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五卷 (11)

回本書目錄

十五卷 (11)

1. 四十五、寒熱病、骨痹肉苛

(《素問·逆調論》《腹中論》)

黃帝問曰: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素問·逆調論》。非素所有,故曰非常。)岐伯對曰: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陰虛者陽必湊之,陽邪實於陰分,故熱而煩滿。)帝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無所因而寒者,寒生於中也。

)岐伯曰: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痹者,正氣不行也。陽少陰多,則營衛不能充達,故寒從中生,即《壽夭剛柔篇》所謂寒痹之屬。)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凡有內熱而風寒外束之,則熱必愈甚,故如炙如火也。)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四肢者,諸陽之本也。

風者,陽氣也。以四肢之熱而逢風於外,是謂兩陽相得;況乎陰氣衰少,則水不勝火,故病為陽獨治。治言王也。)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陽獨治者,孤陽也,故不能生長而止能為熱耳。)逢風而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肉者陰也,陽盛則傷陰,故令人肌肉消爍。

帝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素腎氣勝者,必恃勝而多欲,故以水為事。太陽者,少陰之表,陰中之陽也。

欲多則精傷於腎而脂枯不長,脂枯則水不勝火,火勝則腎水愈虛,骨髓不充,氣涸於內,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肝有少陽之相火,心為少陰之君火,腎一水也,一水已竭,二火猶存,是陰氣已虛於中,而浮陽獨勝於外,故身骨雖寒而不至凍慄,病名骨痹。然水不勝火,則筋骨皆失所滋,故肢節當為拘攣。

帝曰:人之肉苛者,雖近於衣絮,獨尚苛也,是謂何疾?(苛者,頑木沉重之謂。苛音呵。)岐伯曰:榮氣虛、衛氣實也,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榮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不仁,不知痛癢寒熱也。不用,不能舉動也。營氣者,陰氣也,主裡;衛氣者,陽氣也,主表。

上言衛氣實者,言肌肉本無恙也;下言衛氣虛者,正言衛氣之病也。榮衛俱虛,則血氣俱病,血虛故為不仁,氣虛故為不用。人之身體在外,五志在內,雖肌肉如故而神氣失守,則外雖有形而中已無主,若彼此不相有也,故當死。)

帝曰: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素問·腹中論》。)岐伯曰: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陽脈者,火邪也。凡病熱者,必因於陽,故三陽之脈,其動甚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人迎、足陽明脈,所以候陽也。如《終始》、《禁服》、《六節藏象》等篇俱詳明其義。

言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燥,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燥,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燥,病在手陽明也。凡邪熱在表,三陽既畢,則入於陰分矣。)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䐜脹而頭痛也。帝曰:善。(頭主陽,腹主陰。

陽邪在頭則頭痛,及其入於陰分,則腹為䐜脹也。)

白話文:

四十五、寒熱病、骨痹肉苛

黃帝詢問:人的身體並非總是溫暖的,也不是總是發熱的,為什麼有些人會發熱且感到煩悶呢?岐伯回答:這是因為陰氣不足而陽氣過盛,所以才會發熱煩悶。黃帝又問:人的身體並非總是穿著寒衣,體內也沒有寒氣,為什麼有些人會從體內產生寒氣呢?岐伯回答:這是因為這些人體內有過多的痹氣,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所以身體冰冷,如同剛從水中出來一般。黃帝詢問:有些人四肢發熱,遇到風寒就會像火燒一樣熱,這是怎麼回事呢?岐伯回答:這是因為這些人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四肢屬陽,兩種陽氣相合,而陰氣不足,就像水不足以滅火,所以陽氣獨盛。陽氣獨盛,就無法生長,只能持續發熱。遇到風寒就如同火燒一樣熱,這種人肌肉將會消瘦枯竭。

黃帝詢問:有些人身體冰冷,即使用熱水燙、用火烤也無法取暖,即使穿厚衣服也無法溫暖,卻又不感到瑟瑟發抖,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這樣的人,先天腎氣旺盛,好飲水,但太陽氣衰弱,腎中脂肪枯竭無法生長,只有一點水無法制衡兩種火,腎屬水,而生於骨,腎氣不足,則骨髓不能充盈,所以寒冷甚至深入骨髓。之所以不感到瑟瑟發抖,是因為肝屬少陽,心屬少陰,腎屬孤陰,一點水無法制衡兩種火,所以不會瑟瑟發抖,這種病叫做骨痹,這樣的人關節會攣縮。

黃帝詢問:人患肉苛症,即使穿著厚實的衣服,仍然感到身體僵硬沉重,這是什麼疾病呢?岐伯回答:這是因為榮氣虛弱,衛氣卻旺盛。榮氣虛弱則感覺不到痛癢寒熱,衛氣虛弱則不能活動。榮衛都虛弱,則既感覺不到痛癢寒熱,又不能活動,雖然肌肉看起來和正常人一樣,但是人體與精神意志脫節,就會死亡。

黃帝詢問:發熱且感到疼痛是怎麼回事呢?岐伯回答:發熱是陽脈的症狀,是由三陽的活動引起的。陽氣入侵陰分,所以病痛會出現在頭部和腹部,導致腹脹和頭痛。

2. 四十六、移熱移寒

(《素問·氣厥論》全)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相移者,以此病而移於彼也。)岐伯曰:腎移寒於脾,癰腫少氣。(腎中寒氣移於脾者,乃為癰腫。凡癰毒之病,寒熱皆能為之,熱者為陽毒,寒者為陰毒。蓋脾主肌肉,得寒則氣聚而堅,堅而不散,則為腫為癰也。一曰:癰者壅也,腎以寒水之氣,反傳所勝,侵侮脾土,故壅為浮腫。

其義尤通。少氣者,寒盛則陽虛於下,陽虛則無以化氣也。脾字王注作肝。誤也。按全元起及《甲乙經》俱作脾者是,今改從之。)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脾中寒勝,則反傳於肝。脾寒則肉寒,故為癰腫。肝寒則筋寒,故為拘攣。)肝移寒於心,狂,隔中。(肝移寒於心,傳其所生也。

心主火,其藏神,受肝邪之寒逆,故神亂而為狂。心脈出屬心系下隔,陽為陰抑,則氣有不行,故隔塞不通也。)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心與肺,二陽臟也。心移寒於肺者,君火之衰耳。心火不足則不能溫養肺金,肺氣不溫則不能行化津液,故飲雖一而溲則倍之。

夫肺者水之母也,水去多則肺氣從而索矣,故曰肺消。門戶失守,本元日竭,故死不能治。按王氏注曰:心受諸寒,寒氣不消,乃移於肺,寒隨心火,內爍金精,金受火邪,故中消也。愚謂火爍於內者,又安得飲一而溲二?此注似為未妥。)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湧水者,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湧也。水者陰氣也,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肺移寒於腎,則陽氣不化於下,陽氣不化,則水泛為邪而客於大腸,以大腸為肺之合也。但按腹不堅,而腸中濯濯有聲者,即是其候。湧,湧同。)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上文言移寒,此下言移熱也。脾移熱於肝者,反傳所勝,熱之甚也。肝藏血,病主驚駭,邪熱薄之,則風火交作,故為驚,為鼻中出血也。衄,女六切。)肝移熱於心,則死。(心木屬火,而肝以風熱移之,木火相燔,犯及君主,故當死也。)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

(肺屬金,其化本燥,心復以熱移之,則燥愈甚而傳為膈消。膈消者,膈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也。按:上文言肺消者因於寒,此言膈消者因於熱,可見消有陰陽二證,不可不辨。)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柔,筋軟無力也。痓,骨強直也。肺主氣,腎主骨,肺腎皆熱,則真陰日消,故傳為柔痓。

按《傷寒論》曰: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痓。此又以無汗有汗分剛柔,但皆兼強直為言也。痓音翅。)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腎移熱於脾者,陰火上炎也。邪熱在下,真陰必虧,故傳為虛損。腎本水臟而挾熱侮脾,故為腸澼。

下利膿血,陰虛反克,則水土俱敗,故死不治也。澼音僻。)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胞,子宮也,在男則為精室,在女則為血室。膀胱,津液之府也,俗名謂之溲胞。命門火盛。則胞宮移熱於膀胱,故小便不利為癃,甚則為溺血。常見相火妄動,逆而不通,多患此者,即其證也。

胞,包、脬二音,在胞胎之胞則音包,在溲胞之胞則音脬,義詳氣味類三。癃,良中切。溺,娘料切。)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膀胱之熱上行,則移於小腸。小腸之脈循咽下膈抵胃,其支者循頸上頰,故受熱為膈腸之病則痞塞不便,受熱於咽頰之間則上為口糜。糜,苗肌切,爛也。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小腸之熱下行,則移於大腸。熱結不散,則或氣或血,留聚於曲折之處,是為虙瘕。虙瘕者,謂其隱伏秘匿,深沉不易取也。虙,伏同。瘕,加、駕二音。)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大腸移熱於胃,燥熱之氣上行也,故善於消穀。

陽明主肌肉而熱爍之,則雖食亦病而瘦,所以謂之食亦。)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陽明胃熱而移於膽,則木火合邪,不生脾土,故亦當善食而瘦。)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膽經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曲折布於腦後,故膽移熱於腦,則為辛頞鼻淵之病。辛,酸辛也。

頞音遏,鼻莖也。)傳為衄衊瞑目。(腦熱不已,則傳為此證。衄衊皆為鼻血,但甚者為衄,微者為蔑。熱傷陰血,則目無所養,故令瞑目,以羞明不能開也。衄,女六切。蔑音滅。)故得之氣厥也。(厥者,氣逆也。此總結一篇之義,皆由氣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