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二 (3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6)

1. 脈色下第四

(若此之人,是為血氣充實,形色堅固,故刺之則病已而可苦以針也。然則血氣內虛,形色外弱者,其不宜用針可知,藥餌亦然。緻,音致,密也。)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鼻為肺竅,目為肝竅,口唇為脾竅,舌為心竅,耳為腎竅。

官者,職守之謂,所以司呼吸,辨顏色,納水穀,別滋味,聽聲音者也。五臟五竅,各司其職,人身乃治,故曰「五官」。以候五臟,故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以赤,腎病者顴與顏黑。(此雖以五臟之色見於五臟之官為言,然各部有互見者,又當因其理而變通之。

)五官不辨,闕庭不張,小其明堂,蕃蔽不見,又埤其牆,牆下無基,垂角去外,如是者雖平常殆,況加疾哉!(若此者,部位骨骼,既無所善,則脈色雖平,不免於殆,尚何疾之能堪哉!是以人之壽夭,尤當以骨骼為主。埤、卑同。)腑臟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腑臟雖居於腹中,各有左右上下之次舍,而面部所應之色,亦如其度。)昔黃帝告於雷公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顏為額角,即天庭也。蕃,蔽也,屏蔽四旁,即藩籬之義。

十步之外,而骨骼明顯,其方大豐隆可知,故為壽堪百歲。蓋五色之決,不獨於明堂也。)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臟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肺、心、肝、脾之候,皆在鼻中,六腑之候,皆在四旁,故一曰「次於中央」,一曰「挾其兩側」。下極,居兩目之中,心之部也。

心為君主,故曰「王宮」。惟五臟和平而安於胸中,則正色自致,病色不見,明堂必然清潤,此五官之所以有辨也。惡,音烏。)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五色之見,各有其部。惟其部骨弱陷之處,然後易於受邪而不免於病矣。

若其色部雖有變見,但得彼此生王,互相乘襲,而無克賊之見者,雖病甚不死。)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為五官。(官,五色,言五色之所主也。)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外內皆在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益甚」,言進,「方衰」言退也。外內皆在,表裡俱當察也。脈口者,太陰臟脈也,故曰「在中」,而主五臟;人迎者,陽明腑脈也,故曰「在外」,而主六腑。脈口滑小緊沉者,陰分之邪甚也;人迎大緊以浮者,陽分之邪盛也,故病皆益甚。)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

白話文:

脈色下第四

如果這個人血氣充盈,形體強健,那麼即使針灸治療後會感到疼痛,也能痊癒。反之,如果血氣虛弱,形體衰弱,就不適合針灸,服用藥物也是一樣的道理。(「致」音同「緻」,指密集的意思。)鼻子是肺的器官,眼睛是肝的器官,嘴唇是脾的器官,舌頭是心的器官,耳朵是腎的器官。(鼻子是肺的竅穴,眼睛是肝的竅穴,嘴唇是脾的竅穴,舌頭是心的竅穴,耳朵是腎的竅穴。)

「器官」指的是職責所在,負責呼吸、辨別顏色、攝取食物、分辨味道、聽聲音等功能。五臟五竅各司其職,是人體運作的根本,所以稱為「五官」。通過觀察五官,可以推斷五臟的健康狀況:肺部有病的人會喘息、鼻翼張開;肝臟有病的人眼白會發青;脾臟有病的人嘴唇會發黃;心臟有病的人舌頭會捲縮、變短、發紅;腎臟有病的人顴骨和臉色會發黑。(雖然這裡是以五臟的顏色表現在其對應的五官上來說明,但各部位之間也會有互相影響的情況,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如果五官辨識能力下降,眉間不舒展,前額狹窄,兩頰凹陷看不清,耳朵周圍腫脹,下巴無力下垂,耳垂外翻,即使平常沒病,也危險了!更何況是生病的時候呢!(如果這些部位骨骼發育不良,即使脈象和面色正常,也難免有危險,更何況是生病了呢!所以人的壽命長短,主要還是要看骨骼的健康狀況。「埤」與「卑」同義。)

臟腑位於體內,各有其位置和順序,左右上下都有一定的規律。(臟腑雖然在腹中,各有左右上下之次序,但面部所應的顏色,也各有規律。)古代黃帝告訴雷公說:明堂(鼻樑)代表人的健康,眉間代表精神狀態,額頭代表人的整體氣色,兩頰代表氣血循環,耳門(耳朵周圍)代表腎氣。這些部位最好寬大飽滿,從這些部位向外延伸十步的範圍,都能清晰地看出骨骼結構,這樣的人壽命一定能超過一百歲。(額頭指額角,也就是天庭;「蕃」與「蔽」同義,指遮蔽周圍,如同藩籬;十步之外,骨骼明顯,寬大豐隆,可知壽命能達一百歲。五色的判斷,不只看鼻樑。)

如果鼻樑骨高聳挺直,五臟位於中央,六腑位於兩側,額頭開闊,兩眼之間部位飽滿,五臟安於胸中,面色紅潤有光澤,沒有病態的顏色,鼻樑濕潤光亮,那麼五官的功能一定正常。(肺、心、肝、脾的狀態,都反映在鼻子上;六腑的狀態,都反映在面部周圍,所以說「位於中央」和「位於兩側」。兩眼之間是心的部位,心是君主之官,所以稱為「王宮」。只有五臟平和安於胸中,才能面色紅潤,沒有病態的顏色,鼻樑自然清潤,五官功能才能正常。「惡」音同「烏」。)

各種顏色的出現,都有其對應的部位。如果這些部位的骨骼凹陷,就必然會生病。如果這些部位的顏色互相影響,即使病情嚴重,也不至於死亡。(各種顏色出現,各有其部位。只有這些部位骨骼薄弱凹陷的地方,才容易受邪氣侵襲而生病。如果這些部位的顏色雖然有變化,但彼此相生相助,互相影響,沒有相克的情況,即使病情嚴重,也不會死亡。)青黑代表疼痛,黃赤代表發熱,白色代表寒冷,這是五官的顏色變化。(「官」指五色,指五種顏色所主宰的部位。)

病情加重或減輕,都表現在內外。如果脈象滑小緊而沉,病情加重,在內臟;如果人迎脈氣大而緊浮,病情加重,在外表。(「益甚」指進展,「方衰」指退步。內外都在,表裡都要觀察。脈口指太陰臟脈,所以說「在內」,主五臟;人迎指陽明腑脈,所以說「在外」,主六腑。脈口滑小緊沉,陰分邪氣重;人迎大緊浮,陽分邪氣盛,所以病情都加重。)如果脈口浮滑,病情加重;如果人迎脈沉而滑,病情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