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五卷 (9)
十五卷 (9)
1. 四十、兩感
(《素問·熱論》連前篇)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兩感者,表裡同病也。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故在太陽則為頭痛,在少陰則為口乾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陽明太陰為表裡,二經同病也。
譫言,妄言也。陽明病則身熱譫言,太陰病則腹滿不欲食。譫音占。)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少陽厥陰表裡同病也。少陽病則為耳聾,厥陰病則為囊縮而厥。至是則三陰三陽俱受病,故水漿不入,昏不知人,於六日之際當死也。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如此之後,三日乃死,謂兩感傳遍之後,復三日而死也。蓋即六日之義。)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陽明為水穀氣血之海,胃氣之所出也,故為十二經脈之長,且為多氣多血之經,若感於邪,其邪必甚,故不知人。凡兩感於邪者,三日之後,胃氣乃盡,故當死也。
按:門人錢禎曰: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似若皆以外邪為言,而實有未必盡然者,正以內外俱傷,便是兩感。今見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失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臟,少陽復病於腑者,必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
人知兩感為傷寒,而不知傷寒之兩感,內外俱困,病斯劇矣。但傷有重輕,醫有腎不肖,則死生系之。或謂兩感之證不多見者,蓋亦見之不廣,而義有未達耳。此言最切此病,誠發人之未發,深足指迷,不可不錄也。)
白話文:
四十、兩感
黃帝問:兩種寒邪同時入侵的疾病,脈象和病症表現如何?
岐伯答:兩種寒邪同時入侵,第一天,巨陽經和少陰經同時受病,就會頭痛、口乾、胸悶煩躁。(兩種寒邪同時入侵,指的是表裡兩經同時受病。足太陽經和少陰經互為表裡,所以太陽經受病則頭痛,少陰經受病則口乾煩悶。)第二天,陽明經和太陰經同時受病,就會腹脹、發熱、不想吃東西、胡言亂語。(陽明經和太陰經互為表裡,兩經同時受病。)(胡言亂語,就是說胡話。陽明經受病則發熱胡言亂語,太陰經受病則腹脹不想吃東西。)第三天,少陽經和厥陰經同時受病,就會耳聾、面容萎縮、厥逆、無法進食飲水、神志不清,六天內死亡。(少陽經和厥陰經互為表裡,同時受病。少陽經受病則耳聾,厥陰經受病則面容萎縮、厥逆。到了這個時候,三陰三陽都受病,所以無法進食飲水,神志不清,在第六天左右就會死亡。)
黃帝問:五臟受損,六腑不通,營衛運行不暢,這種情況下,三天就死是什麼原因?(這種情況下,三天就死,指的是兩種寒邪入侵後,再過三天就死,也就是六天。)
岐伯答: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主要的經脈,氣血最盛,所以神志不清;三天後氣血耗盡,所以就死了。(陽明經是水穀精氣和氣血的匯集之處,胃氣由此產生,所以是十二經脈中最主要的經脈,也是氣血最盛的經脈,如果受邪氣入侵,邪氣必然很重,所以神志不清。凡是兩種邪氣同時入侵的,三天後胃氣耗盡,所以就會死亡。)
錢禎注解:兩種寒邪同時入侵,本是指表裡兩經同時受病,好像都是外邪入侵,但實際上並非完全如此,內外同時受損,才是兩種寒邪同時入侵。例如,少陰經先從內部潰敗,而太陽經繼之於外,這是縱慾過度導致的兩種寒邪同時入侵。太陰經受內傷,而陽明經再受外邪入侵,這是勞累過度、飲食失調導致的兩種寒邪同時入侵。厥陰經氣逆於臟腑,少陽經又病於腑,這是七情失調、筋脈受損、血液虧虛導致的兩種寒邪同時入侵。
人們知道兩種寒邪同時入侵是傷寒病,卻不知道傷寒病的兩種寒邪同時入侵,內外同時受困,病情就會非常嚴重。但是病情有輕重之分,醫生也有好壞之別,所以生死就繫於此。有人說兩種寒邪同時入侵的病例不多見,是因為見識不廣,而且道理沒有完全理解。錢氏的注解最符合此病的實際情況,確實是發人所未發,深刻地指出了迷津,不可不記錄。
2. 四十一、溫病暑病
(《素問·熱論》連前篇)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寒邪中人而成溫病暑病者,其在時則以夏至前後言,在病則以熱之微甚言,故凡溫病暑病,皆傷寒也。)暑當與汗皆出,勿止。(暑氣侵入,當令有汗,則暑隨汗出,故曰勿止。《陰陽應象》等論曰:冬傷於寒,春為溫病;夏傷於暑,秋為痎瘧。
仲景曰:冬時嚴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白話文:
四十一、溫病暑病
所有因傷寒而導致溫病的,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日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寒邪入侵人體而導致溫病暑病,時間上以夏至前後為區分,疾病的嚴重程度則以熱的輕重來區分。所以,溫病和暑病,都屬於傷寒的範疇。暑病應該讓汗排出,不要阻止汗液的流出。暑氣入侵人體,應該讓汗液排出,這樣暑氣就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所以說不要阻止出汗。《陰陽應象大論》等論述說:冬天受寒邪侵害,春天就會得溫病;夏天受暑邪侵害,秋天就會得瘧疾。
張仲景說:冬天嚴寒,受寒邪侵害的,就稱為傷寒。人體受四季之氣侵害,都能致病,而傷寒之邪毒性最強,最容易致人於死。寒邪入侵人體立即發病的,稱為傷寒;沒有立即發病的,寒邪毒素會藏在肌膚裡,到春天就變成溫病,到夏天就變成暑病。暑病因為熱邪極盛,比溫病更嚴重。所以,勞苦的人,春夏季節容易患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邪侵害造成的,並不是時行疫病。
所謂時行疫病,是指春天應該溫暖卻反而很寒冷,夏天應該炎熱卻反而很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卻反而很炎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很溫暖,這些都是非時令卻出現的氣候,所以一年四季中,老幼病患的症狀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就是時行疫病。
3. 四十二、遺證
(《素問·熱論》連前篇)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病雖衰而餘熱未除,尚有所藏,因而強食,則病氣與食氣相併,兩熱合邪,以致留連不解,故名曰遺。)帝曰:善。
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食滯於中者病之實,脾弱不能運者病之虛,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虛實弗失,則逆從可調,病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復者病復作,遺則延久也。凡病後脾胃氣虛,未能消化飲食,故於肉食之類皆當從緩,若犯食復,為害非淺。
其有挾虛內餒者,又不可過於禁制,所以貴得宜也。)
白話文:
四十二、遺證
黃帝問:熱病痊癒後,有時會留下一些後遺症,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這些後遺症,都是因為病情嚴重時,卻強行進食造成的。這種情況,都是因為疾病雖然減輕,但體內仍殘留一些餘熱,這些餘熱和食物的氣息相互衝撞,兩種熱氣結合在一起,所以才會留下後遺症。(疾病雖然減輕了,但殘餘的熱氣還沒有完全消除,仍然潛藏在體內,如果此時強行進食,病邪之氣就會與食物之氣相結合,兩種熱邪交合,導致病情遷延難愈,所以稱為遺證。)黃帝說:很好。
治療遺證該怎麼做呢?岐伯回答:要觀察患者是虛是實,調理其逆順的關係,就能夠使疾病完全痊癒。(食物停滯在體內是實證,脾胃虛弱不能運化食物是虛證,實證就瀉掉,虛證就補益,虛實辨證準確,就能夠調理逆順的關係,疾病就能痊癒。)黃帝問:患熱病後應該忌口什麼呢?岐伯回答:熱病剛痊癒,吃肉就會復發,吃得太多就會留下後遺症,這就是應該忌口的東西。(復發指病情再次發作,留下後遺症則指病情遷延日久。凡是病後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食物的,都應該在飲食上有所節制,如果犯忌進食,危害是很大的。
但是,如果患者本身就虛弱,內裡空虛,又不能過度忌口,所以飲食調理貴在恰當。)
4. 四十三、陰陽交
(《素問·評熱病論》)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汗者陰之液,身熱脈躁者陽之邪,病溫汗出之後,則當邪從汗解,熱退脈靜矣。今其不為汗衰者,乃陽勝之極,陰氣不能復也,故為狂言,為不食。正以陽邪交入陰分,則陰氣不守,故曰陰陽交,交者死也。
)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穀氣內盛則生精。精氣外達則為汗。)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惟精勝邪,所以能汗。邪從汗散,則當能食,不復熱矣。)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俾,使也。精,陰氣也。五臟所以藏精,藏氣虛則不能使人飲食,故曰精無俾也。俾音比。)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病氣留而不退,則元氣日敗,必致損命矣。)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熱論》指《靈樞·熱病篇》也,見針刺類四十。
凡汗後脈當遲靜,而反躁盛者,直陰竭而邪獨勝也,故病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精氣不勝病氣也。)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此總五志為言也。志舍於精,精不勝邪,則五臟之志皆失,故致狂言者多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汗後輒復熱不能食者,一死;汗後脈尚躁盛者,二死;汗後反狂言失志者三死。有此三者,則必死之候。)
白話文:
四十三、陰陽交
黃帝問道:患溫病的人,出汗後反而再次發熱,脈搏跳動急促,汗液卻沒有減少,還胡言亂語、吃不下東西,這是什麼病?
岐伯回答:這是「陰陽交」病, 「交」代表死亡的意思。汗液是陰液,身體發熱脈搏急促是陽邪作祟。溫病出汗後,邪氣應該隨著汗液排出,發熱退去,脈搏也應該平緩下來。但現在汗液沒有減少,這是陽氣盛極,陰氣無法恢復的緣故,所以才會胡言亂語,吃不下東西。正因為陽邪入侵陰分,陰氣無法守住,所以稱之為「陰陽交」,「交」就是死亡的意思。
黃帝說:我想聽聽你的詳細解釋。
岐伯說:人之所以會出汗,都是源於五穀,五穀生於精氣(穀氣內盛則生精,精氣外達則為汗)。現在邪氣與精氣在骨肉之間互相爭鬥而導致出汗,這是邪氣被精氣所制勝,精氣勝過邪氣,就應該能夠進食,也不會再次發熱(惟精勝邪,所以能汗。邪從汗散,則當能食,不復熱矣)。再次發熱,是邪氣作祟;出汗,是精氣外洩。
現在出汗後反而再次發熱,說明邪氣佔了上風;吃不下東西,說明精氣不足(俾,使也。精,陰氣也。五臟所以藏精,藏氣虛則不能使人飲食,故曰精無俾也。俾音比)。如果病情持續,生命危在旦夕(病氣留而不退,則元氣日敗,必致損命矣)。況且《熱論》(指《靈樞·熱病篇》)說:出汗後脈搏仍然急促強盛,就會死。凡是出汗後脈搏應該緩慢平靜,如果反而急促強盛,那就是陰氣耗竭,邪氣獨勝,所以必定會死。現在脈象與汗液不相應,這說明精氣不足以克服疾病,死亡是必然的(精氣不勝病氣也)。胡言亂語是神志喪失,神志喪失就會死(此總五志為言也。志舍於精,精不勝邪,則五臟之志皆失,故致狂言者多死)。現在已經看到三個致死因素,卻看不到任何生機,即使病情好轉,最終也會死亡。(汗後輒復熱不能食者,一死;汗後脈尚躁盛者,二死;汗後反狂言失志者三死。有此三者,則必死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