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六卷 (2)

回本書目錄

十六卷 (2)

1. 四十九、又論瘧

(《靈樞·歲露篇》。此與前章瘧論辭義多重,似不必入,然其中亦稍有異同,故並存之,以資印證。附:瘧疾治法)

白話文:

《靈樞·歲露篇》

這篇章節與前面關於瘧疾的討論有很多重複的內容,似乎沒有必要單獨列出。但其中也有一些細微的差異,所以並列在一起,以便互相印證。

附:瘧疾的治療方法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言夏日傷暑,秋病瘧,瘧之發以時,其故何也?(凡本篇義與前章同者,皆不重釋。)岐伯對曰:邪客於風府,病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常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日作宴。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此所以日作尚宴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醫經上說,夏天會中暑,秋天會得瘧疾,而瘧疾會準時發作,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邪氣侵犯風府(後腦勺),沿著脊椎向下發展,人體的衛氣會在風府聚集一天一夜。隔天,衛氣會下降一節,所以瘧疾隔天發作一次。這股邪氣一開始侵犯脊背,每次到達風府的時候,皮膚腠理就會張開。腠理張開,邪氣就會趁機侵入,導致瘧疾發作,因此瘧疾會隔天發作。」

衛氣之行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底,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前《瘧論》云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與此不同。蓋彼兼項骨為言,此則單言脊椎也。伏沖之脈,彼作伏膂之脈。)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故其病稍益至。(至字誤,前《瘧論》云益早者是。

白話文:

人體的防禦氣息(衛氣)循行於風府穴,每天前進一節(一個穴位上),21 天後到達尾底骨,22 天後進入脊椎內,流入伏沖脈。(先前《瘧論》說第 25 天到達骶骨,第 26 天進入脊椎內,與此不同。那是因為《瘧論》將項骨也計算在內,而這裡只說脊椎。伏沖脈,先前《瘧論》寫作伏膂脈。)防禦氣息在脊椎內運行 9 天後,從缺盆穴(位於頸部)出來,氣息向上運行,所以病情會逐漸加重。(「至」字有誤,先前《瘧論》寫作「早」字是正確的)

)其內搏於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積而作焉。(前《瘧論》云間日乃作也。蓄,昌六切。)黃帝曰: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入焉。其衛氣日下一節,則不當風府奈何?岐伯曰:風府無常,衛氣之所應,必開其腠理,氣之所舍節,則其府也。(衛氣之所應,前《瘧論》作所發。

白話文:

(瘧邪)它在內部與五臟拼博,橫向聯繫募原,它的路途遙遠,氣息深沉,行動緩慢,不能一日發作,所以要到第二天才積蓄起來發作。(前面《瘧論》說:間日才發作一次。蓄,音讀為「昌六」。)黃帝說:衛氣每到風府,肌膚毛孔就會開張,肌膚毛孔開張就會有邪氣進入。衛氣每天下降一段,不正好應在風府嗎?岐伯說:風府沒有固定的部位,衛氣所到的地方一定會開張肌膚毛孔,氣息所停留的一段,就是它的處所。(衛氣所到的地方,前面《瘧論》寫作衛氣發到的部位。)

所舍節,言所舍之節也。)黃帝曰:善。夫風之與瘧,相與同類,而風常在,而瘧特以時休何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瘧氣隨經絡,沉以內搏,故衛氣應乃作也。帝曰:善。(本篇兩搏字,前《瘧論》俱作薄。愚按:《生氣通天》等論曰: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瘧論》曰:痎瘧皆生於風。

白話文:

這裡說到的節,是指應該捨棄的節氣。黃帝說:很好。風和瘧疾,它們本屬同類,但風一直存在,而瘧疾卻只在特定時間發作,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說:風邪停留在體內,瘧邪則隨著經絡運行,沉降於內部與衛氣搏鬥,所以衛氣應激而發作。黃帝說:很好。(本篇的「搏」字,在之前的《瘧論》中都寫成「薄」。愚按:《生氣通天》等論中說:夏季受暑熱所傷,秋季就會出現瘧疾。《瘧論》中說:瘧疾都是由風邪引起的。)

又曰: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又曰: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也。此諸論者,皆以風寒暑濕為言,而病瘧之因已盡於此。若於此而分其陰陽,則風與暑,陽邪也;寒與水,陰邪也。然風者,陽中之涼氣也;暑者,熱中之寒邪也。合是四者而言,無非皆屬乎寒,故江南呼為脾寒病,謂寒邪客於肌肉之間而脾應肉也。

白話文:

此外,古籍還記載:瘧疾是由風寒之氣不調引起的。又說:出汗時遇風,或用冷水洗澡,水氣就會停留在皮膚內部。這些論點都認為瘧疾是由風寒暑濕引起的,導致瘧疾的病因就包括這些。如果按照陰陽理論細分,則風和暑是陽邪;寒和水是陰邪。但是風是陽中的寒氣;暑是熱中的寒邪。將這四種原因綜合來看,它們都屬於寒邪,所以江南地區稱瘧疾為「脾寒病」,認為寒邪侵襲在肌肉之間,而脾臟與肌肉相關。

及瘧之將發,必先手足厥冷,以脾主四肢也。然則脾寒之名,非無謂也。而張子和非之曰:《內經》既以夏傷於暑而為瘧,何世醫皆以脾寒治之?是在子和,亦認暑為熱邪,故有此說。獨不觀之經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是可見其言暑者,言時氣也;言寒者,言病氣也。

白話文:

當瘧疾即將發作時,必定先感到手腳冰冷,這是因為脾臟主導四肢的緣故。因此,脾寒的名稱並非空穴來風。

然而,張子和反對這一點,他說:《內經》既然認為夏季受暑邪會導致瘧疾,為什麼歷代醫家都用脾寒來治療呢?這是因為張子和也認為暑邪是熱邪,所以纔有這樣的說法。但他卻沒有看到經文說:夏季受大暑之邪,會大量出汗,腠理開泄,因此遭遇夏季淒涼冷水,藏於腠理皮膚之中,到了秋季再受風邪侵襲,就會形成瘧疾。

由此可見,經文提到的「暑」,是指時令之氣;而提到的「寒」,是指病氣。

及邪氣之變,自淺而深,郁寒成熱,然終不免寒為本、熱為標耳,安得謂之非寒耶?故其初感,則寒邪先伏於腠理,及遇秋清之令,而新涼束之,則表邪不能外越,於是乎陰欲入而陽拒之,陽欲出而陰遏之,陰陽相搏而病作矣。然其淺者,病在三陽,故隨衛氣以為出入,而一日一作;其深者,病在三陰,則邪氣不能與衛氣並出,故或間日,或三四日,而作愈遲者,其病愈甚也。是以瘧之輕重,惟在陰陽淺深耳。

白話文:

邪氣的變化,由淺入深,從鬱寒轉為發熱,但始終不脫寒氣為基礎、熱氣為表象的本質,怎麼能說它不是寒性疾病呢?所以瘧疾最初發作時,寒邪先潛伏在皮膚腠理中。等到遇到秋天的涼風,新的寒氣將其束縛,表面的邪氣無法向外發散。這時,陰氣想要進入體內,陽氣阻絕它;陽氣想要外出,陰氣遏制它。陰陽相搏擊,於是產生疾病。

淺層的瘧疾,病邪在三陽經,所以會隨著衛氣的運行而發作,通常隔日發作;深層的瘧疾,病邪在三陰經,邪氣無法隨著衛氣一起排出,所以發作時有時候隔日,有時候隔三四日,發作時間越長,病情越嚴重。因此,瘧疾的輕重,取決於陰陽邪氣的深淺程度。

故於本經則有寒瘧、溫瘧、癉瘧及六經六藏瘧證之分,義無出於此矣。乃後世自楊仁齋、朱丹溪而下,復分有痰瘧、食瘧及水飲敗血為瘧等證。若此之類,不過皆瘧之兼證耳,豈果因此而成瘧哉?此外復有謂瘴瘧者,惟嶺南風瘴之地有之,亦濕邪之外入也。有謂牝瘧者,但寒無熱,以陽氣不足,亦陰邪之勝也。

白話文:

因此,在《本經》中,有寒瘧、溫瘧、癉瘧以及六經六藏瘧證的區分,意義就在於此。但是後世從楊仁齋、朱丹溪以後,又分出痰瘧、食瘧以及水飲敗血為瘧等疾病。像這樣的分類,不過都是瘧疾的兼症罷了,難道果真是因為這些原因才導致瘧疾嗎?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的瘴瘧,這種瘧疾只存在於嶺南風瘴之地,也是濕邪從外侵入所致。還有人說有「牝瘧」,這種瘧疾只有寒沒有熱,是由於陽氣不足、陰邪過盛所致。

有謂勞瘧者,因勞即發,以表裡氣虛而感邪之易也。有謂鬼瘧者,本無瘧鬼,神為邪所亂也。由此言之,則亦無非寒邪耳。凡邪自外入,當從汗解。故經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又曰: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又曰: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皆其義也。故治瘧者,但當察其邪之淺深,證之陰陽,必令其自臟而腑,自里而表,引而散之,升而舉之,使邪氣得出,自然和矣。治法云:有汗要無汗,以扶正為主而兼散;無汗要有汗,以散邪為主而兼補。

白話文:

有人認為勞累會導致瘧疾,是因為勞累會讓身體裡外虛弱,容易感染邪氣。有人認為瘧疾是由「瘧鬼」引起的,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瘧鬼,而是神智被邪氣所擾亂。從這些說法中可以看出,瘧疾其實都是寒邪引起的。所有從外部侵入的邪氣,都應該通過發汗來解除。所以,《內經》中說:「夏季發汗不出,到了秋季就會變成風瘧。」又說:「炎熱時應該讓汗水都出來,不要阻止。」還說:「身體像燒紅的炭火,發汗就能散熱。」這些話都是這個道理。因此,治療瘧疾只需要判斷邪氣的深淺,確認是寒還是熱,讓邪氣從臟腑向體表排出,引發並散發出去,使邪氣排出體外,自然就會恢復健康。治療方法的原則是:有汗要保持出汗,以扶助正氣為主,兼顧散邪;沒有汗要促使出汗,以散邪為主,兼顧補氣。

斯言得之矣。惟是邪在陽者取汗易,邪在陰者取汗難,所以在春夏者為易,在秋冬者為難,在上體者為易,在下體者為難。必達其陰氣,自然汗及下體。務令由陰而陽,由晏而早,方是佳兆,故又以汗之難易為微甚也。其有外受風寒,內傷生冷,表裡俱病,則瘧痢並作。瘧感由經,痢感由臟,但兼表裡而去其寒濕之本,必皆愈也。

白話文:

所說的這些理論都是正確的。只不過邪氣在陽分的容易發汗,邪氣在陰分的難以發汗,所以春夏發汗容易,秋冬發汗困難,上半身容易發汗,下半身難以發汗。一定要讓陰氣通達,這樣發汗才會自然及於下半身。一定要循序漸進,從陰分到陽分,從下午到早上,這樣纔是好的徵兆,所以又以發汗難易來判斷病情輕重。如果受到外界的風寒,內部有生冷傷損,表裡都有病症,就會出現瘧疾和痢疾。瘧疾是經絡受邪,痢疾是臟腑受邪,只要同時調治表裡,去除風寒濕邪本源,一定都能治癒。

至於痰食血氣,內寒內熱等證,不過隨其甚者而兼調之,弗得以此為主,是治瘧之大法也。然法雖如此,猶有其要,則在乎標本虛實四者而已。蓋標以邪言,邪盛則實;本以正言,正奪則虛。如果有實證實脈之可據,則指其所在而直取之,拔去其邪,諸病自愈,此治標也。

白話文:

至於痰、食、血、氣、內寒、內熱等症狀,只要依據症狀的嚴重性去治療,而不要以此為主軸。這是治療瘧疾的大原則。然而,即使方法如此,仍然有其關鍵,就在於標本、虛實這四個方面。標指的是邪氣,邪氣盛則實;本指的是正氣,正氣被奪則虛。如果患者有明顯的實證或脈搏實象,那麼就可以根據這些症狀找出病邪的所在,直接針對病邪採取治療,驅除邪氣,其他疾病自然會痊癒,這就是治標。

如無實脈實證而病不愈者,必其元氣之虛,但當溫補真元,培其根本,使中氣漸實,則逼邪外出,病必自愈,此治本也。故有標則治標,無標則治本,是得其要矣。或其瘧發既久,表邪已衰,而諸藥不效者,但用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湯,於未發二時之前,或發日五鼓,連進二服,無不愈者。或因參貴難以療貧,則白朮、當歸,亦可隨宜擇而代之。

白話文:

如果沒有明顯的實脈或實證,但病情仍未痊癒,一定是元氣虛弱。這時應該溫補元氣,培育根本,讓中氣逐漸充實。這樣一來,邪氣就會被逼出去,疾病自然就會好,這纔是治本之道。所以,如果有標證就治標,沒有標證就治本,這樣才能把握住治療的要領。有的瘧疾發作很長時間了,表邪已經衰弱,但各種藥物都無效。這時只要用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湯喝。在發作前兩個小時,或第二天早上5點左右,連續服用兩次,幾乎都能痊癒。有的因為人參貴,貧困的人難以負擔,可以用白朮、當歸等藥材適當地代替。

若陰虛水虧之人,則以熟地、生薑加倍用之,皆無不應手而效也。然必因脈以知其內,因證以知其外,但知標本之緩急,又何瘧之足慮哉?余閱瘧門方劑,多不分表裡先後,俱用芩、連、知母及大黃、石膏之類。夫以表邪不解而得此寒涼,則寒邪愈陷。或任用常山、草果及劫截峻厲等劑。

白話文:

如果身體陰氣不足,津液虧損的人,可以用熟地和生薑加倍分量,這樣治療幾乎都是快速見效的。不過,必須根據脈象來瞭解內部情況,根據症狀來瞭解外部情況,只知道緩急標本的區別,又何必擔心瘧疾呢?我看過的瘧疾方劑,大多不分表裡先後,都用黃芩、黃連、知母以及大黃、石膏這類藥物。如果表面的邪氣沒有祛除就使用這些寒涼藥物,那麼寒邪反而會加重。或者盲目使用常山、草果以及劫截峻厲等藥劑。

若正為邪傷而受此克伐,則元氣愈虛,故多致綿延不已,輕者變重,重者至危,是皆不得其本耳。得則易如反掌,在察所由而已。)

白話文:

如果是因為正氣被邪氣侵襲而受到這種剋制和侵害,那麼身體的元氣就會越來越虛弱,因此容易導致疾病久治不癒,輕微的會變成嚴重的,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這都是因為沒有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如果找到了,解決起來就會像翻手掌一樣容易,關鍵在於觀察疾病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