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六 (29)
卷六 (29)
1. 夢
至其變幻之多,五行之化,本自無窮,而夢造於心,其原則一。蓋心為君主之官,神之舍也。神動於心則五臟之神皆應之,故心之所至即神也,神之所至即心也。第心帥乎神而夢者,因情有所著,心之障也;神帥乎心而夢者,能先兆於無形,神之靈也。夫人心之靈無所不至,故夢象之奇亦無所不見,誠有不可以言語形容者,惟聖人能御物以心,攝心以性,則心同造化,五形安得而役之?故至人無夢也。)
白話文:
夢的景象變化萬千,如同五行生剋一樣,本就無窮無盡,但夢的產生都源於心,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因為心是人體的君主之官,也是神明居住的地方。心神活動,五臟的神明都會有所反應,所以心的所到之處就是神明,神明所到之處也就是心。但是,如果由心主導神明而產生夢境,那是因為心有所牽掛,有所障礙;如果由神明主導心而產生夢境,就能預兆未來的無形事物,展現出神明的靈性。人的心靈非常靈敏,能觸及任何地方,因此夢境奇異的景象也包羅萬象,有些甚至難以用言語形容。只有聖人能夠駕馭萬物以其心,控制心念以其性,使心與造化合一,五行又怎能役使於它?所以,至人根本沒有夢。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