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七卷 (4)

回本書目錄

十七卷 (4)

1. 六十七、痹證

(《素問·痹論》全)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痹者,閉也。觀《陰陽別論》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至真要大論》曰:食痹而吐。是皆閉塞之義可知也。故風寒濕三氣雜至,則壅閉經絡,血氣不行而病為痹,即痛風不仁之屬。痹音秘。)其風氣勝者為行痹,(風者善行數變,故為行痹,凡走注歷節疼痛之類皆是也。

白話文:

黃帝問:痹症是如何產生的?

岐伯回答:風、寒、濕三種氣交雜而來,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痹症。(痹,就是閉塞的意思。參照《陰陽別論》說:「陰陽交結,謂之喉痹。」《至真要大論》說:「吃東西噎住嘔吐出來,叫做食痹。」由此可知,痹都包含有閉塞的意思。所以,風、寒、濕三種氣交雜而來,就會堵塞經絡,使血氣不通而發為痹症,也就是像痛風、麻木不仁之類的疾病。痹音為「祕」。)

其中,風氣勝的人,發病為行痹。(風氣容易變化遊走,所以會得行痹,凡是遊走不定、各關節疼痛的疾病都屬於行痹。)

)寒氣勝者為痛痹,(陰寒之氣,客於肌肉筋骨之間,則凝結不散,陽氣不行,故痛不可當,即痛風也。)濕氣勝者為著痹也。(著痹者,肢體重著不移,或為疼痛,或為頑木不仁,濕從土化,病多發於肌肉,)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遇此者,指上文之三氣也。

白話文:

寒氣過剩的人會得痛風。(陰寒之氣停留肌肉筋骨之間,凝結成塊,陽氣無法運行,所以疼痛難忍,這就是痛風。)濕氣過剩的人會得痺症。(痺症的症狀是肢體沉重無法移動,或疼痛,或感覺麻木不仁。濕氣來自於土,這種疾病常發生在肌肉。)黃帝問道:有五種痺症,各是什麼?岐伯回答說:冬天發作的是骨痺,春天發作的是筋痺,夏天發作的是脈痺,深秋發作的是肌痺,秋天發作的是皮痺。(文中提到的發作,指的是上述三種氣的影響。)

冬主骨,春主筋,夏主脈,土王之時主肌肉,秋主皮,故邪氣之至,各有所應。)帝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岐伯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皮肉筋骨脈,皆有五臟之合,病在外而久不去,則各因其合而內連於臟矣。)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

白話文:

冬季寒冷,會影響骨骼;春季溫暖,會影響筋肌;夏季炎熱,會影響脈絡;秋季乾燥,會影響肌肉;土氣旺盛時(四肢受寒),會影響皮膚。所以邪氣侵襲時,會對不同的部位產生影響。

皇帝問:臟腑內在,是什麼氣體促使它們運作?

岐伯回答:五臟之間相互連通,疾病久治不愈時,就會內化到相連的臟腑。

(皮、肉、筋、骨、脈都與五臟相連,疾病發生在外,但久治不愈時,就會通過相連的部位影響臟腑。)所以骨痹病症久治不愈,再次遭受邪氣侵襲時,就會內化到腎臟。

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舍者,邪入而居之也。時,謂氣王之時,五臟各有所應也。病久不去,而復感於邪,氣必更深,故內舍其合而入於臟。

白話文:

筋骨麻木不治,又被邪氣侵犯,邪氣會進入肝臟。脈搏麻木不治,又被邪氣侵犯,邪氣會進入心臟。肌肉麻木不治,又被邪氣侵犯,邪氣會進入脾臟。皮膚麻木不治,又被邪氣侵犯,邪氣會進入肺臟。所謂的麻木症,是因為在五臟當令的時節,再次感染風寒濕的邪氣。("舍"指邪氣進入並停留。"時"指五臟當令的時節。疾病久治不癒,又被邪氣侵犯,邪氣必定會深入體內,所以會進入與之相應的臟器。)

)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肺在上焦,其脈循胃口,故為煩滿喘而嘔。又五脈五臟之痹,見脈色類三十四。)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心合脈而痹氣居之,故脈不通。心脈起於心中,其支者上挾咽,其直者卻上肺,故病此諸證。

白話文:

凡是痹症侵犯五臟的,如果侵犯肺臟,就會煩悶、脹滿、喘促和嘔吐。(肺位於上焦,其經脈循行胃口,因此會導致煩悶、脹滿、喘促和嘔吐。另外,五臟五脈的痹症,請參閱脈色分類,第 34 條。)如果侵犯心臟,脈絡不通暢,煩躁時心下會鼓脹,突然出現氣往上衝而喘,咽喉乾燥容易打嗝,厥氣上衝時會恐懼。(心與脈相合,而痹氣阻滯其中,所以脈絡不通暢。心脈源於心臟,其分支往上挾住咽喉,其直行脈絡則向上抵達肺臟,因此會出現這些症狀。)

厥氣,陰氣也。心火衰則邪乘之,故神怯而恐。嗌音益。噫,伊、隘二音。)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肝藏魂,肝氣痹則魂不安,故主夜臥驚駭。肝脈下者過陰器抵少腹,上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故為病如此。)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白話文:

厥氣,是指陰寒之氣。心火虛衰,就會被邪氣侵襲,因此精神怯弱,心生恐懼。聲音嘶啞。(嗌,讀作「益」,也讀作「隘」。)

肝臟受阻的人,晚上睡覺容易驚醒,多喝水,小便次數多,上氣像被什麼東西堵塞在胸懷裡。(肝臟藏魂,肝氣受阻,魂魄不安定,因此容易在晚上睡覺時驚醒。肝臟脈絡向下,通過生殖器到達小腹,向上沿着喉嚨後面,進入頭部,因此發病時會出現這些症狀。)

腎臟受阻的人,容易腹脹,用屁股代替腳後跟,用脊背代替頭部。

(腎者胃之關,腎氣痹則陰邪乘胃,故腹善脹。尻以代踵者,足攣不能伸也。脊以代頭者,身僂不能直也。以腎脈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貫脊屬腎,故為是病。尻,開高切。)脾痹者,四肢解墮,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脾主四肢,故令懈墮。其脈屬脾絡胃,上膈挾咽,今其氣痹不行,故發咳嘔汁,甚則上焦痞隔,為大塞不通也。

白話文:

腎臟是胃的關口,腎氣不通暢,陰寒邪氣就會入侵胃部,導致腹部脹滿。

踮著腳尖走路的,是腳抽筋無法伸展所致。

彎著腰走路的,是身體彎曲無法挺直所致。這是因為腎臟的經脈進入腳後跟,沿著大腿內側向上,從膝窩內側穿過脊椎連接腎臟,所以出現這樣的症狀。

脾氣不通暢的,四肢無力鬆軟,發出咳嗽和嘔吐黏痰的症狀,上焦氣機嚴重堵塞。

(脾臟主管四肢,所以脾痹會導致四肢無力。脾經與胃相連,上行經過隔肌和咽喉,現在脾氣不通暢,所以會咳嗽嘔痰,嚴重時會出現上焦氣機堵塞,導致大便不通。)

)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腸痹者,兼大小腸而言。腸間病痹,則下焦之氣不化,故雖數飲而水不得出。水不出則本末俱病,故與中氣喘爭。蓋其清濁不分,故時發飧泄。飧音孫。)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胞,膀胱之脬也。

白話文:

腸痹

患有腸痹的人,喝了很多水但是無法排出,導致腹部脹氣和呼吸困難,偶爾還會腹瀉或水便。

胞痹

患有胞痹的人,小腹部和膀胱按壓時感到疼痛,就像澆了滾水一樣,小便困難,會流清涕。

義詳氣味類三。膀胱氣閉,故按之則內痛。水閉不行,則蓄而為熱,故若沃以湯,且澀於小便也。膀胱之脈從巔入絡腦,故上為清涕。胞、脬俱音拋。沃音屋。)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陰氣者,臟氣也。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志意者也。人能安靜,則邪不能幹,故精神完固而內藏。

白話文:

第三類氣味的症狀:膀胱氣血不通,所以按壓會感到內部疼痛。水液不通暢,就會積蓄化熱,所以就像被熱水淋過一樣,而且小便困難。膀胱的經脈從頭部進入,連接腦部,所以上會流出清涕。「胞」和「脬」讀音相同。「沃」讀作「屋」。

陰氣安靜的時候,精神就會藏於體內,躁動的時候,精神就會消散。陰氣就是臟腑之氣。五臟是藏匿精神、魂魄、志意的器官。人如果能夠保持安靜,邪氣就不會侵擾,所以精神充沛,內臟健康。

若躁擾妄動,則精氣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臟之痹因而生矣。)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化物者也。若過用不節,致傷腸胃,則六腑之痹因而生矣。)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淫氣,邪亂之氣也。

白話文:

如果過度躁動,就會損耗精氣神志,導致外邪入侵,五臟出現痹症。

過度飲食,會傷害腸胃。(六腑的功能是攝取水穀並代謝它們。如果過度使用,導致腸胃受傷,就會產生六腑痹症。)

不潔淨的空氣會導致喘息,痹症集中在肺部;憂慮悲傷的情緒會導致心悸,痹症集中在心臟;縱慾過度會導致遺尿,痹症集中在腎臟;過度勞累會導致疲乏,痹症集中在肝臟;過度勞動會導致肌肉無力,痹症集中在脾臟。(不潔淨的空氣,是指邪亂之氣。)

五臟之痹,上文雖已詳言,然猶有其辨者如此,又可因之以知其聚在何臟也。)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在表者不去,必日內而益深矣。)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風為陽邪,可以散之,故易已。然則寒濕二痹,愈之較難,以陰邪留滯,不易行也。)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入臟者死,傷真陰也。

白話文:

關於五臟的痹症,前面雖然已經詳細說明,但還有需要分辨的,並且可以根據這些來瞭解痹症聚集在哪個臟腑。

如果各種痹症遲遲不能痊癒,也表示症狀越來越深入體內。(如果停留在表面的痹症不去除,必定會逐漸深入體內。)

其中,風氣勝的人比較容易痊癒。(因為風為陽邪,可以通過發散的方法驅除,所以容易痊癒。而寒和濕造成的痹症,治療起來相對較難,因為陰邪容易停滯難以疏通。)

黃帝說:痹症有時會導致死亡,有的人疼痛的時間很久,有的人則容易痊癒,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痹症如果深入臟腑就會導致死亡,如果停留在筋骨之間就會疼痛很長時間,如果停留在皮膚之間就會容易痊癒。(深入臟腑就會致死,因為損傷了人體真正的陰液。)

留連筋骨者疼久,邪之深也。留皮膚者易已,邪之淺也。)帝曰:其客於六腑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及六腑,居處之邪氣,感則傷在六陽,故食飲居處,為六腑致病之本。)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白話文:

經絡筋肉中停留的時間越久,疼痛的時間就越長,說明邪氣較深。經絡皮膚中停留的時間較短,說明邪氣較淺。

黃帝問:邪氣停留在六腑中又是怎麼回事呢?

岐伯回答:這也是因為飲食和居住環境,是導致六腑生病的根本原因。(食物和水中的寒熱之氣,侵襲六腑就會造成傷害;居住環境中的邪氣,侵襲就會傷害六陽經脈。所以飲食和居住環境,是六腑得病的根本原因。)

六腑中每一個臟腑都有相應的俞穴,風寒濕氣侵襲俞穴,再加上飲食不當,邪氣通過俞穴進入身體,然後進入相應的臟腑。

(俞言周身之穴,凡邪可入,皆謂之俞,非滎俞背俞之謂。食傷於內,邪中於外,表裡相應,故得乘虛而入舍於府。)帝曰:以針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五臟有俞,六腑有合,乃兼臟腑而互言也。各有所發,即所出為井也。

白話文:

俞穴是指全身可以讓邪氣進入的穴位,任何地方都可能是俞穴,並不是隻有滎俞穴和背俞穴。飲食過度或外邪入侵,內外呼應,邪氣就會乘虛而入,停留於臟腑。

皇帝問:用針灸治療該怎麼辦?

岐伯答:五臟有俞穴,六腑有合穴,針灸時要遵循經絡的分佈,各個部位都有不同的取穴和手法,根據患者的病症不同,選擇合適的俞穴或合穴治療,就能讓疾病痊癒。(五臟有俞穴,六腑有合穴,指五臟和六腑的俞穴和合穴相互對應。各個部位都有不同的取穴和手法,是指每個俞穴或合穴都有相應的井穴。)

各隨其過,即所過為原也。五臟五俞,六腑六俞,皆可隨病所在而刺之也。五俞六俞義詳經絡類十四、十六。)帝曰:榮衛之氣亦令人痹乎?岐伯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榮氣者,陰氣也,由水穀精微之所化,故為水穀之精氣。

白話文:

針對不同的症狀,需要針刺不同的穴位。五臟和五俞穴,六腑和六俞穴,都可以根據疾病所在的位置進行針刺。(五俞穴和六俞穴的詳細解釋請參閱十四和十六章。)

帝問: 榮衛之氣也會讓人痹痛嗎?

岐伯答: 榮氣是水穀精華之氣,在五臟中運化調和,再輸布到六腑,才能進入經脈。因此,榮氣循經脈上下運行,貫通五臟,絡屬於六腑。(榮氣屬陰氣,由水穀精微轉化而來,所以稱為水穀之精氣。)

《衛氣篇》曰: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正理論》曰: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夫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故於臟腑脈絡則無所不至。)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衛氣者,陽氣也,陽氣之至,浮盛而疾,故曰悍氣。

白話文:

  • **「衛氣篇」說:**精氣在經脈中流動的稱為「營氣」。
  • **「正理論」說:**食物進入胃裡,脈道才會正常運作,水進入經脈,血液才會生成。食物進入胃裡,傳輸到肺,五臟六腑都能得到氣。其中清澄的部分為營氣,渾濁的部分為衛氣。營氣在脈中,衛氣在脈外,所以無處不達臟腑脈絡。
  • 衛氣,是由水穀產生的剛烈之氣。這種氣性情急躁,滑利,無法進入脈中,所以沿著皮膚之間、肌肉之間,燻蒸於肓膜,散佈於胸腹。
  • 衛氣是陽氣,陽氣旺盛時,浮在身體表面,運行迅速,所以稱之為「悍氣」。

慓,急也。皮膚之中、分肉之間,脈之外也。肓者,凡腔腹肉理之間,上下空隙之處,皆謂之肓。如《刺禁論》曰:膈肓之上,中有父母。《左傳》曰膏之上、肓之下者,是皆言膈上也。又《腹中論》曰: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九針十二原篇》曰:肓之原,出於脖胦。

白話文:

慓,指急迫之意。它位於皮膚之下、肌肉之間,脈絡之外。肓指身體內部腔腹各部位的肉理之間,以及上下空隙的地方,統稱為肓。

例如《刺禁論》中提到:「膈肓之上,中有父母。」《左傳》中也說:「膏之上、肓之下」,這都是指膈上之處。

又《腹中論》中說:「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九針十二原篇》中說:「肓之原,出於脖胦。」

《脹論》曰:陷於肉、肓而中氣穴。則肓之為義,不獨以胸膈為言,又可知也。膜,筋膜也。義詳後七十一。衛氣不入於脈,無所不至,故其行如此。如《衛氣篇》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邪客篇》曰: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白話文:

《脹論》中提到:「陷於肉、肓而中氣穴。」從這裡可以看出,「肓」不只是指胸膈,還有其他意思。

「膜」指的是筋膜,具體意思後面第71個條目會詳細解釋。

衛氣不會只在脈絡中運行,它無處不在,所以它的運行方式是這樣的。就像《衛氣篇》中所說:「那些不循經絡的浮氣就是衛氣。」《邪客篇》中提到:「衛氣是人體中狂暴暴躁的氣,它從皮毛肌肉之間先行發出,並且永不停歇。」

《本藏篇》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皆與此節互有發明。悍音旱。慓音飄。肓音荒。膜音莫,又莫胡切。)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營衛之氣,但不可逆,故逆之則病,從之則愈。然非若皮肉筋骨血脈臟腑之有形者也,無跡可著,故不與三氣為合,蓋無形亦無痹也。

白話文:

《本藏篇》中說:衛氣可以溫暖肌肉,充實皮膚,滋養腠理,並控制身體的開合。這段話與前面所說的內容相互印證。「悍」讀音同「旱」,「慓」讀音同「飄」,「肓」讀音同「荒」,「膜」讀音同「莫」,另一個讀音是「莫胡」。如果逆著氣的運行,就會生病;如果順著氣的運行,就能痊癒。衛氣不會與風、寒、濕等天氣因素結合,所以不會導致痺病。(營氣和衛氣只能順著運行,不能逆著運行,所以逆著運行就會生病,順著運行就能痊癒。但營氣和衛氣與皮肉筋骨、血脈臟腑等有形的物質不同,它們沒有具體的形狀,所以不會與風、寒、濕等天氣因素結合,也沒有痺病的跡象。)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其故何也?(不仁者,不知痛癢,肌膚頑木之謂。)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寒多則血脈凝滯,故必為痛,如《終始篇》曰:病痛者陰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通。

白話文:

皇帝說:「好。痹症有時候痛,有時候不痛,有時感覺麻木,有時覺得發冷或發熱,有時覺得乾燥或濕潤,這些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麻木者,是指感覺不到疼痛或瘙癢,皮肉像頑固的木頭。)岐伯說:「疼痛,是因為寒氣較多,寒氣多了就會疼痛。」(寒氣多則血脈凝滯,必定會疼痛,正如《終始篇》所說:「疼痛是由於陰氣過盛。」)不痛不麻木的,是疾病已經深入體內,榮氣和衛氣運行不暢,經絡有時不通暢,所以不痛不麻木。

(通當作痛,《甲乙經》亦然。疏,空虛也。榮衛之行澀而經絡時疏,則血氣衰少,血氣衰少則滯逆亦少,故為不痛。《逆調論》曰: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皮膚不營,故為不仁。(不營者,血氣不至也。)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凡病寒者,不必盡由於外寒,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從中生,與病相益,故為寒證。)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白話文:

痛通常指疼痛,《甲乙經》中的「通」也是同義。疏,是指空虛。榮衛之氣運行不暢通,經絡時而空虛,那麼血氣就會衰弱,血氣衰弱,流滯阻塞的現象也會減少,因此就不會疼痛。《逆調論》說:榮氣虛弱就沒有知覺,衛氣虛弱就沒有作用。

皮膚營養不良,所以沒有知覺。(不營,是指血氣不通達。)寒冷的原因是陽氣少,陰氣多,與疾病相互作用,所以就冷。(所有寒性的疾病,並不一定都是因為外在受寒,只要陽氣不足,陰氣過剩,就會從內部產生寒氣,與疾病相互作用,形成寒證。)發熱的原因是陽氣多,陰氣少,疾病氣盛,陽氣被陰氣壓制,所以就出現麻痹性發熱。

(遭,逢也。陽盛遭陰,則陰氣不能勝之,故為痹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兩氣者,寒濕兩氣也。《脈要精微論》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其義即此。)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也。(具此五者,則筋骨皮肉血脈之間,氣無不痹,故不得為痛也。

白話文:

(遭,遭遇的意思。陽氣強盛遇上陰氣,陰氣無法抵抗,所以會形成痹熱。)嚴重出汗且身體濕濕的是因為遭遇濕氣太重。陽氣較少,陰氣較多,兩股氣息互相作用,所以會出汗且濕濕的。(兩股氣息指寒氣和濕氣。《脈要精微論》說:陰氣過多會導致出汗且身體寒冷。這個意思和這裡相同。)皇帝說:痹症發作時,為什麼不會感到疼痛?岐伯說:痹症發生在骨頭裡就會覺得沉重,發生在血管裡就會讓血液凝結不流通,發生在筋上就會讓筋彎曲無法伸展,發生在肉裡就會麻木,發生在皮膚上就會寒冷,因此具備這五種症狀,就不會感到疼痛。(具備這五種症狀,就表示筋骨皮肉血脈之間,氣息全都受到阻塞,所以不會產生疼痛。)

)凡痹之類,逢寒則蟲,逢熱則縱。帝曰:善。(蟲,《甲乙經》作急,於義為得。蓋逢寒則筋攣,故急。逢熱則筋弛,故縱也。)

白話文:

凡是痹症之類的疾病,遇到寒冷天氣就會加劇疼痛,遇到熱氣就會減輕。黃帝說:說得很好。(「蟲」字,《甲乙經》中寫作「急」,更符合本意。因為遇到寒冷天氣,筋絡會攣縮,所以疼痛加劇。遇到熱氣,筋絡會鬆弛,所以疼痛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