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六卷 (13)

回本書目錄

六卷 (13)

1. 二十四、諸經脈證死期

懸者不高不下,不浮不沉,如物懸空之義。謂脈雖浮鉤,而未失中和之氣也。)脈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喘者,如氣之喘,言急促也。暴厥,謂猝然厥逆而不知人也。)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數脈主熱,而如數者,實非真數之脈。蓋以猝動肝心之火,故令人暴驚。

然脈非真數,故俟三四日而氣衰自愈矣。)

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此下皆言死期也。浮合,如浮波之合,後以催前,泛泛無常也。一息十至以上,其狀如數,而實非數熱之脈,是經氣之衰極也。微見,始見也。言初見此脈,便可期九十日而死;若見之已久,則不必九十日矣。

所以在九十日者,以時更季易,天道變而人氣從之也。予,與同,黨與之義。下同。)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如火薪然者,來如焰之銳,去如滅之速。此火臟無根之脈,而心經之精氣與奪也。夏令火王,猶為可支,草乾而死,陽盡時也。)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

(如散葉者,浮泛無根也。此以肝氣大虛,全無收斂。木葉落者,金勝木敗,肝死時也。)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省客,如省問之客,或去或來也。塞者,或無而止。鼓者,或有而搏。是腎原不固,而無所主持也。棗華之候,初夏時也。

懸者,華之開。去者,華之落。言於棗華開落之時,火王而水敗,腎虛者死也。)脈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丸泥者,泥彈之狀,堅強短澀之謂,此胃精中氣之不足也。榆莢,榆錢也,春深而落。木旺之時,土敗者死。)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橫格,如橫木之格於指下,長而且堅,是為木之真臟,而膽氣之不足也。禾熟於秋,金令王也,故木敗而死。)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弦縷者,如弦之急,如縷之細,真元虧損之脈也。胞,子宮也,命門元陽之所聚也。胞之脈繫於腎,腎之脈系舌本,胞氣不足,當靜而無言;今反善言,是陰氣不藏,而虛陽外見,時及下霜,虛陽消敗而死矣。故與其善言者,不若無言者為腎氣猶靜,而尚可治也。

)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也,微見三十日死。(交漆者,如瀉漆之交,左右旁至,纏綿不清也。微見,初見也。三十日為月建之易,而陰陽偏敗者,不過一月之期也。)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湧泉者,如泉之湧,有升無降,而浮鼓於肌肉之中,是足太陽膀胱之氣不足也。

膀胱為三陽而主外,今其外實內虛,陰精不足,故為少氣。當至味韭英之時而死者,以冬盡春初,水漸衰也。)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頹土之狀,虛大無力,而按之即不可得。肌氣即脾氣,脾主肌肉也。黑為水之色,土敗極而水反乘之,故當死。

白話文:

二十四、各經脈證候與死期預測

懸脈:脈象不高不低,不浮不沈,如同物體懸空。雖呈現浮鈎之狀,但仍保有中和之氣。

喘脈:脈象急促如喘息,稱為“暴厥”。暴厥者會突然昏厥,失去意識。

數脈(非真數):脈象看似數脈(快脈),但並非真正的熱證數脈。此因肝心之火突然擾動,使人突發驚懼,通常三四日後可自愈。

浮合脈:脈象如浮波相疊,前後相繼,浮動不定。若一呼吸間脈跳十次以上,表示經氣極度不足。初見此脈,預示九十日內死亡(因季節更替,人體氣機隨之衰敗)。

火薪脈:脈來如火焰般銳利,去如熄滅般迅速,是心精耗奪之象。夏季尚可支撐,至草木乾枯時(秋冬之際)陽氣耗盡而亡。

散葉脈:脈象浮泛無根,為肝氣大虛、無法收斂之兆。待樹葉凋落時(秋季金氣克木),肝氣敗絕而死。

省客脈:脈象時有時無,或隱或現,如訪客來去不定,是腎氣不足、失於固攝之象。棗花開花至凋謝時(初夏火旺水衰),腎虛者死。

丸泥脈:脈如泥丸般堅硬短澀,反映胃精不足。榆錢凋落時(春末木旺土衰),胃氣敗絕而亡。

橫格脈:脈如橫木阻於指下,長而堅硬,是膽氣不足的真臟脈。稻穀成熟時(秋季金克木),膽氣衰敗而死。

弦縷脈:脈細如絲、緊如弦,為胞精(子宮元氣)虧損。若患者多言,預示下霜時虛陽外脫而亡;若靜默不言,尚有救治可能。

交漆脈:脈象如傾瀉的漆汁,左右交纏不清。初見此脈,三十日內(月建更替時)陰陽偏衰而亡。

湧泉脈:脈如泉湧,浮於肌表而無降勢,是太陽經氣不足。患者氣短,待韭菜開花時(冬春之交水氣衰),膀胱氣絕而死。

頹土脈:脈虛大無力,按之即散,是脾(肌)氣不足。若面色先現黑(水克土),待白蘚(一種植物)生長時,土氣敗絕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