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五卷 (12)

回本書目錄

十五卷 (12)

1. 四十七、乳子病熱死生

(《素問·通評虛實論》,附:乳子脈辨)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乳子,嬰兒也。病熱脈懸小者,陽證陰脈,本為大禁。但小而緩者,邪之微也,其愈則易;小而急者,邪之甚也,為可慮耳。)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此統言小兒之內外證也。小兒以稚陽之體,而加之病熱,脈不當小。若脈雖小而手足溫者,以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猶在也,故生;若四肢寒冷,則邪勝其正,元陽去矣,故死。《通評虛實論》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

所謂逆者,手足寒也。)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此言小兒之外感也。風熱中於陽分,為喘鳴肩息者,脈當實大。但大而緩,則胃氣存,邪漸退,故生;實而急,則真藏見,病日進,故死。愚按:此二節之義,可見古人之診小兒者,未嘗不重在脈也。

即雖初脫胞胎,亦自有脈可辨。何後世幼科如《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別有察三關之說,於脈則全置不問。夫三關乃陽明之浮絡,原不足以候臟腑之氣。且凡在小兒,無論病與不病,此脈皆紫白而兼乎青紅,雖時有濃淡之異,而四色常不相離也。何以辨其紫為風,紅為寒,青為驚,白為疳?又何以辨其雷驚、人驚、水驚、獸驚之的確乎?即余初年,亦用此法,然惟測摸疑似,終屬茫然。

奈何近代醫家習此為常,全不知脈,欲濟其危,胡可得也?及遍考《內經》,則並無三關名目,惟《經脈篇》有察手魚之色者,若乎近之;然乃概言診法,亦非獨為小兒也。義詳經絡類六。然則三關之說,特後世之異端耳,不足憑也。故凡欲診小兒者,在必察氣口之脈,面部之色,呼吸之聲,或兼察手魚亦可也。

且小兒之脈,原非大方之比,不必多岐,但求於大小緩急虛實六者之間,可以盡之,診得其真,取如反掌,既明且易,豈不大愈於彼哉?欲求實濟於此者,速當知所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