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二 (2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8)

1. 脈色下第四

澼,音劈。)肝脈小緩為腸澼,易治。(肝脈急大則邪盛難愈,今脈小緩,為邪輕,易治也。)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腎居下部,其脈本沉,若小而搏,為陰氣不足而陽邪乘之,故為腸澼下血。若其血溫身熱者,邪火有餘,真陰喪敗也,故當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

(心生血、肝藏血,故二臟之澼亦下血,而不獨腎也。然心肝二臟,木火同氣,故同病者為順而可治;若肝脾同病,是為土敗木賊,其難治也明矣。)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心肝之脈,小沉而澀,以陰不足而血傷也,故為腸澼。然脈沉細者不當熱,今脈小身熱,是為逆,故當死;而死於熱見七日者,六陰敗盡也。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膈偏枯。(沉鼓澀,陽不足也。外鼓大,陰受傷也,小堅而急,陰邪勝也。胃為水穀之海,心為血脈之主,胃氣既傷,血脈又病,故致上下痞膈,半身偏枯也。)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男子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

今以偏枯而男子發左,女子發右,是逆證也。若聲不喑,舌可轉,則雖逆於經,未甚於臟,乃為可治,而一月當起。若偏枯而喑者,腎氣內竭而然,其病必甚。如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正以腎脈循喉嚨,挾舌本故耳。)其從者喑,三歲起。(若男發於右而不發於左,女發於左而不發於右,皆謂之從。

從,順也。然證雖從而聲則喑,是外輕而內重也,故必三歲而後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以氣血方剛之年,輒見偏枯廢疾,此稟賦不足,早凋之兆也,不出三年死矣。)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脈來懸鉤浮為常脈。(搏脈弦強,陰虛最忌。凡諸失血鼻衄之疾,其脈搏而身熱,真陰脫敗也,故當死。

然失血之證多陰虛,陰虛之脈多浮大,故懸鉤而浮,乃其常脈,無足慮也。懸者不高不下,不浮不沉,如物懸空之義,謂脈雖浮鉤而未失中和之氣也。)脈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喘者,如氣之喘,言急促也。暴厥,謂卒然厥逆而不知人也。)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

(數脈主熱,而如數者,實非真數之脈,蓋以猝動肝心之火,故令人暴驚,然脈非真數,故俟三四日而氣衰自愈矣。)

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此下皆言死期也。浮合,如浮波之合,後以催前,泛泛無常也。一息十至以上,其狀如數,而實非數熱之脈,是經氣之衰竭也。微見,始見也。言初見此脈,便可期九十日而死;若見之已久,則不必九十日矣。

所以在九十日者,以時更季易,天道變而人氣從之也,予、與同,黨與之義。)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如火薪然者,來如焰之銳,去如滅之速,此火臟無根之脈,而心經之精氣與奪也。夏令火王,猶為可支,草乾而死,陽盡時也。)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如散葉者,浮泛無根也,此以肝氣大虛,全無收斂。木葉落者,金勝木敗,肝死時也。

白話文:

脈色下第四

肝脈搏動輕緩,是腸澼,容易治癒。(肝脈搏動迅速有力則邪氣盛,難以痊癒;如今脈搏輕緩,邪氣輕微,容易治癒。)腎脈搏動輕微且沉細,是腸澼並下血,若出血伴隨身體發熱則會死亡。(腎臟位於下部,其脈象本就沉細,如果脈搏輕微且沉細,說明陰氣不足,陽邪乘虛而入,因此出現腸澼並下血。如果出血伴隨身體發熱,說明邪火過盛,真陰受損,因此會死亡。)心肝同時出現腸澼並下血,這兩種臟腑同時患病是可以治療的。(心主血脈、肝藏血,因此這兩種臟腑的腸澼也都會下血,不只是腎臟。然而心肝同屬木火,同病則為相順,故可以治療;若肝脾同病,則為土克木,難以治療。)脈搏輕微、沉細而澀滯是腸澼,如果身體發熱則會死亡,發熱七天則必死。(心肝之脈輕微沉細而澀滯,是因為陰氣不足、血脈受損,因此出現腸澼。但脈象沉細者不應發熱,如今脈象輕微而身體發熱,是為逆證,故當死亡;而發熱七天而死,是六陰俱敗。)胃脈沉而鼓動且澀滯,胃部外觀膨脹,心脈搏動輕微而緊急,都是半身不遂。(沉而鼓動且澀滯,是陽氣不足;外觀膨脹,是陰氣受損;輕微而緊急,是陰邪盛行。胃為水穀之海,心為主血脈,胃氣受損,血脈又病,因此導致上下痞膈,半身不遂。)男子左側癱瘓,女子右側癱瘓,如果聲音不啞、舌頭能轉動,則可以治癒,一個月內可痊癒。(男子左側癱瘓為逆證,右側癱瘓為順證;女子右側癱瘓為逆證,左側癱瘓為順證。如今半身不遂,男子左側癱瘓,女子右側癱瘓,都是逆證。如果聲音不啞,舌頭能轉動,則雖然逆於經脈,但尚未深入臟腑,因此可以治癒,一個月內可痊癒。如果半身不遂且聲音嘶啞,則是腎氣內虛所致,病情必重。如果內損而厥逆,則會聲音嘶啞,這是腎虛,因為腎脈循行於喉嚨,並夾持舌根。)順證者聲音嘶啞,則需要三年才能痊癒。(如果男子右側癱瘓,女子左側癱瘓,都是順證。順證,順理成章。但是雖然是順證,但聲音嘶啞,是外在症狀輕微,內在病症嚴重,因此需要三年才能痊癒。)年齡不到二十歲者,三年內會死亡。(在氣血正盛的年紀就出現半身不遂的疾病,這是先天不足,早衰的徵兆,三年內必死。)脈搏有力而跳動,伴隨鼻出血和身體發熱則會死亡;脈象懸鉤而浮,是常見脈象。(脈搏有力而弦急,陰虛最忌。凡是失血、鼻出血的疾病,脈搏有力而身體發熱,真陰已耗損,因此會死亡。但是失血的症狀多為陰虛,陰虛的脈象多浮大,因此懸鉤而浮,是常見脈象,不用擔心。懸鉤,指脈象不高不低,不浮不沉,像懸掛的物品一樣,指脈象雖然浮而有鉤,但未失去中和之氣。)脈搏像喘息一樣,稱為暴厥。暴厥者,神志不清,不能與人交談。(喘息,指呼吸急促。暴厥,指突然厥逆,神志不清。)脈搏頻數,讓人突然驚恐,三四天後自行痊癒。(數脈主熱,但這種頻數的脈象,並非真正的數脈,只是肝心之火突然亢盛,因此讓人驚恐,但脈象並非真正的數脈,因此三四天後氣衰而自愈。)脈搏浮而合,浮合如數,一息十次以上,是經氣不足,輕微出現這種脈象,九十天內會死亡;(以下皆講死亡期限。浮合,像浮波一樣,前後不一,變化無常。一息十次以上,其狀如數,但並非數熱之脈,是經氣衰竭。輕微出現,指初次見到這種脈象,便可預期九十天內會死亡;如果見到已久,則不必九十天。之所以是九十天,是因為時序更替,天道變化,人氣隨之變化。)脈搏像燃燒的柴火一樣,是心精耗損,如同乾草一樣枯萎而死;(像燃燒的柴火一樣,脈來勢猛,去勢也快,這是火臟無根的脈象,是心經精氣耗損。夏季火盛,尚可支撐,如同乾草一樣枯萎而死,是陽氣耗盡。)脈搏像散落的樹葉一樣,是肝氣虛弱,如同樹葉凋零而死;(像散落的樹葉一樣,浮泛無根,這是肝氣大虛,毫無收斂。如同樹葉凋零,金克木,肝氣衰敗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