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六卷 (5)
十六卷 (5)
1. 五十三、動靜勇怯喘汗出於五臟
(《素問·經脈別論》)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脈以經脈血氣統言之也。恚,怒也。恚,慧、畏二音。)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此下四條言喘者,喘屬氣,病在陽也。腎者至陰也,陰受氣於夜,夜行則勞骨傷陰,故喘出於腎。
淫氣者,陰傷則陽勝,氣逆為患也。肺腎為母子之臟,而少陰之脈上入肺中,故喘出於腎則病苦於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墮墜而恐者,傷筋損血,故喘出於肝。肝氣淫則害於脾,木乘土也。)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驚恐則神氣散亂,肺藏氣,故喘出於肺。
心藏神,故淫氣傷之。)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水氣通於腎,跌僕傷於骨,故喘出焉。僕音付。)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此結上文而言有病有不病者,因氣有強弱不同也。)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勇可察其有餘,怯可察其不足,骨可以察腎,肉可以察脾,皮膚可以察肺,望而知其情,即善診者也。)
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此下五條言汗者,汗屬精,病在陰也。飲食飽甚,則胃氣滿而液泄,故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驚則神散,神散則奪其精氣,故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持重遠行則傷骨,腎主骨,故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肝主筋而藏魂,疾走則傷筋,恐懼則傷魂,故汗出於肝。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搖體勞苦,則肌肉四肢皆動,脾所主也,故汗出於脾。《本病論》曰:醉飽行房,汗出於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五臟受氣,強弱各有常度,若勉強過用,必損其真,則病之所由起也。)
白話文:
五十三、動靜勇怯喘汗出於五臟
黃帝問道:人的日常生活起居、活動靜止、勇敢懦弱等狀態,都會在脈象上有所變化嗎?岐伯回答說:凡是人的驚恐、憤怒、勞累、活動、靜止等,都會導致脈象發生變化。(脈象的變化,是指經脈和氣血的整體變化而言。恚,是憤怒的意思。)因此,夜間行走就會喘息,這屬於腎臟的問題;陰氣過盛則損傷肺臟。(以下四點關於喘息的描述,喘息屬於氣的範疇,病症在於陽氣方面。腎臟屬陰,陰氣在夜間吸收氣息,夜間行走會損傷骨骼和陰氣,所以喘息來自腎臟。
陰氣過盛,是指陰氣受損導致陽氣過盛,氣逆而導致疾病。肺和腎是母子臟器,少陰經脈向上通入肺中,所以腎臟引起的喘息,會導致肺部受苦。)受到跌落或驚嚇,喘息則來自肝臟,陰氣過盛則傷害脾臟。(跌落而感到恐懼,會損傷筋骨和血液,所以喘息來自肝臟。肝氣過盛會傷害脾臟,這是木克土的道理。)受到驚嚇,喘息來自肺臟,陰氣過盛則傷害心臟。(驚嚇會使神氣渙散,肺臟主氣,所以喘息來自肺臟。
心臟主神,所以陰氣過盛會傷害心臟。)落水或跌倒,喘息來自腎臟和骨骼。(水氣與腎臟相通,跌倒則傷及骨骼,所以引起喘息。僕,讀作fù。)在這些情況下,勇敢的人氣血運行後就能恢復,懦弱的人則會留下病症。(這是總結前面內容,說明有的人會生病,有的人不會,是因為氣的強弱不同。)所以說:診斷疾病的方法,要觀察人的勇敢懦弱、骨骼肌肉皮膚等,就能了解病情,作為診斷的依據。(勇敢可以看出氣血充盈,懦弱可以看出氣血不足;骨骼可以觀察腎臟的狀況,肌肉可以觀察脾臟的狀況,皮膚可以觀察肺臟的狀況,通過觀察就能了解病情,這才是善於診斷的人。)
所以,飲食過飽,汗出於胃。(以下五點關於汗的描述,汗液屬精,病症在於陰氣方面。飲食過飽,胃氣充盈就會排出液體,所以汗出於胃。)驚嚇導致精氣受損,汗出於心臟。(驚嚇會使神氣渙散,神氣渙散就會損傷精氣,所以汗出於心臟。)負重遠行,汗出於腎臟。(負重遠行會損傷骨骼,腎臟主骨,所以汗出於腎臟。)疾走或恐懼,汗出於肝臟。(肝臟主筋藏魂,疾走會損傷筋,恐懼會損傷魂,所以汗出於肝臟。)身體搖晃勞累,汗出於脾臟。(身體搖晃勞累,肌肉四肢都會活動,脾臟主管這些,所以汗出於脾臟。《本病論》中也說:醉酒、飽食、房事過度,汗出於脾臟。)所以,春秋冬夏四季陰陽變化,疾病的產生都是由於過度使用,這是常理。(五臟吸收氣息,強弱各有常度,如果勉強過度使用,必然損傷真氣,這就是疾病產生的原因。)
2. 五十四、熱食汗出
(《靈樞·營衛生會篇》)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飲食入胃,其氣各有所行,如《經脈別論》曰,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濁氣歸心,淫精於脈之類是也。衛氣之道,晝行於陽,夜行於陰,有常度也。今有熱飲食者,方入於胃,其氣之留行未定而汗輒外泄,出無方所,是不循衛氣之道也,故以為問?)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風為陽邪,有外熱也。
熱食氣悍,因內熱也。熱之所聚,則開發腠理,所以毛蒸理泄而衛氣走之,故不循其常道也。)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此即熱食之氣也,出不由度,故曰漏泄。慓音飄,急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人吃了熱食,食物的氣機還未在體內穩定下來就出汗,有時汗出於面部,有時出於背部,有時只出於半身,這是為什麼汗液不循衛氣的正常運行路線而外泄呢? (食物進入胃部,其氣機各有其運行路線,如同《經脈別論》中所說,精氣散佈於肝,淫氣流注於筋,濁氣歸於心,精氣運行於脈絡等等。衛氣的運行有其規律,白天走於陽經,夜晚走於陰經,有一定的運行軌跡。現在吃了熱食,食物之氣剛進入胃部,其氣機的運行還未穩定,汗卻已經外泄,而且汗出部位沒有規律,這是不循衛氣的正常運行路線造成的,所以才提出這個問題。)
岐伯回答道:這是因為體外受到風邪侵襲,體內腠理(肌膚組織)開合失調,毛孔疏鬆,津液蒸發外泄,衛氣隨著津液外泄,自然無法循其正常運行路線。(風邪屬陽邪,有外在的熱邪。熱食則氣勢強悍,是內在的熱邪。熱邪聚集的地方,會使腠理開合失調,所以津液蒸發外泄,衛氣也隨之外泄,因此不循其正常路線。)這種氣機強悍、滑利而迅速,一遇到開合的腠理就外泄,所以無法循其正常路線,因此稱之為「漏泄」。(這就是熱食之氣,外泄超出正常限度,所以稱之為漏泄。「慓」音piāo,意思是急迫。)
3. 五十五、鼓脹
(《素問·腹中論》)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岐伯對曰:名為鼓脹。(內傷脾腎,留滯於中,則心腹脹滿,不能再食,其脹如鼓,故名鼓脹。)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雞矢之性,能消積下氣,通利大小二便,蓋攻伐實邪之劑也。
一劑可知其效,二劑可已其病。凡鼓脹由於停積及濕熱有餘者,皆宜用之。若脾腎虛寒發脹及氣虛中滿等證,最所忌也,誤服則死。按《普濟方》云:治脾虛不能制水,水反勝土,水穀不運,氣不宣流,故令中滿者,宜雞矢醴主之。此說不明虛實,殊失經意,不可不察。雞矢醴法,按《正傳》云:用羯雞矢一升,研細,炒焦色,地上出火毒,以百沸湯淋汁,每服一大盞,調木香、檳榔末各一錢,日三服,空腹服,以平為度。
又按:《醫鑑》等書云:用干羯雞矢八合,炒微焦,入無灰好酒三碗,共煎乾至一半許,用布濾取汁,五更熱飲,則腹鳴,辰巳時行二三次,皆黑水也。次日覺足面漸有皺紋,又飲一次,則漸皺至膝上而病愈矣。此二法,似用後者為便。)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脹病多反復也。
)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鼓脹之病,本因留滯,故不可復縱飲食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病雖將愈而復傷其脾,所以氣復聚也。)
白話文:
五十五、鼓脹
黃帝問道:有些人患病,腹部脹滿,早上吃飯晚上就吃不下,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這叫做鼓脹。內傷脾腎,導致食物停滯在體內,就會導致心腹脹滿,吃不下東西,腹部脹得像鼓一樣,所以叫做鼓脹。黃帝問:那怎麼治療呢?岐伯回答:用雞矢酒治療,一劑見效,兩劑痊癒。雞屎的特性是可以消積導氣,通利大小便,是攻伐積滯邪氣的藥物。一劑藥就能看出效果,兩劑藥就能治癒疾病。凡是因停滯和濕熱過盛引起的鼓脹,都適合用它治療。但如果鼓脹是因脾腎虛寒或氣虛導致的腹部脹滿,則絕對禁止使用,誤服會導致死亡。《普濟方》中記載:治療脾虛不能制水,水反克土,水穀運輸不暢,氣機不宣通,導致腹部脹滿的,可以用雞矢酒治療。但這種說法沒有區分虛實,與經義不符,不可不察。雞矢酒的製作方法,《正傳》中記載:用羯羊的雞屎一升,研磨成細粉,炒至焦黃色,去除火毒,用沸水沖泡取汁,每次服用一大杯,加入木香、檳榔末各一錢,每天服用三次,空腹服用,以平緩為度。《醫鑑》等書中記載:用乾燥的羯羊雞屎八合,炒至微焦,加入無灰好酒三碗,煎煮至剩下一半,用布過濾取汁,五更時分溫熱服用,腹部會發出響聲,辰時和巳時會排便兩三次,排出的都是黑色水樣便。第二天會感覺腳面逐漸起皺,再服用一次,皺紋會蔓延到膝蓋以上,病也就好了。這兩種方法,後者似乎更方便。黃帝問:為什麼有的患者會復發呢?岐伯回答:這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所以才會時常復發。鼓脹的病根在於停滯,所以不能再次放縱飲食。即使病已經好了,但如果再次損傷脾胃,氣就會再次積聚在腹部。
4. 五十六、臟腑諸脹
(《靈樞·脹論》全,附:腫脹治法)
黃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岐伯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脈大者,邪之盛也。脈堅者,邪之實也。澀因氣血之虛而不能流利也。大都洪大之脈,陰氣必衰,堅強之脈,胃氣必損,故大堅以澀,則病當為脹。)黃帝曰:何以知臟腑之脹也?岐伯曰:陰為臟,陽為腑。
(澀而堅者為陰,其脹在臟。大而堅者為陽,其脹在腑。一曰脈病在陰則脹在藏,脈病在陽則脹在腑。亦通。)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脹之舍也。(舍,言留止之處也。)黃帝曰:願聞脹之舍。岐伯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
(排擠於臟腑之外,以胸脅為郭,而居於皮膚之中,是即脹之所舍。)黃帝曰:臟腑之在胸脅腹裡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異名而同處,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此下仍當有岐伯答辭一節,必闕失也。)黃帝曰:未解其意,再問。岐伯曰:夫胸腹,臟腑之郭也。
(胸腹者,所以保障五內,故為臟腑之郭。)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胸中也。肺覆於上,膈膜障於下,為清虛周密之宮,心主之所居也,故曰宮城。膻,唐坦切。)胃者,太倉也。(胃為水穀之海,故曰太倉。)咽喉小腸者,傳送也。(咽喉傳送者,穀氣自上而入。
小腸傳送者,清濁自下而出。)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閭,巷門也。里,鄰里也。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蓋二十五家為閭也。《風俗通》曰:五家為軌,十軌為里。蓋五十家為里也。胃之五竅為閭里門戶者,非言胃在五竅,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腸大腸,皆屬於胃,故曰閭里門戶。如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皆胃氣之所行也,故總屬胃之五竅。
軌音癸。)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二穴俱屬任脈。玉英即玉堂。)故五臟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畔界各有所屬,故病之形見可按也。畔音叛。)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清者為營,營在脈中,其氣精專,未即致脹。濁者為衛,衛行脈外,其氣慓疾滑利而行於分肉之間,故必由衛氣之逆,而後病及於營,則為脈脹。是以凡病脹者,皆發於衛氣也。
)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衛氣逆而並於脈,復循分肉之間,故為膚脹。)三里而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三里,足陽明經穴。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而主肌肉,故脹在肌膚者當以針瀉之。一下三下,謂一次再次三次也。蓋邪有遠近,故瀉有難易耳。
)
黃帝曰:願聞脹形。(此下辨脹病之形證也。)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中央然,腰髀痛。(此五臟之脹也。悗,悶亂也。央央然,困苦貌。
悗,美本切。)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此六腑之脹也。濯濯,腸鳴水聲也。飧泄不化,完穀而泄也。氣癃,膀胱氣閉,小水不通也。飧音孫。䐜音嗔。癃,良中切。)
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夭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此下言治脹之得失也。脹有虛實,而當補當瀉,其道惟一,無二歧也。能察者謂之良工,彼粗者誤用,則傷人之命矣。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此衛氣之常度也。)然後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上節言衛氣之順,此節明衛氣之逆也。
厥逆之氣,自下而上,營衛失常,故真邪相攻而合為脹也。)黃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帝曰:善。(不得其真,所以生惑。脹雖由於衛氣,然有合於血脈之中者,在經絡也。有合於臟者,在陰分也。有合於腑者,在陽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
)
黃帝問於岐伯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不下者,言脹不退也。)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上文云一下三下者,言針當必陷於肉肓,亦必中於氣穴,然後可以取效也。肓義見本類後六十七。
)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針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不中穴,不陷肓,則妄中於分肉間矣。故衛氣相亂,而陰陽之邪,反相逐以乘之也。)其於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不得其氣穴肉肓也。)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三而不下,必未得其所也,故當更穴再刺之。
)其於脹也,必審其蠌,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唇瘍曰蠌,蓋脹之微甚,必見於唇,故當審之於此,以察其虛實。然蠌字未妥,必脈字之誤也。蠌,疹同。桴音孚。愚按:腫脹一證,觀本篇之義,則五臟六腑無不有之。再考諸篇,如《脈要精微論》曰:胃脈實,氣有餘則脹。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本神篇》曰:脾氣實則腹脹,涇溲不利。《陰陽應象大論》曰: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皆實脹也。《太陰陽明論》曰:飲食起居失節,入五臟則䐜滿閉塞。《經脈篇》曰:足太陰之別公孫,虛則鼓脹。此皆虛脹也。
《師傳篇》曰:胃中寒則腹脹。《異法方宜論》曰:臟寒生滿病。《風論》曰:胃風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此皆寒脹也。《陰陽別論》曰: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診要經終論》曰:手少陰終者,腹脹閉。足太陰終者,腹脹閉。此心脾受傷之脹也。此外如《六元正紀》、《至真要》等論,有云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及土鬱之發,太陰之初氣,太陰之勝復,皆濕勝之腫脹也。有曰水運之太過,有曰寒勝則浮,有曰太陽之司天,太陽之勝復,皆寒勝之腫脹也。
有曰少陰之司天,少陰之勝復,少陽之司天,少陽之勝復,有曰熱勝則腫,皆火勝之腫脹也。有曰厥陰之司天在泉,厥陰之復,有曰陽明之復,是皆木邪侮土及金氣反勝之腫脹也。觀此,則不惟五臟六腑,即五運六氣,亦無不皆有是病。然《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水熱穴論》曰: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由此言之,則諸經雖皆有脹,然無不幹於脾肺腎三臟。蓋脾屬土,其主運化;肺屬金,其主氣;腎屬水,其主五液。凡五氣所化之液,悉屬於腎;五液所行之氣,悉屬於肺;轉輸於二臟之中,以制水生金者,悉屬於脾。所以腫脹之生,無不由此三者。
但證有陰陽虛實,如諸論之所云者,不可不辨。大都陽證多熱,熱者多實;陰證多寒,寒者多虛。先脹於內而後及於外者多實,先腫於表而後甚於里者多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者多實;小水清白,大便稀溏者多虛。脈滑數有力者多實,弦浮微細者多虛。形色紅黃,氣息粗長者多實;容顏憔悴,音聲短促者多虛。
凡是實症,必以六淫有餘傷其外,或飲食怒氣傷其內,故致氣道不行,三焦壅閉,此則多在氣分,無處不到,故不分部位而多通身浮腫;又或氣實於中,則為單腹脹急,然陽邪急速,其至必暴,每成於旬日數日之間,此惟少壯者多有之,但破其結氣,利其壅滯,則病無不愈,此治實之道也。
若是虛證,必以五志積勞,或酒色過度,傷其脾腎,日積月累,其來有漸,此等病候,多染於中年之外,其形證脈氣,必有虛寒之候,顯然可察,非若實證之暴至,而邪熱壅結、肝氣悍逆之有因也。治實者本無所難,最難者在治虛耳。然虛有在氣者,有在水者。在氣者,以脾氣虛寒,不能運化,所謂氣虛中滿者是也。
在水者,以脾虛不能制水,則寒水反侮脾土,氾濫為邪,其始也必從陰分,漸次而升,按肉如泥,腫有分界,所謂水臌水脹者是也。然水雖制於脾,而實主於腎,蓋腎本水臟,而元陽生氣所由出。若腎中陽虛,則命門火衰,既不能自制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陰陽不得其正,則化而為邪。夫氣即火也,精即水也,氣之與水,本為同類,但在於化與不化耳。
故陽王則化,而精能為氣;陽衰則不化,而水即為邪。凡火盛水虧則病燥,水盛火虧則病濕。故火不能化,則陰不從陽,而精氣皆化為水,所以水腫之證多屬陽虛,故曰寒脹多,熱脹少也。然觀丹溪之治腫脹,云清濁相混,墜道壅塞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治宜補其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其說重在濕熱,而猶以制火為言。
夫制火固可保金,獨不慮其不生土乎?若以此法施於陽實而熱者則可,若以治陽虛而氣不化者,豈不反助陰邪而益其病哉?故予之治此,必察其果系實邪,則直清陽明,除之極易;凡屬虛勞內損者,多從溫補脾腎而愈,俱得復元。或臨證之際,有虛實未明,疑似難決者,則寧先以治不足之法,探治有餘,若果未投而病反加甚,是不宜補也,不妨易轍,自無大害。倘藥未及病,而病自甚者,其輕重真假,仍宜詳察。
若誤以治有餘之法治不足,而曾經峻攻者真氣復傷,雖神丹不能療矣。或從清利,暫見平復,使不大補脾腎以培根本,雖愈目前,未有不危亡踵至者,此治虛之道也。夫腫脹之病,多有標實本虛,最為危候,若辨之不明,則禍人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