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五 (4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2)

1. 津液

充郭者,縱滿之謂。腸郭則胃緩,胃緩則氣逆上行,涎隨而溢,故多唾也。腎為唾,而此曰「胃為唾」,是胃之與腎皆主為唾,蓋土鬱之唾在胃,水泛之唾在腎也。)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此津液之為精髓也。膏,脂膏也,精液和合為膏,以填補於骨空之中,則為腦為髓,為精為血,故上至巔頂,得以充實,下流陰股,得以交通也。)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

(陰陽不和則精氣俱病,氣病則不攝,精病則不守,精氣不相統攝,故液溢於下而流泄於陰竅;精髓皆減,輸泄過度則真陰日虛,故為腰痛脛酸等病,此勞瘵之所由作也。)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穀並於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之為水脹也。

三焦為決瀆之官,膀胱為津液之府,氣不化則水不行,所以三焦不能瀉,膀胱不能滲,而腫脹之病所由作。故治此者,當以氣化為主。試觀水潦為災,使非太陽照臨,則陰凝終不能散,泥濘終不能幹。能知此義,則知陰陽氣化之道矣。)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陰陽和則五液皆精而充實於內,陰陽不和則五精皆液而流溢於外,此其所謂逆順也。

白話文:

津液

身體充盈,指的是津液飽滿的意思。腸道飽滿,胃就會鬆弛,胃鬆弛則氣逆向上走,唾液跟著溢出,所以口水很多。腎臟主管唾液,但這裡說「胃主管唾液」,意思是胃和腎都主管唾液,這是因為土氣鬱結的唾液在胃,水氣泛濫的唾液在腎。五穀的津液互相融合成為膏狀物質,滲入骨骼的空隙,滋養腦髓,並流向下陰部。這是津液精髓的表現。膏指的是脂膏,精液和合形成膏狀物質,填補骨骼的空隙,則成為腦髓、精氣、血液,所以上達頭頂,得以充實;下流到陰部,得以流通。

陰陽失調,就會導致津液過多而流向下陰部,腦髓和津液都會減少並下流,下流過度就會虛弱,虛弱就會腰背疼痛、小腿酸軟。

陰陽失調則精氣都會生病,氣生病就不能收攝,精生病就不能固守,精氣不能互相收攝,所以津液就會過多地流向下陰部;精髓減少,過度排出就會真陰日漸虛弱,所以會腰痛、小腿酸軟等疾病,這就是勞傷所造成的。

陰陽氣道不通暢,四肢關節閉塞,三焦不能排洩,津液不能轉化,水谷停留在腸胃中,滯留在迴腸,停留在下焦,不能滲入膀胱,就會下焦脹滿,水分溢出,就會形成水腫。這是津液導致水腫的原因。

三焦是疏通水道的重要器官,膀胱是貯存津液的地方,氣機不暢通,水液就不能運行,所以三焦不能排洩,膀胱不能滲透,於是產生腫脹的疾病。因此治療這種疾病,應該以疏通氣機為主。試想一下,如果水災發生,沒有太陽照射,陰寒就會凝結而不能消散,泥濘就會一直潮濕。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明白陰陽氣化的規律了。

這就是津液五種不同表現的順逆變化。陰陽調和,五種津液都會精純而充實於內;陰陽失調,五種精液都會稀薄而外溢,這就是所謂的順逆變化。

2. 水疸

頸脈動,喘疾咳曰水。(頸脈,謂結喉旁動脈,足陽明之人迎也,水氣上逆,反侵陽明,則頸脈動;水溢於肺,則喘急而疾咳。)目裹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目裹者,目之下胞也,胃脈之所至,脾氣之所至。若見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是水氣淫及脾胃也。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中者必使目下腫也。

)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疸,黃病也。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寒者,不嗜食,謂之勞疸,以女勞得之也。)已食如飢者胃疸。(已食如飢者,是胃熱也。善消穀食,故曰「胃疸」,肺小而澀者。不嗜食,言中寒也。所以治疸者,當知陰陽之辨。

)面腫曰風。(風為陽邪,故面腫者曰「風」,陽受風氣也。)足脛腫曰水。(水為陰邪,故足脛腫者曰「水」,陰受濕氣也。)目黃者曰黃疸。(目者,宗脈之所聚也。諸經有熱則上薰於目,故黃疸者其目必黃。)

白話文:

水腫:

脖子血管跳動,呼吸急促咳嗽,稱為水腫。(脖子血管指的是喉嚨旁的血管,也就是足陽明經的人迎穴,水氣逆流向上侵犯陽明經,就會造成頸部血管跳動;水溢於肺部,就會呼吸急促並且咳嗽。)眼睛下方輕微腫脹,像蠶寶寶一樣隆起,也稱為水腫。(眼睛下方指的是眼睛下方的眼袋,是胃經和脾經循行的部位。如果出現像蠶寶寶一樣輕微腫脹的現象,表示水氣侵犯了脾胃。水屬陰,眼睛下方也是陰位,腹部是至陰之處,所以腹部積水的人,眼睛下方一定會腫脹。)小便顏色黃赤,並且安靜臥床的,稱為黃疸。(黃疸就是黃病。身體疼痛,膚色微黃,牙齒上有黃垢,指甲上也發黃,就是黃疸。安靜臥床,小便黃赤,脈象微弱而冰冷,不愛吃東西,稱為勞疸,多為女性勞累所致。)吃完東西還覺得餓的,稱為胃疸。(吃完東西還覺得餓,表示胃火旺盛。消化能力很好,所以稱為「胃疸」,肺部氣息微弱而呼吸困難,不愛吃東西,表示體內寒氣重。所以治療黃疸,必須辨別陰陽。)臉腫稱為風。(風是陽邪,所以臉腫稱為「風」,是陽氣受風邪侵襲。)小腿腫稱為水腫。(水是陰邪,所以小腿腫稱為「水」,是陰氣受濕邪侵襲。)眼睛發黃稱為黃疸。(眼睛是全身經脈匯聚的地方。各經脈有熱就會上薰到眼睛,所以黃疸的人眼睛一定會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