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經原旨》~ 卷五 (5)
卷五 (5)
1. 寒熱
人身非常溫也,非常熱也。為之熱而煩滿者,(非素所有,故曰非常。)陰氣少而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陰虛者陽必湊之。陽邪實於陰分,故熱而煩滿。)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無所因而寒者,寒生於中也。)是人多痹氣也。陽氣少,陰氣多,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白話文: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既不發熱,也不發冷。如果出現發熱、煩悶、胸悶的情況(這些症狀並不是我一直都有的,所以說是異常的),那是因為陰氣不足,陽氣過盛導致的(陰虛的時候,陽氣就會聚集過來。陽邪侵犯了陰分,所以出現發熱、煩悶、胸悶)。
人體沒有受寒,體內也沒有寒氣(寒氣從體內產生,而不是從外部侵入,所以說是寒生於中)。這些人往往有痹氣。陽氣不足,陰氣過多,所以身體發冷,好像從水裡出來一樣。
(痹者,正氣不行也。陽少陰多,則榮衛不能充達,故寒從中生,所謂寒痹之屬。)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灸如火者,(凡有內熱而風寒外束之,則熱必愈盛,故如灸如火也。)是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四肢者,諸陽之本也。
白話文:
痹證,是因為正氣運行不暢造成的。陽氣不足,陰氣過多,導致氣血不能通暢,所以從內部產生寒氣,這就是寒痹的症狀。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四肢發熱,遇到風寒後反而像火燒一樣灼熱。(凡是內有熱而外受風寒,熱氣必定更加旺盛,所以會像火燒一樣灼熱。)這是因為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四肢屬於陽,兩陽相互作用,導致陰氣虛少。陰氣不足,無法熄滅旺盛的陽氣,於是陽氣獨行。
(四肢是諸陽之根本。)
風者,陽氣也。以四肢之熱,而逢風於外,是謂兩陽相得,況乎陰氣衰少,則水不勝火,故病為陽獨治,治言王也。)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陽獨治者,孤陽也,故不能生長而止能為熱耳。)逢風而如灸如火者,是人當肉爍也。(肉者,陰也。陽盛則傷陰,故令人肌肉消爍。
白話文:
風邪就是人體內的陽氣。當人體四肢發熱時,遇到外來的風,就會形成「兩陽相得」的情況。此時,陰氣衰弱,水無法剋制火,因此疾病由陽獨自控制。(「獨治」指的是陽氣獨自控制,無法生長。)陽氣獨自控制時,就變成「孤陽」,只能產生熱,不能生長。
當風邪遇到人體後,就會像火燒一樣灼熱。這是因為陽氣過盛,會損傷陰氣,導致人體肌肉消瘦。
)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為腎氣素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腎氣素勝者,必恃勝而多欲,故以水為事。太陽者,少陰之表,陰中之陽也。欲多則精傷於腎而脂枯不長,脂枯則水不勝火,火勝則腎水愈虛,骨髓不充,氣涸於內,故寒甚至骨也。
白話文:
人的身體感到寒冷,湯火沒辦法使人溫暖,厚重的衣物也無法讓人感到溫暖,但卻不會發抖,這是因為腎氣過於旺盛,以水為依歸,太陽氣衰弱,腎臟中的脂質枯萎不生長,一水的力量無法勝過兩火的力量。腎臟屬水,而生於骨頭,如果腎臟不生長,骨髓就會不夠充足,所以寒氣甚至能深入骨頭。(腎氣過於旺盛的人,一定會依賴過剩的腎氣而過度慾望,所以才以水為依歸。太陽指的是少陰的表面,是陰中之陽。慾望過度,就會損傷腎臟的精氣,導致脂質枯萎不生長,脂質枯萎,水就不能勝過火,火的力量強盛,腎水就會更加虛弱,骨髓得不到充足的養分,體內氣血乾涸,所以寒氣甚至能深入骨頭。)
)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肝有少陽之相火,心為少陰之君火,腎,一水也。一水已竭,二火猶存,是陰氣已虛於中,而浮陽獨勝於外,故身骨雖寒而不至凍慄,病名「骨痹」。然水不勝火,則筋骨皆失所滋,故肢節當為拘攣。
白話文:
因此不能感覺寒冷的人,是因為肝是單一的陽氣,心是雙倍的陽氣,腎是孤獨的臟腑。一水不能勝過兩火,所以不能感到寒冷,這種病稱為「骨痹」,這樣的人會出現關節拘攣。
(肝有少陽之相火,心為少陰之君火,腎是一水。一水已竭,二火猶存,這是因為陰氣在體內已虛,而浮陽在體外獨勝,所以身體骨頭雖然寒冷但不會感到凍慄,病名為「骨痹」。然而水不能勝過火,則筋骨都得不到滋養,所以四肢關節會出現拘攣。)
)人之肉苛者,雖近於衣絮,猶尚苛也,是謂何疾?(苛者,頑水沉重之謂。苛,音呵。)是為營氣虛,衛氣實也。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與志不相有曰「死」。(不仁,不知痛癢寒熱也。不用,不能舉動也。榮氣者,陰氣也,主裡;衛氣者,陽氣也,主表,上言衛氣實者,言肌肉本無恙也;下言衛氣虛者,正言衛氣之病也。營衛俱虛,則血氣俱病,血虛故為不仁,氣虛故為不用。
白話文:
當人的肉體變得堅硬時,即使靠近衣物,仍然會感覺僵硬。這是什麼病症呢?
這是因為營氣不足,衛氣過盛所致。營氣不足,則皮膚失去知覺;衛氣虛弱,則肌肉無法活動;營衛兩虛,則既失去知覺,又無法活動,肌肉仍然存在。當一個人與自身意志脫節時,就稱之為「死亡」。
(「不仁」指失去對痛覺、冷熱的感知;「不用」指無法活動。營氣屬陰,主內;衛氣屬陽,主表。上文所說「衛氣實」,是指肉體本身沒有問題;下文所說「衛氣虛」,是指衛氣本身有問題。營衛兩虛,表示氣血都出現了問題,氣血虛弱,因此失去知覺,無法活動。)
人之身體在外,五志在內,雖肌肉如彼,而神氣失守,則外雖有形而中已無主,若彼此不相有也,故當死。)有病熱而有所痛者也。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陽脈者,火邪也。凡病熱者必因於陽,故三陽之脈,其動甚也。)人迎—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入陰也。
白話文:
人體的外在形體,是由五臟六腑的機能所主宰;雖然肌肉骨骼完好無損,但如果神氣失去主導,那麼外在的形體雖然存在,但內在的精神已經失去了主宰,就像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因此,當神氣失去主導時,人就會死亡。
如果有人發燒並且有疼痛,這種情況屬於熱病。熱病是由陽脈活動過度所導致的。(陽脈就是火邪。凡是患有熱病的,必定是由於陽氣過盛所導致,因此三條陽脈的活動特別劇烈。)人迎脈浮盛,說明少陽經有熱;人迎脈和氣口脈都浮盛,說明太陽經有熱;人迎脈、氣口脈、尺澤脈都浮盛,說明陽明經有熱。這種熱症會侵入陰經。
(人迎,足陽明脈,所以候陽也,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也。凡邪熱在表,三陽既畢,則入於陰分矣。)夫陽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䐜脹而頭痛也。
(頭主陽,腹主陰。陽邪在頭則頭痛,及其入於陰分,則腹為䐜脹也。)
白話文:
人迎穴位於足陽明經脈上,用來檢查陽氣的情況。人迎穴如果鼓脹一次,說明疾病在足少陽經;如果鼓脹一次並且發熱,表明疾病在手少陽經。人迎穴如果鼓脹兩次,表明疾病在足太陽經;如果鼓脹兩次並且發熱,表明疾病在手太陽經。人迎穴如果鼓脹三次,表明疾病在足陽明經;如果鼓脹三次並且發熱,表明疾病在手陽明經。
所有的外感熱邪,當三陽經脹滿後,就會進入陰分。由於陽氣侵入陰分,所以疾病會出現頭部和腹部脹痛,並且會頭痛。
有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也。(相移者,以此病而移於彼也。)腎移寒於脾,癰腫少氣;(腎中寒氣移於脾者,乃為癰腫。凡癰腫之病,寒熱皆能為之。熱者為陽毒,寒者為陰毒。蓋脾主肌肉,得寒則氣聚而堅,堅而不散,則為腫為癰也,曰「癰」者;壅也。腎以寒水之氣,反傳所勝,侵侮脾土,故壅為浮腫。
白話文:
有些情況是五臟六腑之間寒熱互相轉移的(互相轉移是指因為這個臟腑的疾病而轉移到另一個臟腑)。腎臟的寒氣轉移到脾臟,就會出現癰腫和氣虛(腎臟中的寒氣轉移到脾臟,就會形成癰腫。凡是癰腫的病症,寒氣和熱氣都可能導致。熱氣導致的癰腫是陽毒,寒氣導致的癰腫是陰毒。脾臟主掌肌肉,受到寒氣影響後,氣血就會聚集凝結,凝而不散,就會形成腫塊或癰腫。之所以稱為「癰」,是因為它阻塞了氣血的運行。腎臟以寒冷的水氣,反過來侵犯脾臟的土氣,因此阻塞形成浮腫。)
少氣者,寒盛則陽虛於下,陽虛則無以化氣也。)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脾中寒勝,則反傳於肝。脾寒則肉寒,故為癰腫。肝寒則筋寒,故為筋攣。)肝移寒於心,狂,膈中;(肝移寒於心,傳其所生也。心主火,其藏神。受肝邪之寒逆,故神亂而為狂。心脈出屬心系,下膈,陽為陰抑則氣有不行,故隔寒不通也。
白話文:
],(心)寒熱危盛
)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心與肺,二陽臟也。心移寒於肺者,君火之衰耳。火不足,則不能溫養肺金,肺氣不溫,則不能行化津液,故飲雖一而溲則倍之。夫肺者,水之母也,水去多則肺氣從而索矣,故曰「肺消」。門戶失守。本元日竭,故死不能治。
白話文:
心臟傳送寒氣至肺部,導致肺部衰竭。肺部衰竭,一服藥就會出現兩個水腫,無法治癒。(心臟和肺臟都屬陽性。心臟傳送寒氣至肺部,是因為君火衰退所致。火氣不足,無法溫養肺金,肺氣不溫,無法運化津液,因此服藥一劑,水腫就會加倍。肺是水的源頭,水分大量流失,肺氣就會隨之枯竭,因此說「肺消」。門戶失守,根本元氣日益虛弱,因此一旦出現病情,無法治癒。
)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湧水者,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湧也。水者,陰氣也,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肺移寒於腎,則陽氣不化於下,陽氣不化則水泛為邪而客於大腸,以大腸為肺之合也。但按腹不堅而腸中濯濯有聲者,即是其候。
白話文:
脾熱傳給肝,會導致驚厥流鼻血。(上文說「傳寒」,這裡說「傳熱」。脾熱傳給肝,反過來加重肝的火熱,所以熱症非常嚴重。肝臟藏血,病症主要表現為驚嚇,熱邪侵襲肝臟,就會風火交加,所以會驚厥,還會流鼻血。)肝熱傳給心,會導致死亡。(心本身屬火,而肝臟用風熱傳給心,木火相互灼燒,侵犯到君主之官(心),所以會導致死亡。)心熱傳給肺,會轉變成膈消病。(肺屬金,其功能本是乾燥,而心臟又用熱傳給肺,就會更加乾燥,轉變成膈消病。
膈消者,膈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也。上文言肺消者因於寒,此言膈消者因於熱,可見消有陰陽二症,不可不辨。)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柔,筋軟無力也。痓,骨強直也。肺主氣,腎主骨,肺腎皆熱,則真陰日消,故傳為柔痓。痓,音翅。)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腎移熱於脾者,陰火上炎也。
白話文:
膈消是指橫膈膜上部感到灼熱不適,多喝水能緩解。上文中提到肺消是由寒邪引起的,這裡提到的膈消是由熱邪引起的,可見消證有陰證和陽證之分,不可不辨。
肺部的熱邪傳到腎臟,會發展成軟癱(筋骨酸軟無力)和痓(骨頭強硬挺直)。肺主氣,腎主骨,肺腎都有熱邪,就會導致真陰虧損,所以傳變成軟癱和痓。痓,讀音同「翅」。
腎臟的熱邪傳到脾臟,會發展成虛腸澼,死後也治不好(腎臟熱邪傳到脾臟,是陰火上炎所致)。
邪熱在下,真陰必虧,故傳為虛損。腎本水臟,而挾熱侮脾,故為腸澼下利膿血。陰虛反克,則水土俱敗,故死不治也。)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胞,子宮也,在男則為精室,在女則為血室。膀胱,津液之府也,俗名謂之「溲胞」。命門火盛,則胞宮移熱於膀胱,故小便不利為癃,甚則為溺血。
白話文:
邪熱聚集在下半身,導致真陰虧虛,所以傳為虛損。腎臟原本是貯藏水的臟器,但邪熱侵犯脾臟,導致腸道腐爛,排出膿血。陰虛反克,水土兩敗俱傷,所以無法治癒。
子宮的熱氣轉移到膀胱,就會出現排尿困難和血尿。子宮在男性稱為精室,在女性稱為血室。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器官,俗稱「溲胞」。如果腎陽旺盛,子宮的熱氣就會轉移到膀胱,導致小便不利,嚴重時會出現血尿。
常見相火妄動,逆而不通,多患此者,即其證也,胞,包,脬二音。在「胞胎」之「胞」則音胞,「溲胞」之「胞」則音脬。)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膀胱之熱上行,則移熱於小腸。小腸之脈,循咽下膈,抵胃,其支者循頸上頰,故受熱為膈腸之病則痞塞不便,受熱於咽頰之間則上為口糜。
白話文:
常見相火(腎火)上亢,不順暢,患此病的人很多,即為此症狀。「胞」字有兩種讀音。在「胞胎」中讀作「胞」,在「溲胞」中讀作「脬」。膀胱的熱氣上傳至小腸,阻礙膈腸運作,導致上部為口瘡;(膀胱的熱氣上行,傳遞到小腸。小腸的經脈經過咽喉、橫膈、胃,其支脈延伸到頸部和臉頰,因此因熱而患膈腸疾病會導致痞塞不通,因熱而影響咽喉和臉頰之間就會導致上部為口瘡。)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虙瘕,為沉;(小腸之熱下行,則移熱於大腸,熱結不散,或氣或血,留聚於曲折之處,是為虙瘕,虙瘕者,謂其隱伏秘匿,深沉不易取也。虙、伏同。)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大腸移熱於胃,燥熱之氣上行也,故善於消穀。陽明主肌肉,而熱爍之,則雖食亦病而瘦,所以謂之「食亦」。
白話文:
小腸的熱傳到(下方的)大腸,就會形成虙瘕(腫塊),(熱氣)隱伏於深處。(小腸的熱向下傳遞,就會轉移到(下方的)大腸,熱氣鬱結不散,無論是氣還是血,都會滯留在曲折之處,形成了虙瘕。虙、伏有相同的含義,都指隱藏在深處。)大腸的熱傳到(上方的)胃部時,就會出現善食(吃得多)而消瘦的現象,又稱為「食亦」。(大腸的熱向上傳遞,乾燥熱氣上升,所以能很好地消化穀物。胃經主肌肉,熱氣灼傷肌肉,即使吃得多,也會出現病態性的消瘦,所以稱為「食亦」。)
)胃移熱於膽,亦曰「食亦」;(陽明胃熱而移於膽,則木火合邪,不生脾土,故亦當善食而瘦。)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膽經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曲折布於腦後,故膽移熱於腦,則為辛頞鼻淵之病,辛,酸辛也。頞,音遏,鼻莖也。
白話文:
(1)胃部的熱氣轉移到膽,也稱為「食亦」;(陽明胃熱入侵膽,則木火相生邪氣,不能生養脾土,所以也會出現食慾好卻消瘦的情況。)
(2)膽熱轉移到腦,就會導致辛酸鼻涕不停流;(膽經的脈絡,從眼睛的外眼角開始,向上延伸到頭頂的額角,向下繞過耳朵後方,在腦後盤曲分佈;因此,膽熱入侵腦,就會導致辛酸鼻涕的病症;辛,酸辛的味道;遏,鼻莖,即鼻樑。)
)傳為衄蔑瞑目。(腦熱不已,則傳為此症。衄、衊,皆為鼻血,但甚者為衄,微者為衊。熱傷陰血則目無所養,故令瞑目,以羞明不能開也。衊,音滅。)故得之氣厥也。(厥者,氣逆也。此總結一篇之義,皆由氣逆所致。)
白話文:
(以前的人)認為衄血和瞑目(眼閉)是由於腦子持續發熱而引起的。(腦子過熱,就會導致這種疾病。衄和衊都是指鼻血,但嚴重的稱為衄,輕微的稱為衊。熱氣損傷陰血,眼睛就會失去滋養,因此導致瞑目,因為眼睛畏光而不能睜開。衊,讀音為滅。)所以會得這種病是因為氣厥了。(厥,指氣逆。這是總結本文的意思,認為這都是由氣逆引起的。)
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手足溫則生,寒則死。(乳子,嬰兒也,病熱脈懸小者,陽症陰脈,本為大禁,但小而緩者,邪之微也,其愈則易,小而急者,邪之甚也,為可慮耳,以小兒稚陽之體,而加之病熱。脈不當小。若脈雖小而手足溫者,以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猶在也,故生;若四肢寒冷,則邪勝其正,元陽去矣,故死。謂從者手足溫,逆者手足寒也。
白話文:
如果嬰兒發燒,脈象細小無力,手腳溫暖則有生機,手腳冰冷則會死亡。(嬰兒是指小寶寶,發燒脈象細小無力,屬於陽證陰脈,原本是大忌,但如果脈象雖然細小卻緩慢,說明邪氣較弱,容易康復;如果脈象細小而急促,說明邪氣較重,令人擔憂,因為小兒身體虛弱,加上發燒,脈象不應該細小。如果脈象雖然細小,但手腳溫暖,因為四肢是陽氣的根本,說明陽氣仍在,因此會有生機;如果四肢寒冷,說明邪氣勝過正氣,元氣已經散失,因此會死亡。這裡所說的順從,指的是手腳溫暖;違背,指的是手腳寒冷。)
)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此言小兒之外感也。風熱中於陽分,為喘鳴肩息者,脈當實大。但大而緩則胃氣存,邪漸退,故生;實而急則真臟見,病日進,故死,此見古人之診小兒者,未嘗不重在脈也,即雖初脫胞胎,亦自有脈可辨,何後世幼科如《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別有察三關之說,於脈則全置不問?夫三關乃手陽明之浮絡,原不足以候臟腑之氣,且凡在小兒,無論病與不病,此脈皆紫白而兼乎青紅,雖時有濃淡之異,而四色常不相離也。
白話文:
寶寶中了風熱,氣喘吁吁、肩息不止,脈搏實大。脈搏緩和的,能存活;脈搏急促的,會死亡。(這是指小兒的外感疾病。風熱侵犯陽氣,導致氣喘吁吁、肩息不止,脈搏應該實大。但是,如果脈搏實大而緩和,說明胃氣尚存,邪氣逐漸消退,所以能存活;如果脈搏實大而急促,說明真臟(心肝脾肺腎)受到侵犯,病情加重,所以會死亡。由此可見,古人診治小兒疾病,非常重視脈象。即使是剛出生的小兒,也有脈象可辨。為什麼後世的兒科書籍,如《水鏡訣》、《全幼心鑑》等,提出了專門察覺三關(寸關尺)的說法,卻對脈象完全置之不理呢?三關是手陽明經的浮絡,本來不足以反映臟腑之氣。而且,小兒無論生病與否,三關脈都呈紫白兼青紅之色,雖然濃淡有別,但四色常常同時出現。
何以辨其紫為風,紅為寒,青為驚,白為疳?又何以辨其雷驚、人驚、水驚、獸驚之的確乎?近代醫家,習以為常,全不知脈,欲濟其危,胡可得也?遍考並無三關名目,惟經脈有察手魚之色者,若乎近之。然乃概言診法,亦非獨為小兒也。則三關之說,特後世之異端,不足憑也。
白話文:
如何辨別嘴脣發紫是因為風邪,發紅是因為寒邪,發青是因為驚嚇,發白是因為疳症?又如何準確地辨別雷電驚嚇、人為驚嚇、水汽驚嚇、野獸驚嚇?近代一些醫生,已經習慣於這樣的說法,完全不懂得脈診,如果想要搶救危急的孩子,怎麼可能辦得到?我遍查典籍,沒有找到「三關」這個說法,只有經絡診法中,觀察「手魚」顏色的一種方法,似乎與此有點相似。但是這種方法只是概括地說明診斷法,並不專門針對小兒。因此,三關之說是後世流傳的異端邪說,不足為憑。
故凡欲診小兒者,在必察氣口之脈,面部之色,呼吸之聲,或兼察手魚亦可也。且小兒之脈;原非大方之比,不必多歧,但求於大、小、緩、急、虛、實六者之間,可以盡之。診得其真,取如反掌,既明且易,豈不愈於彼哉!)
白話文:
因此,凡是想診斷小兒疾病者,必須觀察氣口脈搏、面部氣色、呼吸聲音,有時也可以配合觀察手紋脈象。而且小兒的脈象原本與成年人不同,不需要過於細分。只要從大、小、緩、急、虛、實六種脈象中,就能夠涵蓋小兒脈象的變化。診斷出準確的脈象,就像翻掌一樣簡單,這是既清楚又容易的方法,豈不是比其他方法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