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卷三 (1)
卷三 (1)
1. 經絡下第五
十五別絡者,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此下即十五絡穴也。不曰絡而曰別者,以本經由此穴而別走鄰經也。手太陰之絡名列缺,在腕後一寸五分上側分肉間,太陰自此別走陽明者。其太陰本經之脈,由此直入掌中,散於魚際也。
白話文:
十五條別絡,其中手太陰肺經的別絡名叫列缺,從腕骨上方分開的間隙開始,與手太陰肺經主脈相並,直接進入掌中,散佈於魚際穴。(以下為十五絡穴名。之所以稱為「別」而不是「絡」,是因為本經從此穴分散走往鄰近經絡。手太陰肺經的別絡名為列缺,位於腕後一寸五分的上側分肉間,肺經從此處分散走往陽明大腸經。至於肺經本身的經脈,則從此直接進入掌中,散佈至魚際穴。)
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脈不見,自列缺至陽谿見者,俗謂之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千金翼》謂陽脈逆,反大於氣口三倍者是也。)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㰦,小便遺數,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掌後高骨為手銳骨。實為邪熱有餘,故手銳掌熱。欠㰦,張口伸腰也。
白話文:
有的人脈象上寸關尺三部脈搏不見,只有從列缺穴到陽谿穴之間有脈搏,一般稱之為「反關脈」。這是因為正經脈氣虛弱,而絡脈卻氣血充盈。《千金翼方》中說陽經之氣運行逆亂,在氣口穴處的脈搏比正常情況大三倍,就是反關脈的表現。
反關脈出現時,實證表現為手背發熱,手掌灼熱;虛證表現為欠伸、小便頻繁。取反關脈時,在手腕內側向上半寸處,另外走行於陽明經上。(手掌後方凸出來的高骨就是手銳骨。實證是邪熱過多,所以手背發熱,手掌灼熱。欠伸是指張開嘴伸展腰部。)
虛因肺氣不足,故為欠㰦及小便遺而且數。體倦則呻,志倦則㰦也。治此者取列缺,實可瀉之,虛可補之。諸經准此。半寸,當作寸半,此太陰之絡,別走陽明,而陽明之絡曰偏歷,亦入太陰,以其相為表裡,故互為注絡以相通也。他經皆然。㰦,音去。)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
白話文:
人體虛弱導致肺氣不足,因此容易出現氣短、小便失禁且頻尿的症状。身體疲倦就會發出呻吟,精神疲倦就會氣短。治療這種情況可以用列缺穴,實證可以瀉之,虛證可以補之。其他經絡也以此類推。半寸,應該改為寸半,這是太陰經的絡脈,另行走向陽明經,而陽明經的絡脈叫做偏歷,也進入太陰經,因為它們互為表裡,所以彼此有絡脈相通。其他經絡也是如此。氣短,讀音為去聲。手少陰經的別支,叫做通里,在手腕上緣向上直行一寸半,循經脈進入心臟,連接舌根,並屬於目系。
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手少陰之絡名通里,在腕後一寸陷中,別走手太陽者也。此經入心下膈,故邪實則支膈,謂膈間若有所支而不暢也。其支者上系舌本,故虛則不能言,當取通里以治之也。)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
白話文:
正氣充足時,隔膜會感到舒展,氣血不足時就會覺得隔膜被卡住,說不出話來。隔膜穴位於手掌後一寸處,與太陽經絡相連。通裏穴位於手腕後一寸處的陷中,與手太陽經絡相連。這條經絡通向心和隔膜,所以氣血盛衰都會影響隔膜,導致隔膜不適。隔膜不適時,會影響舌頭根部,導致氣血不足,進而出現失聲。治療時,應取通裏穴。內關穴是手少陰經的支脈,位於手腕二寸處,在兩條肌筋之間。
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也。(手厥陰之絡名內關,在掌後去腕二寸兩筋間,別走手少陽者也。此經繫心包,絡心系,又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故邪實則心痛,虛則頭強不利也。皆取內關以治之。)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
白話文:
在手少陰經的循行路線上,經過心包,並與心繫相連接。如果實證,就會出現心痛;如果虛證,則會表現為頭部強痛難忍。取穴位的方法是在兩根筋之間。(手少陰經的絡脈名稱為內關,位於手掌後方,距離腕關節兩寸,在兩根筋之間,另外還可以與手少陽經相通。這條經脈通常通向心包,與心繫相連,並且出於耳後,與少陽經完骨穴相合,所以邪氣實證時候就會出現心痛,虛證時就會出現頭部強痛不適。可以用內關穴來治療。手少陰經的別脈,名稱為支正,上行於腕關節五寸,內注少陰經,其別脈向上延伸,與頭部耳後、肩部及後腦相連。
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也。(手太陽之絡名支正,在腕後五寸,走臂內側,注手少陰者也。此經走肘絡肩,故邪實則脈絡壅滯而節弛肘廢,正虛則血氣不行,大則為肬,小則為指間痂疥之類,取之所別,即支正也。肬,音尤,贅瘤也。)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膈,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手太陽經盛實時,節就會鬆弛,肘關節廢用,虛弱時則會產生腫瘤,小的就像手指上的痂或疥瘡,這些都是取穴的依據。(手太陽經的絡脈名叫支正,在手腕後五寸的地方,沿手臂內側走行,通到手少陰經。此經循行肘部,絡於肩,所以邪氣盛實,脈絡就會壅塞,節就會鬆弛,肘關節廢用;正氣虛弱,血氣不通,嚴重的會形成腫瘤,輕微的會形成手指間的痂瘡或疥瘡之類的病症,取穴的依據就是支正穴。腫瘤,音尤,就是贅瘤。)
手陽明經的別支,名叫偏歷,離手腕三寸處,分出太陰經,其分出的那支絡脈上行至手臂,通過肩髃穴,上達頰車穴偏於齒側,其分出的另一支絡脈進入耳中,與宗脈相合。實證時會產生齲齒、耳聾,虛證時會出現牙齒怕冷、痺痛、膈肌不適,這些都是取穴的依據。
(手陽明之絡名偏歷,在腕後三寸上側間,別走手太陰者也。按,本經筋脈,皆無「入耳」、「上目」之文,惟此別絡有之。宗脈者,脈聚於耳目之間者也。齲齒,蠹病也。此經上曲頰偏齒,入耳,絡肺,下膈,故實則為齒齲耳聾,虛則為齒寒內痹而膈。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偏歷。
白話文:
手陽明經的支脈稱為偏歷,位於手腕後方三寸上面的側面,與手太陰經相交。
需要注意的是,本經的筋脈都沒有「進入耳朵」、「上升到眼睛」的記載,只有這個支脈有。宗脈是指匯聚在耳目之間的脈絡。
齲齒是一種蛀牙疾病。這個經絡從上而下經過曲頰和偏齒,進入耳朵,與肺相連,穿過膈肌,所以實證會導致牙齒腐爛和耳聾,虛證會導致牙齒寒冷內痹和膈氣鬱結。
治療這種疾病,應該取其支脈偏歷的穴位。
齲,耳雨切。)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也。(手少陽之絡名外關,在腕後二寸兩筋間,別走手厥陰心主者也。此經繞臂,故為肘攣及不收之病。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外關。)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去踝七寸,別走少陰。
白話文:
齲齒疼痛源於齲洞。(齲洞存在於)牙齒根管與 牙周之間。(牙齒)根管之外沒有疼痛感。(牙齒) 牙冠部位(疼痛)源於牙髓。
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足太陽之絡名飛揚,在足外踝上七寸,別走足少陰者也。此經起於目內眥,絡腦,行頭背,故其為病如此。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飛揚。鼽,音求,鼻塞也。)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
**實證:**鼻塞、頭部和背部疼痛。
-
**虛證:**鼻塞伴有流鼻血。這些區別來自於穴位的不同取穴部位。
-
飛揚穴是足太陽絡脈的分支,位於足外踝上方七寸,又與足少陰經相通。此經從眼內眥開始,絡腦,經行頭部和背部,所以其病理表現為頭部和背痛。治療此病,應取穴於足少陰絡脈的分支飛揚穴。(鼽,音同「求」,指鼻塞。)
-
光明穴是足少陽絡脈的分支,距離足外踝五寸,又與厥陰經相通,下絡足跗。實證表現為腳麻,虛證表現為痿弱不能站立。治療此病,應取穴於足少陽絡脈的分支光明穴。
(足少陽之絡名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別走足厥陰者也。此經下絡足跗,故為厥,為痿躄,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光明。躄,音璧,足不能行也。)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瘁喑,實則狂癲,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少陽經的絡脈稱為光明,在外腳踝上五寸處,分走足厥陰經。 因為這條經絡下行與足厥陰經相連,所以稱為「腠」,也稱作「腠腠」。治療此處的疾病,應取其分出的光明穴。腠,音同「淹」,表示足部無法行走。
足陽明經的別脈,稱為豐隆,在膝蓋外側八寸處,分走太陰經。 這條別脈沿著脛骨外側緣向上,與頭頸部的經絡相連,匯集各條經絡的氣血。下行與喉嚨相連。
豐隆穴出現病氣逆亂的現象,會導致喉嚨發炎腫脹,氣喘不止。 實證則會發狂,虛證則足部不能收縮,肌肉萎縮。治療時,應取豐隆穴的別脈。
(足陽明之絡名豐隆,在外踝上八寸,別走足太陰者也。此經循喉嚨,入缺盆,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而喉嗌缺盆為諸經之孔道,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而為病如此。治之者,當取所別之豐隆也。)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陽明經的絡脈叫豐隆穴,位於外腳踝上方八寸,與足太陰經相連。
這條經絡循行於喉嚨,進入缺盆(也就是下巴),而胃是五臟六腑的「大海」,而喉嚨和缺盆則是各條經絡的孔道。所以,各條經絡的氣彙集於此,下絡喉嚨而致病。治療時,應取其分出的豐隆穴。
足太陰經的絡脈叫公孫穴,位於大腳趾節後一寸,與足陽明經相連。
這條絡脈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就會霍亂,實證則腸中有劇烈疼痛,虛證則腹脹鼓氣。治療時,應取其分出的公孫穴。
(足太陰之絡名公孫,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別走足陽明者也。厥氣者,脾氣失調而或寒或熱,皆為厥氣;逆而上行,則為霍亂。本經入腹,屬脾入胃,故其所病如此。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公孫也。)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
白話文:
足太陰經的絡脈名為公孫 ,位於腳大拇指根部後一寸處,內連足陽明經。所謂的「厥氣」,就是脾氣失調導致寒熱不調的狀況,逆向上行就會形成霍亂。足太陰經的氣血入腹後,屬於脾經又屬於胃經,所以此經所導致的疾病也與此相關。治療此類疾病,應該取絡脈公孫穴。
足少陰經的別絡名為大鐘 ,位於腳踝後側繞過腳跟,內連足太陽經。其別絡與經氣一同上行,貫穿心包,外連腰脊。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也。(足少陽之絡名大鐘,在足跟後骨上兩筋間,別走足太陽者也。前十二經脈,言本經從肺出絡心,此言上走心包,下外貫腰脊,故其為病如此。而治此者,當取所別之大鐘也。)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
白話文:
如果病氣上升,就會煩躁鬱悶;如果病氣實化,就會小便不通;如果病氣虛損,就會腰痛,這些症狀可以幫助區別病因。
(足少陽經的絡穴叫大鐘,位於腳後跟骨頭後方的兩條肌腱之間,分支走入足太陽經。前十二條經絡,說的是本經從肺出來後,絡穴連通到心臟,這裡說的絡穴向上走通心包,向下外接貫通腰脊,所以病症會這樣表現。治療時,應該取其分支的大鐘穴。)
足厥陰經的分支叫蠡溝,距離內踝五寸處,分支走入少陽經,其分支沿著小腿往上,經過睪丸,連接於陰莖。
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足厥陰之絡名蠡溝,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足少陽者也。本經絡陰器,上睪,結於莖,故其所病如此。而治此者,當取所別之蠡溝。莖,陰莖也。)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瘙,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如果病氣逆行,就會導致睾丸腫脹劇烈而出疝氣;如果病氣過於充實,就會挺長變硬;如果病氣過於虛弱,就會出現劇烈的瘙癢。這些都是根據病氣的位置而不同的。
(足厥陰經的別支絡脈叫蠡溝,位於足內踝上五寸,它分佈到足少陽經。本經絡與陰器相連,上通睾丸,結止於陰莖,所以它的病症就會如上所述。治療這種病症,就應該取蠡溝這個別支絡脈。莖,指陰莖。)
任脈的別支絡脈叫尾翳,從鳩尾下行,散佈於腹部。如果病氣過於充實,就會導致腹皮疼痛;如果病氣過於虛弱,就會出現瘙癢。這些也是根據病氣的位置而不同的。
(尾,當作「屏」,任脈之絡名屏翳,即會陰穴,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此經由鳩尾下行,散於腹,故其為病如此。而治之者,當取所別之會陰。)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尾,即會陰穴,位於兩陰(肛門和大陰戶)中間,任脈、督脈、沖脈的起始點。
這條經脈從會陰穴向下延伸,分佈於腹部,因此相關疾病稱為癗病。
督脈 的分支叫做長強,向上分佈於頸部,分佈在頭部上下,在兩肩內外側分出走太陽經,入貫於耳朵。
如果督脈氣血實盛,則強壯;但若氣血虛弱,則頭部沉重、眩暈。
如果頭暈眩轉的症狀過於嚴重,則應該取用督脈的分支(長強穴)來調理。
(督脈之絡名長強,在尾骶骨端,別走任脈、足少陰者也。此經上頭項,走肩背,故其病如此。頭重高搖之,謂力弱不勝而顫掉也。治此者,當取所別之長強。)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
白話文:
督脈絡脈
- 名稱:長強
- 位置:尾骶骨端
- 別脈:連接任脈、足少陰經
- 病症:出現於頭頸肩背部,症狀為頭重、搖晃無力
- 治療:取穴「長強」
脾之大絡
- 名稱:大包
- 位置:腋下三寸
- 分佈:胸部、脅部
- 病症:
- 實證:全身疼痛
- 虛證:四肢關節鬆弛
- 治療:這些症狀皆可透過調理脾之大絡脈而得到改善
(脾之大絡名大包,在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出九肋間,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者也。故其為病如此。羅絡之血者,言此大絡包羅諸絡之血,故皆取脾之大絡以去之。大絡,即大包也。)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白話文:
脾臟的主幹血管叫作大包,位於腋窩下方三寸處,分佈在胸部和肋骨間,聯繫陰陽脈絡,由脾臟灌溉五臟。因此,當脾臟出現問題時,脈絡也會出現相應的症狀。
「羅絡之血」的意思是說,大包脈包含了其他脈絡的血液,所以治療這些脈絡的疾病都要從脾臟的大包脈著手。大包就是指大包脈。
這十五條脈絡,實證(脈搏有力、有形)時一定會表現出來,虛證(脈搏虛弱無力)時一定隱伏在內。如果診察時沒有發現,就要在上下尋求,因為不同的人經絡脈脈的位置不同。
(十二經共十二絡,而外有任、督二絡,及脾之大絡,是為十五絡也。凡人之十二經脈,伏行分肉之間,深不可見,其脈之浮而可見者,皆絡脈也。然又必邪氣盛者脈乃壅盛,故實則必見,正氣虛者脈乃陷下,而視之不見矣。故當求上下諸穴,以相印證而察之也。蓋以人經有肥、瘦、長、短之不同,絡脈亦異其所別,故不可執一而求也。
白話文: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每條經脈又有十二條絡脈,另外還有任脈、督脈這兩條絡脈,以及脾經的大絡脈,總共十五條絡脈。十二條經脈深藏在肌肉之間,看不到,我們能看到的脈都是絡脈。但是,只在邪氣旺盛的時候絡脈才會隆起,所以只有生病時才能看到。如果正氣虛弱,絡脈就會陷下去,看不見了。所以,我們要結合經脈上的上下穴位來觀察。不同的人,經脈的肥瘦、長短不同,絡脈的分佈位置也不同,所以不能拘泥於一種方法來尋找。
按,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絡名大包,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絡名虛里,諸經之絡惟一,脾胃之絡各二,蓋以脾胃為臟腑之本,而十二經皆以受氣者也。經脈筋絡,本明針灸之理,而行藥治病之要一以貫之。至於氣穴、溪谷,井、滎、腧、合等法,專言針灸者,另有全書祖述之,此不備焉。
白話文: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其中手太陰、足少陰、足陽明這三條經脈會持續脈動,因為它們連接著胃部。胃是五臟六腑的中心,它將精華之氣輸送到肺部,而肺部之氣再沿著太陰經運行。這種運行和人的呼吸相應,人一呼氣脈搏動兩次,一吸氣脈搏動兩次。由於呼吸不停,所以這三條經脈的脈搏也不停。
是明胃脈者,言三經之動,皆因於胃氣也。)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息,下八伏,盛衰不等,難窮往還。(寸口,手太陰脈也。上、下,言進退之勢也。十、八,喻盛衰之形也。此其往還之道,真有難窮者。)而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反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白話文:
明白胃經脈絡的人,認為三條陽經的運行都受胃氣影響。
胃氣在寸口脈上表現為,上升時持續十次呼吸,下降時持續八次呼吸,強弱變化不定,很難確切掌握它的變化規律。(寸口脈是指手太陰肺經脈搏,上升、下降是指脈搏的往來之勢,十、八是形容脈搏強弱的變化,脈搏的往來變化規律,確實很難完全掌握。)
而胃氣離開臟腑時,突然爆發,就像弓弩射出,或水流衝上岸邊,胃氣上升會讓脈搏加強,而其他臟腑脈氣衰弱,脈勢向逆向上升,因此脈象微弱。
(凡脈氣之內發於臟,外達於經,其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言其勁銳之氣不可遏也。然強弩之末,其力必柔,急流之末,其勢必緩,故脈由寸口以上魚際,盛而反衰,其餘氣以衰散之勢而逆上,故其行微。此脈氣之盛衰所以不等也。)足陽明之動,胃氣上注於肺,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顑,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
白話文:
當人體內部的氣脈在臟腑內產生,然後擴散到經脈中,它像弓弩射出的箭一樣突然,像水流衝刷河岸一樣迅猛,形容其強勁之氣不可阻擋。然而,強弩射到末端時,力量一定會減弱;急流流到末端時,其勢必緩。因此,脈搏從寸口(手腕脈搏的寸部)往上運行到魚際(手腕外側的魚際穴),氣勢強盛,然後逐漸減弱。而脈搏中的餘氣則隨著衰散之勢而逆流向上,所以脈搏跳動微弱。這就是脈氣強弱不一的原因。
足陽明經(胃經)的氣動,會使胃氣上行流注到肺部。胃氣中比較猛烈的一部分,會上衝頭部,沿著咽喉向上進入空竅(鼻腔、口腔等),再沿著眼系進入鼻根,由額頭(顑)出來,向下流入迎香穴(位於鼻翼旁),循著牙車穴(位於嘴角旁),再與足陽明經相合,並向下進入人迎穴(位於喉結旁)。這部分胃氣就是從足陽明經中分流出來的。
(胃氣上注於肺,而其悍氣之上頭者,循咽喉上行,從眼系入絡腦,出顑下,會於足少陽之客主人以及牙車,乃合於陽明之本經,並下人迎之動脈。此內為胃氣之所發,而外為陽明之動也。牙車,即曲牙,頰車也。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治狂者取頭兩顑,當在腦之下,鬢之前,客主人之上,其即鬢骨之上,兩太陽之間為顑也。
白話文:
胃附部,即下之。頭ག =牙的,上,鼻中之,眼,。,外下,綠,兩頭釐。
顑,音坎,又海敢切。)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陰陽俱靜俱動,若引繩相傾者病。(陰陽上下者,統上文手太陰而言也。蓋胃氣上注於肺,本出一原,雖胃為陽明,脈上出於人迎,肺為太陰,脈下出於寸口,而其氣本相貫,故彼此之動,其應若一也。
白話文:
顑,發音同「坎」,又有一個發音是「海敢切」。陰陽上下氣的運行是同步的,因此陽性的疾病而陽脈虛弱就是逆,陰性的疾病而陰脈強盛也是逆。陰陽都靜止或都運動,就像拉動繩子一樣會互相牽動而導致疾病。(陰陽上下是指前面的手太陰經。胃氣上升灌注到肺中,它們本出於同一個來源,雖然胃屬陽明,脈上出人迎穴,肺屬太陰,脈下出寸口穴,但它們的氣本來是相通的,所以它們的運動應當是同步的。)
然人迎屬腑為陽,陽病則陽脈宜大,而反小者為逆;寸口屬臟為陰,陰病則陰脈宜小,而反大者為逆,故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是以陰陽大小,脈各有體。設陰陽不分而或為俱靜,或為俱動,若引繩之勻者,則其陰陽之氣,非此即彼,必有偏傾而致病者矣。
白話文:
然而人迎脈屬陽,陽氣旺盛時,陽脈應強大;若陽脈反而微弱,便是陽氣逆亂。寸口脈屬陰,陰氣旺盛時,陰脈應細弱;若陰脈反而強勁,便是陰氣逆亂。因此,氣口脈用來觀察陰氣,人迎脈用來觀察陽氣。
所以,陰陽脈的大小反映了陰陽氣血的狀態。如果陰陽不分明,出現脈象都平靜或都激動的情況,就像牽引一頭野牛,陰陽氣血不是向這邊就是向另一邊傾斜,必會導致疾病。
)足少陰之動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膕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斜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足少陰之脈動者,以衝脈與之並行也。
白話文:
(腎經)少陰經的動脈與衝脈相並行,是十二經脈的大海。少陰經的大絡脈從腎臟下方開始,經過氣沖穴,沿著大腿內側傾斜進入膕窩,沿著小腿骨內側與少陰經並行,向下進入內踝後方,再進入腳底;其分支從側面進入腳踝,出來連接腳背,進入大腳趾之間,注入網脈,讓腿腳溫暖。這是少陰經脈的正常運行方式。(少陰經脈的運行,是以衝脈與它並行的方式運行的。)
衝脈亦十二經之海,與少陰之絡同起於腎下,出於足陽明之氣衝,循陰股、膕中、內踝等處,以入足下,其別者斜出屬跗,上注諸絡,以溫足脛,此太谿等脈所以常動不已也。)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營衛之行,陰陽有度,若邪氣居之,則其運行之道,宜相失也,又何能往還不絕?)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終而復始也。(四末,四肢也。
白話文:
衝脈也是十二經脈之海,與少陰經相連接,共同源自於腎臟下方,從足陽明經的氣衝穴流出,沿著大腿內側、膝蓋後方、內踝等處,一直延伸到腳底。它的分支斜向上,連接到腳的跗骨,並連接其他經絡,以溫暖足部和小腿。這就是太谿等穴位總是動個不止的原因。
營衛之氣的運作,是上下相通,環繞不斷的。現在如果有突然遇到邪氣或遭受嚴寒,手腳就會感到疲倦無力,其脈絡中陰陽之氣相輸的通路,就會中斷而無法正常運作。氣血又怎麼能再循環呢?
四肢末端是陰陽之氣交會的地方,是氣血的大絡脈。四肢的末端就是氣血通行的徑路。因此,經絡不通時,徑路就會通暢。四肢末端感到痠痛時,氣血就會從頭部流向末端,相互輸導,環繞不斷,周而復始。
十二經皆終始於四肢,故曰「陰陽之會」而為氣之大絡也。然大絡雖會於四肢,復有氣行之徑路,謂之「四街」,所謂「氣街」者是也。凡邪之中人,多在大絡,故絡絕則徑通,及邪已行而四末解,彼絕此通,氣從而合,迴環轉輸,何能相失?此所以如環無端也。)
白話文:
十二條經絡都起於四肢又止於四肢,所以說四肢是「陰陽相會的地方」,是氣血運行的大通道。但是大通道雖然會聚於四肢,氣血運行還有特定的路徑,稱為「四街」,也就是所謂的「氣街」。凡是病邪侵入人體,多聚集在大通道中,因此如果大通道不通,氣血就會改走小路。等到邪氣散盡,四肢末端症狀解除,原本不通的大通道通了,氣血就會從小路轉回大通道,迴環運轉,怎麼會斷掉呢?所以氣血就像一個環狀物,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十二經血氣,各有多少不同,乃天稟之常數,凡治病當詳察血氣而為之補瀉也。按,屢言血氣之數,三陽皆同,三陰皆異,考之他條,微有舛誤,當以此節為正。
白話文:
一般人體內,太陽經通常血多氣少,少陽經通常血少氣多,陽明經通常氣血都多,少陰經通常血少氣多,厥陰經通常血多氣少,太陰經通常氣多血少,這是人體正常的生理規律。
(十二經絡中的血氣各不相同,這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自然現象。治療疾病時,應仔細觀察血氣情況,據此進行補瀉。註:本文多次提到血氣的多寡,三陽經、三陰經的規律不盡相同。參閱其他條文,發現有些許出入,應以本條為準。)
)足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足陰陽也;(足太陽,膀胱也,足少陰,腎也,是為一合;足少陽,膽也,足厥陰,肝也。是為二合;足陽明,胃也,足太陰,脾也,是為三合。陽為腑經,行於足之外側,陰為臟經,行於足之內側,此足之表裡也。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是表裡(相互對應)關係,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是表裡關係,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是表裡關係,這就是腳部的陰陽經絡配對。
(腳部的經絡配對如下:)
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陰腎經是一對;
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是一對;
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是一對。
陽經是腑經,運行在腳的外側;陰經是臟經,運行在腳的內側。這就是足部的表裡關係。
)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心主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是為手之陰陽也。(手太陽,小腸也,手少陰,心也,是為四合;手少陽,三焦也,手心主,厥陰也,是為五合;手陽明,大腸也,手太陰,肺也,是為六合。陽為腑經,行於手之外側,陰為臟經,行於手之內側,此手之表裡也。
)知手足陰陽所苦,去其苦,伺所欲,瀉有餘,補不足,燮理錚錚矣。
白話文:
手太陽膀胱經和手少陰心經是表裡關係,手少陽三焦經和手心主經是表裡關係,手陽明大腸經和手太陰肺經是表裡關係,這就是手部的陰陽經絡。
手太陽經,對應的是小腸;手少陰經,對應的是心臟,這是四合。手少陽經,對應的是三焦;手心主經,對應的是厥陰肝經,這是五合。手陽明經,對應的是大腸;手太陰經,對應的是肺,這是六合。陽經是腑經,運行於手掌的外側;陰經是臟經,運行於手掌的內側,這就是手部的表裡關係。
諸脈者皆屬於目,(目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腦為髓海,故諸髓皆屬之。)諸筋者皆屬於節,(筋力堅強,所以連屬骨節。久行傷筋,以諸筋皆屬於節故也。諸血者皆屬於心,(心生血,主血脈,故諸血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肺藏氣,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此諸氣之皆屬於肺也。)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
白話文:
所有的經脈都通於眼睛(眼睛是諸脈聚集的地方,所以所有的經脈都通於眼睛)。
所有的骨髓都通於大腦(大腦是骨髓的匯聚處,所以所有的骨髓都通於大腦)。
所有的筋都通於關節(筋有韌性,所以能連接骨節。長途跋涉傷筋,是因為所有的筋都通於關節)。
所有的血液都通於心(心產生血液,主管血脈,所以所有的血液都通於心)。
所有的氣都通於肺(肺儲藏氣,其中大量的氣聚集在胸腔中,稱為「氣海」,從肺經發出,循行喉嚨咽喉,所以呼氣時會排出氣,吸氣時會吸入氣,這就是所有的氣都通於肺的原因)。
這是四肢八脈的循環。
(四肢,兩手、兩足也。八溪者,手有肘與腋,足有胯與膕也,此四肢之關節,故稱為「溪」。朝夕者,言人之諸脈、髓、筋、血、氣,無不由此出入而朝夕運行不離也。)故人臥血歸於肝,(人寤則動,動則血隨氣行陽分,而運於諸經;人臥則靜,靜則血隨氣行陰分,而歸於肝,以肝為藏血之臟也。故人凡寐者,其面色多白,以血藏故耳。
白話文:
四肢,就是兩隻手和兩隻腳。八溪,包括手肘和腋窩,腳部的大腿根部和膝蓋後側。這些都是四肢的關節,所以被稱為「溪」。朝夕,是指人的脈絡、骨髓、筋、血、氣等物質,都通過這些關節出入,早晚不停地循環運行。所以,當人躺下睡覺時,血液就會回到肝臟。(人醒著時,肢體活動,血液隨著氣血運行到身體的陽經部分,並運送到各條經絡;人睡覺時,肢體靜止,血液隨著氣血運行到身體的陰經部分,並回到肝臟,因為肝臟是儲藏血液的器官。所以,人睡著後,面色往往會發白,是因為血液儲存在肝臟的緣故。
)肝受血而能視,(肝開竅於目,肝得血則神聚於目,故能視。)足受血而能步,(足得之則神在足,故步履健矣。)掌受血而能握,(掌得之則神在手,故把握固矣。)指受血而能攝。(指得之則神在指,故攝指強矣。血氣者,人之神也。但言血而不言氣,何也?蓋氣屬陽而無形,血屬陰而有形,而人之形體,以陰而成,人之所以生成者,血脈也。血者,神氣也,血脈和則精神乃居。
白話文:
肝臟得到血液,就能夠看清東西。(肝臟與眼睛相通,肝臟得到足夠的血液,精神就會聚集在眼睛上,因此能夠看見。)
腳部得到血液,就能夠行走。(腳部得到血液,精神就會在腳部,因此能夠健步如飛。)
手掌得到血液,就能夠握住東西。(手掌得到血液,精神就會在手上,因此能夠牢固地把握住物品。)
手指得到血液,就能夠拿捏東西。(手指得到血液,精神就會在手指上,因此能夠靈活地拿捏東西。)
血液和氣是人體的精華。但為什麼只提到血液,而不提氣呢?那是因為氣屬於陽性,沒有形狀,而血液屬於陰性,有形狀,而人的身體是陰性物質構成的,人之所以能夠生長髮育,是靠著血脈。血液是精神的物質基礎,血脈暢通,精神才能安居。
故此皆言血者,謂神依形生,用自體出也。)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臥出之際,若玄府未閉,魄汗未藏者,為風所吹則血凝於膚,或致麻木,或生疼痛,而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風寒外襲,血凝於脈,則脈道泣滯而為病也。)凝於足者為厥。(四肢為陽諸之本,風寒客之而血凝於足,則陽衰陰勝而氣逆為厥也。
白話文:
因此,所有關於血液的說法,是指神明依附於形體而生,作用於自身而來。
如果在睡後出汗時被風吹到,血液凝結成塊在皮膚上,就會導致痹症。(在睡後出汗時,如果玄府沒有關閉,魄汗沒有收斂,被風吹到就會導致血液凝結成塊在皮膚上,從而產生麻木、疼痛等症狀,而疾病就稱為痹症。)
血液凝結成塊在經脈中,就會導致泣症。(風寒從外部入侵,血液在經脈中凝結成塊,就會導致經脈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疾病。)
血液凝結成塊在足部,就會導致厥症。(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風寒入侵後,血液在足部凝結成塊,就會導致陽氣衰弱、陰氣旺盛而氣血逆亂,從而產生厥症。)
)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凡風寒所客,則血脈凝澀不能運行而反其空,故為痹厥之病也。空、孔同,謂血行之道。)
白話文:
這三種情況下,血液流動時不能迴流,所以會造成麻痺和昏厥。(血液受到熱度會流動,受到寒冷會凝固,凡是風寒侵襲,血脈就會凝滯不能運行而回流,所以會導致麻痺和昏厥的疾病。空和孔是同義詞,指血液流動的通道。)
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閱,歷也。五臟位次於內,而氣達於外,故閱於上之七竅。人身共有九竅,上者七,下者二是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白話文:
五臟的氣息通常會通過上方的七竅(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表現出來。(所謂的「閱」,是指通過。五臟位於身體內部,但它們的氣息會到達身體外部,因此通過上方的七竅表現出來。人體總共有九個竅穴,上方的七個,下方的是兩個。)因此,肺的氣息通達於鼻子,肺部健康,鼻子就能分辨出氣味和香臭;心的氣息通達於舌頭,心臟健康,舌頭就能分辨出五味;肝的氣息通達於眼睛,肝臟健康,眼睛就能分辨出五色;脾的氣息通達於嘴巴,脾臟健康,嘴巴就能分辨出五穀;腎的氣息通達於耳朵,腎臟健康,耳朵就能分辨出五音。
(其氣各有所通,亦各有所用,然必五臟氣和,而後各稱其職,否則臟有所病,則竅有所應矣。)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五臟屬陰主裡,故其不和則七竅為之不利;六腑屬陽主表,故其不利則肌腠留為癰瘍矣。)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太盛則陰不利,陰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
白話文:
人體五臟六腑各有功能,互相流通,才能正常運作。但如果五臟氣血不調和,就會影響相關的器官功能,例如七竅不通。同樣地,六腑失調則容易導致癰疽等外在病症。五臟屬陰主內,不和則七竅不利;六腑屬陽主外,不調則肌膚容易產生病變。如果病邪入侵六腑,則陽脈不通暢,氣血瘀滯,陽氣過盛;陽氣過盛則陰氣受損,陰脈阻塞,血瘀停滯,進而導致陰氣過盛。
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不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陰陽之氣,貴乎和平。邪氣居之,不在於陰,必在於陽。故邪氣在腑則氣留之而陽勝,陽勝則陰病矣;陰病則血留之而陰勝,陰勝則陽病矣。
白話文:
如果陰氣過盛,陽氣就會受到遏制,所以稱為「關」;如果陽氣過盛,陰氣就會受到遏制,所以稱為「格」;陰陽兩氣都過盛而不能相互滋養,所以稱為「關格」。出現「關格」情況的人,往往會在壽命未滿時去世。
(陰陽之氣,以平和為貴。邪氣在人體內,不一定是存在於陰氣旺盛處,也可能存在於陽氣旺盛處。所以,邪氣在腑臟部位,陽氣會被阻留而過盛,陽氣過盛則會導致陰氣不足而生病;陰氣不足而生病,陰氣會被阻留而過盛,陰氣過盛則會導致陽氣不足而生病。)
故陰氣太盛則陽氣不榮而為「關」,陽氣太盛則陰氣不榮而為「格」,陰陽俱勝不得相榮,故陰自陰,陽自陽,不相浹洽而為「關格」,故不得盡天年而死矣。人迎盛者為格陽,寸口盛者為關陰。)
白話文:
如果陰氣過盛,則陽氣無法發達,就會形成「關閉」;陽氣過盛,則陰氣無法發達,就會形成「格阻」。陰陽兩氣都過於旺盛,互不調和,因此陰與陰自己相處,陽與陽自己相處,不互相融合,就會形成「關格」。所以,就無法活到應有的壽命而死亡。(「人迎」脈搏強盛,是陽氣格阻;「寸口」脈搏強盛,是陰氣關閉。)
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人之生,由乎氣。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故穀食入胃,化而為氣,是為「穀氣」,亦曰「胃氣」。此氣出自中焦,傳化於脾,上歸於肺,積於胸中氣海之間,乃為宗氣。宗氣之行,以息往來,通達三焦,而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白話文:
人體的氣息來源於所吃的穀物,穀物經過胃消化,然後傳送到肺部,肺部再將氣息傳送到五臟六腑,讓它們都得到氣息的滋養。
(人的存活,依靠的是氣息。氣息是從天而降的,與穀物的氣息一起充盈著人體。所以,當穀物被吃進胃裡後,會轉化為氣息,這被稱為「穀氣」,也稱為「胃氣」 。這種氣息從中焦(胃、脾、小腸)產生,經過脾臟轉化,然後上升到肺部,聚集在胸腔中的氣海(肺)裡,成為「宗氣」 。宗氣的運行,會隨著呼吸的往返而進行,貫通三焦(上焦、中焦、下焦),讓五臟六腑都能得到氣息的滋養。
是以胃為水穀血氣之海,而人所受氣者,亦唯谷而已。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穀氣出於胃,而氣有清濁之分。清者,水穀之精氣也;濁者,水穀之悍氣也。清者屬陰,其性精專,故化生血脈而周行於經隧之中,是為「營氣」;濁者屬陽,其性慓疾滑利,故不循經絡而直達肌表,充實於皮毛分肉之間,是為「衛氣」。然營氣、衛氣,無非資藉於宗氣,故宗氣盛則榮衛和,宗氣衰則營衛弱矣。
白話文:
因此,胃是水穀血氣的匯聚處,而人體吸收的氣,也只有從糧食中獲得。所以,如果不吃東西半天,氣就會衰減;一天不進食,氣就會很弱。糧食中純淨的部分化為營氣,渾濁的部分化為衛氣。
(糧食中的氣分為清濁兩種。清的部分,是水穀的精氣;濁的部分,是水穀的渾濁之氣。清的部分屬陰,性質精細專一,所以化生出血液並且在經絡中循環,這就是「營氣」;濁的部分屬陽,性質暴烈疾速滑利,所以不循著經絡而是直接到達肌表,充盈在皮毛和肌肉之間,這就是「衛氣」。但是,營氣和衛氣都依賴宗氣的滋養,所以宗氣旺盛,營氣和衛氣就調和;宗氣衰弱,營氣和衛氣就虛弱。)
)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營運於中也;衛,護衛於外也。脈者,非氣非血,其猶氣血之橐籥也。營屬陰而主裡,衛屬陽而主表,故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營氣之行,周流不休,凡一晝一夜,五十周於身而復為大會。
白話文:
營氣在脈中流動,衛氣在脈外運轉。營氣運行於內部,衛氣保衛於外部。脈絡既不是氣,也不是血,就好比氣血的囊袋。營氣屬陰,主導體內,衛氣屬陽,主導體表,所以營氣在脈中,衛氣在脈外。那些在經絡之外遊走的不遵循經路的氣體就是衛氣,那些在經絡中運行精華的氣體就是營氣。營氣運行不息,每隔五十個周天就會在大會,陰陽互相貫穿,就像環狀物體沒有起點和終點一樣。
其十二經脈之次,則一陰一陽,一表一里,迭行相貫,終而復始,故曰「如環無端」也。)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衛氣之行,夜則行陰分二十五度,晝則行陽分二十五度,凡一晝一夜,亦五十周於身。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晝興夜息之義。
白話文:
十二經脈的排列順序是,陰脈和陽脈相間,表裡相通,循環不息。所以在經脈的分佈上,可以說「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圓環」。衛氣在陰分運行25度,在陽分運行25度,按照晝夜運行。因此,衛氣在陽分升起,在陰分停止運行。衛氣運行時,夜間沿陰分運行25度,白天沿陽分運行25度。這樣,晝夜之間,衛氣會運行50周。衛氣在陽分升起,在陰分停止,這符合白天活動,夜晚休息的規律。
)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此分晝夜之陰陽,以明營衛之行也。隴,盛也。晝為陽,日中為陽中之陽,故曰「重陽」;夜為陰,夜半為陰中之陰,故曰」重陰」。隴,音籠。)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太陰,手太陰也。太陽,足太陽也。
白話文:
因此,說太陽正中的時候,陽氣最盛,就是「重陽」;半夜時分,陰氣最重,就是「重陰」。(這是按照晝夜的時間段來劃分陰陽,以說明營氣和衛氣的運行。隴,通「籠」,指盛放。)所以太陰經主導人體內部,太陽經主導人體外部,各行二十五度,分別掌管晝夜。(太陰經,是指手太陰經。太陽經,是指足太陽經。)
內言營氣,外言衛氣。營氣始於手太陰,而復會於太陰,故太陰主內;衛氣始於足太陽,而復會於太陽,故太陽主外。營氣周流十二經,晝夜各二十五度;衛氣晝則行陽,夜則行陰,亦各二十五度。營、衛各為五十度,以分晝夜也。)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後為陰衰,陽生於子也;日西而陽衰,陰生於午也。
白話文:
人體氣機分為營氣和衛氣,營氣從手太陰經開始,最後回到太陰經,因此太陰經主內;衛氣從足太陽經開始,最後回到太陽經,因此太陽經主外。營氣在十二經脈中循環,一天一夜各運行二十五度;衛氣白天走陽經,晚上走陰經,也各運行二十五度。營氣和衛氣各運行五十度,以此來劃分晝夜。半夜是陰氣最盛的時候,半夜之後陰氣開始衰退,清晨陽氣開始升起;中午是陽氣最盛的時候,下午陽氣開始衰退,晚上陰氣開始升起。半夜之後陰氣衰退,陽氣開始生長於子時;下午陽氣衰退,陰氣開始生長於午時。
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故人亦應之。)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大會,言營衛陰陽之會也。
白話文:
從拂曉,陽平,陰。中午,其,陽也。
營衛之行,表裡異度,故常不相值,惟於夜半子時,陰氣已極,陽氣將生,營氣在陰,衛氣亦在陰,故萬民皆瞑而臥,命曰「合陰」。合陰者,營衛皆歸於臟,而會於天一之中也。平旦陰盡而陽受氣,故民皆張目而起,此陰陽消息之道,常如是無已,而與天地同其紀。所謂天地之紀者,如天地日月,各有所會之紀也。
白話文:
不知疲倦。唯疲倦不能抵禦睡眠。臟腑之間的信息傳遞,天地之氣的運動變化,所謂的天地、日月等,都必須依賴它。
天以二十八舍為紀,地以十二辰次為紀,日月以行之遲速為紀。故天與地一歲一會,如玄枵加於子宮是也;天與日亦一歲一會,如冬至日躔星紀是也;日與月則一月一會,如晦朔之同宮是也。人之營衛以晝夜為紀,故一日凡行五十周而復為大會焉。)老人不夜瞑,少壯之人不晝瞑。
白話文:
天上有二十八個星宿來記錄時間,地上有十二個時辰來記錄時間,日月則以運行快慢來記錄時間。因此,天空和大地每年會合一次,就像玄枵木合於子宮一樣;天空和太陽也每年會合一次,就像冬至日太陽進入星宿那樣;太陽和月亮則每月會合一次,就像晦日和朔日同在一個宮位那樣。人的營衛之氣以一天一夜為週期,所以一天中運行五十週後又再次大會合一次。年老的人不害怕晚上睡不好,年輕力壯的人不害怕白天睡不好。
壯者之血氣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摶,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老者之氣血衰,故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摶聚不行而營氣衰少矣。營氣衰少,故衛氣乘虛內伐。衛失其常,故晝不精;營失其常,故夜不瞑也。
白話文:
年輕力壯的人,氣血旺盛,肌肉光滑,呼吸通暢,營衛運行的規律不紊亂,所以白天精神充沛,夜晚安穩入眠。年老體衰的人,氣血衰弱,肌肉萎縮,呼吸不順暢,五臟之氣互相牽制,營氣衰弱而衛氣反而內侵,所以白天精神不振,夜晚無法入睡。(年老體衰,所以肌肉萎縮,呼吸不暢,五臟之氣凝聚不通,導致營氣衰弱。營氣衰弱,衛氣就會乘虛內侵。衛氣異常,所以白天精神不佳;營氣異常,所以夜晚難以成眠。)
)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營氣者,由谷入於胃,中焦受氣取汁,化其精微,而上注於肺,乃自手太陰始,周行於經隧之中,故營氣出於中焦。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不入於脈,故於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循頭項下行,始於足太陽膀胱經而行於陽分,日西陽盡,則始於足少陰腎經而行於陰分,其氣自膀胱與腎,由下而出,故衛氣出於下焦。按,人身不過表裡,表裡不過陰陽,陰陽即營衛,營衛即血氣。
白話文:
營氣生成於中焦,衛氣形成於下焦。(營氣由食物進入胃後,中焦吸收營養、提煉精華,並輸送至肺部,然後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運行於經絡中,因此營氣生成於中焦。衛氣則是由營氣中比較剛烈、快速的部分所形成,它先於營氣運行於四肢末梢、肌肉和皮膚之間,不進入脈中,因此在黎明時分,陰氣消退,陽氣從眼睛而出,沿著頭頸下行,從足太陽膀胱經開始運行於陽經,傍晚時分,陽氣消退,則從足少陰腎經開始運行於陰經,衛氣從膀胱和腎臟開始,由下方而出,因此衛氣形成於下焦。按,人體不過是表裡兩面,表裡不過是陰陽,陰陽就是營衛,營衛就是血氣。)
臟腑筋骨居於內,必賴營氣以資之,經脈以疏之;皮毛分肉居於外,經之所不通,營之所不及,故賴衛氣以呴之,孫絡以濡之。而後內而精髓,外而髮膚,無勿得其養者,皆營衛之化也。衛氣屬陽,乃出於下焦,下者必升,故其氣自下而上,亦猶地氣上為云也;營本屬陰,乃自中焦而出於上焦,上者必降,故營氣自上而下,亦猶天氣降為雨也。
白話文:
臟器和骨骼位於身體內部,必須依賴營氣滋養,經脈疏通。皮膚和肌肉位於身體外部,經絡無法到達,營氣無法滋養,因此需要衛氣溫煦,絡脈滋潤。這樣一來,身體內部的精髓和外部的頭髮皮膚都能得到滋養,這都是營衛之氣的作用。衛氣屬陽,來源於下焦,下部之氣必然上升,所以衛氣自下而上運行,就如同地氣上升形成雲層;營氣屬陰,來源於中焦而輸布到上焦,上部之氣必然下降,所以營氣自上而下運行,就如同天氣下降形成雨水。
雖衛主氣而在外,然亦何嘗無血;營主血而在內,然亦何嘗無氣?故營中未必無衛,衛中未必無營,但行於內者謂之營,行於外者謂之衛。此人身陰陽交感之道,分之則二,合之則一而已。)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胃上口,即上脘也。咽為胃系,水穀之道路也。
白話文:
雖然衛氣主要運行在外,但也不完全沒有血;營血主要運行在內,但也不完全沒有氣。因此,營血中不一定沒有衛氣,衛氣中也不一定沒有營血。只是運行在內部的稱為營血,運行在外部的稱為衛氣。這是人體陰陽互相交感作用的道理,分開來看是兩個方面,合成來看又只是一個整體而已。
人體的上焦部位,從胃的上口開始,包括咽喉以上的部分,穿過橫膈布滿胸腔,經過腋下,沿著太陰經的部位運行,再回到陽明經,向上到舌頭,向下到達足陽明經。
(胃的上口,就是上脘。咽喉與胃相連,是水穀通行之路。)
膈上曰胸中,即膻中也。其旁行者走兩腋,出天池之次,循手太陰肺經之分而還於手陽明。其上行者至於舌,其下行者交於足陽明以行於中、下二焦,皆上焦之部分也。)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上焦者,肺之所居,宗氣之所聚。
白話文:
胸腔以上的部分叫做上焦,也就是膻中穴的位置。上焦兩旁的經脈分佈於兩腋,經過天池穴,沿著手太陰肺經的分支,再回到手陽明經。上焦經脈上行到舌頭,下行與足陽明經相交,在中焦和下焦運行。這些經脈都是上焦的一部分。
經脈運行時,總是跟營氣一起在陽經運行 25 度,在陰經也運行 25 度,一週就是 50 度。然後回到手太陰經重新會合。
上焦是肺部所在,也是宗氣的聚集之地。
營氣者,隨宗氣以行於十四經脈之中。故上焦之氣常與營氣俱行於陽二十五度,陰亦二十五度,言晝夜周行五十度,至次日寅時復會於手太陰肺經,是為一周。然則營氣雖出於中焦,而施化則由於上焦也。)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後,下也。
白話文:
營氣跟著宗氣在十四條經脈中運行。所以上焦之氣經常與營氣一起運行在陽經和陰經各二十五度,也就是說,晝夜運行五十度,到隔天的寅時(凌晨3-5點)回到手太陰肺經,這樣算一圈。雖然營氣出於中焦,但它的作用卻主要在於上焦。
中焦也與胃相連,營氣出於上焦之後,在中焦會過濾殘渣糟粕,蒸發津液,把精華的部分化成氣,再送至肺部,最後轉化為血液,用來滋養身體,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所以營氣獨自在經絡中運行,被稱為「營氣」。(「後」和「下」是同一個意思。)
受氣者,五穀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以注於三焦。而中焦者,泌糟粕,蒸津液,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以奉生身,而行於經隧,是為「營氣」,故曰「營出中焦」。下焦別迴腸,注膀胱,則自膈膜之下至臍上一寸水分穴之上,皆中焦之部分也。泌,音秘。
白話文:
穀物的糟粕中所含有的物質「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後會發生「有害物質」的變化,最終沉積在「腎臟」中。
)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營衛之氣,雖分清濁,然皆水穀之精華,故曰「精氣」。血由化而赤,莫測其妙,故曰「神氣」。然血化於液,液化於氣,是血之於氣本為同類,而血之與汗亦非兩種。
白話文:
營衛之氣,是身體精華所化的氣;血液,是神氣所化。因此,血液和氣,雖然名稱不同,但它們本質上是同類的。所以,失血的人不會出汗,出汗的人也不會失血。人生只有兩次死亡,而沒有兩次生命。(營衛之氣,雖然分為清濁,但都是水穀精華,所以稱之為「精氣」。血由體液所化而呈紅色,它的奧妙難以理解,所以稱之為「神氣」。然而,血化為體液,體液化為氣,這說明血和氣本質上是同類,而血和汗也不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但血主營,為陰為里,汗屬衛,為陽為表,一表一里,無可並攻,故奪血者無取其汗,奪汗者無取其血。若表裡俱奪,則不脫於陰,必脫於陽,脫則死矣,故曰「人生有兩死」;然而人之生也,陰陽之氣,皆不可少,未有孤陽能生,亦未有孤陰能生者,故曰「無兩生」也。)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
白話文:
但是血液主要在肝臟運行,屬於陰性,在人體的內部;汗水屬於表皮,屬於陽性,在人體的外部。表裡之間互不相同,不能同時治療。因此,如果奪取了血液,就不能出汗;如果奪取了汗水,就不能補血。
如果表裡都受到損傷,那麼身體必定會脫離陰性,而脫離陽性就會死亡,所以說「人有兩種死亡」。然而,人的生命是由陰陽之氣組成的,缺一不可。沒有單獨的陽氣能夠產生生命,也沒有單獨的陰氣能夠產生生命,所以說「沒有兩種生命」。
下焦包括迴腸,迴腸會連接膀胱,通過滲透作用將水分輸送進去。
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迴腸,大腸也。濟、泲同,猶釃濾也。泌,如狹流也。別汁,分別清濁也。別迴腸者,謂水穀並居於胃中,傳化於小腸,當臍上一寸水分穴處,糟粕由此別行迴腸,從後而出,津液由此別滲膀胱,從前而出,膀胱無上口,故云滲入。凡自水分穴而下,皆下焦之部分也。
白話文:
因此,食物和水通常同時存在於胃中,形成廢物並一起進入大腸,形成下焦。水分滲透並一起向下流,過濾出不同的汁液,沿著下焦滲入膀胱。(迴腸和大腸是相同的。濟和泲是相同的,就像過濾一樣。泌就像狹窄的水流。不同的汁液是指區水分濁。迴腸的區別是指食物和水同時存在於胃中,在小腸中消化,在臍上約一寸處的水分穴,廢物由此分別進入迴腸,從後面排出,津液由此分別滲入膀胱,從前面排出。膀胱沒有上口,所以說滲入。所有從水分穴以下的部分都是下焦的一部分。
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其言上口者,以滲入之處為言,非真謂有口也。如果有口則不言滲入矣。釃,音篩。)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酒之氣悍則直連下焦,酒之質清則速行無滯,故後谷而入,先谷而出也。
白話文:
「下焦」指的是膀胱的上方,主要負責區分清晰和混濁的尿液。這裡所說的「上口」,是指尿液滲入膀胱的地方,並非指膀胱真有一個開口。如果有開口,就不能用「滲入」這個詞了。「釃」這個字讀音同「篩」。
當人喝酒時,酒進入胃中,但食物還沒消化,小便就先排出來了。這是因為酒是煮熟的穀物的液體,其氣味濃烈又清澈,所以酒可以在食物消化之後進入膀胱,卻比食物更早排出。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如霧者,氣浮於上也。言宗氣積於胸中,司呼吸而布濩於經隧之間,如天之霧,故曰「上焦如霧」也。漚者,水上之泡,水得氣而不沉者也。言營血化於中焦,隨氣流行,以奉生身,如漚處浮沉之間,故曰「中焦如漚」也。瀆者,水所注泄,言下焦主出而不納,逝而不及,故曰「下焦如瀆」也。
白話文:
上焦:像霧氣一樣輕盈,充滿於上方。
中焦:像水上的氣泡,浮浮沉沉,隨著氣血運行。
下焦:像奔流的水道,流動不息,只輸出不輸入。
然則肺司霧,脾司漚,大腸、膀胱司川瀆之化也。三焦者,本全體之大臟,統上、中、下而言也。發明之處,不啻再四,《難經》謂三焦有名無形,遂起後世之疑,莫能辨正,觀此則明且悉矣。)
白話文:
肺主司水液代謝,脾主司飲食消化,大腸、膀胱主司水濕輸化。三焦原本是全身的大範圍,統籌上、中、下三官。闡述的地方,不止一兩次,《難經》說「三焦有其名,無其形」,這話引起了後世學者的疑問,沒人能分辨論證清楚,仔細看這段話,就明白而且詳細了。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以下任、沖、督脈,皆奇經也。中極,任脈穴名,在曲骨上一寸。中極之下,即胞宮之所。任、沖、督三脈,皆起於胞宮,而出於會陰之間。任由會陰而行於腹,督由會陰而行於背,沖由會陰出,並少陰而散於胸中。
白話文:
任脈
任脈起源於小腹的小腸經穴位「中極穴」下方,沿著腹部的內側,向上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再往上到下巴,沿著臉部進入眼睛。
(以下任脈、沖脈、督脈,都是奇經。中極穴是任脈上的穴位,位於膝蓋骨上方一寸的地方。中極穴下方,就是子宮所在的位置。任脈、沖脈、督脈三條經絡都起源於子宮,從會陰穴之間出來。任脈從會陰穴流向腹部,督脈從會陰穴流向背部,沖脈從會陰穴出來,與少陰經並行,散佈在胸腔內。)
故此自毛際,行腹裡關元,上至咽喉面目者,皆任脈之道也。)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起,言外脈之所起,非發源之謂也。下仿此。氣街,即氣衝,足陽明經穴,在毛際兩旁。衝脈起於氣街,並足少陰之經,合於橫骨、大赫等十一穴。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此言衝脈之前行者也。
白話文:
因此從眉頭邊緣,經過腹部關元穴,往上到達咽喉和臉部的,都是任脈的循行部位。衝脈呢,起始於氣衝穴,與足少陰腎經並行,經過肚臍往上行,到胸中後分散開來。(起始是指衝脈的外現,並不是發源的意思。以下仿此。氣街就是氣衝,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位於兩眉邊緣。衝脈起始於氣衝,與足少陰腎經並行,經過橫骨穴、大赫穴等十一穴。經過肚臍往上行,到胸中後分散開來,這是描述衝脈的前行部位。)
然少陰之脈,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衝脈亦入脊內,為伏沖之脈。然則衝脈之後行者,當亦並少陰無疑也。所謂伏沖者,以其最深也。故凡十二經之氣血,此皆受之,榮養周身,所以為五臟六腑經脈之海也。)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任脈自前陰上毛際,行腹裡,故男女之為病如此。
白話文:
不過,少陰經的經脈,從大腿內側後方向上穿過脊柱到達腎臟,衝脈也進入脊柱內部,成為隱藏的衝脈。那麼,衝脈之後的經脈,顯然也應該與少陰經並行。所謂隱藏的衝脈,是因為它位於最深處。所以,十二經脈的氣血,都由它接收,滋養全身,因此它是五臟六腑經脈的匯海。任脈患病,男性會導致腹中七處結滯疼痛,女性會導致帶下、子宮肌瘤等疾病。因為任脈從腹部前方的恥骨上緣開始,沿著腹部內側向上行,所以男女患病時會出現這些症狀。
帶下,赤白帶下也。瘕,癥瘕也。聚,積聚也。)衝脈為病,逆氣裡急。衝脈挾臍上行,至於胸中,故其氣不順則膈塞逆,氣血不和則胸腹裡急也。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督脈貫於脊中,故令脊強反折而屈伸不利。)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此下皆言督脈也。
白話文:
帶下 ,就是指陰道分泌物呈紅色或白色的症狀。
瘕 ,就是指身體內部產生的腫塊或硬塊。
聚 ,就是指體內有異常增生的物質聚集。
衝脈為病 ,會導致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胸悶、腹脹等急迫感。
衝脈挾臍上行,至於胸中 ,是因為衝脈與臍部相連並穿過橫膈,所以衝脈出現異常,會導致橫膈阻隔胸腹,引起氣血不和,從而產生胸悶、腹脹感。
督脈為病 ,會導致脊椎強直,無法正常彎曲。
督脈貫於脊中 ,督脈貫穿脊椎,所以督脈出現異常,會導致脊椎強直,影響其彎曲靈活性。
督脈者,起於少腹,循下腰骨,會入系廷孔 ,這段話進一步描述了督脈的經脈走向,督脈從小腹部發端,沿著腰椎向下行走,並與腰椎關節相連。
少腹,小腹也,胞宮之所居。骨中央,橫骨下近外之中央也。廷,正也,直也,言正中之直孔,即溺孔也。)其孔,溺孔之端也。(女人溺孔,在前陰中橫骨之下。孔之上際謂之端,乃督脈外起之所。此雖以女子為言,然男子溺孔亦在橫骨下中央,第為宗筋所函,故不見耳。
白話文:
少腹,指下腹部,是胞宮所在。骨中央,是指橫骨下方靠近外側的正中央。廷,指正,直,即溺孔正中的直孔。其孔,指溺孔的末端。(女性的溺孔位於前陰中部橫骨下方。孔的上方稱為端,是督脈外起的部位。雖然這裡以女性為例,但男性的溺孔也位於橫骨下方正中央,只是被宗筋包覆著,所以看不到。
溺,娘吊切。)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督脈別絡,自溺孔之端循陰器,分行向後,復合於篡間,乃又自篡間分而為二,繞行於篡之後。篡,交篡之義,謂兩便爭行之所,即前後二陰之間也。篡,初患切。)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白話文:
(足少陰之脈,上股內後廉,足太陽之脈,外行者過髀樞,中行者挾脊貫臀,故此督脈之別絡,自篡後繞臀,至股內後廉少陰之分,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之脈並行而貫脊屬腎也。)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此亦督脈之別絡,並足太陽之經,上頭下項,挾脊抵腰中,復絡於腎。
(腎經的支脈,從大腿內後側上行,膽經的外支從大腿外側經過髖骨,中支夾著脊骨貫穿臀部,所以督脈的別支,從尾骨後繞過臀部,到達大腿內後側的腎經部分,與膽經中支相會,與腎經並行而貫穿脊椎,屬於腎臟。)
與膽經從眼睛內眥開始,往上經過額頭交會頭頂,再沿著頭頂的縫合線,分出支脈到後頸,沿著肩胛骨內側,夾著脊骨到達腰部,再沿著脊骨向下,與腎臟相連接。
(這也是督脈的別支,與膽經的經脈相並行,從頭部到後頸,夾著脊骨到達腰部,再與腎臟相連接。
白話文:
腎經的支脈從大腿內側後方向上延伸,膽經的支脈從大腿外側經過髖骨,其中一條支脈穿過臀部緊貼脊骨。因此,督脈的支脈從尾骨後方繞過臀部,抵達大腿內側後方的腎經,與膽經的支脈交匯,並與腎經並行穿過脊椎,屬於腎臟的經絡。
膽經從眼角內側開始,向上經過額頭,在頭頂與另一條經脈交會,然後沿著頭頂的縫合線,分出支脈到後頸,沿著肩胛骨內側,緊貼脊骨到達腰部,再沿著脊骨向下,與腎臟相連。
這也是督脈的支脈,與膽經的經脈並行,從頭部到後頸,緊貼脊骨到達腰部,再與腎臟相連。
若其直行者,自尻上循脊裡,上頭,由鼻而至於人中也。)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按,此自少腹直上者,皆任脈之道,而列為督脈,蓋任脈、衝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則前亦督而後亦任也。
白話文:
督脈皆任於臍中央,(按,任督二脈皆起於臍中,故督脈、任脈皆系臍上;按,女子系臍帶,男子系臍帶,故男子任帶,女子系督。)督督帶,男子臍上。任督督臍下,女子臍上。)而二帶各從其門而出,(按,督任各從其門,而二門各系臍上,故督任皆系臍帶,是督任皆系臍上也。)而二脈各循其道,(按,任督二脈,而循各道,故任督皆循臍中。)而會合臍中央。任身,女子脊下,男子身下。)而臍上,各(按,督任二脈,會合臍臍屬於督,臍下歸任督
任脈循背,謂之督脈,自少腹直上者,謂之任脈,亦謂之督脈,是以背腹分陰陽而言任、督。若三脈者,名雖異而體則一耳,故任、沖、督,一源而三歧也。)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此督脈自臍上貫於心,故其為病如此。名為沖疝,蓋兼沖、任而為病者。
白話文:
任脈在背部行走,稱為督脈。從少腹直線向上行走的脈絡,稱為任脈,也稱為督脈。所以根據背部和腹部分為陰陽,就將任脈和督脈區分開來。而任脈、沖脈、督脈雖然名字不同,但其實是一體的。因此,任脈、沖脈、督脈是從一個源頭分出三個分支。
這種疾病從少腹向上沖擊心臟而疼痛,不能前後,叫做沖疝。這是因為督脈從肚臍向上貫穿到心臟,所以其發病機理是這樣的。稱之為沖疝,是因為這種疾病同時涉及沖脈和任脈所致。
不得前後,即倉公所謂不得前後溲也。)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在女子為不孕、癃痔、遺溺、嗌乾等證,雖皆由此督脈所生,而實亦任、沖之病,任脈者,女子得之以任養也;衝脈者,以其氣上衝也;督脈者,以其督領經脈之海也。此三脈皆由陰中而上行,故其為病如此。
白話文:
不要前後不一致(也就是倉公所說的不能前後小便)。(在女子身上,就是不孕、痔瘡、遺尿、咽喉發乾等症狀。這些症狀雖然都是由督脈產生的,但實際上也是任脈和衝脈的病。任脈是女子用來孕育生命的脈絡;衝脈是氣向上衝的脈絡;督脈是統領經脈大會的脈絡。這三條脈絡都從陰部向上行,所以它們的病症都是這樣的。
)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臍下營。(骨上,謂橫骨上毛際中曲骨穴也。臍下營,謂臍下一寸陰交穴也。皆任脈之穴,而治此督脈之病,雖分三脈,其所言治,但云督而不云任、沖,所用之穴,亦以任為督,可見三脈一體,督即任、沖之綱領,任、沖即督之別名耳。略舉針石以言,則用藥之法,該乎此矣。
白話文:
督脈生病了,應在骨頭上治療督脈,嚴重的在臍下任脈上治療。(骨頭上,指橫骨上長毛的地方,曲骨穴。臍下任脈,指臍下一寸的陰交穴。這些穴位都是任脈的穴位,但治療督脈疾病時,雖然分為三條脈,但所說的治療方法只說督脈,而不說任脈和沖脈,所用的穴位也以任脈作為督脈,由此可見三條脈是一體的,督脈是任脈和沖脈的綱領,任脈和沖脈是督脈的別名。簡略地舉出針灸和藥物治療的方法,則用藥的方法,包括在其中了。
)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少陰之別,足少陰腎經之別絡也。然骨之後,照海也,足少陰穴,即陰蹺之所生。此言陰蹺之起而未及陽蹺。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故陰蹺為足少陰之別,起於照海;陽蹺為足太陽之別,起於申脈也。
白話文:
蹺脈是少陰經的分支,起始於照海穴(位於腳後跟內側)。這條經脈向上行走到咽喉處,與衝脈相交。因此,陰蹺脈是足少陰腎經的別絡,起始於照海穴。
陽蹺脈也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分支,起始於申脈穴(位於腳後跟外側)。這條經脈向上行走至風池穴(位於後頸部)。
綜上所述,陰蹺脈是足少陰經的別絡,起始於照海穴;陽蹺脈是足太陽經的別絡,起始於申脈穴。
)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蹺脈自內踝直上陰股,入陰,循胸裡者,皆並足少陰而上行也。然足少陰之直者循喉嚨而挾舌本,此則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眥,以合於足太陽之陽蹺,是蹺脈有陰陽之異也。
白話文:
(蹺脈)從內踝向上,沿著陰股,進入陰部,向上循著胸中,進入缺盆,向上經過人迎穴之前,進入頄穴,屬於眼睛內側,與足太陽經、足陽蹺脈會合向上行,氣息並行相還,就會滋養眼睛。如果氣息不暢,眼睛就會睜不大。
(注:蹺脈從內踝直接向上循陰股,入陰部,循胸中的部分,都是與足少陰經並行。但是足少陰經的直行脈絡,循著喉嚨兩側,經過舌根,而此脈入缺盆,向上經過人迎穴之前,入頄穴,屬於眼睛內側,與足太陽經的陽蹺脈會合,所以蹺脈有陰陽之分。)
陰蹺、陽蹺之氣並行迴環而濡潤於目,若蹺氣不榮,則目不能合,故曰:「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此所以目之瞑與不瞑,皆蹺脈為之主也。)其氣之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
白話文:
陰蹺脈和陽蹺脈的氣並行迴流,濡潤滋養眼睛。如果蹺脈氣血不夠旺盛,眼睛就無法閉合。所以說:「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氣進入陰脈,陰氣流出陽脈,這二脈在眼睛的銳眥部位交叉。陽氣旺盛時,眼睛會睜大,陰氣旺盛時,眼睛會閉合。」因此,眼睛的開閉都是受蹺脈支配的。
蹺脈氣血的運行就像流水一樣,就像日月交替一樣,所以陰脈滋養內臟,陽脈滋養腑臟。
(陰榮其臟,指陰蹺也。陽榮其腑,指陽蹺也。言無分臟腑,蹺脈皆所必至也。)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蹺脈陰陽之數,男女各有所屬。男屬陽,當數其陽;女屬陰,當數其陰。故男子以陽蹺為經,陰蹺為絡;女子以陰蹺為經,陽蹺為絡也。
白話文:
陰陽交合互換,聖人面對南方而站,身前稱作「廣明」,身後稱作「太衝」。
所謂的「聖人」,是指貫通人世間事物根本道理的人。面對南方而站,是正視陰陽正反兩面的意思。任脈沿著腹腔內部運行,到達咽喉和下顎,然後沿著面部進入眼睛。衝脈沿著背部內部運行,從後腦勺出來,其輸穴位於大杼穴。
分開來說,任脈運行於身前並與陽明經會合,衝脈運行於身後並成為十二經脈的匯集處,所以身前稱為「廣明」,身後稱為「太衝」。合起來說,任脈和衝脈的名稱雖然不同,但源於同一個系統,貫通全身表裡。這就是腹背陰陽交合互換的道理。
)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衝脈並少陰而行,故太衝之地為少陰。地者,次也,有少陰之裡,則有太陽之表,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故少陰經起於小指之下,太陽經止於小指之側,故曰「少陰之上,名太陽」也。太陽之脈起於目,止於足,下者為根,上者為結,故曰「根於至陰,結於命門」。
白話文:
太衝穴位於足少陰腎經,故稱之為少陰。少陰經之上為足太陽膀胱經,故稱其為太陽。太陽經的根源起始於足少陰腎經的至陰穴,彙聚於命門穴,故稱之為「陰中之陽」。(衝脈與足少陰腎經同時運行,因此太衝穴屬於足少陰腎經。地指層次,有足少陰腎經的裡層,則有足太陽膀胱經的外層。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因此足少陰腎經起於小指下方,足太陽膀胱經止於小指旁側,故說「少陰之上,名太陽」。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起於眼睛,止於腳部,下部為根,上部為結,故說「根於至陰,結於命門」。
命門者,目也。此以太陽而合於少陰,故為陰中之陽,然離則陰陽各其經,合則表裡同其氣,是為水臟陰陽之離合也。下仿此。)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身之中半也。中身而上,心之所居,必屬火而通神明,故亦曰「廣明」;心臟之下,太陰脾也,故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表,陽明胃也,故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脈止於足之次指,與太陰為表裡,故曰「根起於厲兌,為陰中之陽」。
白話文:
監,太醫二曰:此「陰中之陽」也。(含,含之也。陰中而含陽,故曰「日」;合,含之和也。) 陰中而含陽。(含,含之也。陰中而含陽,故曰「含」;合,會之也。) 陰中而含陽合會。(含,含之也。言中含中陰,故曰「含」;合,會之也。) 蓋合會而陰陽離。(「離」字,蓋「合」字之旁,曰「離」。) 陰陽離合而表裡同。(「同」字,蓋「離」字之旁,曰「合」。)
此土臟陰陽之離合也。)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少陽與厥陰為表裡,而少陽止於足之小指次指端,故厥陰之表,為陰中之少陽也。所謂少者,以厥陰氣盡,陰盡而陽始,故曰「少陽」。此木臟陰陽之離合也。)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白話文:
這是臟腑陰陽相離相合的道理。厥陰的外部,稱為少陽。少陽的根源起於竅陰,稱為「陰中的少陽」。(少陽與厥陰是表裡關係,而少陽止於足上的小指次指端,所以厥陰的外部,就是陰中的少陽。所謂「少」,是因為厥陰之氣已盡,陰氣已盡而陽氣開始萌生,所以稱為「少陽」。這是木臟陰陽相離相合的道理。)因此,三陽相離相合的規律是,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紐。
(此總三陽為言也。太陽為開,謂陽氣發於外,為三陽之表也;陽明為闔,謂陽氣蓄於內,為三陽之裡也;少陽為樞,謂陽氣在表裡之間,可出可入,如樞機也。)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三經者,言陽經也。陽從陽類,不得相失也。其為脈也,雖三陽各有其體,然陽脈多浮;若純於浮,則為病矣。
白話文:
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圍繞著太陽運行。
它們也不得與彼此碰撞。
它們也不得各自分裂。
故但欲搏手有力,得其陽和之象而勿至過浮,是為三陽合一之道,故命曰「一陽」。此三陽脈之離合也。)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外者為陽,言表也。內者為陰,言里也。然則中為陰,總言屬裡者為三陰,如下文也。)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
白話文:
因此,只求出手有力,獲得陽和的表徵,但不要太浮動,這便是三陽合一之道,所以稱為「一陽」。這是三條陽脈的分合。
在外者為陽,在內者為陰,這樣一來,中間就是陰。(在外者為陽,指外面。在內者為陰,指裏面。這樣一來,中間就是陰,總括來說,屬於裏面的便是三陰,如下文所述。)太陰之氣在上腹部下,稱為太陰。太陰之氣的根源開始於腳底隱白穴,稱為「陰中之陰」。
(其衝在下,名曰太陰,以太陰居衝脈之上也。上曰「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廣明以心為言,衝脈並腎而言,蓋心、脾、腎三臟,心在南,脾在中,腎在北也。凡此三陽三陰,皆首言衝脈者,以沖為十二經脈之海,故先及之以舉其綱領也。太陰起於足大指,故根於隱白,以太陰而居陰分,故曰「陰中之陰」。
白話文:
衝脈位於下焦,稱為太陰,是因為太陰位於衝脈之上。古籍中提到「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廣明是指心,衝脈是指腎,實際上是說心、脾、腎三個臟腑:心在南,脾在中,腎在北。所有這些三陽三陰,都最先提到衝脈,是因為衝脈是十二經脈的匯聚之處,所以先提到它,以便概括其要點。太陰經起於足部大拇指,所以根源於隱白穴。由於陰居於身體的陰部,所以稱為「陰中之陰」。
)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脾下之後,腎之位也,故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趨足心,故根於湧泉穴。腎本少陰而居陰分,故為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
白話文:
太陰經後面的是少陰經。少陰經的原點在湧泉穴,又稱「陰中之少陰」。(脾臟下方是腎臟的位置,所以太陰經後面接著的是少陰經。少陰經的脈絡從小指根部下方開始,斜行至足心,因此原點在湧泉穴。腎屬少陰,位於陰分,所以稱為「陰中之少陰」。)少陰經前面的是厥陰經。厥陰經的原點在大敦穴,是陰中陽氣最少的,稱為「陰之絕陰」。
(腎前之上,肝之位也,故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起於足大指,故根於大敦。絕,盡也。此陰極之經,故曰「陰之絕陽」,又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此總三陰為言,亦有內外之分也。太陰為開,居陰分之表也;厥陰為闔,居陰分之裡也;少陰為樞,居陰分之中也。
白話文:
腎臟前面是肝臟所在的位置,所以稱之為「少陰之前」,又名「厥陰」。厥陰經從足部的大拇指開始,所以它的根源在「大敦」穴。絕,是終結的意思。這條經絡是陰經的極點,所以稱為「陰之絕陽」,又稱為「陰之絕陰」。
因此,三條陰經的交會和分離是:太陰經為開端,厥陰經為閉合,少陰經為樞紐。(這種說法是針對三條陰經整體而言的,也有內外之分:太陰經為開端,位於陰分的外部;厥陰經為閉合,位於陰分的內部;少陰經為樞紐,位於陰分的中央。)
開者主出,闔者主入,樞者主出入之間。亦與三陽之義同。)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三經皆陰,陰脈皆沉,不得相失也。若過於沉,則為病矣。故但宜沉搏有神,各得其陰脈中和之體,是為三陰合一之道,故名曰「一陰」。此三陰脈之離合也。
白話文:
主漏的經絡負責排出,主堵的經絡負責收納,樞紐經絡負責流通。這與三陽的原理相同。三條經絡不能失去聯繫,既要鼓動它們,又不能讓它們過度沉滯,這種狀態稱為「一陰」。三條經絡都是陰經,陰經脈絡都傾向於沉滯,不能失去聯繫。如果過度沉滯,就會生病。所以只宜鼓動它們,讓它們保持活躍,各得其陰脈中和的狀態,這就是三陰合一之道,因此稱為「一陰」。這講述了三條陰經脈絡之間的離合。
按,所言惟足經陰陽,而不及手經者何也?人之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言足則通身上下經氣皆盡而手在其中矣,故不必言手也。然足為陰,故於三陽也言「陰中之陽」,三陰也言「陰中之陰」。然則手經亦有離合,其在陽經,當為陽中之陽,其在陰經,當為陰中之陰,可類推矣。
白話文:
皮膚有不同的部位,這些部位是根據經脈來劃分的。(劃分皮膚的部位,是以經脈為依據的,觀察經脈就可以知道皮膚的部位。)陽明經的陽氣,稱為「害蜚」。(「害」指損害,「蜚」是「飛」的古字。陽明經的陽氣,釋義為陽明經,以下類推。「害蜚」與手少陰心經的陰氣相對,後者稱為「害肩」。陽明由兩陽經合稱「明」;厥陰由兩陰經交會而成「盡」。由於三陽經中陽氣最盛的是陽明經,所以稱其為「合明」;三陰經中陰氣最盛的是厥陰經,所以稱其為「交盡」。)
此云「蜚」者,飛揚也,言陽明盛而浮也。凡盛極者必損,故陽之盛也在陽明,陽之損也亦在陽明,是以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上者,言手大腸經也;下者,言足胃經也。二經皆屬陽明,故視察之法相同。凡其上下部中有浮絡之見者,皆陽明之絡也。
白話文:
所謂「蜚」,就是飛揚的意思,形容陽明經氣旺盛而浮浮的表現。任何事物發展到極盛時必然走向衰落,因此陽氣最旺盛的地方在陽明經,陽氣衰落的地方也同樣在陽明經,所以陽明經的陽氣,稱為「害蜚」。
上面和下面遵循相同的法則,觀察其部位是否有浮絡的跡象,這些浮絡都是陽明經的絡脈。(「上面」指手大腸經,「下面」指足胃經。這兩條經絡都屬於陽明經,所以觀察的方法相同。凡是其上下部位出現浮絡的跡象,都是陽明經的絡脈。)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此因陽明浮絡之色而察陽明經病之異也。凡病之始生,必自淺而後深,故絡脈之邪盛,而後入於經脈。絡為陽,故主外;經為陰,故主內。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
白話文:
如果血管中發青的顏色較多,就出現疼痛;如果發黑的顏色較多,就出現麻痺;如果發黃發紅的顏色較多,就感到發熱;如果發白的顏色較多,就感到寒冷;如果各種顏色都出現,就既有寒症又有熱症。陽氣旺盛就會侵入陽經,陽氣主外,陰氣主內。(這是根據浮絡的顏色來觀察陽明經病症不同的原因。凡是疾病的開始,必定從淺層到深處,所以絡脈中的邪氣旺盛,然後才會進入經脈。絡脈是陽氣,所以主外;經脈是陰氣,所以主內。內部有陰陽,外部也有陰陽。)
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在外者筋骨為陰,皮膚為陽也。凡後六經之上下,五色之為病,其陰陽內外皆同此。)少陽之陽,名曰「持」。(樞,樞機也。持,主持也。樞少陽居三陽表裡之間,如樞之運而持其出入之機,故曰「樞持」。)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
白話文:
身體內部,五臟屬陰,六腑屬陽;身體外部,筋骨屬陰,皮膚屬陽。所有位於六經上下、各種顏色造成的疾病,其陰陽內外的原理都相同。
少陽之陽,稱為「樞持」。(樞:樞紐。持:主持。樞少陽位於三陽表裡之間,像樞紐一樣運作,控制著出入的管道,因此稱為「樞持」。)
上下同法,觀察其部位中有浮在表面的脈絡,這些都是少陽的脈絡。
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上者,手少陽三焦經也;下者,足少陽膽經也。凡二經部中有浮絡之見於外者,皆少陽之絡也。其五色為病,皆與陽明者同。然邪必由絡入經,故其在陽者主內,言自陽分而入於內也;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言出於經而滲入於臟也。此邪氣之序,諸經皆然。
白話文:
當經絡旺盛時,邪氣就會進入經絡,所以,在陽經的邪氣主要流向身體內部,在陰經的邪氣主要流向身體外部,並滲入身體內部。所有的經絡都是這樣。(上是指手少陽三焦經,下是指足少陽膽經。凡是二經系絡中有浮現於體表的,都是少陽之絡。它們與邪氣引起的五色病變,都與陽明經相同。但是,邪氣必定從經絡進入經穴,所以,在陽經的邪氣主要流向身體內部,也就是從陽分進入內部;在陰經的邪氣主要流向身體外部,並滲入內臟,也就是從經穴流出,滲入內臟。這是邪氣的運行次序,所有經絡都一樣。
出,進也,非外出之謂。下文少陰經云,「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與此「出」字義同。)太陽之陽,名曰「關樞」。(關,衛固也。少陽為三陽之樞,展布陽氣於中,太陽則衛固其氣而約束於外,故曰「關樞」。)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白話文:
所謂「出」,指的是往裡進,而不是往外走。下文中少陰經裡說,「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與這裡的「出」字意思相同。太陽之陽,稱為「關樞」。(關,是衛固的意思。少陽是三陽的樞紐,在中焦展開陽氣,而太陽則衛固少陽之氣,約束在外,所以稱為「關樞」。)上下遵循同一規律,看它身上有浮現的脈絡,都是太陽的絡脈。絡脈盛,則邪氣就會侵入經脈。
(上者,手太陽小腸經;下者,足太陽膀胱經。二經色病皆如前。)少陰之陰,名曰「樞儒」。(儒,柔也,順也。少陰為三陰開闔之樞,而陰氣柔順,故名曰「樞儒」。)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
白話文:
上面是手太陽小腸經,下面是足太陽膀胱經。這兩條經絡的皮膚病理症狀都和其他經脈一樣。
少陰的陰氣,叫做「樞儒」。(「儒」指柔順,少陰是三陰經的開關樞紐,而陰氣柔順,因此稱之為「樞儒」。)
少陰經和手足太陽經的辨證方法相同,觀察患者經絡部是否有浮腫的絡脈,這些都是少陰經的絡脈。絡脈盛滿時就會進入經脈,進入經脈時會從陽部注入經脈,而流出經脈時則會從陰部注入骨骼。
(上者,手少陰心經;下者,足少陰腎經。二經色病俱如前。其入也,從陽部注於經,即自絡入經之謂;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謂出於經而入於骨,即前少陽經「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之義也。)心主之陰,名曰「害肩」。(心主之陰,手厥陰之陰也。厥陰者,兩陰交盡,陰之極也。
白話文:
(上面的筋絡是手少陰心經;下面的筋絡是足少陰腎經。兩條經絡的皮區病變都像前面所說。筋絡灌注時,從陽部(外側)進入經絡,這稱為從絡脈進入經絡;筋絡疏洩時,從陰部(內側)灌注到骨頭,這稱為從經絡流出進入骨頭,即前面少陽經說的「在陰部的筋絡主導疏洩,滲透到內部」。)心主之陰,名為「害肩」。(心主之陰,就是手厥陰之陰。厥陰經是兩條陰經交會終了的極陰之經。)
肩,任也,載也。陽主乎運,陰主乎載。陰盛之極,其氣必傷,是陰之盛也。在厥陰,陰之傷也亦在厥陰,故曰「害肩」。然則陽明曰「害蜚」,此曰「害肩」者,即陰極、陽極之義。)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上者,手厥陰心主也;下者,足厥陰肝經也。
白話文:
肩部,具有承載的作用。陽氣主導運轉,陰氣主導承載。陰氣過盛時,其氣勢必受損,這便是陰氣極盛。在厥陰經,陰氣受損也在厥陰經,所以說「傷及肩部」。但是,陽明經說「傷及咽喉」,而這裡說「傷及肩部」,這是陰極、陽極的道理。(上下同理,觀察其部位有浮現的絡脈,這些都是心主絡脈。絡脈過盛,就會侵入經脈。)(上部指手厥陰心主經;下部指足厥陰肝經。)
二經色病皆如前。此但言心主,而又曰「上下同法」,則肝經在所遺耳。)太陰之陰,名曰「關蟄」。(關者固於外,蟄者伏於中。陰主藏而太陰衛之,故曰「關蟄」。)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上者,手太陰肺經;下者,足太陰脾經。
白話文:
這兩種經絡的色病與前面所說的相同。這裡只說了心經的主證,又說「上下同法」,那麼肝經就在他遺漏的地方了。(太陰經的陰氣,叫做「關蟄」。(「關」意指在外固守,「蟄」意指在內伏藏。陰氣主藏,而太陰經衛護著它,所以叫做「關蟄」。)上下同法,觀察它的部位是否有浮絡,這些都是太陰經的絡脈。絡脈盛的話,就會入侵經脈。(上是指手太陰肺經;下是指足太陰脾經。
二經色病皆如前。凡言「上下同法」者,括手、足二經也。)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浮絡見於皮,故曰「皮之部」。)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廩,積也,聚也。
白話文:
十二經絡脈屬於人體皮膚的組織。(浮絡顯現在皮膚上,所以稱為「皮之部」。)因此,各種疾病的初期產生時,必定首先在皮膚毛孔處。邪氣進入體內後,會導致皮膚毛孔擴張,擴張後邪氣便進入脈絡;邪氣長時間滯留在脈絡內無法排出,便會傳入經脈;邪氣長時間滯留在經脈內無法排出,便會傳入臟腑,積聚在腸胃中。(廩,積聚之意。)
)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毫毛,開腠理;(泝然,豎起也,寒慄貌。腠理,膚腠之文理也。泝,音素,逆流曰「泝」。)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絡脈盛色變。異於常也。)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感虛乃陷下,言邪所客者,必因虛乃深也。)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䐃破,毛直而敗。
白話文:
邪氣剛剛侵入皮膚時,會讓人感到寒毛豎立,皮膚毛孔張開。(寒毛豎立,形容寒慄;皮膚毛孔的紋路)
邪氣進入經絡後,經絡上的脈絡會充盈脹大,顏色也會發生變化。(脈絡充盈脹大,顏色與平常不同)
邪氣停留於經絡中,就會因為虛弱而陷落到更深的部位。(邪氣停留的地方,一定是因為虛弱才會深入)
邪氣停留在筋骨之間,如果寒氣較多就會導致筋攣骨痛,如果熱氣較多就會導致筋弛骨消,肌肉萎縮腐爛,毛髮直立而脫落。
(攣,急也。弛,縱緩也。消,枯竭也。爍,消爍也。寒多則血脈凝澀,故為筋攣骨痛;熱多則真陰散亡,故為筋弛骨消等症。䐃破者,反側多而熱漬肌肉也。毛直而敗者,液不足而皮毛枯槁也。)皮者,脈之部。(察之於皮,其脈可知,故曰「脈之部」。)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臟也。
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言若不預為之治,則邪將日深而變生大病也。
白話文:
攣:肌肉緊繃抽搐。弛:肌肉鬆弛無力。消:乾枯衰竭。爍:消磨枯竭。
如果寒氣過多,會導致血脈凝滯不通,因而引起筋脈攣縮和骨骼疼痛。而如果熱氣過多,會導致體內陰液散失,從而出現筋脈鬆弛和骨骼消瘦等症狀。
䐃破:反覆作癢,導致肌肉發熱。毛直而敗:體液不足,皮膚和毛髮枯槁。
皮膚,是經絡的分佈部位。(通過觀察皮膚,可以瞭解經絡的狀況,所以稱為「脈之部」)。
如果邪氣侵犯皮膚,就會導致皮膚腠理疏鬆。腠理疏鬆後,邪氣便會侵入絡脈,絡脈氣血充盈後,就會注入經脈,經脈氣血充盈後,又會進入腑臟。
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人受氣於水谷,水穀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故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胃為水穀之海也。其胃氣運行之輸,上者在氣街,即氣衝穴;下者至三里,在膝下三寸。)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
白話文:
人體中有「氣海」、「血海」、「水穀之海」。其中,胃是「水穀之海」,它輸送到氣衝穴,再向下通到三里穴。(人體通過水和食物獲得氣,水谷進入胃中貯藏,用來養育五臟六腑之氣,因此五臟六腑氣味的來源都是胃,所以胃被稱為「水穀之海」。胃氣運行的通路,向上通到氣衝穴,向下通到膝蓋下三寸的三里穴。)衝脈是十二經脈的「海」,它輸送到到大椎穴,再從巨闕穴的上、下廉(巨闕穴旁的部位)流出。
(此即血海也。衝脈起於胞中,其前行者,並足少陰之經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後行者,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上行者出於頏顙,下行者出於足,故其輸上在於足太陽之大杼,下在於足陽明之巨虛上下廉。衝脈起於胞中,陽明會於前陰,故男女精血,皆由前陰而降者,以二經血氣總聚於此,故均稱為五臟六腑、十二經之海,誠有非他經之可比也。)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
白話文:
這個就是所謂的血海。衝脈起源於胞宮,它向前行走的一支,挾帶著足少陰經從肚臍往上走,到胸中就散開;它向後行走的一支,沿著背脊裡面往上走,是經絡系統的海洋。它向上走的那支從顴骨下方出來,向下走的那支從腳底出來,所以它在上半身的出口在大杼穴(足太陽經),在下半身的出口在大巨虛穴的上下緣(足陽明經)。
衝脈起源於胞宮,陽明經會合於前陰,所以男女的精血,都是從前陰降下來的。而這兩條經絡的血氣都匯聚於此,所以它們都被稱為五臟六腑、十二條經絡的海洋,這真是其他經絡無法比擬的。
膻中是氣的海洋,它向上輸布的出口在柱骨的上下,向前輸出在人迎穴。
(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諸氣者皆屬於肺,是為真氣,亦曰宗氣。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故膻中為之氣海。柱骨,項後天柱骨也。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故氣海運行之輸,一在頏顙之後,即柱骨之上下,謂督脈之喑門,大椎也;一在頏顙之前,謂足陽明之人迎也。)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
白話文:
膻中:位於胸部,肺臟所在的位置。所有氣體都歸於肺,這些氣被稱為真氣,也就是根本之氣。根本之氣積於胸中,從喉嚨呼出,貫穿心脈而進行呼吸,因此膻中被稱為「氣海」。
柱骨 :脖子後面的天柱骨。
頏顙(太陽穴) :氣體溢出的地方。
氣海運行的管道 :一是位於太陽穴後方,也就是天柱骨上下,稱為督脈的「啞門」,即大椎穴;另一個位於太陽穴前方,稱為足陽明脈的「人迎」穴。
腦 是骨髓的「海」,其管道上部位於頭蓋骨,下部位於風府穴。
(凡骨之有髓,惟腦為最巨,故諸髓皆屬於腦,而腦為髓之海。蓋,腦蓋骨也。即督脈之囟會,風府,亦督脈穴。此皆髓海之上下前後輸也。)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少氣不足以言。(氣有餘者,邪氣實也;氣不足者,正氣虛也。下仿此。氣海在胸中而屬陽,故氣實則胸中悗悶喘息,面熱而赤,聲由氣發;氣不足則語言輕怯,不能出聲。如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
白話文:
(人體骨頭裏面有髓,其中腦髓最大,所以其他各處的髓都歸屬於腦髓,而腦髓是髓的總彙。蓋,指的就是腦蓋骨。督脈的囟會穴和風府穴,也是督脈上的穴位。這些都是髓海上下前後傳送髓的地方。)
氣海有餘的人,氣息充足,胸中脹滿氣悶,面色通紅;氣海不足的人,則氣短說不出話來。(氣息有餘,是因爲邪氣充實;氣息不足,是因爲正氣虛弱。以下類推。氣海位於胸中,屬於陽性,所以氣息充足時胸中脹悶喘息,面熱發紅,聲音因氣息而發;氣息不足時話語輕微無力,無法出聲。如果說話聲音微弱,一整天才能緩過勁來說話,這是因爲氣力被奪走了。)
悗,母本切,又音瞞。)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形以血充,故血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怫鬱也,重滯不舒之貌。血不足則常想其身小。狹,隘狹也,索然不廣之貌。此皆血海不調之為病。病在血者,徐而不顯,故茫然不覺其所病。
白話文:
「悗」:讀音同「瞞」。
如果血氣旺盛,就會經常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大,糊裏糊塗不知道自己生病了;如果血氣不足,就會經常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小,乾癟癟的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身體的形體是由血液充盈而成的,所以血氣旺盛時會覺得身體大。怫:鬱悶、不暢通的樣子。血氣不足時會覺得身體小。狹:狹窄、拘謹的樣子。)
這些都是血氣不調造成的疾病。而血氣的疾病,發作緩慢而不明顯,所以常常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怫,音拂。)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有餘者,水穀留滯於中,故腹為脹滿;不足者,脾虛則不能運,胃虛則不能納,故雖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髓海充足,即有餘也,故身輕而勁,便利多力,自有過人之度而無病也。
白話文:
脾胃("水穀之海")有剩餘,就會肚子脹滿;脾胃有不足,則飢餓時也無法進食。(有剩餘是指水分和食物滯留在體內,因此肚子會脹滿;不足是指脾氣虛弱,運化功能下降,胃氣虛弱,不能接納食物,所以即使飢餓也無法進食。)
骨髓("髓海")有剩餘,就會身輕力強,精力過剩;骨髓不足,就會頭暈耳鳴,小腿痠軟,頭昏眼花,什麼也看不清,懶散懈怠,只想躺在牀上。(骨髓充足,即有剩餘,所以身體輕盈而有力,行動敏捷,力氣很大,自然有過人的資質和健康。)
若其不足,則在上者為腦轉,以腦空而運似旋轉也;為耳鳴,以髓虛者精必衰,陰虛則耳鳴也;為脛酸,髓空無力也;為眩冒,忽不知人;為目無所見,怠惰安臥,皆以髓為精類,精衰則氣去,而諸證以見矣。)審守其輸而調其虛實,無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審守其輸,謂審察其輸穴,無犯其害,無盛盛,無虛虛也。
順者得復,逆者必敗,戒夫!天時人事,皆宜慎而不可忽也。)
白話文:
如果腎髓不足,則會出現以下症狀:
- 腦轉:腦子像旋轉一樣,因為腦髓空虛,運轉不暢。
- 耳鳴:腎髓虛弱,精氣衰竭,陰虛導致耳朵鳴叫。
- 脛酸:腎髓空虛,沒有力氣,小腿痠軟。
- 眩冒:突然迷糊,辨不清人。
- 目無所見、怠惰安臥:因為腎髓是精氣的來源,精氣衰竭則氣血流失,出現這些症狀。
醫生應細心觀察患者的輸穴,調節其虛實,避免過盛或過虛,順應身體的自然規律,則患者可以康復;否則,治療就會失敗。(「審守其輸」是指細心觀察輸穴,避免治療過度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