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一 (2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1)

1. 臟象上第三

憂則脾氣不舒,不舒則不能運行,故悗悶而亂。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故脾傷則四肢不舉。脾色之夭者土衰畏木,故死於春。悗,美本切。)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肝藏魂。

悲哀過甚則傷魂,魂傷則為狂、為忘而不精明,精明失則邪妄不正,其人當陰縮攣筋,兩脅骨不舉者,皆肝經之敗也。肝色之夭者,木衰畏金,故死於秋。)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則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喜本心之志,而亦傷肺者,暴喜傷陽,火邪乘金也。

肺藏魄,魄傷則神亂而為狂。意不存人者。旁若無人也。五臟之傷,無不毛悴,而此獨云「皮革焦」者,以皮毛為肺之合而更甚於他也。肺色之夭者,金衰畏火,故死於夏。)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怒本肝之志,而亦傷腎者,肝腎為子母,其氣相通也。

腎藏志,志傷則意失而善忘其前言也。腰脊不可俯仰屈伸者,腰為腎之府也。腎色之夭者,水衰畏土,故死於季夏。)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此亦言心腎之受傷也。蓋盛怒雖云傷腎,而恐懼則腎臟之本志,恐則氣下而陷,故能傷精。腎主骨,故精傷則骨痠。

痿者,陽之痿。厥者,陽之衰。命門不守則精時自下,是雖腎臟受傷之為病,與愁憂恐懼則傷心之義同。痠、酸同。)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此總結上文而言五臟各有其精,傷之則陰虛,以五臟之精皆陰也。陰虛則無氣,以精能化氣也。

氣聚則生,氣散則死,然則死生在氣,而氣本於精。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者,正指此陰字也。)用針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針不可以治之也。(用針者,必當察病者之形態,以酌其可刺不可刺也。設或五臟精神已損,必不可妄用針矣。

蓋針能治有餘,而不可治虛損也。)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肝藏魂,人臥血歸於肝。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營出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故曰「脾藏營,營舍意」,即脾藏意也。

脾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以脾主四肢而脾為五臟之原也。太陰脈入腹絡胃,故脾實則腹脹,經溲不利。經,當作涇。溲,音搜。)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心主脈,藏神。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肺藏氣,氣舍魂。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白話文:

臟象上第三

憂愁會導致脾氣不暢,脾氣不暢則無法正常運作,因此會感到胸悶煩亂。四肢都依靠胃氣滋養,但必須通過脾臟才能輸送到經絡。所以脾臟受損,四肢就會無力。脾氣虛弱的人,土性衰敗,畏懼木性,因此容易在春天死去。

肝臟悲哀過度則會傷及魂魄,魂魄受損就會神志恍惚,精神不濟,導致行為異常,表現為陰部收縮、筋攣、兩脅疼痛不能抬舉、毛髮枯燥、面色蒼白,最終死於秋季。

悲哀過度傷及魂魄,導致神志不清、健忘、精神不振,神志失常就會行為異常,出現陰部收縮、筋攣、兩脅疼痛不能抬舉等症狀,都是肝經受損的表現。肝氣虛弱的人,木性衰敗,畏懼金性,因此容易死於秋季。

過度喜樂會損傷魄,魄受損就會精神錯亂,神志不清,表現為意識不清,旁若無人。皮膚乾燥、毛髮枯燥、面色蒼白,最終死於夏季。過度喜樂傷及陽氣,火邪侵犯金氣,從而損傷肺部。

肺臟藏魄,魄受損則神志紊亂而發狂。意識不清,即旁若無人。五臟受損都會導致毛髮枯燥,但這裡特別提到“皮膚乾燥”,是因為皮膚和毛髮都與肺臟相關,而肺部受損的情況比其他臟器更嚴重。肺氣虛弱的人,金性衰敗,畏懼火性,因此容易死於夏季。

過度憤怒會損傷志氣,志氣受損就會健忘,腰脊不能彎曲伸展,毛髮枯燥、面色蒼白,最終死於夏季末期。雖然憤怒本是肝臟的情志,但也會損傷腎臟,因為肝腎相為表裡,氣血相通。

腎臟藏志,志氣受損就會意志消沉、健忘。腰脊不能彎曲伸展,是因為腰部是腎臟的府邸。腎氣虛弱的人,水性衰敗,畏懼土性,因此容易死於夏季末期。

恐懼過度而不解脫,會損傷精氣,精氣受損就會骨頭痠痛、肢體麻痺、精液自流。這也說明心腎受到損傷。雖然盛怒會傷腎,但恐懼則會傷及腎臟的根本,恐懼會導致氣機下陷,從而損傷精氣。腎臟主骨,所以精氣受損就會骨頭痠痛。

痿是陽氣衰弱,厥是陽氣衰竭。命門火衰,精氣就會自流。雖然這是腎臟受損的病症,但與憂愁恐懼傷心的道理相同。痠痛指的是同樣的症狀。

因此,五臟都主藏精氣,不可損傷,損傷就會精氣虧虛,精氣虧虛就會元氣不足,元氣不足就會死亡。這是總結上文,說明五臟各有精氣,損傷就會陰虛,因為五臟的精氣都是陰氣。陰虛則氣虛,因為精氣可以化生元氣。

氣聚則生,氣散則死,所以生死在於元氣,而元氣來自於精氣。人到四十歲陰氣就會減少一半,指的就是這個“陰”字。

使用針灸時,要觀察病人的狀態,了解精、神、魂、魄的盛衰情況。如果五臟精神已經受損,就不能使用針灸治療。針灸可以治療實證,但不能治療虛損。

肝臟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懼,肝氣實則容易發怒。

脾臟藏營氣,營氣舍意。脾氣虛則四肢無力,五臟不安;脾氣實則腹脹,大小便不利。

心臟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傷,心氣實則容易發笑不止。

肺臟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通、氣短;肺氣實則喘息、胸悶、仰臥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