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玄機原病式》~ 序 (1)

回本書目錄

序 (1)

1.

夫醫教者,源自伏羲,流於神農,注於黃帝,行於萬世,合於無窮,本乎大道,法乎自然之理。孔安國序《書》曰: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蓋五典者,三墳之末也,非無大道,但專明治世之道;三墳者,五典之本也,非無常道,但以大道為體,常道為用,天下之能事畢矣。

白話文:

中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伏羲,傳承到神農,由黃帝集大成,經萬世傳承,永無止境。其根源來自於自然法則和大道。

孔安國在《尚書》序言中說:伏羲、神農、黃帝之書稱為「三墳」,所闡述的是大道。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稱為「五典」,所闡述的是常道。

所謂的「五典」,是「三墳」的延伸,並非沒有大道,而是專注於治理世道。而「三墳」,是「五典」的根本,並非沒有常道,而是以大道為體,常道為用,涵括了天下所有的事物。

然而玄機奧妙,聖意幽微,浩浩乎不可測,使之習者,雖賢智明哲之士,亦非輕易可得而悟矣。洎乎周代,老氏以精大道,專為道教;孔子以精常道,專為儒教。由是儒、道二門之教著矣。歸其祖,則三墳之教一焉。儒、道二教之書,比之三墳之經,則言象義理,昭然可據,而各得其一意也。

故諸子百家,多為著述,所宗之者,庶博知焉。

白話文:

然而,中醫養生之道玄妙深奧,聖人(古人)的意圖深遠,廣闊浩瀚,難以捉摸。因此,學習它的人,即使是聰明智慧、品德高尚的人,也不可能輕易地領悟。到了周朝,老子以精深的道理創立了道教;孔子以仁義禮智的常道創立了儒教。由此,儒、道兩家的學說就形成了。追溯其源頭,它們都來自於三墳(上古三部典籍)。儒、道兩家的典籍,與三墳的經典相比,其言辭、象徵、道理和倫理都顯而易見,各有其獨特的主旨。

嗚呼!余之醫教,自黃帝之後,二千五百有餘年,漢末之魏,有南陽太守張機仲景,恤於生民多被傷寒之疾,損害橫夭,因而輒考古經,以述《傷寒卒病方論》一十六卷,使後之學者,有可依據。然雖所論未備諸病,仍為要道,若能以意推之,則思過半矣,且所述者眾,所習者多,故自仲景至今,甫僅千歲,凡著述醫書,過往古者八、九倍矣。夫三墳之書者,大聖人之教也。

白話文:

所以很多學者和思想家,寫了很多書,他們追求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有廣泛的知識。

唉!我的醫學傳承,從黃帝之後已經超過兩千五百年了。漢朝末年的魏國,有南陽太守張機仲景,他憐憫百姓因傷寒病症而喪命的很多,於是研究古代典籍,著述了《傷寒卒病論》十六卷,供後世的學者依據。雖然書中記載的病症不全,但仍是重要的醫學見解。如果能用自己的思考去推廣它,就能知曉更多。而且《傷寒卒病論》內容豐富,自仲景以來,一千多年來,醫書的著述數量已經超過了古代的八九倍。上古三皇時代的書籍,可是聖人的教導啊。

法象天地,理合自然,本乎大道,仲景者,亞聖也。雖仲景之書,未備聖人之教,亦幾於聖人,文亦玄奧,以致今之學者,尚為難焉。故今人所習,皆近代方論而已,但究其末,而不求其本。

白話文:

宇宙法天地,道理相通,遵循大道原理。張仲景,是醫學界亞聖。雖然仲景的醫書不完全,但接近聖人的教導,文風深奧,導致後世學者難以理解。因此,現在人所學習的,多是近代的方論,只探討表象,不追求根源。

況仲景之書,復經晉·王叔和撰次遺方,宋開寶中,節度使高繼沖編集進上。雖二公操心用智,自出心意,廣其法術,雜於舊說,亦有可取。其間或失仲景本意,未符古聖之經,愈令後人學之難也。況仲景之世四升,乃唐、宋之一升,四兩為之一兩;曏者人能勝毒,及多㕮咀,湯劑有異今時之法。故今人未知其然,而妄謂時世之異,以為無用,而多不習焉。

白話文:

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作的《傷寒雜病論》,後來經過晉朝王叔和編輯整理流傳下來,到了宋朝開寶年間,節度使高繼沖又收集整理進獻給皇帝。雖然他們兩人用心良苦,發揮了自己的見解,擴充了書中方法,添加了前人的看法,也有一些可取之處。但是其中有些地方偏離了張仲景的本意,不符合古代醫聖的理論,反而讓後人學習起來更加困難。而且,張仲景當時使用的四升,相當於唐宋時代的一升,四兩相當於現在的一兩。過去的人體質比較強壯,能承受較強的藥力,而且咀嚼食物比較多,煎煮藥劑的方法也和現在不同。因此,現在的人並不瞭解這些情況,卻妄加評論時代不同,認為書中所載方法沒有用,所以很多人不學習這部著作。

惟近世朱奉議多得其意,遂以本仲景之論,而兼諸書之說,編集作《活人書》二十卷。其門多,其方眾,其言直,其類辨,使後學者,易為尋檢施行,故今之用者多矣。然而其間亦有未合聖人之意者,往往但相肖而已。由未知陰陽變化之道,所謂木極似金,金極似火,火極似水,水極似土,土極似木者也。

白話文:

近年來,朱奉議較能理解仲景的論點,於是參考其他醫書,編纂了《活人書》二十卷。這本書論述廣泛,方劑繁多,文辭簡潔,分類清晰,便於後學者查詢和運用,因此現今多有人使用。然而,其中有些內容與聖賢的思想不符,往往只是外觀相似而已。因為沒有理解陰陽變化的規律,也就是所謂「木的極端表現類似金,金的極端表現類似火,火的極端表現類似水,水的極端表現類似土,土的極端表現類似木」的道理。

故《經》曰:「亢則害,承乃制。」謂己亢過極則反似勝己之化也。俗未之知,認似作是,以陽為陰,失其意也。

白話文:

所以《內經》說:「陽氣亢盛會造成傷害,只有陰氣補充才能控制。」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陽氣過於旺盛,就會出現類似別人剋制自己的情況。一般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反而把它當成真的,把陽氣當成陰氣,這就錯解了《內經》的意思。

嗟夫!醫之妙用,尚在三墳,觀夫後所著述者,必欲利於後人,非但矜炫而已,皆仁人之心也,非不肖者所敢當。其間互有得失者,由乎言本求其象,象本求其意,意必合其道,故非聖人,而道未全者,或盡其善也鮮矣。豈欲自涉非道而亂聖經,以惑人志哉。

白話文:

唉!醫學的精妙作用,在古代的三墳就有記載。觀察後代的著述,一定是要讓後人受益,不只是為了炫耀,都是仁慈之士的心意,並不是不肖的人敢承當的。其中有互相優劣的地方,是因為言語原本要表達事物,事物原本要表達意思,意思一定符合道理,所以如果不是聖人,而道理不能完全明白的人,能做到完全的善少之又少。難道是因為想自己走上邪路而擾亂經典,迷惑人們的心志嗎?

自古如祖聖伏羲畫卦,非聖人孰能明其意二萬餘言?至周文王方始立象演卦,而周公述爻,後五百餘年,孔子以作《十翼》,而《易》書方完然。後易為推究,所習者眾,而注說者多。其間或所見不同而互有得失者,未及於聖,竊窺道教故也。易教體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綱五常,醫教要乎五運六氣,其門三,其道一,故相須以用而無相失,蓋本教一而已矣。若忘其根本,以求其華實之茂者,未之有也。

白話文:

自古以來,像祖師爺伏羲畫八卦,除了聖人之外,誰能明白裡面兩萬多字的意思?到了周文王才開始根據象徵創造卦象,周公解說爻辭,再到後來的五百多年,孔子寫了《十翼》,《易經》纔算完備。後來《易經》被拿來推演探究,學它的人很多,註解和解說也很多。其中有些人見解不同,各有得失,這是因為他們還沒達到聖人的境界,只是窺探了道教的門徑而已。易學的體系在於五行八卦,儒學的精髓在於三綱五常,醫學的關鍵在於五運六氣,它們雖然分屬三個門類,但根源於同一種道理,所以互相需要,不會脫節。它們的根本道理是相通的。如果忘記了這個根本,只追求表面的繁華,那是沒有用的。

故《經》曰:「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仙經》曰:「大道不可以籌算,道不在數故也。可以籌算者,天地之數也。若得天地之數,則大道在其中矣。」經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而終於九。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天地運行遵循著陰陽五行的規律,這是宇宙萬物的法則。陰陽五行變化莫測,既是萬物生長的源頭,也是萬物消亡的根基,更是神靈智慧的所在。豈能不瞭解這些規律呢?」《仙經》中說:「天地大道是無法用算術去推算的,因為大道不可以用數字來表示。但我們可以推算天地間的運行規律。如果掌握了天地間的運行規律,那麼大道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經典中也說:「天地間的極致數目,從一到九。數目可以增加到十,可以推論到一百,可以推論到一千,可以推論到一萬,一萬的數量大到無法計算,但其根本只有一個。」

」又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又云:「至數之機,迫迮而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又云:「治不法天之紀,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又云:「不知年之所加,氣之興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由是觀之,則不知運氣而求醫無失者,鮮矣!

白話文:

他又說:「明白事物要領的人,一句話就能概括;不明白要領的人,會迷失在無窮無盡的細節中。」

他又說:「數量的變化非常精微,它到來時可以察覺,它離開時可以追蹤。敬畏它的人會昌盛,輕慢它的人會滅亡。如果私心不依正道,必定會招致天譴。」

他又說:「治療疾病如果不遵循天地的法則,災禍就會來了。」

他又說:「不知道年齡的增長、氣血的盛衰、虛實的變化,就不能算是一個好的醫生。」

今詳《內經·素問》,雖已校正改誤音釋,往往尚有失古聖之意者,於俗聞之,未必不曰,爾何人也,敢言古昔聖賢之非?嗟夫!聖人之所為,自然合於規矩,無不中其理者也!雖有賢哲,而不得自然之理,亦豈能盡善而無失乎?況經秦火之殘文,世本稀少。故自仲景之後,有缺「第七」一卷,天下至今無復得其本。

白話文:

現在仔細研究《內經·素問》,雖然已經校正、改錯並註釋音義,但往往仍然無法傳達古聖賢的原意。一般人聽到,難免會說:「你是什麼人,竟然敢質疑古時候的聖人賢哲?」唉!聖人所做的事,自然符合規範,沒有不符合道理的。就算是有賢德明智的人,如果無法理解自然法則,又怎麼能做得盡善盡美,沒有過錯?更何況經過秦朝焚書坑儒後的殘存典籍,原本就很少。因此,在張仲景之後,就缺失了「第七」卷,天下至今都找不到它的正確本子。

然雖存者,布行於世,後之傳寫鏤板,重重差誤,不可勝舉。以其玄奧而俗莫能明,故雖舛訛,而孰知之!故近代敕勒孫奇,高保衡、林億等校正,孫兆改誤,其序有言曰:「正謬誤者,六千餘字,增注義者,二千餘條。」若專執舊本,以為往古聖賢之書,而不可改易者,信則信矣,終未免泥於一隅。

白話文:

儘管這些中醫古籍得以流傳於世,但經過後人傳抄和刻印,錯誤和偏差層出不窮。由於這些古籍深奧難懂,一般人難以理解,所以即使出現了錯漏,也很少有人能發現。因此,近代以來,由敕勒孫奇、高保衡、林億等人校正,孫兆更正錯誤,他們的序言中提到:「更正的錯誤字句超過六千字,新增的注釋超過兩千條。」如果我們固執地堅持舊版本,認為它們是古代聖賢的著作而不可更改,雖然有道理,但最終還是會陷入狹隘的思維中。

及夫唐·王冰次注序云:「世本紕繆,篇目重迭,前後不倫,文義懸隔,施行不易,披會亦難。歲月既淹,習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別立二名。或兩論併合,而都為一目;或問答未已,而別樹篇題;或脫簡不書,而云世缺。重《合經》而冠《針服》;並《方宜》而為《咳篇》;隔《虛實》而為《逆從》;合《經絡》而為《論要》;節《皮部》而為《經絡》,退《至教》以先《針》。如此之流,不可勝數。

白話文:

唐朝王冰在《素問》序文中說:「《素問》原有的版本錯亂不堪,篇目重複,前後次序混亂,文意不通,很難施行和理解。時光流逝,弊病積習已久,有的篇章重複出現,卻立了兩個不同的名稱。有時候兩個討論合在一起,卻只有一個標題;有時候問答還沒有結束,就另起篇章標題;有時候缺失了部分內容,卻說這些內容缺失已久。將《合經》一篇放在《針服》之前;將《方宜》《咳篇》兩篇合在一起;將《賢實》《逆從》兩篇分開;將《經絡》《論要》兩篇合在一起;將《皮部》一篇中的一部分截取出來,作為《經絡》的一部分;將《至教》放在《針》之前。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簡直多得數不清。

」又曰:「其中簡脫文斷,義不相接者,搜求經論所有,遷移以補其處;篇目墜缺,指事不明者,詳其意趣,加字以昭其義;篇論吞併,義不相涉,缺漏名目者,區分事類,別目以冠篇首;君臣請問,義理乖戾者,考較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錯簡碎文,前後重迭者,詳其旨趣,削去繁雜,以存其要,辭理秘密,難粗論述者,別撰《玄珠》,以陳其道。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

白話文:

如果書中出現文段簡略、意思不通順的地方,就應該查閱相關經典文獻,尋找合适的內容來補充;如果篇章目錄缺失、事件描述不清楚,就應該仔细推敲其意旨,添加字詞來阐明意思;如果篇章內容混杂、意义毫不相关,缺少明确的名称,就应该区分事类,添加标题来区分篇章;如果君臣之间的问答,逻辑矛盾,就应该考究尊卑关系,添加内容来完善意思;如果文字错乱、前后重复,就应该仔细分析其意旨,删去繁杂部分,保留关键内容;如果内容晦涩难懂,难以概括阐述,就应该另外撰写《玄珠》来阐述其道理。凡是添加的字詞,都用朱笔标注,以便区分古今,避免混淆。

」然則豈但僕之言哉!設若後人或怒王冰、林億之輩,言舊有訛謬者,弗去其注,而惟攻其經,則未必易知而過其意也。

白話文:

然而,豈僅是我一個人的說法?假設後人或者憤怒王冰、林億之流,說我以前的註解有錯誤的,不刪去他們的註解,而只攻擊經典,那麼就不一定容易理解經典的本意了。

然而王冰之注,善則善矣,以其仁人之心,而未備聖賢之意。故其注或有失者也。由是校正改誤者,往往證當王冰之所失,其間不見其失,而不以改證者,不為少矣。雖稱校正改誤,而或自失者,亦多矣。嗚呼!不惟注未盡善,而王冰遷移加減之經,亦有臆說,而不合古聖之意者也。

白話文:

王冰的註解,好的固然好,但由於他過於仁慈,未能完全理解聖賢的思想,因此他的註解難免有疏漏。因此,那些校正和改正錯誤的人,往往能夠證明王冰理解錯誤的地方,然而那些沒有發現王冰失誤,因而未能提出修正的地方,也不少。儘管號稱校正和改正錯誤,但他們自己有失誤的地方也很多。唉!不只是王冰的註解不夠完善,王冰對經文所做的刪減和改動,也有很多是臆測之辭,與古聖賢的原意不符。

雖言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既傳於世,即世文,皆為墨字也。凡所改易之間,或不中其理者,使智哲以理推之,終莫得其真意,豈知未達真理,而不識其偽所致也。近世所傳之書,若此說者多矣。然而非其正理,而欲求其真意者,未之有也,但略相肖而已。雖今之經與注,皆有舛訛,比之舊者,則易為學矣。

白話文:

雖然說凡是添改的字都用紅色標注,但流傳於世後,世上的書籍仍然是黑色的墨字。凡是改動的地方,或者有些人不符合道理的,讓聰明有智慧的人用道理推敲,最終也無法得到真實的意義。難道不知道因為沒有達到真實的道理,才會不認識其中偽造的原因嗎?近代流傳的書籍中,像這樣說法的很多。然而不是正理,卻想要追求其真實意義的人,沒有這樣的。只是大概相似罷了。雖然現在的經書和注釋都有錯誤,但與以前的相比,則更容易學習了。

若非全元起本,及王冰次注,則林億之輩,未必知若是焉,後之知者多因之也。今非先賢之說者,僕且無能知之,蓋因諸舊說,而方入其門,耽玩既久,而粗見得失。然諸舊失,而今有得者,非謂僕之明也;因諸舊說之所得者,以意類推,而得其真理,自見其偽,亦皆古先聖賢之道也。僕豈生而知之者哉!

白話文:

如果不是全元(唐朝醫家)的註解,以及王冰(宋朝醫家)的補充註解,像林億這樣的人,恐怕根本不會知道這些。後世那些知識淵博的人,大多是因為這些註解纔有所瞭解的。現在那些否定前人說法的人,我暫時還不能理解他們的說法。我是因為研究各種舊的說法,才得以入門,探究許久之後,才開始粗略地看出哪些說法對,哪些說法錯。雖然前人的說法有錯,但現在能得到正確結論,並非是我聰明,而是因為我沿著前人的思路,運用思維類比,纔得到正確的道理。至於錯誤的地方,自然就能看出其偽謬,這同樣也是古聖先賢們的道理。我怎麼可能是天生就明白這些道理的呢?

夫別醫之得失者,但以類推運氣造化之理,而明可知矣。觀夫世傳運氣之書多矣,蓋舉大綱,乃學之門戶。皆歌頌鈐圖而已,終未備其體用,及互有得失,而惑人志者也。況非其人,百未得於經之一二,而妄撰運氣之書,傳於世者,是以矜己惑人,而莫能彰驗,致使學人不知其美,俾聖經妙典,日遠日疏,而習之者鮮矣。悲夫!世俗或以謂運氣無徵,而為惑人之妄說者。

白話文:

其他醫家若要理解運氣造化的道理,只要類比推演即可明白。我們可以觀察到,世世代代相傳的運氣書籍雖然很多,但這些書籍只是概述大綱,是瞭解這門學問的入門書。這些書籍往往只是歌頌理論,沒有仔細探討運氣的具體運用,而且彼此之間還有得失優缺點,容易使人迷失。

況且不是這方面的人才,對經典瞭解不到十分之一二,卻妄自撰寫運氣書籍,流傳於世。這種做法只能是自鳴得意,迷惑他人,而沒有辦法得到驗證。因此,後人無法瞭解運氣的妙用,導致聖經中的精妙道理日漸生疏,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少。這真是令人遺憾!世人往往認為運氣沒有根據,是惑人之言。

或但言運氣為大道玄機,若非生而知之則莫能學之者。由是,學者寡而知者鮮。設有攻其本經,而復有注說雕寫之誤也,況乎造化玄奧之理,未有比物立象以詳說者也。

白話文:

有些人只說運氣是高深莫測的醫學原理,如果不是生來就知道,就無法學習。因此,學習這方面的人很少,懂得的人也少。就算有人鑽研《黃帝內經》這種基礎經典,又會遇到注釋和書寫的差錯。更何況造化玄妙的道理,從來沒有辦法用具體的事物或形象來詳盡說明。

僕雖不敏,以其志慕茲道,而究之以久,略得其意,惜乎天下尚有未若僕之知者。據乎所見,而輒伸短識,本乎三墳之聖經,兼以眾賢之妙論,編集運氣要妙之說。十萬余言,九篇三部,勒成一部,命曰《內經運氣要旨論》,備見聖賢之妙用。然妙則妙矣,以其妙道,乃為對病臨時處方之法,猶恐後學未精貫者,或難施用。

白話文:

雖然我資質愚鈍,但我志向仰慕醫道,並潛心鑽研許久,略微領悟其中奧妙。可惜世間仍有不如我明瞭的人。根據我所見所聞,我鬥膽提出淺見。依據《三墳》等聖賢經典,結合諸位賢者的精妙論述,歸納出氣運的要訣。這部書稿共十萬餘字,分為九篇三冊,輯成一部,取名為《內經運氣要旨論》,詳細闡述了聖賢的妙用。這部書的理論雖然精妙,但它的妙道只適合用於針對不同疾病的臨時處方。我擔心後輩學者未能透徹理解,可能難以靈活運用。

覆宗仲景之書,率參聖賢之說。推夫運氣造化自然之理,以集傷寒雜病脈證方論之文,一部三卷,十萬余言,目曰《醫方精要宣明論》。凡有世說之誤者,詳以此證明之,庶令學者,真偽自分,而易為得用。

白話文:

研讀了仲景的著作,並參照聖賢的學說。推究運氣造化的自然規律,編撰了《傷寒雜病脈證方論》,共三卷,十餘萬字,取名為《醫方精要宣明論》。凡是有世俗傳說中的錯誤,都以仲景的著作作為依據,詳細地加以辨正,以便讓學者們能夠辨別真偽,更方便地運用。

且運氣者得於道同,蓋明大道之一也。觀夫醫者,唯以別陰陽虛實,最為樞要,識病之法,以其病氣歸於五運六氣之化,明可見矣。謹率《經》之所言,二百餘字,兼以語辭,二百七十七言,緒歸五運六氣而已。大凡明病陰陽虛實,無越此法。雖已並載前之二帙,復慮世俗多出妄說,有違古聖之意。

白話文:

運氣學源自《黃帝內經》,是中醫學術的精華。

醫者重視判別陰陽、虛實的病症,這至關重要。而辨識疾病的方法是將症狀歸因於五運六氣的變化,這一點不難理解。

我謹遵《黃帝內經》所述,加上自己的註解,共計四百餘字,全部歸納於五運六氣。

凡是判別疾病的陰陽虛實,都離不開這個方法。雖然在前面的兩卷中已經寫過,但我擔心世人多有妄言,違背古聖的本意。

今特舉二百七十七字,獨為一本,名曰《素問玄機原病式》。遂以比物立象,詳論天地運氣造化自然之理二萬餘言,仍以改證世俗謬說。雖不備舉其誤,其意足可明矣;雖未備論諸疾,以此推之,則識病六氣陰陽虛實,幾於備矣。蓋求運氣言象之意,而得其自然神妙之情理。

白話文:

現在特別選取了二百七十七個字,獨立成一篇文章,取名為《素問玄機原病式》。然後以類比的方式建立象形,詳細地論述了天地運行的氣運和自然生成的事理,共兩萬多字。又用來糾正世俗流傳的錯誤說法。雖然沒有把所有的錯誤都列舉出來,但其中表達的意思已經足夠明白了;雖然沒有全面論述所有的疾病,但根據這些道理推論,就能大致明白六氣、陰陽、虛實等致病因素。最終目的是探求氣運和象形的含義,從而掌握其自然而微妙的道理。

《易》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老子》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蓋由規矩而取方員也。夫運氣之道者,猶諸此也。嗟夫!僕勉述其文者,非但欲以美於己而非於人,矜於名而苟於利也,但貴學者易為曉悟,而行無枉錯耳。如通舉《內經運氣要旨論》及《醫方精要宣明論》者,欲令習者求其備也。

其間或未臻其理者,幸冀將來君子以改正焉。但欲同以宣揚古聖之妙道,而普救後人之生命爾。

白話文:

《周易》上說:「寫字不能表達完意思,說話不能表達完意境。設立卦象來表達隱藏的情感,寫下解釋文字來表達卦象的意義,變通卦象的意義,使其普遍適用。動用卦象,藉由舞蹈來表達神意。」《老子》上說:「不出門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就能看到天地之道。知道的越多,理解的反而越少。」這都是因為從規矩中尋找方圓的緣故啊。運轉氣機的方法,跟這些道理是一樣的。唉!我努力將這些道理寫成文章,不只希望能對自己有幫助,也能幫助他人,因為我重視名聲,但也不貪求利益。我只希望學習的人能更輕鬆瞭解道理,而且不會有偏差錯誤罷了。例如把《內經運氣要旨論》和《醫方精要宣明論》全部舉出來,就是希望有心學習的人能得到更全面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