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卷二 (16)
卷二 (16)
1. 脈色上第四
中,去聲。)寸口脈中手長者,曰足脛痛;(長為陰不足,陰不足則陽湊之,故足脛痛。)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脈來急促而上部擊手者,陽邪盛於上也,故為肩背痛。)寸口脈沉而堅者,曰病在中;(沉為在裡,堅為陰實,故病在中。)寸口脈浮而盛者,曰病在外;(浮為在表,盛為陽強,故病在外。
)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沉為陽虛,弱為陰虛,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故為寒熱也。然沉弱之脈,多陰少陽,陰寒在下,故為疝為瘕,為少腹痛。瘕,積聚也。)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橫,急數也。沉主在內,橫主有積,故脅腹有積而痛。
仲景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
(喘,急促也。脈沉而喘,熱在內也。熱在內而為寒熱,即「諸禁鼓慄,皆屬於火」之謂。)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陽脈而堅,故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病在內。(陰脈而堅,故病在內。)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小弱者氣虛,澀者血少,氣虛血少,久病而然。)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
(滑而浮者,脈之陽也。陽脈而疾,邪之盛也。邪盛勢張,是為新病。)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弦急者,陰邪盛,故為疝瘕少腹病。)脈滑曰風,(滑脈流利,陽也,風性動,亦陽也,故脈滑曰風。)脈澀曰痹,(澀為陰脈,血不足也,故當病痹。)緩而滑曰熱中,(緩因胃熱,滑以強陽,故病熱中。
夫緩為縱緩之狀,非動之遲緩也。)盛而緊曰脹,(盛則中氣滯,緊則邪有餘,故為脹也。)臂多青脈曰脫血,(血脫則氣去,氣去則寒疑,疑泣則青黑,故臂見青色。言臂則他可知矣。)尺脈緩澀,謂之解㑊,(尺主陰分,緩為氣衰,澀為血少,故當病解㑊。解㑊者,困倦難狀之名也。
)安臥脈盛,謂之脫血,(凡脈盛者邪必盛,邪盛者臥必不安。今脈盛而臥安,知非氣分陽邪,而為陰虛脫血也。此亦承尺脈而言,凡尺脈盛者多陰虛,故當脫血。)尺澀脈滑,謂之多汗,(謂尺膚澀而尺脈滑也。尺膚澀者,營血少也;尺脈滑者,陰火盛也。陽盛陰虛,故為多汗。
)尺寒脈細,謂之後泄,(尺膚寒者,脾之陽衰,以脾主肌肉四肢也。尺脈細者,腎之陽衰,以腎主二陰下部也。脾腎虛寒,故為後泄。)脈尺粗常熱者,謂之熱中。(尺粗為真陰不足,常熱為陰火有餘,故謂之熱中也。)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
白話文:
脈色上第四
寸口脈中,手感脈搏較長,表示足脛疼痛;(脈長表示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則陽氣亢盛,所以足脛疼痛。)寸口脈中,手感脈搏急促往上衝擊,表示肩背疼痛;(脈搏急促且上部衝擊手腕,表示陽邪盛於上,所以肩背疼痛。)寸口脈沉而堅實,表示疾病在內臟;(沉脈表示病在內裡,堅實表示陰氣實證,所以疾病在內臟。)寸口脈浮而有力,表示疾病在肌表;(浮脈表示病在肌表,有力表示陽氣旺盛,所以疾病在肌表。)
寸口脈沉而微弱,表示寒熱及疝氣、少腹疼痛;(沉脈表示陽氣虛弱,微弱表示陰氣虛弱,陽虛則外感寒邪,陰虛則內有熱邪,所以出現寒熱症狀。而沉弱的脈象,多陰少陽,陰寒在下,所以會有疝氣、積聚和少腹痛。積聚指腹部腫塊。)寸口脈沉而橫行,表示脅下及腹部有腫塊疼痛;(橫行指脈搏急促頻數。沉脈主病在內,橫行脈主有腫塊,所以脅下及腹部有腫塊而疼痛。)
張仲景說:腫塊是臟腑的疾病,會持續存在;積聚是腑臟的疾病,發作有時候,疼痛會轉移,是可以治療的。各種積聚的大原則,脈搏細小而貼近骨骼,就是積聚:寸口脈如此,積聚在胸中;脈搏微弱地出現在寸口,積聚在喉嚨中;關脈上,積聚在臍旁;上關脈上,積聚在心窩下;關脈略微往下,積聚在少腹;尺脈中,積聚在氣衝穴;脈搏偏左,積聚在左側;脈搏偏右,積聚在右側;脈搏左右皆出現,積聚在中央,依據其所在部位治療。
寸口脈沉而氣喘,表示寒熱症狀。(氣喘指脈搏急促。沉脈而氣喘,表示熱邪在內。內有熱邪而出現寒熱症狀,就是「諸禁鼓慄,皆屬於火」的意思。)脈搏有力滑利堅實,表示疾病在肌表;(陽脈而堅實,所以疾病在肌表。)脈搏細小堅實,表示疾病在內臟。(陰脈而堅實,所以疾病在內臟。)脈搏細小微弱且澀滯,表示久病;(細小微弱表示氣虛,澀滯表示血少,氣虛血少,是久病的表現。)脈搏滑利浮大而有力,表示新發疾病。(滑利而浮大,是陽脈的表現。陽脈有力,邪氣盛,邪氣盛勢正張,是新發疾病。)
脈搏急促,表示疝氣、少腹疼痛;(弦急的脈象,表示陰邪盛,所以會出現疝氣、少腹疼痛。)脈搏滑利,表示風邪;(滑利的脈象流利,屬陽,風邪屬動,也是陽,所以滑利脈象表示風邪。)脈搏澀滯,表示痹證;(澀滯是陰脈,血不足,所以會患痹證。)脈搏緩慢而滑利,表示熱邪在心下;(緩慢是因為胃熱,滑利是因為陽氣旺盛,所以疾病在心下。緩慢是指脈象舒緩的狀態,不是脈象跳動遲緩。)脈搏有力而緊,表示脹滿;(有力表示中氣阻滯,緊表示邪氣有餘,所以會脹滿。)手臂上有許多青筋,表示失血;(失血則氣虛,氣虛則寒邪入侵,寒邪入侵則會出現青黑色,所以手臂出現青色。手臂出現青色,其他部位也可推知。)
尺脈緩慢而澀滯,表示困倦;(尺脈主陰分,緩慢表示氣虛,澀滯表示血少,所以會困倦。困倦指身體疲乏無力的狀態。)安臥時脈搏有力,表示失血;(一般來說,脈搏有力,邪氣就盛,邪氣盛則睡眠不安。現在脈搏有力而睡眠安穩,表示不是氣分陽邪,而是陰虛失血。這也是根據尺脈而言,尺脈有力大多是陰虛,所以會失血。)尺脈澀滯而寸脈滑利,表示多汗;(是指尺膚澀滯而尺脈滑利。尺膚澀滯表示營血少,尺脈滑利表示陰虛火旺。陽盛陰虛,所以會多汗。)尺膚冰冷脈搏細小,表示大便失禁;(尺膚冰冷表示脾陽虛弱,因為脾主肌肉四肢。尺脈細小表示腎陽虛弱,因為腎主二陰下部。脾腎虛寒,所以會大便失禁。)尺脈粗大且經常發熱,表示熱邪在心下。(尺脈粗大表示真陰不足,經常發熱表示陰虛火旺,所以表示熱邪在心下。)
觀察面色知道病情,稱為明察秋毫;按脈知道病情,稱為妙手回春;詢問病情,知道病位,稱為技藝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