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六卷 (4)
十六卷 (4)
1. 五十一、如瘧證
(《素問·至真要大論》)
帝曰:火熱復惡寒發熱,如有瘧狀,或一日發,或間數日發,其故何也?(凡病寒熱,多由外感,然有不因風寒而火熱內盛者,亦為惡寒發熱,其作有期,狀雖似瘧而實非瘧證,故特為問辨也。)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
此勝復相搏,盛衰之節,瘧亦同法。(夫寒熱者,陰陽之氣也。遲速者,陰陽之性也。人之陰陽則水火也,營衛也。有熱而反寒者,火極似水也。寒而反熱者,陰極似陽也。陰陽和則血氣勻,表裡治;陰陽不和,則勝復之氣,會遇之時,各有多少矣。故陽入之陰,則陰不勝陽而為熱;陰出之陽,則陽不勝陰而為寒。
又若陰多陽少,則陰性緩而會遇遲,故其發日遠;陽多陰少,則陽性速而會遇早,故其發日近。此勝復盛衰之節,雖非瘧證,而多變似瘧,法亦同然。所謂同者,皆陰陽出入之理也。然同中自有不同,則曰是瘧,曰非瘧。是瘧非瘧者,在有邪無邪之辨耳。真瘧有邪,由衛氣之會以為止作;似瘧無邪,由水火爭勝以為盛衰,此則一責在表,一責在裡,一治在邪,一治在正,勿謂法同而治亦同也。同與不同之間,即殺人生人之岐也,學者於此,不可不察。
)
白話文:
黃帝問道:身體發熱後又感到寒冷,像瘧疾一樣,有的每天發作,有的隔幾天發作,這是什麼原因呢?(許多寒熱病都是外感風寒引起的,但有些並非風寒,而是體內陽氣過盛,也會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且發作時間規律,雖然症狀像瘧疾,卻並非真正的瘧疾,所以特地提出來辨析。)
岐伯回答:這是陰陽盛衰之氣交會的結果,陰陽盛衰的程度不同,發作時間就不同。陰氣盛而陽氣衰,發作時間就長;陽氣盛而陰氣衰,發作時間就短。
這種陰陽互相搏鬥、盛衰交替的規律,與瘧疾的發作規律相同。(寒熱是陰陽之氣的表現,發作快慢是陰陽之性的表現。人體的陰陽就像水火、營衛一樣。有時候發熱卻又覺得寒冷,是因為陽氣極盛而類似陰寒;有時候寒冷卻又覺得發熱,是因為陰氣極盛而類似陽熱。陰陽調和,則氣血均勻,表裡都得到調理;陰陽失調,則陰陽盛衰之氣交會時,其盛衰程度就各有不同。所以,陽氣進入陰經,陰氣不足以制衡陽氣而導致發熱;陰氣進入陽經,陽氣不足以制衡陰氣而導致寒冷。
同樣地,如果陰氣盛而陽氣衰,陰氣的性質緩慢,陰陽交會就遲緩,所以發作時間就長;如果陽氣盛而陰氣衰,陽氣的性質迅速,陰陽交會就迅速,所以發作時間就短。這種陰陽盛衰交替的規律,雖然不是真正的瘧疾,但變化多端,很像瘧疾,治療方法也類似。所謂類似,都是指陰陽出入的道理。但即使類似,其中還是有不同之處,因此才能區分是瘧疾還是類似瘧疾的疾病。區分是瘧疾還是類似瘧疾的關鍵,在於有無邪氣。真正的瘧疾是有邪氣的,發作與否取決於衛氣的盛衰;類似瘧疾則沒有邪氣,發作與否取決於陰陽的爭勝。所以一個是表證,一個是裡證;一個要治邪,一個要治本。不要以為方法相同,治療也相同。方法的相同與不同,決定著能否治癒疾病,學習者必須仔細分辨。 )
2. 五十二、咳證
(《素問·咳論》全,附:咳證治法)
黃帝問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對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令,平聲。咳,康蓋切。)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邪氣,風寒也。皮毛先受之則入於肺,所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
(肺脈起於中焦,循胃口上膈屬肺,故胃中飲食之寒,從肺脈上於肺也。所謂形寒寒飲則傷肺,正此節之謂。)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如肝當受病於春,以其時也;然有非木令之時而肝亦病者,正以肺先受邪,而能傳以與之也。凡諸臟腑之非時受邪者,其義皆然。
所以五臟六腑雖皆有咳,然無不由於肺者。)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治時,治令之時也。上文言外內合邪,此即其證。邪微者淺而在表,故為咳。甚者深而入里,故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此即治時受病也。
故當其時者,必先受之。)
帝曰:何以異之?(此下辨五臟之咳不同也。)岐伯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肺主氣而司呼吸,故喘息有音。唾血者,隨咳而出,其病在肺,與嘔血者不同。)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心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上挾於咽,故病喉中梗介、咽腫喉痹也。
介介如有所梗,妨礙之意。)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肝脈布脅肋,故病如是。胠,腋下脅也。胠,區、去二音。)脾咳之狀,咳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脾脈上膈挾咽,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故為胠下痛而陰陰然痛引肩背。
脾應土,其性靜,故甚者不可以動,動則增劇也。按:脾咳則右胠下痛者,蓋陰土之氣應於坤,出西南也。觀《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豈非陽土之氣應於艮而出東北乎?人與天地相參,理有無往不合者。劇音極。)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腎脈貫脊繫於腰背,故相引而痛。其直者入肺中,循喉嚨,故甚則咳涎。蓋腎為水臟,主涎飲也。)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此下辨六腑之咳不同也。)岐伯曰: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五臟之久咳不已,則病及於腑,皆各因其合而表裡相移也。)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脾與胃合,故脾咳不已,胃必受之。胃不能容,則氣逆為嘔。
長蟲,蛔蟲也,居腸胃之中,嘔甚則隨氣而上出。蛔音回。)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膽汁,苦汗也。)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失。(遺失,《甲乙經》作遺矢,大腸病也。矢,屎同。)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
(小腸之下,則大腸也。大腸之氣,由於小腸之化,故小腸受邪而咳,則下奔失氣也。)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膀胱為津液之府,故邪氣居之,則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久咳不已,則上中下三焦俱病,出納升降皆失其和,故腹滿不能食飲。
)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此下總結諸咳之證而並及其治也。諸咳皆聚於胃,關於肺者,以胃為五臟六腑之本,肺為皮毛之合,如上文所云皮毛先受邪氣及寒飲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陽明之脈起於鼻,會於面,出於口,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肺為臟腑之蓋而主氣,故令人咳而氣逆。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帝曰:善。(脈之所注者為俞,所入者為合,所行者為經,諸臟腑皆然也。詳經絡類十四、十六。愚按:咳證必由於肺,而本篇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又曰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則不獨在肺矣。蓋咳有內傷外感之分,故自肺而傳及五臟者有之,自五臟而傳於肺者亦有之。
如風寒暑濕傷於外,則必先中於皮毛,皮毛為肺之合而受邪不解,此則自肺而後傳於諸臟也;勞欲情志傷於內,則藏氣受傷,先由陰分而病及上焦,此則自諸臟而後傳於肺也。但自表而入者,其病在陽,故必自表而出之,治法宜辛宜溫,求其屬而散去外邪,則肺氣清而咳自愈矣;自內而生者,傷其陰也,陰虛於下則陽浮於上,水涸金枯則肺苦於燥,肺燥則癢,癢則咳不能已,治此者宜甘以養陰,潤以養肺,使水壯氣復而肺則寧也。
大法治表邪者,藥不宜靜,靜則留連不解,久必變生他病,故最忌寒涼收斂之劑,如《五臟生成篇》所謂肺欲辛者此也。治里證者,藥不宜動,動則虛火不寧,真陰不復,燥癢愈增,病必日甚,故最忌辛香助陽等劑,如《宣明五氣篇》所謂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者此也。然治表者雖宜從散,若形氣病氣俱虛者,又當補其中氣而佐以溫解之藥,若專於解散,恐肺氣益弱,腠理益疏,外邪乘虛易入,而病益甚也。
治里者雖宜靜以養陰,若命門陽虛,不能納氣,則參薑桂附之類亦所必用,否則氣不化水,終無濟於陰也。至若因於火者宜清,因於濕者宜利,因痰者降其痰,因氣者理其氣。雖方書所載,條目極多,求其病本,則惟風寒勞損二者居其八九。風寒者責在陽實,勞損者責在陰虛。
此咳證之綱領,其他治標之法,亦不過隨其所見之證,而兼以調之則可,原非求本之法也。至於老人之久嗽者,元氣既虛,本難全愈,多宜溫養脾肺,或兼治標,但保其不致羸困則善矣;若求奇效而必欲攻之,則非計之得也。夫治病本難,而治嗽者為尤難,在不得其要耳,故余陳其大略如此,觀者勿謂治法不詳而忽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