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十五卷 (9)
十五卷 (9)
1. 四十、兩感
(《素問·熱論》連前篇)
白話文:
「夫熱病者,始發於微熱,漸而為熱甚,或有寒熱交作之症狀。其病因多為外感六淫之邪,如風、寒、暑、濕、燥、火等。熱病初期,宜清熱解毒,可用涼藥以退熱;若病情加重,則需考慮用苦寒之藥以清熱利濕,或甘寒之藥以滋陰清熱。同時,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過食生冷、肥甘厚味之物,以免助熱傷脾。對於熱病的治療,還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結合辨證施治原則,進行個性化治療。」
這段文字大意在介紹熱病的基礎知識,並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治療思路,但實際應用時仍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帝曰:其病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何如?岐伯曰: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兩感者,表裡同病也。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故在太陽則為頭痛,在少陰則為口乾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陽明太陰為表裡,二經同病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如果一個人同時受到風寒之邪,那麼他的脈象應該如何表現?
岐伯回答: 如果同時受到風寒之邪,病程發展到第一天,就會影響到巨陽(足陽明)和少陰(手少陰)兩條經絡,表現為頭痛、口乾、煩躁和胸悶。
(解釋:所謂「兩感」,是指表裡同病。足太陽(足陽明)和少陰(手少陰)是表裡經絡,所以病在太陽經,就會頭痛;病在少陰經,就會口乾煩躁。)
如果病程發展到第二天,就會影響到陽明(足陽明)和太陰(手太陰)兩條經絡,表現為腹脹、身熱、不想吃東西、胡言亂語。
(解釋:陽明(足陽明)和太陰(手太陰)也是表裡經絡,兩條經絡同時發病,就會出現這些症狀。)
譫言,妄言也。陽明病則身熱譫言,太陰病則腹滿不欲食。譫音占。)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少陽厥陰表裡同病也。少陽病則為耳聾,厥陰病則為囊縮而厥。至是則三陰三陽俱受病,故水漿不入,昏不知人,於六日之際當死也。
白話文:
譫語,就是說胡話。陽明熱病會出現發燒說胡話,太陰寒病會導致腹部脹滿不想吃東西。譫語聲的變化有預兆。)如果到了第三天,少陽和厥陰同時發病,就會導致耳聾、陰囊縮小且厥逆,不能進食,神志不清,在第六天死亡。(少陽和厥陰是表裡相合的兩條經絡。少陽病會導致耳聾,厥陰病會導致陰囊縮小而厥逆。到了這個時候,三陰三陽經絡都已發病,所以不能進食,神志昏沉不清,在第六天左右會死亡。)
)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榮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如此之後,三日乃死,謂兩感傳遍之後,復三日而死也。蓋即六日之義。)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陽明為水穀氣血之海,胃氣之所出也,故為十二經脈之長,且為多氣多血之經,若感於邪,其邪必甚,故不知人。凡兩感於邪者,三日之後,胃氣乃盡,故當死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五臟已經受傷,六腑不通暢,營氣和衛氣無法運行,為什麼這樣之後,三天就會死亡?(「三天就會死亡」指的是兩次感冒傳遍全身後,再過三天就會死亡。這符合六天的說法。)
岐伯回答說:陽明經是十二條經脈中最長的,它的血氣旺盛,所以人不會感到身體的不適;三天後,它的氣血就會耗盡,所以人就會死亡。(陽明是水穀之氣血的海洋,也是胃氣產生的來源,所以它是十二條經脈中最長的,而且也是氣血最旺盛的經脈。如果陽明經受到邪氣侵襲,邪氣必定很嚴重,所以人不會感到身體的不適。凡是兩次感冒的人,三天後,胃氣就會耗盡,所以會死亡。)
按:門人錢禎曰: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似若皆以外邪為言,而實有未必盡然者,正以內外俱傷,便是兩感。今見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失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臟,少陽復病於腑者,必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
白話文:
錢禎說:所謂「兩感」,是指表裡同時發病,感覺上似乎都是由外邪引起的,但事實上未必完全如此,因為內外同時受傷,就是「兩感」。現在看到的是少陰經先在內部發病,然後太陽經在外部繼發發病,這是縱情肆欲造成的「兩感」。太陰經在內部受傷,陽明經在外部重受感染,這是勞倦過度、飲食不調造成的「兩感」。厥陰經氣逆於臟腑,少陽經再次發病於臟腑,必定是七情失調、疲勞傷血造成的「兩感」。
人知兩感為傷寒,而不知傷寒之兩感,內外俱困,病斯劇矣。但傷有重輕,醫有腎不肖,則死生系之。或謂兩感之證不多見者,蓋亦見之不廣,而義有未達耳。此言最切此病,誠發人之未發,深足指迷,不可不錄也。)
白話文:
一般人只知道由感受外邪、內傷引起的疾病,稱為「傷寒」,卻不知道「傷寒」也是由感受外邪、內傷引起的,這種情況下,內外因素都對身體造成損害,病情就會更加嚴重。但受傷的程度有輕重之分,醫生的醫術也有高低之別,因此病人的生死存亡就取決於此。有人認為「傷寒」這種病症比較少見,但這可能是因為沒有深入研究,或者對其原理不甚瞭解。上述言論對於「傷寒」這種病症的理解非常深刻,它能發人所未發,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所以不能不記錄下來。
2. 四十一、溫病暑病
(《素問·熱論》連前篇)
白話文:
「夫熱病者,始發於微熱,漸而為熱甚,或有寒熱交作之症狀。其病因多為外感六淫之邪,如風、寒、暑、濕、燥、火等。熱病初期,宜清熱解毒,可用涼藥以退熱;若病情加重,則需考慮用苦寒之藥以清熱利濕,或甘寒之藥以滋陰清熱。同時,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過食生冷、肥甘厚味之物,以免助熱傷脾。對於熱病的治療,還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結合辨證施治原則,進行個性化治療。」
這段文字大意在介紹熱病的基礎知識,並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治療思路,但實際應用時仍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寒邪中人而成溫病暑病者,其在時則以夏至前後言,在病則以熱之微甚言,故凡溫病暑病,皆傷寒也。)暑當與汗皆出,勿止。(暑氣侵入,當令有汗,則暑隨汗出,故曰勿止。《陰陽應象》等論曰:冬傷於寒,春為溫病;夏傷於暑,秋為痎瘧。
白話文:
所有因傷寒導致發燒的疾病,在夏至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因寒邪侵襲人體而導致溫病和暑病,其發病時間而言,指夏至前後;在疾病表現而言,則指熱的輕重,因此所有溫病和暑病,都是傷寒所致。)當暑氣侵入時,應該讓汗液排出,不要阻止。(暑氣侵入,應該讓汗液排出,暑氣就會隨汗液排出,因此說不要阻止。《陰陽應象》等論著說:冬天受寒,春天發溫病;夏天受暑,秋天發瘧疾。)
仲景曰:冬時嚴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白話文:
仲景說:冬天時節嚴寒,如果接觸到寒氣,就被稱為「傷寒」。在一年四季中接觸到寒氣都可能生病,而以傷寒為最嚴重,寒邪最具有致死性。接觸寒氣後馬上發病的,稱為「傷寒」。沒有馬上發病的,寒邪會潛伏在皮膚肌肉中,到了春天轉變成「溫病」,到了夏天轉變成「暑病」。暑病是指暑熱太過,比溫病更嚴重。因此,辛苦勞動的人們在春秋兩季容易得溫熱病,這些都是由於冬天接觸了寒氣所導致,並不是流行性的疾病。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白話文:
凡是發生的流行病,春天的時候本應溫暖卻又突然轉冷,夏天的時候本應炎熱卻又突然轉涼,秋天的時候本應涼爽卻又突然轉熱,冬天的時候本應寒冷卻又突然轉溫,這不是季節適宜的徵象,卻又具有季節特徵,所以一年之中,年長者與年少者的疾病大多相似,這就是所謂的流行病。
3. 四十二、遺證
(《素問·熱論》連前篇)
白話文:
「夫熱病者,始發於微熱,漸而為熱甚,或有寒熱交作之症狀。其病因多為外感六淫之邪,如風、寒、暑、濕、燥、火等。熱病初期,宜清熱解毒,可用涼藥以退熱;若病情加重,則需考慮用苦寒之藥以清熱利濕,或甘寒之藥以滋陰清熱。同時,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過食生冷、肥甘厚味之物,以免助熱傷脾。對於熱病的治療,還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結合辨證施治原則,進行個性化治療。」
這段文字大意在介紹熱病的基礎知識,並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治療思路,但實際應用時仍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病雖衰而餘熱未除,尚有所藏,因而強食,則病氣與食氣相併,兩熱合邪,以致留連不解,故名曰遺。)帝曰:善。
白話文:
皇帝問道:熱病已經痊癒了,但為什麼還有一些後遺症?
岐伯回答道:這些後遺症都是因為熱症過於嚴重,患者卻勉強進食所致。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說明疾病已經衰退,但餘熱還在體內隱藏著。這時強行進食,會導致病氣和食氣相互交搏,兩股熱邪相結合,從而留下後遺症。(即使疾病已經衰退,但餘熱尚未完全清除,還隱藏在體內。如果這時勉強進食,就會使病氣和食氣互相激發,兩股熱邪結合,導致後遺症久治不愈,所以稱為「遺」。)
皇帝讚賞道:說得好。
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食滯於中者病之實,脾弱不能運者病之虛,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虛實弗失,則逆從可調,病必已矣。)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復者病復作,遺則延久也。凡病後脾胃氣虛,未能消化飲食,故於肉食之類皆當從緩,若犯食復,為害非淺。
其有挾虛內餒者,又不可過於禁制,所以貴得宜也。)
白話文:
治療遺精該怎麼做?岐伯說:要觀察患者是虛還是實,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調整,就能夠治癒。如果是食物積滯在腸胃中的實證,就要瀉掉;如果是脾胃虛弱,無法運化食物的虛證,就要補益。只要能準確區分虛實,進行相應的治療,就能夠調整身體的逆反狀態,病症自然就會痊癒。
黃帝問:患有熱症的人,應該禁忌哪些食物?岐伯回答:熱病剛要痊癒,吃肉就會復發,吃太多肉就會拖延病程,這都是需要禁忌的。因為病後脾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所以對於肉類等食物,都應該慢慢食用。如果過度食用而導致病症復發,危害很大。
但是對於體虛內虛的人,也不可過度禁食,所以關鍵在於適度。
4. 四十三、陰陽交
(《素問·評熱病論》)
白話文:
《素問·評熱病論》是一篇古籍中醫學著作,內容主要討論了熱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方法。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點內容:
-
熱病的分類:熱病根據其症狀和發病原因可以分為外感熱病和內傷熱病兩大類。
-
病因分析:熱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之邪侵襲,以及飲食不節、勞逸失度等因素。
-
診斷方法: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來診斷熱病,其中望診主要觀察皮膚、舌象、脈象等;聞診則聽聲音、嗅氣味;問診是詢問病史、症狀;切診則是觸摸脈象。
-
治療原則:熱病的治療原則主要包括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化痰平喘、調和營衛、扶正固本等,具體治療方法需根據病情而定。
-
預防措施:預防熱病的主要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適時適量飲食、避免過度勞累、適應季節變化等。
以上內容概略地呈現了《素問·評熱病論》中的幾個重要觀點,實際應用時仍需根據個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處理。
黃帝問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汗者陰之液,身熱脈躁者陽之邪,病溫汗出之後,則當邪從汗解,熱退脈靜矣。今其不為汗衰者,乃陽勝之極,陰氣不能復也,故為狂言,為不食。正以陽邪交入陰分,則陰氣不守,故曰陰陽交,交者死也。
白話文:
黃帝問:有人發燒,出汗後又發燒,而且脈搏跳得很快,汗水卻不減少,還說胡話,不能進食,這是什麼病?
岐伯回答:這叫「陰陽交」,「交」就是死的意思。(汗水是陰液,發燒、脈搏快是陽氣邪熱,發燒時出汗後,邪氣應該隨著汗液排出,體溫下降,脈搏也會平靜。但是,現在患者出汗後病情沒有減輕,這是因為陽氣過於旺盛,陰氣無法恢復,所以患者會說胡話,不能進食。由於陽邪侵入陰分,陰氣無法固守,所以叫做「陰陽交」,「交」就是死的意思。)
)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穀氣內盛則生精。精氣外達則為汗。)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惟精勝邪,所以能汗。邪從汗散,則當能食,不復熱矣。)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想聽聽你的說法。岐伯回答說:人出汗的原因,都源於穀物,穀物生長於人的精氣。
(穀氣在體內充盛則生精。精氣向外發散則為汗。)現在邪氣在骨肉中作祟而出汗,是因為邪氣被擊退而精氣戰勝了,精氣勝過邪氣就能夠進食而不再發熱。
反覆發熱,是因為邪氣仍在作祟。出汗,是因為精氣外散。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俾,使也。精,陰氣也。五臟所以藏精,藏氣虛則不能使人飲食,故曰精無俾也。俾音比。)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病氣留而不退,則元氣日敗,必致損命矣。)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熱論》指《靈樞·熱病篇》也,見針刺類四十。
白話文:
現在出汗而很快又發熱,這是邪氣盛行導致的。不能吃飯,是因為陰氣無法發揮作用。(陰氣是用來滋養身體的,藏於五臟之中。如果五臟氣虛,就無法讓人進食,所以說「陰氣無法發揮作用」。)如果疾病停留不退,那麼壽命就會立刻傾覆。(疾病之氣停留不退,就會導致元氣逐漸衰敗,最終會導致死亡。)還有一點,《熱病論》中說:出汗但脈搏仍然浮躁旺盛的人會死亡。(《熱病論》指《靈樞》中的《熱病篇》,見針灸門類(靈樞針刺類)四十。)
凡汗後脈當遲靜,而反躁盛者,直陰竭而邪獨勝也,故病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精氣不勝病氣也。)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此總五志為言也。志舍於精,精不勝邪,則五臟之志皆失,故致狂言者多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汗後輒復熱不能食者,一死;汗後脈尚躁盛者,二死;汗後反狂言失志者三死。有此三者,則必死之候。)
白話文:
凡是出汗後脈搏應該變慢平靜,如果反而躁熱旺盛,表示正氣(陰津)已經耗盡,而邪氣(病邪)獨強,所以病症一定會致命。現在脈搏與出汗情況不相符,說明體內正氣不敵病邪,死亡在所難免。(正氣無法勝過病氣。)胡言亂語的人是意志受損,意志受損的人多會死亡。(這句話是說五志,志依附於精,精不敵邪,則五臟的志氣都會受損,所以經常胡言亂語的人多半會死亡。)現在我看到的都是三種死症,沒看到一個生機,即使能好轉也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