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類經》~ 十五卷 (2)

回本書目錄

十五卷 (2)

1. 二十六、情志九氣

(《素問·舉痛論》)

帝曰: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至,故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炅,居永切,熱也。)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白話文:

皇帝說:「我知道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氣產生的(氣在人體中,和諧則為正氣,不和諧則為邪氣。凡是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產生,所以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氣產生的)。生氣時氣上逆,高興時氣緩和,悲傷時氣消散,恐懼時氣下降,寒冷時氣收斂,炎熱時氣散發,驚嚇時氣混亂,勞累時氣耗散,思考時氣凝結,九種不同的氣,會產生哪些疾病呢?(炅:熱的意思。)」

岐伯回答說:「生氣時氣上逆,嚴重時會嘔血或腹瀉,所以氣上逆了。」

(怒,肝志也。怒動於肝,則氣逆而上,氣逼血升,故甚則嘔血。肝木乘脾,故為飧泄。肝為陰中之陽,氣發於下,故氣上矣。及飧泄三字,《甲乙經》作食而氣逆,於義亦妥。飧音孫。)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氣脈和調,故志暢達。榮衛通利,故氣徐緩。

白話文:

怒氣是由肝臓的情志引起的。當怒氣激動肝臟時,氣向上逆行,導致氣血上衝,嚴重時會吐血。肝臟屬木,剋制脾臟,因此會引起腹瀉。肝臟是陰中之陽,氣從下部發出,因此會出現逆氣上行的現象。

腹瀉的意思,在《甲乙經》中寫作「食而氣逆」,這個說法也合乎醫理。「飧」字讀音為「孫」。

喜悅時,氣脈和諧,情志暢通,氣血運行通暢,因此氣會舒緩下來(氣脈調和,所以情志暢達;氣血通暢,所以氣息徐緩)。

然喜甚則氣過於緩而漸至渙散,故《調經論》曰:喜則氣下。《本神篇》曰: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義可知也。)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悲生於心則心系急,並於肺則肺葉舉,故《宣明五氣篇》曰,精氣並於肺則悲也。心肺俱居膈上,故為上焦不通。

白話文:

過度喜悅會導致氣息過於緩慢,逐漸變得渙散。因此,《調經論》說:「喜悅時,氣息會下降。」《本神篇》說:「喜樂的人,神氣容易散逸而無法收斂。」其中的道理是可以理解的。

悲傷時,心神會緊縮,肺部氣道收縮,導致上焦不通暢,氣血運行不暢,熱氣滯留體內,因此氣息會消散。(悲傷源於心,則心神緊縮;涉及肺,則肺葉收縮,所以《宣明五氣篇》說:「精氣聚集於肺部,就會導致悲傷。」心肺都位於膈膜以上,因此會造成上焦不通。)

肺主氣而行表裡,故為營衛不散。悲哀傷氣,故氣消矣。)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恐懼傷腎則傷精,故致精卻。卻者,退也。精卻則升降不交,故上焦閉。上焦閉則氣歸於下,病為脹滿而氣不行,故曰恐則氣下也。《本神篇》曰: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

白話文:

肺臟主管氣,並可調節體內外(表裡)的變化,所以肺氣不散就會導致營衛運轉異常。悲傷會損傷肺氣,使肺氣衰弱。恐懼會導致精氣耗損,精氣一旦耗損,上焦就會閉塞,氣就會反流,導致下焦脹滿,氣血運行不暢。(恐懼傷腎,就會傷及腎精,導致腎精耗損。這裡的「卻」,指的就是退縮。腎精耗損,會導致升降運動無法交接,因此上焦閉塞。上焦閉塞,體內的氣會反流到下部,導致脹滿,氣血運行不暢,所以說恐懼會導致氣下沉。《本神篇》中提到:憂愁的人,體內的氣閉塞不暢。)

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腠,膚腠也。理,肉理也。寒束於外則玄府閉密,陽氣不能宣達,故收斂於中而不得散也。)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熱則流通,故腠理開。陽從汗散,故氣亦泄。)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白話文:

恐懼:神魂不安,膽怯而無法集中。

寒冷 時,皮膚和肌肉腠理緊閉,氣血運行不暢,因此氣血收斂。

炎熱 時,皮膚和肌肉腠理舒張,氣血運行順暢,汗液大量排出,因此氣血發散。

驚嚇 時,心神失去依靠,精神無所歸依,思慮不定,因此氣血混亂。

(大驚卒恐,則神志散失,血氣分離,陰陽破散,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疲勞過度,則陽氣動於陰分,故上奔於肺而為喘,外達於表而為汗。陽動則散,故內外皆越而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思之無已,則繫戀不釋,神留不散,故氣結也。

白話文:

(突然受到驚嚇,會導致精神失常、氣血分離、陰陽失衡,因此氣血混亂。)勞累就會喘息出汗,內外都過度消耗,因此氣血耗盡。(疲勞過度,陽氣會擾動陰分,向上竄入肺部導致喘息,向外釋放至體表導致出汗。陽氣活動就會分散,因此內外都會消耗氣血。)思考就會讓心有所繫、神有所歸,正氣因此停留而不流動,因此氣血堵塞。(一直思考不停,就會執著不放,神氣停留不散,所以氣血堵塞。)

愚按:世有所謂七情者,即本經之五志也。五志之外,尚餘者三。總之曰:喜怒思憂恐驚悲畏,其目有八,不止七也。然情雖有八,無非出於五臟。如《陰陽應象大論》曰: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此五臟五志之分屬也。至若五志有互通為病者,如喜本屬心,而有曰肺喜樂無極則傷魄,是心肺皆主於喜也。

白話文:

個人認為:世人所謂的「七情」,其實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五志」。除了五志之外,還有另外三個。總共來說有:喜、怒、思、憂、恐、驚、悲、畏,共八項,而並非只有七項。

然而,儘管有八種情感,它們都源自於五臟。例如《陰陽應象大論》記載:心主於喜,肝主於怒,脾主於思,肺主於憂,腎主於恐。這是五臟五志的歸屬。

至於五志之間會相互影響導致疾病,例如喜本屬於心,但有說法是「肺過度喜樂會傷魄」,由此可知心和肺都主於喜。

蓋喜生於陽,而心肺皆為陽臟,故喜出於心而移於肺,所謂多陽者多喜也。又若怒本屬肝,而有曰膽為怒者,以肝膽相為表裡,肝氣雖強而取決於膽也。有曰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者,以陽為陰勝,故病及於心也。有曰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有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無故善怒者,以怒發於陰而侵乎腎也。是肝膽心腎四臟皆能病怒,所謂多陰者多怒,亦曰陰出之陽則怒也。

白話文:

喜悅是源於陽氣,而心肺都是陽臟器,所以喜悅是由心而生,並傳遞到肺部,所謂陽氣旺盛的人容易產生喜悅。

憤怒原屬肝臟,但也有說法是膽主怒,因為肝膽互為表裡,肝氣雖然強盛,但也要依賴膽氣。

有人說「血氣上衝,氣息下墜,容易煩躁和易怒」,這是因為陽氣被陰氣壓制,所以病情會影響到心臟。

有人說「腎氣旺盛而憤怒不止,會損傷志氣」,或者說「邪氣入侵足少陰經絡,會讓人莫名其妙地容易生氣」,這是因為憤怒源於陰氣,而且侵犯了腎臟。

因此,肝、膽、心、腎這四個臟器都可能引發憤怒,所謂陰氣旺盛的人容易發怒,也可以說是陰氣侵犯陽氣導致憤怒。

又若思本屬脾,而此曰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蓋心為脾之母,母氣不行則病及其子,所以心脾皆病于思也。又若憂本屬肺,而有曰心之變動為憂者,有曰心小則易傷以憂者,蓋憂則神傷,故傷心也。有曰精氣並於肝則憂者,肝勝而侮脾也。有曰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者,脾主中氣,中氣受抑則生意不伸,故鬱而為憂。

白話文:

再者,感情思慮本來屬於脾臟,但這裡說感情思慮,是因為心思有所牽掛,神思有所寄託,正氣因此滯留不通,所以氣就會鬱結。這是因為心臟是脾臟的母親,母親的氣血不通,就會影響到兒子,所以心和脾都會因為感情思慮而生病。

再者,憂慮本來屬於肺臟,但有說「心臟發生變化而憂慮」,也有說「心臟狹小容易被憂慮所傷」,這是因為憂慮會損傷神思,所以會傷心。也有說「精氣集中於肝臟則會產生憂慮」,這是因為肝臟強盛而侵犯了脾臟。還有說「脾臟憂愁不解除就會損傷意念」,這是因為脾臟主導中氣,中氣受到抑制就會導致生命力無法宣發,因此鬱結而產生憂慮。

是心肺肝脾四臟,皆能病於憂也。又若恐本屬腎,而有曰恐懼則傷心者,神傷則恐也。有曰血不足則恐,有曰肝虛則恐者,以肝為將軍之官,肝氣不足,則怯而恐也。有曰恐則脾氣乘矣,以腎虛而脾勝之也。有曰胃為氣逆為噦為恐者,以陽明土勝,亦傷腎也。是心腎肝脾胃五臟皆主於恐而恐則氣下也。

白話文:

心、肺、肝、脾這四臟,都會因憂慮而得病。又如果恐懼,本來是腎造成的,但卻有人說「恐懼會傷心」,這是因為精神受傷後就會恐懼。也有人說「血不足就會恐懼」,或者「肝虛就會恐懼」,這是因為肝是主管謀略的臟器,肝氣不足,就會膽小而恐懼。還有人說「恐懼會使脾氣上升」,這是因為腎虛而脾胃旺盛造成的。還有說「胃氣上逆、噁心、恐懼」,這是因為陽明土氣旺盛,也會傷腎。因此,心、腎、肝、脾、胃這五臟都會引發恐懼,而恐懼就會導致氣下降。

五志互病之辨,既詳如上。此外尚有病悲者,如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悲傷於肝也。有曰精氣並於肺則悲,有曰悲則肺氣乘矣,亦金氣傷肝也。有曰心虛則悲,有曰神不足則悲,有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者,皆悲傷於心也。此肝肺心三臟皆病於悲而氣為之消也。

白話文:

前面已經詳細說明瞭五志互相影響的病症。除此之外,還有病症表現為悲傷的,例如說肝臟受悲哀的情緒影響,就會損傷魂魄,也就是肝臟受了悲傷的傷害。有人說精氣都集中在肺部就會悲傷,也有人說悲傷是因為肺氣控制了肝氣,也就是金氣損傷了肝臟。還有說心臟虛弱就會悲傷,或者精神不足就會悲傷的。有人說過度悲哀就會導致子宮受損,子宮受損就會導致陽氣在體內翻騰,表現出來就是心窩以下發熱疼痛,頻頻小便帶血,這些都是悲傷損傷了心臟所致。由此可見,肝、肺、心這三個臟器都可以因為悲傷而患病,而氣也會因此而衰弱。

有病為驚者,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以肝應東方風木,風主震動而連乎膽也。有曰陽明所謂甚則厥,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肝邪乘胃也。有曰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者,心神散失也。此肝膽胃心四臟皆病於驚而氣為之亂也。有病為畏者,曰精氣並於脾則畏,蓋並於脾則傷於腎,畏由恐而生也。

白話文:

得驚病的症狀:

東方之色為青,與肝臟相應。驚悸發作時,肝臟受到東方風木之氣影響,風氣主震動,並與膽相連。

有說法認為,陽明經盛極則昏厥,聽到木聲則驚惕,這是肝邪侵犯胃部所致。

還有說法認為,驚悸時,心神無所依託,這是心神散失的緣故。

這些症狀都是由於肝、膽、胃、心四臟同時受驚,導致氣血混亂所致。

得畏病的症狀:

精氣聚積在脾臟,就會產生畏懼感。因為精氣聚積在脾臟,就會損傷腎臟。畏懼是由恐懼而生的。

由此言之,是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故《本神篇》曰: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邪氣臟腑病形篇》曰:憂愁恐懼則傷心。《口問篇》曰: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可見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兼該志意。

白話文:

根據這段文字,情感和心志的損傷,雖然各個臟器都有關聯,但如果追根究柢,無不從心而生。因此,《本神篇》中說:心神驚慌憂慮就會損傷神,神受損傷就會產生恐懼、失常。《邪氣臟腑病形篇》中說:憂傷恐懼就會損傷心。《口問篇》中說:悲傷憂愁就會心神動搖,心動則五臟六腑都會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掌管魂魄,兼具心志和意識。

故憂動於心則肺應,思動於心則脾應,怒動於心則肝應,恐動於心則腎應,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設能善養此心而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而不爭,與時變化而無我,則志意和,精神定,悔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臟俱安,邪亦安從奈我哉?)

白話文:

因此,憂愁會影響肺部,思考會影響脾臟,憤怒會影響肝臟,恐懼會影響腎臟。這是因為心主宰著這五種情緒。如果我們能夠善於調養心神,並保持心境平穩,不恐懼、不欣喜,順應事物變化而不與之爭,隨著時間推移而豁達平和,那麼情緒就會調和,精神就會安定,後悔和憤怒不會產生,魂魄也不會離散。五臟都會安穩,外邪又如何能傷害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