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五卷 (7)

回本書目錄

十五卷 (7)

1. 三十五、十二經之厥

(《素問·厥論》連前篇)

帝曰:願聞六經脈之厥狀病能也。(能,猶形也。前章言病厥之本,故此下復問其各經之狀。)岐伯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眴僕。眴,目眩亂也。僕,猝倒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故為腫首頭重眴僕。其下行之支者,合膕中,貫腨內,故為足不能行。

眴音眩。)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陽明,胃脈也,為多氣多血之經。氣逆於胃則陽明邪實,故為癲狂之疾而欲走且呼也。其脈循腹裡,故為腹滿。胃不和則臥不安,故為不得臥。陽明之脈行於面,故為面赤而熱。陽邪盛則神明亂,故為妄見妄言。

)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脅痛,胻不可以運。(厥在足少陽者,其脈入耳中,故暴聾,下加頰車,故頰腫而熱。下腋循胸過季脅,故脅痛。下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故胻不可以運。胻音杭。)太陰之厥,則腹滿䐜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足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故厥則腹滿䐜脹。

逆氣在脾,故後便不利,且令不欲食而食則嘔。脾與胃為表裡,胃不和者臥不安,脾亦然也。)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厥逆在足少陰者,其脈循喉嚨挾舌本,故口乾。腎脈絡膀胱,故溺赤。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胻內熱。

(足厥陰之脈抵少腹挾胃,故厥則少腹腫痛而腹脹。其脈環陰器,故涇溲不利,陰縮而腫。肝主筋,為罷極之本,故足軟好臥而屈膝。其下者行足脛內側,故胻內為熱。涇音經,水名。溲音搜。)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不盛不虛者,惟逆氣在經而無關於虛盛也,故但取其經而已。

義詳本類前十。)

太陰厥逆,胻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此下亦皆言足六經也。足太陰之脈上腨內,循脛骨之後,故胻為急攣。入腹注心中,故心痛引腹。治主病者,謂如本經之左右上下及原俞等穴,各有宜用,當審其所主而刺之也。余准此。按:六經之厥已具上文,此復言者,考之全元起本,自本節之下,另在第九卷中,蓋彼此發明,原屬兩篇之文,乃王氏類移於此者,非本篇之重複也。)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

(腎為胃關,故少陰厥逆,則下焦不化而為虛滿嘔變。腎病則命門陽氣亦衰,故下泄清冷。)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治主病者。(厥陰脈絡諸筋,故為拘攣腰痛。肝邪侮土,故為虛滿。肝經之脈環陰器,故為前閉不通。肝藏魂,厥逆在肝則神魂亂,故言為譫妄。

)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不得前後者,或閉結不通,或遺失不禁,不得其常之謂也。三陰俱逆則藏氣絕。《陽明脈解篇》曰:厥逆連經則生,連臟則死。此之謂也。)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衄,治主病者。(足太陽之脈起目內眥,從巔入絡腦,挾脊循膂下膕中,貫腨內,為三陽之大經,故主僵仆衄衊之病。然五臟之俞皆繫於此,故本經厥逆者,當為嘔血。

衄,女六切。)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足之少陽,膽經也。機關者,筋骨要會之所也。膽者筋其應,少陽厥逆則筋不利,故為此機關腰項之病。)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腸癰發於少陽厥逆者,相火之結毒也,故不可治。若有驚者,其毒連臟,故當死。

)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陽明之脈循喉嚨入缺盆下膈,故為喘咳。陽明主肌肉,故為身熱。風木之邪發驚駭,為胃所畏,故善驚。陽明之脈起於鼻屬於胃,氣有所逆,故為衄血嘔血。)

手太陰厥逆,虛滿而咳,善嘔沫,治主病者。(此下言手六經之厥逆也。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循胃口上膈屬肺,故其為病如此。)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手心主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手少陰心脈從心系上挾嗌,皆令人心痛引喉。二經屬火,其主血脈,故為身熱。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故逆之則死不可治。)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太陽小腸之脈至目之內外眥入耳中,故厥則耳聾泣出。其支者從缺盆循頸,故項不可以顧。又《四時氣篇》曰: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故腰不可以俯仰也。

)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痹嗌腫,痓,治主病者。(手陽明大腸之脈從缺盆上頸貫頰,手少陽三焦之脈上出缺盆上項,故皆發喉痹嗌腫。按全元起本痓作痙,謂手臂肩項強直也。痓音熾。痙音敬。)

2. 三十六、厥逆頭痛、五有餘二不足者死

(《素問·奇病論》)

帝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頭痛不當數歲,故怪而為問。)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髓以腦為主,諸髓皆屬於腦也,故大寒至髓,則上入頭腦而為痛。其邪深,故數歲不已。髓為骨之充,故頭痛齒亦痛。是因邪逆於上,故名曰厥逆。)

帝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細微如發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癃,小水不利也。一日數十溲,數欲便而所出不多也。如炭者,熱之甚也。頸言咽喉,膺言胸臆。如格者,上下不通,若有所格也。

人迎躁盛者,足陽明動脈在結喉兩旁,所以候陽也。喘息者,呼吸急促也。氣逆者,治節不行也。太陰脈微細者,即兩手寸口之脈,所以候陰也。癃,良中切。溲音搜。)岐伯曰:病在太陰,(脾肺二臟皆屬太陰,觀下文復云頗在肺,則此節專言脾陰可知。如上文云太陰之脈細微者,正以氣口亦太陰也,藏氣不足,則脈見於此。

又《口問篇》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今其癃而數十溲者,亦由中氣之不足耳,故病在脾陰。氣口亦太陰義,詳藏象類十一。)其盛在胃,(上文云身熱如炭者,胃主肌肉也。頸膺如格者,胃脈循喉嚨入缺盆下膈也。人迎躁盛者,即《終始等篇》所云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也。

凡上三者,皆屬陽明,故曰其盛在胃。)頗在肺,(即喘息氣逆也。)病名曰厥,死不治。(陰不入陽,故其盛在胃。陽不入陰,故太陰細微。病名曰厥者,陰陽皆逆也。故死不可治。(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帝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岐伯曰: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外得五有餘者,一身熱如炭,二頸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也。內得二不足者,一癃而一日數十溲,二太陰脈細微如發也。若此五病者,邪氣有餘也。二病者,正氣不足也。欲瀉其邪,則陰虛於裡;欲補其虛,則陽實於外。救里不可,治表亦不可,此不表不里之病,即陽證陰脈之類,有死而已,不能為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記載,有人頭痛多年不愈,黃帝詢問原因及病名。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犯了嚴重的寒邪,寒邪深入骨髓,而骨髓以腦為中心,腦部氣血逆亂導致頭痛牙痛,此病名為厥逆。

接著,黃帝又問到一種疾病:患者小便次數頻繁,但每次尿量不多;身體發熱像炭火一樣;頸部和胸部感覺阻塞不通;人迎脈(足陽明胃經脈搏)跳動有力而快速;呼吸急促,氣息逆亂;太陰脈(手太陰肺經脈搏)細弱如髮絲。黃帝詢問此病的病位、病名。

岐伯解釋說,此病的病位在脾(太陰)和肺(太陰),盛在胃,也見於肺部。脾陰不足,胃陽亢盛,肺氣逆亂,此病名為厥逆,是無法治愈的絕症。

黃帝進一步詢問「五有餘二不足」的含義。岐伯解釋說,「五有餘」指的是五種病邪過盛的症狀:身體發熱如炭火,頸胸阻塞不通,人迎脈跳動有力而快速,呼吸急促,氣息逆亂;「二不足」指的是兩種正氣不足的症狀:小便次數頻繁,但每次尿量不多;太陰脈細弱如髮絲。

岐伯指出,此病外有五種病邪過盛,內有兩種正氣不足,屬於不表不裡之證,陰陽俱逆,難以治療,必死無疑。因為治療過程中,瀉邪則傷陰,補虛則助陽,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