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二 (4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4)

1. 經絡上第五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所以經脈能決死生虛實百病,不可不明。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十二經脈所屬,肺為手太陰經也。中焦當胃中脘,在臍上四寸之分。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故手太陰脈發於此。

凡後手三陰經,皆自內而出也。按,十二經者,即營氣也。營行脈中,而序必始於肺經者,以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以行陰陽,而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故十二經以肺經為首循序相傳,盡於足厥陰肝經,而又傳於肺,終而復始,是為一周。)下絡大腸,(絡,聯絡也。

當任脈水分穴之分,肺脈絡於大腸,以肺與大腸為表裡也。按,十二經相通,各有表裡,凡在本經者皆曰「屬」,以此通彼者皆曰」絡」,故在手太陰則曰「屬肺」、「絡大腸」,在手陽明則曰「屬大腸」、「絡肺」,彼此互更,皆以本經為主也。下文仿此。)還循胃口,(還,復也。

循,巡繞也。自大腸而上,復循胃口。)上膈,屬肺,(膈,膈膜也。人有膈膜,居心肺之下,前齊鳩尾,後齊十一椎,周圍相著。所以遮膈濁氣,不使上熏心肺也。屬者,所部之謂。)從肺系橫出腋下,(肺系,喉嚨也。喉以通氣,下連於肺。膊之下,脅之上曰「腋」,腋下即中府之旁。

)下循臑內,(膊之內側,上至腋,下至肘,嫩耎白肉曰「臑」。天府、俠白之次也。臑,音儒,又奴刀切。)行少陰、心主之前,(少陰,心經也。心主,手厥陰經也。手之三陰,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也。)下肘中,循臂內,臂膊之交曰「肘中」,穴名尺澤。肘下曰「臂」,內,內側也。

行孔最、列缺、經渠之次。上骨下廉,入寸口,(骨,掌後高骨也。下廉,骨下側也。寸口,關前動脈也,即太淵穴處。)上魚,循魚際,(手腕之前,大指本節之間,其肥肉隆起,形如魚者,統謂之「魚」。寸口之前,魚之後曰魚際穴。)出大指之端。(端,指尖也,即少商穴。

手太陰肺經止於此。)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支者,如木之有枝,此以正經之外而復有旁通之絡也。臂掌之交曰腕,此本經、別絡從腕後上側列缺穴直出次指之端,交商陽穴而接乎手陽明經也。)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大腸為手陽明經也。

大指次指,即食指之端也,穴名商陽。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故手陽明脈發於此。凡後手三陽經皆然。)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廉,上側也。凡經脈陽行於外,陰行於內,後諸經皆同。循指上廉,二間、三間也。合谷,穴名。兩骨,即大指次指後歧骨間也,俗名虎口。

白話文:

經絡上第五

人一生下來,首先形成精氣,精氣充足後腦髓才發育。骨骼是人體的支架,經脈是運行氣血的通道,筋腱使身體強韌,肌肉像牆壁一樣保護著內臟,皮膚堅實,毛髮茂盛。食物進入胃裡,經脈暢通,氣血才能運行。所以經脈能決定人的生死、虛實以及各種疾病,不可不知曉。

肺經(手太陰肺經)的經脈,起始於中焦(胃的上脘部,在肚臍上四寸處)。手三陰經皆從內臟出發,所以手太陰經也從此開始。後面的手三陰經,都是從內向外循行的。十二經脈就是營氣運行的路線。營氣在經脈中運行,而循行順序一定始於肺經,這是因為脈氣流經全身,最後都歸於肺,肺主管全身的氣血,調和陰陽,五臟六腑都依靠肺氣的供給,所以十二經脈以肺經為起始,依次相連,直到足厥陰肝經,然後再回到肺經,周而復始,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

接著往下連接大腸(與大腸相連)。肺經與大腸經互為表裡關係。十二經脈互相聯繫,各有表裡,在經脈本經上的部分稱為「屬」,連接其他經脈的部分稱為「絡」,所以手太陰肺經「屬肺」、「絡大腸」,手陽明大腸經「屬大腸」、「絡肺」,互相聯絡,但以本經為主。以下以此類推。

然後再回到胃部,向上經過膈膜,屬於肺經(與肺相連)。膈膜位於心肺之下,前面與鳩尾相齊,後面與第十一椎骨相齊,周圍互相連接,能阻擋濁氣向上熏蒸心肺。從肺部(喉嚨)橫向穿過腋下,沿著手臂內側下行,經過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之前(手三陰經中,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到達肘窩,沿著手臂內側下行,經過孔最、列缺、經渠穴,到達手腕後高骨下緣,進入寸口(太淵穴),到達魚際,從大拇指尖端(少商穴)結束。

肺經的分支,從手腕後面直達食指內側,到達食指尖端。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的經脈,起始於食指尖端(商陽穴)。手三陽經都從手走頭,所以手陽明經從這裡開始。後面的手三陽經都是這樣。沿著食指外側,經過合谷穴(位於大拇指與食指間),這兩塊骨頭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