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一 (4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7)

1. 臟象下第三

踝,胡寡切。胻,音杭。)足太陽之上,血氣盛則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氣少則惡眉,面多少理,血少氣多則面多肉,血氣和則美色。(足太陽膀胱之脈行於上體者,起於目內眥,其筋之支者,下顏,結於鼻,故其氣血之盛衰,皆形見於眉面之間也。)足太陽之下,血氣盛則跟肉滿,踵堅,氣少血多則瘦跟空,血氣皆少則喜轉筋,踵下痛。

(足太陽經之行於下體者,從後廉下合膕中,貫腨內,出外踝之後,結於踵,故其形見為病,皆在足之跟踵也。)手陽明之上,血氣盛則髭美,血少氣多則髭惡,血氣皆少則無髭。(手陽明大腸之脈行於上體者,挾口,交人中,上挾鼻孔,故其氣血之盛衰,必形見於髭也。在口上曰髭,在口下曰須。

)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腋下毛美,手魚肉以溫,氣血皆少則手瘦以寒。(手陽明之行於下體者,上臑外前廉,下近於腋,且陽明、太陰為表裡,而太陰之脈出腋下,故腋下毛美。手魚肉者,大指本節後厚肉也。本經之脈,起次指,出合谷,故形見於此。)手少陽之上,血氣盛則眉美以長,耳色美,血氣皆少則耳焦惡色。

(手少陽三焦之脈行於上體者,出耳前後,至目銳眥,故其血氣之盛衰,皆見於眉耳之間。)手少陽之下,血氣盛則手卷多肉以溫,血氣皆少則寒以瘦,氣少血多則瘦以多脈。(手少陽之脈行於下體者。起名指端,循手腕,出臂外,上肘,故其形見若此。)手太陽之上,血氣盛則有多須,面多肉以平,血氣皆少則面瘦惡色。

(手太陽小腸之脈行於上體者,循頰上䪼,斜絡於顴,故其血氣之盛衰,皆形見於須面之間也。)手太陽之下,血氣盛則掌肉充滿,血氣皆少則掌瘦以寒。(手太陽之脈行於下體者,循手外側,上腕,故其形見者如此。首言五形者,以臟為主而言其稟;此言六陽者,以腑為表而言其形。

稟質相合,象變斯具矣。此所以有左右上下之分也。)刺之有約。美眉者,足太陽之脈氣血多,惡眉者氣血少,其肥而澤者血氣有餘,肥而不澤者氣有餘、血不足,瘦而無澤者氣血俱不足。審察其形氣有餘、不足而調之,可以知逆順矣。(此言足太陽一經之盛衰,而他經之有餘不足,亦由是也。

審察既明,而後調之,則不失其逆順矣。)刺其諸陰陽,按其寸口、人迎以調之。(寸口在手,太陰脈也。人迎在頭,陽明脈也。太陰行氣於三陰,陽明行氣於三陽,故按其寸口、人迎而可以調陰陽也。)切循其經絡之凝澀,結而不通者,此於身皆為痛痹,甚則不行,故凝澀。

(切,深也。循,察也。經絡為病,身必痛痹,甚則血氣不行,故脈道凝澀也。)凝澀者,致氣以溫之,血和乃止,其結絡者,脈結血不行,決之乃行。(血脈凝澀,氣不至也,故當留針以補,而致其氣以溫之。致,使之至也。決者,開泄之謂。)氣有餘於上者,導而下之;(氣有餘於上者,病必在上,故當刺其穴之在下者,以導而下之。導,引也。

白話文:

臟象下第三

腳踝部位,血氣旺盛則眉毛漂亮,眉毛有光澤;血多氣少則眉毛不好看,臉色暗淡無光;血少氣多則臉上肉多;血氣調和則容貌美麗。這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循行於上半身,起於目內眥(眼角內側),分支的經絡下行到面部,連接到鼻部,所以足太陽經的氣血盛衰都會表現在眉面之間。

腳踝以下部位,血氣旺盛則腳跟肉厚實,腳跟堅硬;氣少血多則腳跟瘦弱空虛;血氣都少則容易腳抽筋,腳跟疼痛。這是因為足太陽經循行於下半身,從臀部後方下行到膕(膝窩)中,貫穿大腿內側,從外踝後方出來,連接到腳跟,所以足太陽經的形態和病變都表現在腳跟上。

手陽明大腸經上部,血氣旺盛則鬍鬚漂亮;血少氣多則鬍鬚難看;血氣都少則沒有鬍鬚。這是因為手陽明大腸經循行於上半身,經過嘴巴兩側,交會於人中,向上經過鼻孔,所以手陽明經的氣血盛衰必將表現在鬍鬚上(口上為鬍鬚,口下為絡腮鬍)。

手陽明大腸經下部,血氣旺盛則腋下毛髮漂亮,大拇指指節後方的厚肉(手魚肉)溫暖;氣血都少則手部瘦弱冰冷。這是因為手陽明大腸經下行到上臂外側前緣,下行靠近腋下,而且陽明經與太陰經為表裡關係,太陰經的經脈從腋下出來,所以腋下毛髮的狀況可以反映手陽明經的氣血狀況。手魚肉指大拇指指節後方的厚肉,本經的經脈起於食指,經過合谷穴,所以這些部位的狀況可以反映手陽明經的氣血狀況。

手少陽三焦經上部,血氣旺盛則眉毛漂亮且長,耳朵顏色紅潤;血氣都少則耳朵焦黑顏色不好看。這是因為手少陽三焦經循行於上半身,從耳前耳後出來,到達眼角外側,所以手少陽經的氣血盛衰都表現在眉耳之間。

手少陽三焦經下部,血氣旺盛則手部肌肉豐滿溫暖;血氣都少則手部冰冷瘦弱;氣少血多則手部瘦弱但脈搏有力。這是因為手少陽三焦經下行,起於小指端,沿著手腕,經過臂外側,到達肘部,所以這些部位的狀況可以反映手少陽三焦經的氣血狀況。

手太陽小腸經上部,血氣旺盛則鬍鬚茂盛,臉上肉多且平滑;血氣都少則臉部瘦弱顏色不好看。這是因為手太陽小腸經循行於上半身,經過面頰上部,斜行到顴骨,所以手太陽經的氣血盛衰都表現在面部鬍鬚上。

手太陽小腸經下部,血氣旺盛則手掌肌肉飽滿;血氣都少則手掌瘦弱冰冷。這是因為手太陽小腸經下行,沿著手外側,到達手腕,所以這些部位的狀況可以反映手太陽小腸經的氣血狀況。前面講述五臟的形態,是以臟腑為主來說明其稟賦;這裡講述六陽經的形態,是以腑臟為表來說明其外在表現。稟賦與形態相合,則臟腑的變化就具備了。這就是有左右、上下之分的緣故。

針灸治療應遵循一定的規律。眉毛漂亮的人,是足太陽經的氣血充足;眉毛難看的人,是氣血不足;眉毛豐滿潤澤的人,是氣血有餘;眉毛豐滿而不潤澤的人,是氣有餘而血不足;眉毛瘦弱無光澤的人,是氣血俱不足。仔細觀察形體氣血的盈虧,然後進行調理,就能夠知道疾病的發展趨勢。這段話是說明足太陽經的盛衰,其他經脈的盈虧也以此類推。

仔細觀察之後,再進行調理,就不會錯失治療的時機。針刺相關的陰陽經絡,並按壓寸口脈(手腕內側)和人迎脈(頸部)來進行調理。寸口脈在手腕,是太陰經的脈象;人迎脈在頸部,是陽明經的脈象。太陰經行氣於三陰經,陽明經行氣於三陽經,所以按壓寸口脈和人迎脈可以調理陰陽。

仔細探查經絡的凝澀不通的部位,經絡不通則身體必然疼痛麻痺,嚴重時則氣血運行不通,所以會出現經絡凝澀的現象。凝澀是指經脈深層的阻滯不通,仔細觀察。經絡生病,身體必然疼痛麻痺,嚴重時氣血運行不通,所以經絡才會凝澀。

對於經絡凝澀的部位,要用溫熱的方法來疏通氣血,使氣血調和才能停止病痛;對於經絡阻塞不通的部位,是因脈絡阻塞,氣血運行不通,需要針刺疏通,才能使氣血運行。血脈凝澀,是因為氣血運行不到,所以應該留針以補益氣血,使其氣血運行通暢。使,使之到也。疏通,是打開泄通的意思。

氣血上半身過盛的,要引導其下行。氣血上半身過盛,疾病必然在上半身,所以應該刺其下半身的穴位,以引導氣血下行。引導,是引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