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六卷 (2)

回本書目錄

十六卷 (2)

1. 四十九、又論瘧

(《靈樞·歲露篇》。此與前章瘧論辭義多重,似不必入,然其中亦稍有異同,故並存之,以資印證。附:瘧疾治法)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言夏日傷暑,秋病瘧,瘧之發以時,其故何也?(凡本篇義與前章同者,皆不重釋。)岐伯對曰:邪客於風府,病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日作宴。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此所以日作尚宴也。

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前《瘧論》云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與此不同。蓋彼兼項骨為言,此則單言脊椎也。伏沖之脈,彼作伏膂之脈。)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故其病稍益至。(至字誤,前《瘧論》云益早者是。

)其內搏於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積而作焉。(前《瘧論》云間日乃作也。蓄,昌六切。)黃帝曰: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入焉。其衛氣日下一節,則不當風府奈何?岐伯曰:風府無常,衛氣之所應,必開其腠理,氣之所舍節,則其府也。(衛氣之所應,前《瘧論》作所發。

所舍節,言所舍之節也。)黃帝曰:善。夫風之與瘧,相與同類,而風常在,而瘧特以時休何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瘧氣隨經絡,沉以內搏,故衛氣應乃作也。帝曰:善。(本篇兩搏字,前《瘧論》俱作薄。愚按:《生氣通天》等論曰: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瘧論》曰:痎瘧皆生於風。

又曰: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又曰: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也。此諸論者,皆以風寒暑濕為言,而病瘧之因已盡於此。若於此而分其陰陽,則風與暑,陽邪也;寒與水,陰邪也。然風者,陽中之涼氣也;暑者,熱中之寒邪也。合是四者而言,無非皆屬乎寒,故江南呼為脾寒病,謂寒邪客於肌肉之間而脾應肉也。

及瘧之將發,必先手足厥冷,以脾主四肢也。然則脾寒之名,非無謂也。而張子和非之曰:《內經》既以夏傷於暑而為瘧,何世醫皆以脾寒治之?是在子和,亦認暑為熱邪,故有此說。獨不觀之經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是可見其言暑者,言時氣也;言寒者,言病氣也。

及邪氣之變,自淺而深,郁寒成熱,然終不免寒為本、熱為標耳,安得謂之非寒耶?故其初感,則寒邪先伏於腠理,及遇秋清之令,而新涼束之,則表邪不能外越,於是乎陰欲入而陽拒之,陽欲出而陰遏之,陰陽相搏而病作矣。然其淺者,病在三陽,故隨衛氣以為出入,而一日一作;其深者,病在三陰,則邪氣不能與衛氣並出,故或間日,或三四日,而作愈遲者,其病愈甚也。是以瘧之輕重,惟在陰陽淺深耳。

故於本經則有寒瘧、溫瘧、癉瘧及六經六藏瘧證之分,義無出於此矣。乃後世自楊仁齋、朱丹溪而下,復分有痰瘧、食瘧及水飲敗血為瘧等證。若此之類,不過皆瘧之兼證耳,豈果因此而成瘧哉?此外復有謂瘴瘧者,惟嶺南風瘴之地有之,亦濕邪之外入也。有謂牝瘧者,但寒無熱,以陽氣不足,亦陰邪之勝也。

有謂勞瘧者,因勞即發,以表裡氣虛而感邪之易也。有謂鬼瘧者,本無瘧鬼,神為邪所亂也。由此言之,則亦無非寒邪耳。凡邪自外入,當從汗解。故經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又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又曰: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皆其義也。故治瘧者,但當察其邪之淺深,證之陰陽,必令其自臟而腑,自里而表,引而散之,升而舉之,使邪氣得出,自然和矣。治法云:有汗要無汗,以扶正為主而兼散;無汗要有汗,以散邪為主而兼補。

斯言得之矣。惟是邪在陽者取汗易,邪在陰者取汗難,所以在春夏者為易,在秋冬者為難,在上體者為易,在下體者為難。必達其陰氣,自然汗及下體。務令由陰而陽,由晏而早,方是佳兆,故又以汗之難易為微甚也。其有外受風寒,內傷生冷,表裡俱病,則瘧痢並作。瘧感由經,痢感由臟,但兼表裡而去其寒濕之本,必皆愈也。

至於痰食血氣,內寒內熱等證,不過隨其甚者而兼調之,弗得以此為主,是治瘧之大法也。然法雖如此,猶有其要,則在乎標本虛實四者而已。蓋標以邪言,邪盛則實;本以正言,正奪則虛。如果有實證實脈之可據,則指其所在而直取之,拔去其邪,諸病自愈,此治標也。

如無實脈實證而病不愈者,必其元氣之虛,但當溫補真元,培其根本,使中氣漸實,則逼邪外出,病必自愈,此治本也。故有標則治標,無標則治本,是得其要矣。或其瘧發既久,表邪已衰,而諸藥不效者,但用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湯,於未發二時之前,或發日五鼓,連進二服,無不愈者。或因參貴難以療貧,則白朮當歸,亦可隨宜擇而代之。

若陰虛水虧之人,則以熟地、生薑加倍用之,皆無不應手而效也。然必因脈以知其內,因證以知其外,但知標本之緩急,又何瘧之足慮哉?余閱瘧門方劑,多不分表裡先後,俱用芩、連、知母大黃石膏之類。夫以表邪不解而得此寒涼,則寒邪愈陷。或任用常山草果及劫截峻厲等劑。

若正為邪傷而受此克伐,則元氣愈虛,故多致綿延不已,輕者變重,重者至危,是皆不得其本耳。得則易如反掌,在察所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