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傷寒

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餘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傷寒者,中陰寒殺厲之氣也。寒盛於冬,中而疾病者,是為傷寒,其不即病者,至春則名為溫病,至夏則名為暑病。然有四時不正之氣隨感隨發者,亦名傷寒。寒邪束於肌表則玄府閉,陽氣不得散越,乃鬱而為熱,故凡系外感發熱者,皆傷寒之類。

白話文:

現在所說的熱病,都屬於傷寒一類。有的能好,有的會死,死的大多在六七天內,其餘的都是十天以上的,這是爲什麼呢?(傷寒,是感染了陰寒凶煞之氣而得的疾病。寒氣在冬天最盛,在冬天感染而發病的,叫做傷寒;如果當時沒發病,到了春天就叫做溫病,到了夏天就叫做暑病。但是有不受四季規律影響的邪氣,隨時感染隨時發作,也叫做傷寒。寒邪纏繞在皮膚肌肉表面,就會導致玄府關閉,陽氣不能散發,於是鬱結成熱,所以凡是因外感引起的発熱,都屬於傷寒一類。)

)然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巨,大也。太陽為六經之長,統攝陽分,故諸陽皆其所屬。)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風府,督脈穴。太陽經脈覆於巔背之表,故主諸陽之氣分。)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人傷於寒而傳為熱者,寒甚則生熱也。寒散則熱退,故雖甚不致死。

白話文:

()

因此,手太陽經是所有陽經所屬的。因為太陽經是六經之首,統御著陽分,所以其他陽經都屬於它。

手太陽經的脈絡連接着風府穴,因此它是所有陽經的主氣。太陽經脈覆蓋在背部表層,所以主導所有陽經的氣血。

一個人如果受到了寒氣的侵襲,就會發熱生病,熱度再高也不會致命。這是因為人受寒後傳變成熱的,如果寒氣散去,熱度就會消退,所以即使熱度很高也不會導致死亡。

)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矣。(表裡俱受,是謂兩感。)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巨陽,足太陽也,為三陽之表而脈連風府,故凡病傷寒者多從太陽始。太陽之經,從頭項下肩膊,挾背抵腰中,故其為病如此。仲景曰:「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人身經絡,三陽為表,三陰為里。

白話文:

如果裡外同時受到寒氣侵襲而生病,那麼必定難逃一死。(裡外同時被寒邪侵犯,稱為兩感。)如果傷寒的第一天,巨陽經受寒,那麼就會出現頭頸疼痛,腰背僵硬的症狀。(巨陽經即足太陽經,是三陽經中的表經,而且它的脈絡與風府相連,所以凡是傷寒疾病,大多從太陽經開始。太陽經的循行路線從頭頸往下經過肩膊,夾著背部到達腰中,所以傷及太陽經就會出現上述症狀。仲景說:「太陽經發病時,脈象浮,頭頸僵硬疼痛,怕冷。」人體的經絡,三陽經為表,三陰經為裡。

三陽之序,則太陽為三陽,陽中之陽也;陽明為二陽,居太陽之次;少陽為一陽,居陽明之次,此三陽為表也。三陰之序,則太陰為三陰,居少陽之次;少陰為二陰,居太陰之次;厥陰為一陰,居少陰之次。此三陰為里也。其次序之數,則以內而外,故有一二三之先後者如此。

白話文:

三陽:太陽、陽明、少陽。

三陰:太陰、少陰、厥陰。

三陽為表:太陽為三陽,是陽中的陽;陽明為二陽,次於太陽;少陽為一陽,次於陽明。

三陰為裡:太陰為三陰,次於少陽;少陰為二陰,次於太陰;厥陰為一陰,次於少陰。

序數之序:從內到外,依先後次序排列為一二三。

邪之中人,必自外而內。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此所以邪必先於皮毛,經必始於太陽,而後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也。)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傷寒多發熱,而獨此云「身熱」者,蓋陽明主肌肉,身熱尤甚也。邪熱在胃則煩,故不得臥。

白話文:

病邪入侵人體,肯定是由外而內的。病邪停留在皮膚上,就會使皮膚腠理打開,腠理打開後病邪就會進入脈絡,脈絡滿了就流入經脈,經脈滿了就進入臟腑,這就是為什麼病邪一定會先從皮膚毛髮開始,病症也一定會先從太陽經開始,之後三陰三陽,以及五臟六腑都會受到影響。

第二天,陽明經受到病邪的影響,陽明經主宰肌肉,它的脈絡經過鼻子連接到眼睛,所以會導致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入睡(傷寒大多會發熱,但只有這裡說「身體發熱」,這是因為陽明經主宰肌肉,所以身體發熱會特別嚴重。病熱在胃裡,就會導致煩躁不安,所以無法入睡。

餘症皆本經之所及。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胃脅痛而耳聾。(邪在少陽者,三陽已盡,將入太陰,故為半表半裡之經。其經脈出耳前後,下循胸脅,故為脅痛、耳聾等證。仲景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

白話文:

其餘症狀都與本經相關。仲景說:「陽明病時,胃腑實熱。」三日後少陽經受熱,少陽經為主,它的脈絡循著耳後走,散佈到耳朵,所以胃會痛,耳朵會耳鳴。(邪氣在少陽經,三陽經將盡,將要進入太陰經,所以是半表半裡之經。它的經脈出於耳朵前後,向下循著胸部走,所以會有胃痛、耳鳴等症狀。仲景說:「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的,屬少陽。」

」「少陽之病。口苦、咽乾、目眩也。」又曰:「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鞭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蓋邪在陰則寒。邪在陽則熱,邪在表則無嘔滿等症,邪在裡則胸滿乾嘔不能食。故成無己曰:「少陽之邪,在半表半裡之間。」)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

白話文:

少陽病症。症狀包括口苦、喉嚨乾澀、眼睛眩暈。又說:「如果太陽病沒有痊癒,轉為少陽病,就會出現脇肋下脹滿,乾嘔不能進食,時冷時熱。」邪氣在陰部,就會出現寒冷的症狀。邪氣在陽部,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邪氣在表層,不會出現嘔吐或脹滿等症狀。邪氣在內部,就會胸悶乾嘔,不能進食。所以成無己說:「少陽之邪,處於半表半裡的狀態。」三陽經絡都受到邪氣的影響,但還沒進入臟腑,所以只需發汗就能治癒。

(三陽為表屬腑,邪在表而未入於三陰之臟者,皆可汗而散之。)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邪在三陽,失於汗解,則入三陰,自太陰始也。仲景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也。

白話文:


三陽經屬表,主司臟腑功能。邪氣在表而未深入三陰經的臟器,都可以通過發汗的方式驅散。

如果邪氣在三陽經停留時間過長,無法通過發汗去除,就會進入三陰經,從太陰經開始。仲景說:「傷寒病人的脈象浮緩,手足自溫,這是太陰經受邪的表現。」「太陰經受邪導致的疾病,會出現腹脹、嘔吐、進食困難,大便溏稀不止,並且時常腹痛。」

)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脈,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腎經屬水,而邪熱涸之,故口舌為之乾渴,仲景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之。」)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六經傳遍,乃至厥陰。邪熱甚於陰分,故為煩滿。仲景曰:「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白話文:

第五天時,少陰經受到影響。少陰經通到腎臟,連結到舌頭的脈絡,與舌根相連,因此口乾舌燥、口渴。

第六天時,厥陰經受到影響。厥陰經沿著下陰部走行,並連接到肝臟,所以會感到煩悶,陰囊萎縮。

至此,六經已經傳遍。邪熱嚴重影響了陰分,所以導致煩悶。仲景說:「厥陰病的表現是,氣往上衝撞心臟,心中疼痛灼熱,飢餓卻不想吃,吃了就吐蛔蟲,腹瀉不止。

」按,傷寒一病,傳變無窮,此不過言傳經之常,而未及於變。自仲景而後,諸大傢俱有名言可法,學者所當盡讀而精思之。然義多出於仲景,於仲景書又當閉戶深求者也。)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傷寒邪在經絡,本為表症,經盡氣復,自當漸解。

白話文:

按:傷寒這個病,傳變千變萬化,這裡只是說了傳經的規律,而沒有涉及到變化的內容。從張仲景之後,各大家都有自己有名言可資學習,學者們應當盡力閱讀並深入思考這些名言。但是,這些名言的意義大多出自張仲景的著作,因此在學習這些名言的同時,更應當閉門深入鑽研張仲景的著作。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會受到病邪的影響,營氣和衛氣無法正常運行,五臟之間的氣機不通暢,那麼人就會死亡。(傷寒的病邪位於經絡,本來是表症,經脈中的氣血恢復之後,病情自然就會逐漸好轉。

若六經傳遍而邪不退,則深入於腑,腑不退,則深至於臟,故五臟六腑皆受病矣。邪盛於外。則營衛不行,氣竭於內,則五臟不通,故六七日間致死也,善治此者,必不使其邪入內,亦必不使其臟氣竭。知斯二者,近於神矣。止言足經,不言手者,以傷寒為表邪,欲求外症,但當察於周身,而周身上下脈絡,惟足六經則盡之矣,手經無能遍也。

白話文:

善治此者,必不’指出善治此者,乃’必不’者。

且手經所至,足經無不至者,故但言足經,則其左右前後陰陽諸證,無不可按而得,而手經亦在其中,不必言矣,劉草窗不讀此經,謬創邵說,萬世唾罵,學者可不慎諸!)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邪氣漸退則正氣漸復,如下文也。

白話文:

足經所經過的地方,手經也一定會經過,因此只要提到足經,那麼無論是左右前後、陰陽各方面的症狀,都可以從足經上按診出來,而手經也包含在其中,不必特別說明。劉草窗沒有讀過這部經典,錯誤地創立了邵氏的說法,引發歷代學者的唾罵,學者們可要謹慎啊!如果沒有兩次受寒的情況,那麼巨陽經的病情會在七天後衰退,頭痛也會漸漸好轉。(邪氣逐漸消退,正氣逐漸恢復,就像下文所說的那樣。)

)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哀,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所謂其餘皆十日以上者如此。)治之之法,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

白話文:

第八日,陽明病衰退,身體發熱稍有好轉;第九日,少陽病衰退,耳朵微聾;第十日,太陰病衰退,腹脹如故,開始想吃東西;第十一日,少陰病衰退,口渴停止但不滿足,舌頭乾燥,不久後打噴嚏;第十二日,厥陰病衰退,膀胱鬆弛,小腹略微下墜,大量氣體排出,疾病逐漸好轉。(其餘超過十天的,也都按照這個規律。)治療的方法,是疏通對應的臟腑經絡,隨著病情的衰退,疾病也就痊癒了。發病未滿三天的,可以用發汗法;發病滿三天的,可以用瀉下法。

(各通其臟脈,謂當隨經分治也,凡傳經之邪未滿三日者,其邪在表,故可以汗已;滿三日者,其邪傳裡,故可以下,然此言表裡之大體耳。按,脈大浮數,病為在表,可發其汗;脈實沉數,病為在裡,可下之。日數雖多,但有表症而脈浮大者,猶宜發汗;日數雖少,但有里症,而脈沉實者,即當下之。此汗下之法,但當以表裡為據,有不可以執一也。

白話文:

同時受到寒邪侵襲的人:

第一種情況: 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發病,會頭痛、口乾、煩躁、脹滿。

第二種情況: 陽明經和太陰經同時發病,會腹脹、發燒、不想吃東西、說胡話。

)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少陽、厥陰,表裡同病也。少陽病則為耳聾,厥陰病則為囊縮而厥。至是則三陰三陽俱受病,故水漿不入,昏不知人,於六日之際當死也。)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如此之後三日乃死,謂兩感傳遍之後,復三日而死也,蓋即六日之義。)蓋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其血氣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矣。

白話文:

如果三天後,少陽和厥陰同時生病,就會出現耳聾、手足冰冷無力、昏迷、無法進食,且意識不清,六天後就會死亡。因為少陽病會導致耳聾,厥陰病會導致手足冰冷無力,到了這個階段,三陰三陽都受病影響,所以無法進食、昏迷不醒,六天內就會死亡。五臟已經受損,六腑阻塞,氣血運行不暢,這樣的情況下,三天後就會死亡,這是因為三陰三陽的病氣傳遍全身,之後再過三天就會死亡,也就是六天死亡的意思。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強的,其氣血充沛,所以昏迷不醒,三天後氣血耗盡,就會死亡。

(陽明為十二經脈之長,多氣多血之經,若感於邪,其邪必甚,故不知人。凡兩感於邪者,三日之後,胃氣乃盡,故當死也。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似若皆以外邪為言,而實未必有盡然者,正以內外俱傷,便是兩感,今見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失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臟,少陽復病於腑者,必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

白話文:

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主氣血最旺盛的經脈。如果陽明經受到邪氣侵襲,邪氣一定很嚴重,所以人會陷入昏迷。凡是同時受到兩種邪氣侵襲的,三天後,胃氣就會耗盡,因此會死亡。

所謂「兩感」,是指表裡同時發病。看似都是因為外邪入侵,但實際上不一定全都是這樣。正是因為內外交迫受傷,才會稱為「兩感」。現在看到少陰經先在內部潰敗,而太陽經隨後在外部發病的,就是縱情肆欲、同時遭遇表裡邪氣侵襲的情況。太陰經在內受傷,而陽明經又在表受重邪的,就是勞累過度、飲食失調、同時遭遇表裡邪氣侵襲的情況。厥陰經的氣逆於臟腑,少陽經又病於腑,一定是七情失調、勞累過度、損傷氣血、同時遭遇表裡邪氣侵襲的情況。

人知兩感為傷寒,而不知傷寒之兩感內外俱困,病斯劇矣,但傷有輕重,醫有賢不肖,則死生系之,或謂兩感之症不多見者,蓋亦見之不廣,而義有未達耳。)

白話文:

人們都知道感冒是由風寒兩種外邪侵襲引起的,而夾雜感冒的風邪寒邪,使人內外受困,病情就會加重。不過,感冒的輕重程度不同,醫生的水平也有高低,所以是否存活與此密切相關。有人說夾雜感冒的外邪不多見,是因為他們見識淺薄,而且沒有真正理解此病的性質。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寒邪中人而成溫病、暑病者,其在時則以夏至前後言,在病則以熱之微甚言,故凡溫病、暑病,皆傷寒也。)暑當與汗皆出,勿止。(暑氣侵入,當令有汗,則暑隨汗出,故曰「勿止」。溫病、暑病,後賢另有成書,所當詳考。)

白話文:

所有傷寒演變成溫熱病的案例,發生在夏至以前的稱為溫病,夏至以後發生的稱為暑病。(寒邪侵入人體而導致溫病或暑病,按時間來說,是以夏至前後為界;按症狀來說,是以寒熱輕重為區別,所以所有的溫病和暑病,都是由傷寒演變而來的。)暑熱襲來時,應該讓汗水自由排出,不要阻止。(如果中了暑氣,就要讓汗水出來,這樣暑氣才會隨著汗水排出,所以說「不要阻止」。關於溫病和暑病,後世的醫家另有專門的著作,大家可以詳細探討。)

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兩熱相合,治之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病雖衰而餘熱未除,尚有所藏,因而強食,則病氣與食氣相併,兩熱合邪,以致留連不解,故名曰「遺」。食滯於中者病之實,脾弱不能運者病之虛,實則瀉,虛則補,虛實勿失,則逆從可調,病必已矣。)當何禁之?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白話文:

當發高燒的疾病痊癒後,有時會有一些餘症,這是因為當時病情嚴重時強行進食造成的。像這樣的狀況,都是疾病已經衰退,但餘熱還藏在體內,由於穀氣互相衝擊,兩股熱氣糾結在一起,治療時應該根據患者的虛實狀況,調節正氣與邪氣,就可以讓病情完全痊癒。(疾病雖然衰退,但餘熱未除,仍然有所藏,如果這時強行進食,病氣與食氣就會相併,兩股熱氣合邪,導致病情久治不愈,所以稱為「遺」。食物停滯在體內是病實,脾氣虛弱無法運化食物是病虛,病實則瀉,病虛則補,虛實不能搞錯,那麼正氣與邪氣就可以調節,疾病必定會痊癒。)那麼應該禁止什麼呢?發高燒的疾病剛稍稍痊癒,如果吃肉就會復發,吃太多就會造成餘症,這就是應該禁止的事。

(復者病復作,遺則延久也。凡病後脾胃氣虛,未能消化飲食,故於肉食之類,皆當從緩。若犯食復,為害非淺,其有挾虛內餒者,又不可過於禁制,所以貴得宜也。)

白話文:

(復:疾病復發,遺:拖延。凡是疾病後,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以對於肉食類,都應該慢慢來。如果飲食失當,復發疾病,危害不小。如果還有體虛內虛的人,又不可過於禁止,所以貴在適度。)

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汗者,陰之液。身熱脈躁者,陽之邪。病溫汗出之後,則當邪從汗解,熱退脈靜矣。今其不為汗衰者,乃陽勝之極,陰氣不能復也,故為狂言,為不食,正以陽邪交入陰分,則陰氣不守,故曰「陰陽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

白話文:

患有溫病的人,出汗後又發熱,脈搏快速且急促,出汗後也不會減緩熱度,出現胡言亂語、無法進食等症狀,這稱之為「陰陽交」。這種情況,屬於陰陽交錯,往往會導致死亡。(汗液是陰液的表現。身體發熱、脈搏急促是陽邪的表現。溫病患者出汗之後,邪氣應該隨著汗液排出,熱度就會退去,脈搏也會平靜下來。但是現在出汗並不能減輕熱度,是因為陽氣過於旺盛,陰氣無法恢復,所以才會胡言亂語、無法進食。這正是因為陽邪交入了陰分,導致陰氣失守所致,所以說「陰陽交,交者死」。)人之所以會出汗,都是因為穀物。穀物來自精華。

(穀氣內盛則生精,精氣外達則為汗。)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惟精勝邪,所以能汗。邪從汗散,則當能食,不復熱矣。)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俾,使也。精,陰氣也。

白話文:

當穀氣充足於體內時,就會生精。精氣向外透發,就會變成汗液。現在體內的邪氣與骨肉相爭,出現出汗的現象,這是邪氣被排除,精氣戰勝的表現。精氣戰勝邪氣後,理應能夠進食而不發燒。

發燒是因為邪氣仍在體內。汗液是精氣的表現。現在出現出汗後又發燒,說明邪氣佔優勢;不能進食,是精氣不足造成的。「俾」是供給的意思。精氣是陰性的氣。

五臟所以藏精,臟氣虛則不能使人飲食,故曰「精氣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病氣留而不退,則元氣日敗,必致損命矣。)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凡汗後脈當遲靜,而反躁盛者,真陰竭而邪獨勝也,故病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

白話文:

五臟用來儲藏精氣,如果臟氣虛弱就無法幫助人飲食,所以說「精氣不足」。如果疾病嚴重且停留不退,壽命就會立即終結(因為病氣長期停留不退,元氣會逐漸衰敗,最終導致死亡)。如果出汗後脈搏仍然急躁有力,表示患者將會死亡(一般而言,出汗後脈搏應該緩慢平靜,如果反而急躁有力,表示真陰已經耗盡,邪氣獨盛,因此病情必定會死亡)。現在脈象與出汗不相應,表示患者無法戰勝疾病,死亡是必然的。

(精氣不勝病氣也。)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此總五志為言也。志舍於精,精不勝邪則五臟之志皆失,故致狂言者,多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汗後輒復熱不能食者,一死;汗後脈尚躁盛者,二死;汗後反狂言失志者,三死。有此三者,則必死之候。

白話文:

患有肝火旺盛熱病的人,小便會先變成黃色,腹痛,經常臥牀不起,身體發熱。(肝脈環繞著陰部,所以小便才會黃;橫膈以下到少腹,所以才會腹痛。肝主筋,筋受到熱就會縮,所以才會經常臥牀不起。邪氣在厥陰經就會行經腹股溝、腹部和腰脅,所以身體才會發熱。前文提到傷寒,這裡就是用來治療傷寒的,但前面是分述傷寒的六經,這裡詳細論述傷寒的五臟。這正是一種相互發明、補充的關係。看後面的章節會再次提到兩感,概略上就能明白了。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肝脈環陰器,故小便黃;抵少腹。故腹痛。肝主筋,筋熱則耎,故多臥。邪在厥陰經則行於股陰腹脅,故身熱。前言傷寒,此即所以治傷寒也,但前分傷寒之六經,此詳傷寒之五臟。正彼此相為發明耳。觀後節之復言兩感,概可知矣。

凡欲察傷寒之理者,毋忽此義。)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熱入於臟則邪正相勝,故曰「爭」,下同。氣爭於肝則肝氣亂,故狂言而驚,肝病主驚駭也。肝脈布脅肋,故脅為滿痛。熱極則生風,風淫四末,故手足躁擾。木邪乘土,必及於胃,胃不和則臥不安。

白話文:

凡是想探究傷寒病理的人,不要忽略以下原則:

陽熱較盛 時,會出現以下症狀:

  • 胡言亂語或驚嚇
  • 脅肋脹痛
  • 手足躁動不安,無法安靜躺著

熱邪侵入臟腑 後,邪氣與正氣會相互對抗,導致:

  • 肝氣紊亂,出現狂言驚嚇的症狀
  • 肝脈循行脅肋,所以熱邪會導致脅肋脹痛
  • 熱極生風,風邪會侵犯四肢末梢,導致手足躁動不安
  • 木邪(肝氣)剋制土邪(脾胃),會影響胃的運作,導致臥不安穩

)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庚辛屬金,肝所畏也,故甚而死。甲乙屬木,肝所王也,故汗而愈。)刺足厥陰、少陰。(少陽為厥陰之表,皆可瀉其熱邪,藥法皆然,下同此義。)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肝脈與督脈會於巔,故氣逆於上則頭痛員員,脈引衝於頭也。

白話文:

庚申年冬天過於嚴寒,甲乙年春天出大汗,如果氣往上逆,庚申年的冬天就會死。(庚申年屬金,金克肝,所以過於嚴寒會損傷肝氣而死。甲乙年屬木,木生肝,所以出大汗可以宣洩肝鬱之氣,有利於健康。)

(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厥陰肝經和少陰腎經。(少陽膽經是厥陰肝經的表證,都可以瀉除熱邪,用藥也是這個意思,以下相同。)

如果氣往上逆,就會頭痛如裹,脈搏衝擊頭部。(肝經脈絡與督脈在頭頂交會,所以氣往上逆會導致頭痛如裹,脈搏衝擊頭部。)

員員,靡定貌。)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心者,神明之所出,邪不易犯,犯必先覺之,故熱邪將入於臟,則先有不樂之兆。)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熱與心氣分爭,故卒然心痛而煩悶。心火上炎,故善嘔。頭者精明之府,手少陰之脈上出於面,故頭痛面赤。

白話文:

搖搖擺擺,表現出心神不穩的樣子。患有心熱病的人,一開始會感到不開心,過幾天後才會發熱。(心主宰神志,邪氣不容易侵犯,如果被侵犯,一定會先有徵兆,所以熱邪將要進入臟腑之前,就會先出現不開心的預兆。)熱邪與心氣爭鬥,因此會突然心痛、煩躁悶熱、經常嘔吐,並且頭痛、臉紅、不流汗。(熱與心氣爭鬥,所以突然心痛而煩悶。心火上炎,所以經常嘔吐。頭部是精氣的住所,手少陰經脈向上通於面部,所以頭痛臉紅。

汗為心液,心熱則液亡,故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壬癸屬水,心所畏也,丙丁屬火,心之王也。)刺手少陰、太陽。(手太陽為少陰之表,故皆當刺之。)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脾胃相為表裡,脾病必及於胃也。陽明胃脈,循頰車,上耳前,至額顱,故頭重頰痛。

白話文:

出汗是心臟分泌的液體,心火過旺,液體就會消耗殆盡,所以不會出汗。如果壬癸水氣過重,丙丁火氣過旺,就會大汗淋漓,因為氣逆就會導致壬癸水氣死亡。(壬癸屬水,是心臟所畏懼的;丙丁屬火,是心臟的主宰。)

針灸治療:

刺針於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是手少陰心經的表裡,所以都要刺針。)

脾臟濕熱病:

症狀:先出現頭重、兩頰疼痛、心煩、臉色發青、有嘔吐感,全身發熱。(脾胃是表裡關係,脾臟有病,胃臟必然受累。陽明胃經的經絡經過兩頰,上行到耳前,到達額頭和頭顱,因此頭重和兩頰疼痛。)

脾脈注心中,故煩心,脾病則肝木乘之,故顏上色青。脾胃受邪則飲食不納,故欲嘔。太陰、陽明主肌肉,故邪盛則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俯仰,腹滿泄,兩頷痛。(腰者腎之府,熱爭於脾,則土邪乘腎,必注於腰,故為腰痛不可俯仰。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故腹滿而泄。

白話文:

脾臟的經絡連接心臟,因此心情煩躁。脾臟有病時,肝臟的木氣就會入侵,所以臉色會發青。脾胃受邪氣後,就會不想吃東西,還有想吐的感覺。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主掌肌肉,所以邪氣盛時就會發燒。

發燒過度就會腰痠痛,無法彎腰和仰身,腹脹腹瀉,兩側下巴疼痛。(腰是腎臟所居之處,發燒過度會使脾臟邪氣侵犯腎臟,一定會導致腰痠痛,所以無法彎腰和仰身。太陰經的經絡進入腹部,屬脾,連接胃,所以會腹脹而腹瀉)

陽明脈循頤後下廉,出大迎,故兩頜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甲乙木,脾所畏也。戊己土,脾之王也。)刺足太陰、陽明。(表裡俱當取之,以去其熱。)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肺主皮毛,熱則畏寒,故先淅然惡風寒,起毫毛也。

白話文:

陽明經循行於下巴下方,通過大迎穴。所以,兩腮疼痛(可能是陽明經氣不通暢所致)。若甲乙經絡(肝膽經)氣血旺盛,戊己經絡(脾經)會大量出汗。若氣向上逆,則甲乙經絡會受損。(甲乙屬木,木盛克脾土;戊己屬土,土生脾木。)

刺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內外兩條經絡都需要取穴,以祛除熱氣。)

患有肺熱病的人,會先感到發寒、汗毛豎起,惡寒怕風,舌苔發黃,身體發熱。(肺主皮毛,熱則畏寒,所以會先發寒,汗毛豎起。)

肺脈起於中焦,循胃口,肺熱入胃,則胃熱上升,故舌上黃而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熱爭於肺,其變動則為喘為咳。肺者胸中之臟,背者胸中之腑,故痛走胸膺及背,且不得太息也。喘逆在肺,氣不下行,則三陽俱壅於上,故頭痛不堪。

白話文:

肺部經脈起於中焦,經過胃部。如果肺熱侵入胃部,就會導致胃熱上升,所以舌苔會變黃、發熱。如果肺熱過盛,就會爭奪氣機,從而引發喘息、咳嗽。疼痛會擴散到胸部、胸骨和背部,令人呼吸急促,頭痛難忍,並出汗而發冷。(肺熱爭奪氣機,會導致氣機紊亂,進而出現喘息和咳嗽。肺是胸中的臟器,背是胸中的腑器,所以疼痛會擴散到胸部、胸骨和背部,而且會呼吸急促。肺部氣喘,氣機運轉不暢,就會導致三陽經絡上堵,所以會頭痛難忍。)

熱邪在肺則皮毛不斂,故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丙丁屬火,克肺者也。庚辛屬金,肺所王也。)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太陰、陽明二經,表裡俱當刺之。出血者,取其絡脈之盛者也。)腎熱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數飲,身熱。

白話文:

當熱邪侵犯肺部時,皮毛會失去收斂功能,因此會出汗卻感到寒冷。)丙丁(丙代表火,丁也代表火)旺盛,庚辛(庚代表金,辛也代表金)會大汗淋漓,氣逆走會導致丙丁消退。(丙丁屬火,會剋制肺;庚辛屬金,肺主金。)刺針太陰經和陽明經,出血像大豆般大,症狀就會立即緩解。(太陰經和陽明經是相表裏的,都應該刺針。出血是因為取這些經絡脈絡氣血旺盛之處。)腎熱病的患者,一開始會感覺腰痛、腰肌酸軟,口渴頻繁喝水,身體發熱。

(足少陰之絡貫腰脊,故先為腰痛,其脈循內踝之後,以上腨內,故為胻酸,又其直者,循喉嚨,挾舌本,邪火耗傷腎水,故苦渴數飲。腎與太陽為表裡,太陽之脈從巔下背,抵腰走足,故為身熱。)熱爭則項痛而強,胻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熱爭在表,則太陽經也,太陽之脈,別下項,故項痛而強,熱爭在裡,則少陰經也。

白話文:

足少陰經的經絡貫穿於腰部和脊椎,因此腰部疼痛會首先出現。經脈沿著內踝後方,向上延伸至小腿內側,因此會導致臀部痠痛。經脈中直行的部分沿著喉嚨,夾持著舌根。如果邪火耗傷腎水,就會出現口渴、頻飲。腎與太陽經為表裡關係。太陽經的經脈從頭頂沿背部下行,到達腰部,再延伸至足部,因此會導致身體發熱。

如果邪熱爭鬥在表層,就會出現太陽經的症狀,包括頸部疼痛、僵硬、臀部寒涼痠痛、足部發熱、不願意說話。邪熱爭鬥在內部,就會出現少陰經的症狀。

少陰之脈,斜走足心,上腨內,挾舌本,故為胻寒且酸、足熱不言等病。)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澹澹,精神短少貌,陰虛無氣之候也。)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戊己土,克腎者也。壬癸水,腎所王也。)刺足少陰、太陽。(水臟之表裡也。)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白話文:

少陰經絡斜線通過足心,向上進入大腿內側,經過舌頭根部,因此會導致肩臀寒冷痠痛、足部發熱不說話等疾病。

如果少陰經絡氣血逆行,會引起脖子疼痛僵硬,精神體力虛弱。(精神體力虛弱是陰虛無氣的徵兆。)戊己土運勢太強,壬癸水運勢太弱,氣血逆行就會導致戊己土死亡。(戊己土剋制腎臟,壬癸水受腎臟控制。)

治療方法:針刺足少陰經和太陽經。(腎臟的表裡經絡。)

各種盜汗,會在受克的那天出汗。

(氣王之日,即所勝也。王則勝邪,故汗出而病愈。)肝熱病者,左頰先赤;(此下言面部五臟之色也。肝屬木,應在東方,故肝熱者左頰當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心屬火,其應南方。顏,額也,亦曰庭。)脾熱病者,鼻先赤;(脾屬土,其應中央,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肺屬金,其應在西,故右頰先赤。

白話文:

當人體內外正氣旺盛的時候,就能夠戰勝外來的邪氣。當正氣佔優時,邪氣就會被驅散,所以出汗後疾病就會好轉。

對於肝熱病的患者,左臉頰會先發紅。這是因為肝臟屬木,其方位在東方,所以肝熱時左臉頰會先發紅。

對於心熱病的患者,面部會先發紅。這是因為心臟屬火,其方位在南方。面部,也就是額頭,也被稱為庭。

對於脾熱病的患者,鼻子會先發紅。這是因為脾臟屬土,其方位在中央,所以鼻子會先發紅。

對於肺熱病的患者,右臉頰會先發紅。這是因為肺臟屬金,其方位在西方,所以右臉頰會先發紅。

)腎熱病者,頤先赤。(腎屬水,應在北。故兩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用藥先及之,名曰「治未病」。(病雖未見,而赤色已見於五部,則為病之先兆,當求其臟而預治之,所謂防於未然也。)

白話文:

具有腎熱疾病的人,兩旁腮腺會先發紅。(腎臟屬水,應位於北方,所以兩旁腮腺會先發紅。)疾病即使還沒發作,但看到發紅的現象,就要針刺耳門穴,並同時用藥物預防,這稱為「治未病」。(疾病還沒明顯發作,而五官已經有發紅的現象,這是疾病的前兆,應找出對應的臟器並預先治療,也就是預防於未然的意思。)

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此下言諸熱病並刺治之法也。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謂如肝色先見於左頰,至甲乙日即當汗解之類是也。餘臟同義。)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藥之亦然。(反,謂瀉虛補實也。病而反治,其病必甚,其愈反遲。三周者,謂三遇所勝之日而後已。

白話文:

發熱是由體內特定部位所引起的,到了特定時間就會自然好轉。(以下內容說明各種熱病的針刺治療方法。由體內特定部位引起的發熱,到了特定時間就會自然好轉,例如肝臟有熱,會先在左臉頰出現症狀,到了甲乙日就會出汗好轉。其他臟腑也遵循相同的原理。)針刺治療要反其道而行,以瀉虛補實。服藥也一樣。(反其道而行,將虛弱的部位調補強壯,強壯的部位調養得較虛弱。如果採取與病症相反的方法進行治療,病症一定會很嚴重,而且恢復的時間也會比較久。三週指的是三次遇到相剋的日子後才會好轉。)

)重逆則死。(一誤者尚待三周,再誤者焉得不死。)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制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先飲寒水而後刺,欲其陰氣自內達表而熱泄於外也,故必寒衣寒處,皆外其避溫就涼耳。用藥方法,亦須仿此。)熱病先胸脅痛,手足躁,刺足少陽,補足太陰。

白話文:

  • 病情嚴重逆轉則會死亡。(一次誤診還可以等待三個星期,但如果再誤診一次,肯定會死。)
  • 治療熱病,用寒水給病人喝,可以抑制病情。必須給病人穿寒衣,讓他待在寒冷的地方,這樣身體才會感覺寒冷而發汗,病情也會得到緩解。(先喝寒水再針灸,目的是讓寒氣從身體內部到達體表,將體內的熱氣消散到體外。因此,必須穿寒衣待在寒冷的地方,都是為了避溫就涼。)
  • 熱病最先出現胸脅疼痛、手足躁動的症狀,這時可以用針灸刺足少陽經,補強太陰經。

(足少陽之脈下胸中,循脅裡,故為胸脅痛。脾主四肢而甲木乘之,則風淫末疾,故手足躁擾,木強土弱,所以當瀉足少陽之實,補足太陰之虛。胸脅痛,止墟主之,補足太陰之脈,當於井榮取之。)病甚者五十九刺。(五十九刺,其義別詳。)熱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陰,而汗出止。

白話文:

足少陽經絡經過胸中,再沿著肋骨內側行走,所以會引起胸肋疼痛。脾臟主掌四肢,如果肝木太盛剋制脾土,就會造成風邪入侵,引起四肢躁動不安。此時,肝木強旺,脾土虛弱,因此應該瀉去足少陽經的實熱,補益脾臟的虛弱。

如果胸肋疼痛,可以用止墟穴為主進行治療,同時補益脾臟的太陰經脈,可以從井穴和榮穴取穴。

如果病情嚴重,可以使用五十九刺法(五十九刺法的具體含義另有詳細說明)。

熱病初期出現手臂疼痛,可以刺針手陽明經和太陰經,這樣可以讓患者出汗,從而止痛。

(手臂痛,列缺主之。列缺者,手太陰之絡也。欲汗出,商陽主之。商陽,手陽明井也。)熱病始於頭首者,刺項太陽,而汗出止。(天柱主之。)熱病始於足脛者,刺足陽明,而汗出止。(足陽明止汗出,當刺內庭、陷谷二穴。)熱病先身重骨痛,耳聾好瞑,刺足少陰,病甚為五十九刺。

白話文:

  • 手臂疼痛,穴位列缺穴治療。列缺穴是手太陰經的絡穴。
  • 想發汗,穴位商陽穴治療。商陽穴是手陽明經的井穴。

熱病相關:

  • 熱病從頭部開始,針刺頸部太陽穴,止汗。(天柱穴治療。)
  • 熱病從腿腳開始,針刺足陽明經,止汗。(足陽明止汗時,應針刺內庭穴和陷谷穴。)
  • 熱病伴有全身沉重、骨痛、耳聾、嗜睡,針刺足少陰經,病情嚴重者可針刺五十九穴。

(腎主骨,在竅為耳,熱邪居之,故為身重骨痛,耳聾。熱傷真陰則志氣昏倦,故好瞑。仲景曰:「少陰之為病……但欲寐也。」義與此同。刺足少陰者,本無正主,當補瀉榮耳。苦其病甚,則當用五十九刺。)熱病先眩冒而熱,胸脅滿,刺足少陰、少陽。(頭腦運轉曰「眩」,腦者骨之充也。

白話文:

腎臟主管骨骼,在身體器官中與耳朵相通。如果熱邪侵襲腎臟,就會出現全身痠痛、骨頭疼痛、耳聾的症狀。

過度熱邪會損傷腎臟的陰氣,導致精神萎靡、昏昏欲睡,所以患者經常閉著眼睛。張仲景說:「少陰病的症狀是……只想睡覺。」道理與此相同。

針刺足少陰經,沒有固定的主穴,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補或瀉的取穴。如果病情嚴重,可以採用五十九刺法。

熱病一開始會頭暈目眩、發熱,胸脅部位脹滿,可以針刺足少陰經和足少陽經。(頭腦的運轉稱為「眩」,大腦是由骨頭充盈而成的。)

眼目矇昧曰「冒」,瞳子者骨子精也,皆主於腎。又足少陽之脈起目銳眥,循脅裡,皆為此症,故當取足少陰、少陽而刺之,亦井榮也。)

白話文:

眼睛看不清楚稱為「冒」,瞳孔是由骨頭和精氣組成的,都由腎臟主導。而足少陽的經脈也從眼睛到銳利的眼神,向脅側延伸,這些症狀都與此經脈相關,因此應該對足少陰和少陽經進行針灸,也就是同時對上游和下游進行治療。

太陽之脈,色榮顴骨,熱病也。(此下言兩感脈色之死期也。榮,發見也。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太陽之筋下結於頄,故太陽熱病者赤色當榮於顴骨。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此「榮」字與上節之「榮」不同,蓋指榮衛而言。榮、營,古所通用也,榮未交者,謂邪猶在衛,未交於榮,其氣不深,故曰「今且得汗」,可「待時而已」也。如肝待甲乙,心待丙丁,脾待戊己,肺待庚辛,腎待壬癸,病必已矣。

白話文:

太陽經的脈象,表現為顴骨發紅,說明患有熱病。(以下講述兩感脈象的死亡時間。榮,表示顯露。太陽經的脈絡起始於眼睛內側的眼角,太陽經的筋絡下連到脖子,所以太陽經熱病的人,赤色會顯露在顴骨上。榮氣尚未深入。)說現在暫且能出汗,再等待時機就好了。(這裡的「榮」字與上文的「榮」不同,是指榮衛而言。榮和營,古代通用。榮氣尚未深入,表示邪氣仍在衛氣,尚未進入榮氣,邪氣不深,所以說「現在暫且能出汗」,可以再「等待時機」了。比如肝臟等待甲乙時,心臟等待丙丁時,脾臟等待戊己時,肺臟等待庚辛時,腎臟等待壬癸時,疾病一定會痊癒。

)與厥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脈義有二:以寸口之脈言,則太陽之脈浮,厥陰之脈弦而細,以經脈之病言,則太陽為頭項痛,腰脊強;厥陰為煩滿而囊縮。今以太陽熱病與厥陰脈症爭見者,陰陽俱病,當不過三日而死矣。何也?蓋此言兩感之邪也。兩感於寒者,一日則巨陽、少陰俱病,二日則陽明、太陰俱病,三日則少陽、厥陰俱病。

白話文:

太陽脈和厥陰脈同時出現者會死亡,時間不會超過三天。(脈象有兩種解釋:從寸口脈來說,太陽脈浮,厥陰脈弦而細;從經脈病症來說,太陽脈引起頭項疼痛,腰脊強直;厥陰脈引起煩滿和囊縮。現在太陽脈的熱病和厥陰脈的證候同時出現,說明陰陽兩虛,將在三天內死亡。為什麼?因為這說明同時受到兩種邪氣侵襲。如果兩次都感染了寒氣,第一天是大陽脈和小陰脈同時發病,第二天是陽明脈和太陰脈同時發病,第三天是少陽脈和厥陰脈同時發病。

故六經熱病之序,其始太陽,其終厥陰,今終始爭見,則六經兩感,俱已傳遍,故當三日而死。)其熱病內連腎,少陽之脈色也。(此承上文而詳言兩感也。上文言太陽熱病兼見厥陰之脈症,此言腎經熱病兼見少陽之脈色,皆兩感也。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以太陽而見厥陰,則未有不由少陰者,以腎病而見少陽,則未有不至厥陰者,詳如下文。)少陽之脈,色榮頰前,熱病也。

白話文:

因此六經中的熱病,通常由太陽經開始,最後會傳到厥陰經。現在如果太陽經和厥陰經同時出現症狀,表示六經都已經受到感染,傳遍全身,因此病人三日內就會死亡。

熱病會內傳到腎經,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少陽經的脈象徵兆。(這段話承接上文,詳細說明「兩感」的情況。上文提到太陽經的熱病同時出現厥陰經的脈象症狀,而這裡提到腎經的熱病同時出現少陽經的脈象徵兆,都是「兩感」的情況。因為太陽經和少陰經是表裡關係,少陽經和厥陰經也是表裡關係。如果太陽經出現厥陰經的症狀,那麼必定經過少陰經;如果腎經出現少陽經的症狀,那麼必定會傳到厥陰經。以下內容會詳細說明。)少陽經的脈象的特徵是臉頰發紅,這表示患有熱病。

(足少陽之脈,下頰車,故其熱病,赤色當榮於頰前。)榮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時而已。(義同前。)與少陰脈爭見者死,期不過三日。(少陽之脈弦,少陰之脈沉而微,少陽之症為胸脅痛而耳聾,少陰之症為口燥舌乾而渴。今以少陽熱病而與少陰脈症爭見者,亦當三日而死,皆兩感傳遍也。

白話文:

足少阳经脉向下经过颊车穴,所以少阳经热病的时候,脸颊就会发红。如果热气还没有完全到达面部,就说现在马上要出汗,只要等待时机而已。这种说法和前面解释的相同。

如果少阳经脉和少阴经脉同时出现症状,病人就会死亡,最多不会超过三天。因为少阳经脉的脉象是弦,少阴经脉的脉象是沉而微。少阳病症表现为胸胁疼痛和耳聋,少阴病症表现为口干舌燥和口渴。现在少阳热病却出现了少阴脉的症状,这种情况也应该在三天内死亡,都是因为两种病气相互传染扩散的缘故。

如上文言太陽、厥陰爭見者,太陽為傳表之始,厥陰為傳裡之終,自始而終也。此以少陽、少陰爭見者,少陽為傳表之終,少陰為傳裡之始,自終而始也,言始言終;則六經無不遍矣,故不必言陽明、太陰之爭見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太陽和厥陰同時發病的情況,這是因為太陽經是傳播表邪的開始,厥陰經是傳播裡邪的結束,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

如果出現少陽和少陰同時發病的情況,這是因為少陽經是傳播表邪的結束,少陰經是傳播裡邪的開始,從結束到開始的過程。

不管是從開始到結束,還是從結束到開始,六條經脈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不需要再特別提到陽明經和太陰經之間的爭見。

熱病氣穴,三椎下間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膈中熱,五椎下間主肝熱,六椎下間主脾熱,七椎下間主腎熱,榮在骶也。(此總言治熱之臟俞也。椎,脊骨節也。榮,陰氣也。骶,尾骶也,即督脈之長強穴。凡五臟俞旁之穴,三椎下者,魄戶也;四椎下旁,膏盲也;五椎下旁,神堂也;六椎下旁,譩譆也;七椎下旁,膈關也。蓋既取陽邪於上,仍當補陰於下,故曰「榮在骶」也。

白話文:

熱病的氣穴:

三合穴(在前胸下)主治上胸熱。

四滿穴(在前胸下)主治中胸熱。

五樞穴(在肝臟下)主治肝熱。

六湖穴(在腰部下)主治腰熱。

七蟎穴(在腰部下)主治腰熱。

要補足這些穴位中的氣血,並保護督脈上的長強穴(尾骨尖)。(以上是總體來說明熱病的治法。夾脊骨叫作「夾」,陰氣叫作「榮」,尾骨尖叫作「夾」,也就是督脈上的長強穴。凡是五臟旁的穴位,三合穴在夾脊骨下邊;四滿穴在夾脊骨下邊;五樞穴在夾脊骨下邊;六湖穴在夾脊骨下邊;七蟎穴在夾脊骨下邊。因為既要去除上半身的陽邪,還要補充下半身的陰氣,所以說「要補足這些穴位中的氣血,並保護督脈上的長強穴」。)

此節臟俞,皆不甚合,存其文。知其概可也,不必與針灸家盡合也。)項上三椎,陷者中也。(此取脊椎之大法也,項上三椎者,乃項骨三節,非脊椎也。三椎之下陷者中,方是第一節,穴名大椎。由此而下數之,則諸椎循次可得矣。)

頰下逆顴為大瘕,下牙車為腹滿,顴後為脅痛,頰上者膈上也。(此以面部之色,察腹中之病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論的是一些穴位和身體部位的關係,但有些內容並不太符合現代醫學,僅供參考。例如,提到「項上三椎」,指的是脖子上的三塊骨頭,而非脊椎。另外,還提到根據臉部的顏色判斷腹部疾病,這也是傳統醫學中的觀點,現代醫學並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