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五卷 (12)

回本書目錄

十五卷 (12)

1. 四十七、乳子病熱死生

(《素問·通評虛實論》,附:乳子脈辨)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中提到,疾病的虛實可以通過脈象來評估。若脈象浮大而無力,這是虛症的表現;若脈象沉緊而有力,這是實症的表現。對於母子之間的脈象辨別,若母親的脈象見虚弱,可能是因為乳養孩子耗損了她的元氣;若孩子的脈象見虚弱,則應考慮他的身體本身可能就有不足之處。在診斷時,醫生應詳細辨別脈象的特徵,以確定病情的虛實。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乳子,嬰兒也。病熱脈懸小者,陽證陰脈,本為大禁。但小而緩者,邪之微也,其愈則易;小而急者,邪之甚也,為可慮耳。)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此統言小兒之內外證也。小兒以稚陽之體,而加之病熱,脈不當小。若脈雖小而手足溫者,以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猶在也,故生;若四肢寒冷,則邪勝其正,元陽去矣,故死。《通評虛實論》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

白話文:

皇帝問:嬰兒發燒,脈搏細小懸浮,這是什麼情況?

岐伯回答:手腳溫暖,嬰兒就能活;手腳冰冷,嬰兒就會死。

(這段話是用來說明嬰兒內外證。嬰兒身體虛弱,加上發燒,脈搏不應該細小。如果脈搏雖小但手腳溫暖,說明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陽氣還在,所以能活;如果四肢冰冷,說明邪氣勝過正氣,元氣消失了,所以會死。《通評虛實論》中說:所謂「從」,就是手腳溫暖的意思。)

所謂逆者,手足寒也。)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此言小兒之外感也。風熱中於陽分,為喘鳴肩息者,脈當實大。但大而緩,則胃氣存,邪漸退,故生;實而急,則真藏見,病日進,故死。愚按:此二節之義,可見古人之診小兒者,未嘗不重在脈也。

白話文:

所謂「逆」就是手腳冰冷的意思。

皇帝問:小嬰兒中風發熱,喘鳴肩膀喘息的人,脈象怎麼樣?

岐伯答:喘鳴肩膀喘息的人,脈象實大。脈緩的話就能活,脈急的話就會死。(這是說小孩受外感影響。風熱侵犯陽氣,導致喘鳴肩膀喘息,脈搏應當實大。但如果脈大而緩,表示胃氣尚存,邪氣逐漸退去,所以能夠存活;如果脈大而急,表示實證藏象明顯,病情日益嚴重,所以會死亡。愚昧的我認為:這兩段的道理,可以看出古人在診斷小兒時,非常重視脈象。)

即雖初脫胞胎,亦自有脈可辨。何後世幼科如《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別有察三關之說,於脈則全置不問。夫三關乃陽明之浮絡,原不足以候臟腑之氣。且凡在小兒,無論病與不病,此脈皆紫白而兼乎青紅,雖時有濃淡之異,而四色常不相離也。何以辨其紫為風,紅為寒,青為驚,白為疳?又何以辨其雷驚、人驚、水驚、獸驚之的確乎?即余初年,亦用此法,然惟測摸疑似,終屬茫然。

白話文:

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能夠根據脈搏進行辨別。但後世的兒科學書籍,例如《水鏡訣》和《全幼心鑑》,卻提出了檢查「三關」的說法,而完全不注意脈搏。這個「三關」是指陽明經絡的浮脈,本不足以用來診斷臟腑之氣。而且,對於所有兒童來說,無論有病還是沒病,這個脈搏都是紫白相間,還帶點青紅,雖然顏色深淺有時不同,但這四種顏色總是同時存在。如何根據顏色來分辨紫為風、紅為寒、青為驚、白為疳?又如何準確分辨雷驚、人驚、水驚、獸驚?即便是我在年輕時,也曾經使用這種方法,但只能憑猜測來判斷,始終無法確定。

奈何近代醫家習此為常,全不知脈,欲濟其危,胡可得也?及遍考《內經》,則並無三關名目,惟《經脈篇》有察手魚之色者,若乎近之;然乃概言診法,亦非獨為小兒也。義詳經絡類六。然則三關之說,特後世之異端耳,不足憑也。故凡欲診小兒者,在必察氣口之脈,面部之色,呼吸之聲,或兼察手魚亦可也。

白話文:

可惜近代的醫家總是習慣用「三關」這個說法,卻不懂得如何診脈。如果想用「三關」來挽救危急的病情,怎麼可能辦得到呢?我仔細研究《黃帝內經》,發現裡面並沒有「三關」這個名詞。只有《經脈篇》中提到「察手魚之色」,這可能與「三關」有些接近。但《經脈篇》中的說法是概括性的診斷方法,並不是專門針對小兒的。關於這一點,我在「經絡類」中有詳細的說明。所以,「三關」這個說法只是後世醫家提出的異端邪說,不足以採信。因此,凡是要診斷小兒的病情,一定要仔細觀察小兒的氣口脈象、面色和呼吸聲。必要時也可以結合觀察小兒的手魚。

且小兒之脈,原非大方之比,不必多岐,但求於大小緩急虛實六者之間,可以盡之,診得其真,取如反掌,既明且易,豈不大愈於彼哉?欲求實濟於此者,速當知所從也。

白話文:

至於兒童的脈象,本來就不像成年人那麼複雜,不需要細分很多種類。只要掌握大小、緩急、虛實這六個方面,就能概括脈象的全部變化。如果診斷得準確,取決於這些脈象就如同反掌一樣容易。既明瞭又簡便,難道不比那些複雜的方法強很多嗎?想要在這個方面獲得實際收益的人,應該趕緊瞭解其中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