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玄機原病式》~ 二、六氣為病 (3)
二、六氣為病 (3)
1. (總綱)
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
白話文:
各種乾澀、枯竭、粗糙、開裂的情況,都屬於燥的範疇。(燥屬陽明燥金,是肺和大腸的氣候表現)
2. (分述)
(澀)
澀:物濕則滑澤,干則澀滯,燥濕相反故也。如遍身中外澀滯,皆屬燥金之化,故秋脈濇。濇,澀也。或麻者,亦由澀也,由水液衰少而燥澀,氣行壅滯,而不得滑澤通利,氣強攻衝而為麻也。如平人抑其手足,則真氣頓行之甚,而澀滯壅礙不得通利而麻。亦猶鼓物之象也,其不欲動者,動則為陽。
白話文:
澀: 濕潤的東西會光滑,乾燥的東西會粗糙。這是因為乾燥和濕潤屬性相逆。例如,全身皮膚粗糙乾燥,都與燥金之氣的影響相關,因此秋天的脈象會比較弱。弱,就是澀的意思。或者出現麻木感,也是由乾燥引起的。因為水液不足而導致乾燥粗糙,氣血運行受阻,無法順暢通利,氣血強行衝撞,就會引起麻木。就像用力按壓手腳,會使真氣突然猛烈運行,但因為過度阻塞而無法通暢,於是就會出現麻木感。就像鼓動東西一樣,本來不想動,但動起來就會成為陽。
使氣行之轉甚,故轉麻也。俗方治麻病,多用烏、附者,令氣行之暴甚,以故轉麻。因之衝開道路,以得通利,藥氣盡則平,氣行通而麻愈也。然六氣不必一氣獨為病,氣有相兼,若亡液為燥,或麻無熱證,即當此法;或風熱勝濕為燥,因而病麻,則宜以退風散熱、活血養液、潤燥通氣之涼藥調之,則麻自愈也。治諸燥澀,悉如此法。
(枯涸)
白話文:
促進氣血運行會加劇麻木症狀,所以麻木症狀會轉移。傳統民間治療麻木的方法,大多使用烏頭、附子等藥材,目的在於劇烈促進氣血運行以轉移麻木症狀。這樣一來,氣血就會衝開阻塞的管道,恢復通暢。藥效耗盡後,氣血通暢,麻木症狀自然就會好轉。
但是,引起麻木症狀的不一定是單一氣機,可能會有多種氣機共同作用。例如,津液不足導致燥熱,或者麻木症狀沒有發熱的表現,就可以使用這種方法。或者,風熱勝過濕氣導致燥熱,進而引發麻木,則應該使用清熱散風、活血養液、滋潤燥熱、疏通氣機的涼性藥物來調理,麻木症狀就會自行痊癒。治療各種乾燥、澀滯的症狀,都適用這種方法。
枯,不榮王也。涸,無水液也。干,不滋潤也。勁,不柔合也。春秋相反,燥濕不同故也。大法,身表熱為熱在表,渴飲水為熱在裡。身熱飲水,表裡俱有熱;身涼不渴,表裡俱無熱。《經》所不取火化渴者,謂渴非特為熱。如病寒吐利,亡液過極,則亦燥而渴也;雖病風熱,而液尚未衰,則亦不渴。
白話文:
「枯」是指枯萎,失去了生機。 「涸」是指乾涸,沒有水液。 「幹」是指乾燥,不滋潤。 「勁」是指僵硬,不柔軟。
春秋兩季氣候變化很大,濕度和乾旱狀況不同。
中醫治療原則:身體表面發熱為「熱在表」,口渴想喝水為「熱在裡」。如果既發熱又口渴,說明表裡都熱;如果身體不熱也不渴,說明表裡都沒有熱。
《黃帝內經》中說「火化」而口渴的人,並不一定都是因為熱。比如寒症引起嘔吐腹瀉,體液損耗過多,也會導致乾燥和口渴;雖然風熱病,但體液還沒有衰竭,也不會口渴。
豈可止言渴為熱而否為寒也?夫燥渴之為病也。多兼於熱。故《易》曰:燥萬物者,莫熯乎火。今言渴為燥,則亦備矣。如大法身涼不渴,為表裡俱無熱,故不言為寒也。謂表裡微熱,則亦有身不熱而不渴者,不亦宜乎!
(皴揭)
白話文:
怎麼能只說口渴是熱的,而否定它可能是寒的?要知道,燥渴這種病症,很多時候都伴隨著熱證。所以《周易》中說:使萬物乾燥的,沒有比火更厲害的了。現在我們說口渴是燥火引起的,這個說法也是有根據的。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和表裡都很涼爽,沒有口渴,這說明表裡都沒有熱證,所以不用說是寒證。如果說表裡有輕微的熱證,那麼也會有身體不熱但口渴的情況,這不是很正常嗎?
皴揭:皮膚啟裂也。乾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天地相反,燥濕異用。故燥金主於緊斂,所以秋脈緊細而微。濕土主於縱緩,所以六月其脈緩大而長也。如地濕則縱緩滑澤,干則緊斂燥澀,皴揭之理,明可見焉。俗云皴揭為風者,由風能勝濕而為燥也。《經》言: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
白話文:
皴揭:皮膚乾裂。乾屬天,故屬燥金;坤屬地,故屬濕土。天地相反,燥濕作用不同。所以燥金具有收斂作用,因此秋季脈象緊細微弱。濕土具有舒展作用,因此六月脈象緩大而長。如同土地濕潤時舒展光滑,乾燥時緊縮粗糙,皴揭的道理由此可見。俗話說皴揭是因為風,是因為風能剋制濕氣而生燥氣。《經典》記載:厥陰經絡所到之處,為風府,為璺啟。
由風勝濕而為燥也。所謂寒月甚而暑月衰者,由寒能收斂,腠理閉密,無汗而燥,故病甚也。熱則皮膚縱緩腠理疏通而汗潤,故病衰也。或以水濕皮膚,而反喜皴揭者,水濕自招風寒故也。
白話文:
風邪勝過濕邪,就會化為燥邪。之所以在寒冷的月份病情會加重,而在炎熱的月份會減輕,是因為寒氣能收斂氣血,讓皮膚毛孔閉合,不通汗而燥,所以病情會加重。而熱氣則會讓皮膚鬆弛,毛孔通暢,並出汗濕潤,所以病情會減輕。
有的人皮膚濕潤,但卻反而喜歡讓皮膚乾裂剝落,這是因為水濕自己會招致風寒的緣故。
3. (總綱)
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徹清冷,癥,瘕,㿗疝,堅痞腹滿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白話文:
各種疾病所產生的體液,清澈寒冷,導致腫瘤、結聚、疝氣、腫脹、腹脹、急痛、腹瀉清白便,吃飯後不覺得餓,嘔吐和腹瀉腥臭之物,身體屈伸不靈活,氣息逆亂,大便困難,這些症狀都屬於寒邪的影響。(足太陽寒水為腎和膀胱之氣)
4. (分述)
(水液澄徹清冷)
澄徹清冷:湛而不渾濁也。水體清淨,而其氣寒冷,故水穀不化,而吐利清冷,水液為病,寒也。如天氣寒,則濁水自澄清也。
(癥)
白話文:
澄澈清冷:
湛:水清澈,沒有混濁。
水體清澈,但氣息寒冷,導致食物不能消化,嘔吐和腹瀉時排出清澈的液體,這主要是水液過多,導致寒氣入侵。
就像天氣寒冷時,渾濁的水自然會變得清澈一樣。
癥:腹中堅硬,按之應手,謂之癥也。《聖惠方》謂:「癥,猶徵也。」然水體柔順而今反堅硬如地,亢則害,承乃制也。故病濕過極則為痓,反兼風化制之也;風病過極則反燥,筋脈勁急,反兼金化制之也;病燥過極則煩渴,反兼火化制之也;病熱過極,而反出五液,或為戰慄惡寒,反兼水化制之也。其為治者,但當瀉其過甚之氣,以為病本,不可反誤治其兼化也。
白話文:
癥狀: 腹中堅硬如石,用手按壓有明顯觸感,這就是癥。正如《聖惠方》所說:「癥,就是徵兆。」然而水性柔軟,如今卻堅硬如地,過亢就會帶來危害,所以需要用反向性質來制衡。
病濕太過會形成痓,加上風元素的影響而得到控制;風病太過會變乾,筋脈緊張強直,加上金元素的影響而得到控制;病燥太過會口渴煩躁,加上火元素的影響而得到控制;病熱太過,就會出現體液外洩、惡寒發抖等症狀,加上水元素的影響而得到控制。
治療時,只需針對過剩的氣質進行瀉除,針對病症本身治療,而不應該錯誤地治療其兼併的性質。
然而兼化者,乃天機造化,抑高之道,雖在渺冥恍惚之間,而有自然之理,亦非顯形而有氣也。病雖為邪,而造化之道在其中矣。夫五行之理,甚而無以制之,則造化息矣。如風木旺而多風,風大則反涼,是反兼金化制其木也。大涼之下,天氣反溫,乃火化承於金也。夏火熱極而體反出液,是反兼水化制其火也。
白話文:
然而,兼化(指陰陽五行相互轉化)是天地間自然的法則,是一種難以捉摸的造化之道。雖然它隱藏在玄妙朦朧之中,但依然有其自然的法則,並非顯現形體而具有氣息。疾病雖然是由邪氣引起,但造化之道也在其中。
五行之間的道理,如果過於極端而無法控制,那麼造化之道就會終止。例如,木行旺盛而導致風多,風力過大就會轉為寒冷,這是陰陽五行中金行化制木行的表現。在極寒之後,天氣反而溫暖,這是火行承接金行化育的結果。夏季火熱到極點而身體反而出汗,這是水行化制火行的表現。
因而濕蒸雲雨,乃土化承於水也。雨濕過極,而兼烈風,乃木化制其土也。飄驟之下,秋氣反涼,乃金化承於木也。涼極而萬物反燥,乃火化制其金也。因而以為冬寒,乃水化承於火也。寒極則水凝如地,乃土化制其水也。凝凍極而起東風,乃木化承土而周歲也。凡不明病之標本者,由未知此變化之道也。
(瘕)
白話文:
因此,濕氣上升形成雲雨,是因土的性質歸屬於水。雨水極為豐沛,加上狂風,是因木的性質壓制土。狂風暴雨後,秋季天氣轉冷,是因金的性質歸屬於木。天氣極冷,萬物變得乾枯,是因火的性質壓制金。因此,凜冬寒冷,是因水的性質歸屬於火。天氣極寒,水凝結凍結如地面,是因土的性質壓制水。凍結極甚,然後颳起東風,是因木的性質歸屬於土,如此一年週而復始。凡是不明瞭疾病的本質和標誌的,是因為不知道這種自然變化的道理。
瘕:腹中雖硬,而忽聚忽散,無有常准,故《聖惠方》云:瘕,猶假也。以其病瘕未成癥也。《經》注曰: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內凝而成瘕也;一云腹內結病也。《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注曰:小腸熱已移入大腸,兩熱相搏,則血溢而為伏瘕也。血澀不利,則月事沉滯而不行,故云虙瘕為沉。
白話文:
瘕:在腹中雖然堅硬,但會忽聚忽散,沒有固定的準則。因此,《聖惠方》說:瘕,猶如假病。因為它的病症還沒有形成確定的癥狀。《經》注說:血液不流通,又寒又薄,所以血液在體內凝結成瘕;另一種說法是腹內結塊成病。《經》上說:小腸的熱力移到大腸,會形成虙瘕、沉。注釋說:小腸的熱力已經移入大腸,兩股熱力相互搏擊,就會使血液溢出,形成隱藏性的瘕。血液運行不暢,就會導致月經停滯,所以說虙瘕也稱為沉。
「虙」與「伏」同。「瘕」一為「疝」,傳寫誤也。然則《經》言瘕病亦有熱者也,或陽氣鬱結,怫熱壅滯,而堅硬不消者,非寒癥瘕也,宜以脈證別之。
(㿗疝)
白話文:
「虙」和「伏」是同一個字。「瘕」有一個寫作「疝」,這是抄寫時產生的錯誤。但《素問》中提到,瘕病也有屬於熱性的,可能是陽氣鬱結,虛火壅滯,導致堅硬不消,這不是寒性瘕病,應該根據脈象和症狀進行辨證。
㿗疝:少腹控卵,腫急絞痛也。寒主拘縮故也。寒極而土化制之,故腫滿也。《經》言「丈夫㿗疝,」謂陰器連少腹急痛也,故言「婦人少腹腫,」皆肝足厥陰之脈也。《經》注曰:「寒氣聚而為疝也。」又按《難經》言,五臟皆有疝,但脈急也。注言:脈急者,寒之象也。
白話文:
疝氣:
疝氣是指下腹部脹痛,疼痛劇烈,絞痛的病症。
病因:
寒氣導致肌肉收縮,因此會產生疼痛。寒氣過甚時,脾胃會受寒氣侵襲而虛弱,因此出現腫脹。
經文記載:
《黃帝內經》中說:「男子的疝氣」,是指陰莖連接下腹部的疼痛。因此,又說「婦女的下腹部腫脹」,都是肝臟和足厥陰經脈的問題。
注釋:
注釋中說:「寒氣聚集就會形成疝氣。」
《難經》記載:
《難經》中說,五臟都會產生疝氣,但脈搏急促是疝氣的徵兆。注釋中說:脈搏急促是寒氣的表現。
然寒則脈當短少而遲,今言急者,非急數而洪也,由緊脈主痛,急為痛甚,病寒雖急,亦短小也。所以有痛而脈緊急者,脈為心之所養也,凡六氣為痛則心神不寧,而緊急不得舒緩,故脈亦從之而見也。欲知何氣為其痛者,適其緊急相兼之脈而可知也。如緊急洪數,則為熱痛之類也。
白話文:
當寒邪侵犯身體時,脈象應該是短小而緩慢的。現在所說的「急」,並不是指脈搏跳得又急又快且洪大,而是由於緊脈主痛,而「急」則表示疼痛劇烈。雖然病寒會導致疼痛加劇,但脈象仍然是短小而緩慢的。
因此,脈象既緊又急的人,是因為脈象受心神所養。當六氣造成疼痛時,心神就會不安定,脈象就會緊又急,不得舒緩,因而脈象也呈現緊又急的狀態。
想要知道是哪種氣邪導致疼痛,可以觀察脈象中緊又急的程度。例如,如果脈象既緊又急、洪大且跳動快速,則表示為熱痛所致。
又《經》言:「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煩冤而痛,出白蠱。」注言:「少腹痛,溲出白液也,一作客熱內結,銷爍脂肉,如蟲之食,故名白蠱也。」然經之復言熱為疝瘕,則亦不可止言為寒,當以脈證別之。
(堅痞腹滿急痛)
白話文:
中醫典籍《內經》上說:「脾臟的能量傳遞到腎臟後,就會產生一種叫做疝瘕的疾病,症狀是少腹疼痛、小便混濁。注釋說:「少腹疼痛,伴隨著小便中有白色液體排出,還有一種說法是客熱在體內凝結,消耗了脂肪肉質,就像蟲子啃食一樣,所以叫做白蠱。」但是,《內經》又提到疝瘕是由於熱造成的,所以也不能只說是寒症。應該根據脈象和臨牀表現來區分。
堅痞腹滿急痛:寒主拘縮,故急痛也。寒極則血脈凝冱反兼土化制之,故堅痞而腹滿也。或熱鬱於內,而腹滿堅結痛者,不可言為寒也。
(下利清白)
下利清白:水寒則清淨明白也。
(食已不飢)
白話文:
嚴重的腹脹疼痛:寒氣會導致肌肉痙攣收縮,因此會劇烈疼痛。寒氣極強時,會導致血脈凝固,同時也會受到屬土的脾胃剋制,因此會出現堅硬的腫塊和腹脹。但如果腹脹堅硬疼痛是由於內部熱氣鬱結造成的,那就不能說是寒氣引起的。
食已不飢:胃熱則消穀善飢,故病寒則食雖已而不飢也,胃膈潤澤而無燥熱故也。或邪熱不殺穀,而腹熱脹滿,雖數日不食而不飢者,不可言為寒也。由陽熱太甚而鬱結,傳化失常,故雖不食而亦不飢。亦猶病熱雖甚,而無困倦,病愈而始困無力,由實熱之氣去也。
(吐利腥穢)
白話文:
吃過飯後不覺得餓:胃熱容易消耗食物,因此感到飢餓。當身體受寒時,即使吃飽了也不會覺得餓,這是因為胃部滋潤、沒有燥熱。有時候,邪熱並不會破壞食物,而是造成腹部脹痛,即使好幾天不吃東西也不會餓。這並不是因為受寒,而是因為陽氣過盛而鬱結,導致消化異常,所以即使不吃東西也不會餓。就好像發熱很嚴重時,卻不會感到疲倦。等到病情好轉後,才會開始感到疲倦無力,這是因為實熱之氣已經消退了。
吐利腥穢:腸胃寒而傳化失常。我子能制鬼賊,則已當自實。故寒勝火衰金旺而吐利腥穢也。腥者,金之臭也;由是熱則吐利酸臭,寒則吐利腥穢也。亦猶飯漿,熱則易酸,寒則水腥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
白話文:
噁心嘔吐、大便帶有腥臭:是由於腸胃寒冷,導致食物消化吸收異常。我的孩子(指君火)能夠抑制邪氣,如果君火不足,則邪氣就會作祟。因此,寒邪勝過火熱,金氣旺盛,就會導致噁心嘔吐、大便帶有腥臭。腥臭是金氣的氣味;因此,熱盛的時候噁心嘔吐、大便帶有酸臭味,寒盛的時候噁心嘔吐、大便帶有腥臭味。這就像米飯和菜湯,熱的時候容易變酸,冷的時候會有腥味。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陰水主於清淨,故病寒則四肢逆冷,而禁止堅固,舒捲不便利也。故冬脈沉短以敦,病之象也。或病寒尚微,而未致於厥逆者,不可反以為熱。或熱甚而成陽厥者,不可反以為病寒也。然陰厥者,元病脈候,皆為陰證,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未嘗見於陽證也。
白話文:
肢體屈伸不順暢,並且僵硬麻木:陰水主清淨,因此寒病會導致四肢冰冷,並且僵硬麻木,無法舒展。所以冬天的脈搏沉細短促而且緊實,這是寒病的徵兆。或者寒病還比較輕微,還沒有到僵硬麻木的程度,不能因此就認為是熱病。或者熱病過於嚴重導致陽厥,也不能因此就認為是寒病。然而陰厥是元病脈象,都屬於陰證,身體發涼不渴,脈搏緩慢細微,從未見於陽證。
其陽厥者,元病脈證,皆為陽證,熱極而反厥,時復反溫,雖厥而亦煩渴譫妄,身熱而脈數也。若陽厥極深,而至於身冷,反見陰脈微欲絕者,此為熱極而欲死也。俗皆妄謂變成陰病,且曰陰陽寒熱反變而不可測也。乃取陽主於生、陰主於死之說,急以火艾熱藥,溫其表裡,助其陽氣,十無一生。
白話文:
發陽厥的原因,其基本病機和脈證表現,均屬陽證,由於體內熱氣極盛而導致厥冷,時而復溫,雖然厥冷,但同時伴有煩躁口渴、神志不清和身體發熱,脈象也數數跳動。如果陽厥證發展到極其嚴重,以至身體冰冷,反而脈象微弱欲絕,這是體內熱氣極盛將要死亡的徵兆。一般人都錯誤地認為這是轉變成了陰證,並且說陰陽寒熱相反變化,無法預測。於是遵從「陽氣主生,陰氣主死」的說法,急忙用艾灸和熱藥,溫熱其體表和體內,幫助陽氣,結果十個中大概有九個都會死亡。
俗因之以為必死之證,致使舉世大懼陰證,而疑似陰者,急以溫之,唯恐救之不及,而反招暴禍。豈知熱病之將死者,鮮有逃於此證也。
白話文:
一般人往往以為這是必死的證狀,導致所有人非常害怕陰證,而只要是疑似陰證的,就急著用溫熱的方法治療,深怕救治不及,反而導致嚴重災禍。哪知道患有熱病將要死掉的人,很少能逃過這證狀。
殊不知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陰陽以平為和,而偏為疾。萬物皆以負陰抱陽而生,故孤陰不長,獨陽不成;陽氣極甚而陰氣極衰,則陽氣怫鬱;陰陽偏傾而不能宣行,則陽氣蓄聚於內,而不能營運於四肢,則手足厥冷,謂之陽厥。故仲景曰:「熱深則厥亦深,熱微則厥亦微。
白話文:
不知道陰陽平衡纔是道理,偏於陰或陽就會生病。陰陽平衡纔是和諧,偏向一方就會生病。所有事物都是既有陰又有陽而產生,所以只有陰不會長大,只有陽不會相成;陽氣過盛而陰氣過衰,則陽氣會鬱結;陰陽失衡而不能運行,則陽氣會積聚在體內,而不能運轉到四肢,這樣就會手腳冰冷,稱為「陽厥」。所以仲景說:「熱氣嚴重則厥也嚴重,熱氣輕微則厥也輕微。」
」又曰:「厥當下之,下後厥愈。」為以除其里之熱也。故病熱甚則厥,又以失下則熱甚,而反為陰證,非反變為寒病。
白話文:
他又說:「發燒應該瀉下,瀉後發燒會好。」因為這樣可以清除體內的熱氣。所以發燒嚴重才會發冷,又因為沒有瀉下導致發燒加重,反而變成陰證,而不是變成寒證。
夫病之傳變者,謂中外、上下、經絡、臟腑,部分而傳受為病之邪氣也。非寒熱陰陽之反變也。法曰:陰陽平則和,偏則病。假令陽實陰虛,為病熱也,若果變而為寒,則比之熱氣退去,寒欲生時,陰陽平而當愈也,豈能反變之為寒病乎?
白話文:
疾病的傳變,是指邪氣在身體的內外、上下、經絡、臟腑等部位傳遞變化,導致疾病。這並非寒熱陰陽之間的轉變。醫經上說: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偏頗則生病。假設陽氣實而陰氣虛,就會導致熱病。如果這種熱氣真的轉變成寒氣,那麼這就相當於熱氣消退,寒氣將要生發的時候,陰陽平衡,本應痊癒,怎麼可能反轉成寒性疾病呢?
然雖《瘧論》言「陰勝則寒,陽勝則熱」者,謂裡氣與邪熱並之於表,則為陽勝而發熱也。表氣與邪熱並之於里,則為陰勝而寒慄也。由表氣虛而裡氣熱,亢則害,承乃制,故反戰慄也。大抵本熱,非病寒也!
白話文:
雖然《瘧論》中說「陰氣盛盛就會發冷,陽氣盛盛就會發熱」,這是指體內的正氣和外來的邪熱同時侵襲表層,會導致陽氣過盛而發熱。而體表的正氣和外來的邪熱同時侵襲內部,就會導致陰氣過盛而發冷顫。如果表氣虛弱,而內部有熱邪,熱邪就會過度亢盛,從而損害人體,所以就會出現反戰慄的症狀。總的來說,瘧疾的本質是發熱,而不是發冷。
或傷寒病,寒熱往來者,由邪熱在表而淺,邪惡其正,故惡寒也;邪熱在裡而深,邪甚無畏,物惡其極。故不惡寒而反惡熱也。表裡進退不已,故為寒熱往來也。此氣不並於表裡。故異於瘧而寒熱微也。皆熱傳於表裡之陰陽,而非病氣寒熱之陰陽反變也。
或病熱而寒攻過極,陽氣損虛,陰氣暴甚而反為寒者,雖亦有之,因藥過度而致之,非自然寒熱之反變也。
白話文:
當出現傷寒症狀,寒熱交替時,是因為邪熱在表層較輕微,邪氣侵犯人體正氣,所以會感覺惡寒。邪熱深入內部時較嚴重,邪氣強大無所顧忌,身體會極度不適。因此不會惡寒,反而會惡熱。表裏之間的邪氣不斷進退,導致寒熱交替。這種情況的寒熱不屬於表裡同時發作。因此與惡性間日熱不同,寒熱症狀較輕微。都是因為邪熱傳入表裏陰陽所致,並非人體寒熱陰陽的異常變化。
夫六氣變亂而為病者,乃相兼而同為病。風熱燥同,多兼化也。寒濕性同,多兼化也,性異而兼化者有之,亦已鮮矣。
白話文:
當六種外邪(風、寒、暑、濕、燥、火)侵犯人體時,它們可以同時影響人體,導致疾病。例如:
- 風、熱、燥這三種外邪性質相似,容易同時存在。
- 寒、濕這兩種外邪性質相似,容易同時存在。
此外,性質不同的外邪也有可能同時存在,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或制甚而兼化者,乃虛象也。如火熱甚而水化制之,反為戰慄者,大抵熱甚,而非有寒氣之類也。故渴為熱在裡,而寒戰反渴引飲也。又如以火鍊金,熱極而反化為水。雖化為水,止為熱極而為金汁,實非寒水也。
白話文:
如果(某個徵候)過於嚴重,同時又出現相反的徵兆,這是假象。例如,火熱過於嚴重而因水化解而出現戰慄,這其實是因為火熱過於劇烈,而非有寒氣。所以,口渴是因為熱在體內,而寒戰反而會引起口渴。又如用火煉金,金在過於高溫下會熔化成水。儘管熔化成水,但這水只是因為過熱而形成的金屬液體,實際上並非寒冷的水。
或燥熱太甚而腸胃鬱結,飲冷過多而痞隔不通;留飲不能傳化,浸潤而寒極蓄於胃中。燥熱太甚,鬱於胸腹而䐜脹滿,煩渴不已,反令胃膈冷痛,嘔噦漿水,而水漿難下。欲止其渴而強飲於水,則滿、痛、嘔噦轉甚,而渴亦不止。不強飲之,則煩渴不可以忍,令人煩冤悶絕,而但欲死。若誤治之,即死不治,亦為難已。
白話文:
如果燥熱過於嚴重,導致腸胃壅塞;飲用過多冷飲,則會使胸膈不通暢。這些未經消化的飲液無法被身體吸收,積聚在胃中,形成寒性。
燥熱過盛,鬱結在胸腹,會導致腹脹、煩渴不止,反而令胃部感到寒冷疼痛,嘔吐酸水,而且水液難以下嚥。
如果想要止渴而勉強喝水,則會加重腹脹、疼痛、嘔吐,而口渴也不會止息。如果不勉強喝水,則煩渴難耐,令人感到煩悶、絕望,甚至想要死去。
如果誤診誤治,可能會導致死亡;即使沒有死亡,也難以痊癒。
每用大承氣湯熱服,下咽而腸胃鬱結痞隔,即得宣通,而留飲傳化浸潤,則寒濕散去,腸胃之外,得其潤澤,熱退而煩渴、滿痛、嘔噦遂止,須臾得利而已矣。
白話文:
每次服用大承氣湯後,熱騰騰地嚥下去,腸胃的阻塞暈脹感就會被疏通,積蓄在體內的液體得到化解和滋潤,寒濕之氣便會散去。腸胃以外的部位得到滋潤,發熱、口渴、腹脹疼痛、嘔吐等症狀也會隨之消失。不久後就能通便排泄。
然而病諸氣者,必有所因,病本熱而變為寒者,實亦鮮矣。大凡陽實則脈當實數,而身熱煩渴,熱甚則為陽厥,至極則身冷脈微,而似陰證,以致脈絕而死。故陽病見陰脈者死,謂其脈近乎絕也。病雖熱甚而不已,則必須厥冷而脈微,以至身冷脈絕而死矣。
白話文:
不過,患有各種氣證的人,必定有其成因。病原本是熱證而轉變為寒證的情況,事實上很少見。一般來說,陽氣實則脈象應當實數,且身體發熱口渴,熱證嚴重則會導致陽厥,到了極點就會身體發冷,脈象細微,看起來像陰證,以至於脈搏消失而死亡。所以,陽證卻出現陰脈的人會死亡,這是因為他的脈象已經接近消失。即使病證熱性嚴重且持續不斷,也必須出現四肢厥冷,脈象細微,以至於身體發冷,脈搏消失而死亡的狀況。
或病本熱勢太甚,或按法治之不已者,或失其寒藥調治,或因失下,或誤服熱藥,或誤熨、烙、熏、灸,以使熱極而為陽厥者,以承氣湯之類寒藥下之,熱退而寒得宣通,則厥愈矣。慎不可用銀粉、巴豆性熱大毒丸藥下之,而反耗陰氣,而衰竭津液,使燥熱轉甚,而為懊憹、喘滿、結胸,腹痛下利不止,血溢血泄,或為淋閟發黃,驚狂譫妄。諸熱變證不可勝舉;由此為破癥瘕堅積之藥,非下熱養陰之藥也。
古人謂治傷寒熱病,若用銀粉、巴豆之類丸藥下之,則如刀劍刃人也!
白話文:
若疾病本身熱勢過於嚴重,或者按照方劑治療卻效果不佳,或者在治療時遺漏了寒性藥物,或者由於下藥失誤,或者誤服熱性藥物,或者誤用熨、烙、燻、灸等方法,導致熱氣極盛,形成陽厥症,此時應使用承氣湯等寒性藥物進行攻下治療。這樣做可以讓熱退,寒得舒展,厥證也就會痊癒。
注意,不能使用銀粉、巴豆等性質辛熱的大毒丸藥攻下,因為這會反過來耗傷陰氣,損耗津液,使燥熱進一步加重,導致懊憹(煩躁不安)、喘滿、結胸、腹痛、下利不止、血溢血瀉,甚至淋漓不順、發黃、驚狂、譫妄等變證。
這些熱邪導致的變證多種多樣,難以一一列舉。由此可知,承氣湯等藥物是破癥瘕堅積的藥物,而不是攻下熱邪、滋養陰氣的藥物。
及嘗有陽厥,而尚不下,以至身冷脈微而似陰證,反誤以熱藥投之,病勢轉甚,身冷脈微而欲絕,唯心胸微暖,昏冒不知人事而不能言,主病者或欲以暖藥急救其陽,恐陽氣絕而死也。答曰:此因熱極失下反又溫補而致之,若又以熱藥助其陽氣,則陰氣暴絕,陽氣亦竭而死,陽氣何由生也?
白話文:
古文:
及嘗有陽厥,而尚不下,以至身冷脈微而似陰證,反誤以熱藥投之,病勢轉甚,身冷脈微而欲絕,唯心胸微暖,昏冒不知人事而不能言,主病者或欲以暖藥急救其陽,恐陽氣絕而死也。
曾經有一名患者患有陽厥,但是沒有好轉,反而出現了身體發冷、脈搏微弱的陰症狀。醫師誤以為是熱症,給予熱性藥物治療,導致病勢加重,患者身體更加發冷,脈搏微弱到幾乎消失,只有心胸部位微熱,神志不清,無法言語。主治醫師考慮使用溫熱藥物急救患者的陽氣,擔心陽氣耗盡而死亡。
回答:
這是由於過度使用熱性藥物導致陽氣過盛,無法下行所致,再使用熱藥幫助陽氣,會使陰氣急速耗盡,陽氣也會枯竭而死亡。陽氣從何而生呢?
或又曰:何不急下之?答曰:此陽勝伐陰,而陰欲先絕,則陽亦將竭矣。於此時而下之,則陰陽俱絕而立死矣。不救亦死。但及於期則緩而救之,則當以寒藥養陰退陽,但不令轉瀉,若得陰氣漸生則可救也。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不趕快把那些藥瀉下去?回答:因為這是一種陽氣過盛的情況,會壓制陰氣,如果陰氣先絕,那麼陽氣也會衰竭。此時如果瀉下去,那麼陰陽都會絕滅,患者就會立刻死亡。如果不瀉也會死。因此,只能等適當時機,慢慢而緩和地救治,方法是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滋養陰氣,抑制陽氣,但不要讓它過度瀉下。如果陰氣逐漸生長,那就可以救治了。
宜用涼膈,一服則陰氣可以漸生。何以知之?蓋以候其心胸溫暖漸多,而脈漸生爾。終日三服,其脈生至沉數而實,身表復暖,而唯厥逆,與水善飲,有時應人之問,譫妄而舌強難言,方以調胃承氣湯下之,獲汗而愈;所謂寒藥反能生脈,而令身暖者,由陽實陰虛,欲至於死,身冷脈微,今以寒藥養陰退陽,而復不至於死故也。
白話文:
建議使用清熱瀉火的涼膈散。服用一劑後,陰氣會逐漸產生。如何得知?因為會感到心胸逐漸溫暖,脈象也逐漸顯現。整天服三劑,脈象會變為沉數而有力,身體表面也會重新溫暖,但仍然怕冷、口渴,有時能應答別人的詢問,但會胡言亂語且舌頭僵硬難以說話。此時使用調胃承氣湯瀉下,出汗後便會痊癒。所謂寒藥反而能夠生脈,讓身體變暖,是因為陽氣實、陰氣虛,快要死亡,身體冰冷脈象微弱。現在使用寒藥滋陰降陽,就不會死亡了。
大凡治病,必先明其標本。標,上首也,本,根元也。故《經》言:先病為本,後病為標。標本相傳,先以治其急者。又言: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故病氣為本,受病經絡臟腑謂之標也。夫標本微甚,治之逆從,不可不通也。故《經》言:「知逆與從,正行無問,明知標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陰陽之逆從標本之謂道也。」斯其理歟?
白話文:
在治療疾病時,首先必須搞清楚標和本。標是表面的,本是根本的。所以《黃帝內經》說:先發生的病是本,後發生的病是標。標和本之間是相互轉化的,治療時應先治療最緊急的。又說:六氣是本,三陰三陽是標,所以病氣是本,受到病氣影響的經絡臟腑就是標。標和本的輕重不同,治療方法也就不同,這是不能不知道的。所以《黃帝內經》說:「知道什麼是逆和從,正確的治療就無需多問;明確了標和本,治療十次就有十次見效;不知道標和本,就等於胡亂治療。陰陽的逆從就是標本的道理。」這就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