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卷六 (38)
卷六 (38)
1. 死期
脾土畏木,故死於甲、乙。)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足少陰者,腎也。腎屬水,故為冬脈,腎主骨,故腎氣絕則骨先死,其症在骨肉不相親附,則齒長而垢,精髓不能濡潤,則發枯無澤也。腎水畏土,故死於戊、己。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木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肝氣絕者筋先死,其症則唇青舌卷而卵縮囊拳也。肝木畏金,故死於庚、辛。)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即三日而之膂、膀胱也。)五日身體重;(五日而上之心,血脈傷,身體重痛。重字下疑有一痛字。)六日不已死,(心復傳肺也。)冬夜半後,夏日昳。(醜、未司濕土之化,氣通於胃,失守則死,理之自然。)膀胱病小便閉,(膀胱為津液之府也。
)五日少腹脹,腰脊痛,胻痠,(即五日而至腎也。)一日腹脹,(即一日而之小腸也。)一日身體痛;(即一日而之心,腑傳臟也。心主血脈,故為身體痛。)二日不已死,(心病不已,必又傳金臟,故死。)冬雞鳴,夏下晡。(醜、未時也,土能剋水,故膀胱之病畏之。
)諸病以死是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上文相傳死期,各有遠近,蓋其臟有要害,氣有虛實也。倉公曰:能谷者過期,不能谷者不及期。正此之謂,既有死期,不可刺矣。)間一臟止及至三四臟者,乃可刺也。(間三四臟者,皆非以次相傳者也,治之則愈,故可用針刺之。
此云「可刺」、「不可刺」,即前所云「可與治」、「不可與治」同義也。)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手太陰者,肺也。肺主皮毛,故其氣絕則津液去於皮節,而症在爪枯毛折也,肺金畏火,故危於丙、丁。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手少陰者,心也。心主血脈,故心脈絕則血先死,其症在髦色不澤而面黑如漆也,心火畏水,故危於壬、癸。髦,音毛,發也。)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足太陰者,脾也。脾主肌肉,故脾氣絕則肉先死,其症在人中滿而舌萎唇反也。
白話文:
死期
三日內背部脊椎肌肉疼痛,小便不通,五天內全身沉重;六天內仍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天半夜之後,夏天日落時分死亡。膀胱疾病導致小便不通,五天內小腹脹痛,腰脊痠痛;一天內腹脹,一天內全身疼痛;兩天內仍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天雞鳴時分,夏天午後死亡。各種疾病導致死亡的過程各有不同,這些都有其死亡時間,不可針灸治療;如果疾病只傳播到三四個臟腑,則可以針灸治療。所謂「可刺」、「不可刺」,與「可與治」、「不可與治」意思相同。
手太陰經氣絕,則皮膚乾燥焦枯;手少陰經氣絕,則脈搏不通,面色黑如漆炭;足太陰經氣絕,則肌肉無力,嘴唇舌頭萎縮;足少陰經氣絕,則骨骼枯萎;足厥陰經氣絕,則筋脈斷裂。五臟經氣全部絕,則眼球轉動,之後神志不清,很快就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