光澤,毛髮枯折則死。(堅硬如薏苡子,表示短實堅強而非正常的微鉤脈,是心的真臟脈。赤色屬火,但兼黑無光澤,是水克火的表現,故死。毛折意義同前。)

真肺脈出現時,脈象大而虛浮,如羽毛輕觸皮膚,顏色白赤無光澤,毛髮枯折則死。(大而虛浮如羽毛觸膚,表示極度無力,而非正常的微毛脈,是肺的真臟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