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五 (4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1)

1. 津液

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何也?(五液者,陰精之總稱也,溺、汗、泣、唾、水,故名為五。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精、氣、津、液、血、脈,其辨有六,涕、唾、精、津、汗、血、液,其名則七,無非五液之屬耳。)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法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水穀入口,五液之所由生也。五味之入,各有所歸,各注其海者,人身有四海:腦為髓海,衝脈為血海,膻中為氣海,胃為水穀之海也。五臟四海,各因經以受水穀之氣味,故津液隨化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此津液之有辨也。

宗氣積於上焦,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達於表者,陽之氣也,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而為其津,津屬陽也;營於裡者,陰之氣也,故周流於血脈之間而不散行於外,注於臟腑,益於精髓而為之液,液屬陰也。)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寒留於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

(此津液之為汗也。熱蒸於表則津泄,故腠理開而汗出;或為寒邪所感,則液凝留於肌肉之間,故汗沫聚而為痛。)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此津液之為溺氣也,腠理閉密則氣不外泄,故氣化為水,水必就下,故流於膀胱;然水即氣也,水聚則氣生,氣化則水注,故為溺與氣。

)五臟六腑,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候,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腎為之主外。(此二節言津液之為涕泣也。心總五臟六腑,為津液為主,故耳、目、肺、肝、脾、腎皆總命於心,是以耳之聽,目之視,無不由乎心也。肺朝百脈而主治節,故為心之相;肝主謀慮決斷,故為心之將;脾主肌肉而護養臟腑,故為心之衛;腎主骨而成立其形體,故為心之主外也。)故五臟六腑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並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

夫心系與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心為臟腑之主,故五臟之系皆入於心,心之總系復上貫於肺,通於喉,而息由以出,故心悲則系急而肺葉舉,液即隨之而上溢。然心系於肺,本不常舉,故有乍上乍下;當其氣舉而上,則為咳為泣也。凡人之泣甚而繼以嗽者,正以氣並於上而奔迫於肺耳。

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液道通,故涕泣出焉。)中熱則胃中消穀,消穀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此津液之為唾也。蟲為濕熱所化,常居腸中,胃熱則消穀中空,蟲行求食,故或上或下,動作於腸胃之間。

白話文:

津液

食物進入口中,運送到腸胃,其水分精華分為五種:天氣寒冷衣著單薄則形成尿液和氣息;天氣炎熱衣著厚重則形成汗液;悲傷與氣鬱結則形成淚液;胃中積熱胃氣虛弱則形成唾液;邪氣入侵阻礙氣機運行,則氣機閉塞不通,不通則導致水腫,這是為什麼呢?(這五種液體,是陰精的總稱,尿液、汗液、淚液、唾液、水腫液,所以稱為五液。五臟化生液體,心化為汗,肺化為鼻涕,肝化為淚,脾化為涎,腎化為唾,這就是「五液」。精、氣、津、液、血、脈,其辨別有六種,鼻涕、唾液、精液、津液、汗液、血液、體液,其名稱則有七種,都屬於五液。)食物進入口中,其味道有五種,各有歸宿,津液各有其運行路線。

(食物入口,五液由此產生。五味進入體內,各有歸宿,各自注入其所屬之海,人體有四海:腦為髓海,衝脈為血海,膻中為氣海,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四海,各憑經絡接受水穀的氣味,所以津液隨之變化各有其運行路線。)因此三焦發散元氣溫煦肌肉,充盈皮膚,這就是津液;津液停滯不通則為液體。(這是津液的區別。

宗氣積聚在上焦,營氣運行於中焦,衛氣運行於下焦。到達體表的是陽氣,所以三焦發散元氣溫煦肌肉,充盈皮膚,形成津液,津液屬陽;運行於體內的是陰氣,所以周流於血脈之中而不散佈於體外,灌注於臟腑,滋養精髓,形成體液,體液屬陰。)天氣炎熱衣著厚重則毛孔開泄,所以汗液排出。寒邪滯留在肌肉之間,聚集則形成疼痛。

(這是津液形成汗液的機理。體表熱蒸則津液外洩,所以毛孔開泄而汗液排出;或者感受寒邪,則體液凝滯於肌肉之間,所以汗液凝結形成疼痛。)天氣寒冷則毛孔閉塞,濕氣不通,水液下注於膀胱,則形成尿液和氣息。(這是津液形成尿液和氣息的機理,毛孔閉塞則氣機不外洩,所以氣化為水,水必然向下流,所以流入膀胱;然而水就是氣,水聚則氣生,氣化則水注,所以形成尿液和氣息。)五臟六腑,心臟為其主宰,耳朵為其聽覺器官,眼睛為其視覺器官,肺臟為其輔助器官,肝臟為其將軍器官,脾臟為其衛護器官,腎臟為其主外器官。(這兩段論述津液形成鼻涕和淚液的機理。心臟統攝五臟六腑,為津液的主宰,所以耳、目、肺、肝、脾、腎都受心臟的統轄,因此耳朵的聽覺,眼睛的視覺,都依靠心臟。肺臟主導全身血液循環,調節氣血,所以為心臟的輔助;肝臟主謀慮決斷,所以為心臟的將軍;脾臟主肌肉而保護臟腑,所以為心臟的衛護;腎臟主骨骼而形成形體,所以為心臟的主外。)所以五臟六腑的津液都向上滲透到眼睛,心悲氣鬱則心系急迫,心系急迫則肺氣上舉,肺氣上舉則體液上溢。

心系與肺臟,不能經常上舉,時而上舉時而下降,所以咳嗽而流淚。(心臟為臟腑的主宰,所以五臟的經絡都彙集於心臟,心臟的經絡又向上通於肺臟,通於喉嚨,呼吸由此而出,所以心悲則心系急迫而肺氣上舉,體液就隨著上溢。然而心系與肺臟,本來不經常上舉,所以有時候上舉有時候下降;當氣機上舉時,則表現為咳嗽和流淚。凡是哭得很厲害然後接著咳嗽的人,正是因為氣機上逆而衝擊肺臟。)眼睛是經脈彙集的地方,是體液上行的通道,口鼻是氣體出入的門戶,所以悲傷憂愁則心神不安,心神不安則五臟六腑都震動,震動則經脈受影響,體液通道暢通,所以鼻涕淚水流出。胃中積熱則胃中消化食物,消化食物則腸胃蠕動,腸胃充盈,所以胃氣虛弱,胃氣虛弱則氣機逆亂,所以唾液排出。(這是津液形成唾液的機理。蟲是濕熱所化生,常居於腸道之中,胃熱則消化食物,腸胃空虛,蟲子尋找食物,所以或上或下,在腸胃之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