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五 (3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5)

1.

人知肺之令人咳,不知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夫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邪氣,風寒也。皮毛先受之,則入於肺,所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肺脈起於中焦,循胃口,上膈屬肺,故胃中飲食之寒從肺脈上於肺也。

所謂形寒寒飲則傷肺者,此之謂也。)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如肝當受病於春,以其時也。然有非木令之時而肝亦病者,正以肺先受邪而能傳以與之也,凡諸臟腑之非時受邪者,其義皆然。所以五臟六腑雖皆有咳,然無不由於肺者。)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

(治時,治令之時也,上文言外內合邪,此即其症。邪微者淺而在表,故為咳;甚者深而入里,故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此即治時受病也,故當其時者,必先受也。)何以異之?(此下辨五臟之咳不同也。

)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肺主氣而司呼吸,故喘息有音唾血者,隨咳而出,其病在肺,與嘔血者不同。)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心肺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上挾於咽,故病喉中梗介,咽腫喉痹也。介介如有所梗,妨礙之意。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肝脈布脅肋,故病如是,胠,腋下脅也。)脾咳之狀,咳則右胠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脾脈上膈挾咽,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故為胠下痛而陰陰然痛引肩背。脾應土,其性靜,故甚者不可以動,動則增劇也,脾咳則右胠下痛者,蓋陰土之氣應於坤,出西南也。

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豈非陽土之氣應於艮而出東北乎?人與天地相參也。)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腎脈貫脊,繫於腰背,故相引而痛。其直者入肺中,循喉嚨,故甚則咳涎,蓋腎為水臟,主涎飲也。)六腑之咳,又安所受病?(此下辨六腑之咳不同也。

)夫五臟之咳,久乃移於六腑。(五臟之咳久不已,則病及於腑,皆各因其合而表裡相移也。)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脾與胃合,故脾咳不已,胃必受之。胃不能容,則氣逆為嘔。長蟲,蛔蟲也,居腸胃之中,嘔甚則隨氣而上出。蛔,音回。

)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膽汁,苦汁也。)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矢,屎也。)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小腸之下,則大腸也。大腸之氣,由於小腸之化,故小腸受邪而咳則下奔失氣也。

白話文:

[咳]

人們只知道肺會讓人咳嗽,卻不知道五臟六腑都會讓人咳嗽,咳嗽不只是肺部的問題。皮膚和毛髮是肺的表裡相合之處;皮膚和毛髮先受到邪氣侵襲,邪氣就會順著這個相合的關係進入肺部。(邪氣,指的是風寒。皮膚毛髮先受寒邪,則寒邪進入肺臟,這是因為邪氣循著表裡相合的關係侵入。)如果吃寒涼的食物進入胃部,再沿著肺經向上到達肺臟,就會導致肺寒,肺寒就會使外邪和內邪互相結合,邪氣侵犯肺部,就會引起肺部咳嗽。(肺經起源於中焦,循行胃口,向上通過膈膜到達肺臟,所以胃中寒涼食物會沿著肺經上行至肺臟。

所謂形寒飲冷傷肺,就是這個道理。)五臟各有其受病的季節,如果不是那個季節,則會互相傳遞病邪。(例如肝臟在春天容易生病,因為這是肝臟當令的季節。但是,如果在非春季肝臟也生病了,那是因為肺部先受邪氣侵犯,然後傳遞到肝臟所致,凡是各臟腑在非其當令的季節受邪,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雖然五臟六腑都會咳嗽,但最終都與肺臟有關。)人體與天地相應,所以五臟在各自當令的季節受到寒邪侵犯就會生病,輕則咳嗽,重則泄瀉或疼痛。

(當令,指的是季節的氣候變化,上文提到內外合邪,這就是病症。邪氣輕微則淺表,所以只是咳嗽;邪氣嚴重則深入臟腑,所以會泄瀉疼痛。)秋季肺部最先受邪氣侵犯,春季肝臟最先受邪,夏季心臟最先受邪,長夏(土運)脾臟最先受邪,冬季腎臟最先受邪。(這就是當令季節受病的道理,所以當令的季節,該臟腑必定最先受邪。)為什麼會這樣呢?(下面區分五臟咳嗽的不同症狀。)

肺部咳嗽的表現是咳嗽、呼吸困難並伴有聲音,嚴重者會咳血。(肺主氣司呼吸,所以咳嗽、呼吸困難、咳血,都是隨著咳嗽而出現,其病根在肺,與嘔血不同。)心臟咳嗽的表現是咳嗽時心痛,喉嚨中感覺有東西梗阻,嚴重者會咽喉腫痛。(心經與肺經相通,從心臟出來,屬於心經,向上經過咽喉,所以喉嚨中梗塞、咽喉腫痛。介介如有所梗,指感覺有東西梗阻。)肝臟咳嗽的表現是咳嗽時兩脅下疼痛,嚴重時無法轉動身體,轉動則兩脅下脹滿。(肝經循行於脅肋,所以出現這種症狀,胠,指腋下脅部。)脾臟咳嗽的表現是咳嗽時右脅下疼痛,隱隱作痛牽引到肩背,嚴重時無法活動,活動則咳嗽加劇。(脾經向上通過膈膜,挾咽,其分支又從胃分出向上通過膈膜,所以出現脅下疼痛,隱隱作痛牽引到肩背。脾屬土,其性平和,所以嚴重時無法動彈,動則加劇,脾臟咳嗽時右脅下疼痛,是因為陰土之氣應於坤卦,位於西南方。

胃經的大絡脈叫做虛里,貫通膈膜連接肺臟,從左乳下出來,難道不是陽土之氣應於艮卦,位於東北方嗎?人體與天地相應。)腎臟咳嗽的表現是咳嗽時腰背牽引疼痛,嚴重者會咳出唾液。(腎經循行於脊柱,連繫腰背,所以腰背牽引疼痛。其直行支脈入肺,循行於喉嚨,所以嚴重者會咳出唾液,因為腎主水,主管涎液。)六腑咳嗽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下面區分六腑咳嗽的不同症狀。)

五臟的咳嗽,久治不愈就會轉移到六腑。(五臟的咳嗽久治不愈,就會波及到六腑,都是因為表裡相應而互相傳遞病邪。)脾臟咳嗽久治不愈,就會波及到胃部。胃部咳嗽的表現是咳嗽伴隨嘔吐,嘔吐嚴重則會吐出蛔蟲。(脾與胃相表裡,所以脾臟咳嗽久治不愈,胃部必定會受累。胃不能承受,就會氣逆而嘔吐。長蟲,就是蛔蟲,寄生在腸胃中,嘔吐嚴重就會隨著氣往上衝出來。)肝臟咳嗽久治不愈,就會波及到膽部。膽部咳嗽的表現是咳嗽伴隨嘔吐膽汁。(膽汁,就是苦汁。)肺臟咳嗽久治不愈,就會波及到大腸。大腸咳嗽的表現是咳嗽伴隨遺便。(矢,就是大便。)心臟咳嗽久治不愈,就會波及到小腸。小腸咳嗽的表現是咳嗽伴隨氣短,氣與咳嗽同時消失。(小腸在下,大腸在上。大腸的氣機,來自小腸的消化,所以小腸受邪氣而咳嗽,就會下行而氣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