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六卷 (10)

回本書目錄

六卷 (10)

1. 二十二、關格

)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如春夏人迎應太過,而寸口之應不足者反有餘而為精,秋冬寸口應太過,而人迎之應不足者反有餘而為精,是不足者為精也。春夏寸口應不足,而人迎應有餘者反不足而為消,秋冬人迎應不足,而寸口應有餘者反不足而為消,是有餘者為消也。應不足而有餘者,邪之日盛;應有餘而不足者,正必日消。

若此者,是為陰陽相反,氣不相營,皆名關格。前二應字平聲,後一應字去聲。)

白話文:

二十二、關格

當脈象反應過盛時,本應不足的卻顯得精氣充盈;而當脈象反應不足時,本應有餘的反而呈現虛弱消散。陰陽之氣無法相互呼應,這種病症稱為「關格」。

例如:

  • 春夏時節,「人迎脈」本應過盛,但「寸口脈」本應不足卻反而有餘而顯精氣旺盛;
  • 秋冬時節,「寸口脈」本應過盛,但「人迎脈」本應不足卻反而有餘而顯精氣旺盛——這便是「不足者反顯精氣」的情況。

反之:

  • 春夏時節,「寸口脈」本應不足,但「人迎脈」本應有餘卻反而不足而顯虛弱消散;
  • 秋冬時節,「人迎脈」本應不足,但「寸口脈」本應有餘卻反而不足而顯虛弱消散——這便是「有餘者反顯虛弱」的情況。

若本應不足卻顯有餘,表示邪氣日益旺盛;若本應有餘卻顯不足,表示正氣必然日漸消耗。

如此情況,即是陰陽相互背離、氣血無法協調運行的表現,皆稱為「關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