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六卷 (7)

回本書目錄

十六卷 (7)

1. 五十九、風水黃疸之辨

(《素問·平人氣象論》)

白話文:

  1. 「凡人之陰陽,皆有定數,不可過度。」 人類的陰陽平衡是固定的,不能過度消耗。

  2. 「平人之脈,緩而不細,長而不急,一息四至。」 正常人的脈搏應該是緩和而不細弱,長度適中,心跳每分鐘約為四次。

  3. 「若脈數而滑,則為熱病;脈遲而弦,則為寒病。」 如果脈搏快速且滑動,可能是熱病的徵兆;如果脈搏緩慢且有韌性,可能是寒病的表現。

  4. 「呼吸之氣,深而調和,無雜味。」 正常的呼吸應該是深長且調節得宜,沒有異味。

  5. 「視其顏色,明潤而不枯槁。」 觀察臉色,應該明亮且潤澤,不應乾枯。

  6. 「聽其聲音,高亢而不嘶啞。」 聽其發音,應該清晰且洪亮,不應沙啞。

  7. 「問其飲食,不偏嗜,食後安和。」 詢問飲食習慣,不偏食,進食後感到舒適。

  8. 「觀其大小便,暢利無阻。」 觀察大小便情況,應該順暢無阻塞。

以上內容為《素問·平人氣象論》中對於正常生理狀態的一些基本描述,供參考。

頸脈動,喘,疾咳,曰水。(頸脈,謂結喉旁動脈,足陽明之人迎也。水氣上逆,反侵陽明,則頸脈動。水溢於肺,則喘急而疾咳。)目裹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目裹者,目之下胞也,胃脈之所至,脾氣之所主,若見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是水氣淫及脾胃也。《評熱病論》曰: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中者,必使目下腫也。)溺黃赤,安臥者,黃疸。

白話文:

頸脈跳動,喘,急促咳嗽 ,稱為「水」。(頸脈,指喉嚨旁的動脈,屬於足陽明經的「人迎」。水氣上逆侵犯陽明經,就會導致頸脈跳動。水液溢滿肺部,就會導致氣喘急促和劇烈咳嗽。)

眼睛下方微微腫脹 ,就像臥蠶起來一樣,稱為「水」。(眼睛下方,也就是下眼瞼,是胃經所過之處,受脾氣主導。如果看到微微腫脹像臥蠶一樣,表示水氣侵淫脾胃。《評熱病論》說:水屬陰,眼睛下方也是陰,腹部是至陰所在。因此,水在腹部,一定會導致眼睛下方腫脹。)

小便黃赤 ,平臥後仍然持續的,稱為「黃疸」。

(疸,黃病也。《論疾診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正理論》謂之勞癉,以女勞得之也。疸音旦。)已食如飢者,胃疸。(已食如飢者,是胃熱也。善消穀食,故曰胃疸。又《論疾診尺篇》曰:脈小而澀者,不嗜食。

白話文:

疸,也就是黃疸。《論疾診尺篇》記載:身體疼痛而面色微黃,牙垢黃,指甲上有黃色,這就是黃疸。安穩地躺著,小便黃赤,脈搏細小而澀,不喜歡吃東西。《正理論》稱之為勞癉,是由於女性勞累所致。疸唸作「旦」。

已經吃過飯了卻仍然像餓了一樣,這是胃疸。(已經吃過飯了仍然像餓了一樣,是因為胃熱。可以很好地消化食物,所以稱為胃疸。此外,《論疾診尺篇》記載:脈搏細小而澀,不喜歡吃東西。)

言中寒也。所以治疸者,當知陰陽之辨。)面腫曰風。(風為陽邪,故面腫者曰風,陽受風氣也。)足脛腫曰水。(水為陰邪,故足脛腫者曰水,陰受濕氣也。)目黃者曰黃疸。(目者宗脈之所聚也,諸經有熱則上熏於目,故黃疸者其目必黃。)

白話文:

這段話是在講述寒邪引起的疾病。

所以治療黃疸的人,應該要知道陰陽的區別。

面部腫脹叫做「風」,因為風是一種陽邪,所以面部腫脹的人叫做「風」,是陽氣受到了風氣的侵襲。

小腿腫脹叫做「水」,因為水是一種陰邪,所以小腿腫脹的人叫做「水」,是陰氣受到了濕氣的侵襲。

眼睛變黃叫做「黃疸」,眼睛是各條經絡彙集的地方,各條經絡有熱邪就會上薰於眼睛,所以黃疸的人眼睛一定會變黃。

2. 六十、消癉熱中

(《素問·通評虛實論》《腹中論》,附:消癉治法)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和《腹中論》中提到的消癉治療方法:

體內有積塊,應當辨別其性質是寒還是熱。如果是因為氣滯所導致的,應當使用行氣散結的方法;若是因為血瘀造成的,則需用活血化瘀之法;若是由於寒邪凝結,應用溫通散寒的方式來治療;如果是熱毒所致,就要採用清熱解毒的療法。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調理脾胃,增強體質,以幫助消除積塊。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素問·通評虛實論》消癉者,三消之總稱,謂內熱消中而肌膚消瘦也。癉音丹,又上、去二聲,廣韻曰火癉,一曰黃病。)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邪熱在內,脈當實大者為順,故病雖久猶可治;若脈懸小,則陽實陰虛,脈證之逆也,故不可治。《五變篇》曰: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

又曰: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詳本類後七十六。)

白話文:

皇帝問道:消癉有虛實之分嗎?所謂消癉,是指三消(消渴、消穀、消瘦)的總稱,是因內熱消耗臟腑,導致肌膚消瘦。

岐伯回答道:脈象有力(病在實)且脈搏寬大(病在表),即使病程較久也能治癒。如果脈象虛弱(病在虛)且脈搏細小堅硬(病在裡),即使病程較短也很難治癒。原因是:邪熱在內,脈象本應有力而寬大,這種情況表示順應病理,所以雖然病程較久也能治療。但如果脈象細弱而堅硬,則表示陽氣過盛,陰氣虧虛,脈象與病理相反,所以難以治癒。《素問·五變篇》中說:五臟氣血都虛弱的人,容易患消癉。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石藥發瘨,芳草發狂。(《素問·腹中論》。王氏曰: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多喜曰瘨。多怒曰狂。瘨,癲同。)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高梁,厚味也。

白話文:

皇帝說:「您多次提到『熱中』和『消中』,不能服用高粱、芳草和石藥。石藥會發作癲癇,芳草會發狂。」(《素問·腹中論》中記載,王氏說:多喝水、多小便叫「熱中」。多吃東西、多小便叫「消中」。愛高興叫「癲」。愛生氣叫「狂」。癲和狂是同類型的病。)患有『熱中』和『消中』的都是富貴人家,現在禁止吃高粱,不合他們的意願;禁止芳草和石藥,又會導致疾病無法痊癒,希望能聽到您的建議。(高粱是美味的食物。)

芳草,辛香之品也。石藥,煅煉金石之類也。三者皆能助熱,亦能銷陰,凡病熱者所當禁用。熱中消中者,即內熱病也,惟富貴之人多有之。《通評虛實論》曰:凡治消癉,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蓋富貴者以肥甘為事,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氣積成熱,則轉為消中消渴之病,故於高梁芳草之類,皆不得不禁也。

白話文:

芳香植物,具有辛辣氣味之物。石藥,是經過煅燒的金屬或礦物。這三種類型的藥物都能幫助產生熱量,也可以消除體內的陰寒之氣。所有患有熱證的病人都不宜使用這些藥物。發熱導致消化不良和口乾的疾病,也就是內熱病,富貴人家中常見。在《通評虛實論》裡提到:所有治療消癉症的藥方中,針對肥胖的富貴人,必須注意高粱之弊。因為富貴之人往往以肥甘美食為常,肥膩的食物會導致內熱,甘甜的食物會導致腹中脹滿,氣血積聚化熱,就會轉化為消中和消渴的疾病。因此,對於高粱和芳香草藥一類的藥物,都必須禁止使用。

)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芳美者,氣熱而散,悍急者,性剛而烈也。)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脾者陰中之至陰也,陽勝則傷陰,故二熱合氣,必致傷脾。

白話文:

岐伯說:芳香草藥的氣味芳香濃烈,而礦石藥物的氣味剛烈辛辣。這兩種藥物的氣味都非常強烈,所以如果心性急躁、體質虛弱的人服用,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芳香濃烈的藥物,容易散發熱氣,辛辣剛烈的藥物,性情剛烈而猛烈。)

黃帝問:為什麼不能服用這兩種藥物呢?

岐伯回答:熱氣具有刺激性,藥物氣味也一樣。這兩種氣味相遇,恐怕會損傷脾臟。(脾臟是陰中至陰的臟器,陽氣過盛就會損傷陰氣,所以這兩種熱性藥物結合在一起,必然會損傷脾臟。)

慓音飄。)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脾傷者畏木,故至甲乙日更論,蓋謂其必甚也。愚按:消癉消中者,即後世所謂三消證也。凡多飲而渴不止者為上消,消穀善飢者為中消,溲便頻而膏濁不禁者為下消。如《氣厥論》之云肺消膈消,《奇病論》之云消渴,即上消也。

白話文:

中醫名詞「脾」五行屬土,討厭屬木的藥物。服用這個藥的人,到了屬「甲」和「乙」的日期會再討論(調整用藥)。(脾氣虛弱的人害怕屬木的藥物,所以到了屬「甲」和「乙」的日期再重新討論,意思是說,病情一定會更嚴重。)解釋:「消癉消中」就是後世所說的「三消」證。總的來說,多喝水但還是口渴,叫做上消;消化不好、容易餓,叫做中消;小便頻繁、大便稀軟無法控制,叫做下消。例如:《氣厥論》中提到的「肺消、膈消」,《奇病論》中提到的「消渴」,就是上消的症狀。

《脈要精微論》云癉成為消中,《師傳篇》云胃中熱則消穀令人善飢,即中消也。《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腎脈肝脈微小皆為消癉,肝腎在下,即下消也。觀劉河間《三消論》曰:五臟六腑四肢皆稟氣於脾胃,行其津液,以濡潤養之。然消渴之病,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盛故也。

白話文:

《脈要精微論》中說,病症表現為消瘦稱為「消中」。《師傳篇》中說,胃中過熱會消磨穀物,使人經常飢餓,這便是「中消」。《邪氣臟腑病形篇》中說,腎臟和肝臟的脈絡細小弱微,都表示有「消癉」症狀。而肝臟和腎臟位於人體下方,所以也稱為「下消」。

劉河間在他的《三消論》中說:人體的五臟六腑和四肢都從脾胃中獲得氣血,而脾胃輸送津液,用來滋潤和養育身體。然而,消渴症是由於陰氣過於衰弱,陽氣過於旺盛造成的。

治當補腎水陰寒之虛,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和而不澀,則病自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名曰消渴;若飲食多,不甚渴,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

白話文:

治療時應補腎水以改善陰寒虛弱,瀉心火以清除陽熱實症,消除腸胃過度燥熱,補充體內衰竭的津液,讓體內的氣血通暢運行,使津液生成而不枯竭,氣血調和而不凝滯,這樣疾病就能自行痊癒。

如果喝水很多但小便也很多,稱為消渴;如果飲食很多,不太口渴,但小便次數多且消瘦,稱為消中;如果口渴且喝水不斷,小腿消瘦且小便中有油脂,稱為腎消。

一皆以燥熱太甚,三焦腸胃之腠理脈絡怫鬱壅滯,雖多飲於中,終不能浸潤於外,榮養百骸,故渴不止而小便多出或數溲也。又張戴人云:三消之說,當從火斷,火之為用,燔木則消而為炭,鍊金則消而為汁,煅石則消而為灰,煎海則消而為鹽,干永則消而為粉,熬錫則消而為丹。故澤中之潦,消於炎輝;鼎中之水,干於壯火。

白話文:

一般來說,口渴是因為體內過於乾燥燥熱,導致三焦、腸胃的組織和脈絡阻塞不暢。即使大量喝水,也不能滲透到身體外部,滋養四肢百骸,所以口渴不止,小便次數增多或小便量多。

另外,張戴人說:「三消的說法,應該從火的角度來理解。火的特性是,燃燒木頭會變成炭,冶煉金屬會變成汁液,燒製石頭會變成灰,熬煮海水會變成鹽,風乾草藥會變成粉末,熬製錫會變成丹砂。因此,沼澤中的積水,會在烈日下蒸發消散;鼎中的水,會在猛火下變乾。」

蓋五臟心為君火正化,腎為君火對化,三焦為相火正化,膽為相火對化,得其平則烹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臟腑,津液竭焉。夫一身之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甚於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則消及於肺,中甚不已則消及於脾,下甚不已則消及於肝腎,外甚不已則消及於筋骨,四臟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問》有消癉、消中、消渴、風消、膈消、肺消之說,消之證不同,歸之火則一也。

白話文:

人體的五臟之中,心臟為主火,負責正化;腎臟為對火,負責對化;三焦為主火,負責正化;膽臟為對火,負責對化。當這些火能平衡運作時,就能夠消化食物,排出廢物;一旦失衡,就會灼傷臟腑,消耗津液。

人體的心火尤為強盛,如果過於旺盛,會上消膈膜,中消腸胃,下消膏液,外消肌肉。上消過度則蔓延至肺部,中消過度則蔓延至脾臟,下消過度則蔓延至肝腎,外消過度則蔓延至筋骨。四臟一旦全部被消盡,心火就會自焚而亡。

因此,《素問》中提出消癉、消中、消渴、風消、膈消、肺消等類型,雖然症狀不同,但歸根結底都是由火造成的。

此三消從火之說,二公言之詳矣。又按《袖珍方》云:人身之有腎,猶木之有根,故腎臟受病,必先形容憔悴,雖加以滋養,不能潤澤,故患消渴者,皆是腎經為病。由壯盛之時,不自保養,快情恣欲,飲酒無度,食脯炙丹石等藥,遂使腎水枯竭,心火燔盛,三焦猛烈,五臟渴燥,由是渴利生焉。此又言三消皆本於腎也。

白話文:

關於這三種消渴症是由火氣引起的這個說法,兩位先生已經說得非常詳細了。另外,根據《袖珍方》記載:人體的腎臟就像樹木的根,所以腎臟如果生病,必定會表現出形容憔悴的樣子,即使加以滋養,也不能恢復潤澤。因此,患有消渴症的人,都是腎經有病。這是因爲在壯盛的時候,沒有好好保養身體,縱情恣欲,過度飲酒,食用臘肉、丹藥等藥物,導致腎水枯竭,心火旺盛,三焦猛烈,五臟乾渴,由此產生消渴症。這又說明這三種消渴症都是由腎引起的。

又何柏齋曰:造化之機,水火而已,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水為濕為寒,火為熱為燥,火性炎上,水性潤下,故火宜在下,水宜在上,則易交也。交則為既濟,不交則為未濟,不交之極,則分離而死矣。消渴證,不交而火偏盛也;水氣證,不交而水偏盛也。制其偏而使之交,則治之之法也。

白話文:

何柏齋也說: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就是水與火的相互作用,它們應該平衡而不偏頗,應該交融而不分開。水性濕寒,火性熱燥,火往上炎,水往下潤,所以火應該在下方,水應該在上方,這樣它們才能容易交融。交融後就成既濟,不交融就成未濟,不交融到極點,就會分離而死亡。消渴症是水火不交融而火勢過盛造成的;水氣症是水火不交融而水勢過盛造成的。治療它們的方法,就是消除偏頗,使水火交融。

觀此諸論,則凡治消者,在清火壯水,二者之間,但察三焦虛實,或滋或瀉,隨所宜而用之,若乎盡矣;然以予之見,猶有說焉。如《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風消。此以陽明為十二經之海,土衰而木氣乘之,故為肌肉風消也。《氣厥論》曰: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

白話文:

綜觀這些論述,凡治療消瘦症,關鍵在於清熱壯水。在調理的過程中,應根據三焦虛實辨證,或滋補或瀉下,依據具體情況選用。雖然上述論述似乎已囊括全面,但在我看來,仍有值得補充之處。

《陰陽別論》中提到:「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風消。」這裡指的二陽是陽明經和少陽經,陽明經是十二經絡之海,若土氣虛弱,木氣乘勝而上,就會導致肌肉消瘦。

《氣厥論》中也指出:「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這說明心臟寒邪傳變到肺,導致肺消瘦,如果患者飲水一杯,排尿兩次,就會死亡,且無法治療。

此言元陽之衰而金寒水冷,則為肺腎之消也。《邪氣臟腑病形篇》曰五臟之脈微小者,皆為消癉,此言寸口之弱見於外,以血氣之衰而消於內也。又如《氣交變大論》曰:歲水太過,上臨太陽,民病渴而妄冒。《五常政大論》曰: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火上從,民病嗌乾善渴。

白話文:

意思是,當元陽衰弱,導致金寒水冷,就會出現肺腎虛損。古籍《邪氣臟腑病形篇》中提到,五臟經脈細微者,皆會出現消癉,這說明寸口脈微弱反映出外在徵兆,而血氣衰竭則導致內在虛損。另外,《氣交變大論》記載,如果歲水過盛,上衝太陽,百姓就會出現口渴妄言的症狀。《五常政大論》則指出,太陽主天,寒氣下臨,心火上炎,百姓就會出現咽乾口渴的症狀。

《至真要大論》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民病嗌乾,渴而欲飲。是皆以陰抑陽,以水制火,必以溫劑散去寒邪,其疾自愈。諸如此者,總皆消渴之類也。夫消者消耗之謂,陽勝固能消陰,陰勝獨不能消陽乎?故凡於精神血氣肌肉筋骨之消,無非消也。予嘗治一薦紳,年愈四旬,因案牘積勞,致成大病,神困食減,時多恐懼,上焦無渴,不嗜湯水,或有少飲,則沃而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莫知其所從來,且半皆濁液。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中說:太陽經主宰天氣,寒邪入侵後,容易令人咽喉乾燥、口渴想喝水。這是因為陰氣剋制陽氣、水性剋制火性,所以必須使用溫熱藥物來驅散寒氣,疾病自然會痊癒。像這樣的疾病,都屬於消渴症一類。消渴意為消耗,陽氣旺盛固然能消耗陰氣,陰氣旺盛就不能消耗陽氣嗎?因此,凡是精神、血氣、肌肉、筋骨等方面出現消耗的,都屬於消渴症。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官員,年齡四十多歲,因為處理公文過度勞累,導致大病一場。他精神睏倦、食慾不振,時常感到恐懼。上焦(胸部以上)不覺得口渴,不喜歡喝湯水。偶爾喝一點,也沒有辦法潤喉解渴。然而,他每晚都會小便兩三次,儘管如此,仍然感到小便很多,而且有一半都是渾濁的。

最後延余診視,因相告曰:自病以來,通宵不寐者已半年有餘,即間有矇矓似睡之意,必夢見亡人凶喪等事,鬼魅相親,其不免矣。余曰:不然。此以思慮積勞,損傷心腎,元陽既虧,則陰邪勝之,故多陰夢。陽衰則氣虛,陽不帥陰,則水不化氣,故飲水少而溺濁多也。陽氣漸回,則陰邪自退,此正《內經》所謂心移寒於肺,飲一溲二之證耳。

白話文:

最後,我(延餘)去診治他,他告訴我:自從生病以來,已經有半年多沒有一覺到天亮了。即使偶爾有朦朦朧朧似睡的感覺,也一定會夢見死人、兇喪等事情,鬼怪接近我,我快活不下去了。我說: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思慮過度、勞累過度,損傷了心腎,元陽(陽氣)虧虛,因此陰邪壓制陽氣,所以多做噩夢。陽氣衰弱則氣虛,陽氣不能約束陰氣,因此水液不能化為氣,所以喝水少而小便混濁多。陽氣逐漸恢復,則陰邪自然退去,這正是《內經》所說的「心移寒於肺,飲一溲二」之證。

病本非輕,所幸者,脈猶帶緩,肉猶未脫,胃氣尚存,可無慮也。乃以歸脾之屬去白朮木香,八味之屬去丹皮澤瀉,一以養陽,一以養陰,出入間用,至三百餘劑,計人參二十餘斤而後全愈。此非神消於上,精消於下之證乎?可見消有陰陽,不得盡稱為火證,姑紀此一按,以為治消者之鑑。)

白話文:

這個疾病原本不輕,所慶幸的是,脈象仍然平緩,肌肉還未消瘦,胃氣仍然存在,所以不必擔心。因此採用歸脾湯類藥物去掉白朮和木香,八味丸類藥物去掉丹皮和澤瀉,一種用來溫補陽氣,一種用來滋補陰氣,交替使用,用了三百多劑,總共使用了二十多斤人參後才完全康復。這不正是不屬於上面陽氣衰敗,下面陰液枯竭的情況嗎?由此可見,消瘦也有陰陽之分,不能全稱為上火的證候,姑且記下這一點,作為治療消瘦疾病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