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醫經原旨》~ 卷五 (1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5)

1.

)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厥逆在足少陰者,其脈循喉嚨,挾舌本,故口乾;腎脈絡膀胱,故溺赤;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胻內熱。(足厥陰之脈,抵少腹,挾胃,故厥則少腹腫痛而腹脹。

其脈環陰器,故涇溲不利,陰縮而腫。肝主筋,為罷極之本,故足軟好臥而屈膝。其下者行足脛內側,故胻內為熱。)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取經調之。(不盛不虛者,惟逆氣在經,而無闕於虛盛也,故但取其經而調之。)

太陰厥逆,胻急攣,心痛引腹;(此重申前義,以明足六經之厥逆也。)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瀉清;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不得前後者,或閉結不通,或遺失不禁,不得其常之謂也,三陰俱逆,則臟氣絕,所謂「厥逆連經則生,連臟則死」也。

)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衄;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腸癰發於少陽厥逆者,相火之結毒也,故不可治。若有驚者;其毒連臟,故當死。)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

手太陰厥逆,虛滿而咳,善嘔沫;(此下言手六經之厥逆也。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循胃口,上膈屬肺,故其為病如此。)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手心主厥陰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胞絡,手少陰心脈從心系上挾嗌,皆令人心痛引喉。二經屬火,其主血脈,故為身熱。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故逆之則死,不可治。)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俯仰;(手太陽小腸之脈,至目之內外眥,入耳中,故厥則耳聾泣出;其支者從缺盆循頸,故項不可以顧。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故腰不可以俯仰也。)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痹嗌腫,痙。

(手陽明小腸之脈,從缺盆上頸貫頰,手少陽三焦之脈,上出缺盆上項,故皆發喉痹嗌腫;痙,謂手臂肩項強直也。以上不言死者,可視其虛實,治其主病者也。)

人有病頭痛數歲不已,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亦名曰「厥逆」。(髓以腦為主,諸髓皆屬於腦也,故大寒至髓則上入頭腦而為痛。其邪深,故數歲不已。髓為骨之充,故頭痛齒亦痛。是因邪逆於上,故亦名曰「厥逆」。)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細微如發者,此不足也。

(癃,小水不利也,一日數十溲。數欲便而所出不多也。如炭者,熱之甚也。頸言咽喉,膺言胸臆。如格者,上下不通,若有所格也。人迎躁盛者,足陽明動脈在結喉兩旁,所以候陽也。喘息者,呼吸急促也。氣逆者,治節不行也。大陰脈微細者,即兩手寸口之脈,所以候陰也。

白話文:

少陰經脈厥逆,症狀會有口乾、尿赤、腹脹、心痛。少陰經脈循行於喉嚨旁、舌根,所以會口乾;腎經與膀胱相連,所以尿赤;少陰經脈一部分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橫膈膜,一部分從肺臟出來與心臟相連,注入胸腔,所以會腹脹和心痛。

厥陰經脈厥逆,症狀會有小腹部腫痛、腹脹、排尿困難、嗜睡、屈膝、陰部縮小腫脹、小腿內側發熱。厥陰經脈到達小腹部,並與胃部相鄰,所以厥逆時會小腹部腫痛、腹脹;厥陰經脈環繞陰部,所以排尿困難、陰部縮小腫脹;肝臟主導筋脈,是人體極度疲勞的根本,所以會腿軟嗜睡、屈膝;厥陰經脈下行於小腿內側,所以小腿內側會發熱。治療上,邪氣盛則瀉之,邪氣虛則補之,若盛虛不明顯則取經脈調理即可。不盛不虛者,是指逆氣在經脈中運行,並沒有虛或者盛的症狀,因此只需要調理經脈即可。

太陰經脈厥逆,症狀會有小腿肌肉緊繃抽搐、心痛牽連腹部。(此處再次說明足三陰經脈厥逆的症狀。)少陰經脈厥逆,症狀會有虛實夾雜、嘔吐、腹瀉清稀液體;厥陰經脈厥逆,症狀會有肌肉痙攣、腰痛、虛實夾雜、小便閉塞、神志不清。三陰經脈同時厥逆,則氣血運行不通暢,會導致手腳冰冷,三日內死亡。(氣血運行不通暢,可能是閉塞不通,也可能是遺失失禁,總之就是失去了正常的狀態,三陰同時厥逆,則臟腑元氣衰竭,正如古人所說:「厥逆連經則生,連臟則死」。)

太陽經脈厥逆,症狀會有身體僵硬仆倒、嘔血、容易流鼻血;少陽經脈厥逆,症狀會有關節不利,腰部不能活動,頸部不能轉動,腸癰(腸道膿腫)發作,難以治療,若伴有驚恐,則會危及生命。(腸癰發作於少陽經脈厥逆,是相火(心火)毒邪凝聚的結果,所以難以治療。若伴有驚恐,則毒邪侵犯臟腑,所以會危及生命。)陽明經脈厥逆,症狀會有呼吸困難、咳嗽、發熱、容易驚恐、流鼻血、嘔血。

手太陰經脈厥逆,症狀會有虛實夾雜、咳嗽、容易嘔吐泡沫。(以下描述手三陰經脈厥逆。)手太陰經脈起於中焦,循行於胃部、上行至膈膜,連屬肺臟,所以出現這些症狀。手厥陰經脈、手少陰經脈厥逆,症狀會有心痛牽連喉嚨、發熱,危及生命,難以治療。(手厥陰經脈起於胸中,出於心包絡,手少陰心經從心系上行至喉嚨,都會引起心痛牽連喉嚨;這兩條經脈屬火,主導血脈,所以會發熱;心臟是五臟六腑之首,厥逆則危及生命,難以治療。)手太陽經脈厥逆,症狀會有耳聾、流淚、頸部不能轉動、腰部不能彎曲。(手太陽小腸經脈到達眼睛內外眥,進入耳中,所以厥逆則耳聾流淚;其分支從鎖骨上循行於頸部,所以頸部不能轉動;邪氣在小腸經脈,與睪丸、脊椎相連,所以腰部不能彎曲。)手陽明經脈、手少陽經脈厥逆,症狀會有喉嚨阻塞、咽喉腫痛、痙攣。(手陽明大腸經脈從鎖骨上行於頸部、貫穿面頰,手少陽三焦經脈上行至鎖骨、頸部,所以都會引起喉嚨阻塞、咽喉腫痛;痙攣是指手臂、肩膀、頸部僵硬。)以上沒有提到死亡的症狀,可以根據虛實情況,治療其主要病症。

某些人頭痛數年不愈,可能是因為受寒邪侵犯,寒邪深入骨髓,骨髓以腦髓為主,腦髓受寒邪逆襲,所以頭痛,牙齒也痛,這種病也稱為「厥逆」。(骨髓以腦髓為主,所有骨髓都屬於腦髓,所以寒邪深入骨髓則上行至頭腦而引起疼痛,寒邪深入,所以數年不愈。髓是骨骼的充實物質,所以頭痛牙痛。這是因為邪氣逆襲於上,所以也稱為「厥逆」。)有小便不利的人,一天排尿數十次,這是氣血不足;身體發熱像炭火一樣,頸部和胸部像被堵塞一樣,人迎脈(足陽明經脈在喉結兩旁的脈搏)跳動有力,呼吸困難,氣逆,這是氣血有餘。(小便不利,一天排尿數十次,是指想小便卻排不出多少。像炭火一樣,是指非常熱。頸部指咽喉,胸部指胸臆。像被堵塞一樣,是指上下不通,像有什麼東西堵塞著。人迎脈跳動有力,是指足陽明經脈在喉結兩旁,用於診斷陽氣。呼吸困難,是指呼吸急促。氣逆,是指氣機運行不暢。)太陰經脈細弱如髮絲,這是氣血不足。(太陰經脈細弱如髮絲,是指寸口脈,用於診斷陰氣。)