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六 (40)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0)

1. 經終

十二經脈之終,(十二經脈,即十二臟之氣也。終者,氣盡之謂。)太陽脈之終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戴者,戴於上也,謂目睛仰視而不能轉也。反折,腰脊反張也。瘛者,筋之急也。瘲者,筋之緩也。絕汗者,暴出如油,不能收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絡腦,下項挾脊,抵腰中,下至足之小趾。

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臂上肩,其支者,循頸上頰。至目之外眥,故其為病如此。然太陽為三陽之表,故主色白。汗出,其色白絕皮,乃絕汗,絕汗則終矣。亦主表之謂。瘛,音熾。瘲,音縱。)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睘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手足少陽之脈,皆入於耳中,亦皆至於目銳眥,故為耳聾、目睘也。睘者,直視如驚貌,因少陽之系絕,不能旋轉,故至此也。膽者筋其應,少陽氣絕,故百節皆縱也。木之色青,金之色白,金木相賊,則青白先見。此少陽之死候也。睘,音瓊。)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

(手足陽明之脈,皆挾口入目,故為口目動作而牽引歪斜也。聞木音則惕然而驚,是陽明善驚也。詈罵不避親疏,是陽明妄言也。黃者,土色外見也。上下經盛,謂頭頸手足陽明之脈,皆躁動而盛,是胃氣之敗也。不知疼痛,謂之不仁,是肌肉之敗也。此皆陽明氣竭之候。)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手少陰氣絕則血敗,足少陰氣絕則色如炲,故面黑也。腎主骨,腎敗則骨敗,故齒根不固,長而垢也。手少陰之脈,下膈絡小腸,足少陰之脈,絡膀胱,貫肝膈,故為腹脹閉,上下不通,則心腎隔絕,此少陰之終也。)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足太陰脈,入腹屬脾,故為腹脹閉;手太陰脈,上膈屬肺,而主呼吸,故為不得息。

脹閉則升降難,不得息則氣道滯,故為噫為嘔,嘔則氣逆於上,故為面赤;不逆則痞塞於中,故為上下不通。脾氣敗則無以制水,故黑色見於面;肺氣敗則治節不行,故皮毛焦而終矣。)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

(手厥陰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足厥陰肝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其下者,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故為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等病,又舌者,心之官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木,故甚則舌卷卵縮,而厥陰之氣終矣。)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手足六經,各分表裡,是十二經也。)

白話文:

經終

十二經脈的終結(十二經脈,也就是十二臟腑之氣。終結,是指氣息耗盡的意思)。太陽脈的終結症狀是:眼睛向上翻視無法轉動、腰脊反弓、肌肉時而緊繃時而鬆弛,臉色發白,突然大量出汗,汗出即死。(眼睛向上翻視無法轉動,是指眼球向上看而不能轉動。腰脊反弓,是指腰背部反向彎曲。肌肉緊繃,是指肌肉僵硬。肌肉鬆弛,是指肌肉無力。突然大量出汗,是指汗水像油一樣大量湧出,無法停止。)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眼角內側),上行至額頭,交會於頭頂,進入腦絡,下行至頸項,沿脊柱而下,到達腰部,最後到達足小趾。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外側,沿著手臂上行至肩膀,一部分經絡循行頸部上行至面頰,到達目外眥(眼角外側),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病症。然而,太陽經是三陽經中最外表的經脈,因此主要表現為臉色發白。汗水湧出,顏色發白,浸透皮膚,這就是突然大量出汗,突然大量出汗就代表生命終結。這也是太陽經脈主表證的表現。

少陽經終結的症狀是:耳聾,全身關節都鬆弛,眼睛直視像受驚嚇一樣,無法轉動眼球,這種症狀出現一天半就會死亡,死亡前先臉色青,然後變白才死亡。(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都經過耳中,也到達目銳眥(眼角),所以會出現耳聾、眼睛直視的症狀。眼睛直視像受驚嚇一樣,是指眼睛直視前方,像受驚嚇一樣的表情,因為少陽經的氣血阻滯,眼球不能轉動,所以出現這種症狀。膽經與筋脈相關,少陽經氣血耗盡,所以全身關節都鬆弛。木色為青,金色為白,金木相剋,所以會先出現青白色。這是少陽經死亡的徵兆。)

陽明經終結的症狀是:口眼歪斜,容易受驚嚇,胡言亂語,臉色發黃,四肢經脈充盈,感覺不到疼痛,就會死亡。(手足陽明經脈,都經過口腔和眼睛,所以會出現口眼歪斜。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受驚,這是陽明經容易受驚嚇的表現。不分對象地辱罵,這是陽明經胡言亂語的表現。黃色,是土的顏色外顯。四肢經脈充盈,是指頭頸手足陽明經脈,都躁動充盈,這是胃氣衰敗的表現。感覺不到疼痛,是指肌肉衰敗。這些都是陽明經氣血耗盡的徵兆。)

少陰經終結的症狀是:臉色發黑,牙齒變長且污垢,腹部脹滿不通,上下不通而死。(手少陰心經氣血耗盡則血液敗壞,足少陰腎經氣血耗盡則面色像火燒一樣,所以臉色發黑。腎主骨,腎臟衰敗則骨骼衰敗,所以牙齒鬆動,變長且污垢。手少陰心經的經脈,下行至膈肌,與小腸相通,足少陰腎經的經脈,與膀胱相通,貫穿肝臟和膈肌,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不通,上下不通,則心腎隔絕,這是少陰經終結的表現。)

太陰經終結的症狀是:腹部脹滿不通,呼吸困難,容易打嗝嘔吐,嘔吐則氣逆,氣逆則臉色發紅,不氣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臉色發黑,皮膚乾燥而死亡。(足太陰脾經的經脈,進入腹部屬於脾臟,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不通;手太陰肺經的經脈,上行至膈肌屬於肺臟,並且主呼吸,所以會出現呼吸困難。脹滿不通則氣機升降困難,呼吸困難則氣道阻塞,所以容易打嗝嘔吐,嘔吐則氣逆於上,所以臉色發紅;不氣逆則氣機停滯,所以上下不通。脾氣衰敗則不能制約水液,所以臉色發黑;肺氣衰敗則氣機運行失常,所以皮膚乾燥而死亡。)

厥陰經終結的症狀是:內熱,咽喉乾燥,小便頻數,心煩,嚴重時舌頭捲曲,陰囊收縮而死亡。(手厥陰心包經的經脈,起於胸中,屬於心包絡,下行至膈肌,與三焦相通,足厥陰肝經的經脈,沿喉嚨後面,上行至面頰,下行至大腿內側,進入陰毛中,經過生殖器,所以會出現內熱、咽喉乾燥、小便頻數、心煩等症狀,而且舌頭是心的官竅,肝主筋,筋匯聚於生殖器,經絡與舌頭相連,所以嚴重時舌頭捲曲,陰囊收縮,這是厥陰經氣血耗盡的表現。)

這些都是十二經脈衰敗的表現。(手足六經,各有表裡,合稱十二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