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一 (3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6)

1. 臟象下第三

)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液所以注骨益腦而澤皮膚者,液脫則骨髓無以充,故屈伸不利而腦消脛酸;皮膚無以滋,故色枯而夭;液脫則陰虛,故耳鳴也。)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血之榮在色,故血脫者色白如鹽。夭然不澤,謂枯槁無神也。

)其脈空虛,此其候也。(脈貴有神,其脈空虛,即六脫之候。)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一氣辨為六名,故云「六氣」。言六者,無非一氣之所化也。部主,謂各部所主也,如腎主精,肺主氣,脾主津液,肝主血,心主脈也。

貴賤善惡,以衰旺邪正言,如春夏則木火為貴,秋冬則金水為貴,而失時者為賤也;六氣之得正者為善,而太過不及者為惡也。貴賤善惡,主各有時,故皆可為常主。然六氣資於五谷,五穀運化於胃,是為水穀之海,故胃氣為臟腑之本。)谷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有度。

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長,深也。廣,闊也。)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會厭在喉嚨之上,乃所以分水穀,司呼吸,而不容其相混者也。)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咽門,即食喉也,其名曰「咽」,至胃長一尺六寸,乃並胃脘而言。)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紆曲,曲折也。

大言周圍之數,徑言直過之數。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紆,音於。)小腸後附脊,左環,回周疊積,其注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小腸居胃之下,在臍上二寸所,後附於脊,左旋而環,其下口注於迴腸者,外附近於臍上一寸,當水分穴處是也。八分分之少半,言八分之外,尚有如一分之少半也。

)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迴腸,大腸也。葉積,如葉之積,亦疊積之義。大腸上口,即小腸下口,當臍左旋而下,接廣腸也。)廣腸傳脊,以受迴腸,左環,葉脊上下,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

(廣腸,大腸下節也,亦名直腸。直腸居後,繞脊而下,故曰傳脊。傳,布也。葉脊上下,言疊於脊之上下而至尾骶也。闢、闢同。以其最廣,故云「闢大八寸」。)腸胃初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此自口而入,自便而出之全數。三十二曲,合小腸、大腸而言也。

人不食七日則死。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精微慓悍滑疾,言水穀之精氣也。下溉諸腸,言水穀之質粕也。)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二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白話文:

臟象下第三

液體不足的人,骨骼關節屈伸不利,面色枯萎,腦髓萎縮,小腿酸痛,耳朵經常鳴響。液體滋養骨骼、益腦、潤澤皮膚,液體不足則骨髓無法充盈,所以關節屈伸不利,腦髓萎縮,小腿酸痛;皮膚無法滋潤,所以面色枯萎;液體不足則陰虛,所以耳朵鳴響。

血液不足的人,面色蒼白,枯萎無光澤。血液的榮華表現在面色上,所以血液不足的人面色蒼白如同鹽一樣。枯萎無光澤,是指枯槁憔悴,缺乏神采。

他們的脈象空虛,這是他們的症狀。脈象應該有神,脈象空虛就是六脫的徵兆。

六氣各有其所管轄的部位。它們的貴賤、善惡,可以作為常態,但是五穀和胃是水穀之海。(將一氣分為六種,所以稱為「六氣」。六種氣,都只是一氣的變化。部主,指各個臟腑所主宰的功能,例如腎主精,肺主氣,脾主津液,肝主血,心主脈。)

貴賤善惡,以臟腑的盛衰、邪正來判斷,例如春夏則木火為貴,秋冬則金水為貴,而失時則為賤;六氣得正則為善,而過度或不足則為惡。貴賤善惡,各有其時間,所以都可以作為常態。但是六氣依靠五穀,五穀在胃中運化,是為水穀之海,所以胃氣是臟腑的根本。

食物進出的通路,深淺、遠近、長短都有度量。

嘴唇到牙齒長九分,嘴巴寬二寸半;(長,指深度;寬,指闊度)牙齒後面到會厭深三寸半,容積五合;(會厭位於喉嚨之上,是用來區分水穀,主司呼吸,不讓水穀混雜。)舌頭重十兩,長七寸,寬二寸半;咽喉重十兩,寬二寸半,到胃長一尺六寸;(咽喉,就是食道,它的名稱叫做「咽」,到胃長一尺六寸,是包括胃脘一起說的。)胃彎曲伸展,長二尺六寸,周圍一尺五寸,直徑五寸,容積三斗五升;(彎曲,指彎彎曲曲。周圍指的是圓周的長度,直徑指的是中間穿過的長度。其中食物通常儲存二斗,水一斗五升就滿了。)小腸貼附在脊柱後面,左旋環繞,迴旋疊積,它通向迴腸的部分,外附在肚臍上方,迴旋環繞十六曲,寬二寸半,直徑八分再加少許,長三丈二尺;(小腸位於胃之下,在肚臍上方二寸處,後方貼附脊柱,左旋環繞,它下端開口通向迴腸的部分,外側靠近肚臍上方一寸,在水分穴處。)迴腸在肚臍左側環繞,迴旋環繞疊積而下,迴旋環繞十六曲,寬四寸,直徑一寸再加少許,長二丈一尺;(迴腸是大腸。疊積,像樹葉堆積一樣,也是重疊堆積的意思。大腸上口,就是小腸下口,在肚臍左側旋轉而下,連接著直腸。)直腸沿著脊柱,接收迴腸的內容物,左旋環繞,疊在脊柱的上下,寬度最大八寸,直徑二寸再加些許,長二尺八寸。(直腸是大腸的下端,也稱為直腸。直腸位於後方,繞著脊柱向下,所以說沿著脊柱。傳,布的意思。疊在脊柱的上下,指疊在脊柱的上下直到尾骶骨。寬度最大八寸,因為它最寬。)腸胃從入口到出口,總長六丈四寸四分,迴旋環繞三十二曲。(這是從嘴巴進入到肛門排出的總長度。三十二曲,是指小腸和大腸的總和。)

人如果不吃東西七天就會死亡。胃周圍一尺五寸,直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向彎曲,容納水穀三斗五升,其中食物通常儲存二斗,水一斗五升就滿了。上焦輸送氣機,排出精微物質,下焦灌溉諸腸。(精微物質,指水穀的精華;灌溉諸腸,指水穀的糟粕。)小腸寬二寸半,直徑八分再加少許,長二丈二尺,容納食物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再加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