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卷六 (13)
卷六 (13)
1. 痹疝
蓋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總諸陰之會;故諸疝之在小腹者,無不由任脈為之原而諸經為之派耳,云七疝者,乃總諸疝為言,不過六七耳。後世俗工所立謬名,又獨以厥陰經為言者,皆未當也,大都此症寒則多痛,熱則多縱,濕則多腫墜,虛者亦然,若重在血分者不移,在氣分者多動,分察六者於諸經,各因其多少虛實而兼治之,自無不效也。)
白話文:
任脈從中極穴下方開始,向上經過恥骨聯合上緣,沿著腹部內側上行,到達關元穴,是所有陰經的交會處。所以,發生在小腹的疝氣,都源於任脈,並由其他經脈蔓延開來。所謂「七疝」,只是概括各種疝氣的總稱,實際上種類並不多,最多也就是六七種。後世一些庸醫所起的謬名,或單純以厥陰經論述疝氣,都是不正確的。總而言之,這種疾病,寒則疼痛較多,熱則疝氣易脫出,濕則腫脹下墜明顯,虛證也會有類似症狀。若病症主要在血分則位置固定,在氣分則易移動。需仔細辨別六種邪氣(寒、熱、濕、虛等)在各經脈中的輕重虛實,並據此施治,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痿
五臟各有所合,皆能使人痿。(痿者,痿弱無力,舉動不能也。)故肺熱葉焦,則毛皮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肺痿者,皮毛痿也,蓋熱乘肺金,在內則為葉焦,在外則皮毛虛弱而為急薄;若熱氣留著不去而及於筋脈骨肉,則病生痿躄。躄者,足弱不能行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在地也。
(心痿者,脈痿也。心氣熱則火獨上炎,故三陰在下之脈,亦皆厥逆上,上逆則下虛,乃生脈痿,脈痿者,凡四肢關節之處。如樞紐之折而不能提掣,足脛縱緩而不能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肝痿者,筋痿也。膽附於肝,肝氣熱則膽汁溢泄,故為口苦;筋膜受熱則血液乾燥,故拘急而攣,為筋痿也。
)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脾痿者,肉痿也。脾與胃以膜相連而開竅於口;故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脾主肌肉,今熱蓄於內則精氣耗傷,故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腎痿者,骨痿也。腰者腎之府,其脈貫脊,其主骨髓,故腎氣熱則見症若此。
)何以得之?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發為痿躄。(肺位最高,故謂之長;覆於心上,故謂之蓋。肺志不伸,則氣鬱生火,故喘息有聲,發為肺鳴。金臟病則失其清肅之化,故熱而葉焦,五臟之陰皆為之不足,此痿躄之生於肺也。
)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胞絡者,子宮之絡脈也。胞脈屬心而絡於胞中,故悲哀太甚則心系急而胞絡絕,上下不交,亢陽內動,逼血下崩,令人數為溺血也。)故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血失則大經空虛,無以滲灌肌肉,榮養脈絡,故先為肌肉頑痹,而後傳為脈痿者,生於心也。)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欲不遂也。意淫於外,入房太甚,陰氣傷也,故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宗筋者,聚於前陰。精傷於內,氣陷於下,故為白淫,即今之所謂帶濁也。)故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肝主筋,故使內,而筋痿者,生於肝也。)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
(漸,有由來也。以水為事,從事於卑濕之所也。相,並也。脾主肌肉而惡濕,濕著於肉則衛氣不榮,故肌肉頑痹而為肉痿。漬,早四切。)故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病生於脾也。)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遠行勞倦,最能生熱。
白話文:
五臟的機能失調都會導致痿證。(痿證是指肢體軟弱無力,行動困難。)例如,肺部熱盛,肺葉受損,就會導致皮膚肌肉虛弱、消瘦,進而產生痿躄。(肺痿是指皮膚肌肉的痿弱,因為熱邪侵犯肺金,內在則導致肺葉受損,外在則使皮膚肌肉虛弱消瘦;如果熱邪停滯不去,進而侵犯筋脈骨肉,就會導致痿躄。躄是指腳部無力,無法行走。)心氣過熱,則下肢脈絡虛弱而氣血上逆,下肢脈絡虛弱則會導致脈痿,關節如同樞紐脫落般不能活動,脛部鬆弛無力,無法站立。(心痿是指脈絡的痿弱。心氣過熱,則火邪獨上炎,所以下焦的三陰經脈也都會逆行上衝,上逆則下焦虛弱,就會產生脈痿。脈痿是指四肢關節處如同樞紐脫落般不能活動,足脛鬆弛無力,無法承擔身體重量。)肝氣過熱,則膽汁外泄導致口苦,筋膜乾燥,筋膜乾燥則筋脈拘急攣縮,導致筋痿。(肝痿是指筋的痿弱。膽附於肝,肝氣過熱則膽汁溢出,所以口苦;筋膜受熱則血液乾燥,所以拘急攣縮,形成筋痿。)脾氣過熱,則胃燥口渴,肌肉感覺遲鈍,導致肉痿。(脾痿是指肌肉的痿弱。脾與胃經膜相連,並開竅於口;所以脾氣過熱則胃燥口渴。脾主肌肉,現在熱邪蓄積於內,則精氣損傷,所以肌肉感覺遲鈍,形成肉痿。)腎氣過熱,則腰脊酸軟無力,骨骼枯萎,骨髓減少,導致骨痿。(腎痿是指骨骼的痿弱。腰是腎的府舍,腎經循行於脊柱,腎主骨髓,所以腎氣過熱就會出現這些症狀。)
這些病症是如何引起的?肺臟是臟腑之首,也是心的保護者。如果遭受挫折或慾求不能滿足,就會導致肺鳴,肺鳴則肺熱肺葉受損,進而導致痿躄。(肺位於臟腑最高處,所以稱為臟腑之首;覆蓋於心之上,所以稱為心的保護者。肺氣不舒,則氣鬱化火,所以喘息有聲,形成肺鳴。金臟(肺)病變則失去其清肅的功能,所以出現熱盛肺葉受損的情況,五臟陰氣都因此不足,這就是痿躄源於肺的原因。)悲傷過度,則胞絡受損,胞絡受損則陽氣內動,導致下腹崩潰,頻頻排出帶血的尿液。(胞絡是指子宮的經絡。胞脈屬於心經,並與胞宮相連,所以悲傷過度則心神受損,胞絡受阻,上下不通,亢盛的陽氣內動,逼迫血液下流,導致頻頻排出帶血的尿液。)因此大經脈空虛,導致肌肉麻痹,進而發展成脈痿。(血液虧虛則大經脈空虛,無法濡養肌肉,滋潤脈絡,所以先導致肌肉麻痹,然後發展成脈痿,這是源於心的病變。)思慮過度,慾求不能滿足,或者房事過度,導致宗筋鬆弛,進而導致筋痿和白帶。(思慮過度,慾求不能滿足,是慾望不能實現。意淫於外,房事過度,則傷及陰氣,所以宗筋鬆弛,導致筋痿。宗筋是指會聚於陰部的筋絡。精氣受損,氣血下陷,所以導致白帶,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帶下病。)所以說筋痿是由於肝臟功能失調引起的。(肝主筋,所以筋痿是由於肝臟功能失調引起的。)長期處於潮濕環境中,從事與水相關的工作,或者居住環境潮濕,導致肌肉浸潤,麻痹無感,進而導致肉痿。(長期處於潮濕環境中,從事與水相關的工作,或者居住環境潮濕,導致肌肉浸潤,麻痹無感,進而導致肉痿。)所以說肉痿是由於濕邪入侵引起的。(地上的濕邪侵入人體,就會損害皮膚肌肉筋脈,這是脾臟功能失調造成的。)長途跋涉勞累,遇上酷暑而口渴,口渴則陽氣內耗,內耗則熱邪留聚於腎臟;腎是水臟,現在水不勝火,就會導致骨骼枯萎,骨髓虛損,所以足部不能支撐身體,導致骨痿。(長途跋涉勞累,最容易產生內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