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1)

1. 瘰癧

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瘰癧者,其狀累然而歷貫上下也。故於頸腋之間皆能有之,因其形如鼠穴,塞其一復穿其一,故又名為鼠瘻。蓋以寒熱之毒,留於經脈,所以聯絡不止。一曰結核,連續者為瘰癧,形長如蜆蛤者為馬刀。

白話文:

患者身上有許多癤腫,腋下卻沒有。 (癤腫只生長在頸部以上,而腋下以下沒有,所以)

又曰,脅肋下者為馬刀。)鼠瘻之本,皆在於臟,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瘰癧必起於少陽,而後延及陽明。二經表裡相傳,乃至厥陰、太陰,俱能為病。大抵因鬱氣之積,食味之厚,或風熱之毒結聚而成,故其所致之本,皆出於臟,而標則見乎頸腋之間也。

白話文:

文中又說,脅肋下方的部位叫做「馬刀」)。鼠瘻發病的根源,都在於臟器,而它的末端會從頸部和腋窩之間浮現出來。鼠瘻浮於脈搏之間,尚未深入肌肉,而外部形成膿血的,很容易去除。

瘰癧必定起源於少陽經,然後再蔓延到陽明經。兩條經絡表裡相傳,甚至到達厥陰經和太陰經,都能致病。總的來說,瘰癧的形成原因都是由於抑鬱之氣積聚,飲食過於肥厚,或風熱之毒凝聚而成。因此,瘰癧的根本原因都出於臟器,而症狀則表現在頸部和腋窩之間。

若其毒之未甚,則但浮見脈中,尚未著於肌肉以化膿血者,去之猶易,若其膿血既成,則為力較難也。)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謂去其致之之本,則外見之末,自可引而衰也。)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徐往來以去之。(予,與之針也。審按其道,審脈氣所由之道也,徐往徐來,即補瀉之法,所謂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也。

白話文:

如果疾病的毒性不太嚴重,那麼它只會浮現在脈象中,尚未深入到肌肉形成膿血。這種情況下,移除毒性相對容易。但如果已經形成膿血,那麼治療起來就會困難得多。

從病症的根源入手,引導其表徵消退,就可以讓疾病衰弱而不再發作。

(意思是指,如果去除造成疾病的根源,那麼外在的表徵自然會消退。)

根據患者的病情,給予相應的治療。使用針灸時,應仔細觀察患者的脈氣流動方向,用徐徐進退的方法來治療病情。(「予」指的是針灸。觀察脈氣流動方向,是為了確定疾病發生的原因和脈氣的運行規律。徐徐進退,即使用補瀉手法。所謂「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是指補針緩慢刺入而快速拔出,則有補益的作用;瀉針快速刺入而緩慢拔出,則有瀉下的作用。)

)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而已。(小如麥者,其初起也,故一刺即知其效,三刺其病可已;所以治在宜早,不可因小而忽之。)決其生死,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而死。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白話文:

(那些)小的像麥粒一樣的,一針刺就知道(病情),三針就足夠了。(小如麥粒的,是初起的時候,所以一針刺就能知道效果,三針就能讓病情好轉;因此治療宜在早期,不可因為小而忽視。)判斷(患者)的生死,觀察他眼睛的反光:其中有紅色脈絡上下貫穿瞳孔,看到一條脈絡,一年後會死;看到一條半的脈絡,一年半後會死;看到兩條脈絡,兩年後會死;看到兩條半的脈絡,兩年半後會死;看到三條脈絡,三年後會死。看到紅色脈絡沒有貫穿瞳孔,是可以治療的。

(目者,宗脈之所聚也。瞳子者,骨之精也。赤脈下貫瞳子,以邪毒之陷,深賊陰分而然,死之徵也,然脈見二三者,其氣散而緩,脈聚為一者,其毒銳而專,此又死期遲速之有異也。又有診寒熱者,亦同此法。)

白話文:

眼睛是人體主脈匯聚的地方。瞳孔是骨骼的精華。如果紅色血脈貫穿瞳孔,說明邪毒侵害,嚴重損傷了陰分,這是死亡的徵兆。出現二三條紅色血脈者,其邪氣較弱且發作較慢;如果紅色血脈集中為一條,說明邪毒兇猛且集中,這也表示死亡時間有快有慢。此外,診斷寒熱的方法也與此類似。

2. 失守

五臟者,中之守也。(五臟者,各有所藏。藏而弗失,則精神完固,故為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中,胸腹也;臟,臟腑也。盛滿,脹急也;氣勝,喘息也;傷恐者,腎受傷也;聲如從室中言,混濁不清也,是皆水氣上逆之候,故為中氣之濕症,此脾肺腎三臟之失守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氣虛之盛,故聲不接續,肺臟失守也。

白話文:

五臟是人體的守門者。(各臟器都有其獨特的儲藏功能,可以儲藏而又不喪失其功能,因此是人體的守衛者。)

當胸腹飽脹,氣息急促,受驚恐後,說話的聲音就像從屋子裡傳出的,這是由於中氣濕邪所致;(胸腹就是胸腔和腹腔;臟腑就是內臟。飽脹,是指胸腹脹急;氣息急促,是指喘息;受驚恐後,是指腎臟受傷;說話的聲音就像從屋子裡傳出的,是指聲音渾濁不清,這些都是水氣上升的徵兆,因此屬於中氣濕症,這是脾、肺、腎三臟失守所致。)

說話時聲音微小,整天才能說一兩句話,這是氣虛所致;(氣虛嚴重,因此聲音無法連貫,這是肺臟失守所致。)

)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神明將脫,故昏亂若此,心臟之失守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要,約束也。幽門、闌門、魄門,皆倉廩之門戶,門戶不能固則腸胃不能藏,所以泄利不禁,脾臟之失守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膀胱與腎為表裡,所以藏津液,水泉不止而遺溲失禁,腎臟之失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白話文:

  1. 衣著不整齊,言語粗俗無禮,不分親疏,表明神志混亂。(神魂將離去,因此神志昏亂,是心臟失去控制的徵兆。)

  2. 穀倉不儲藏糧食,表明門戶不守。("要"指約束。幽門、闌門、魄門都是倉廩的門戶,門戶不堅固,腸胃就無法儲藏,因此會拉肚子,是脾臟失去控制的徵兆。)

  3. 水源不停地流,表明膀胱不儲藏。(膀胱和腎臟錶裡相通,因此儲藏體液,膀胱不儲藏,則會漏尿、失禁,是腎臟失去控制的徵兆。)

  4. 能夠保住精氣的,就能活命;失去精氣的,就會死亡。

(五臟得守,則無以上諸病,故生,失守則神去而死矣。)夫五臟者,身之強也。(此下言形氣之不守,而內應乎五臟也。臟氣充則形體強,故五臟為身之強。)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於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頭傾者,低垂不能舉也;視深者,目陷無光也。

白話文:

如果五臟都能夠守護住自己的功能,就不會有上述種種疾病,所以纔能夠生養。如果五臟失去守護功能,那麼精神就會離開身體,人就會死亡。五臟是身體強壯的基礎。(這裡說的形氣不守護,是指內在影響了五臟。氣充足,形體就會強壯,所以五臟是身體強壯的基礎。)

頭部是精神明察的地方,如果頭部傾斜,視力模糊,那麼精神就會漸漸喪失。(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升到頭部,從而形成七竅的作用,所以頭部是精神明察的地方。頭部傾斜,表示低垂不能抬起;視力模糊,表示眼睛深陷沒有光澤。)

臟氣失強,故精神之奪如此。)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背乃臟俞所繫,故為胸中之府。背曲肩隨亦臟氣之失強也。)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此腎臟之失強也。)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筋雖主於肝,而維絡關節,以立此身者,惟膝膕之筋為最,故膝為筋之府。

白話文:

臟腑氣血失控,所以精神才會如此虛弱。(背部是臟腑的住所,背部彎曲,肩膀緊隨其後,說明臟腑住所即將損壞;

腰部是腎臟的住所,轉動和搖擺都不能,說明腎臟即將衰敗;

膝蓋是筋的住所,彎曲和伸直都不能,走路時只能佝僂著,說明筋即將衰敗。(筋雖屬於肝臟,但它貫通關節,幫助維持身體直立,其中以膝蓋以下的筋最重要的,所以膝蓋被稱為筋的住所。

筋憊若是,則諸經之失強也。)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髓充於骨,故骨為髓之府,髓空則骨弱無力,此腎之失強者也。)得強則生,失強則死。(臟強則氣強,故生;失強則氣竭,故死。此不專言夫病者,人不至於是不止,可勝悼哉!)

白話文:

肌肉疲軟無力,是因為經絡的強韌性出了問題。骨骼是骨髓的住所,如果骨骼不能長時間站立,走路時就會搖搖晃晃,那麼骨骼就會疲軟無力。(骨髓充盈於骨骼,所以骨骼是骨髓的住所,骨髓空虛則骨骼虛弱無力,這是腎臟強韌性出了問題。)得到強韌性則能生存,失去強韌性則會死亡。(臟腑強健則氣血充盛,故能生存;失卻強韌性則氣血衰竭,故會死亡。這不只是針對疾病而言,人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死亡,這是多麼可悲啊!)

3. 五逆

諸病皆有逆順,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身熱、脈大,而加以腹脹,表裡之邪俱盛也,是為一逆。)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冷而兼後泄,陰症也,脈不宜大而大者,脈症相反也,是為二逆。)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鼻衄在陰,脈大為陽,陽實陰虛,是為三逆。

白話文:

所有的疾病都有順逆之分:

  • 腹脹、發熱、脈搏強勁:這是第一種逆。
  • 腹中咕嚕作響且飽脹,四肢冷清且腹瀉,脈搏強勁:這是第二種逆。
  • 鼻血止不住,脈搏強勁:這是第三種逆。

)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而溲血脫形者,正氣已衰,脈小而急者,邪氣仍在,邪正不能相當,是為四逆。)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脫形身熱,真陰已虧,而火獨不清也。其脈細小疾數者,邪盛正衰之候,是為五逆。)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

白話文:

如果咳嗽且尿血、身體消瘦,脈象微弱有力,這是四逆症狀。(咳嗽、尿血、身體消瘦表示正氣已衰弱,脈象微弱但急促表示邪氣仍然存在,邪氣和正氣無法得到平衡,這稱為四逆症。)咳嗽、身體消瘦、發燒,脈象微弱而急促,這是五逆症狀。(身體消瘦、發燒表示真陰已虧損,而火氣獨盛不清。脈象細小、急促而數次表示邪氣旺盛、正氣衰弱,這稱為五逆症。)出現這種情況,不出十五天就會死亡。

(一節之更,時移氣易,客強主弱,則不能勝,故不過十五日而死。)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此下言五逆之急症也。腹大脹者,最忌中虛,若見四肢清冷而脫形泄甚者,脾元敗而陽氣去也,故為一逆。)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腹脹便血,陰病也,脈大時絕,孤陽將脫也,故為二逆。

白話文:

(一)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時令轉變,氣候變換,客邪強,正氣弱,不能戰勝,所以不能堅持幾天而死。其腹部脹大,四肢清冷,形體消瘦,這是第一種急症;(以下說明五種急症)腹部脹大,最怕中毒,如果看到四肢清冷而形體消瘦,是元氣衰敗陽氣離去,所以是第一種急症。(二)腹部脹滿而便血,其脈象時大時斷,這是第二種急症;(腹部脹滿便血,是陰證,脈象時大時斷,孤陽將要離去,所以是第二種急症。

)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咳而溲血者,氣血俱病,形肉脫者,敗在脾,脈搏者,真臟也,敗在胃氣,故為三逆。)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嘔血,胸滿引於背者,臟氣連乎背也,脈見細小疾數,則真元大虧矣,故為四逆。)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

白話文:

咳嗽、小便帶血、身形消瘦、脈搏微弱,這屬於三逆症;(咳嗽同時小便帶血,代表氣血皆受損,身形消瘦,代表脾臟功能衰退,脈搏微弱,代表真氣不足,脾胃受損,故稱為三逆。)嘔血、胸悶並牽連背部,脈象細小而急促,這屬於四逆症;(嘔血、胸悶牽連背部,代表臟腑氣血與背部相連,脈象細小急促,代表元氣嚴重虧損,故稱為四逆。)咳嗽、嘔吐、腹脹,且伴隨食慾不振、大便稀溏,脈象微弱幾乎摸不到,這屬於五逆症。

(上為咳嘔,中為脹滿,下為飧泄,三焦俱病,而脈至於絕者,有邪無正也,故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不及一時,謂不能周一日之時也。)工不察此者,是為逆治。(病不可治而強治之,非惟無益,適以資害,是謂逆治也。)

白話文:

咳嗽嘔吐是上焦有病,腹脹腹滿是中焦有病,腹瀉洩液是下焦有病,三焦都出現症狀,而脈搏微弱到幾乎沒有的,這是邪氣盛正氣弱,也就是所謂的五逆。這種情況下,人很快就會死亡。(「不及一時」指無法超過一天的時間。)如果醫生沒有發現這一點,強行治療,就是逆勢而行。(病不可治而強行治療,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帶來危害,這就是所謂的逆勢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