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一 (3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3)

1. 臟象下第三

然則勇與不勇,雖由肝膽,而其為之主者,則仍在乎心耳。縱,平聲。𩩲𩨗,音結於。)怯士得酒,怒不避勇。酒者,水穀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氣慓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比於勇士,氣衰則悔,名曰酒悖。(慓,急也。悍,猛也。

酒之性熱氣悍。故能脹胃浮肝,上氣壯膽。方其醉也,則神為之惑,性為之亂,自比於勇,及其氣散肝平,乃知自悔,是因酒之所使,作為悖逆,故曰「酒悖」。夫酒為水穀之液,血為水穀之精,酒入中焦,必求同類,故先歸血分,凡飲酒者身面皆赤,即其徵也。然血屬陰而性和,酒屬陽而氣悍,血欲靜而酒動之,血欲藏而酒亂之,血無氣不行,故血亂氣亦亂,氣散血亦散,擾亂一番,而血氣能無耗損者,未之有也。

又若人之稟賦,臟有陰陽,而酒之氣質,亦有陰陽,蓋酒成於釀,其性則熱,汁化於水,其質則寒,故陽臟者得之則愈熱,陰臟者得之則愈寒,所以縱酒不節者,無論陰陽,均能為害。凡熱盛而過飲者,陽日盛則陰日消,每成風癉腫脹;寒盛而過飲者,熱性去而寒質留,多至傷腎敗脾。當其少壯。

則旋耗旋生,固無所覺;及乎中衰,而力有不勝,則宿孽為殃,莫能御矣。然則酒悖之為害也,所關於壽夭非細,其可不知節乎?慓,音飄。悍,音旱。)骨強筋弱,肉緩皮膚厚者耐痛,其於針石火焫亦然。黑色而美骨者耐,堅肉而薄皮者不耐。(美骨者,骨強之謂。)病或同時,或易已,或難已: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指外邪致病為言也。多熱者病在陽分,故易已,多寒者病在陰分,故難已。)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勝毒,瘦而薄胃者不勝毒也。(胃厚者臟堅,色黑者表固,骨大者體強,肉肥者血盛,故能勝峻毒之物;若肉瘦而胃薄者,血氣本屬不足,安能勝毒藥也?勝,平聲。)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凡此六者,原非六腑之數,以其藏蓄陰精,故曰「地氣所生」,皆稱為腑。然膽居六腑之一,獨其藏而不瀉,與他腑之傳化者為異。女子之胞,子宮是也,亦以出納精氣而成胎孕者為奇,故此六者,均稱為「奇恆之府」。

奇,異也。恆,常也。)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凡此五者,是名六腑。膽稱奇恆,則此為五矣。若此五腑,包藏諸物而屬陽,故曰天氣所生;傳化濁氣而不留,故曰瀉而不藏;因其轉輸運動,故曰象天之氣。)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白話文:

臟象下第三

然而,勇氣與否,雖然源於肝膽,但主導勇氣的,仍然是心。縱,讀作平聲。怯懦的人喝了酒,怒氣勃發,變得勇猛。酒是水穀精華,熟穀的液體,它氣勢急猛,進入胃中,則胃脹,氣體逆流充滿胸中,肝臟浮腫,膽囊橫脹,此時看起來像勇士一樣,但酒勁一過,氣勢衰弱,就會後悔,稱為「酒悖」。(慓,急也;悍,猛也)

酒的性質溫熱而氣勢猛烈,因此能使胃脹、肝浮,上逆之氣壯膽。當人醉酒時,神志迷亂,性情失常,自以為勇猛,但酒氣散去,肝臟恢復平靜後,就會後悔,這是因為酒的作用,做出悖逆的行為,所以稱為「酒悖」。酒是水穀的液體,血液是水穀的精華,酒進入中焦(脾胃),必然尋找同類物質,因此首先歸於血分,所以凡是喝酒的人,臉和身體都會發紅,這就是徵兆。但是血液屬陰,性質平和,酒屬陽,氣勢猛烈,血液想要平靜,而酒卻使它活動,血液想要收藏,而酒卻使它紊亂,血液沒有氣就不運行,所以血液紊亂,氣也紊亂,氣散,血也散,一番擾亂之後,血氣還能沒有損耗嗎?這是不可能的。

又如同人的禀賦,臟器有陰陽之分,而酒的氣質,也有陰陽之分,酒釀造而成,其性溫熱,汁液化於水,其質寒涼,所以陽盛的臟器飲酒則更熱,陰盛的臟器飲酒則更寒,所以縱酒無度,無論陰陽體質,都會受到傷害。凡是熱盛而過量飲酒的人,陽氣盛則陰氣消,很容易導致風濕腫脹;寒盛而過量飲酒的人,熱性消失而寒涼的物質殘留,多會損傷腎臟和脾胃。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因為新陳代謝快,所以感覺不到什麼;等到中年以後,身體機能衰退,就無法承受,以往的損害就會變成禍患,再也無法抵禦了。所以,酒悖的危害關係到壽命長短,絕非小事,怎麼能不知道節制呢?(慓,音飄;悍,音旱)

骨骼強壯,筋骨柔軟,肌肉鬆弛,皮膚厚的人耐痛,對於針刺、火灼、燙傷也是如此。膚色黑而骨骼強壯的人耐受力強,肌肉堅實而皮膚薄的人耐受力弱。(美骨者,骨強之謂)疾病有的同時發作,有的容易痊癒,有的難以痊癒:身體多熱的人容易痊癒,身體多寒的人難以痊癒。(指外邪致病而言。多熱者病在陽分,故易已,多寒者病在陰分,故難已)胃厚實顏色黑,骨骼粗大而且肥胖的人,抵抗毒素的能力強,瘦弱而胃薄的人抵抗毒素的能力弱。(胃厚者臟堅,色黑者表固,骨大者體強,肉肥者血盛,故能勝峻毒之物;若肉瘦而胃薄者,血氣本屬不足,安能勝毒藥也?勝,平聲)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這六個部位是地氣所生的,都藏於陰而象徵大地,所以是收藏而不瀉泄的,稱為奇恆之府。(凡此六者,原非六腑之數,以其藏蓄陰精,故曰「地氣所生」,皆稱為腑。然膽居六腑之一,獨其藏而不瀉,與他腑之傳化者為異。女子之胞,子宮是也,亦以出納精氣而成胎孕者為奇,故此六者,均稱為「奇恆之府」。奇,異也;恆,常也。)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個部位是天氣所生的,其氣象徵天,所以是瀉泄而不收藏的,它們接受五臟的濁氣,稱為傳化之府,這些部位不能長時間貯存,需要及時瀉泄。(凡此五者,是名六腑。膽稱奇恆,則此為五矣。若此五腑,包藏諸物而屬陽,故曰天氣所生;傳化濁氣而不留,故曰瀉而不藏;因其轉輸運動,故曰象天之氣。)魄門也是五臟的使者,水穀不能久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