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玄機原病式》~ 二、六氣為病 (2)
二、六氣為病 (2)
1. (總綱)
諸痙強直,積飲,痞隔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足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
白話文:
各種抽搐、痙攣、積水、胸悶腹脹、腹中脹滿、嘔吐腹瀉、身體沉重、肌肉腫脹如泥,按壓後不起,這些都屬於濕邪的症狀。(足太陰脾經濕土是脾胃之氣的所在)
2. (分述)
(諸痙強直)
諸痙強直:筋勁強直而不柔和也,土主安靜故也。陰痙,曰柔痓;陽痙,曰剛痓。亢則害承乃制,故濕過極,則反兼風化制之。然兼化者虛象,而實非風也。
(積飲)
積飲:留飲積蓄而不散也,水得燥則消散,得濕則不消,以為積飲也,土濕主否故也。
(痞)
痞:與否同,不通泰也。謂精神榮衛、血氣津液,出入流行之紋理閉塞而為痞也。
(隔)
隔:阻滯也,謂腸胃隔絕,而傳化失其常也。
(中滿)
中滿:濕為積飲痞隔。而土主形體,位在中央,故中滿也。
(霍亂吐下)
霍亂吐下:濕為留飲痞隔,而傳化失常,故甚則霍亂吐瀉也!
(體重)
體重:輕清為天,重濁為地,故土濕為病,則體重宜也。
(胕腫)
白話文:
痙攣僵硬是指筋脈強勁僵直,缺乏柔韌性,這是因為土性主安靜,而缺乏柔韌性所致。陰性痙攣稱為柔痓,陽性痙攣稱為剛痓。亢盛則會損害承制關係,所以濕氣過盛,反而會兼有風寒特性來制約它。但兼有風寒特性只是虛象,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風寒。
積飲是指體內水分停滯不散,水遇到乾燥則會消散,遇到濕氣則無法消散,形成積飲。這是因為土性主濕,容易阻礙水分消散。
痞是指氣機不通暢,如同阻塞一般。是指精神、氣血、津液等運行通道阻塞,而導致身體不適。
隔是指阻滯不通,是指腸胃之間隔絕,傳化功能失常。
中滿是指身體中央部位滿脹,這是因為濕氣形成積飲、痞、隔,而土性主形體,位於身體中央,所以表現為中滿。
霍亂吐瀉是指濕氣停滯導致積飲、痞、隔,傳化功能失常,嚴重時會出現霍亂吐瀉。
體重是指身體沉重,這是因為輕清屬天,重濁屬地,土性主濕,濕氣過盛導致身體沉重。
胕腫是指肌肉腫脹,可能是由於濕氣侵襲肌肉而導致。
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泥之象也。土過濕則為泥。濕為病也,積飲、痞、隔、中滿、霍亂吐下、體重,故甚則胕腫矣。
白話文:
腹部腫脹,肌肉柔軟如泥,按壓後不回彈:這是泥的特徵。土壤過於潮濕就會變成泥。潮濕會導致疾病,如水腫、腹脹、隔閡、腹脹滿悶、霍亂嘔吐腹瀉、體重增加,因此嚴重時就會導致腹脹。
3. (總綱)
諸熱瞀瘈,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胕腫疼酸,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瞤瘈,暴病暴死,皆屬於火。(手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也)
白話文:
各種發熱導致的抽搐痙攣、突然失聲模糊不清、情緒激動狂亂、大聲咒罵侮辱、受到驚嚇、身體發抖疼痛,氣息逆衝上行,戰戰兢兢宛如失去神志,打噴嚏、嘔吐、瘡瘍、喉嚨疼痛,耳鳴甚至耳聾,嘔吐吐出胃中食物但無法進食,視力模糊不清。暴發的疾病、抽搐痙攣、暴病暴死,都與體內燥熱有關。(手少陽經的相火燥熱,源自心包絡和三焦的氣)
4. (分述)
(瞀)、(瘈)
瞀:昏也。如酒醉而心火熱甚,則神濁昧而瞀昏也。
瘈:動也。惕跳動瘈,火之體也。
(暴喑)
白話文:
暴喑:突然失聲。像是因為氣血衝擊喉部,導致聲音發不出來的情況。
暴喑:猝啞也,金肺主聲,故五行惟金響。金應於乾,乾為天,天為陽,為健,為動;金本燥,為涸,為收,為斂,為勁切,為剛潔。故諸能鳴者,無越此也。凡諸發語聲者,由其形氣之鼓擊也,鼓擊者,乃健動之用也。所謂物寒則能鳴者,水實制火,火不剋金也。其或火旺水衰,熱乘金肺,而神濁氣鬱,則暴喑無聲也。
白話文:
暴喑:指突然失聲。肺在五行中屬金,主司聲音,因此只有金屬相應的聲音。金屬對應天干中的「乾」,而乾卦代表天,天為陽,為健,為動;而金屬本身乾燥,為涸、為收、為斂、為堅固、為剛潔。所以所有能夠發出聲音的,都不會脫離這些特質。
所有發出語言聲音的,都是由於形體和氣血的鼓動,而這種鼓動正是健動的作用。所謂「物寒則能鳴」,是說水性寒冷能夠制約火性,而火性無法剋制金性。但是,如果火性旺盛,水性衰弱,熱力侵入肺部,導致神識昏濁,氣機鬱結,就會出現暴喑失聲的情況。
故《經》言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俳者,廢也。
(冒昧)
冒昧:非觸冒,乃昏冒也。昧,暗也。氣熱則神濁冒昧,火之體也。
(躁擾)
白話文:
所以《經》上說,體內耗損而致逆亂,就會成為失語或機能障礙,這是腎虛的表現。機能障礙,指的是機能衰竭。
冒昧:並不是接觸到什麼,而是指頭腦昏沈的意思。昧,就是昏暗。氣過熱則精神混濁,出現昏沈,這是火的特性。
躁擾:指的是煩躁不安。
躁擾:躁動煩熱,擾亂而不寧,火之體也。熱甚於外,則肢體躁擾,熱甚於內,則神志躁動,返復癲倒,懊憹煩心,不得眠也。或云嘔噦而為胃冷心煩疼者,非也。故煩心、心痛,腹空熱生而發,得食熱退而減也。或逆氣動躁者,俗謂咽喉,由水衰火旺,而猶火之動也。故心胸躁動,謂之怔忡,俗云心忪,皆為熱也。
(狂越)
白話文:
躁擾:
躁擾是指一種煩躁不安、熱亂不寧的狀態,屬於火熱之體。
- 熱邪在體表過盛,會導致四肢躁動。
- 熱邪在體內過盛,會導致精神亢奮、神志錯亂、反覆發作、煩躁不安、心煩意亂、失眠。
有人認為嘔吐、反酸等症狀是由於胃寒心煩引起的,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心煩、心痛主要是由於腹部空虛,產生熱邪而發作的,吃東西後熱邪消退,症狀就會減輕。
另有一種躁動不安的類型,俗稱「咽喉」,是由於水液不足,火氣旺盛,屬於火熱的範疇。
因此,心胸煩躁不安,統稱為「怔忡」,俗稱「心忪」,都是因為熱邪造成的。
狂越:狂者,狂亂而不正定也。越者,乖越禮法而失常也。夫外清而內濁,動亂參差,火之體也;靜順清朗,準則信平,水之體也。由是腎水主志,而水火相反。故心火旺則腎水衰,乃失志而狂越也。
白話文:
狂躁: 狂躁的人,神志錯亂、行為異常。
乖戾: 乖戾的人,違背禮法、行為失常。
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內外相連的系統。外部清澈而內部混濁,動盪不安且雜亂無章,這是火性的特徵;內心平靜順暢,規範可靠,這是水性的特徵。
因此,腎水主宰人的意志,而水火兩性是相反的。所以,如果心火旺盛,就會導致腎水衰竭,從而失去意志,變得狂躁乖戾。
或云:重陽者狂,重陰者癲,則《素問》之說不同也。《經》注曰:「多喜為癲,多怒為狂。」然喜為心志,故心熱甚則多喜而為癲也;怒為肝志,火實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實則多怒而為狂也。況五志所發皆為熱,故狂者五志間發,但怒多爾。
白話文:
有些人說:陽氣過盛的人會發狂,陰氣過盛的人會發癲,這與《素問》的說法不同。《經書》注釋說:「過度喜悅會導致癲癇,過度憤怒會導致狂躁。」喜悅屬於心神,心火過旺就會過度喜悅而發癲;憤怒屬於肝氣,肝火過盛剋制肺金,不能平衡肝木,所以肝氣過盛就會過度憤怒而發狂。況且五志中的發作都是由熱證引起的,所以狂躁症是由於五志間歇性發作,但主要是由憤怒引起的。
凡熱於中,則多幹陽明胃經也。《經》曰:「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言。」又曰:「陽明病洒洒振寒,善伸數欠,或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罵詈不避親疏。」又《經》曰:「熱中消中,皆富貴人也。
白話文:
凡說,灼熱痛。皆寒特。 ,。熱病,夫。婦,近。
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岐伯曰: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服此二者。……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注曰:膏,謂油膩肥脂也。粱,糧米也。芳草,謂芳美之味也。芳,香美也。
白話文:
現在禁止食用油膩的肥肉和米飯,是違揹人們的意願。而禁止芳草和礦石藥物,會導致疾病無法痊癒。希望聽聽你的見解。岐伯說:芳草的氣味鮮美,礦石藥物的氣味強烈。這兩種東西的氣味急促、剛烈,因此心性平和的人不適合服用。
……熱氣和藥力都很猛烈,二者相遇,恐怕會內傷脾臟。」
註解:膏,指油膩的肥脂。粱,指糧食。芳草,指芳香美味的東西。芳,香美。
堅,固也。勁,硬也。慓,疾也。蓋服膏粱芳草石藥,則熱氣堅勁疾利,而為熱中消中,發為癲狂之疾,夫豈癲為重陰者歟!
(罵詈)
白話文:
「堅」是指堅固,「勁」是指硬挺,「疾」是指迅速。長期服用膏粱厚味、珍貴草藥和礦物藥,會導致體內熱氣過剩,變得堅固有力、迅速而銳利。這種狀態會造成「熱中消中」,進而引發癲狂的疾病。這怎麼能說是「癲」是屬於重陰的緣故呢!
罵詈:言為心之聲也。罵詈,言之惡也。夫水數一,道近而善;火數二,道遠而惡。水者,內清明而外不彰,器之方員,物之氣味,五臭五色,從而不違,靜順信平,潤下而善利萬物,滌洗濁穢,以為清靜,故上善若水;水火相反,則下愚如火也。火者,外明耀而內煩濁,燔炳萬物,為赤為熱,為苦為焦,以從其己,燥亂參差,炎上而烈,害萬物,熏燎鮮明,以為昏昧。水生於金,而復潤母燥;火生於木,而反害母形。
白話文:
話語是心聲的表現,而罵詈就是言語的惡劣之處。水性平和,道行接近而美好;火性燥烈,道行遠離而惡劣。水性內在清明,外在不顯,無論器物的方圓、萬物的氣味,五種臭味五種顏色,都順其自然,靜默順從,平和可靠,滋潤向下,善於幫助萬物,洗滌濁穢,使之清淨,所以至善如水。水火相剋,因此愚蠢之人如同烈火。火性外在光耀,內在煩濁,焚燒萬物,呈現紅色、炎熱、苦味、焦灼,只依從自身,乾燥混亂,向上燃燒,傷害萬物,燻燒鮮明,使之昏暗。水生於金,卻滋潤乾燥的母親;火生於木,卻反過來傷害母親的形體。
故《易》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又言:「離火為戈兵。」故火上有水制之,則為既濟;水在火下,不能制火,為未濟也。是知水善火惡。
白話文:
所以《易經》中說:「能滋潤所有事物的,沒有比水更好的。」又說:「離火代表戰事。」因此,火的上方有水壓制它,就是既濟;水在火下方,不能壓制火,就是未濟。由此可知,水善而火惡。
而今病陽盛陰虛,則水弱火強,制金不能平木,而善去惡發,罵詈不避親疏。喜笑恚怒而狂,本火熱之所生也,平人怒罵亦同。或本心喜而無怒,以為戲弄之罵,亦心火之用也。故怒罵者,亦兼心喜罵於人也,怒而惡發可嗔者,內心喜欲怒於人也。
白話文:
現在的病症為陽氣過盛、陰氣虧虛,導致水氣虛弱、火氣旺盛。不能約束金氣,使木氣不能平息,就會說惡毒的話,罵人的話不避親疏。喜歡笑、生氣、憤怒而發狂,都是由本源的火熱之氣所引起,即使是普通人發怒罵人也是一樣。或者本來心裡高興而沒有生氣,認為是開玩笑的罵人,這也是心火的作用。因此,發怒罵人的人,其實也是心火高漲,想罵人;發怒而說惡毒的話,是可以怪罪的,因為內心高興想發怒罵人。
(驚駭)
驚駭:駭,驚愕也。君火義同。
(胕腫)
胕腫:熱勝肉,而陽氣鬱滯故也!
(疼酸)
疼酸:痠疼也。由火實制金,不能平木,則木旺而為兼化,故言痠疼也。
(氣逆衝上)
氣逆衝上:火氣炎上故也。
(禁慄)
白話文:
驚駭就是驚恐、害怕的意思。就像君火,指的是心火,心火過旺就會讓人驚慌失措。
胕腫是因為熱氣過盛,導致肉體腫脹,陽氣鬱結不通所致。
疼酸就是酸痛的意思。這是因為火氣過盛,壓制了金氣,無法平息木氣,導致木氣過旺,進而影響其他臟腑,所以會感到酸痛。
氣逆衝上是因為火氣上炎,衝擊氣管所致。
禁慄指的是身體發抖、顫慄,通常是因為害怕或寒冷所引起。
禁慄如喪神守:慄,戰慄也。禁,冷也。又義見君火化中。禁,俗作噤。如喪神守者,神能御形,而反禁慄,則如喪失保守形體之神也。
(嚏)
白話文:
極度恐懼、發抖,就像失去靈魂守護:
「慄」是發抖的意思,「禁」是寒冷的意思。另一種解釋是,在木火相剋的情境下,「禁」表示抑制。通俗寫法是「噤」。「如喪神守」是指,神明可以保護形體,但如果反而出現恐懼、發抖的情況,就好像喪失了守護形體的神明一樣。
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鼻為肺竅,癢為火化。心火邪熱,干於陽明,發於鼻而癢,則嚏也。或故以物擾之,癢而嚏者,擾癢火故也。或視日而嚏者,由目為五臟神華,太陽真火,晃耀於目,則心神躁亂。而發熱於上,則鼻中癢而嚏也。傷寒病再經衰而或嚏者,由火熱已退,而虛熱為癢,癢發鼻則嚏也。
白話文:
打噴嚏:
打噴嚏是鼻子感覺發癢,氣體從鼻子噴出並發出聲音的現象。鼻子是肺的開竅部位,發癢是由於火氣旺盛。
外因打噴嚏:
如果心火過旺,灼傷陽明經,導致鼻子發癢,就會打噴嚏。或者故意用東西刺激鼻子,引起發癢而打噴嚏,也是因為刺激了火氣。
內因打噴嚏:
有的人看到太陽就會打噴嚏,這是因為眼睛是五臟六腑的神明之火,太陽真火在眼睛中閃耀,就會導致心神躁動。心神躁動會產生熱氣上沖,從而引起鼻子發癢和打噴嚏。
病因打噴嚏:
對於傷寒病,在病情減退後,火熱已消退,但虛熱仍然存在,虛熱會引起發癢,鼻子發癢就會打噴嚏。
或風熱上攻,頭鼻壅滯,脈浮而無他證者,內藥鼻中,得嚏則壅滯開通而愈也。或有痛處,因嚏而痛甚不可忍者,因嚏之氣攻衝結痛,而不得通利故也。
白話文:
現代緩慢難以忍受的
(嘔)、(瘡瘍)
嘔、瘡瘍:君火化同。
(喉痹)
喉痹:痹,不仁也,俗作閉,猶閉塞也,火主腫脹,故熱客上焦,而咽嗌腫脹也。
(耳鳴)
白話文:
嘔吐、瘡瘍:這些症狀與心火過旺有關。
喉痹:喉痹就是喉部感到麻木不仁,通常是指喉部堵塞的感覺,由於火氣導致腫脹,所以當熱邪侵犯上焦時,會引起咽喉部位的腫脹。
耳鳴:耳朵響。
耳鳴:有聲,非妄聞也。耳為腎竅,交會手太陽、少陽,足厥陰、少陰、少陽之經。若水虛火實,而熱氣上甚,客其經絡,衝於耳中,則鼓其聽戶,隨其脈氣微甚,而作諸音聲也。《經》言:陽氣上甚而躍,故耳鳴也。
(聾)
白話文:
耳鳴:指耳朵裡聽到的聲音,並非幻聽。耳是腎臟的外顯部位,與手太陽、少陽,足厥陰、少陰、少陽經絡交會。如果腎水不足、相火過旺,導致熱氣上升過盛,侵襲這些經絡,衝擊耳部,就會敲打耳鼓,隨著脈氣的輕重變化,產生各種聲音。《經典》上說:陽氣過剩向上衝動,所以會耳鳴。
聾之為病,俗醫率以慓悍燥烈之藥制之,往往謂腎水虛冷故也。夫豈知水火之陰陽,心腎之寒熱,榮衛之盛衰,猶權衡也,一上則必一下。是故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此平治之道也。夫心火本熱,虛則寒矣;腎水本寒,虛則熱矣,腎水既少,豈能反為寒病耶?
白話文:
耳聾這種疾病,一般醫生常常用辛辣燥烈的藥物來治療,往往認為是腎水虛寒所致。難道不知道水火陰陽、心腎寒熱、榮衛盛衰就像秤桿一樣,一方上揚,另一方便下沉嗎?所以,要壓制高的,提升低的,這是平穩治療的方法。心火本來就熱,虛弱了就會變得很寒;腎水本來就寒,虛弱了就會發熱。腎水本來就少,難道還能反過來變成寒性疾病嗎?
《經》言:足少陰腎水虛,則腹滿,身重,濡瀉,瘡瘍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冤,足痿,清厥,意不樂,大便難,善恐心惕,如人將捕,口苦,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下血,脊臀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以此見腎虛為病,皆是熱證。
白話文:
《經典》裡說:足少陰腎水虛,就會肚子脹滿、身體沉重、拉肚子、傷口流膿、腰部和小腿疼痛發作、大腿、小腿和膝蓋活動不便、煩躁鬱悶、腿腳無力、手腳冰冷、心情不佳、大便困難、心驚膽戰,好像有人要抓他、口苦、舌頭乾、喉嚨腫脹、氣往上衝、喉嚨乾痛、心煩、心痛、黃疸、腸胃出血、後背、臀部和大腿內側後方疼痛、手腳冰冷無力、愛睡覺、腳底發熱疼痛。由此可見,腎虛引起的疾病,都是熱證。
《經》又曰:「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骨熱而髓虛,故發骨痿。」注言:「陽氣內伐,謂伐腹中之陰氣也;水不勝火,以熱舍於腎中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記載:「如果長途跋涉操勞過度,又遇到大熱天口渴,口渴就會導致陽氣向內侵襲,內侵就會使熱邪停留在腎臟裡。腎臟是儲藏水的臟器,這時骨頭就會發熱,骨髓就會空虛,因此會出現骨痿。」註解:「陽氣內伐,是指陽氣侵犯腹中的陰氣;水性屬寒,不能勝過熱性,所以熱邪停留在腎臟之中。」
《經》又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又曰:「腎熱者,色黑齒槁。」凡色黑齒槁之人,必身瘦而耳焦也。所以然者,水虛則火實,而熱亢極則害,承乃制,故反兼水之黑也;腎水衰少,不能潤澤,故黑乾焦槁也;齒、耳屬腎,故甚也。如瘡瘍熱極無液,則肉乾焦而色黑也。然則水衰為熱明矣,豈可反言寒耶!
白話文:
《醫經》中記載:「骨頭萎縮乾燥,是體內過於燥熱所致。」又說:「腎熱的人,面色發黑、牙齒乾燥。」所有面色發黑、牙齒乾燥的人,一定體形消瘦,耳部發焦。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體內水液不足,因此熱氣就會旺盛;而熱氣過於旺盛就會產生危害,因此水液就會反過來壓制熱氣,所以才同時出現水液不足的黑色;腎中的水液不足,不能滋潤身體,所以會出現黑色、乾枯萎縮;牙齒和耳朵屬於腎,所以這種現象會特別明顯。就像瘡瘍熱到極點,沒有液體,肉就會乾燥萎縮,顏色變黑一樣。由此可見,水液不足會導致體內過熱是顯而易見的,怎麼可以反過來說是寒症呢!
故《仙經》以息為六字之氣,應於三陰三陽,臟腑之六氣。實則行其本化之字瀉之,衰則行其勝己之字瀉之,是為殺其鬼賊也;所謂六字之氣者,肝籲,心呵,相火唏,脾呼,肺呬,腎本吹也。故吹去腎寒則生熱,呵去心熱則生寒,故曰:春不呼,夏不呬,秋不籲,冬不呵。
白話文:
因此,《仙經》認為「息」是六字之氣,對應於三陰三陽、臟腑的六氣。若有實症,則使用其本化之字瀉之;若有虛衰之症,則使用剋制它的字瀉之,這是為了殺死它的鬼神和盜賊。所謂的六字之氣分別為:肝籲、心呵、相火唏、脾呼、肺呬、腎本吹。因此,吹去腎寒則生熱,呵去心熱則生寒,所以說:春天不呼,夏天不呬,秋天不籲,冬天不呵。
四時常有唏,謂三焦無不足;八節不得吹,謂腎狀難得實。然以吹驗之,吹去腎水寒氣,則陽熱暴甚,而目瞑昏眩,虛為熱證明矣,豈可反言腎虛為冷,而以熱藥養水耶?況水少不能勝火,又服熱藥,寧無損歟!
白話文:
四季經常有感冒,表示三焦沒有什麼不足; 八節部位不能吹風,表示腎髒很難得到充實。但是用吹風來驗證,若吹掉腎水的寒氣,陽熱就會突然加劇,導致眼睛閉合昏眩,這虛證被認為是熱證,難道可以說腎虛是虛寒證,而用熱藥來滋養腎水嗎?況且腎水本來就少,不能勝過陽火,再服熱藥,豈不是會損傷腎水嗎!
《經》言:「以寒治熱。」謂寒養水而瀉火;「以熱治寒,」謂熱助火而耗水也。《經》雖或言「以熱治熱」。謂病氣熱甚,能與寒藥交爭,而寒藥難下,故反熱服,順其病熱。熱病既消,寒性乃發,則病熱除愈。如承氣湯寒藥,反以熱服之類是也。傷寒同法。《經》曰:「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亦是治熱類也。故治病之道,瀉實補衰,平而已矣。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用寒性藥物來治療熱病。」這是因為寒性藥物能滋養水陰而瀉掉火熱;「用熱性藥物來治療寒病。」這是因為熱性藥物能幫助火氣而耗傷水陰。
《黃帝內經》中雖然有提到「用熱性藥物治療熱病」,那是因為病氣過於熱盛,會對抗寒性藥物,導致寒性藥物難以發揮作用,所以反而使用熱性藥物,順應病熱。等到熱病消退後,寒性藥效才會顯現,病熱就會痊癒。例如承氣湯這種寒性藥物,就會採用熱服的方法。
傷寒病的治療也遵循這樣的原則。《黃帝內經》中說:「寒證用熱藥」,「熱證用寒藥」,這也是治療熱病的類別。因此,治療疾病的原則,就是瀉掉多餘的,補充不足的,使身體達到平衡。
或謂病熱火實水虛,反言腎虛為冷,心迷正理,不敢用對證寒藥,誤以食前服其助陽熱藥,欲令下部水勝,退上焦心火,食後兼服微涼之藥,而退火熱,豈知十益不及一損也,病本熱而無寒,又得熱藥,則病熱轉甚。食後雖服大寒之藥,亦難解其勢之甚也,況以微涼乎?豈不詳熱藥證中,止言治寒助熱,安有養水瀉火之言哉!
白話文:
有些人認為病情是熱火過剩、水腫,但是卻說反話,稱之為「冷」,讓心智不清,不敢使用對應於寒症的藥物,誤以為在吃飯前服用溫熱補陽的藥物,讓下焦的水勝過上焦的心火,吃飯後再服用微涼的藥物,讓火熱消退。不知如此十次有利也抵不上一次的害處!病情本是熱症而非寒症,再服用熱性藥物,則熱症會更加嚴重。吃飯後雖然服用大寒的藥物,也很難減輕其勢頭的嚴重性,何況是微涼的藥物呢?不明白熱症的證狀,只說要治療寒症、幫助熱症,哪有滋養腎水剋制心火的說法?
《經》言:五臟以平為期。及夫一法,無問五臟生克興衰,一概言熱為實,寒為虛者,通言陽氣之興衰也。假令下部寒者,謂下焦火氣之虛也,故以熱藥補之,非助腎水之藥爾!由水虛不能反為寒也。凡諸疾之所起也,不必臟腑興衰變動相乘而病,但乘內外諸邪所傷,即成病矣。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五臟的健康就是保持平衡。至於一些醫家,無論五臟是盛是衰,一律認為熱證就是實證,寒證就是虛證,這只是泛泛地說陽氣的盛衰。比如說下焦虛寒的患者,是因為腎陽虛弱,所以要用溫熱的藥物來補益,而不是用滋補腎水(腎陰)的藥物。因為腎水虛弱了,也不能轉化為寒氣。凡是各種疾病的發生,不一定都是因為臟腑盛衰變動相互影響造成的,只要受到內外邪氣的侵襲,就能形成疾病。
大凡治病必求所在,病在上者治其上,病在下者治其下。中外臟腑經絡皆然。病氣熱則除其熱,寒則退其寒,六氣同法。瀉實補虛,除邪養正,平則守常,醫之道也!豈可見病已熱,而反用熱藥,復言養水而勝心火者,可謂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深可戒哉!
白話文:
治療疾病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病症所在。病在上面的,治療上半身;病在下面的,治療下半身。臟腑經絡內外都適用這個原則。
如果病人發熱,就用祛熱的藥物;如果病人發冷,就用驅寒的藥物。六種致病因素(風、寒、暑、濕、燥、火)的治療原則都一樣。
虛證補虛,實證瀉實,祛除邪氣,養護正氣,讓身體保持平衡,這是醫學的根本原則!怎麼可以看見病人已經發熱了,卻還用熱藥去治療,或者說要滋陰以抑制心火?這簡直是近在咫尺卻求諸千里之外,明明容易的事卻偏要把它搞得很困難,實在值得警惕啊!
所以或言腎虛而下部冷者,非謂水虛也,所謂「腎有兩枚」,《經》曰:「七節之傍,中有小心。」楊上善注《太素》曰:「人之脊骨有二十一節,從下第七節之傍,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小心也。」《難經》言:「心之原,出於太陵。然太陵穴者,屬手厥陰包絡相火,小心之經也。
白話文:
所以有些人認為腎虛導致下半身感到寒冷,並非指身體缺乏水份。所謂「腎有兩枚」,《黃帝內經》說:「七塊脊椎骨的旁邊有『小心』。」楊上善註解《太素》時說:「人的脊椎骨有二十一節,從下往下數的第七節脊椎骨旁邊,左邊的叫做『腎』,右邊的叫做『命門』。命門就是『小心』。」《難經》說:「心的根源,來自於『太陵穴』。然而太陵穴歸屬於手厥陰包絡經絡,以及相火的『小心之經』。」
」《玄珠》言刺太陵穴曰:「此瀉相火小心之原也。」然則右腎命門為小心,乃手厥陰相火包絡之臟也。《仙經》曰:「先生右腎則為男,先生左腎則為女。」謂男為陽火,女為陰水故也。或言女子左腎為命門者,誤也。《難經》止言「右腎為命門,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豈相反也。
白話文:
《玄珠》中說,針刺太陵穴可以「刺大陵穴曰:此是阻塞心火的根源。」那麼右側命門穴就是心火所在,這正是手少陰心經包絡之氣的本源。《仙經》說:右側則為男子,左側則為女。這是因為,男子是陽火,而女性是陰水。有人說,女性的左側命門穴,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難經》只說「右邊為命門,男子藏精,女性系胞」,這恰恰相反。
然右腎命門小心,為手厥陰包絡之臟,故與手少陽三焦合為表裡,神脈同出,見手右尺也。二經俱是相火,相行君命,故曰命門爾。故《仙經》曰:「心為君火,腎為相火。」是言右腎屬火,而不屬水也。是以右腎火氣虛,則為病寒也。君相雖為二火,論其五行之氣,則一於為熱也。
白話文:
右邊的腎臟和命門,與肝經是相通的,因此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裡,神脈都是從這邊出來的,可以在手上的右尺脈發現。這兩個經絡都有相火,相火遵循著心火的命令,因此稱為命門。所以《仙經》說:「心是君火,腎是相火。」這表示右腎屬於火性,而不是水性。所以如果右腎火氣不足,就會感到寒冷。雖然君火和相火是兩種火,但如果從五行之氣來說,它們都屬於熱性。
夫五行之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陰不長,獨陽不成。但有一物,全備五行,遞相濟養,是謂和平。交互克伐,是謂興衰。變亂失常,災害由生,是以水少火多,為陽實陰虛而病熱也。水多火少,為陰實陽虛而病寒也。故俗以熱藥欲養腎水,勝退心火者,豈不誤歟!
白話文:
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是:陰中包含陽,陽中包含陰。陰孤獨長不起來,陽孤獨長不成。但有一種情況,五行俱備,互相調濟滋養,稱為「和平」。如果五行相互剋制,叫做「興衰」。如果五行變動失常,就會產生災難。所以,水液少而火氣多,是陽氣旺盛陰氣虛弱,所以會發熱生病。水液多而火氣少,是陰氣旺盛陽氣虛弱,所以會發冷生病。因此,一般人用熱藥想滋養腎水,壓制心火,豈不是錯誤的做法嗎!
至如或因恣欲而即病,或因久而成病者,俗以為元氣虛損而病寒者,皆誤也。然諸所動亂勞傷,乃為陽火之化。神狂氣亂,而為病熱者多矣。故《經》言:消癉熱中,及夫熱病,陰陽變易,房勞之病證也。所以熱病未復,及大醉以不禁入房,而為禍甚速者陽熱易為暴甚故也。
白話文:
天地之間最原始的能量,既不是陰也不是陽,既不冷也不熱。所以,精氣從精華中產生,精神從氣中產生,精神可以控制身體。因此,精氣是精神和身體的根本!身體強壯時,邪氣難以入侵;身體衰弱時,各種疾病容易纏身,不僅僅是元氣虛弱導致寒症。 夫太乙天真元氣,非陰非陽,非寒非熱也。是以精中生氣,氣中生神,神能御其形也。由是精為神氣之本!形體之充固,則眾邪難傷,衰則諸疾易染,何止言元氣虛而為寒爾!
故老人之氣衰,多病頭目昏眩,耳鳴或聾,上氣喘咳,涎唾稠黏,口苦舌乾,咽嗌不利,肢體焦痿,筋脈拘倦,中外燥澀,便溺閟結,此皆陰虛陽實之熱證也。俗悉言老弱為虛冷而無熱也,縱見熱症,雖云少水不勝多火,而反言腎水虛則為寒,此乃舉世受誤之由也。但須臨時識其陰陽虛實,則無橫夭之冤,慎不可妄以熱藥養其真氣,則真氣何由生也。
白話文:
因此,老年人氣血衰弱,經常出現頭暈目眩、耳鳴或失聰、氣喘咳嗽、涎液稠黏、口苦舌乾、咽喉發炎、四肢枯萎瘦弱、筋脈僵硬,以及身體內外乾燥、便祕等症狀。這些都是陰虛而陽氣過盛化熱的表現。民間俗語常說老年人身體虛弱,應該是虛寒而不是發熱。即使看到有熱症的情況,他們也會認為是水不足以剋制旺盛的火氣,反而強調腎水不足會導致寒冷。這正是讓世人陷入誤解的原因。只要在診斷時清楚辨別出陰陽虛實,就不會因為錯誤判斷而帶來不幸。千萬不要隨意用熱藥來滋養真氣,這樣真氣如何能夠生長起來呢?
故《西山記》曰:餌之金石,當有速亡之患;《內經》言:石藥發癲狂,熱甚之所生也。或欲以溫藥平補者,《經》言:積溫成熱,則變生熱疾。故藥物不可妄服也。
白話文:
因此,《西山記》中記載:服用金石類藥物,將會帶來快速死亡的危險;《內經》中說:石藥容易引起癲狂,這是由過度熱性造成的。如果有人想用溫熱藥物來補益,在《經》中記載:長期服用溫熱藥物會變為熱性,進而演變成熱病。所以,藥物不可以隨意服用。
夫養真氣之法,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無令損害,陰陽和平,自有益矣。《仙經》雖有服餌之說,非其人不可也。況乎劑於氣味平和無毒之物,但以調其氣爾!真修道者,以內事為功,外事為行,非服餌而望成於道也。故《仙經》又曰:「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腑臟偏傾而生其病矣。」然則豈可誤服熱藥,而求其益?
白話文:
養護生命精氣的方法,在於飲食節制,生活作息規律,避免過度勞累和損害,讓陰陽平衡調和,自然有益身體。
《仙經》雖然有服食藥物的說法,但那不適合一般人。況且,一般人服用時,只能選擇平和無毒的藥物,只是為了調理身體氣息罷了!
真正的修道者,應該把內在修養作為功夫,把外在行為作為品德,不能依靠服食藥物來成道。
因此,《仙經》又說:「服用的藥物不能具備五行四氣,而是偏食特定藥物,長久下來就會導致臟腑偏虛或偏實而生病。」所以,怎麼能誤服性熱的藥物,還指望它帶來好處呢?
所謂聾者,由水衰火實,熱鬱於上,而使聽戶玄府壅塞,神氣不得通泄也,其所驗者,《仙經》言雙手閉耳如鼓音,是謂「鳴天鼓」也。由脈氣流行,而閉之於耳,氣不得泄,沖鼓耳中,故聞之也。或有壅滯,則天鼓微聞。天鼓無聞,則聽戶玄府閉絕,而耳聾無所聞也。故一法含浸針砂酒,以磁石附耳,欲導其氣令通泄也。
白話文:
所謂聾啞,是腎水衰弱,心火旺盛,熱氣鬱積在上,導致耳朵裡面的聽宮堵塞,神氣不能流通宣洩所致。驗證這個情況的方法,就像《仙經》中所說的那樣,雙手捂住耳朵就像鼓聲一樣,稱為「鳴天鼓」。這是由於脈氣運行,被堵在耳朵裡,不能宣洩,在耳中震盪,所以能聽到聲音。如果壅塞較輕,就會聽到微弱的鳴天鼓聲。如果鳴天鼓聲都聽不到,說明聽宮完全閉塞,導致耳聾什麼都聽不見。所以有一種方法是用含浸過磁石粉的酒浸泡耳朵,用磁石吸附在耳朵上,期望能引導氣血流通宣洩。
或問曰:聾既為熱,或服乾蠍、生薑、附子、醇酒之類辛熱之物,而或愈者,何也?答曰:欲以開發玄府,而令耳中鬱滯通泄也。故《養生方》言:「藥中其效,則如聞百攢樂音。」由陽氣開沖耳中也。凡治聾者,適其所宜,若熱證已退,而聾不已者,當以辛熱發之。三兩服不愈者,則不可久服,恐熱極而成他病爾!若聾有熱證相兼者,宜以退風散熱涼藥調之,熱退結散而愈。然聾甚閉絕,亦為難矣;慎不可攻之過極,反傷正氣,若非其病,不可服其藥,飲食同法。
當所宜者過度,則反傷正氣,病已則止藥,欲求不病無損而已矣。
白話文:
有人問:「既然耳聾是熱證,為什麼服用乾蠍子、生薑、附子、烈酒等辛熱之物後,有的人耳聾反而好了?」
回答:
因為這些藥物可以疏通耳中的阻塞,讓鬱滯的邪氣排出。因此,《養生方》中說:「這些藥物的功效,就像聽到上百種美妙的音樂。」這是因為它們能讓陽氣衝開耳中阻塞。
治療耳聾時,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熱證已經消退,耳聾仍然沒有改善,就需要使用辛熱之藥來發散鬱滯。服用三兩次沒有效果的話,就不能再繼續服用了,以免熱盛傷及其他臟腑。
如果耳聾伴有熱證,可以使用驅風散熱、清涼的藥物調理。熱證消退後,鬱滯散開,耳聾自然會好。
但如果耳聾非常嚴重,就很難治療了。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攻伐,以免損傷正氣。如果不是耳聾這種疾病,就不要服用這些藥物,飲食上也要遵循這個原則。
故《經》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勿令過度,反傷其正。不盡,行復如法。」故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實實,無虛虛,而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帝曰:其久病者,有氣從而不康,病去而瘠,奈何?岐伯曰:昭乎哉,聖人之問也!化不可代,時不可違。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大毒的藥物用來治療疾病,會去除六成的毒性;常用的毒藥用來治療疾病,會去除七成的毒性;輕微的毒藥用來治療疾病,會去除八成的毒性;無毒的藥物用來治療疾病,會去除九成的毒性。糧食、肉類、水果和蔬菜,靠飲食來滋養,但不要過度,否則會損傷自身的正氣。如果沒有完全康復,就要按照相同的方法繼續治療。」
所以說:「一定要先了解季節的變化,不要違逆自然規律。不要使實證更實,也不要使虛證更虛,這會引發災禍;不要引入邪氣,也不要失去正氣,這會使人短命。黃帝說:「那些長期患病的人,體內有氣卻身體不好,而且病癒後消瘦,這是怎麼回事?」岐伯說:「聖人的問題真是深刻啊!自然的規律不可替代,時機不可違背。
夫經絡以通,氣血以從,復其不足,與眾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生氣乃長,命曰聖王。故《大要》曰: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復,此之謂也。」
(嘔湧溢食不下)
嘔湧、溢食不下:火氣炎上,胃膈熱甚,則傳化失常也。
(目眜不明)
白話文:
經絡暢通無阻,氣血才能運行自如。不足之處得到補充,就能與眾人齊平。養育和調和身體,靜心等待時機成熟。謹慎守住精氣,不讓它偏頗傾斜。這樣,你的身體形態才會顯現出完美,生氣也會不斷增長。這叫做聖賢之道的最高境界。因此,《大要》中說:不妄自行化,不違背時機。一定要保養和調和身體,等待它自行恢復健康。這纔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目眜不明,目赤腫痛,翳膜眥瘍,皆為熱也;及目瞑,俗謂之眼黑,亦為熱也,然平白目無所見者,熱氣鬱之甚也。或言目眛為肝腎虛冷者,誤也。是以妄謂肝主於目,腎主瞳子,故妄言目眛為虛而冷也。然腎水冬陰也,虛則當熱。肝木春陽也,虛則當涼。腎陰肝陽,豈能同虛而為冷者歟?或通言肝腎之中陰實陽虛,而無由目眜也。
白話文:
眼睛看不清,眼睛發紅腫痛,眼膜充血模糊,這些都是熱症的表現;以及眼珠(俗稱眼黑),也是熱症的表現。不過,如果正常的白眼什麼都看不到,那是熱氣過盛的緣故。有人說眼珠是肝陰過寒的表現,這是錯的。因此,隨便說肝主於目,瞳子主於肝,所以胡亂說眼珠是肝陰過寒導致的。然而,肝是水屬陰,所以肝陰應該是熱的。肝屬木屬陽,所以肝陽應該是涼的。陰陽怎麼能同時存在,而導致寒症呢?或者有人說肝陰陽不足,所以才會導致眼睛看不清。
俗妄謂肝腎之氣衰少,而不能至於目也。不知《經》言熱甚目瞑眼黑也。豈由寒爾?又如仲景言。「傷寒病,熱極則不識人,」乃目盲也。《正理》曰:「由熱甚怫鬱於目,而致之然也。」
白話文:
一般人錯誤地認為,肝腎之氣衰弱,導致氣血無法到達眼睛。然而,《內經》中記載,熱邪過盛會導致眼睛閉合,瞳孔變黑。這難道是因為寒邪嗎?再看仲景的記載:「傷寒病,熱邪過盛,則出現不識人」的症狀,也就是眼睛失明。《正理》中說:「這是由於熱邪過盛鬱積於眼睛所致。」
然皮膚之汗孔者,謂泄氣液之孔竅也,一名氣門,謂泄氣之門也。一名腠理者,謂氣液出行之腠道紋理也;一名鬼神門者,謂幽冥之門也;一名玄府者,謂玄微府也。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於世之萬物,盡皆有之,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夫氣者,形之主,神之母,三才之本,萬物之元,道之變也。
白話文:
皮膚(穴位)上的汗孔,是排出體液的孔竅,叫「泄氣液之竅」。腠(穴位)上的氣門,是排出空氣的門戶,叫「泄氣之門」。腠理,是指氣液排出的孔道紋理,叫「氣液出行之腠道紋理」。鬼神門,是指陰暗的門戶,叫「幽冥之門」。玄府,是指深奧微小的府邸,叫「玄微之府」。玄府裡什麼都有,包括人的臟腑、毛髮、肉、筋、膜、骨髓、爪牙,甚至天底下的所有東西,都是氣體出入升降的道路門戶。氣,是形體的主宰,精神的母親,三才(天、地、人)的根本,萬物的元氣,是道體的變化。
故元陽子解《清靜經》曰:大道無形,非氣不足以長養萬物,由是氣化則物生,氣變則物易,氣甚即物壯,氣弱即物衰,氣正即物和,氣亂即物病,氣絕即物死。《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白話文:
元陽子在解讀《清靜經》時說:宇宙萬物遵循的規律是無形的,但氣卻是萬物生長發育的根本。氣的運化會導致萬物的產生,氣的變化會使萬物產生變化,氣勢強盛,萬物就會強壯,氣勢衰弱,萬物就會衰敗,氣勢和順,萬物就會和諧,氣勢混亂,萬物就會生病,氣勢消失,萬物就會死亡。《清靜經》說:「氣息停止,神機就會消亡;升降停止,精氣就會孤單無助。」所以,沒有氣,就沒有生長、化育、收穫和儲存。因此,氣的升降運作是萬物生存的必要條件。
」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者,不能為用也。若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臭,舌不知味,筋痿骨痹,齒腐,毛髮墮落,皮膚不仁,腸不能滲泄者,悉由熱氣怫鬱,玄府閉密而致,氣液、血脈、榮衛、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
各隨鬱結微甚,而察病之輕重也。
白話文:
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思維和神識,如果能正常運作,都是因為升降出入的氣血通暢所致。如果某處閉塞,就無法正常運作。如果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見,鼻子聞不到氣味,舌頭嚐不出味道,筋脈萎縮,骨骼麻痹,牙齒腐爛,毛髮脫落,皮膚失去知覺,腸道不能排泄,這些都是由於熱氣鬱結,玄府(指大腦)閉塞所致,導致氣液、血脈、榮衛和精神無法正常升降出入。
故知熱鬱於目,無所見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則轉難辨物,由目之玄府閉小也,隔縑視物之象也。或視如蠅翼者,玄府有所閉合者也。或目昏而見黑花者,由熱氣甚,而發之於目,亢則害承乃制,而反出其泣,氣液昧之,以其至近,故雖視而亦見如黑花也,及衝風泣而目暗者,由熱甚而水化制之也。故《經》言:「厥則目無所見。
白話文:
因此,知道熱氣鬱積在眼睛中,就會看不見東西。所以眼睛昏花的,靠近看東西反而看不清楚,是因為眼睛中的玄府(瞳孔)閉小了,就像隔著紗布看東西一樣。或者視物如同蒼蠅翅膀,是因為玄府部分閉合所致。或者眼睛昏花而看見黑點,是因為熱氣過於嚴重,散發到眼睛中,旺盛的熱氣抑制住水分,使之流出相反的方向,氣液渾濁,由於距離很近,所以即使注視著也會看見像黑點的東西。而衝風流淚而眼睛昏暗的,是因為熱氣太過而水分把它抑制住了。所以《黃帝內經》說:「熱甚則眼睛看不見東西。」
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氣並於上,則火燭光也;陰氣並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是以衝風泣下而不止。夫風之中於目也,陽氣內守於睛,是火氣燔目,故見風泣下。」
白話文:
如果人昏厥,那麼陽氣會凝結在上半身,陰氣會凝結在下半身。陽氣凝結在上半身,就會出現面紅耳赤、神志不清的現象;陰氣凝結在下半身,就會出現手腳冰涼、浮腫的現象。體內一陰難以抵擋五陽,所以眼睛發紅、視力模糊,因此會忍不住流眼淚。風邪侵襲眼睛會導致陽氣內斂,也就是火熱氣灼傷眼睛,所以會流眼淚。
(暴注)
暴注,卒瀉:君火義同。
(瞤瘈)
瞤瘈:惕跳動也。火主動,故夏熱則脈洪大而長,瞤瘈之象也。況脈者,心火之所養也。
(暴病暴死)
白話文:
暴注,突然下瀉:這裡提到的君火的意思是相同的。
瞤瘈:是指眼睛或四肢不由自主地抽搐跳動。因為火性主動,所以夏天熱的時候,脈搏會變得宏大而長,這就是瞤瘈的表現。況且,脈搏是由心火所養的。
暴病暴死:指的是突然發病,突然死亡。
暴病暴死:火性疾速故也。斯由平日衣服飲食,安處動止,精魂神志,性情好惡,,不循其宜而失其常,久則氣變興衰而為病也。或心火暴甚,而腎水衰弱,不能制之,熱氣怫鬱,心神昏冒,則筋骨不用,卒倒而無所知,是為僵仆也。
白話文:
暴病暴死: 是因為體內火氣快速發作所致。這是因為平日生活習慣不當,飲食失調、居處不安、活動過度或不足,導致精、魂、神、志、性情和好惡失常,日積月累之下,氣血發生變化,就會生病。
或因心火過旺,腎水衰弱,無法抑制 ,導致熱氣鬱積,心神昏迷,全身筋骨無法動彈,突然昏倒失去意識,這就是所謂的「僵仆」。
甚則水化制火,熱盛而生涎,至極則死。微則發過如故,至微者,但眩瞑而已,俗云暗風,由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故風木自甚也。
白話文:
嚴重的會導致水液過盛而抑制心火,心火旺盛而產生唾液,到極點就會死亡。輕微的會復發如初,最輕微的,只會出現頭暈目眩而已,民間稱之為「暗風」,這是因為心火過於旺盛,制約肺金而不能平抑肝木,所以風木之氣自會過剩。
或風熱甚而筋惕瘛瘲,僵仆,口出涎沫,俗云風癇病也。欲知病有兼風者,陰陽變化之道也。故陰陽相搏,剛柔相摩,五行相錯,六氣相蕩,變而為病,則無窮矣。大法我子能制鬼賊,則己當自實。而與子同為病者,不必皆然,由乎六氣陰陽同異不等故也。
白話文:
如果風熱邪氣非常嚴重,會導致肌肉跳動不安、抽搐痙攣、僵硬倒地、口吐白沫,俗稱風癇病。
想要知道疾病中是否有夾雜風邪,必須理解陰陽變化的道理。因為陰陽交替影響,剛柔相互作用,五行互相交錯,六氣互相激蕩,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
治療疾病的大原則是,醫生能夠降伏邪氣,那麼身體自然會恢復健康。但是,與醫生同時患病的人不一定都能好,這是因為六氣陰陽的同異和不平衡造成的。
故經曰風熱火同陽也,寒燥濕同陰也。又燥濕小異也,然燥金雖屬秋陰而異於寒濕,故反同其風熱也;故火熱勝,金衰而風生,則風能勝濕,熱能耗液而反燥。陽實陰虛,則風熱勝於水濕為燥也。
白話文:
所以《內經》上說:風、熱、火這三種性質,都屬於陽;寒、燥、濕這三種性質,都屬於陰。其中燥和濕還有些許不同:燥金雖然屬於秋陰,但與寒濕不同,所以反而和風熱一樣;因此,當火熱盛,金衰弱而生風時,風就能勝過濕,熱能耗損津液而反變成燥。陽氣過剩、陰氣虛弱,就會導致風熱勝過水濕,形成燥。
凡人風病,多因熱甚,而風燥者,為其兼化,以熱為其主也。俗云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所以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於風爾,由於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由五志過極,皆為熱甚故也!
白話文:
感染風邪的疾病,通常是由於體內熱邪過盛,同時夾雜燥邪,而且以熱邪為主。一般所說的「風」,只強調了末枝的表現,而忽略了根源。所以中風癱瘓的患者,並不是肝木之風實症過於嚴重,而突然發作的。也不是因為外部的風邪入侵,而是由於生活作息不當,導致心火過於旺盛,腎水虛弱無法約束,陰虛陽盛,熱氣鬱積,心神昏亂,筋骨失去功能,突然昏倒失去知覺。很多時候,中風癱瘓是由於喜、怒、思、悲、恐這五種情緒過於激動,導致熱邪過盛而引起的。
若微則但僵仆,氣血流通,筋脈不攣,緩者發過如故。或熱氣太盛,鬱結壅滯,氣血不能宣通,陰氣暴絕,則陽氣後竭而死。俗謂中,不過爾。
白話文:
如果毒性較弱,只會導致僵硬倒地,氣血仍然流通,筋脈未受攣縮,休息恢復後可以恢復原狀。但如果熱毒過盛,鬱結阻塞,氣血無法順暢流動,陰氣突然終結,那麼陽氣也會隨後耗盡而導致死亡。民間說的「中暑」,大概就是這個情況。
或即不死而偏枯者,由經絡左右雙行,而熱甚鬱結,氣血不得宣通,鬱極乃發。若一側得通,則痞者痹而癱瘓也。其人已有怫熱鬱滯,而氣血偏行,微甚不等,故《經》言:汗出偏沮,令人偏枯。然汗偏不出者,由怫熱鬱結,氣血壅滯故也!人卒中則氣血不通,而偏枯也。
白話文:
如果並未死亡,而是半身不遂,是因為經絡左右同時運行,而過度燥熱導致瘀結,氣血無法流通,瘀堵到極點才會發病。如果只有一側通暢,那麼會導致偏癱。患者本身已經有燥熱瘀滯的症狀,而氣血運行偏頗,程度不等。因此《醫經》中說:出汗偏多而汗液分佈不均,會導致半身不遂。但是如果沒有明顯出汗不均的症狀,那麼可能是由於燥熱瘀結,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如果一個人突然中風,則氣血不通,也會導致半身不遂。
所謂肥人多中風者,蓋人之肥瘦,由血氣虛實使之然也,氣為陽而主輕微,血為陰而主形體。故西方金、北方水為陰而剛也,東方木、南方火為陽而柔也。故血實氣虛則肥,氣實血虛則瘦。所以肥者能寒不能熱,瘦者能熱不能寒,由寒則傷血,熱則傷氣。損其不足,則陰陽愈偏,故不能也;損其有餘者平調,是故能之矣!故瘦者腠理疏通而多汗泄,血液衰少而為燥熱,故多為勞嗽之疾也。
白話文:
所謂肥胖的人容易中風,是因為人的肥瘦是由血氣虛實決定的。氣屬於陽,主輕浮;血屬於陰,主滋養身體。所以,西方屬金,北方屬水,為陰而剛;東方屬木,南方屬火,為陽而柔。因此,血氣充盈,則人肥胖;氣血虛弱,則人消瘦。所以肥胖的人耐寒不耐熱,消瘦的人耐熱不耐寒,因為寒性傷血,熱性傷氣。如果損傷不足的地方,則陰陽失衡加劇,所以不能耐受;如果損傷有餘的地方,則陰陽平衡,所以能耐受。因此,消瘦的人腠理疏通,容易出汗泄氣,血液不足,以致乾燥發熱,所以多患咳嗽氣喘之疾。
俗以為卒暴病甚而為熱勞,徐久病微而為冷勞者,是以遲緩為言,而病非冷也,識其證候為熱明矣,但熱有微甚而已。
白話文:
一般人認為突然發生的嚴重疾病屬於熱勞,而緩慢發生的輕微疾病屬於冷勞,認為冷勞就是冷證。這是把緩慢當作冷的說法,而疾病並非冷證。只要識別證狀,就明白是熱證,只是熱證有輕微和嚴重之分。
或言肥人多中風由於虛,非也。所謂腠理致密而多鬱滯,氣血難以通利,若陽熱又甚而鬱結,故卒中也,故肥人反勞者,由暴然亡液,損血過極故也,瘦人反中風者,由暴然陽熱太甚而鬱結不通故也。
白話文:
有人說肥胖的人容易中風是因爲他們虛弱,這是不對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肥胖的人腠理緻密,容易鬱滯,氣血流通不暢;如果陽熱過盛,鬱結不通,就會導致中風。所以,肥胖但勞累的人,容易因爲體液突然喪失、氣血過度損耗而中風。而瘦弱的人中風,則是由於陽熱過盛,鬱結不通造成的。
所謂中風口噤筋脈緊急者,由陽熱暴甚於內,亢則害,承乃制,津液湧溢,聚於胸膈,熱燥以為痰涎。初虞世言:涎者,乃遍身之脂脈津液也。然陽實陰虛而風熱太甚,以勝水濕,因而成燥,肝主於筋而風氣自甚,又燥熱加之,熱還聚於胸膈,則筋太燥也,然燥金主於收斂勁切緊澀,故為病筋脈勁強緊急而口噤也。
白話文:
所謂「中風」導致嘴巴合不起來,手腳筋脈僵硬的情況,是由於體內的陽氣過於旺盛,造成身體乾熱。而過乾會傷津液,導致津液湧出,聚集在胸腔橫隔膜附近,形成熱痰。
中醫初虞世傑說:唾液是遍佈身體的津液。但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導致風熱太過,會壓過水液,進而形成乾燥。而肝臟主筋,風氣過盛,加上乾燥和熱氣,熱氣又聚集在胸腔橫隔膜附近,導致筋脈過度乾燥。
乾燥的金屬性主收斂,會讓筋脈緊繃、僵硬。所以,中了風會出現筋脈僵硬、嘴巴合不起來的症狀。
或破傷中風亦同,但以從微至甚而不偏枯也。夫破傷中風之由者,因瘡熱甚鬱結,而榮衛不得宣通,怫熱因之,遍體故多發白痂,是時瘡口閉塞,氣難通泄,故陽熱易為鬱結,而熱甚則生風也,不已則表傳於裡,亦由面首觸冒寒邪,而怫熱鬱甚,周身似為傷寒之疾,不解則表傳於裡者也。但有風熱微甚兼化,故殊異矣。
白話文:
不管是外傷還是中風,都是由輕微到嚴重,而且不會偏癱。
外傷或中風的原因是,傷口發炎嚴重,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熱氣瘀積其中,所以全身會長出很多白色的血痂。這時,傷口封閉,氣血難以流通,所以陽熱容易瘀積,熱太盛就會生風。如果不及時治療,熱象就會從表層傳到內部。還有可能是因為面部或頭部受寒,熱氣瘀積嚴重,導致全身像傷寒一樣。如果熱氣不散,也會從表層傳到內部。
但是,如果有風熱的症狀,而且風熱比較輕微,那麼(症狀)就會有所不同。
大法破傷中風,風熱燥甚,怫鬱在表而裡氣尚平者,善伸數欠,筋脈拘急,或時惡寒,或筋惕而搐,脈浮數而弦也。宜以辛熱治風之藥,開沖結滯,榮衛宣通而愈。猶傷寒表熱怫鬱,而以麻黃辛熱發散者也。凡用辛熱開衝風熱轉甚也;猶《傷寒論》熱藥發表不中效,則熱轉甚也。
白話文:
在嚴重破傷風中風的情況下,如果風熱燥熱過盛,病氣鬱結在表層,但內部氣血運行還算平穩,患者會經常伸展打哈欠,肌肉筋脈收緊,有時會感到惡寒,或肌肉痙攣抽搐,脈象浮數而弦緊。
這種情況適宜使用辛熱祛風的藥物,疏通氣血鬱結,讓氣血運行暢通而達到痊癒。就像傷寒表證熱鬱時,用麻黃的辛熱藥性發散邪氣一樣。
但需要注意的是,過度使用辛熱開衝的藥物會導致風熱更加嚴重,就像《傷寒論》中所說,發熱時使用辛熱藥發散無效,反而會加重熱勢。
故發熱用麻黃、桂枝湯類熱藥發表,須加寒藥,不然則熱甚發黃或斑出矣。故發表諸方,佐以黃芩、石膏、知母、柴胡、地黃、芍藥、梔子、茵陳、蔥白、豆豉之類寒藥消息用之。如世以甘草、滑石、蔥、豉寒藥發散甚妙,是以甘草甘能緩急,濕能潤燥,滑石淡能利竅,滑能通利;蔥辛甘微寒;豉鹹寒潤燥,皆散結,緩急、潤燥、除熱之物。
白話文:
因此,發燒時使用麻黃、桂枝湯等發熱藥物來宣發表熱時,需要加入寒性藥物。否則,熱勢太過,可能會導致黃疸或斑點出現。所以,在發表藥方的同時,會加入黃芩、石膏、知母、柴胡、地黃、芍藥、梔子、茵陳、蔥白、豆豉等寒性藥物,以調節藥性。
像世俗所用的甘草、滑石、蔥、豉等寒性藥物發散效果非常好。這是因為甘草味甘,能緩解急症,質地滋潤能滋潤燥熱;滑石味淡能疏通竅穴,質地滑潤能通利;蔥味辛甘微寒;豆豉味鹹寒能潤燥,這些藥物都能通利氣結、緩解急症、潤燥、清熱。
因熱服之,因熱而玄府鬱結得通,而怫熱無由再作,病勢雖甚,而不得頓愈者,亦獲小效,而無加害耳!此方散結,無問上下中外,但有益而無損矣。散結之方,何必辛熱而已耶!
白話文:
服用此方藥後感到溫熱,這是因為溫熱能疏通玄府鬱結,抑鬱和燥熱因此無處發作。即使病情嚴重,不能立即痊癒,也能收到一定效果,且無害處。這個方子能散結,不論是身體的上下中外,只要有益無損即可。散結的方子,不一定要辛熱才能奏效啊!
若破傷中風表不已而漸入於裡,則病勢漸甚。若里未太盛而脈在肌肉者,宜以退風熱,開鬱滯之寒藥調之,或以微加治風辛熱,亦得以意消息,不可妄也。此猶傷寒病勢,半在表半在裡,而以小柴胡湯和解之也。若里勢已甚而舌強口噤,項背反張,驚搐惕搦,涎唾稠黏,胸腹滿塞,而成便溺秘結,或時汗出,脈洪數而弦也。
白話文:
如果外感風邪造成的傷寒沒有及時治療,逐漸發展到了裡層,那麼病情會逐漸加重。如果裡證還不是很嚴重,脈搏在肌肉層,應該使用祛風散熱、疏通鬱滯寒邪的藥物進行調理,也可以稍微增加治療風熱的辛熱藥物,但必須根據病情靈活調整,不可妄投。這就像傷寒病症,一半在表層一半在裡層,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解表。如果裡證已經非常嚴重,舌頭強硬、口不能言,頸部和背部反張,出現驚厥、抽搐、流涎黏稠、胸腹脹滿、大便小便不通暢,或者時而盜汗,脈搏洪大、數次,且有弦狀特徵。
然汗出者,由風熱鬱甚於里,而表熱稍罷,則腠理疏泄,而心火熱甚,故汗出也。大法風熱怫鬱,因汗當解。今不解者,若裡熱出之於表,因汗而結散熱去,則氣和而愈也。今風熱鬱甚於里,而非出之於表,故雖汗泄,而熱不退,則不能解也。猶陽明證熱甚於里,而日晡潮熱,大汗雖出,熱不退而不能解也,故當大承氣湯下之。
其裡熱也,是以亢則害,承乃制。而今火熱極甚,筋勁急而口噤爾!風熱加之,故驚而搐也。
白話文:
出汗的原因是風熱壅滯於體內嚴重,而表面的熱稍微緩解,毛孔鬆弛,而心火過盛,因此出汗。治療風熱鬱滯的總則,應該是通過出汗來緩解。現在不能解除的原因是,如果內熱發散到體表,通過出汗來消散熱量,那麼氣血和調就會康復。現在風熱鬱滯嚴重於體內,而不是發散到體表,所以即使出汗,熱量也不消退,就無法解除。就像陽明病證,熱度嚴重於體內,而傍晚發熱,大汗雖然出,但熱度不退,不能解除,所以應該以大承氣湯來瀉下治療。
風、熱、燥並郁甚於里,故煩滿而或閟結也。法宜除風散結,寒藥下之,以使鬱滯流通,而後以退風熱、開結滯之寒藥調之,而熱退結散,則風自愈矣。嗚呼!俗醫所治破傷中風,不明淺深,但以辛熱燥藥,任其天命而已!
白話文:
風、熱、濕三氣同時嚴重滯留在身體內部,所以會感到煩躁鬱悶,甚至造成阻塞。治療方法應該清除風氣、化解阻塞,使用寒性藥物通便,讓鬱結不通暢的氣血流動起來,再用寒性藥物退去風熱、疏通阻塞。這樣一來,熱氣消退、阻塞化解,風氣自然就會恢復。唉!那些庸醫治療傷風中風,不懂得病情的輕重深淺,只會使用辛熱燥性的藥物,任由患者聽天由命!
若始覺風熱鬱結於表,而里尚平者可也,或以寒物佐之亦佳。如靈寶丹治風痹,雖用硫磺、鍾乳、木香、桂心之類辛熱,是亦能令開結也,佐以牛黃、腦子、苦參、芒硝之類寒物,以使結散而無復郁也,況至寶丹乃散風熱鬱痹之寒藥也。
白話文:
如果剛開始感覺到表層有風熱鬱結(身體外層有熱氣和毒素),但內裏仍然正常平衡,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用寒性藥物作為輔助,效果會更好。例如,「靈寶丹」用於治療風痹,雖然含有硫磺、鐘乳、木香和桂心等辛熱藥材,但它也能疏通鬱結。輔以牛黃、腦子、苦參和芒硝等寒性藥材,可以讓鬱結散開,減輕阻塞。
特別是「至寶丹」,它是一種散風熱鬱結的良藥,含有寒涼的成分。
凡治風熱結滯,宜戒熱藥過盛,凡破傷中風,宜早令導引摩按,自不能者,令人以屈伸按摩挽之,使筋脈稍得舒緩,而氣得通行,及頻以橛斡牙關,勿令口噤,若緊噤之,則常以橛當之,及頻斡之,勿損牙齒,免致口噤不開,而粥藥不能下也。及風癇之發作者,由熱甚,而風燥為其兼化,涎溢胸膈,燥熱而瘛瘲、昏冒、僵仆也,或驚風者,亦由心火暴甚而制金,不能平木,故風火相搏,而昏冒、驚悸、潮搐也。凡此諸證,皆由熱甚而生風燥,各有異者,由風、熱、燥各微甚不等故也。
白話文:
凡是治療風熱結滯的疾病,要避免使用過於燥熱的藥物。如果是外傷導致的中風,應當及早進行導引、按摩。如果患者不能自行活動,可請人幫助屈伸按摩,讓筋脈略微舒緩,氣血通暢。同時要經常用木楔撐開牙關,防止口齒緊閉。如果口齒緊閉,要用木楔撐開,但要注意不要損傷牙齒,以免口齒緊閉無法張開,影響飲食和藥物的服用。
風癇發作是因熱氣過盛,風氣乾燥所致,導致涎液溢出胸膈,燥熱積結,出現昏迷、神志不清、癱倒等症狀。還有一種叫做驚風的疾病,也是因心火暴盛剋制金氣,無法平息肝氣,導致風火搏結,出現昏迷、驚悸、抽搐等症狀。
以上這些症狀,都是因熱氣過盛產生風燥所致,但具體症狀不同,是由於風、熱、燥的不同程度差異造成的。
所謂中風或筋緩者,因其風熱勝濕而為燥,乃燥之甚也。然筋緩不收而痿痹,故諸膹郁病痿,皆屬金肺,乃燥之化也!如秋深燥甚,則草木痿落而不收,病之象也。是以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夫燥之為病,血液衰少也,而又氣血不能通暢,故病然也。或云筋攣有力,則為實熱,筋緩不收,則為虛寒者;或謂寒主收引,而熱主舒緩,則筋攣為寒,筋緩為熱者:皆誤也。凡治諸風方,通言主療筋脈攣緩,豈分寒熱虛實之異耶!但有微甚而已。
故諸筋攣雖勢惡而易愈也。諸筋緩者,難以平復,明可知也。
白話文:
所謂「中風」或「筋緩」的患者,是因為風熱盛過寒濕,導致身體偏燥,燥熱的程度非常嚴重。筋脈鬆弛無法收縮,就會出現痿痹的症狀,因此所有肌肉萎縮的疾病,都與肺金臟器有關,是燥熱轉化的結果。就像秋天燥氣嚴重,草木就會枯萎掉落,無法收斂,這與病人的症狀類似。同樣的,手得到血液的滋養纔能夠握緊,腳得到血液的滋養纔能夠行走。燥熱的病理,會導致血液衰少,氣血流通不暢,所以才會產生發病。有些人認為筋攣有力的情況是實熱所致,筋緩無力的情況是虛寒所致;有些人則認為寒氣主收縮,熱氣主舒緩,所以筋攣是寒證,筋緩是熱證,但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所有治療風病的方法,通用的原則都是治療筋脈攣縮或鬆弛無力的症狀,哪有分寒熱虛實的區別?只不過症狀的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或云中風為肝木實甚,則大忌臟腑脫泄,若脾胃土氣虛損,則土受肝木鬼賊之邪,而當死也。當以溫脾補胃,令其土實,肝木不能克,乃治未病之法也。所謂似是而非者也。或云脾為中州而當溫者,,亦誤也;所以寒、暑、燥、濕、風、火之六氣,應於十二經絡臟腑也,以其本化,則能補之,相反之者,則能泄之。
白話文:
有人說中風是因為肝氣過剩,因此大忌臟腑虛弱,如果脾胃虛弱,會被肝氣的邪氣侵害,就會死。應該溫補脾胃,讓脾胃強健,肝氣就不能壓制脾胃,這是預防疾病的好方法。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是錯誤的。
另有人說脾胃屬土,應該溫補。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寒、熱、燥、濕、風、火這六種氣候會影響十二經絡和臟腑。只有屬性相應的氣候才能起到滋補的作用,屬性相反的則會導致虛弱。
然脾胃土本濕也,濕氣自甚,則為積飲痞隔,或為腫滿,以藥燥去其濕,是謂瀉其脾胃土之本也;或病燥熱太甚,而脾胃乾涸成消渴者,土濕之氣衰也,宜以寒溫之藥,補陰泄陽、除濕潤燥,而土氣得其平,是謂補其脾土之本也。故仲景言傷寒裡熱太甚,而胃中乾涸煩渴者。
白話文:
脾胃屬土,本來具有濕性。如果濕氣過重,就會形成積飲痞隔,或腫脹。使用燥性的藥物來祛除濕氣,就是瀉脾胃土的本性。或者如果患有過度乾燥發熱的疾病,導致脾胃乾涸而消渴,這是因為土的濕氣衰弱了。應該使用寒溫相濟的藥物,滋陰瀉陽、祛除濕氣滋潤乾燥,使土氣恢復平衡,這就是補脾土的本性。所以仲景說,傷寒內熱過強,而胃中乾涸口渴的人。
急下之,救其胃氣,方用甘草、大黃、芒硝大寒之藥,謂之調胃承氣湯者,達其至理也。
白話文:
採取急下通便的方法來挽救胃部的氣機,方劑中使用了甘草、大黃、芒硝這些大寒之藥,稱為調胃承氣湯,這是符合治療原理的。
所以陰陽異用,而寒濕同性,然土為陰,故異於風、熱、燥也。土為萬物之母,水為萬物之元。故水土同在於下,而為萬物之根本也,地干而無水濕之性,則萬物根本不潤,而枝葉衰矣。《經》言:「動物神機為根在於中」,故食入於胃,而脾為變磨,布化五味,以養五臟之氣,而養榮百骸,固其根本,則胃中水穀潤澤而已。
白話文:
所以陰陽的特性不同,但寒濕的屬性相同。但是土地屬於陰的屬性,所以與風、熱、燥等屬性不同。土地是萬物的母親,水是萬物的基礎。所以水和土都存在於下方,是萬物的根本。如果土地乾燥而沒有水濕的屬性,那麼萬物的根基就會無法滋潤,枝葉就會枯萎。《難經》中說:「動物的生命機制根基在於脾胃。」所以食物在胃中消化後,脾就像磨坊一樣,把五味調理均勻,用來滋養五臟之氣,進而滋養全身,固守根本,那麼胃中的食物就會滋潤潤澤。
亦不可水濕過與不及,猶地之旱澇也,故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受氣皆在於脾胃,土濕潤而已。《經》言,積濕成熱,豈可以溫藥補於濕土也?溫屬春木,正以勝其濕土耳!
白話文:
水濕也不能過多或不足,就像土地的乾旱或洪水一樣。因此,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氣化功能,都依靠脾胃的運化功能,脾胃功能正常,水濕才能平衡。古醫書上說,濕氣積聚會化熱,難道可以用溫熱的藥物來滋養濕熱的脾胃嗎?溫熱藥物屬性屬木,正好可以勝過濕土。
或以臟腑不分六氣,而為假令之濕,一概言陽氣甚而熱為實,陽氣衰而寒為虛者,乃寒熱陰陽之虛實,而非五行興衰克伐之道也!然臟腑經絡,不必本氣興衰,而能為其病,六氣互相干而病也。假令胃寒為虛冷者,是胃中陰水實而陽火虛也,當以溫補胃中陽火之虛。而退其陰水之實,非由胃土本虛,而補其濕也。
白話文:
如果把臟腑病變的原因歸結為六氣,進而假設濕氣導致陽氣旺盛而發熱便是實證,陽氣衰弱而發寒便是虛證,這就將寒熱陰陽的虛實混為一談了,而且不符合五行生剋制化的道理。不過,臟腑經絡的病變不一定是由於本氣的興衰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六氣相互作用造成的。比如,胃寒為虛冷的人,其實胃中陰水偏盛,陽火偏弱,應該溫補胃中的陽火,以消除陰水的過盛,而不是因為胃土本虛而補充濕氣。
夫補瀉脾胃之本者,燥其濕則為瀉,潤其燥則為補。今夫土本濕也,若陽實陰虛,風熱勝其水濕而成燥者,則為水濕衰也,可以退風散熱,養液潤燥,而救其已衰之陰濕,若反以溫補,欲令臟腑而無壅塞。不亦妄謬之甚耶!
白話文:
想要調養脾胃,基本原則是:乾燥的地方需要潤濕,濕潤的地方需要乾燥。現在脾胃本來就屬於濕潤的,如果陽氣太強、陰氣不足,導致風熱過盛,讓水濕變得乾燥了,這就是水濕衰敗的徵兆。此時應該要祛風散熱,滋養津液來潤燥,這樣才能挽救已經衰敗的陰濕。如果反而使用溫熱補益的方法,想要讓臟腑沒有壅塞,豈不是太荒謬了嗎?
或言中風由腎水虛冷者,誤也。蓋陰水既衰,則陽火自甚而熱,豈能反為寒者耶?以證驗之,則為熱明矣。或云中風既為熱甚,治法或用烏附之類熱藥,何也?答曰:欲令藥氣開通經絡,使氣血宣行,而無壅滯也!然亦以消風熱、開結滯之類寒藥佐之,可以制其藥之熱也,若服峻熱藥而熱證轉加者,不可服也。鬱結不通,而強以攻之,則陰氣暴絕而死矣。
故諸方之中,至寶,靈寶丹最為妙藥。
白話文:
有些人說中風是由於腎水虛冷,這是錯誤的。因為陰水既已衰竭,則陽火自然旺盛而炎熱,怎麼會反而成為寒氣呢?以證據驗證,則熱性明顯可見。有人又說中風既然是熱盛,治療方法卻使用烏頭、附子等熱藥,這是為什麼?回答說:目的是讓藥氣貫通經絡,使氣血運行,而不會壅塞。然而也使用消風熱、開結滯等寒藥輔助,可以抑制藥物的熱性。如果服用了大熱藥而熱證加重,則不能再服用了。鬱結不通,而強行攻之,則陰氣驟然耗絕而死。
今詳本草言至寶丹之藥味,合而為一,乃寒藥爾;靈寶丹雖用溫熱之味,而復用寒藥制之,參而為一,亦平藥也。況皆能散風壅、開結滯,而使氣血宣通,怫熱除而愈矣。此方雖有治風之熱藥,當臨時消息,適其所宜,扶其不足,損其有餘。慎不可但以峻熱攻痹,而反絕其已衰之陰氣也。
白話文:
我詳細研究了中藥典籍中記載的至寶丹和靈寶丹。至寶丹的藥方中全是寒性藥物;靈寶丹雖然使用了溫熱藥物,但又用寒性藥物來製衡,綜合起來也是平性藥物。這兩種藥方都能疏散風氣阻滯、打開血脈不通暢,讓氣血通暢、邪熱消除而痊癒。雖然藥方中有一些治療風病的熱性藥物,但使用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適當補充不足的地方,減少過剩的地方。切不可只用強烈的熱藥攻治痹症,反而會耗絕身體本來就虛弱的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