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六 (30)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0)

1. 癰疽

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養骨節、通腠理。(上焦出氣,宗氣也。宗氣出於喉嚨而行呼吸,其以溫分肉、養骨節、通腠理者,是衛氣化於宗氣也。)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已張,因息乃行。(中焦出氣如露,營氣也。

其於陰陽已張,因息乃行,是營氣化於宗氣也。)行有經紀,周有道理,與天合同,不得休止。(行有經紀,周有道理,人有營衛,與天合度。)切而調之,從虛去實,瀉則不足,(從虛之之法以去實,是瀉則不足也。)疾則氣減,留則先後。(凡瀉者宜疾。補者宜留,是補之與瀉,有疾留先後之異也。

)從虛去虛,補則有餘。(從治虛之法以去虛,是補則有餘也。此二節配合氣味,所當仿之。)血氣已調,形氣乃持,是知血氣之平與不平也,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生死之期,有遠近,何以度之?(持,定也,度,入聲。然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經失紀,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穀不殖,徑路不通,民不往來,巷聚邑居,則別離異處。血氣猶然。

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衛氣歸之,不得復反,言其留聚不散也。萓,音宜,萓男草,鹿蔥也。)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癰毒由淺至深,傷臟則死,如下文所云。

)試言癰疽之形與忌曰名。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已。(猛疽,言為害之急也。若膿已瀉,當服豕膏可以愈之,即豬脂之煉淨者也。萬氏方有治肺熱暴喑者,用豬脂一斤煉過,入白蜜一斤再煉;少頃濾淨冷定,不時挑服一匙,即愈。若無疾服此,最能潤肺潤腸,即是豕膏之屬。

)發於頸,名曰天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頸,前頸也。色赤黑者,其毒必甚。淵腋,足少陽經穴。其發在頸,則連於肺系;下入足少陽,則及乎肝臟矣,故至於死。)陽氣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項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可治。

(陽氣大發,邪熱之甚也。色有不樂,傷乎神也。痛如刺以針,毒之銳也。煩心者,邪犯其臟也,故不可治。此二症,疑即天疽銳毒。)發於肩及臑,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逞焫之。(肩膊下軟白肉處曰臑,此非要害之所,故不及五臟。

白話文:

癰疽

腸胃吸收食物,上焦排出氣息,溫煦分佈於肌肉、滋養骨骼關節、暢通肌膚毛孔。(上焦排出氣息,指的是宗氣。宗氣從喉嚨出來,運行呼吸,溫煦分佈於肌肉、滋養骨骼關節、暢通肌膚毛孔,這是衛氣化生於宗氣。)中焦排出氣息像露水一樣,上注於經脈分支,滋潤體液,調和氣血,轉化為紅色血液;血液調和,則經脈分支先充盈,然後充滿絡脈;全都充盈,才充滿經脈,陰陽氣機張盛,隨著呼吸而運行。(中焦排出氣息像露水一樣,指的是營氣。陰陽氣機張盛,隨著呼吸而運行,這是營氣化生於宗氣。)運行有規律,循環有道理,與天地運行協調,沒有停止的時候。(運行有規律,循環有道理,人體有營氣和衛氣,與天地運行相合。)仔細調理,從虛弱處入手去除實邪,瀉法要迅速,(從虛弱處入手去除實邪的方法,就是瀉法要迅速。)病邪重則氣機減弱,補法要緩慢。(凡是瀉法都應該迅速,補法應該緩慢,這就是補瀉方法有速度快慢不同的區別。)從虛弱處入手去除虛邪,補法要充足。(從治療虛弱處入手去除虛邪的方法,就是補法要充足。這兩節配合藥物,應該仿效之。)氣血調和,形體氣息才能安定,這就是知道氣血是否調和,卻不知道癰疽是如何產生的。疾病的成敗,生死期限,有遠有近,怎麼去判斷呢?(安定,判斷,入聲。然而經脈運行不止,與天地運行相合,所以天象失常,日月蝕,地氣失常,河道泛濫,草木不生,五穀不收,道路不通,人民不能往來,聚集在城鎮,則彼此分離不同處。氣血也是如此。)

人體氣血營衛,周流不息,上應星宿,下應經絡的運行規律,寒邪侵入經絡,血液就會瘀滯,血液瘀滯則不通,不通則衛氣聚集於此,不能迴流,所以形成癰腫。(衛氣聚集於此,不能迴流,是指它停留在局部而不散。)寒邪化為熱邪,熱邪過盛則腐蝕肌肉,肌肉腐爛則化膿,膿液不排出則腐爛筋腱,筋腱腐爛則傷及骨骼,骨骼受損則骨髓消亡,如果不讓膿液排出,血液枯竭虛弱,則筋骨肌肉不能互相滋養,經脈損傷,影響五臟,五臟受損就會死亡。(癰疽從淺入深,傷及臟腑就會死亡,如下文所說。)

試論述癰疽的症狀和禁忌,以及名稱。癰疽發生在咽喉,稱為猛疽,猛疽不治療,就會化膿,膿液不排出,堵塞咽喉,半天就會死亡,如果已經化膿,則排出膿液後,服用豬膏冷食,三日即可痊癒。(猛疽,是指危害很急迫。如果膿液已經排出,服用豬膏可以痊癒,豬膏是指煉製過的豬油。萬氏方劑中有治療肺熱暴啞的,用豬油一斤煉製,加入白蜜一斤再煉;過一會兒過濾乾淨冷卻凝固,隨時服用一匙,即可痊癒。如果沒有疾病服用這個,最能潤肺潤腸,這也是豬膏之類。)發生在頸部,稱為天疽,癰疽很大,顏色赤黑,不緊急治療,熱邪就會向下進入腋窩,前面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傷肝肺,十多天就會死亡。(頸部,指前頸。顏色赤黑,毒性一定很重。腋窩,足少陽經穴。它發生在頸部,則連接到肺部;向下進入足少陽經,則會影響到肝臟,所以會導致死亡。)陽氣大盛,熱邪上攻腦部,停留在項部,稱為腦爍,顏色不好看,項部疼痛,像用針刺一樣;煩躁不安,則無法治癒。(陽氣大盛,是指邪熱很盛。顏色不好看,是傷及神志。疼痛像用針刺一樣,是指毒性很厲害。煩躁不安,是指邪氣侵犯臟腑,所以無法治癒。這兩種病,很可能是天疽毒性很厲害。)發生在肩膀和上臂,稱為疵癰,症狀是赤黑,要緊急治療,這會讓人出汗到腳,不會傷害五臟;癰疽發病四五天,可以用熱敷的方法。(肩膀以下軟肉處叫上臂,這不是要害部位,所以不會影響到五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