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1)

1.

)手少陰之筋病,內急,心承伏梁,下為肘網,其病所過者支轉筋,筋痛。(承,承於下也。伏梁。堅伏之積也。網,如網羅之牽急也。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挾乳里,結於胸中,下繫於臍,故在內側為急,為伏梁,在外則為肘網,及當其所過之處為轉筋、筋痛等病。)治在燔針,其成伏梁唾血膿者,死不治。

(臍上臍下,皆為伏梁。若伏梁已成而唾見血膿者,病劇臟傷,故死不治。)名曰季冬痹也。(手少陰之筋,應十二月之氣也。)治在燔針者,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燔針,燒針也。劫刺,因火氣而劫散寒邪也。燔針,焠針。義以知為數,知其氣至為度也。以痛為輸,即其痛處是穴也。

)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瘻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伸。(此以下皆結上文經筋為病而總言之也。陽急、陰急,指足太陽、少陰為言,皆為背病;陽急在外則反張而折,陰急在內則俯不能伸也。)焠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

(筋痹之病,屬寒者多,故以上皆言治在燔針劫刺;然有因於熱者,治當遠熱,無用燔針,驗在筋之急與縱耳。)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筋急則口目為噼,眥急不能卒視,治皆如右方也。(此申言口眼歪僻之證,必系足陽明、手太陽之筋病也。)

白話文:

手少陰經的筋脈生病,內部會感到急痛,像承重物般壓迫在胸部,向下則像網羅般牽扯著肘部,病症沿著經脈走向,會導致肢體轉筋、筋痛。 (「承」,指承擔於下;「伏梁」,指堅硬腫脹的積聚;「網」,指像網羅般牽拉緊急。)手少陰經的筋脈,起於小指內側,連結到尺骨尖端,向上連結到肘內側,再向上進入腋下,沿著乳房內側,連結到胸中,向下連接到肚臍,所以內側會感到急痛,像承重物般壓迫,外側則像網羅般牽扯,而沿著經脈走向的部位則會出現轉筋、筋痛等症狀。治療方法是用燒灼的針灸,但如果已經形成堅硬腫脹並伴有吐血、流膿的現象,則病情危重,無法治愈。

肚臍上方和下方都可能出現這種堅硬腫脹。如果已經形成堅硬腫脹並吐血流膿,則病情嚴重,傷及臟腑,因此無法治愈。這種病叫做季冬痺。(手少陰經的筋脈,與十二月份的氣候相應。)治療方法是用燒灼的針灸,燒灼針灸要根據氣至的程度和疼痛的部位來決定針刺的次數和穴位。(「燔針」,指燒灼的針灸;「劫刺」,指利用火氣來驅散寒邪;「以知為數」,指根據氣至的程度來決定針刺的次數;「以痛為輸」,指根據疼痛的部位來選擇穴位。)

經筋生病,寒邪入侵則筋脈反折繃緊,熱邪入侵則筋脈鬆弛下垂,無法收縮,陰經病變不用燒灼針灸;陽經急痛則筋脈反折,陰經急痛則彎曲無法伸直。(以下皆是總結經筋生病的症狀。)(「陽急、陰急」,指足太陽經、手少陰經,都是背部的病症;陽經急痛在外則反張而折,陰經急痛在內則彎曲不能伸直。)燒灼針灸是用於治療寒邪引起的急痛。熱邪入侵導致筋脈鬆弛下垂,則不需要燒灼針灸。

筋脈痺痛的病症,多數是由於寒邪引起的,所以上面都說治療方法是用燒灼針灸來驅散寒邪;但是也有些是因熱邪引起的,治療應該遠離熱邪,不需要燒灼針灸,判斷方法是觀察筋脈是繃緊還是鬆弛。足陽明經、手太陽經的筋脈急痛,則會導致口眼歪斜,眼瞼緊繃,無法正常視物,治療方法與上述相同。(這段說明口眼歪斜的症狀,一定是足陽明經、手太陽經的筋脈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