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六卷 (3)

回本書目錄

十六卷 (3)

1. 五十、諸經瘧刺

(《素問·刺瘧篇》全)

白話文:

  1. 癆疾的定義與類型:痢疾是一種由熱邪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徵為發燒、寒熱交作、頭痛、四肢痠痛等症狀。痢疾可分為風痢、濕痢、熱痢、寒痢等幾種類型。

  2. 醫療原則:治療痢疾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對於熱痢,可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對於風痢,可用疏散風邪的藥物;對於濕痢,可用化濕除濕的藥物;對於寒痢,則可用溫中散寒的藥物。

  3. 鈔刺療法:針灸是治療痢疾的重要方法之一。如風痢可用風池、風門等穴;濕痢可用三陰交、足三里等穴;熱痢可用大椎、曲池等穴;寒痢可用神厥、關元等穴。針刺時需注意調節針感,以達到調理體內氣血、平衡陰陽的效果。

  4. 食療方法:痢疾患者在治療期間還可以通過飲食調理來輔助治療。例如,風痢者可食用薄荷茶、菊花茶等涼性食物;濕痢者可食用薏米粥、山藥等利濕食物;熱痢者可食用西瓜、冬瓜等清熱食物;寒痢者可食用姜湯、紅糖水等溫補食物。

  5. 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在治療痢疾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室內通風乾燥,避免受涼受風。同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在飲食上,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以上是《素問·刺瘧篇》的主要內容概述,請根據專業醫師的指導進行治療。

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刺郄中出血。(此下言足六經之瘧刺也。頭背腰皆足太陽經之所行,故為是病。熇熇、暍暍,皆熱甚貌。邪在三陽,盛於表也。汗不易收,故曰難已。刺郄中者,按王氏曰:太陽之郄,是謂金門。

白話文:

足太陽經的瘧疾,會讓人腰痛、頭重,寒氣從背部開始,先寒後熱,感覺到劇烈灼熱,熱退後汗出不止,針刺郄穴出血(以下說明足六經的瘧疾針刺方式)。頭、背、腰都是足太陽經所經過的地方,因此會導致這些症狀。灼熱、煩熱都是表示熱氣很盛。邪氣在三陽經,而且盛於體表。汗很難止住,所以說難已。針刺郄穴,據王氏說:太陽經的郄穴就是金門穴。

又曰:《黃帝中誥圖經》云:委中主之。則古法以委中為郄中也。故當以委中為的,二穴皆系本經。熇,郝、囂二音,又呼木切。暍音謁。郄,隙同。)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解,懈也。㑊,跡也。

白話文:

又記載在《黃帝中誥圖經》中說:委中穴主治瘧疾。由此可見,古方中將委中穴作為郄穴。所以要把委中穴作為取穴目標,兩個穴位都屬於足少陽經。熇字發音為郝或囂,還可以發音為木。暍字發音為謁。郄字的意思與隙字相同。)足少陽經的瘧疾,會讓人身體發軟無力,發冷不嚴重,發熱也不嚴重,討厭見人,見到人就會心驚膽戰,發熱時大量出汗,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少陽經。(解字的意思是懈怠。㑊字的意思是疲倦。)

身體解㑊,謂不耐煩勞,形跡困倦也。寒不甚、熱不甚者,病在半表半裡也。見人惕惕然者,邪在膽也。少陽為木火之經,故熱多於寒而汗出甚也。當刺足少陽之經,王氏云俠谿主之。按:解㑊之義,王氏即以寒不甚熱不甚為解;然細詳之,若有不然。觀其既云身體解㑊,復云寒熱不甚,分明各有所謂,意本不同。

白話文:

身體解㑊,表示人體無法耐受勞動,整天感到疲憊困倦。如果既不覺得很冷也不覺得很熱,就說明病症處於半表半裡之間。看到人就感到緊張害怕,說明邪氣入侵了膽經。少陽經屬木火之經,所以發熱多於發寒,且容易出汗。應當針刺足少陽經,王氏說俠谿穴主治此症。按:解㑊的含義,王氏認為就是不甚寒也不甚熱;但仔細分析,似乎不盡然。因為文中既說身體解㑊,又說寒熱不甚,分明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意指不同。

觀《刺要論》曰:髓傷則銷鑠胻酸,體解㑊然不去矣。是豈非舉動解倦之謂乎?及考㑊字,不收於韻,若音為亦,殊無意味,當從跡韻,庶乎為妥。)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刺足陽明跗上。(陽明雖多血多氣之經,而寒邪勝之,故先為寒,久乃熱,熱去則邪解,故汗出。

白話文:

《刺要論》中說,髓受傷就會消瘦、腰痠,身體會感到軟弱無力,並且一直持續不斷。這難道不是「舉動可以解疲勞」的道理嗎?

再查考「㑊」字,不在韻書中收錄。如果讀作「亦」音,則沒有什麼意思。還是應該按照「跡」韻來讀,這樣才比較合理。

足陽明經的瘧疾,讓人一開始感到寒冷,渾身發抖,寒冷非常劇烈,過一會兒才會發熱,熱退後出汗,見到陽光、月光、火光才會感到舒服。治療方法是針刺足陽明經的跗上穴。(雖然足陽明經是氣血旺盛的經脈,但是寒邪過於強盛,所以會先出現寒證,過一會兒才會發熱,熱退後寒邪解除,所以就會出汗。)

《經脈篇》曰:陽明病至則惡人與火。今反喜見日月光及得火氣乃快然者何也?蓋陽明受陽邪,胃之實也,故惡熱;陽明受陰邪,胃之虛也,故喜暖耳。跗上,即本經之衝陽穴。淅音昔。)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之。(脾者心之子,脾病則心氣不舒,故不樂。

白話文:

《經脈篇》說:陽明經的病情發作時,會厭惡人體和爐火。但是,如果患者表現出喜見陽光、月色,並且得到火氣後感到舒服,這是為什麼呢?這說明:陽明經受到陽性邪氣侵襲時,是因為胃氣實盛,所以厭惡熱氣;陽明經受到陰性邪氣侵襲時,是因為胃氣虛弱,所以喜歡溫暖。跗上穴,就是本經的衝陽穴。(淅讀作「昔」。)足太陰經的瘧疾,會讓人感到不開心,愛嘆氣,沒有食慾,經常發冷發熱出汗。病症發作時,會經常嘔吐,嘔吐後會感到虛弱。此時,可以取用跗上穴。(脾是心的兒子,脾臟生病就會影響心氣的順暢,所以會不開心。

脾不化則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太陰主裡,邪不易解,故多寒熱汗出。脾脈絡胃上膈挾咽,故病至則善嘔。然必待其嘔已病衰,方可取之。王氏曰:取之井俞及公孫也。皆本經穴。)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腎脈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陰邪上衝,故為嘔吐甚。

白話文:

如果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消化食物,就會導致上焦(胸腔以上)氣機不通塞,所以會經常嘆息、沒有食慾。脾屬太陰,主導身體內部,邪氣難以去除,因此會出現發熱、出汗等症狀。脾的經絡連結到胃、上焦橫膈和咽喉,所以一旦脾胃生病,就會嘔吐。但是一定要等到嘔吐已經停止、病情減弱後,才能對其進行治療。王氏說:可以取用脾經的井穴、俞穴和公孫穴進行治療。(這些穴位都屬於脾經上的穴位。)少陰足厥陰經的瘧疾,會讓人嘔吐得很厲害,還會伴隨著發熱和寒戰,發熱症狀比寒戰症狀更嚴重,患者會想要關上門窗獨處,這種病很難治癒。(腎經的經絡向上貫通肝、橫膈,進入肺部,繞行喉嚨,導致陰邪之氣向上衝擊,因此會嚴重嘔吐。)

腎病則陰虛,陰虛故熱多寒少。病在陰者喜靜,故欲閉戶牖而處。腎為至陰之臟而邪居之,故病深難已。此不言刺者,必缺失也。王氏曰:大鐘、太谿悉主之。皆本經穴。牖音有。)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陰。(肝脈過陰器,抵少腹,布脅肋,故為腰腹小便之病。

白話文:

患有腎病的人通常陰虛,陰虛就會生熱,寒氣少。陰虛的疾病喜歡安靜,因此希望關閉門窗獨自待著。腎是極陰的臟器,病邪卻居住在腎臟,因此病情深入難以根治。這裡沒有提到針灸,一定是遺漏了。王氏說:大鐘穴、太谿穴都可以主治。這些都是足厥陰經的穴位。(牖,音同「有」。)

足厥陰經的瘧疾,會讓人腰痛、小腹脹滿、小便不利像尿閉一樣,但實際上並不是尿閉,而是經常小便,心裡恐懼、氣血不足、腹中鬱悶不舒,需要針刺足厥陰經。(肝經經過生殖器,抵達小腹,分佈於脅肋,因此會引起腰腹和小便方面的疾病。)

凡小水不利為癃,今曰如癃狀,非癃也,蓋病不在水而在於肝邪之陷,故亦如小便不利而急數欲便也。意恐懼者,肝氣不足也。腹中悒悒,不暢之貌。皆當刺足厥陰之經,王氏曰:太衝主之。即本經穴。癃,良中切。悒音邑。)

白話文:

任何人小便不順利都叫做癃。現在說起來像癃的症狀,但實際上並不是癃,因為疾病不在於小便,而在於肝氣鬱結。所以纔像小便不利一樣,又急又頻。患者有害怕恐懼的情緒,是肝氣不足。腹中鬱悶不舒,表示氣機不暢。都應該針刺足厥陰經,王氏說:太衝穴是主治穴。癃,音「良中」切。悒,讀音「邑」。

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刺手太陰、陽明。(此下言五臟瘧刺而並及於胃也。肺者心之蓋也,以寒邪而乘所不勝,故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復熱而心氣受傷,故善驚如有所見。當刺其表裡二經,以瀉陽明之實,補太陰之虛也,王氏雲手太陰之絡列缺,陽明之原合谷主之。)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白話文:

患有肺瘧的人,會感到心寒,寒到極點後轉熱,熱起來的時候容易受到驚嚇,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一樣。治療時應針刺手太陰(肺經)和陽明(大腸經)。(以下記載了其他臟腑瘧疾的針刺方法,並同時提到了胃。)肺是心臟的保護層,寒邪乘虛而入,患者就會患上肺瘧,導致心寒。寒氣過重會導致發熱,損傷心氣,所以患者容易驚嚇,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一樣。應針刺肺經和陽明經,以瀉除陽明經的實熱,補益太陰經的虛寒。王氏說,列缺穴是手太陰經的絡穴,合谷穴是陽明經的原穴,用來治療肺瘧。

心瘧患者,會感到心煩意亂,非常口渴,但實際上體寒較多,發熱不嚴重。治療時應針刺手少陰(心經)。

(瘧邪在心,故煩心甚,欲得水以解也。心本陽臟,為邪所居,則陽虛陰盛,故反寒多而不甚熱。王氏曰神門主之,即手少陰穴。)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刺足厥陰見血。(肝屬木,故色蒼蒼然。肝鬱則氣逆,故太息。木病則堅強,故其狀若死。刺足厥陰見血者,王氏曰中封主之。

白話文:

瘧疾在心,心煩口渴

瘧疾邪氣侵襲心臟,導致心煩意亂,口渴異常。心屬陽臟,被邪氣侵襲後,陽氣虛弱,陰氣滋生,因此感到寒冷較多,而發熱不嚴重。王氏認為,神門穴(手少陰穴)可以治療此症。

肝臟瘧疾

肝臟瘧疾會導致面色蒼白,經常嘆息,看起來像死人一樣。刺足厥陰穴見血(足厥陰穴主肝),王氏認為,中封穴(足少陰穴)可以治療此症。

按:上文已言足厥陰等瘧,而此重言之。蓋上文所言者,言經病也,故復明臟病之詳如此,下文脾腎胃三臟義同。)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脾以至陰之臟而瘧邪居之,故令人寒。脾脈自股入腹,故為腹中痛。寒已而熱則脾氣行,故腸中鳴。

白話文:

脾虛引起的瘧疾會讓人感到寒冷,腹部疼痛,熱起來的時候腸子會發出鳴叫,鳴叫之後就會出汗,這時應該刺太陰穴。

鳴已則陽氣外達,故汗出而解也。刺足太陰者,王氏曰商丘主之。)腎瘧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少陰。(洒洒,寒慄貌。腎脈貫脊屬腎,開竅於二陰,故腰脊之痛苦於宛轉而大便難也。眴眴然,眩動貌。目視不明,水之虧也。

白話文:

如果鳴叫停止,表示陽氣外達,所以會出汗而解除了病症。如果刺足太陰經,王氏說商丘穴主治。

腎臟引起的瘧疾,會讓人覺得寒戰發抖,腰背疼痛難以轉動,大便困難,眼睛昏花,手腳冰冷。應刺足太陽經、少陰經。(寒戰發抖、寒慄的樣子。腎臟的經脈貫穿脊椎,屬腎,在二陰(眼睛和耳朵)開竅,所以腰背疼痛會難以轉動,大便也困難。昏花、眩動的樣子。視力模糊,表示腎水不足。)

手足寒,陰之厥也。刺足太陽、少陰之表裡,取穴如前。眴音眩。)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腑有六而此獨言胃者,以胃為六腑之長也。邪在陽明則胃病及脾,故善飢不能食而支滿腹大也。當兼刺陽明之表裡,王氏曰:厲兌、解谿、三里主之,足陽明者取此三穴,足太陰刺其橫脈出血,謂足內踝前斜過大脈,則太陰之經。蓋即商丘也。

白話文:

手腳冰冷,是陰氣過剩的徵兆。針灸足太陽經和少陰經的表裏穴位,取穴方法同前。

胃瘧,會讓人同時生病。發作時會感到飢餓,但是吃不下東西,吃了就會胃部脹滿腹大。針灸足陽明經和太陰經的橫脈出血。(內臟有六個,但這裡只提胃,是因為胃是六臟之首。邪氣在陽明經就會導致胃病並影響脾,所以會飢餓不能食,而且腹大脹滿。應該同時針灸陽明經的表裏穴位。王氏說:厲兌、解谿、三里穴為主。足陽明經取這三個穴位,足太陰經刺其橫脈出血,是指足內踝前面的斜過大脈,這就是太陰經。即商丘穴。)

瘧發身方熱,刺跗上動脈,開其空,出其血,立寒。(此下言諸瘧之刺法也。身方熱者,謂於未發之前,熱將作也。瘧之先熱者,溫瘧也。跗上動脈,當是足陽明之衝陽穴。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熱盛氣壯,故出其血,可以退熱邪也。)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

白話文:

瘧疾發作前身體發熱時,刺足陽明經上的動脈(衝陽穴),打開它的空隙,放出血液,立即可感到寒冷。(以下所說的刺法都適用於各種瘧疾。身方熱,指的是瘧疾發作前感到發熱。瘧疾發作前發熱的,屬於溫瘧。跗上動脈,應該是足陽明經上的衝陽穴。陽明經氣血旺盛,熱盛氣壯,所以放出血液,可以驅除熱邪。)瘧疾發作前想感到寒冷時,刺手陽明經、太陰經,足陽明經、太陰經。

(瘧方欲寒,寒之將發未發也。刺手足陽明,可以瀉熱;刺手足太陰,可以補陰。王氏曰當隨此四經之井俞而刺之。)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旁五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滿大急,陽邪之實也。背為諸陽所出,故當刺之,即五胠俞也。胠者,脅也,一曰旁開也。

白話文:

瘧疾發作時的治療方法:

  • 瘧疾發作前期,有發冷的感覺。
  • 針灸手足陽明經,可以瀉熱;針灸手足太陰經,可以補陰。
  • 王氏說,應該根據這四條經絡的井穴和俞穴進行針灸。

瘧疾脈象滿大急,針刺背部俞穴:

  • 使用中等大小的針,在背部俞穴刺入。
  • 另外在左右五胠俞各刺一針,適當放出血。
  • (滿大急,表示陽氣實邪。背部是諸陽經絡發出的地方,所以應當針灸背部,也就是五胠俞。胠指脅部,也指旁開的地方。)

《水熱穴論》曰:五臟俞旁五,以瀉五臟之熱。即此謂也。蓋此五者,乃五臟俞旁之穴,以其旁開近脅,故曰旁五胠俞,即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也,皆足太陽經穴。適肥瘦出血者,謂瘦者淺之,少出血;肥者深之,多出血也。胠音區。)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

白話文:

《水熱穴論》說:刺取五臟俞穴旁的五個穴位,可以瀉除五臟的熱氣。這裡所說的「旁五胠俞」,就是五臟俞穴旁的這五個穴位,因為它們開在俞穴旁,靠近脅肋,所以稱為「旁五胠俞」。這五個穴位分別是: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都屬於足太陽經的穴位。適應身體肥瘦的不同,出出血量也不同:瘦的人刺得淺,出血少;肥的人刺得深,出血多。(「胠」讀音為「區」)瘧疾時脈象細小而有力,可以灸脛部的少陰穴,或刺手指的井穴。

(脈小實急,陰邪勝也。陰盛者生內寒,故當灸脛之少陰以散寒,刺指之井以補陽也。王氏曰灸脛少陰,是謂復溜;刺指井者,謂足太陽之至陰。)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於血也。(此節重複。)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針有瀉而無補,故脈虛者不宜用針。

白話文:

脈象細小有力而急促,說明陰氣過於旺盛,陰邪之氣增強。**

陰氣過盛會產生內寒,因此需要灸脛部的少陰經,驅散寒氣;針刺手指的井穴,補充陽氣。

王氏說:灸脛部的少陰經,指的是復溜穴;針刺手指的井穴,指的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至陰穴。

(重複)

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於血也。

(重複)

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

針具有瀉的作用而沒有補益的作用,所以脈象虛弱的人不宜針刺。

《脈度篇》曰: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即此之謂。)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先時邪正未合,故可以治。既合而治,則邪正不分,反傷氣矣。)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脈不見者,邪盛氣逆而脈伏也,故當刺十指之血以瀉其實。

白話文:

《脈度篇》說:脈象旺盛的,就用瀉的方法來治療;脈象虛弱的,就服用藥物來補益。這便是我們所說的。凡是治療瘧疾,要在發病初期,就像吃東西的時間那樣短,才能進行治療,過後就不合時宜了。(因為發病初期,邪氣和正氣還沒有結合,所以可以治療。一旦結合後再治療,邪正就會混淆不清,反而會損傷正氣。)各種瘧疾,如果脈象看不清楚,就刺十指間放血,血液流出後病情一定會好轉,先觀察身體上像小豆那樣大小的紅點,把它們全部去除掉。(脈象看不清楚,是因為邪氣旺盛,氣機逆亂,導致脈象隱藏,所以要刺十指放血來瀉掉邪氣。)

)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十二瘧者,如前之六經六藏也。其發不同,故當因其形證而察屬何經之病。)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一刺之病氣雖衰,猶未覺也,故必再刺,始知其效,三刺而後病可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如下文。

白話文:

十二種瘧疾,發作時間各不相同。觀察病人的症狀,就能判斷是哪條經脈出了問題。(十二種瘧疾就像前文提到的六經六臟,發作時間不同,所以要根據病人的表現來判斷是哪條經脈的疾病。)在瘧疾發作前不久(如吃一頓飯的時間內)針刺病人,刺一次,症狀就會減輕;刺兩次,就能知道效果;刺三次,症狀就會消失。(第一次針刺雖然減輕了病氣,但病人還感覺不到,所以必須再針刺一次,才能知道效果,三次針刺後病情才能痊癒。)如果病情還未痊癒,就針刺舌頭下方的兩條經脈,讓血流出來。(如下文所述。)

)不已,刺郄中盛經出血;(即委中也。其穴在足太陽,故曰盛經。)又刺項已下挾脊者必已。(足太陽之大杼、風門也。)舌下兩脈者,廉泉也。(任脈穴。)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伐其本也。如下文。)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

白話文:

如果針灸後疼痛尚未止息,再刺入郄穴中,讓血液流出。(郄穴是委中穴,位於足太陽經上,所以稱為「盛經」)。再刺針於頸部以下沿脊椎兩側的穴位,疼痛一定會停止。(這些穴位是足太陽經上的大杼穴和風門穴)。舌下兩條脈絡,就是廉泉穴。(任脈上的穴位)。刺針治療瘧疾,必須先詢問病人最初發病的部位,並先針刺該部位。(這是先攻其根本的原理)。如果首先頭痛或頭痛較重,則先針刺頭部、兩額和兩眉之間,直到出血。

(頭上者,上星、百會也,督脈穴。兩額者,懸顱也,足少陽穴。兩眉間者,攢竹也,足太陽穴。)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在項者,風池、風府主之。在背者,大杼、神道主之。風府、神道俱督脈穴,風池足少陽穴,大杼足太陽穴。)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腰背皆屬太陽,故當刺委中穴。

白話文:

頭部:

  • 頭頂:上星穴、百會穴。督脈上的穴位。
  • 兩額:懸顱穴。足少陽膽經上的穴位。
  • 兩眉間:攢竹穴。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

如果頸部和背部先疼痛,則先刺以下穴位:

  • 頸部:風池穴、風府穴。督脈上的穴位。風池穴同時也是足少陽膽經穴位。
  • 背部:大杼穴、神道穴。督脈上的穴位。

如果腰部和脊椎先疼痛,則先刺以下穴位,直到出血:

  • 腰背:委中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因此治療腰背痛時應優先刺灸該穴位。

)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手少陰、陽明,皆以井穴為言。又刺十指間者,各隨其所病之經也,亦取井穴。)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十指間出血者,各因邪居之所瀉其井也。)風瘧,瘧發則汗出惡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三陽經背俞之血,謂足太陽膀胱俞、足陽明胃俞、足少陽膽俞,皆足太陽經穴。

白話文:

手臂疼痛: 首先針刺手少陰經(心經)和陽明經(大腸經)的十個指間的穴位。(手少陰經和陽明經的十個指間穴位,都指的是井穴。而刺十個指間,則是根據疼痛所在的經絡而定,也都取井穴。)

足脛痠痛: 首先針刺足陽明經(胃經)的十個指間,直到出血。(十個指間出血,是因為邪氣所在,所以瀉其井穴。)

風瘧: 瘧疾發作時,出汗、怕冷,針刺三條陽經背俞穴,直到出血。(三條陽經背俞穴,指的是足太陽膀胱俞、足陽明胃俞、足少陽膽俞,都是足太陽經的穴位。)

胻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鑱針針絕骨出血,立已。(胻,脛骨也。按之不可,痛益甚也。其邪深伏,故名曰胕髓病。鑱針,第一針也。絕骨本名懸鐘,足少陽經穴。胻音杭,又下敬切。痠音酸。胕音附。鑱音讒。)身體小痛,刺至陰。(足太陽經穴。)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

白話文:

小腿疼痛劇烈,按壓反而更痛,這種叫做「胕髓病」。用鑱針針穿絕骨,讓血流出,立刻就會好。(胻指小腿骨。按壓反而更痛。這種疼痛邪氣藏得很深,所以叫做胕髓病。鑱針是第一針。絕骨穴本來叫做懸鐘,是足少陽經穴。胻讀音杭,又讀敬。痠讀音酸。胕讀音附。鑱讀音讒。)

輕微的身體疼痛,針刺至陰穴。(足太陽經穴。)所有陰經的井穴都不出血,每隔一日針刺一次。

(此承上文而言,凡取諸陰之井,皆不可使之出血,但間日一刺之,則邪氣自泄矣。然則可出血者,惟三陽之井,而真陰不可傷也。)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不渴者,內無邪,邪在表耳,故當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渴則邪在表裡之間,故當刺足少陽。

白話文:

如果治療陰經的井穴,切記不要刺出血,每隔一天刺一次,邪氣便會自行消散。但可以刺出血的,只有陽經的井穴,而真正的陰經不能受損。

如果瘧疾不口渴,隔日發作,刺足太陽經(因為不口渴,表示體內沒有邪氣,邪氣在體表,所以要刺足太陽經)。

如果口渴且隔日發作,刺足少陽經(因為口渴表示邪氣在表裡之間,所以要刺足少陽經)。

《雜病篇》曰:瘧不渴,間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與此不同,見針刺類五十三。)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五十九刺法,詳針刺類三十九、四十。)

白話文:

《雜病篇》說:得了瘧疾不口渴,隔日發作,取足陽明穴。口渴,每日發作,取手陽明穴。與此不同的,請參見《針灸類》第 53 條。溫瘧不出汗,施行第 59 針刺法。(第 59 針刺法詳見《針灸類》第 39、4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