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六卷 (5)

回本書目錄

十六卷 (5)

1. 五十三、動靜勇怯喘汗出於五臟

(《素問·經脈別論》)

白話文:

人飲食入於胃,其精氣上輸於心,濁氣歸心,心肺之氣相合,然後能行血氣於全身。當人靜息時,血液歸聚於內臟;當人活動時,血液則運行於四肢。若人的情緒平和,則氣血流通順暢;若情緒過度激動,則可能導致氣血紊亂。因此,調節情緒對於維持健康非常重要。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脈以經脈血氣統言之也。恚,怒也。恚,慧、畏二音。)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此下四條言喘者,喘屬氣,病在陽也。腎者至陰也,陰受氣於夜,夜行則勞骨傷陰,故喘出於腎。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人的生活起居、運動靜止、勇氣膽怯等情況,脈象也會因此而變化嗎?岐伯回答道:所有人的恐懼、憤怒、操勞、運動和靜止都會導致脈象變化。(脈象是指經絡中的氣血,恚指憤怒。恚讀作「慧」或「畏」兩個音。)因此,夜間行走會導致呼吸急促,出於腎的緣故,而淫邪之氣會損害肺部。(下面四條所說的氣喘,氣喘屬氣,病在陽位。腎屬至陰,陰氣在夜間接受陽氣,夜間行走勞損骨骼,傷及陰氣,所以氣喘出自腎臟。)

淫氣者,陰傷則陽勝,氣逆為患也。肺腎為母子之臟,而少陰之脈上入肺中,故喘出於腎則病苦於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墮墜而恐者,傷筋損血,故喘出於肝。肝氣淫則害於脾,木乘土也。)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驚恐則神氣散亂,肺藏氣,故喘出於肺。

白話文:

淫邪之氣侵犯人體,損傷陰氣,導致陽氣過盛,氣機逆亂,引起疾病。

肺和腎是母子臟腑,少陰經(腎經)的脈絡向上進入肺中,所以從腎臟引發的喘息會在肺臟表現出病症。

如果曾經墮落(胎兒或物品),會導致恐懼,喘息從肝臟發出。淫邪之氣會損害脾臟,這是因為肝屬木,脾屬土,肝氣過盛會侵犯脾胃。

如果受到驚嚇或恐懼,會導致神氣散亂,肺臟主氣,因此喘息會從肺臟發出。

心藏神,故淫氣傷之。)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水氣通於腎,跌僕傷於骨,故喘出焉。僕音付。)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此結上文而言有病有不病者,因氣有強弱不同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勇可察其有餘,怯可察其不足,骨可以察腎,肉可以察脾,皮膚可以察肺,望而知其情,即善診者也。)

白話文:

心臟藏匿神志,所以縱慾過度會傷心神。潛水或摔傷導致喘氣,其氣息源自腎臟和骨骼。(腎主水,潛水傷及腎臟,摔傷傷及骨骼,故喘氣來源於此。僕讀作付。)此時,勇敢的人氣血運行正常,就沒事了,膽小的人氣血運行受阻,就會生病。(這段總結上文,說明生病與否取決於氣血強弱。)因此說:診斷疾病的方法,觀察病人的勇氣、怯懦、骨肉和皮膚,就能瞭解他的情況,作為診斷的依據。(勇敢的人表示氣血充盈,怯懦的人表示氣血不足;骨骼可判斷腎臟,肌肉可判斷脾臟,皮膚可判斷肺臟;望聞問切,就能瞭解病人的狀況,就是高明的醫生。)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此下五條言汗者,汗屬精,病在陰也。飲食飽甚,則胃氣滿而液泄,故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驚則神散,神散則奪其精氣,故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持重遠行則傷骨,腎主骨,故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肝主筋而藏魂,疾走則傷筋,恐懼則傷魂,故汗出於肝。

白話文:

過量飲食後,汗液會從胃中排出。(以下五條談汗液的,汗液屬於精氣,疾病在陰分。過量飲食,則胃氣充盈,體液流失,所以汗液從胃中排出。)受驚後,精氣會耗盡,汗液會從心中排出。(驚嚇時精神渙散,精神渙散則損耗精氣,所以汗液從心中排出。)負重遠行,汗液會從腎中排出。(負重遠行會傷及骨頭,腎主骨,所以汗液從腎中排出。)疾走或恐懼時,汗液會從肝中排出。(肝主筋藏魂,疾走會傷筋,恐懼會傷魂,所以汗液從肝中排出。)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搖體勞苦,則肌肉四肢皆動,脾所主也,故汗出於脾。《本病論》曰:醉飽行房,汗出於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五臟受氣,強弱各有常度,若勉強過用,必損其真,則病之所由起也。)

白話文:

(搖動身體勞累,汗水會從脾臟排出。搖晃身體勞累,則肌肉和四肢都會運動,而這些正是脾臟所主導的部位,所以汗水會從脾臟排出。《本病論》中說:酒醉飯飽後行房事,汗水會從脾臟排出。)因此,在春秋冬夏四季,陰陽變化不同,如果過度使用某個臟腑,便容易生病,這是很常見的。(五臟所承受的氣,強弱各有不同的程度,如果勉強過度使用,勢必會損害其本質,這就是疾病產生的原因。)

2. 五十四、熱食汗出

(《靈樞·營衛生會篇》)

白話文:

人體內的營氣和衛氣是在脈中和脈外運行的,它們相互配合,共同維護身體的健康。營氣主要在脈中流動,負責提供營養;衛氣則在脈外活動,保護身體免受外邪侵害。兩者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會有不同的活動規律,夜間營氣會進入臟腑進行修復,而衛氣則在外守護。到了白天,營氣和衛氣則會根據身體的需求進行調整,以確保人體機能的正常運作。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飲食入胃,其氣各有所行,如《經脈別論》曰,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濁氣歸心,淫精於脈之類是也。衛氣之道,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有常度也。今有熱飲食者,方入於胃,其氣之留行未定而汗輒外泄,出無方所,是不循衛氣之道也,故以為問?)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風為陽邪,有外熱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人吃了熱的食物後,食物進入胃中,氣血運行還沒有穩定,就開始出汗,有的出汗在臉上,有的出汗在背上,有的出汗在身體的一半部位,為什麼這些汗水不循著經絡的運行規律而排出呢?(飲食進入胃中,其氣血運行各有所屬,就像《經脈別論》中所說,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濁氣歸心,淫精於脈等。經絡運行規律,白天陽氣運行於陽經,夜晚陰氣運行於陰經,有固定的規律。現在有的人吃了熱的食物,食物剛進入胃中,氣血的運行還沒有穩定,汗水就已經外泄了,而且出汗沒有固定的部位,這是不循著經絡運行規律的緣故,所以提出這個問題。)岐伯回答道:這是因為外感風邪,導致身體腠理開泄,汗孔疏鬆,衛氣運作不暢,所以不能循著正常的經絡運行。(風為陽邪,有發熱的特性,能外感人體。)

熱食氣悍,因內熱也。熱之所聚,則開發腠理,所以毛蒸理泄而衛氣走之,故不循其常道也。)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此即熱食之氣也,出不由度,故曰漏泄。慓音飄,急也。)

白話文:

食用過熱的食物會使氣性急躁,這是因為體內有熱氣。熱氣聚集的地方會使皮下的組織鬆動,因此汗毛孔張開、體溫下降,使衛氣外泄,所以就不會遵循原本的運行路徑。這種氣性急躁、滑溜而快速,一遇到開口的管道就外泄,所以沒辦法按照原本的路線運行,因此被稱為「漏泄」。這就是食用熱食所產生的氣,因為外泄時超過了正常範圍,所以稱為「漏泄」。「慓」字發音同「飄」,表示急躁的意思。

3. 五十五、鼓脹

(《素問·腹中論》)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岐伯對曰:名為鼓脹。(內傷脾腎,留滯於中,則心腹脹滿,不能再食,其脹如鼓,故名鼓脹。)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雞矢之性,能消積下氣,通利大小二便,蓋攻伐實邪之劑也。

白話文:

黃帝問:「有人心腹脹滿,早上吃不下飯,晚上也不能吃,這是什麼病?」

岐伯答:「這種病叫做鼓脹。因為內傷脾腎,氣滯中焦,所以心腹脹滿,無法再進食。它的脹滿就像鼓一樣,所以取名為鼓脹。」

黃帝問:「如何治療?」

岐伯答:「用雞屎酒來治療,服一劑就會見效,兩劑就會痊癒。」(雞屎的性質可以消食導氣,通利大小便,是一種攻伐實邪的藥劑。)

一劑可知其效,二劑可已其病。凡鼓脹由於停積及濕熱有餘者,皆宜用之。若脾腎虛寒發脹及氣虛中滿等證,最所忌也,誤服則死。按《普濟方》云:治脾虛不能制水,水反勝土,水穀不運,氣不宣流,故令中滿者,宜雞矢醴主之。此說不明虛實,殊失經意,不可不察。雞矢醴法,按《正傳》云:用羯雞矢一升,研細,炒焦色,地上出火毒,以百沸湯淋汁,每服一大盞,調木香、檳榔末各一錢,日三服,空腹服,以平為度。

白話文:

一帖藥就能見其功效,兩帖藥就能治好病情。凡是因停滯積液或濕熱過剩引起的脹滿,都宜服用此藥。但如果脾腎虛寒發脹或氣虛中滿等情況,就最忌諱服用此藥,誤服會導致死亡。

根據《普濟方》記載:脾虛不能控制水液,水液反過來剋制脾土,水穀運化不暢,氣機運行不暢,所以導致中滿。這種情況應該服用雞矢醴來治療。

這個說法並沒有說明虛實之分,很違背經書的本意,必須要注意。

雞矢醴的配方,根據《正傳》記載:取公雞的糞便一升,研磨成細粉,炒至焦黑,取出火毒,用沸水淋汁,每次服用一大杯,加入木香、檳榔末各一錢,每日服用三次,空腹服用,以達到平和為度。

又按:《醫鑑》等書云:用干羯雞矢八合,炒微焦,入無灰好酒三碗,共煎乾至一半許,用布濾取汁,五更熱飲,則腹鳴,辰巳時行二三次,皆黑水也。次日覺足面漸有皺紋,又飲一次,則漸皺至膝上而病愈矣。此二法,似用後者為便。)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脹病多反復也。

白話文:

另據《醫鑑》等書籍記載:使用乾枯的雞糞八合,炒至略微發焦,加入三碗醇厚的好酒中,一起煎煮至剩下大約一半,用布過濾取汁,在凌晨五點左右熱飲,將會出現腹鳴,早上七、八點時會排出兩到三次,都是黑色的水。第二天感覺腳和臉開始出現皺紋,再喝一次,皺紋會逐漸蔓延到膝蓋以上,疾病就會痊癒了。這兩個方法中,似乎用後者比較方便。)黃帝說:什麼時候有復發的情況呢?(腹脹病容易反覆發作。)

)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鼓脹之病,本因留滯,故不可復縱飲食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病雖將愈而復傷其脾,所以氣復聚也。)

白話文:

岐伯說:這種病是因為飲食不節制引起的,所以才會時常發病。(鼓脹病的根本原因是體內有留滯,因此不能再放縱飲食。)雖然他的病情已經有所好轉,但是病氣仍然聚集在腹中。(如果患者在病情好轉時再度傷害脾臟,那麼病情就會復發。)

4. 五十六、臟腑諸脹

(《靈樞·脹論》全,附:腫脹治法)

白話文:

《靈樞·脹論》是一篇關於中醫理論與實踐的經典文本,主要探討了腫脹的病因、病機、診斷和治療方法。以下是該書的一些重點內容:

  1. 病因:腫脹的產生多由水滯、氣滯、血瘀等內因外因共同作用所致。內因包括脾虛、腎虛、肝失疏洩等;外因則是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之邪的侵襲。

  2. 病機:腫脹的病機主要涉及水液的運行失常,導致水積於體內,引起腹部膨脹、四肢浮腫等症狀。同時,氣血的流通受阻也是腫脹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診斷: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觀察病人的形態、舌象、脈象以及病史等,可以進行腫脹的診斷。例如,膚色青紫、舌苔膩厚、脈沈細等表現,往往提示腫脹的可能。

  4. 治療:治療腫脹的方法多樣,主要包括調理脾肺、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等原則。常用藥物如茯苓、薏苡仁、黃芩、桃仁、紅花等,具體選用需根據患者病情而定。此外,針灸、導引、食療等非藥物療法也常被應用。

  5. 預後:腫脹的預後與病因、病程、治療及個體差異等因素有關。一般而言,早期診斷、合理治療,可獲得較好的療效。

以上是《靈樞·脹論》的基本內容概要,詳細的理論與實踐部分則需要進一步研讀和臨牀應用。

黃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岐伯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脈大者,邪之盛也。脈堅者,邪之實也。澀因氣血之虛而不能流利也。大都洪大之脈,陰氣必衰,堅強之脈,胃氣必損,故大堅以澀,則病當為脹。)黃帝曰:何以知臟腑之脹也?岐伯曰:陰為臟,陽為腑。

白話文:

黃帝問道:脈象應在寸口,為什麼會出現脹滿呢?

岐伯答道:脈象又大又硬,而且澀滯,這是脹滿的徵兆。(脈象大,是邪氣盛。脈象硬,是邪氣實。澀滯是因為氣血虛弱,不能順利運行。一般來說,脈象洪大,陰氣必定衰弱;脈象堅強,胃氣必定受損。因此,脈象又大又硬又澀,說明病症為脹滿。)

黃帝問道:如何知道是臟腑脹滿呢?

岐伯答道:陰屬臟,陽屬腑。

(澀而堅者為陰,其脹在臟。大而堅者為陽,其脹在腑。一曰脈病在陰則脹在藏,脈病在陽則脹在腑。亦通。)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舍,言留止之處也。)黃帝曰:願聞脹之舍。岐伯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

白話文:

(質地)堅硬粗糙的是陰,其腫脹在臟器內。體積大而堅硬的是陽,其腫脹在腑器內。一種說法是脈病在陰,則腫脹在臟器;脈病在陽,則腫脹在腑器。這種說法也通。

黃帝說:氣導致人體腫脹,是產生在血脈中,還是產生在臟腑內?岐伯回答:三者都有可能,但它們都不是腫脹的駐留處。(駐留處,指腫脹停留的地方。)

黃帝說:我想要知道腫脹的駐留處。岐伯回答:腫脹都是發生在臟腑之外,將臟腑擠開,外拓到胸部兩側,並膨脹皮膚,所以稱作腫脹。

(排擠於臟腑之外,以胸脅為郭,而居於皮膚之中,是即脹之所舍。)黃帝曰:臟腑之在胸脅腹裡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異名而同處,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此下仍當有岐伯答辭一節,必闕失也。)黃帝曰:未解其意,再問。岐伯曰:夫胸腹,臟腑之郭也。

白話文:

(脹氣被排出臟腑之外,以胸脅為邊界,居住在皮膚之內,這就是脹氣的地方。)黃帝說:臟腑在胸脅腹內,就像盒子櫃子收藏珍貴物品一樣,各有自己的位置,名稱不同卻同處一室,在同一個區域裡,其氣息各不相同,我想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此處應有岐伯的回答,但已遺失。)黃帝說:還沒有明白其中的道理,再問一次。岐伯說:胸腹是臟腑的邊界。

(胸腹者,所以保障五內,故為臟腑之郭。)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胸中也。肺覆於上,膈膜障於下,為清虛周密之宮,心主之所居也,故曰宮城。膻,唐坦切。)胃者,太倉也。(胃為水穀之海,故曰太倉。)咽喉小腸者,傳送也。(咽喉傳送者,穀氣自上而入。

白話文:

胸部和腹部是保護內臟的,所以是臟腑的外城牆。膻中是心臟的主宮殿。(膻中位於胸腔中,上覆肺部,下隔橫膈肌,是一個清亮通暢、密閉周全的宮殿,是心臟所居住的地方,所以稱為宮城。羶,讀音為「唐坦」)胃是大的糧倉。(胃是儲存食物和水的海洋,所以稱為太倉)咽喉和小腸是運輸管道。(咽喉的作用是運輸,將糧食通過上口進入身體。

小腸傳送者,清濁自下而出。)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閭,巷門也。里,鄰里也。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蓋二十五家為閭也。《風俗通》曰:五家為軌,十軌為里。蓋五十家為里也。胃之五竅為閭里門戶者,非言胃在五竅,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腸大腸,皆屬於胃,故曰閭里門戶。如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皆胃氣之所行也,故總屬胃之五竅。

白話文:

小腸的功能是傳送食物,將清澈和渾濁的物質從下方排出。胃的五個孔竅就像巷子和門戶。(巷:小巷子;裏:街坊)《周禮》中記載:五戶人家為一比,五比為一閭,也就是二十五戶人家為一閭。《風俗通》中記載:五戶人家為一軌,十軌為一里,也就是五十戶人家為一里。胃的五個孔竅之所以稱為巷子和門戶,並不是說胃位於五個孔竅之中,而是說胃從上方的胃脘,到下方的十二指腸和大腸,都屬於胃的範圍,所以稱為巷子和門戶。比如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都是胃氣通行的部位,因此總稱為胃的五個孔竅。

軌音癸。)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二穴俱屬任脈。玉英即玉堂。)故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畔界各有所屬,故病之形見可按也。畔音叛。)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清者為營,營在脈中,其氣精專,未即致脹。濁者為衛,衛行脈外,其氣慓疾滑利而行於分肉之間,故必由衛氣之逆,而後病及於營,則為脈脹。是以凡病脹者,皆發於衛氣也。

白話文:

喉嚨裡來回發出「軌」的聲音。)廉泉和玉英穴,是津液流經的通道。(這兩個穴位都屬於任脈,玉英穴又稱玉堂穴。)所以五臟六腑各自分界分明,它們的病症也各有形態。(每個部位都有它的範圍,所以可以透過觸診來發現病症。畔,讀音為叛。)營氣在經脈中運行,衛氣倒行就會導致經脈脹痛。(清氣為營氣,營氣運行在經脈中,氣勢專一,不會馬上造成脹痛。濁氣為衛氣,衛氣運行在經脈外,氣勢勇猛快速,在皮肉之間運行,所以一定是由於衛氣倒行,病症才波及營氣,進而導致經脈脹痛。因此,所有脹痛的病症,都是起源於衛氣。)

)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衛氣逆而並於脈,復循分肉之間,故為膚脹。)三里而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三里,足陽明經穴。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而主肌肉,故脹在肌膚者當以針瀉之。一下三下,謂一次再次三次也。蓋邪有遠近,故瀉有難易耳。

白話文:

)衛氣逆行併入脈中,沿著筋肉的分界線循環,導致皮膚腫脹。(衛氣逆行,並入脈中,又沿著肌肉之間的界線循環,所以造成皮膚腫脹。)在三里穴針刺放血,近的穴位扎一次,遠的扎三次,不管虛證實證,重點在於快速放血。(三里穴,屬於足陽明經的穴位。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集合處,主控肌肉,所以皮膚肌肉的腫脹,應該用針刺放血治療。扎一次三次,指針刺一次、兩次和三次。因為邪氣有遠近之分,所以放血的難度也不同。

黃帝曰:願聞脹形。(此下辨脹病之形證也。)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中央然,腰髀痛。(此五臟之脹也。悗,悶亂也。央央然,困苦貌。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能聽聽有關腹脹的症狀。岐伯說:心臟脹氣的人,心煩氣短,躺不下來。肺部脹氣的人,感到虛脹,會喘氣和咳嗽。肝臟脹氣的人,肋骨下方感到脹滿,疼痛會延伸到小腹。脾臟脹氣的人,容易噁心,四肢感覺悶亂,身體感到沉重,連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了,躺不下來。腎臟脹氣的人,腹部脹滿,疼痛延伸到背部中央,腰和腿內側疼痛。(這五種脹氣症狀對應五臟。悶亂,指精神抑鬱。困苦,指痛苦難受的樣子。)

悗,美本切。)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白話文:

悗:發音為「美本切」

六腑脹滿:

  • **胃脹:**腹部脹滿,胃部疼痛,鼻中聞到焦味,食慾不振,大便困難。
  • **大腸脹:**腸鳴作痛,聲音如水流,冬天受寒加重,則會溏瀉不消化。
  • **小腸脹:**下腹部脹滿,疼痛延伸至腰部。
  • **膀胱脹:**下腹部脹滿,小便不通。
  • **三焦脹:**氣滿於皮膚之中,很輕微但不堅實。
  • **膽脹:**脅部(肋骨下)疼痛脹滿,口中苦,經常嘆息。

(此六腑之脹也。濯濯,腸鳴水聲也。飧泄不化,完穀而泄也。氣癃,膀胱氣閉,小水不通也。飧音孫。䐜音嗔。癃,良中切。)

白話文:

這是六腑脹滿的症狀。濯濯:腸中發出水聲。飧泄不化:食物沒有消化就排出。氣癃:膀胱氣閉,小便不通。

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夭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此下言治脹之得失也。脹有虛實,而當補當瀉,其道惟一,無二歧也。能察者謂之良工,彼粗者誤用,則傷人之命矣。

白話文:

所有這些脹症,治療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要清楚地知道寒熱和虛實,針灸穴位不差錯,虛弱的就補,實症的就瀉,把致病因素趕出體外,讓身體恢復正常,真氣無法停留,粗糙的治療方法就會導致死亡。如果補虛瀉實,讓真氣回到體內,長期治療讓疾病消失,這就叫做良醫。(以下是說明脹症治療的成敗。)脹症有虛有實,應該補或瀉,治療的方法只有一個,沒有第二種。能清楚辨別虛實的人稱為良醫,那些粗糙的人誤用方法,就會傷害人的生命。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此衛氣之常度也。)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上節言衛氣之順,此節明衛氣之逆也。

白話文:

黃帝問:脹氣從何而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岐伯答:人體的衛氣,通常會隨著脈絡巡行身體,順著肉層運動。它會隨著晝夜的變化而調整方向,陰陽互相協調,纔能夠保持身體的和諧。內臟得以交替運作,四季更替有序,食物也能充分消化吸收。(這是衛氣的正常運作規律。)

然而,如果衛氣下陷,營衛之氣停滯,寒氣上逆,正邪交爭,這兩種氣勢相互碰撞,就會形成脹氣。(上段講述了衛氣的正常運行,這段講述了衛氣的異常運行。)

厥逆之氣,自下而上,營衛失常,故真邪相攻而合為脹也。)黃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曰:善。(不得其真,所以生惑。脹雖由於衛氣,然有合於血脈之中者,在經絡也。有合於臟者,在陰分也。有合於腑者,在陽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

白話文:

厥逆之氣從下往上逆行,導致營衛失調,真氣和邪氣相互交攻,形成脹症。

黃帝說:很好。如何解除這種困惑?

岐伯說:找出真氣,三者配合才能解決問題。

黃帝說:很好。

(找不到真氣,所以會產生困惑。脹症雖然主要是由衛氣引起的,但它也有與血脈相合的地方,也就是經絡;有與臟腑相合的地方,也就是陰分和陽分。三者配合明確,就能找到真氣。)

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不下者,言脹不退也。)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上文云一下三下者,言針當必陷於肉肓,亦必中於氣穴,然後可以取效也。肓義見本類後六十七。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脹論》中說,不管虛實,重點在於快速瀉氣,近的地方針刺一次,遠的地方最多三次,現在有人紮了三次針還是不消腫,是哪裡出了問題呢?(不消腫,就是說脹氣沒有消退。)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針扎得太淺,沒有扎到肉肓和氣穴的緣故。(上文所說的「一次」「三次」,是指針刺必須扎到肉肓,也必須扎到氣穴,才能起到效果。肉肓的詳細解釋見本類後六十七條。)

)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針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不中穴,不陷肓,則妄中於分肉間矣。故衛氣相亂,而陰陽之邪,反相逐以乘之也。)其於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不得其氣穴肉肓也。)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三而不下,必未得其所也,故當更穴再刺之。

白話文:

如果針灸沒有扎中氣穴,氣就會鬱閉在體內;如果針灸沒有扎到肓,氣就無法運行。如果針灸扎得太淺,傷及皮肉,就會擾亂衛氣,陰陽失衡。

如果扎針後沒有達到瀉氣的目的,氣就無法向下運行。三次扎針都達不到效果,就必須改變扎針方法。只有氣運行順暢了,症狀才能止息。如果氣無法運行,問題就會反覆出現。只要能正確對症下藥,就能萬無一失,怎麼會有危險呢?

)其於脹也,必審其蠌,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唇瘍曰蠌,蓋脹之微甚,必見於唇,故當審之於此,以察其虛實。然蠌字未妥,必脈字之誤也。蠌,疹同。桴音孚。愚按:腫脹一證,觀本篇之義,則五臟六腑無不有之。再考諸篇,如《脈要精微論》曰:胃脈實,氣有餘則脹。

白話文:

對於脹症,一定要仔細察看嘴脣的狀況。如果需要瀉下,就瀉下;如果需要補益,就補益。就像鼓聲響起,鼓槌必須應和一樣,難道還有脹氣不消的嗎?(嘴脣上的瘡腫稱為蠌,它實際上是脹氣的輕微加重,一定會出現在嘴脣上,所以應從嘴脣處判斷虛實。但「蠌」字不妥,一定是「脈」字之誤。蠌和疹(皮膚上突起的紅點)是同義詞。桴讀音為孚。愚見:腫脹這一證候,根據本文的論述,五臟六腑都會出現。再檢視其他篇章,如《脈要精微論》中說:胃脈實,氣有餘就會脹氣。)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本神篇》曰:脾氣實則腹脹,涇溲不利。《陰陽應象大論》曰: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皆實脹也。《太陰陽明論》曰:飲食起居失節,入五臟則䐜滿閉塞。《經脈篇》曰:足太陰之別公孫,虛則鼓脹。此皆虛脹也。

白話文:

《邪氣臟腑病形篇》說:得了胃病的人,會腹部膨脹,胃脘部心窩的部位疼痛。

《本神篇》說:脾氣過於旺盛,會導致腹部脹氣,小便不順利。

《陰陽應象大論》說:濁氣上升到上焦,就會產生腹脹。這些都是實證的腹脹。

《太陰陽明論》說:飲食和生活習慣不節制,會影響五臟,導致腹脹、腹滿、通閉不通。

《經脈篇》說:足太陰脾經的分支公孫穴,虛證時會出現腹脹鼓起。這些都是虛證的腹脹。

《師傳篇》曰:胃中寒則腹脹。《異法方宜論》曰:臟寒生滿病。《風論》曰:胃風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此皆寒脹也。《陰陽別論》曰: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診要經終論》曰:手少陰終者,腹脹閉。足太陰終者,腹脹閉。此心脾受傷之脹也。此外如《六元正紀》、《至真要》等論,有云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及土鬱之發,太陰之初氣,太陰之勝復,皆濕勝之腫脹也。有曰水運之太過,有曰寒勝則浮,有曰太陽之司天,太陽之勝復,皆寒勝之腫脹也。

白話文:

《師傳篇》說:胃部寒冷就會腹脹。《異法方宜論》說:臟器寒冷會產生腹脹病。《風論》說:胃部氣滯不暢,容易腹脹,受寒後就會脹痛。這些都是寒性腹脹。

《陰陽別論》說:心、脾、腎三臟同時發病,容易腹脹心滿。《診要經終論》說:手少陰脈絡受損時,會腹脹閉塞。足太陰脈絡受損時,也會腹脹閉塞。這是心脾受傷造成的腹脹。

此外,《六元正紀》和《至真要》等醫書中提到了以下論述:

  • 太陰經出現問題會導致嚴重浮腫。
  • 土氣鬱結發作會導致浮腫。
  • 太陰經初氣盛會導致浮腫。
  • 太陰經氣血過旺會導致浮腫。
  • 水運過度會導致浮腫。
  • 寒邪過盛會導致浮腫。
  • 太陽經掌管天氣,太陽經氣血過旺會導致寒性浮腫。

有曰少陰之司天,少陰之勝復,少陽之司天,少陽之勝復,有曰熱勝則腫,皆火勝之腫脹也。有曰厥陰之司天在泉,厥陰之復,有曰陽明之復,是皆木邪侮土及金氣反勝之腫脹也。觀此,則不惟五臟六腑,即五運六氣,亦無不皆有是病。然《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白話文:

有人說少陰主宰天,少陰得勝後又衰退,少陽主宰天,少陽得勝後又衰退。有人說熱氣得勝則腫脹,這些都是火氣得勝造成的腫脹。有人說厥陰主宰天在泉水,厥陰得勝,有人說陽明得勝,這些都是木邪侵襲土及金氣反勝造成的腫脹。由此可見,不只是五臟六腑,就是五運六氣,也都會有這種疾病。然而,《至真要大論》說:各種濕氣引起的腫脹和脹滿,都與脾有關。

《水熱穴論》曰: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由此言之,則諸經雖皆有脹,然無不幹於脾肺腎三臟。蓋脾屬土,其主運化;肺屬金,其主氣;腎屬水,其主五液。凡五氣所化之液,悉屬於腎;五液所行之氣,悉屬於肺;轉輸於二臟之中,以制水生金者,悉屬於脾。所以腫脹之生,無不由此三者。

白話文:

《水熱穴論》中記載:水腫的根本在於腎,末梢在肺,它們都會聚集水分。又說:腎是胃的門戶,如果門戶緊閉,就會聚積水分,歸類於它們的類型。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所有經絡都可能出現腫脹,但都與脾、肺、腎這三個臟腑有關。脾屬土,負責運化;肺屬金,負責氣息;腎屬水,負責五種液體。凡是五氣化成的液體,都歸屬於腎;五液運行的氣息,都歸屬於肺;在脾、肺兩臟之間轉輸,用以制約水生金的過程,都歸屬於脾。因此,腫脹的產生,都離不開這三個臟腑。

但證有陰陽虛實,如諸論之所云者,不可不辨。大都陽證多熱,熱者多實;陰證多寒,寒者多虛。先脹於內而後及於外者多實,先腫於表而後甚於里者多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者多實;小水清白,大便稀溏者多虛。脈滑數有力者多實,弦浮微細者多虛。形色紅黃,氣息粗長者多實;容顏憔悴,音聲短促者多虛。

白話文:

但疾病的證狀有陰陽虛實之分,如同眾多醫學論著所述,必須仔細辨別。

  • 總體而言,陽證多表現為發熱,發熱的通常屬實症;陰證多表現為發冷,發冷的通常屬虛症。

  • 先從內部脹滿,然後蔓延到外部的,多屬實症;先從外表腫脹,然後向內部蔓延的,多屬虛症。

  • 小便黃赤,大便便祕的,多屬實症;小便清白,大便稀溏的,多屬虛症。

  • 脈搏滑數有力,多屬實症;脈搏弦浮微細,多屬虛症。

  • 形色紅黃,氣息粗長,多屬實症;容顏憔悴,聲音短促,多屬虛症。

凡是實症,必以六淫有餘傷其外,或飲食怒氣傷其內,故致氣道不行,三焦壅閉,此則多在氣分,無處不到,故不分部位而多通身浮腫;又或氣實於中,則為單腹脹急,然陽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於旬日數日之間,此惟少壯者多有之,但破其結氣,利其壅滯,則病無不愈,此治實之道也。

白話文:

所有實症,必定是由於六種外邪過多而損傷人體外部,或飲食或怒氣傷及內部,因此導致氣道不通暢,三焦壅塞。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氣分,全身各處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浮腫會蔓延至全身各地。

另外,氣實於中時,會導致單側腹脹急促,但陽邪發作迅速,一旦發作必會很猛烈,通常在數天到十幾天內形成。這類病症多見於年輕力壯者。只要疏通氣結,解除壅滯,病症大多都能痊癒。這就是治療實症的方法。

若是虛證,必以五志積勞,或酒色過度,傷其脾腎,日積月累,其來有漸,此等病候,多染於中年之外,其形證脈氣,必有虛寒之候,顯然可察,非若實證之暴至,而邪熱壅結、肝氣悍逆之有因也。治實者本無所難,最難者在治虛耳。然虛有在氣者,有在水者。在氣者,以脾氣虛寒,不能運化,所謂氣虛中滿者是也。

白話文:

如果患有虛證,一定是因為長期的過度勞累或縱慾過度,導致脾臟和腎臟受損,日積月累,逐漸發病。這種疾病通常發生在中年以後,其症狀脈象必定虛寒,顯而易見,不像實證那樣突然發作,是由於邪熱內結、肝氣暴逆引起的。治療實證並不容易,最難治的還是虛證。然而,虛證中又有氣虛和水虛之分。氣虛主要是脾氣虛寒,不能運化,也就是所說的「氣虛中滿」。

在水者,以脾虛不能制水,則寒水反侮脾土,氾濫為邪,其始也必從陰分,漸次而升,按肉如泥,腫有分界,所謂水臌水脹者是也。然水雖制於脾,而實主於腎,蓋腎本水臟,而元陽生氣所由出。若腎中陽虛,則命門火衰,既不能自制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陰陽不得其正,則化而為邪。夫氣即火也,精即水也,氣之與水,本為同類,但在於化與不化耳。

白話文:

水腫是脾虛無法控制水液,導致寒水侵犯脾臟,氾濫成災。最初一定從身體下部開始,逐漸往上蔓延。按壓皮膚時感覺像泥巴一樣,腫脹處有明顯界限。這就是所謂的水臌水脹。雖然水由脾控制,但水的主宰其實是腎。腎是水的臟器,元陽生氣由腎產生。如果腎陽虛衰,命門之火就會減弱,既不能控制陰寒,也不能溫養脾土。陰陽失衡,就會轉化成邪氣。氣就是火,精就是水,氣和水本質上是相同的,只在於它們的變化。

故陽王則化,而精能為氣;陽衰則不化,而水即為邪。凡火盛水虧則病燥,水盛火虧則病濕。故火不能化,則陰不從陽,而精氣皆化為水,所以水腫之證多屬陽虛,故曰寒脹多,熱脹少也。然觀丹溪之治腫脹,云清濁相混,墜道壅塞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治宜補其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其說重在濕熱,而猶以制火為言。

白話文:

因此,當陽氣旺盛時,精華就會轉化為氣;陽氣衰弱時,轉化不了,水就會變成病邪。凡是火氣旺盛、水液不足,就會得燥病;水液旺盛、火氣不足,就會得濕病。所以,如果火氣不能轉化,那麼陰氣就不會順從陽氣,而精氣都會轉化為水,所以水腫的病症大多屬於陽氣虛弱,因此說寒性水腫多見,熱性水腫少見。但是,仔細研究丹溪派治療水腫的方法,可以發現他們認為是清濁混合,下陷阻塞而形成熱症,熱氣留滯形成濕症,濕熱互相滋生,最後導致水腫脹滿,治療應當補益脾臟,同時滋養肺金以制約肝木,使脾臟不受邪氣侵害,滋養腎水以制約火氣,使肺臟得到清化。他的說法重視濕熱,但依然以制約火氣為要義。

夫制火固可保金,獨不慮其不生土乎?若以此法施於陽實而熱者則可,若以治陽虛而氣不化者,豈不反助陰邪而益其病哉?故予之治此,必察其果系實邪,則直清陽明,除之極易;凡屬虛勞內損者,多從溫補脾腎而愈,俱得復元。或臨證之際,有虛實未明,疑似難決者,則寧先以治不足之法,探治有餘,若果未投而病反加甚,是不宜補也,不妨易轍,自無大害。倘藥未及病,而病自甚者,其輕重真假,仍宜詳察。

白話文:

控制「火」確實可以保護「金」,但是卻不考慮會不會影響「土」的生成呢?如果使用這種方法治療陽氣充足、有熱症的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用來治療陽氣虛弱、氣化不良的人,豈不是反而會幫助陰邪,加重病情嗎?所以,我治療這種疾病的時候,一定會先觀察到底是實邪還是虛邪:如果是實邪,那就直接清泄陽明經,去除起來非常容易;凡是屬於虛勞內損的,大多從溫補脾腎入手就能痊癒,都能夠恢復元氣。有時候在看病的時候,虛實不明,疑似難以決斷,那就寧可先用治療虛證的方法,嘗試治療實證。如果確實不合適而病情反而加重,就說明不適合補,可以考慮改用其他方法,也不會造成多大損害。如果用藥後病情沒有改善,反而加重,那麼病情的輕重真假,還是應該仔細觀察。

若誤以治有餘之法治不足,而曾經峻攻者真氣復傷,雖神丹不能療矣。或從清利,暫見平復,使不大補脾腎以培根本,雖愈目前,未有不危亡踵至者,此治虛之道也。夫腫脹之病,多有標實本虛,最為危候,若辨之不明,則禍人非淺。)

白話文:

如果錯誤地用治療過盛的方法來治療不足,而曾經大力攻補過的話,真氣會再次受到損傷,即使是神丹妙藥也無法治癒。或者通過清熱利濕的方法,暫時看到病情平復,如果不大幅度地補益脾腎以增強根本,雖然目前有所好轉,但遲早會有危險。這是治療虛症的方法。腫脹的疾病,往往是標證實,本證虛,這是非常危險的徵兆。如果辨別不清楚,就會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