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六卷 (1)
十六卷 (1)
1. 四十八、痎瘧
(《素問·瘧論》全)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痎,皆也。瘧,殘虐之謂,瘧證雖多,皆謂之虐,故曰痎瘧。自王氏而下,諸解不一,皆未為得。觀痎瘧之下,曰皆生於風,蓋總諸瘧為言,於此皆字,義可知矣。蓄言邪蓄於經,有時而伏也。作言病見於外,不期而發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不管是哪一種瘧疾,都由風邪引起,它們發作的時間卻有規律,這是為什麼呢?
(譯者注:「痎瘧」意為「所有瘧疾」。「瘧」意指殘虐,儘管瘧疾的類型繁多,但都稱作虐,所以稱為「痎瘧」。從王氏以下,各家的解釋不一,都未得要領。看「痎瘧」之後說「皆生於風」,蓋括所有瘧疾而言,此處的「皆」字,意義很明顯。「蓄」指邪氣蓄積於經絡中,潛伏了一段時間。「作」指疾病發作於外,不定期、突然發作。)
痎音皆。)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起於毫毛,憎寒而毛豎也。伸者,伸其四體,邪動於經也。欠,呵欠也,陰陽爭引而然。諸義皆如下文。頷,何敢切,腮頷也。)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
白話文:
瘧疾又稱為「痎」。(「音皆」指瘧疾的各種症狀名稱)
岐伯回答道:瘧疾發作的初期,會先從汗毛開始,接著會打哈欠、發抖、下巴發冷,腰部和脊椎也都會疼痛。發冷退去後,就會出現內熱和外熱的症狀,而且頭痛得好像要裂開一樣,還會口渴想喝冷飲。(「起於毫毛」表示會畏寒而汗毛豎立。「伸」是伸展四肢,說明邪氣在經絡中活動。「欠」是打哈欠,表示陰陽兩氣在互相爭鬥。「頷」是下顎。)
黃帝問:是什麼氣體造成這樣的症狀?希望能聽聽你的見解。
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氣者,下行極而上。陰氣者,上行極而下。邪氣入之,則陰陽上下交爭矣。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邪之所在,則邪實正虛。故入於陰,則陰實陽虛;入於陽,則陽實陰虛。虛實更作者,以陰陽相移易也。
白話文:
岐伯說:陰陽上下交替爭鬥,虛實交替變化,這是陰陽相互轉化的緣故。(陽氣運作到最下方時就會上升。陰氣運作到最上方時就會下降。邪氣入侵,就會導致陰陽上下交爭。陽氣虛弱就會導致外寒,陰氣虛弱就會導致內熱;陽氣旺盛就會導致外熱,陰氣旺盛就會導致內寒。邪氣所在的地方,邪氣就實,正氣就虛。所以邪氣進入陰分,陰分就會實,陽分就會虛;邪氣進入陽分,陽分就會實,陰分就會虛。虛實交替變化,是因為陰陽相互轉化。)
)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陽並於陰則陰邪勝,陰勝則寒也。陽明者胃氣之所出,其主肌肉,其脈循頤頰,故陽明虛則為寒慄鼓頷。鼓者,振悚之謂。)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腰背頭項,皆太陽經也。陽虛則寒邪居之,故為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
白話文:
當陽氣被陰氣阻滯時,陰氣就會過盛,陽氣就會虛弱。陽明經虛弱,就會感到寒冷顫抖,下巴不停地動。(陽氣被陰氣阻滯,則陰邪過盛,陰盛則寒。陽明經是胃氣所循行的經絡,主管肌肉,其脈絡循行於面頰,所以陽明虛弱就會寒慄鼓頷。鼓動是指身體振動。)巨陽經虛弱,就會腰背、頭頸疼痛。(腰背和頭頸都屬於太陽經的循行部位。陽虛則寒邪入侵,所以會疼痛。)三陽經(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全部虛弱,則陰氣過盛,陰氣過盛則骨骼寒冷疼痛。
(三陽者,兼陽明少陽而言。陰勝則陽氣不行,血脈凝滯,故骨寒而痛。《終始篇》曰:病痛者陰也。)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表裡陰邪皆勝也。)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此邪自陰分而復並於陽分,並於陽則陽勝,陽勝則外內皆熱,而喘渴喜冷,)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暑傷於夏,其時則熱盛,其邪則風寒也。
白話文:
「三陽」同時包含陽明和少陽。當陰氣過盛時,陽氣無法運行,血脈就會凝滯,因此會感到骨頭寒冷疼痛。《終始篇》中說:「疼痛是由於陰氣造成的。」寒冷源於體內,所以才會內外都感到寒冷。(這是因為表裡兩方的陰邪都過盛。)陽氣過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都熱,就會喘息和口渴,因此會想要喝冷飲。(這是因為邪氣從陰分開始,又蔓延到陽分,陽分被邪氣侵襲後就會過盛,造成外內都熱,出現喘息、口渴和喜冷的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夏季受暑熱所致,熱氣過盛,藏於皮膚內層和腸胃外層,這是榮氣(滋養氣血)所聚集的地方。(夏季受暑熱所傷,當時會感到酷熱,而邪氣則屬於風寒。)
如上文曰:痎瘧皆生於風。《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其義可知。風寒在表,必鬱而為熱,其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蓋即經脈間耳。榮行脈中,故曰此榮氣之所舍也。暑有陰陽之辨,義詳本類前五。榮、營通用。)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暑氣能開肌表也。
白話文:
正如前文所說,痎瘧皆由風而生。《金匱真言論》也提到,夏季暑熱導致汗液無法排出,到秋天就會引起風瘧。這其中的道理很清楚。風寒停留在肌膚表面,必然會鬱積而化為熱,藏在皮膚內、腸胃外,也就是經脈之間。因為血液運行在脈中,所以說這是營氣停留的地方。暑氣有陰陽之分,詳細內容請參閱本類前五篇。榮氣與營氣相通,這會導致人出汗稀疏,毛孔張開,因為暑氣能夠打開肌膚表面。
)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暑邪內伏者,陰邪也。秋氣,水氣,亦陰氣也。新邪與衛氣並居,則內合伏暑,故陰陽相搏而瘧作矣。按:傷暑為瘧,何謂陰邪?蓋陽暑傷氣,其證多汗,感而即發,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惟陰暑耳,以其無汗也。
白話文:
由於受到秋天的寒氣影響,流汗後遇到風,或在流汗時洗澡,水寒之氣便停留在皮膚內部,與衛氣並存在一起。(暑邪內伏的人,是陰邪。秋氣、水氣,也是陰氣。新的陰邪與衛氣並存,就會與內伏的暑熱相結合,因此陰陽交搏而發作瘧疾。按:因暑傷而發作瘧疾,為什麼說是陰邪?因為陽暑會傷氣,其症狀多為多汗,受寒後立即發作,邪氣不能停留。一直停留在體內不散去的,只有陰暑,因為它不會出汗。)
故凡患瘧者,必因於盛暑之時,貪涼取快,不避風寒,或浴以涼水,或澡以河流,或過食生冷,壯者邪不能居,未必致病,怯者蓄於營衛,則所不免。但外感於寒者多為瘧,內傷於寒者多為痢,使能慎此二者,則瘧痢何由來也?)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風寒自表而入,則與衛氣並居,故必隨衛氣以為出入。
衛氣一日一周,是以新感之瘧,亦一日一作。然則日作之瘧,邪在衛耳,其氣淺,故其治亦易。)
白話文:
凡是患瘧疾的人,必定是因為在盛夏的時候貪圖涼爽舒適,不避諱風寒,或者用涼水洗澡,或者在河裡游泳,或者過量食用生冷的食物。身體強壯的人,邪氣不能停留,不一定會生病;身體虛弱的人,邪氣會蓄積在體表的營衛之間,就不能避免生病。但大多數由於外感風寒而導致瘧疾,由於內傷風寒而導致痢疾。如果能慎重注意這兩種情況,那麼瘧疾和痢疾從何而來呢?人體的衛氣,白天在陽氣盛處運行,夜晚在陰氣盛處運行。這種衛氣獲得陽氣而向外發散,獲得陰氣而向內收斂。內外衛氣相互交感,所以瘧疾日間發作。當風寒從表而入時,就會與衛氣共同停留於體表,所以瘧疾患者必定隨著衛氣的運行而出現發作間歇期。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其氣之舍深,則邪居榮氣之間,連乎藏矣。榮為陰,衛為陽,陽氣獨發者其行本速,陰邪內著者其行則遲,一遲一速,相拒而爭,則陰邪不得與衛氣俱出,故間日而作也。)帝曰: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
白話文:
黃帝問道:為什麼瘧疾會間隔一天發作一次?
岐伯回答道:因為邪氣藏得很深,深入陰分,只有陽氣能發作出來,陰邪在裡面和陽氣爭鬥,陰邪無法隨著陽氣出來,所以才會間隔一天發作一次。(邪氣藏得很深,在榮氣和藏氣之間,榮氣屬陰,衛氣屬陽。陽氣發作快,陰邪發作慢,一快一慢,互相對抗,所以陰邪無法和衛氣一起發作出來,因此間隔一天發作一次。)
黃帝又問:為什麼有的瘧疾發作得晚,有的發作得早,是什麼因素造成的?
岐伯說:邪氣侵犯風府穴,沿著脊骨向下走。
(風府,督脈穴。膂,呂同,脊骨曰呂,象形也。一曰夾脊兩旁之肉曰膂。下者,下行至尾骶也。)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衛氣每至明旦,則出於足太陽之睛明穴,而大會於風府,此一日一夜衛氣周行之常度也。若邪氣客於風府,必循膂而下,其氣漸深則日下一節,自陽就陰,其會漸遲,故其作漸晏也。
白話文:
風府穴是督脈上的穴位。膂,讀音同「呂」,指的是脊骨,形狀像「呂」字。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夾在脊骨兩旁的肌肉叫做膂。下者,指衛氣下行至尾骨和骶骨。
衛氣每隔一天一夜就會在大會於風府穴。到了第二天早上,衛氣會下行一個節段。所以,邪氣如果侵犯風府穴,就會沿著膂向下行。邪氣越深入,衛氣就越下行一個節段,從陽氣轉向陰氣,聚集的時間也越晚。因此,邪氣引發的症狀會逐漸延後。
)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風府不一,義如下文。此先客於脊背,言初感之伏邪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言衛氣邪氣之會也。會則病作,晏則因邪之日下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內,(項骨三節,脊骨二十一節,共二十四節。邪氣自風府日下一節,故於二十五日下至尾骶。
白話文:
這是病邪最初寄居在脊背上。每當到達風府穴的時候,人體皮膚的毛孔就會打開。毛孔打開,病邪就會入侵,病邪入侵就會發病,所以每天發作的時間會逐漸延後。(風府穴的位置不唯一,具體在下面的文字中有介紹。這裏說病邪最初寄居在脊背上,是指初次感染的潛伏病邪。每當到達風府穴的時候,皮膚的毛孔就會打開,表示正氣和邪氣在匯聚。匯聚就會發病,延後是因為邪氣每天都會往下移動。)病邪從風府穴出來後,每天向下移動一節,到第 25 天到達骶骨,第 26 天進入脊椎骨內,寄居在兩條後背的筋膜之間。(頸椎骨有 3 節,脊椎骨有 21 節,加起來共有 24 節。病邪從風府穴開始,每天向下移動一節,所以第 25 天到達尾骶骨。)
復自後而前,故於二十六日入於脊內,以注伏膂之脈。按《歲露篇》曰: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蓋衝脈之循背者,伏行脊膂之間,故又曰伏膂也。衝脈詳義見經絡類二十七。骶音底。)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邪在伏膂之脈,循脊而上,無關節之窒,故九日而出缺盆。
白話文:
從後方到前方,所以二十六日進入脊髓內,以灌注伏膂脈。根據《歲露篇》記載,進入脊髓內,灌注伏沖脈。所謂衝脈在背部的循行,隱藏在脊椎和後背之間,所以又稱伏膂。衝脈的詳細解釋請參閱經絡類二十七。(骶讀音同「底」)其氣向上運行,九日後到達缺盆之中,其氣一天比一天上行,所以發作的時間越來越早。(邪氣在伏膂脈中,沿著脊椎向上,沒有關節的阻礙,所以九日後就到達缺盆。
其氣日高,則自陰就陽,其邪日退,故作漸早也。)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此重申上文未盡之義也。諸經募原之氣,內連五臟,邪在陰分,故道遠行遲而間日作也。募音暮。按《舉痛論》及全元起本俱作膜原。
白話文:
隨著太陽升起,陰氣逐漸轉化為陽氣,邪氣也逐漸消退,因此發作時間會越來越早。而隔日發作的症狀,是由於邪氣從內部侵襲五臟,並在經絡脈絡中遊走。因為邪氣距離遠,侵入深度深,運行速度慢,無法和正氣(衛氣)一起運行,導致無法全部排出體外,所以會隔日才發作。(這段話補充說明瞭上文沒有說盡的意思。各經絡脈絡的募原之氣與五臟相連,邪氣位於陰氣之中,因此運行距離遠、速度慢,故而隔日發作。募音同「暮」。根據《舉痛論》和《全元起本》的記載,膜原也作「募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上文云邪氣客於風府而與衛氣日下一節,是衛氣之與風府,日相遠矣,又何所會而病日作也?故致疑為問。)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白話文:
皇帝說:您說衛氣總是到頸部風府穴,皮膚腠理就會打開。腠理打開,邪氣就會進入,邪氣進入後就會發病。如今衛氣每天向下運行一段距離,那麼衛氣打開皮表的時間,就不會在風府穴了。這樣一來,邪氣每日作病,是什麼原因呢?
(上文說,邪氣客住在風府穴,而衛氣每天向下運行一段距離。這表示衛氣和風府穴越來越遠,為什麼還會相會,導致每天發病呢?所以皇帝提出疑問。)
岐伯說:這是因為邪氣客住在頭頸部,沿著督脈向下運行。所以雖然衛氣和邪氣在體內的位置不同,邪氣侵犯的部位也不同,但還是會導致發病,而不一定在風府穴處。
(凡邪氣客於頭項則必循膂而下,此其常也。然邪之所中,亦但隨虛實而異其處,不必盡當風府也。然則所謂日下者,惟邪氣耳。衛氣周環,豈有日下之理?但氣至而會,其病乃作,則邪氣衛氣,均為日下一節矣。)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氣至者,衛氣之至者。
白話文:
凡是邪氣停留在頭部或頸部,必定會沿着脊椎下行,這是常見的情況。然而,邪氣停留的位置還取決於虛實的不同,不一定是靠近風府。因此,所謂的「日下」,指的是邪氣。衛氣環繞身體,怎麼會有「日下」之說?但當邪氣到達並聚集時,疾病就會發作。所以,邪氣和衛氣都屬於「日下」這一部分。
因此,邪氣停留在頭部或頸部,氣到達頭部或頸部時就會發病;停留在背部,氣到達背部時就會發病;停留在腰椎,氣到達腰椎時就會發病;停留在手足,氣到達手足時就會發病。(「氣至」指衛氣到達的地方。)
至與邪合,然後病作,故其蓄作則遲早有時。)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府者所以聚物,故凡風之所居,即為風府。衛氣之至,與邪相合,則腠理開,開則邪復入之,故無論乎上下左右,皆可中邪,凡邪所中之處,亦皆可稱為風府,故曰風無常府也。)帝曰:善。
白話文:
當衛氣與邪氣結合後,才會發病,因此疾病的發作時間會有早晚之分。衛氣所在之處,與邪氣結合就會發病,因此風沒有固定的位置。衛氣所流經的地方,必定會打開皮膚腠理,而邪氣進入的地方,就成為邪氣的聚集處。(「府」是聚集東西的地方,所以凡是風所停留的地方,就是風府。衛氣到達後,與邪氣結合,腠理就會打開,打開後邪氣又會進入,因此不論上下左右,都可能中邪。所有邪氣侵犯的地方,都可以稱為風府,所以說風沒有固定的位置。)皇帝說:很好。
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此風字,指風證為言。風之與瘧,皆因於風,本為相似同類;然風則無休,瘧有時止,故當知所辨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風氣留其處,著而不移者也。
白話文:
風證和瘧疾相似,同屬於風邪引起的疾病,但風證經常存在,而瘧疾會時有時無,這是為什麼呢?(這裡的「風」指風證。「風之與瘧」都是由風邪引起的,所以性質相似;但是風證會長期存在,而瘧疾會間歇發作,因此需要分清)岐伯說:風邪停留於某處,所以風證經常存在;瘧氣則會沿著經絡走動,有時深入臟腑,有時浮現體表,因此衛氣感受到瘧氣的刺激後才會發作。(風邪停留於某處,固定不移動。)
瘧氣隨經絡,流變不一者也。沉以內薄,言其深也,即上文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之謂,故必因衛氣之應而作也。)
白話文:
瘧疾的病氣會隨著經絡運行,發病情況不定。沉以內薄形容病氣深層,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病氣深入五臟,橫向連接表裡之氣,所以必定會隨著衛氣的影響而發作。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淒滄之水寒,謂浴水乘涼之類也。因暑受寒則腠理閉,汗不出,寒邪先伏於皮膚之中,得清秋之氣而風襲於外,則病發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先受陰邪,後受陽邪,故先寒後熱。
人之患瘧者,多屬此證。)
白話文:
國君問:瘧疾為什麼會先發冷,後發熱?
岐伯回答:夏天遭受暑氣侵襲,大量出汗,皮膚腠理打開。如果這時遇到了夏日清涼的水寒,這些寒氣就會藏在腠理皮膚中。秋天再受風寒侵襲,疾病就會形成。(所謂「清涼的水寒」,指的是乘涼時接觸冷水等。)因為夏天受了寒,皮膚腠理閉合,汗出不暢,寒邪先潛伏在皮膚中。遇到清冷的秋季之氣,加上外來的風襲擊,疾病就發作了。
寒氣屬於陰邪,風氣屬於陽邪。先受到寒邪的侵襲,後受到風邪的侵襲,所以先發冷,後發熱。這種病症按時發作,稱為「寒瘧」。(先受到陰邪的侵襲,後受到陽邪的侵襲,所以先發冷,後發熱。)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先受陽邪,後受陰邪,故先熱後寒而為溫瘧。)
白話文:
皇帝問:先發熱再發冷是什麼原因?歧伯回答:這是先受到了風邪的傷害,後又受到寒邪的傷害,所以先發熱再發冷,也因季節而發作,稱為溫瘧。(先受陽性疾病,後受陰性疾病,所以先熱後寒而成為溫瘧。)
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癉,熱也。陽邪獨亢,故但熱不寒而煩冤少氣。表裡俱病,故手足熱而欲嘔,以熱邪及於胃也。癉音丹,又上、去二聲。)
白話文:
只有發熱而不怕冷的患者,是陰氣先衰竭,陽氣獨自發作,就會出現氣短、煩躁,手腳發熱並且想嘔吐,這稱為癉瘧。(癉,發熱的意思。陽邪獨自亢盛,所以只有發熱不畏寒,並且煩躁和氣短。表裡都發病了,所以手腳發熱且想嘔吐,是因為熱邪侵犯到了胃。癉字讀作「丹」,有上聲和去聲兩種讀音。)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此下言瘧之諸變也。須其自衰乃刺之,謂不可刺於病發之時。)岐伯曰:經言無刺熇熇之熱,(經言,引《靈樞逆順篇》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經典上說『過多就瀉掉,不足就補上』。現在,發熱是過多,發冷是不足。瘧疾發冷的時候,湯火都不能讓它暖和起來;發熱的時候,冰水也不能讓它涼爽下來,這些都是過多不足的表現。遇到這種情況,即使是高明的醫生也不能阻止,必須等到病勢自行減弱後才能針灸。這是為什麼?希望聽到你的解釋。」(這裡下面講瘧疾的各種變化。必須等到病勢自行減弱後才能針灸,意思是不能在病情發作時針灸。)
岐伯回答道:「經典上說不要針刺持續發熱的熱證」(經典所指,引用的是《靈樞·逆順篇》)。
熇熇之勢,熱正盛也。不可刺之,蓋避其來銳之謂。熇,赫、囂二音,又呼木切。)無刺渾渾之脈,(渾渾之脈,陰陽虛實未定也。不得其真,恐有所誤,故未可刺。)無刺漉漉之汗,(漉漉,汗大出也。其時邪正未分,故不可刺。漉音鹿。)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於此三者而刺之,是逆其病氣也。
白話文:
當發燒現象嚴重時,表示熱性正盛。這時不可以針刺,因為要避免針刺加劇熱勢。
不要針刺脈象混亂的病患。(脈象混亂時,陰陽虛實尚未確定。如果沒有準確判斷,可能會導致誤治,所以不宜針刺。)
不要針刺汗出如雨的病患。(汗出如雨時,正邪尚未區分。因此不宜針刺。)
因此,對於這三種情況的患者,如果強行針刺,會逆其病勢,而無法治癒。
)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此陰有餘、陽不足也。衛氣並於陰分則表虛,故曰外無氣。)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陽與陰復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氣極於裡,則復出於外,陰虛陽實,故病熱而渴。)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
白話文:
瘧疾最初發作時,陽氣與陰氣相併。此時,陽氣虛弱,陰氣旺盛,體表沒有陽氣,所以會先出現寒戰。(這是因為陰氣過盛,陽氣不足。衛氣與陰氣合在一起,表皮虛弱,所以說表沒有陽氣。)陰氣升到極致,陽氣就會出來反撲。陽氣與陰氣再次相併於體表,此時陰氣虛弱,陽氣旺盛,所以會先發熱並口渴。(陽氣在體內達到極點,就會外溢,導致陰虛陽實,所以發熱口渴。)瘧疾是由於陽氣與陰氣相併而引起的,陽氣旺盛則陽氣勝,陰氣旺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發寒,陽氣勝則發熱。
(此瘧證或寒或熱之故也。)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復。(或陰或陽,瘧本不常,有先寒後熱者,陰極則復於陽也。有先熱後寒者,陽極則復於陰也。)至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其暴如此,故名為瘧)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
白話文:
瘧疾有發作寒顫和發燒,原因是體內風寒之氣不調所致。疾病發展到極致時會復發。(瘧疾表現為陰陽失調,先發寒後發熱,是因為陰氣達到極點,便轉化為陽氣。先發熱後發寒,是因為陽氣達到極點,便轉化為陰氣。)到了瘧疾發作時,患者會感到像火一樣發熱,又像遭到風雨襲擊一樣難以承受。(瘧疾發作如此劇烈,因此纔有「瘧」這個名字。)所以《黃帝內經》上說:瘧疾發作厲害時,病人必定會消瘦虛弱;趁瘧疾衰退時,病情必定會大為好轉。
此之謂也。(病邪方盛之時,真氣正衰,輒加以刺,必致毀傷,故當因其衰止而後取之,則邪氣去而事大昌矣。此即上文須其自衰乃刺之謂。)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邪氣正發,乃陰陽氣逆之時,故不可以強治。
白話文:
這就是所說的(當疾病邪氣正盛、真氣衰弱時,就進行針刺,必定會造成損傷,所以應等到衰弱時再取穴,這樣邪氣就會消失而病情就會大有好轉。這正是上文所說「必須等到自身衰退後才能針刺」的道理。)瘧疾未發作時,陰陽未交錯混雜,因此予以調理,真氣安適,邪氣就會消亡,所以高明的醫生不能治療已發作的瘧疾,因為這時氣機逆亂。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陰陽且移,必從四末始者,以十二經井原之氣,皆本於四肢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很好。攻治瘧疾的方法是怎樣的?早晚應如何治療?岐伯回答道:瘧疾發作之前,陰陽之氣即將交替,必定從四肢末端開始。陽氣受傷了,陰氣就會乘虛而入,所以要在瘧疾發作前就紮緊四肢末端,防止邪氣侵入,陰氣外泄。仔細觀察患者,在孫氏絡脈中脈盛而堅實,並有瘀血的,都應該進行治療。這些瘀血是真正引起瘧疾的邪氣,它們還沒有來得及擴散到全身。
(陰陽之氣交替,必定從四肢末端開始,這是因為十二經脈的原氣皆源於四肢。)
故凡瘧之將發,則四肢先有寒意,此即其候。故治之者,當於先時未發之頃,堅束其處,謂四關之上也,使邪氣不得流行,乃察其孫絡之堅盛者皆取之。今北人多行此法,砭出其血,謂之放寒,其義即此。故可令真氣自為往來,而邪則無能並也。)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
白話文:
凡是瘧疾即將發作時,四肢會先感到寒冷,這是徵兆。因此在治療時,應該在病症未發作之前,牢牢地捆綁特定的部位,即四關以上,阻止邪氣流通,然後仔細察看哪條肌肉、筋絡堅硬而有力,就把它們取出來。現在北方人經常使用這種方法,針灸出血液來,稱為「放寒」,其原理就是這樣。這樣可以讓真氣自由往來,而邪氣則無法並存。
黃帝問:瘧疾沒有發作,會有什麼反應?岐伯回答:瘧氣會交替出現虛盛的徵兆。
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瘧不發,謂其未作時也。欲察其應,當求氣之所在。故但於證之寒熱,脈之躁靜,可辨其病之陰陽也。)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復病也。(瘧之或在陰,或在陽,陰陽盛極,氣必俱衰,故與衛氣相離而病得休止。
白話文:
當氣血聚集的地方,如果疾病在陽經就會發熱脈躁,如果在陰經就會發寒脈細。(瘧疾不發作的時候,是因為邪氣還沒開始活動。想要知道瘧疾會發作哪一條經絡,就要尋找氣血聚集的地方。所以只要根據患者的寒熱症狀,以及脈搏的躁動或沉靜,就能分辨出疾病在陰經還是陽經。)陽盛極則陰衰,陰盛極則陽衰,這時衛氣就會離開經絡,所以疾病就會暫時緩解;衛氣集合起來了,疾病就會復發。(瘧疾有時在陰經有時在陽經,陰陽盛極的時候,氣血一定都會衰弱,所以衛氣就會離開經絡,疾病才得以緩解。
及衛氣可至,則邪正分爭,病復作矣。)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客,猶言會也。邪在六腑則氣遠會希,故或間二日,或休數日乃作也。按:本節言瘧之間二日及數日發者,以邪氣深客於腑時與衛氣相失而然,其理甚明。
白話文:
當正氣能夠到達身體時,邪氣和正氣就會爭鬥,導致疾病再次發作。
黃帝問:為什麼瘧疾會隔幾天或者隔幾天發作?有時候口渴,有時候又不會口渴?
岐伯答:隔幾天發作的原因是,邪氣和正氣停留於六腑,有時不能相遇,所以過幾天後才會發作。(「客」是會面的意思。邪氣在六腑時,正氣難以相會,因此可能會隔幾天或隔幾天發作。)
觀丹溪曰:作於子午卯酉日為少陰瘧,作於寅申巳亥日為厥陰瘧,作於辰戌丑未日為太陰瘧。此不過以六氣司天之義為言,然子午雖曰少陰,而卯酉則陽明矣。巳亥雖曰厥陰,而寅申則少陽矣。丑未雖曰太陰,而辰戌則太陽矣。如三日作者,猶可藉此為言;若四日者,又將何以辨之?殊屬牽強。
白話文:
觀看丹溪醫師的說法:如果發病在子午卯酉日,就是少陰瘧;發病在寅申巳亥日,就是厥陰瘧;發病在辰戌醜未日,就是太陰瘧。這樣的說法,不過是根據六氣司天的理論。然而,子午雖說是少陰,但卯酉可是陽明啊。巳亥雖說是厥陰,但寅申可是少陽啊。醜未雖說是太陰,但辰戌可是太陽啊。如果是三天發作一次的瘧疾,還可以勉強套用這個理論;如果是四天發作一次的瘧疾,又該如何區分呢?這樣的說法,顯得太過牽強了。
倘按此施治,未必無誤。學者不可執以為訓。)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陽勝則熱甚,故渴也。)帝曰:論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論,即《生氣通天》及《陰陽應象》二論。)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
白話文:
如果按照這種方法來治療,未必就沒有錯。學者不能執著地把它當作標準。瘧疾是由陰陽交替(強弱)而引起的,所以有時會感到口渴,有時不會。(陽氣盛則發熱,所以會口渴。)黃帝說:經典上說,夏季受暑熱損傷,秋天就會得瘧疾,為什麼現在得瘧疾並不一定應驗?(經典指《生氣通天論》和《陰陽應象論》。)岐伯回答:這些(應驗)是根據四季變化而定的。那些病症表現不同的,是違背四季規律的。
(夏傷於暑,秋必病瘧,此應四時者也。其於春夏冬而病瘧者,則病形多異。正以四時之氣,寒熱各有相反,皆能為瘧也。)其以秋病者寒甚,(秋以盛熱之後,而新涼束之,陰陽相激,故病為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陽氣伏藏於內,故冬病者雖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春時陽氣外泄,腠理漸疏,余寒未去,故病多惡風。
白話文:
(在夏季被暑熱所傷,到了秋天必定得瘧疾,這是順應四季的規律。如果在春天、夏天、冬天得瘧疾,症狀就比較不同。正因為四季的氣候,寒熱各有相反的性質,都能導致瘧疾。)
其中以秋天患瘧疾者寒氣最重,(秋天緊接盛夏之後,寒涼之氣束縛身體,陰陽交激,所以症狀為寒氣很重。)以冬天患瘧疾者寒氣不那麼重,(陽氣潛藏於體內,所以冬天患瘧疾者雖然寒氣重,但不至於太嚴重。)以春天患瘧疾者怕風,(春天時陽氣外散,腠理漸漸疏鬆,殘留的寒氣還沒消散,所以症狀多為怕風。)
)以夏病者多汗。(夏時熱甚,熏蒸肌表,故病此者多汗。)帝曰: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舍於何臟?(安舍者,言其何所居也。)岐伯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風雖陽邪,其氣則寒,故風寒可以並言。)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
白話文:
夏季生病的人大多會出汗。(夏季酷熱,蒸熱肌膚,所以患病的人大多會出汗。)黃帝問:溫瘧和寒瘧這些疾病都安身在哪裡?安身在什麼臟腑?(安身是指它們棲息的地方。)岐伯回答:溫瘧是因為冬天感染風寒,(風雖然是陽邪,它的性質卻是寒,所以風寒可以並稱。)這些邪氣藏在骨髓中。等到春天,陽氣大發,邪氣無法自行排出。遇上炎熱的夏天,腦髓蒸發,肌肉消瘦,腠理打開,或者做了什麼用力的事,邪氣就會隨著汗水一起排出。這種疾病藏在腎臟,其邪氣先從內部發作,再從外部排出。
(腎應冬,其主骨髓,故冬中風寒而不即病者,則邪氣藏於骨髓之中,或遇春溫,或遇大暑,隨觸而發,故自內達外而為病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自陰出陽,則陰虛陽實也。)衰則氣復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陽極而衰,故復入於陰分。
白話文:
腎臟對應冬天,它主宰骨髓。因此,在冬天遇到風寒,卻沒有立即生病的人,可能是邪氣藏在骨髓中。等到春天溫暖或者大暑時節,受到刺激就會發病,從內到外引發疾病。
這種情況是由於陰虛陽盛所致。陽盛則發熱;陰虛陽實,則陽熱從陰中發出。陽氣衰竭後,又會回到陰分,這時陽氣虛弱,就會出現寒症。因此,這種先發熱後發寒的疾病叫做溫瘧。陽氣達到極點後衰竭,所以又回到陰分。
按:此以冬中於寒而發為溫瘧,即傷寒之屬,故《傷寒論》有溫瘧一證,蓋本諸此。)帝曰:癉瘧何如?岐伯曰: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肺素有熱者,陽盛氣實之人也。
白話文:
注: 這是指在冬天因寒冷而發生的溫熱型瘧疾,屬於傷寒一類。所以《傷寒論》中收錄了溫熱瘧疾一證,這都是根據這一理論而來的。
皇帝問道:瘧疾是什麼樣的疾病?
岐伯回答說:瘧疾是一種肺部本來就有鬱熱的疾病。患者體內陽氣旺盛,突然逆衝上來,中氣壅實而不外泄。因為某些原因,皮膚毛孔打開,風寒侵襲皮肉之間,從而發病。發病時,陽氣旺盛,陽氣旺盛而不衰退,就會導致疾病。這種陽氣達不到陰分,所以患者只有發熱而沒有發寒。(肺部本來就有鬱熱的患者,是陽氣旺盛、中氣充實的人。)
故邪中於外,亦但在陽分而不及於陰,則但熱不寒也。)氣內藏於心,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帝曰:善。(氣藏於心,陽之藏也。熱在肌肉之間,故令人消爍。然則癉瘧之所舍者,在肺心兩經耳。)
白話文:
所以邪氣入侵體外,隻影響到陽性部分而沒有影響到陰性部分,就會只有發熱而沒有發冷。氣在內部藏於心臟,在外則分佈在肌肉之間,會讓人消瘦脫肉,所以稱之為「癉瘧」(瘧疾)。黃帝說:很好。(氣藏於心,心屬陽。熱在肌肉之間,所以會讓人消瘦。那麼癉瘧所侵襲的地方,就在肺經和心經這兩條經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